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把芥末

其他

睡吧 - 薛亮 田原、上海

两段睡眠录音,田野与自宅,例外与常规,可睡眠还是那个睡眠。第一段是十一长假野营时的睡眠录音,2023‎年‎10‎月‎5‎日上午4:12-‏4:31录制于日本爱知县田原市的表滨Hoube之森(表浜ほうべの森,Omotehama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兰州实验-旱冬声(实体发行)

(转载自破晓音乐)购买唱片请长按图三的微店识别码。四组兰州实验音乐,很强烈的那种野路子极简,还有一些无名的嚎叫。六组兰州相关摄影作品,散漫粗糙沉默不语。精美印刷哦。限量200套手写编号。纯碱、毛鑫、李樯、王轶庶、杨延康、赵晋龙别峰、陈品良、赤泥、颜峻项目开始于2021年封控期间的自然反应。虽然是自己参加的合辑,还是想说它特别牛逼,有自己的一套,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而且度数挺高。宇波拓做完母带也说特别棒。对,有种参加了一件完整又无名的事情长久还在恍惚的感觉。——颜峻
2023年11月15日
音乐

密集音乐会76

密集音乐会地方小,为了不扰民就不演大声的东西,有茶,有时候也有水果零食啤酒(欢迎自带)。饿了可以煮挂面。可以演很愚蠢的作品。好久没有聚了,这次是《两个人的三重奏》北京首发式。8月12日星期六,下午;15:00
2023年8月2日
其他

你和我,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今年的大演出真多。一把噪音、大幻没过身、喝西北风……后边还有废船的行为艺术祭。观众不一定比表演者多,恰好表演者越来越多,恰好应该如此哪怕不总是如此。表演者正在成为日与夜的观众。现在预告一个连续3天总共32组表演的,赵子毅办的,名字就叫你和我。难道说这个夏天我不能没有你。你和我大于等于我。你和我中间是什么,是一个和,总是需要和,就像音乐需要时间,人总是度过一些时间,和一些人一起,和一种别人也曾经度过的时间一起度过。——编者唔,我还是忍不住想说起这件事的起因:前阵子的一个下午,我把一个霸凌我的人揍了一顿。于是一切就都来了,迷迷糊糊的、理性的、刺眼的…你和我,就是这个意思。前阵子听朋友聊起:在如今,与人建立起联系是一个越来越难的事情…前阵子和朋友聊起:北京是很冷静的…这真是一件坏事,这个残酷又温顺的地方,在闪烁。我的意思是,很多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没错。但是,真的,最起码,你和我?你和我!你和我!就是你!和!我!——赵子毅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秋波……采访卖卖

