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聯學術2023年终盘点 02︱ 我们举办了这些活动

三聯學術 三联学术通讯
2024-12-21


2023

「三聯學術」年度总结

出版,本质上是文化传播,是知识、思想和信息的交流场,是寻找同道和扩大视野的媒介。无论是近一个世纪前创刊的《生活》杂志,90年代复刊的《三联生活周刊》,还是全盛期的《读书》杂志,某种意义上都承担着召唤和凝结“时代聚点”的功能与责任。


图书出版之外,“三联学术论坛”也尝试成为一座桥梁,勾连起作者、读者和出版人的相互认知与理解,把独白变成对话与讨论,把学术变成问题与思想,把求知变成聆听与怀疑。在主题不断变换的思想现场,我们也在努力探寻当代中国学术的“时代聚点”。


Part.

1

三联学术论坛 第07~16期

2023 summary




“三联学术论坛”由三联书店学术分社发起,以三联的系列出版物和长期关注的问题为缘起和触点,旨在推动当代学术思想跨学科、跨论域的对话和研讨,尝试构建非学院化的公共文化空间。



#07

破解文明密码

段晴的学术人生


“人们现在总是研究未来,但实际上,古代和未来是一样的,都是不可知的。探索过去,实际上就是探索未来。”

——段晴


19世纪之初诞生的语言学(Philology),与生物学、政治经济学一起,崛起于欧洲古典学术之侧,深化了现代人对于自然、社会与文明的认知,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今日对于古典文明及现代世界之构造的基本理解。

20世纪初,来自中国新疆、敦煌的丰富古代写卷文书,再次为世界学术注入活力。丝路沿线发现的17种文字、24种语言,包含已经消亡的古代语言,向世人昭示出西域地区在欧亚大陆文明之间互动与交融过程中的独特历史地位。为了破译这些无人知晓的语言,前辈学者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北京大学西域历史语言学家段晴正是其中之一。“她是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独一无二的古语言支撑者,举凡丝绸之路发现的梵文、佉卢文、于阗文、据史德文、粟特文、叙利亚文……她都能解读,中国没有第二人,恐怕多少年也不会有第二人”。

2023年3月26日是段晴教授去世周年祭,“三联学术论坛”特别邀请段老师的生前挚友、学术伙伴荣新江、沈卫荣、渠敬东,以及亲传弟子萨尔吉、叶少勇,借由段晴教授如火一样燃烧的学术人生,探讨中国近代自陈寅恪、季羡林以降的学脉传承,回顾近年西域研究的突破与进展,拓开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感知和理解。


现场实录






#08

大学教育与知识的未来


“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首次认识到自己永久的不完整性,并下决心不断努力去克服它。没有任何经典,没有一份可穷尽的书单能标志着受教育本身。”

——阿伯特


著名社会学家阿伯特在芝加哥大学本科生的迎新会上发表演讲,说大学教育与未来的人生是否成功没有必然联系,教育不只是获取专业知识和智力训练,不只是培养综合的认知能力,也不只是获取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当然,教育更不是一门生意,一种职业,或一套政治体系。

那么大学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怎样才叫“受过教育”,有哪些基本条件?通专之别是价值两立还是殊途同归?在知识过剩、价值悬浮的AI时代,什么是“唯有人可做和唯有人可教”的?我们还能培养出既有理智德性又有道德感的“好人”吗?还会生产出不能被复制的、有尊严的知识与学问吗?在文化多元的时潮下,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对他人和他者文化真正的尊重和理解?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邀请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多位学者,从各自不同教育系统的实践、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和分享以上的诸多话题;并对阿伯特的知识与教育理念、芝加哥大学深厚的通识教育传统展开讨论。


现场实录  1    2    3    4    5






#09

入山与出塞

早期中国文化中的宇宙模式与外来影响


“入山”与“出塞”是李零梳理中国上古文明特色的两个独到视角,前者涉及对中国早期宗教传统的再认识,后者是指考古发现中的外来影响。这两个问题,都属于“睁开眼睛”看世界,在更宏阔的视野下思考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演变。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国文明如何发展出独树一格的自身特色?如何对外来影响加以改造,以致面目全非,难分彼此?中国早期的宗教传统和宇宙观念如何以视觉化的方式得以呈现?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邀请来自历史、考古、艺术史领域的不同学者,共同对早期中国文化中的宇宙模式与外来影响展开探讨。








