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科技点评:一季报业绩大超预期,校企改革初见成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导语
公司完成校企改革后,不管是管理效率还是激励机制都有了质的飞跃,21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尽管Q4受到原材料涨价及费用计提影响,利润有所下滑,但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22Q1没有了一次性费用的影响,叠加高端产品出货占比提升,22Q1业绩逆势增长,预告利润中值增速近90%即是良好证明。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公司内生动能充足,外部需求旺盛,业绩有望逐步兑现,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核心要点
事件概述
2022年3月29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及22Q1业绩预告。1)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1.67亿元,同比增长65.65%,实现归母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38.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53.12%。2)预计21Q1实现归母净利润2.00-2.30亿元,同比增长75.88%-102.2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2-2.12亿元,同比增长83.95%-114.27%。
校企改革激发成长动能,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
2021年,公司完成校企分离改革,实控人由华中科技大学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公司正式迈入系统成长、战略拓展空间的新阶段。公司制定了人力资源三年工作规划,推出以结果为导向、薪酬水平与经营业绩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21年公司经营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校企改革初见成效。
小基站业务营收贡献增量,激光/新能源汽车下游需求旺盛。分业务来看,1)激光加工及系列成套设备营收为26.07亿元,同比增长38.03%,其中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突破,电池托盘激光焊接业务带动切割、手持焊等产品批量销售,汽车白车身焊装产线领域成功中标蔚来、比亚迪等多家知名车企的自动化产线项目;精密系统事业群收入同比增长超30%,成功自主开发手机玻璃和屏幕模组外观缺陷检测设备,并积极布局半导体(晶圆检测机)和新能源领域(锂电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纵向发展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2)光电器件系列产品营收为53.80亿元,同比增长103.38%,主因Joinsite系列小基站产品自Q2大规模发货,收入规模同比增长670%;数通光模块已进入海内外多家头部互联网,400G全系列产品实现批量发货;光学领域拓展“棱镜+码盘”,收入同比增长约50%。3)敏感元器件营收为14.15亿元,同比增长41.80%,家电领域实现三星空调温度传感器份额大幅提升,并向厨电领域纵向延伸;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实现国内主机厂全覆盖,销售额同比增长176%;汽车温度传感器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7%,并进一步拓展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池、电机领域。4)激光全息防伪产品营收为4.89亿元,同比增长14.17%,公司紧盯烟草包装换新机遇,突破多个白酒品牌,战略拓展塑料表面装饰市场。
毛利率环比下降、费用和减值损失计提致Q4利润为负,22Q1业绩大幅改善
21Q4单季度营收为27.98亿元,同比增长71.98%,归母净利润为-4068万元,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原材料涨价及产品结构变化,单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2.43pct至14.79%,同时由于集中计提股权激励费用、改制费用和职工专项奖金,21Q4管理费用环比净增1.31亿元,对盈利能力亦有所影响。公司22Q1业绩大超市场预期,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00-2.30亿元,同比增长75.88%-102.27%,我们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营收端激光设备、新能源车PTC等业务需求旺盛,另一方面21年募投项目建设完成,精益生产能力提升,叠加高端产品出货占比提升,Q1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投资建议
公司21年校企改制初见成效,展望未来,内生动能充足,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0亿/15.25亿/20.04亿,对应PE为19倍/14倍/11倍,公司近5年估值中枢为4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END
具体报告内容请参见完整版报告:
华工科技(000988.SZ)2021年年度报告及22Q1业绩预告点评:一季报业绩大超预期,校企改革初见成效(2022-03-30)
相关报告
欢迎对我们正式入库报告、科技行业研究与投资感兴趣的朋友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行业交流群(包括但不限于5G、物联网、元宇宙、高端制造、半导体设备材料、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
团队介绍
马天诣
■ 民生证券研究院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证券从业7年,曾任职于安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股权交易中心;2018-2020年财经国际最佳top3通信分析师。研究领域:前瞻研究改变人类工作/生活/通信方式的伟大科技企业,重点研究符合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的硬科技企业。
执业证号:S0100521100003
马佳伟
■民生证券研究院通信行业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学士&博士,曾任职于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加入民生证券,重点覆盖IDC、光模块等领域。
执业证号:S0100121100028
于一铭
■ 民生证券研究院通信行业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硕士,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学士,曾任职于信达证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加入民生证券,重点覆盖主设备、运营商、华为产业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执业证号:S0100121090001
崔若瑜
■ 民生证券研究院通信行业研究员;新南威尔士大学金融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士,曾任职于德邦证券,2021年加入民生证券,重点覆盖汽车智能网联等领域。
执业证号:S0100121090040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民生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且预测方法及结果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刊载的意见、预测不一致的报告,但本公司没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更新本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并通知客户。
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客户做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客户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所载的内容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公司也不对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公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参与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金融交易,亦可向有关公司提供或获取服务。本公司的一位或多位董事、高级职员或/和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
本公司及公司员工在当地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以及顾问、咨询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金融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该机构的客户应联系该机构以交易本报告提及的证券或要求获悉更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