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自然教育进大学”项目研讨会圆满举办|袁希建老师全程主持会议

自然行 中国自然教育地图 2023-02-15






自然教育

我们在行动

第一次线上会议

圆满完成



袁希建宣布会议主题并主持会议进行

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自然教育走进大学对全社会自然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各位老师都从各自了解的领域和角度出发,表达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想法和建议。今天咱们围绕自然教育走进大学普及阶段的落地路径及试点的学校为主题,并找出方向或目标。



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吴道源老师致辞并宣布会议开始:

这个会议是在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群里自然引发的项目。值得大家去推动的都可以申请项目,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都会鼎力支持。

之前已经讨论过,主要邀请在之前分享的过程中,有比较清晰思路的几位老师,来针对性的给大家思路和路径。重点是围绕袁希建梳理内容里面的第一个步骤中的自然教育进大学普及阶段为主题,我们围绕普及的路径在哪里?我们普及做什么?各个机构如何去联动?目前,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与林学会已经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在线上公开募款,很重要的程度不仅仅是募集资金更重要的是聚集人心,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



接下来,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会在全国各地设立工作站。工作站的目的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跟当地的大学进行联动;第二,大学联动的同时,会跟当地的自然教育基地或者企业去联动。希望在普及过程中,为大学生找到就业的出口,帮助国家和教育部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想通过这样的尝试,不仅仅能够为大学生的就业解决问题,同时也能为自然教育机构培养和储备人才,让全国各地的工作站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和大学进行联动。他们是我们最应该去帮助和培养的自然教育引导者。为未来播下星星之火,让他们真正可以把孩子带进自然。



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专家顾问的首席专家代表孙英宝老师介绍到:

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的科学节期间,招募了很多志愿者,全是大学生。自然科普之类的相关专业有很多大学生是愿意参与的,尤其是环境,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近几年自然教育的发展是越来越火热,自然教育发展到现在大概七年,但是现在还有一些问题:第一,目前时机未到;第二,有的学院,也想做事,但是没有引领,没有方法;第三,对于老师而言,没有教学的方法。我觉得现在是自然教育发展的瓶颈时期,同时也可能是爆发期。如何把自然教育更好的做下去,现在确实在寻找方法。师资力量也非常缺乏,如何才能够让环境更好的发展起来,让师资团队如何起来,是我们所需要考虑,所需要做的事情,那就得从自身做起。



广西师范大学双创学院罗元老师分享到:

今天的主题是“自然教育进大学”,有几个“进”供大家思考:

第一,自然教育的理念与思想要进大学,现在的大学里面有爱国主义教育,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等。但是现在对自然教育概念是还没有很好的重视。我们应该去考虑让自然教育思想理念进大学。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从这个切入点进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开展绿色科学的自然教育非常重要的载体和途径。

第二,自然教育的专家要进大学,在我们一般大学里面从事自然教育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更多是生命科学学院,环境保护学院还有农林学院的老师,希望全国有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专家进大学,类似专家讲座,讲师团之类的形式先进到大学里面去。



第三,自然教育的课程进大学。可以开设自然教育选修课。自然教育是以多学科融合的教育,可以把美术、诗歌甚至科技引进来。建议自然教育进大学要有支持课程研发或者支持老师去开发自然教育方面的内容。如何在课程里融合思政教育,然后通过自然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它发展到政治教育里面去,倡导多学科的研讨,比如,我绘画自然笔记的规划,自然教育如何跟中医药文化结合,如何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我们一些非遗地结合起来,使自然教育更加有多学科的参与和互动,多学科融入是关键。

第四,自然教育机构或者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站进大学,学校有很多的社团,但是以自然教育为主题命名的社团还很少,几乎没有,那么咱们可以支持和推动学校建立自然教育社团的试点,建立我们学生的自然教育社团。

第五,搭建自然教育资源整合平台进大学。把政府,高校,企业还有社会组织形成资源整合的平台进到大学里面,可以做一个大学生创业平台或者知识分享平台。



临沂大学于军香老师发表自己的分享:

