查看原文
其他

香料巨头半年三次宣布涨价,日用品和代工厂还顶得住吗?

Future Beauty 未来迹 2022-11-1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蝴蝶微微煽动一下翅膀,就能造成中下游市场的波澜起伏。

作者〡林宇


香精香料类原料价格上涨,开始倒逼本土工厂创新。 


01

进口香精香料,持续涨价!


近日,瑞士香精香料巨头奇华顿表示,2022年上半年,虽然销售额增长8.3%,但净收入却减少了8.4%。集团表示,鉴于市场环境一直受到不利因素的冲击,投入和成本在持续增加,供应链也市场面临中断等问题,奇华顿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继续涨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今年奇华顿第三次宣布涨价。

《未来迹Future Beauty》梳理发现,2022年奇华顿几乎形成了“发一次财报涨一次价”的“惯例”。

今年一月份,奇华顿就表示将在今年内提高价格。并且,奇华顿首席执行官Gilles Andrier 在一份声明中也表示:“随着2022年成本上升,公司在与客户合作中实施提价方面进展顺利。”

不但如此,在今年2月份及4月份,奇华顿在其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接连提及,由于投入和成本的增加,将实施涨价。

日前,是奇华顿今年内第三次发布财报,也是第三次公开披露涨价计划。

根据奇华顿2022年上半年财报,其毛利率从2021年同期的43.9%下滑至40.0%。此外,净利润为440百万法郎(约合人民币30.80亿元),同比下滑8.52%;毛利为1459百万法郎(约合人民币102亿元),同比下滑1.4%。



此外,香水和美容产品的销售额为16.46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15.2亿元),同比增长4.7%。就增长幅度而言,仍不及2021年同期的10.1%。但香精香料销售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高级香水销售同比增长17.9%,日化香料与活性美容业务销售同比增长8.0%。食用香精香料与健康原料业务销售额为20.06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40.40亿元),同比增长7.6%。



除了奇华顿,德之馨也曾在2021年财报中提及过成本上升的情况。此外,国内香精香料市场也有类似情况。爱普香料集团曾在2021年半年报中提及,香精香料营收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受到海外疫情影响,导致部分原材料价格明显上升,毛利率有所下降。

涨价现象不止存在于香精香料市场,从2020年开始,受到石油价格和疫情的影响,整个原料市场的价格涨幅频繁:巴斯夫决定自4月1日起对欧洲市场所有聚氨酯产品实施进一步价格调整;LG化学自第二季度开始,将针对ABS系列产品进行提价;大料棕榈油和有机硅DMC的市场价更是分别攀升到至历史最高点:16240元/吨、29300元/吨。


02

毛利下滑超10%

加工厂成“夹心饼干”


香精香料及大宗原料价格的变动,让中下游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根据青松股份2021年年报,其化妆品及相关业务经营主体诺斯贝尔实现营业收入约25亿元,同比下降6.05%;营业利润为-6632.05万元,同比下降119.89%;毛利率10.44%,同比下滑11.92%;实现归属于诺斯贝尔所有者权益的净利润为-5489.56万元。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到了大宗原料的价格波动、上游供应链紧张等因素影响,导致报告期内化妆品业务成本上涨,对产品毛利率构成较大压力。

此外,由于报告期内受国际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松节油深加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较严重,同比下降14.64%。

并且,近期广州浪奇、名臣健康及蓝月亮等日化公司纷纷发布半年度盈利预告,在公告中,三家上市公司都曾提及原料价格上涨,是影响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香精香料市场的集中度非常高。根据数据统计机构Statista的信息,2021年,奇华顿、国际香料香精公司IFF、德之馨Symrise、芬美意Firmenich这四家企业占据了全球香精香料市场55%的份额。

四巨头之一的奇华顿作为MiuMiu、Prada、Dior等品牌背后的香水供应商,香精香料价格上涨,随之而来的就是香水价格的变动。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PD集团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市场香水零售均价同比增长15%,在此之前两年的增幅仅为5%。

“明显感觉到投入和成本有所增长。”上海和韵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鲍佳程表示,“原材料涨价非常明显,成本大大增加。”

“实际上,香精香料价格的上涨,承压最大的还是处在中游的加工厂,”上述人士表示,“因为大宗原料价格也在涨,所以我们下游的化妆品洗护行业有些还需要从香精方面节省部分成本。”

“对to B的企业影响最大。”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翔也表示。

“当原料商成本上涨,多出来的部分自然就会转嫁给下游。”业内资深人士王浩补充道,“而像联合利华、宝洁之类的大厂,都会优化供应链,以保证自己的利润。”

上游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可以转嫁到中下游,而下游企业又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保证利润。如此一来,处于中游的加工厂可谓成了块承压最大的“夹心饼干”。



03

重新洗牌?

