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抑郁症的性别差异与治疗差异「研究汇总」

psychiatry salon 大话精神 2023-01-18

抑郁症(MDD)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受到影响。抑郁症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着差异,比如发病率、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和抗抑郁药反应等方面。了解性别差异有助于个体化的对症治疗。

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女性为25%,男性为12%,女性是男性的2倍。

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男女抑郁症患者发病率的差异在青春期(11~14岁)才开始出现,据此推测男女发病率的差异可能与青春期性激素的分泌有关,女性在生理周期、孕期、围绝经期及更年期的激素水平变化对女性抑郁的发病及病情发展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女性抑郁症与体内雌孕激素分泌失调有关,而男性抑郁症则与睾酮水平有关,低睾酮男性比正常睾酮水平男性患抑郁症的比率更高。

3、女性患者首发年龄较男性早,病程更长,且复发几率更高(是男性的四倍)。从13岁开始女性的抑郁情绪和症状出现显著增加,而男性的情况并没有显著变化。国内研究发现,男性首次发病年龄较晚,女性患者平均年龄比男性早6年。

4、女性患者往往伴有更多、更严重的症状、更多的主观痛苦以及更有可能与焦虑症共病,出现体重增加、嗜睡等非典型抑郁症状的几率更高。女性抑郁症患者发病多具有周期性,常合并焦虑及不典型抑郁症状(包括嗜睡、食欲及体重增加)。而男性患者则在迟滞、疑病和自知力缺乏等方面症状较为突出,更有可能与药物使用障碍共病,易冲动,自杀成功的几率更大。

5、Wang Q 等研究报道海马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下降程度女性要比男性幅度大。

6、Yang等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法(VBM)研究发现男性重度抑郁症患者左侧前额叶腹内侧皮质体积减小,而女性患者则出现左侧前额叶背内侧皮质体积减小,并推测左侧前额叶背内侧皮质体积减小为女性发生抑郁症的易损机制。Ballmaier等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对照研究也发现男性前额叶皮质体积小于女性,并认为前额叶皮质体积减小可能是老年男性患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之一。Kong等研究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皮质-边缘-纹状体系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主要为前额叶-边缘环路异常,而男性患者则主要是前额叶-纹状体环路异常。

7、Hastings等认为与正常对照相比,女性抑郁症患者杏仁核体积缩小较男性患者更明显,或仅女性抑郁症患者出现杏仁核体积减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男性右侧杏仁核体积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

8、男性海马体积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海马体积减小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因此,男性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积可能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减小,而女性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积的变化则可能有不同的机制。

9、Yang等研究发现相对于女性抑郁症患者,男性患者左侧小脑灰质体积显著增大,并认为男性患者小脑灰质体积增大可能是由于功能连接异常或是由于男性患者对前额叶功能障碍的代偿反应。

10、炎症反应有促进产生抑郁情绪的作用,神经炎性反应也存在性别差异。Eisenberger等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水平升高的女性,岛叶前部的活动增强,并与抑郁情绪显著相关,IL-6水平升高的男性,双侧前额叶腹外侧皮层、前额叶背内侧皮层及颞上沟后份活动增强,但这些脑区的激活与抑郁情绪增加无显著相关。

11、抑郁的基因方面也存在性别差异,基因会导致更多青春期的女生产生抑郁情绪。 并且在抑郁方面,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遗传的影响到,因而,男性和女性从父母那里遗传了相同导致抑郁的遗传倾向性,但是这种倾向性在女孩身上更可能表现出来。

治疗差异

性别差异会引起抗抑郁药临床疗效的差异。一项对2876个受试者服用西酞普兰后12-14周的疗效进行观察,发现女性患者用西酞普兰疗效优于男性。研究数据表明,235名男性和400位女性服用舍曲林和丙咪嗪12周后,丙咪嗪在男性患者中表现出更高的疗效,且起效较快; 绝经前女性使用舍曲林疗效优于丙咪嗪,而绝经后女性并无以上差异。提示女性性激素可能对抗抑郁药的疗效有一定影响。