国家现在大力提倡课程思政,自然教育跟我们的农林专业在很多地方可以很好的融合。比如国家提倡的一项农林类的学院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教学当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并且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理念与意识。当然,自然教育的途径和总体思想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最主要还是动起来,实践出真知。



郑凌涛老师分享到:

关于自然教育进大学,首先是课程需要进入大学,课程如何设计,内容如何产生,需要和一些机构合作,让学生进入到机构做一些实践活动,接触到自然教育的土壤,最后就是对于学生职业生涯方面,需要更多的去思考,在实践过程中,要更多的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帮助学校解决就业问题。


云栖自然·赵老师分享到:

我们是在实践中自然教育的。自然教育进大学可以从不同路径上去分析。

学校方面,推动自然教育专业的设置。可以推动专家进校园项目来设计自然教育课题,需要高校的专家,有一些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的专家。学校可以去开设自然教育类的比赛或者植入创业课程。在过程当中,关注环境教育,自然教育也会带动一部分人来了解什么是自然教育。可以搭建对接平台,进行联动,或者是跨地区的多地的进行联动,校企联动等。

老师方面,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自然教育,环境教育,生态教育等,他们会侧重偏向研究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可以去构建更多的理论体系,参与自然教育机构合作的同时可以让他们的理论总结能力更强。然后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理解的更深,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一些社团,推动相关领域的创业,比如自然教育类的创业跟专业教育机构进行联动,给学生提供一些自然教育的岗位。

学生方面,他们可以去参加志愿活动。很多自然教育机构都需要学生,那么他们可以以兼职的形式来参与我们的志愿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调动学生对自然教育的了解和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多参与一些比赛,学生可以在过程中充分认识,了解自然教育。



嘉兴学院贾勇锋老师分享到:

那关于如何让自然教育进大学里面的普及呢?在现阶段,更多的是基于社团的形式切入,社团更融合一些,有许多不同专业的学生。然后是通过自然教育专业课程的落地或者主题讲座的形式能够让社团的同学寻找到自己的专业融合点,去感受自然教育,其本身包含的领域非常多。


贵阳张子朴老师分享到: 

自然教育进大学的大学生群体是作为打破瓶颈或者普及自然教育的重要的群体,可以是先行的群体。自然教育委员会正在推广自然教育工作站。自然教育进大学的事情可以以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站的建立为契机,工作站与大学社团社群结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让他们去参与和实践,可以以论坛的形式来参与线上探讨来推出一些活动策划方案,让大学生来自助运营和执行,主要是先让大家动起来。



莫薇薇老师分享到: 

真正的自然教育,它的本质,它的重要性是促进每个人的内在生命的成长。对每个人来说、整个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必须要对大自然有一种感受,需要懂得怎么去和大自然交流。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它和人类一样都是生命体,它并不是作为一种无生命的存在。通过建立工作站,老师带头起来进行有系统的、深入的进行自然教育。



黑龙江的王老师分享到:

关于自然教育走进大学的普及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两点:

学术创新方面。其中理论知识方面关于普及自然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通过讲座传播,重要的是自然体验的环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体验活动,开展教育实践能力的培训。主要是基于学术研讨方面围绕自然教育来开展,是人们通过自然体验自然延续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知识的掌握方面有所促进。可以通过,自然科学家+心理学,自然科学+医学,旅游学林农学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从而达到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以自然而然,科学为基础,自然体验为途径的学术融合。

促进就业方面。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需求,自然教育机构逐渐成为一种新兴行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针对这方面的课程设计,可以应用实践为最终目的,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员市场化思维和相关学科的培养,根据不同行业和受众等目标客群需求,分别了解掌握各相关专业领域知识,配合在自然教育机构中志愿服务类实习,从而更有助于就业。



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陈丽老师分享:

自然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讨论的议题是自然教育进大学,那就是以大学师生为主体。那么我们如何以大学生为主体,大学生他对自然教育有什么需求。

