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经济

其他

刘璇 | 建立藏地第一所森林学校,用另一种方式耕种,把环保的种子植进教育里

刘璇很瘦,一袭黑发长至腰间,肩上扶着一只写着“吃素”的布袋。朋友们都习惯叫她Apple,跟她聊天,她的眼睛必然看向你;说的每个词,尾音都是收着的,声音的能量像是从胸腔发出,给人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感觉。
2019年10月2日
其他

邀稿|于海:培育中的公民社会的特征与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下)

泉州古城社区营造启动仪式暨“社造宣言”宣读。该培育计划由政府领导,社会组织承办,公职人员、专业者、热心群众组成的“三合一团队”自发参与。图片来源:黄晓娜摄。自序此文写于十五年前,材料或许老旧,观点尚未失去锋芒。那时我刚从加拿大回来,在加一年,住在本地人家里,参加每周的社区活动,旁听社区服务中心理事会的月度会议,去养老院充当志愿者,遍访各种社会组织,本文第一部分关于公民社会的看似抽象的学理梳理,实在有着我对加国公民社会的现场观察和参与经验。我在报告的最后部分,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前景做了这样的断言和设想,”尽管党会认可自由主义的市场社会方案,但不会同意一个自由主义的公民社会方案。如果公民社会的要素,如多元主义,基层民主诉求,体制外社会精英群的崛起等将不可避免地随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过程发展出来,党合理的选择是包容公民社会的机制,在中国建立一种国家与公民社会有机联系的模式”。今天,公民社会一词多少成为敏感词,但若换成“多元参与与共享的社会治理”的流行语,十五年前的用心还能见容于今日的社区建设或社区营造实践吗?内容提要本文分两部分,其一是介绍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其二是讨论中国公民社会的培育发展问题。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分古典传统和当代理论。古典理论中介绍三个最重要的传统,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观点。洛克强调社会先于国家独立于国家,国家只是社会的工具,突出市民社会的自主性;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但本身不自足,需要国家的支持,否则会使自身陷于崩溃,故国家不仅不是社会的工具,而是高于社会;托克维尔则把市民社会定义为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活跃的公民社团生活领域,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中间结构观点。当代理论我们提到三个观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指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借助公共领域公民将政治权威转变为理性权威,他忧虑这一自由主义的公共领域模式在当代福利国家已见式微;普特南把活跃的公民社团生活视为民主运作的基础,这样他就回到了托克维尔,他的贡献是用社会资本理论重新发掘了托克维尔的洞见。还有一种重要的当代观点是某种程度地回应黑格尔,强调既需要有强大的公民社会,也要有强大的国家,没有后者,也就没有前者。第二部分讨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问题。这部分又分若干专题。首先我们论证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公民社会,其论据一是西方的经验,二是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我们的论点是1)中国没有独立和自主的社会空间;2)国家垄断一切资源;3)身份等级社会和再分配社会;4)国家直接面对个人管理社会的结构;5)国家是唯一的利益主体,不存在不同利益主体的分化。接下来我们描述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变化,主要有1)出现了自主的社会;2)出现了有产者社会;3)单位化社会变为原子化社会;4)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变化等。这些变化产生了以下问题:社会治理的覆盖面;利益表达、秩序与观念整合等。第三个专题讨论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我们提出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三点理由:需要发展一个健康的自我组织的民间社会;需要发现利益表达机制;需要一个沟通国家与个人的中间结构。关于中国公民社会的特征,有两点值得格外重视,第一是这是一个党/国家领导的公民社会(party/state-lead-civil
2018年3月9日
其他

反思|王宫:社区营造,只有冲进去才能发现问题

感触最深的是大家在这群体里,从不认识到认识,从无到有,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正是林德福老师说的,学习是个人的展现,也是团队的,在学习中对话,在寻找中引起共识。(学习对话,寻找共识)。
2018年1月17日
其他

回顾|刘欣蓉:为了社区的共同愿景,台北芝山岩

但也有很多持续运营下来的好案例,起到了居民间消除彼此隔阂的作用。我们当时在思考,一个社区的公共空间,怎么样才能真正的为社区的居民所用。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幕之后,我们邀请了学自东南亚民众剧场的差事剧团,
2018年1月5日
其他