#10

竹内好与丸山真男

 感受“他者”的两种不同路径 


近三十年,经由大量的翻译与研究,日本的现当代思想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与扩展着中国知识界讨论问题的视角与方法。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思想界极富能量的两位思想人物:丸山真男和竹内好。

丸山真男是著名的政治思想史家,他深受欧洲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涵养,以此打造了其特有的分析工具来讨论日本的历史与社会问题。竹内好则是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家,以鲁迅作为思想原点提炼出关于主体如何形成的命题,他一向在言论上抨击欧洲、倡导亚洲主义。在战后日本的时代状况中,看似思想路径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却成为了挚友,他们分别从“文学”和“政治”的层面,以“他者”为媒介,彼此通向对方。

对“他者”的关注,无论是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还是列维纳斯的“他者的面容”,一直是西方近现代哲学和思想的关键线索之一,后现代与后殖民理论更是将之视为去西方中心化的利器。丸山真男和竹内好从各自的思想脉络出发有着不同的“他者”理解:前者认为,面对“他者”,一个必要的思想程序是“在‘他在’中理解他者”,即明确自身的限度;后者则认为,与“他者”相遇为自我提供了建立自身健康主体性的重要契机。对“他者”的理解和重视,使他们从不同的思维轨道走向了共同的目标——自我主体的建立。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邀请治日本思想史、东亚史和鲁迅研究等的相关学者,从文学与思想的内在张力出发,探讨当代日本的两位重磅思想家,他们是如何在20世纪日本的历史语境中突围出各自不同的思想路径,又是如何在感受“他者”中殊途同归地走向各自迫切的时代课题:主体性的建立。他们不同的思想路径有着超越时空的普遍性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


现场实录  1    2    3






#11

林中响箭

杂文的自觉与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


1924—1927年,是文学鲁迅的“中间点”或“中途”,在此前长达一年的沉默期后,他开始在各种文体、风格的并行交错中探索一条属于自己新的道路。此期间他也经历了一系列内心冲突和外部的刺激与变故,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和广州,最终落户上海。

张旭东把《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而已集》这三部杂文集,作为理解这一阶段鲁迅风格发展和转变的主线,强调鲁迅杂文在文学本体论和诗学意义上的特殊构造和决定性突破。张旭东将此关键的转变和腾挪命名为“杂文的自觉”,认为它作为鲁迅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事件,标志了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这个“第二次诞生”是对《新青年》时期鲁迅文学在白话革命和思想启蒙时势中的“第一次诞生”的继续与完成,也是将中国新文学的激进实验确立为世界范围内“艺术的终结”后的“写作的写作”,因此带有强烈的现代性、政治性和文学内部的力度与灵活性。这个风格自觉也奠定此后“上海十年”(1927—1936)鲁迅杂文从“自觉”而达到“自由”的走向,在形式和历史的双重意义上,将他杂文合集统一为表现时代与现实总体的“诗史”。

张旭东试图以杂文的批评阐释和文学史反思,重新打开鲁迅文学内部的丰富性,重建写作同历史总体之间的有机关联。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在一个全新的阐释层面,这本书再一次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基本问题:什么是杂文?杂文与鲁迅文学的关系是什么?如何通过杂文去扩大和深化我们对鲁迅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如何以鲁迅的杂文为媒介去探索中国新文学的历史实质与审美品质?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邀请与鲁迅研究和阅读相关的学者、作家和批评家,与张旭东一起探讨以上话题,重启鲁迅的文学与思想世界。


现场实录  1    2    3






#12

重访中国文学的起源

《诗经》《楚辞》与古代经典传统


四十年前,著名汉学家薛爱华在《何为汉学?汉学何为?》一文中提出过一个重要定义,汉学“关注中国的语言遗迹,也就是汉语文本”;近数十年来,新材料、新方法不断涌现,早期中国文献、文学与文化的复杂性得到了全新的阐释与理解。

以柯马丁为代表的新汉学,试图探索在书写之外,中国早期文学中自我表达的其他方式。他引入了“表演”与“仪式”的理论视野,希望将《诗经》《楚辞》等早期文本从传统静态的书写文化中释放出来,找到其“活样态”。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从跨学科视角出发,重访中国文学的多重起源,讨论先秦时期诗歌与诗学的发展、中国经典传统的本土性与世界性等议题,与读者一起思考早期中国独特的文学文化视界。








#13

直面细节:阿拉斯与观看的艺术史


《细节:一部离作品更近的绘画史》是法国当代艺术史家达尼埃尔·阿拉斯(1944—2003)的代表作。受结构主义符号学影响,阿拉斯的写作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院派人文主义美术史传统,具有典型的法国理论特征,成为一部跳出时间—人物式排布、注重直观画面的“另类艺术史”。