从学生的成长需求来看,我觉得还有几个阶段,发现很多大学新生通过应试教育的层层选拔进入到大学环境里面来,都会面临一些新环境、新学习方式以及新的老师、同学的沟通等问题都需要适应。他们在这期间都面临着这些适应性问题。

在大学生四年学习的前期阶段,我们可以从自然教育为切入点,看是否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心理适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们作为自然教育基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些自然场景的同时和他们一起开展一些对他们心理调节有帮助的活动,去建立一种服务和服务模式。前期阶段我们作为自然教育基地可以去开展大学活动的方向。

大学生在他们学业的中期阶段,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快毕业进入社会了却还在迷茫, 对自我的认知,对职业的规划等问题都没有好好的去思考。这个也是我们在做自然教育的时候,可以协同去发展和思考的方向。另外,很多老师都提到了自然教育要向更加专业的方向去发展和期待。比如在大学去建立自然教育专业性课程,其实这也是有可能存在的路径。如果确实是要向更加专业的方向来发展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去思考,在不同专业的结合,包括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如何打通,如何形成更加专业化的路径等等,更加专业化的路径可以帮助学生们对职业发展有更明确的方向。那么,我们不管是自然教育,还是研学旅行,或者是有志于从事自然教育方向创业的学生,我们都可以提供一些支持与服务。总的来说,还是要回归到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上。

为大家简要介绍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当前的一些工作就是如何能够与大家共建,把一些项目和想法,真正的实现和落地。在自然教育走进大学的项目工作中,当前的工作是和中国林学会共同发起共建中国自然教育地图。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串联全国的自然教育基地,和一些自然教育基地进行对接,如何与大学社群进行对接,借助学校的力量来发展自然教育,比如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等,和某些部门取得一些联系,我们可以提供系统,可以持续为大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对中国自然教育指导老师进行人才培养,使他们更加专业,并且有志于从事自然教育专业领域。作为职业或者是创业指导方向,其实很多大学生都是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在自然当中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去进行一些自我的认知,多一些经历和体验的不同感受。




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吴老师做总结发言时讲到:

今天孙老师给咱们讲到了自然教育,孙老师在这方面不仅有理论基础,还有很多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学科建设。

然后,咱们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准备在全国各地要设立工作站。

第一,在省级设立的工作站,省级地区工作站要能够起带动作用,必须能够跟大学校园去联动以及地区周边的自然教育基地联动,我们绿发会给各种基地作支撑,帮助工作站研发课程,形成在地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同时多方联动,让课程进大学,保持课程及教材的延续性。

第二,自然教育进大学,咱们走出了第一步,然后联动大学,帮助他们去构建平台。至少社团是可以先做起来的,有了机构和大学的联动,把社团做起来,社团与机构就可以带动学生在学校展开自然教育社团活动,并且可以延伸到实践中去。

第三,我们学术委员会会在生态星球一档系列栏目。生态星球是专注于生态领域的知识分享平台,是中国绿发会支持的。那么,自然教育进大学方面的专家老师可以分享教学,而这些知识又可以分享给大学生,把线上的分享做起来,社团先组织起来。

工作站可以带他们到实践中去做实践。同时,跟林学会的基础课程参与了合作,系统性的培训课程、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对接大学的学科、社团等,不要局限于某些学科,应该是只要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进来。为参与的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并且形成就业出口。而培训和就业是可以商业化的,不排斥商业化,做公益就是做公益的部分,做商业就是商业的部分。商业和公益是不矛盾的,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共赢,才可以可持续的发展下去。那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走出第一步,是接下来真正要去思考的。




全面交流 深刻探讨

探索新路径

研讨发展 深化合作

我们一直在路上




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一)

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二)

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三)

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四)

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五)

2020年世界公共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专题论坛|吴道源老师全程主持青年论坛部分

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承办  第五届中国有机大会-有机教育分论坛

【强强联合】中国绿发会与中国林学会达成合作,全面推进自然教育发展|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委员会


文稿 / 袁希建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孟祥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