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我们荡起双桨

汉嘉女1 2021-12-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青衣仙子 Author 徐敏


小船儿推开波浪

© 徐敏|文


电影剧照


有一首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几十年来传唱不衰。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
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这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歌曲。电影的内容已经没有几个人记得了,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路走来,唱到现在。而当年那些参与演出的小演员们,年龄最小的,如今都差不多快80岁了。
 
1954年,吕大渝11岁,这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选中参加了儿童故事片《祖国的花朵》的拍摄。她在影片中扮演小队长刘菊,那段令人难忘的经历,虽然只有半年时间,却对她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部电影的编剧是林蓝,但最早的文学剧本叫《祖国的明天》,后来征求小演员的意见,才改成了《祖国的花朵》。影片说的是北京小学一个少先队中队,帮助班上两个同学入队的故事。
 
这一年,长影决定拍摄儿童片《祖国的花朵》,由严恭和苏里担任正副导演,并开始四处物色儿童演员。
 
7月里的一个星期天,在北海公园的北京市少年之家,吕大渝和同学正在院子里打羽毛球,一个体型微胖的大人背着照相机在旁边看了半天,然后过来跟大家聊天。他问吕大渝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学校的,还说想给她照张相。吕大渝看他面貌和善,不像坏人,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叫严恭,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以前曾导演过王隆基主演的《三毛流浪记》。
 
很快,副导演苏里带着那张在少年之家拍摄的照片,来到学校教导处找到了吕大渝,约她星期天去中国电影艺术委员会玩玩。
 
到了星期天,吕大渝去了在西城的艺委会。那天去的有四五十个孩子,都被照了相,还吃了一顿午餐。临走的时候,苏里让吕大渝下个星期天还去玩玩。
 
再去的时候,就只剩下十九个孩子了,基本上只有十岁到十一岁。
 
《祖国的花朵》是建国后的第一部儿童片,中央电影局和长影的领导,都对这部影片的拍摄给予了全力支持。因为片子的外景地在北京,太平胡同三号那座灰砖砌成的新楼便提供给了《祖国的花朵》摄制组首先使用,成了摄制组的外景驻地。
 
摄制组给挑选来的十九个“花朵”,准备了全新的被褥。大多数女孩子住在二楼的一间大屋子里,吕大渝和柳青、高光住在她们左边的小房间。男孩子少于女孩子,就分配在女生大房间右边的一间大屋子里。
 
集中到太平胡同三号以后,摄制组开始了选外景,以及忙于服装、化妆、道具、美工、置景、照明等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祖国的花朵》电影分镜头剧本完成后,要开拍了,这时才宣布了角色的分配。分配完角色,试了化妆和服装,便开机了。为了赶在秋凉之前完成外景工作,摄制组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张。
 
在北海过队日划船的那场戏,按照导演的要求,大家应该把小船划到五龙亭后欢快地上岸。为此,从没划过船的吕大渝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水上苦练了好一阵子。但实拍那天,风浪很大,小船几乎完全失控,加上已经入秋,穿着单薄夏装的小演员不胜寒意,现场拍摄几乎无法进行。
 
这时,摄制组里的小伙子,二话不说就脱了衣服,纷纷跳进水里。他们藏在船尾,把游船推向前进,船上的小演员则作出划桨的姿态。实拍时,一不留神,露出了船尾的人头,穿帮了,还得重来一遍。
 
当拍摄完成,那些推船的年轻人上岸时,个个浑身发抖,嘴唇发紫。导演感动不已,一个劲地叫他们大口喝“二锅头”。坐在船上的小演员们却只觉得真是好玩,个个兴高采烈。
 
11岁的吕大渝在《祖国的花朵》中扮演刘菊。刘菊家的外景地,选在北京灯市东口演乐胡同63号旁门。那个小院的房主王伯母,她儿子就是后来扮演周恩来的王铁成。那时候,王铁成还是个高中生。
 
到了深秋季节,摄制组结束了在北京的外景拍摄,包了一节车厢,把全体演职人员拉往东北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内景。
 
有一场戏是在长影的摄影棚里拍的。其中有个细节,导演要求小演员梁玉章,面对同学的任性非常生气,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吓!脾气可不小啊!”
 