邀稿|于海:城市空间的更新逻辑——从增长机器到互动社区

图片来源:作者一、引言:空间甚于土地城市更新不只是空间改造问题,更是一个视野问题,涉及到社会发展、社会重建的各个方面,需要空间专业之外的学科共同努力。从社会学视角反思过去三十多年的城市发展与城市改造,我将使用“空间”一词,而非“土地”。当我们把一块地上的旧建筑都拆平的状态是“土地”,但若保留其上的建筑物,或这些建筑物更具商业价值,以之建构历史空间,此时还能说是在建构“土地”吗?又当这片建筑拆除后,在此生活过40年、50年甚至60年的人们都得散去,这个社区将不复存在。当他们最后一块吃顿饭时允诺彼此以后还要互相往来,有此可能吗?在这个意义上,土地是一个物质基础,但城市更新涉及到的问题已经超越土地,是关于空间的逻辑;虽然仍是物理的,却与社会紧密联系,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工程或者建筑问题。过去三四十年,全世界的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全球的一个个枢纽、国家经济的火车头,在这个过程中空间开发产生各方利益——政绩、利润、住房、景观。我们获取这些利益的同时有没有损失?损失了什么?我们最大的损失就是社会性在流失,互动的社区在消失。社会生活没有互动就没有生活,就没有彼此的欣赏,没有人性的成长,没有成就感和存在感。也就是说,在物理空间变得美轮美奂、面积增大的同时,我们的幸福感却在下降。我们揭示这样的一种城市发展的空间逻辑,并非否定过去三十年的发展;而是提出警觉:在思考城市更新时,要有一个基进的空间逻辑的转换。
2017年6月2日
其他

转载|于海: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社区

便于行走闲坐的空间,于海老师供图当然,这些都被认为是积极的空间品质,带来积极的空间经验,他们彼此是不是内在一致,比如说我们追求空间移动的自由,可能会强调机动性,而会忽略空间中的人最重要的活动:行走。
2017年2月28日
其他

邀稿|梁忆南:地方之美和社区营造

“乡愁”与“经济”的结合是后十八大的新经济现象,是关于集体记忆、市民价值、真实需求的新故乡建构。反思过去粗放性、投机性的城市化,我们主张“永居才能保乡愁,经营方可谈经济”。
2016年3月18日
其他

乡愁经济创客+|2016春@奉化初阶学员招募

“乡愁”与“经济”的结合是后十八大的新经济现象,是关于集体记忆、市民价值、真实需求的新故乡建构。反思过去粗放性、投机性的城市化,我们主张“永居才能保乡愁,经营方可谈经济”。
2016年3月17日
其他

邀稿|赵燕菁:土地财政:历史、逻辑与抉择

引言改革就是一系列选择。但哪个选择真正改变了历史,当时并不一定看得清楚。“土地财政”就是如此。从诞生到形成,它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甚至“土地财政”这一名词,也是后来才想出来的。但正是这个来路不清、没人负责、甚至没有严格定义的“土地财政”,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中国城市的面貌,甚至成为了全球经济成功与问题的根源。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核心,就是“土地财政”。这一模式是否可以持续?是否还能改进?还是必须全盘放弃?乃是攸关国家命运的重大抉择。但由于“土地财政”被“房价”、“腐败”、“泡沫”等敏感的社会话题所绑架,摒弃“土地财政”,几乎成为学界和舆论界一边倒的共识。本应客观、专业的学术讨论,演变成了指责“土地财政”的竞赛。好的“学术”,不在于告诉人们众所周知的“常识”,而在于能解释众所不解的“反常”。“土地财政”之所以抗风而立,批而不倒,就在于有着不为学术界所知的内在逻辑。本文试图以“信用”为主线,重新评价“土地财政”的功过,思考完全抛弃“土地财政”可能带来风险,探讨改进“土地财政”的可行路径。1.正确评价土地财政的功过1.1信用:城市化的催化剂城市出现了几千年,有兴有衰,但为何到了近代却突然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城市化”?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这一表面化的解释妨碍了我们对城市化深层原因的认识。城市的特征,就是能提供农村所没有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城市土地价值的唯一来源。城市不动产的价值,说到底,就是其所处区位公共服务的投影。无论城墙,还是道路,或是引水工程,公共服务都需要大规模的一次性投资(fixed
201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