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总第339期
印《经济时报》11月16日报道,印政府近期批准以拍卖方式处理37处“敌国资产”,总价约6000万卢比(Rs 6 crore,合72.07万美元)。“敌国资产”指印巴分治、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1965年印巴第二次战争后中巴两国公民在印留下的财产。目前,全印共有超1.26万处“敌国资产”(其中中国公民遗留的有126处),总价值超1万亿卢比(1 lakh crore,约合120亿美元)。1968年印曾颁布《敌国财产法》,并在1977年、2017年两次修订,为处理“敌方资产”提供法律依据。2020年,印成立由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领导的专门小组,以监督敌方财产处置情况。2023年3月,印内政部启动收回、出售“敌国资产”程序。9月,印以5700万卢比(Rs 5.7 crore,合68.45万美元)的成交总价首次拍卖21处“敌国”房产(首批共拍卖31处,实际成交21处)。近期,印政府拟拍卖27处新房产及首批拍卖中未售出的10处房产。印敌方资产保管机构(CEPI)称,本批房产分布在北方邦阿姆罗赫(Amroha)、穆扎法尔讷格尔(Muzaffarnagar)、苏尔坦普尔(Sultanpur)三地。据悉,印内政部已批准将以农业用地标准出售,建议价格为每块低于1000万卢比(1 crore each,合12.01万美元)。印《经济时报》11月16日报道,印11月15日同其他12个“印太经济框架”(IPEF)成员国签署供应弹性协议,旨在转移关键产能至成员国,以减少对华依赖。新协议为推动合作,拟建立3个IPEF供应链机构——供应链理事会、供应链危机应对网络、IPEF劳工权利咨询委员会。其中,劳工权利咨询委员会将由政府、工人、企业主等多方代表组成,以支持IPEF成员国推进劳工权利保护与可持续贸易投资。印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在X(原推特)上称,该协议为全球首个加强供应链弹性国际协议,旨在加强全球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的适应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印媒分析称,该协议可推动投资,并促进中小微企业(MSME)发展,促进印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流动。此外,戈亚尔还强调IPEF需要加强融资、技术合作,以更好促进清洁经济转型,并敦促尽早实施“生物燃料联盟”等合作项目。印度报业托拉斯、《印刷报》11月16日报道,印防长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 )11月16日出席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第十届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ADMM-Plus),承诺将同东盟扩大务实性、前瞻性合作,以加强域内海上安全。ADMM-Plus为东盟最高级别防务磋商合作机制,由东盟成员国及8个对话伙伴(印度、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组成。首届ADMM+会议2010年在越南河内举行,2017年后ADMM+部长级会议趋于机制化,每年举办一届。会上,拉杰纳特重申印拟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保障国际水域航行自由、飞行自由。此外,他还赞赏东盟成员国在印度-东盟联合活动中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期间,拉杰纳特还简短会晤美防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讨论印美战略关系,提倡深化两国合作以提升世界安全。印度《时政要闻》11月15日报道,印一黑客组织“印度网络部队”(The Indian Cyber Force)近期声称成功入侵巴基斯坦警方闭路电视。该组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被盗的IP地址和登陆凭据,且该IP地址已被证实位于巴境内。黑客组织入侵的闭路电视录像显示,5名制服人员正使用电脑工作。得知消息后,巴方立即对安全漏洞做出回应,阻止相关IP地址上的账户登陆。据悉,该组织此前还曾侵入14个印尼网站与巴能源公司Masion1。印度《经济时报》11月15日报道,莫迪政府下调巴斯马蒂香米出口底价后,印大米贸易商已签署约50万吨新季印度香米的出口合同,以满足中东国家强劲需求。2023年7月,为缓解极端天气带来的粮食短缺,确保印国内大米供应充足,印政府正式实施香米出口禁令(但不包括巴斯马蒂香米)。8月,印政府设定1200美元/吨的印度香米出口底价,但此举阻碍优质香米出口,导致新米堆积。印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表示,“往年通常在9、10月收到新订单,但1200美元/吨的底价让我们难以签署协议”。对此,印政府10月下调出口底价至950美元/吨。
《印度教徒报》11月16日报道,印研究监管机构负责人表示,印学术作品质量堪忧,2020-22年发表论文撤回数量达2017-19年的2.5倍。研究人员称,虽印近期荣升为世界第三大科研论文产出国,但撤稿过多问题值得关注。撤稿原因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作者严重违反学术诚信道德(引发刑事诉讼、存在抄袭等);二是作者存在不当行为(引发民事诉讼、使用计算机操纵结果等);三是论文在数据、图表、结论等方面存在错误。数据显示,工程领域撤稿数量几乎占总撤稿数量的48%,而2017-19年该占比为36%,而人文学科撤稿数量同比增长了567%。因此,研究人员呼吁印审查学界学术不端行为,避免在虚假研究上耗费巨大资源。
《外交学人》(The diplomat)11月10日发表题为《印度介入南海问题日益加深》的评论认为,莫迪政府为谋取战略利益,争取航行自由,夺取油气资源,正不断插手南海问题——中国需对印保持警惕,但也要意识到印对南海问题影响力有限。
自2019年以来,印频繁插手南海问题,并向南海其他利益相关国(如菲律宾、越南等)提供军事援助。在6月29日召开的印菲外长会议中,印首次明确支持南海仲裁案结果,这标志印在南海问题上立场的重大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印一直声称对南海问题保持“中立”态度。由此,中国开始担忧印会成为继美之后南海新的“麻烦制造者”。
印态度转变恐怕受四大因素影响:一是印在南海存在战略利益诉求。一方面,印恐南海局势进一步升级,威胁冲击其在印度洋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印将南海视为推进“向东政策”的立足点及制衡中国的筹码。二是印追求航行自由。印50%对外贸易往来需经过马六甲海峡,南海“自由安全航行”事关印贸易安全。三是印争夺油气资源。为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自2000年以来,印一直与越南合作勘探南海油气。四是美推动印卷入南海事务。未来,印或通过加强与东盟国家经济防务合作、与美合作扰乱南海局势等途径进一步扩大在南海的影响力。
中国高度警惕印插手南海事务,但不应忽略印在南海问题中影响力有限的现实——印自身存在诸多缺陷,包括其坚持“不结盟”政策、在南海的军事影响力较弱、印有意维护现有地位而不愿激怒中国等。这些因素均将阻碍印在南海问题上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