Berlanga 等发现,西酞普兰在女性患者中,较瑞波西汀表现出更高的疗效; 而男性患者却无以上差异。都支持女性使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疗效更佳这一结论。

Bano 等研究发现,男女抑郁症患者体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色氨酸浓度降低,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的现象,连续4周给予患者口服一定量的氟西汀后,女性患者体内色氨酸浓度的增加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的下降,都较男性患者更为显著,这可能是女性患者使用 SSRI( 氟西汀) 疗效更佳的原因之一。服用氟西汀治疗重症抑郁症的女性患者,较男性更易复发,且容易并发高泌乳素血症。男性患性功能障碍的几率更高。

Harvey 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绝经前妇女比绝经后妇女及男性更易出现病情恶化,这可能与绝经前妇女性激素水平波动有关。

综上所述,男、女性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具有相应的脑功能基础,这些差异可能是其临床表现差异的影像学表征。基础神经科学的新进展和新型研究工具的开发,为理解男性和女性抑郁症临床差异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新的方向。期待不久的将来可以对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1.喝杯益生菌就能让你快乐起来?“精神益生菌”了解一下!


2.精神益生菌,淘金热还是治疗新革命?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大话少年》上线了,欢迎关注!


● 双相情感障碍与攻击性● 情绪不好,该吃激素类药物还是抗抑郁药物?● 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10个慢性焦虑原因● 这种类型的父母,经常会养育出焦虑的孩子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属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面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及辍学等问题,家属群的父母们分享交流,彼此借鉴经验,为了孩子一起在努力。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
推荐阅读

我在精神病院看到了什么?「患者心路历程」——大话精神

每天一剂便便胶囊,就能远离双相障碍?「研究速递」——大话精神
如何在有效管理双相情感障碍的同时减肥——大话双相
广泛性焦虑障碍:如果不能吃SSRI该怎么办?——大话焦虑
《NEJM》:神奇蘑菇可有效缓解重度抑郁症——大话抑郁

如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家长指南——大话少年

参考文献

1.苏宝兰,孙福刚,云维生,等.抑郁症的性别差异[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 18: 97-98.

2.黄国权, 余永强, 王海宝. 抑郁症性别差异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2, 35(4): 325-327.

3.詹晓慧,郭文斌.抑郁症的性别差异及其相关学说.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4,(31)4:240-243.

4.Young E A,Kornstein S G,Marcus S M,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citalopram:a STAR*D report[J]. J Psychiatr Res,2009; 43:503-511.

5.Berlanga C,Flores-Ramos M. Different gender response to serotonergic and noradrenergic antidepressan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citalopram and reboxetine[J].J Affect Disord,2006;95:119 -123.

6.Bano S,Akhter S,Afridi MI,et al. Gender based response to fluoxetine hydrochloride medication in endogenous depression[J]. 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4;14:161-165.

7.Mc Grath PJ,Stewart JW,Quitkin FM,et al. Predictors of relapse 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 fluoxetin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on[J].Am J Psychiatry,2006;163:1542-1548.

8.Gartlehner G,Chapman A,Strobelberger M,et al. Differences i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harmaceutical treatment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 umbrella review[J]. PLoS One,2010;5:11895.

9.Wang Q,Joels M,Swaab D F,et al. Hippocampal GR expression is increased in elderly depressed female[J]. Neuropharmacology,2012,62(1) : 527-533.

10.Kong L,Chen K,Womer F,et al. Sex differences of gray matter morphology in corticolimbicstriatal neural system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sychiatr Res, 2013, 47(6): 733-739.

11.Yang X, Peng Z, Ma X,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rain gray matter volume alterations in unmedicated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Sci Rep, 2017,7(1): 2515.

12.Eisenberger NI, Inagaki TK, Rameson LT, et al. An fMRI study of cytokine-induced depressed mood and social pain: the role of sex differences. Neuroimage, 2009, 47(3): 881-890.


(可上下滑动查看)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