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色星期一”爆发30周年:美国1987年股灾教训对现在还有用吗?|专栏

2017-10-19 Barry Ritholtz 商业周刊中文版

本文系商业周刊App付费文章,禁止转载。


撰文:Barry Ritholtz

1982-1987年美国股市大涨,之前是长达16年的熊市,股票大涨大跌,波动性极大


投资者一旦不知所措(这几乎是常态),就常常以史为鉴,哪怕两者并不具有可比性


2017年10月19日是1987年美国股灾30周年纪念日。当年那个“黑色星期一”仍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有史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狂泻508点,下跌22.6%。


投资者一旦不知所措(这几乎是常态),就常常以史为鉴,希望通过学习历史来解析当下,哪怕两者并不具有可比性。我们都会研究利润峰值、纽约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景气指数、波动性、国家赤字,甚至上涨的房价,并试图将其与上一年进行比较。而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反复拿当下情况和1987年股灾比较的错误对比。


没错,那时的他们确实是这幅打扮


导致那次股灾的大多数潜在因素和如今的市场构成因素已大相径庭。首先来看投资组合保险,这是今天很难想象的一款非常愚蠢的产品。怎么会有人在市场走低的情况下,认为买入看跌期权(随标的股票价格的下跌而上涨)能保护自己免受更大损失?我猜那时的人们觉得,期权交易商会成为投资组合经理的保险承销商,吸收所有损失。这还不算纽交所的老旧设施,以及那个面对面或打电话买卖股票的非计算机时代,一切交易都须手动进行。想象一下交易员为了不再接受“卖出”指令而停止接电话的景象,再把其他因素考虑在内,1987年的股灾之谜基本也就解开了。


引人深思的几点


不过,我觉得有几个对比值得一提。在我看来,以下是1987年股灾最引人深思的几点:


  • 1982-1987年美国股市大涨,之前是长达16年的熊市,股票大涨大跌,波动性极大。在牛市启动前的熊市里,若不考虑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通胀,股票基本没有变化。


  •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主席竟对股市特别友好,愿意压低利率。


  • 1982年牛市大幕开启,股指10多年来首次攀上新高。


  • 对于1982年的牛市启动,投资者普遍抱以怀疑和不相信的态度。即便在五年后也依然有重重质疑。


  • 尽管存在质疑,但在五年多的时间里,标普500指数几乎涨了两倍。


在1982年至1987年标普500指数大涨


以上便是所有相关对比。1987年伊始,美股迎来开门红,仅1月份道指就暴涨了近14%。到8月25日夏天快结束的时候,道指又蹿升了近44%,标普500指数也上涨逾39%。之后,美股便开始节节败退,从峰值到10月15日跌去了几乎15%。在“黑色星期一”之前的那个周五(1987年10月16日),道指下挫4.6%。


之后的“黑色星期一”,道指一泻千里,跌幅之巨至今仍“彪炳史册”。


值得学习的经验教训


虽然各路专家还在努力进行今夕对比,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仍有不少值得学习的经验教训。我特别推荐蒂姆·梅茨(Tim Metz)的《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股灾》(Black Monday: The Catastrophe of October 19, 1987.)。戴安娜·B·亨里克斯(Diana B. Henriques)的《一级股灾:走向黑色星期一之路,华尔街历史上最糟心的一天》也在我的读书清单里,但还没开始看。


《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股灾》书籍封面


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的一句名言是,不从历史中学习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或许也应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不从历史的错误中学习的人亦会重复历史的错误。


(本文内容不代表彭博编辑委员会、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商业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观点。)


编辑:马杰、邹世昌

翻译:丁虹


◆  ◆  ◆  ◆  ◆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马云专访廉价iPhoneK-Pop崛起

丁磊避税天堂日本百元店哈佛“关系户”

省钱套路啃小族玩具反斗城比特币分叉

老外也“淘宝”腾讯刘炽平知识付费涨工资

科技巨头联盟拼飞机iPhone设计师硅谷保守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