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严厉的育儿方式会使基因发生改变,从而诱发抑郁症状

大话精神 大话少年 2023-05-13

大话精神「小程序」

让服药更简单,

让治疗更有效,

让生活更美好。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有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欢迎转发推荐,让更多病友受益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严厉的育儿方式,在全球存在着惊人的普遍性,甚至被不少国家的大多数人认为是社会所接受的。

教育孩子,到底是“严”一点好,还是“宽”一点好?

儿童发展研究有这样一种观点: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经历可以直接塑造孩子正在生长的大脑。习惯选择“压制”“打骂”的父母或许并不知道,你的说话方式、行为举止正在一点点塑造孩子的大脑。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的“压力”神经元越来越灵敏,积累越来越多,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非常大。

韩国科学技术院发表过一篇相关论文。科学家们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有过被打骂、吼叫的经历,而且确诊了抑郁情绪障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部分脑区域结构跟普通人的脑结构不同。他们的右侧额杏仁核回路(与焦虑、害怕情绪有关联)产生了异常变化,更容易有情绪障碍。

之前的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经历过过严重虐待的儿童的前额皮质和杏仁核更小,而这两个结构在情绪调节和焦虑和抑郁的出现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发表在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不断地对孩子发脾气、打骂、摇晃或大喊大叫,容易导致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发展出比同龄人更小的大脑结构。研究人员观察到,在童年时期多次受到严厉教育的青少年,即使他们没有经历更严重的虐待行为他们这一大脑区域也会更小。

在2022维也纳ECNP大会上,Evelien Van Assche博士也报告了他们的研究发现。身体对孩子DNA的解读方式可能会因为父母的严苛教育而改变。那些父母态度严厉的孩子真的会经历这些变化,这些变化会“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他们的DNA中,这增加了他们在青春期和以后生活中患抑郁症的生物风险。

包括体罚和心理操纵在内的苛刻育儿方式,可以带来一套额外的指令,改变基因解读并硬连接到DNA中。有一些迹象表明,这些变化本身会使成长中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症。如果孩子是在支持性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严格父母,是那种会因为小孩不吃蔬菜而把他们扔进房间,而不是那种会试图鼓励孩子吃蔬菜的父母;以及那种会因为孩子迟到而朝他们大吼大叫,而不是那种会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要早点回家的父母。

不可否认,早期的创伤对人会留下深远的影响,但抑郁症还涉及到生物因素、遗传因素,以及个人气质因素等等。这就意味着,有些孩子因为基因问题,生来好动、易怒,或者本身性格敏感,更容易抑郁。这个时候,为人父母,更需要耐心。

这是一张脑部发育图,分别代表5岁、青春期前期(9-12岁)、青春期(13-19岁)、20岁人脑的发育情况。红色/黄色的区域代表尚未完全发育,而蓝色/紫色区域则代表完全发育成熟。比起成年人,孩子们更能感受到焦虑和压力,但承受压力的能力及“修复力”远不及成年人。


情绪教练式辅导的创始人约翰·戈特曼,曾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针对3000个家庭进行研究和调查,后来又针对这些家庭中的孩子进行了10年的跟踪研究。


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戈特曼博士发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纳和认同时,也较易于感知和接受他人的情绪,不仅能够建立圆满的人际关系,同时在自信心、集中力、学习能力、健康等诸多方面也有较优异表现,成年后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感。

大家都知道蝴蝶效应吧。如果你是父母,你就是那只煽动翅膀的蝴蝶,而你的孩子就是那股具有大自然的惊人力量的飓风。 你塑造孩子的方式,就像蝴蝶引发飓风一样。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大话少年》上线了,欢迎关注!


● 针灸对难治性重性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身体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吃什么药时不能喝酒?● 常常说的奔逸思维,是什么样子的?● 抑郁症“魔爪”伸向青少年,患病率24.6%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属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面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及辍学等问题,家属群的父母们分享交流,彼此借鉴经验,为了孩子一起在努力。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
推荐阅读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得精神疾病?——大话少年

抑郁症的性别差异与治疗差异「研究汇总」——大话精神
双相情感障碍都会做哪些检查?原因是什么?——大话双相
焦虑症药物治疗的6个方向——大话焦虑

言语可作为抑郁症的生物标记物,准确率高达91%——大话抑郁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