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所高校上榜!“高被引密码”,来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高绩 Author 专注高等教育绩效
今日话题:高被引科学家,都来自哪些领域?
2022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2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高被引科学家”作为科学研究人员“精英中的精英”,不仅成为全球各国竞相培养与争夺的核心人才资源,还可侧面反映出高校在各学科领域的聚焦程度及优势所在。
然而,有这样一类在多元学科均有涉猎的“斜杠科学家”,因为无法在名单单一归类的21个学科中找到精准定位,始终被“排除”在外。直至2018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新增“交叉学科”领域,突破了传统学科类别的人为壁垒,使得“斜杠科学家”们有机会入选,也因此迎来新一轮大洗牌。
高绩统计了2018-2022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涉及的21个学科领域数据,以此探析内地高校在各学科领域尤其是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情况及变化趋势。
01
新增学科,最大“助攻”!
01
新增学科,最大“助攻”!
为了“彰显那些在多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但在任何单一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又不足以入选该名单的研究人员”,2018年度“高被引科学家”新增“交叉学科”领域,囊括了高被引论文涉及的多个领域,并且累计影响力与单一学科的高被引科学家相当的2000多名(人次)科研人员。
这一变动也使得上榜科学家总人次有了大幅提升,其中来自中国内地高校的科学家们共上榜370人次,较之2017年161人次翻了两倍有余。到了2019年更是迎来重大突破∶中国内地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地区!此后多年,中国内地依然稳居全球第二,且与美国的差距逐年缩小。
交叉学科领域自加入以来,便一举成为内地高校持续不断输出科学家的“学科榜首”。从2018年占比43.36%,到2022年占比56.53%,半壁江山尽收囊中,一年更比一年涨势惊人,足以说明交叉学科研究是未来科学研究发展的一大趋势。
新学科的到来,带来发展新突破,却也打乱了旧格局。那么,排名第二的学科是哪个?它是否有与跨学科领域抗衡的实力?
以最新的2022年名单为例来看,内地高校957人次高被引学者的所属学科里,交叉学科领域共有541人次入选,占比过半高达56.53%,将位列其后的20个学科远远甩在身后;第二是化学,入选88人次占比9.2%;第三是材料科学,入选73人次占比7.63%;前五学科还有工程学(58人次)和计算机科学(42人次)。
交叉学科领域如病毒式的流行与蔓延,表明科学研究领域已从原先相对单一的学科领域向交叉领域、跨学科领域发展,成为未来科学研究发展的一大趋势。那么,在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中,是哪些高校超前布局押对了宝,最终凭此笑傲群雄?
经高绩统计,内地高校5年交叉学科领域入选高校,共有159所高校上榜。其中,清华大学居首位,入选97人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紧随其后,入选69人次;浙江大学位列第三,入选57人次。
此外,入选名单前10的高校还有北京大学(56人次)、复旦大学(55人次)、苏州大学(55人次)、南开大学(44人次)、湖南大学(40人次)、南京大学(39人次)和华中科技大学(37人次),长三角区域上榜高校数量最多。
清华大学,“交叉学科”领域先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榜首高校”清华大学,自2018年交叉学科领域加入以来,年年都是内地高校名单的第1名。放眼全球名单,今年更是凭借73人次的上榜数量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进入全球第5!清华大学能在交叉学科领域不断输出科学家,并拥有较大话语权,这与学校在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前瞻性与先进性,不无关系。
2017年,由清华大学牵头召集国务院学位办“国(境)外学科设置与目录管理”课题中交叉学科研究工作中也明确了“在我国现有的13大类学科目录中,应尽快增设第14大类学科:交叉学科(多学科/跨学科)”作为项目的首要建议。2020年11月,交叉学科“转正”,正式列为第14个学科门类。
在这个一级学科设立以后,各高校在一些实力较强、关联性较多的交叉学科领域内,纷纷开始布局,而冲在大部队最前的高校里,就有清华大学的身影。早在2009年,清华大学率先启动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培养项目,接着在2011年成立交叉信息研究院,2019年创立“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这些都是学校早期对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与积累。
有关交叉学科布局的清单,清华大学可列举的内容不胜枚举。今年以来,一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属于1月19日,学校在最高人民法院支持下正式成立的互联网司法研究院。该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法学这两个A类学科,持续树立清华大学交叉学科原始创新研究的典型示范,也是学校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主动选择。
02
一批学科新势力,正在崛起!
02
一批学科新势力,正在崛起!
除交叉学科领域外,“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涉及的另20个学科领域,同样是内地高校创新人才的科研重心所在。从聚焦领域看,化学是内地高校除交叉学科领域外拥有“高被引科学家”最多的领域,前五学科还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五大学科领域是内地高校“高被引科学家”的主攻科研方向。
从5年变化趋势图看,交叉学科、化学、农业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学科连续5年保持“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增长,且入选人次位列前排,充分说明当下科学研究热点领域的转变动向。
与之相反,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领域中,内地高校“高被引科学家”仍然稀缺,成为高校需要实现创新与突破的新“选题”。
总体来看,高被引学者与高校学科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质量高数量科研成果产出的背后,是高校对学科建设的大力投入,高校所拥有的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科研水平。
聚焦高校学科建设,无论是发展趋势迅猛的交叉学科领域,亦或是一批崛起的学科新势力,高校对于学科的布局都应着眼于国家战略及世界科学发展,紧跟时代发展,将培养顶尖学科人才、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作为发展目标,以良性循环打造全球优秀科学家和创新人才的“向往之地”。
来源:高绩责编:Christina审核:叶紫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