从读者角度看,画家为何要画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反常细节于作品之中?它们究竟是什么?又夹带了哪些画家的“私货”?这是《细节》个案研究中重点回答的问题。其中如对维米尔《窗边读信的少女》中隐去的爱神、荷尔拜因《大使》中变形的骷髅、丢勒《圣哲罗姆》中的苍蝇等细节部件的分析,都得出了相当令人惊奇的结论。

 本期学术论坛邀请译者、艺术哲学研究者、艺术哲学研究者等与作者各有交集的嘉宾,共同探讨以阿拉斯为代表的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艺术史家在知识谱系中的位置,并讨论本书对美术史研究及汉语学界可能产生的启发,反观绘画这一艺术形式与当代艺术创作间的张力。







#14

从“巫史传统”到“礼乐文明”

中国古典文明理想的形成


1999年,李泽厚先生发表了影响深远的《论巫史传统》一文,为中国文明的发端与原理界定了一个新的概念——“巫史传统”。李先生认为,中西方文明皆源自“巫文化”,西方由“巫”走向了科学与宗教的分野;中国由“巫”走向了“史”的理性建构,这一理性化的历史进程,便是所谓的“由巫到礼”。

“巫史传统”说的提出,为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与特质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路。新世纪以来,不少学者从儒学、经学、礼学或文明比较等多个维度,重新聚焦于中国文明理想及思想源流的形成,或“原儒”,或“明礼”,新见迭出,从各自的角度回应或接续了李泽厚先生的“巫史传统”说。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以“巫史传统”与“礼乐文明”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核心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三代文明理想的建立。在李泽厚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我们重审他提出的命题,让他的思考活在当下、启迪未来。







#15

从“二王”到“二王以外”

中国书法典范的形成与嬗变


2023年下半年,《以王羲之的名义》《二王以外》两部书法史原创研究专著,先后列入“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出版。两部书所讨论的,无论是历史时段,还是具体问题都迥乎殊致,但它们皆通过具体的文献史料与图像材料的对应,来解读书法作品,继而廓出了书法史上的关键转折节点与核心议题。

从王羲之的“经典化”、“二王”典范的形成与传播,到二王以外“碑学”的出现,这一系列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深入到历史情境中,从书法史的内在脉络,来理解“二王”到“二王以外”的复杂变化,理解“二王”经典与二王以外的“碑学”传统对晚近书法特殊格局与面貌的建构作用?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我们将聚焦书法与书法史问题,与读者一道思考中国书法艺术史的研究路径,探讨书法史研究有没有“自己的方法”,“实践者的观察”又对当下的艺术史叙事有何意义。






#16

同道中国

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韩愈古文是中华文教的核心载体,其所涵育的超越家族血缘、身份等级的“同道中国”理想,产生了持续千年的影响,是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需要郑重对待和反思的中华文明精神遗产。

作为文明大国的中国,不仅是“乡土中国”,也是“同道中国”。中国文化,有“乡土”根深,也有“同道”开阔。现代学术对古典诗文的精神传统多有忽视,研究中存在的“诗文盲区”,制约了对“同道中国”、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中国学术需要走出这样的盲区。

韩愈古文也是唐代文化创造的一个缩影,唐代这个开放包容时代,继三代的礼乐文明之后,对中华文化进行了深刻再造。如何理解唐朝的思想贡献与精神文化成就,对当代中国的人文学术提出多方面挑战。近一个世纪以来影响深远的“唐宋变革说”,其创发与局限,也需要在新的起点做出认真反思。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将在“古今中西”的视野中,讨论韩愈古文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经典的重要意义,思考“同道中国”的历史与未来。




Part.

2

「三联学术」读书会 第2期

2023 summary




三联书店学术分社举办的「三联学术」读书会,邀请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海外留学生共同深入阅读学术原典和前沿新著,从文本细读入手充分阅读和讨论,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深入书本背后的学术思想语境和历史文化脉络,在字里行间读懂作品的意涵和旨趣。





在斯密与卢梭的著作中,对话与论战隐匿其间,尤其是理论对话意义重大。自我问题则是理解这场思想交锋的关键。

卢梭认为,在文明社会中,人类堕落腐败,迷失自我却又昏盲无知。文明人卢梭只有借助启示才能从这种盲目境地醒转,认识到原始人的自由之境。人类也只有模仿自然状态,重整政制才能重获自由。在卢梭的论述里,真实自我与“自我伪造”之间的断裂就造成了自然状态与文明社会的断裂,以及文明社会与契约社会之间的断裂。