倒逼国内香精香料企业自主研发


尽管中国香精香料企业在过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1年间,我国出口香精香料不断增加,部分合成香料出口量甚至与月均产量持平。但出口产品集中在香兰素、香豆素、芳樟醇等中低端的大宗合成香料。部分高端香料产品,因产品批量小,附加价值高,国内企业尚无法进行生产。



与此同时,我国还是香精香料的进口大国。据海关数据,仅2021年12月,我国的香精进口总额就达到10.4亿元人民币。进口额最高的是“香水及花露水”,金额达7.54亿元,进口量约为977万件。

此外,根据该年度天然香料商品进口数据,“松香”的进口量与进口金额最大,有8239.94吨、9249.55万元。进口量较大的品类还有“松节油”,为382.03吨,金额为567.31万元。

鲍佳程对此表示,“比起国外的同类型产品,我国产品的优势不太明显。香精是一类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品,国内的企业需要走出去,才能创造出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

据了解,我国目前香精香料相关企业虽有1000余家,但平均资产规模较小,且集中度较低。2018年,我国香精香料行业CR5仅为21.2%(不考虑外资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随着行业竞争壁垒提升,不具备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的小型企业或将退出市场,行业有望走向头部集中。对于国内香精香料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重新洗牌与倒逼成长的机会。

与国外香精香料巨头奇华顿和德之馨相比,我国香精香料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较低,研发端的投入仍有提升空间。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近30年来,中国在国际注册的香精香料专利数量占比排名第一,高达31%。与此同时,国内香精香料企业也正在逐步布局相关高端香精香料产品。

“中国是最大的日化市场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可以让国内的香精香料企业不断地从中吸取养分,发掘新产品新概念,满足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市场需求。”鲍佳程表示,“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强,国内香精企业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我们自主研发的香精产品一定可以替代进口的高端产品。”

对于中国香精香料企业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有望实现进口品的替代。也或许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每一次的洗牌都会有牺牲者。但无论何时,面对暗流涌动的市场,时刻保持警惕与戒备,时间总会给出满意的答案。


END



转载开白〡商务合作〡爆料投稿

加入宝藏VIP读者社群,获取多项私享福利

欢迎扫码联系编辑部未主编


关注我们,直通未来


近期热点



更多原创内容推荐

FUTURE BEAUTY

『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未来之林三问上海家化数字化屈臣氏的O2O百亿品牌计划发布欧莱雅官宣On-chain消费新场景数字化成零售商“抗疫”手段

『实体零售调查』

CS渠道集体“失语”話梅激进南下“遇冷”CS快没品牌可卖了!CS价格战背后逻辑实体零售第一个赛点代理商的坚守与无奈传统CS应和新物种不同频?新品牌进CS的几道坎重构新型品代关系彩妆在CS渠道病根在哪

『财报解读』

上海家化2021年报屈臣氏2021年报贝泰妮2021年报宝洁2022Q3珀莱雅2021年报水羊股份2021年报丸美股份2021年报巨子生物IPO珀莱雅2022半年报

『消费洞察』

高端化妆品超越大众00后为何不爱百货新锐国货挑战高端纯净美妆是伪概念吗贵替”正成潮流明星代言在下滑魔幻“清仓”生意被妖魔化的代工跨界联名不香了史上最凉”五一促销唇部彩妆创新的题眼理肤泉品牌总监谈功效消费趋势95后爱上精华油男士护肤一直被看好从未火爆过美妆疯抢东方甄选坑位精简护肤风潮下的商机4000多个百货美妆柜大撤退

『投融资视界』

2022年Q1美妆融资创新高15家中外企业CVC解读家用美容仪成热门投资赛道背后贝泰妮首个投资选定新锐彩妆Q2投资下滑80%泡沫褪去名创优品港股上市能否破解增长难题

『全球观察』

CEO年薪大盘点K-beauty站在十字路口俄乌开战谁最受伤?全球品牌TOP50榜出炉欧美消费信心下滑NFT营销要三思而后行?丝芙兰宣布扶植5个中国高端品牌露华浓中国往事宝洁收购的Tula或成第二个SK-II

『中国成分』

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故事



先一步,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