第一次实拍时,梁玉章把“脾气”念成了“派气”,听起来就成了:“吓!派气可不小啊!”因为是同期录音,只得重来一遍。
 
第二次实拍,梁玉章一拍桌子站起来又说:“吓!派气可不小啊!”导演眉头一皱,只好大声喊停。
 
第三次实拍,只见梁玉章一拍桌子站起来,表情到位,大声说道:“吓!派气可不小啊!”等不得导演叫停,周围人都再也憋不住了,一起哄堂大笑起来。
 
梁玉章实在太紧张了。好在他终于在第四次一拍桌子,准确无误地叫了出来:“吓!脾气可不小啊!”
 
值得一提的,是《祖国的花朵》的电影音乐,是作曲家刘炽创作的。影片在1955年“六·一”儿童节上映后,由他作曲、乔羽作词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深受大众喜爱,流传至今。
 
后来,这两位杰出的词、曲作者合作的另一部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也被海内外的中国人传唱了四十多年仍还常唱常新。
 
几代人都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刘炽曾写过两个版本。当年,导演严恭把几个孩子叫到二楼西南角刘炽住的那间小屋,刘炽把两个不同的版本分别唱几个孩子听。他的嗓子有点哑,但很有乐感。严恭和刘炽非常认真地征求意见,最后几个孩子一致选中了目前流传下来的这首歌曲,理由是“像小孩唱的歌”。
 
参加拍片的十九个孩子,除了陈克然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职业儿童演员外,其余的都是在校学生。半年拍片结束后,大多数都要升考初中。导演严恭非常担心,他最大的噩梦是小演员们拍完了电影,都跟不上学习进度,毕不了业,考不上中学。
 
为了不影响学业,摄制组请来了上海的顾老师,帮助小演员们“半工半读”。后来,大家也很争气,几乎都考上了第一志愿的学校。女孩子一窝蜂地选择报考了早年的“贝满”女中,也就是北京女十二中。
 
摄制组还请来了第四十中学的柳兰老师当小演员们的辅导员。但谁都没有想到,拍片结束才一年多,年轻的柳兰老师,就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
 
电影《祖国的花朵》上映后,要给小演员们发稿费。副导演苏里和剧务主任杨文浩开着车子挨家挨户跑了一圈,把稿费送到十九个小演员家中。稿费分为350元、300元和250元三个等级。吕大渝是300元那一档的。
 
文革结束,距拍电影已经有二十二、三年了,导演苏里到北京来,吕大渝去探望他。闲聊中,吕大渝才知道自己在11岁的时候,就挣过一次为数不少的演出费,多到和她做电视台播音员第一年的总收入差不多。当时吕大渝的母亲执意不肯收下那笔演出费。她说:电影厂给了大渝一次锻炼机会,自己感谢都来不及,怎么还能要钱呢?
 
此后几十年,吕大渝的母亲从没跟女儿提起过演出费的事情;吕大渝至今也不知道那笔演出费究竟派了什么用场。


资料来源:吕大渝《走进往事》(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增订版)

北京城没有毁于战争,而是毁于... ...

月坛北街五号楼  |  动荡年代的贵族

坐在河边的十八岁的哥哥,后来怎么样了

他死在凌晨  |  查理彭谈乔冠华往事

一个装字,贯穿古今|郭沫若的腰

盼君,君不归 | 先知先觉的女人乱世姻缘

把人字写端正 | 一封调令九重天

1.76亿独生子女面临的困境,已经来临!

一段旧情  |  老成都  |  他是抗战功臣 

102岁的林彪前妻|两个女人的遭遇

殊途同归 | 他的名字来自诗经|永不宽恕

王家的二小姐红色娘子军连背后的故事

红颜就是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佳人薄命互斗他被自己的医院拒之门外

走向深渊在昆明开往上海的列车上

我第一次说谎骗局|落花生的女儿

柔石五烈士遇难真相|不可复制的风流

这些命题者太坏了校园路过人间

笔能杀人这个女人胆子大智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