然而,斯密没有试图颠覆我们的自我概念。在他看来,我们可以借助“同情”,以旁观者为镜认识自我。文明社会就是人类的自然状态,我们可以在社会中认知自我和永恒的自然法。斯密的历史叙述没有表明一种“堕落”,与此同时,他的叙述也没有过分乐观,而是清晰意识到了我们境况的不完美。他投身于经验历史的研究,相信我们可以由此获得智慧,从而采取行动,切实有效地改善我们的命运。

面对商业与文明社会,卢梭与斯密大体持有两相反对的立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现代人的处境毫无共识。在《让-雅克·卢梭与亚当·斯密:一场哲学的对话》这部著作中,查尔斯·L.格瑞斯沃德由“自我问题”问题出发,呈现斯密与卢梭在哲学、道德、政治乃至宗教问题上的分歧,编就一张复杂且精致的哲学思辨之网,着力追问现代人的困境与出路。



Part.

3

三联·新知大会 第五季

2023 summary



人类亲手创造的新型智能,带着期待和焦虑即将到来。过去,我们自认拥有最高级的智慧,将来,该如何定义自身?我们的社会、文化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人文、社科、科学、技术——十六位学者,四场主题论坛。聆听、交流、碰撞,呈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观念。以严谨可靠、充满可能性的知识与思想为镜,凝视人类的本质,窥探不久的将来。





#01

动物 · 人类 · 大脑

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地球46亿年的生命史中,绝大部分时间与人类无关。鱼诞生于5亿年之前,最早的鸟在1亿多年前就出现了,马在地球上生活了5600万年,就连大熊猫都已经可爱了八九百万年……而人类的直系祖先出现在这个星球不过十几万年的时光。但人类自认拥有最高级的智慧和最丰富的情感,以能够学习、传承和共情为荣;人类以独有的工具和技术按下了发展的加速键,自觉跑赢了地球上其他所有物种。

人类可以忘记,自己作为智人的后代,也是在与其他人种的不断竞争厮杀中、在生命演化的每一个岔路口,或侥幸或者明智地选对了路才能走到今天;人类也可以忽略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动物们——它们或许拥有和人类相当甚至更高级的智能;但人类不该放松警惕,警惕狂飙突进的发展会不会彻底改变地球的生命形态,创造出碳基生命之外的全新智能物种,成为地球下一届主人。

今天已是昨天,人类亲手设计出的未来新型智能,带着期待和焦虑即将到来。因此,我们邀请动物学、人类学和脑科学领域的年轻学者,带来动物智识、人类演化、人工智能三方面的新知,揭示人类的过去,了解人类的周边,预测人类的未来,从一个长时间的尺度去了解生命。






#02

赛博空间的说书人

互联网平台时代的知识与文化


媒介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今日的知识与文化生产。在中国互联网产业狂飙突进式发展的过去十年中,原本由出版社、唱片公司、电视台等机构所主导的、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生产机构均遭遇了互联网平台这一全新媒介生产机制的巨大冲击。今天,我们在视频平台上观影并制作“二创”,在网络小说平台上阅读和创作,在微博和朋友圈中获知新闻并形成意见。大学这一人类最古老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机构的命运也由此产生分殊:学院知识以视频公开课的形式广为传播,集聚起大量热情的学习者;专业技术知识则通过开发者社区和“知识付费”等平台连接起学习者和职场。

在平台时代的知识生产过程中,创作者与受众这对二元关系的边界前所未有地模糊,挑战了关于创造与版权的旧制度;经验与伦理构筑的编辑准则被去中心化的智能算法所取代,引发关于真实与趣味的新一轮焦虑。“作者性”“集体生产”“知识民主”等概念在互联网时代中被征用、被预言其消失,又一次次在具体的作品和事件中复活。不理解平台的知识生产过程,就几乎无法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文本,更加无法理解文本背后的时代之声。平台时代,何谓新知?






#03

工具还是“超人”

如何认识人工智能和人类自身?


人工智能一直在稳步地进展。从“深蓝”战胜当时的世界国际象棋冠军、AlphaGo战胜当时的世界围棋冠军,到ChatGPT的出现,人工智能开始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人工智能研究和电子计算机几乎同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和发展,而且从开始就受到了其创始人阿兰·图灵的重要影响,一个根本性问题一直延续至今——人工智能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模拟人类?人工智能究竟是不是一个尽力去模仿人类的游戏?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能够造成怎样的影响?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之下,人类如何定义自身?究竟什么才是人类所独有的?自我意识?智力?情感?创造力?直觉?






