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四)

自然行 中国自然教育地图 2023-02-15






一场分享会

别开生面 关注自然

切入主题 引发讨论



第四天的讨论是从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吴道源主任分享本月霍特奖中国峰会上抢救老种子计划开始的。引发了众多年轻大学生对抢救老种子计划的密切关注。由此可见,在青年大学生中做自然教育方面的普及是非常有需求,同时也能激发大学生在这个方向上探索的热情。


可以扫码回看


嘉兴学院的贾勇锋老师提出,有条件的大学可以由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形式开辟自然农场进行培育。自行管理自行收获,拓展创业项目。



华南师范大学梨子老师介绍并提问到:我有一支团队在弄大创项目,方向是自然教育,之前项目的方向是想跟小学的心理咨询中心合作给小学生开展自然教育的活动,但因疫情原因较困难,团队调整了发展方向,变为在学校内形成志愿者体系,为以后的活动提供人才支撑,志愿者可以跟学校的绿色社团、非正式课程、i志愿、选修课程等联系在一起,项目刚开始,还在摸索中。



我们团队存在一个疑问,大学生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生物科学专业的,像我的旅游管理学院,更多的是旅游学术上的探讨,不懂植物知识不懂动物知识,一些基本的科学的缺乏是我们大学生开发课程的一大阻碍,那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如何更进一步推进自然教育项目的发展呢?



少娥谷自然教育基地杨享福老师回答到:项目的成功首先是团队的合作,自然教育的切入点很多,可以先选择好入手的项目去落地和实践,在过程不断学习和弥补其短板,同时自然教育是提倡项目式学习【PBL】,是探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




长白山袁希建老师回答到:目前旅游行业也面临这个问题,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在地资源(从旅游体系看的话可以把它概括为食住行,游购娱,即以旅游线路为主的传统线路基础),负责在地资源创造与探索主抓旅游基础资源线。第二,自然教育学术资源(比如各种科学院或者专业做课程开发的机构与个人),利用在地资源开发产品路线。第三,各大院校的学校师生,个人认为优先考虑旅游院校,林科类院校,师范类院校资源(这方面主要是人才方面的问题,各有侧重主要以个人兴趣为核心,以学校发展为导向)。



三者之间可以利用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模型构建各有侧重,相互包容、嵌入、彼此的合作共赢模式的自然教育生态圈层。我也是旅游出来的只不过现在行业里面了,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自然教育走进大学”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起努力。



中国海洋大学李树娟老师介绍到:自然教育进高校,应该有很多专业共同参与,大生命类专业,自然地理等专业学生可参与自然教育的具体课程开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设计自然教育产品和线路,整个行程的策划,各个专业人才协作配合才能更好地开展自然教育,所以高校相关专业都应设置自然教育类课程,并结合高校社团开展自然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自然教育的引导或者是设置这方面的课程,对学生就业是一个很好的拓展,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缺少自信,对就业前景也不看好,每年都有很多转专业的同学,我们在上课时说现在自然教育的前景和市场,但只是口头宣传,还需要搭建平台,结合市场需求,设置自然教育专业方向,系统制定自然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最后北京的周才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自然教育总结观点:十六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倡导“自然而然的学习”。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自然教育理论,引申出“大自然的教育”的观念。二十世纪迄今,在联合国的倡导下,以环境教育为代表,自然教育广泛发展。自然教育实则一脉相承,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回归自然为手段、以素质完善为诉求。




自然教育进高校 

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加强讨论

探索自然教育发展新路径





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一)

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二)

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三)


文稿/ 袁希建  图片/ 网络  编辑/ 孟祥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