#04

“无尽边疆”

科技与法律的双擎时代


未来的人类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之中?他们会更安全还是更危险,更封闭还是更开放,更淡定还是更焦虑?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们会首先聚焦于科技,科技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改变能量和信息的获取、传送和分布。每一次的科技大发展,都对人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法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事实上,科技和法律就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彼此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甚至相互替代。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成为法律变迁的引擎;而法律,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也会努力为科技进步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搭建了我们想象未来世界的主要框架。




Part.

4

宁成春“泽浦60年”书籍设计展

2023 summary



2023年7月21日至8月21日,三联韬奋书店的美术馆总店与三里屯店,联袂举办了宁成春先生的作品回顾展:“泽浦60年——一个人的书籍设计史”。7月21日下午的展览开幕式后,有装帧设计论坛:“把书做成最好的样子——宁成春与三联书店的书籍设计传统”,邀请出版界、书籍设计界的前辈和同行宁成春、刘晓翔、董秀玉、汪家明和康健一起,共同回顾和探讨三联风格的形成与特色,聚焦图书设计的当下生态,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图景。



宁成春先生认为,设计师是用情感和共鸣来打动读者。唯有吃透书稿,把自己投入到文本中去,才能别出心裁,设计有道;并认为“张扬书籍的中国精神”,是摆在设计师面前极为重要的永久课题。很多时候,个人的才华比不上自然,比不上传统,比不上生活本身。每个人仅仅是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只有把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借鉴过来,借用他力,才更有可能做出好的设计。




展览现场


宁成春 编著《一个人的书籍设计史》

宁成春访谈:书衣,是有生命的




Part.

5

“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第四~六季

2023 summary




#04

真知与游观:癸卯论庄


在中国哲学的历史展开中,庄子始终是持恒的鼓舞者。无论什么时代,他的思想和文章总能激发思辨、想象和重新阐发的愿望。近年来庄子研究著作的集中出现,既反映了当代中国思想创造的跃动,也提示出进一步深入对话和讨论的必要。在众多作品中,陈少明教授的《梦觉之间:〈庄子〉思辨录》(2021)和杨立华教授的《庄子哲学研究》(2020)是最具标志性的成果。“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在因疫情时隔三年后重启,首先聚焦当代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两部写作和思想风格迥异的作品本身即构成了某种潜在的对话关系,我们邀请哲学领域有不同专擅的学者展开多视野多角度的讨论和交锋,或许能为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思想创造,敞开更具时代精神力量的致思空间和路向。


现场实录       





#06

哪一个动词能动员所有哲学问题?


赵汀阳大概是当代中国敢于质疑和挑战自古希腊到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极少数哲学家之一,他认为以存在和真理为基本框架的哲学传统是可疑的,存在与真理属于科学和神学范畴,自古至今哲学对存在与真理的解释都是伟大却徒劳的努力;而现代哲学摈弃形而上学的的努力也归于失败,因为任何理论都或明或暗地包含了形而上学的承诺,迄今形而上学仍是一个未完成工程。

赵汀阳这些年来的努力是建构了一种值得讨论的“新形而上学”,提出了创世存在论、共在存在论、动词哲学、历史的存在论事件、递归溯源等极富原创性的哲学论述。三联书店自2023年起推出的“赵汀阳集”便是他有关新形而上学思考的集中呈现。“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第六季将聚焦赵汀阳的“新形而上学”,邀请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相关学者展开深入的论辩与对谈。


现场实录   1    2    3    4    5



Part.

6

郎园书市

2023 summary



这个秋天,「三聯學術」首次亮相北京图书市集。在新媒体浪潮之下,长久以来隐于书籍之后的我们似乎晚了一步,和很多读者不知不觉拉远了距离。而今藉着本次北京图书市集的机会,我们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在书本之外,和读者真正面对面地交流。

为了这次市集,我们定制了特供限量的明信片、精美书签和徽章,还精心制作了“三联学术2023秋季书目手册”(可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电子版),全面展现这些年出过的精品书目。


郎园书市现场




END



年终特别鸣谢


感谢王丛萌、王若川、苏培钰、刘锦睿等实习小友一年来先后的帮助,以及沈凌峰在设计上给予的充分支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三联学术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