1,写剧本、家庭生活、做音乐,这三件事能说是你生活的稳定内容吗?有没有巡演或者去国外表演的计划?是的,主要是这三块。或许还要加一部分,大概叫“休闲”:出去闲逛或者读书听音乐等等、非生产性的一些娱乐吧。做音乐基本上还是生产性的,就是我打起精神制造东西。巡演很少做,16还是17年在纽约演过几场,不过也是旅游顺便演出。疫情前东京也每年都去,但是只想好好逛逛放松一下,如果要弄演出,需要带设备出去,准备内容也需要花精力,感觉还是很有压力的。在玩乐队的时候好像都没巡演过,没有那个动力,一个人就更无所谓了。其实想想,也是工作和家庭消耗了大部分精力吧,碎片化很严重,缝隙之间的那点时间无法有效的组织自己的创作。所以我每次决定做个成品出来,都至少需要一两个月完全空闲的时间,需要让自己进入比较从容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会做那么慢。2,你平时和即兴、实验圈的同行交流多吗?这几年你眼中的国内、国外音乐是个什么样子?好像在上海大家也不怎么专门交流,基本也就是要演出的时候,会交流一下,演完了有时候交流一下,有时候吃饭会互相分享下最近听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基本也不会聊得很深。我其实不太了解国内国外音乐这个大话题啊,但总的来讲有点感觉,艰涩的东西似乎少了,以前比较艰涩的音乐家,新作相对也都比较容易听?我不知道,可能只是我有意听了这些才有这种感觉,可能不对。为什么?是不是因为各种灾难,整体痛苦增加了,艺术家反而希望创造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或者说被“消费”的东西?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或许相对快乐的时代,才大量产生艰涩的作品,或者说艰涩的作品才更容易被接受。因为接受这些艰涩的东西,也会消耗能量,而现在的生活太缺能量。3,《秋波》有很强的合成器音乐的味道,你平时会看合成器电影吗?像《怪奇物语》这样的合成器配乐,会不会让你手痒呢?我倒没怎么关注合成器音乐,也没怎么看过合成器电影,《怪奇物语》我好像看过一小段,但这类东西不太吸引我,包括cult,我对这类电影一直没有兴趣。我电影的口味好像一直停留在青春期哈哈,更喜欢类似李沧东这类所谓很“人文”的电影。我现在用合成器,学了一些合成器的知识,可能这个兴趣是来自前些年收集的一些过时淘汰的电子声学仪器,很多都是因为好奇从咸鱼买来的,有些是功能比较单一的振荡器,也有些函数信号发生器复杂些,可以调制或者有各种输入功能,还有些品质非常高的滤波器等等,这些都不是给音乐制作用的,但都能发出声音,奇奇怪怪的,很有魅力。我非常喜欢早期电子原音音乐,尤其是很多女性音乐家创作的变化很少的音乐,那些装置的构成、调制的手势,都很有魅力。所以我也把自己收集的各种设备都在工作室里堆起来,一方面是为了使用时不用再插拔、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也把设备当成某种家具,日常看着赏心悦目。殷漪说我的工作室具有表演性,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话哈哈,但确实也是事实,我经常去摆弄它们,换换位置,用某个替换某个,等等,虽然并不经常有人来我工作室参观。4,《秋波》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视觉化的成分?就像是给一个不存在的电影写配乐?如果给《逆光》重做配乐,你会用什么乐器?我之前做实验电影的时候,还总是想着尽可能把影像和音乐分开,尽量少加音乐,或者至少不加听起来很电影的那种配乐;同样,做音乐的时候也不想产生电影感,但现在一点都不排斥了。《秋波》确实是有些电影感,包括之前的《春荒》也是,可能是因为色彩感?这阵子就想做些色彩感的音乐,包括混音过程中的编辑重组,也比以前做的要多一些。《逆光》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电影,它内容上已经有些西方现代主义的痕迹,比如一些旁白很向内、但又使用那种旧时代的诗朗诵的方式去读出来;包括人物对话里面提到“城市噪音”这个在当时的中国还很少见的时髦议题,但说台词的又是个中老年女干部……;另外在导演上表演上制作上,基本还是中国“老电影”的那种保守模式,导致整个电影就很拧巴,但也因此有种视听上的新鲜感。八十年代可能有不少这种现在看来别别扭扭的电影。它肯定不算是很重要的电影,但乱糟糟的,确实很有趣,如果重新做配乐的话,我觉得用合成器或者吉他都可以,重要的是那种哀伤的气氛,傻了吧唧的气氛,文绉绉的气氛。我想到Tortoise有首歌叫yinxianghechegnqi,不知道是不是从什么中国八十年代音乐杂志上捡来的名字。5,《秋波》和之前的磁带《春荒》有什么关联?能说是你阶段性的创作总结吗?接下来会有夏天或者冬天的专辑吗?是的,阶段创作总结。我常用的硬件设备都通过调音台连接录音机,平时玩的时候,觉得某段有意思,就直接开机录下来,都是立体声不分轨的,一年下来能录几十个片段。决定成册的时候,我就从这些片段里挑选喜欢的,重新组织,有时候再补录一些东西上去,集中一段时间去完成。后面还是会做冬和夏,把四季这个系列完成,应该也还是会用磁带。6,bill
2023年2月5日
其他

意识反馈团新专辑、徐程新专辑

Samsaro专辑封面&平面设计:yooowen试听:https://mp.weixin.qq.com/s/MNJU-R1VoGW5fo5gowaOUA撒把芥末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撒把芥末黑胶第一号

由多人编辑。关于实验性的音乐和文学,及其他。关于撒把芥末的演出、唱片和同伴们。
2020年11月16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孙一舟

孙一舟:蝙蝠音乐NO.2需要和家人一起完成,或者你有多台的可以群通话的设备和app(如:手机微信),最少两台,最多九台。步骤:打开手机消息铃声和手机音量,并用设备们建立一个群聊天。用微信群聊天的群通话功能,通话连接多个设备。通话开始后将设备相互靠近,产生反馈,相互距离,所处空间,音量大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如:将手机内置扬声器相互贴紧,反馈速度和音量会提升)不限制乐手的操作。你可以不主动改变声音,也可以对着手机’咳嗽’一声,或者与家人朋友一起玩。不限制时长。简介:孙一舟孙一舟是一个年轻人。去年高考落榜,现在正在补习读网课。
2020年5月11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菲利普·科纳

subjam@gmail.com。我们会转给艺术家。目前收到的作品来自:朱文博、Kevin
2020年5月10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安子

安子:减少外出在线(或电话)采访一位你的朋友,聊天内容关于防疫期间的居家日常,也可以聊一些思考,时长20分钟以内,生成的作品就是这次聊天的录音,所以记得录音。谈话双方都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地理位置,一起居住的人员(独居、与父母一起、与朋友一起,什么的),也向听众描述一下你们所在的房间,以及此时窗外的风景。其它问题由你自己设计,没有要求。简介:安子第一次见安子是2014年,客厅巡演去她家。那天演出不错。后来她也演出,但很少。总是被我们撺掇着准备一个节目,然后在十几个观众面前表演。她有时会带一本书,有时是手机,有时是薯片。她会读或念或讲或播放一些东西。她不自信。应该说,非常不自信。很抗拒去演出这件事。但有一场,2018年10月的密集,那天我不在,后来听录音真的被震了。之后我邀请她做了一个split磁带发行,在台湾的先行一车出版。不知道有没有台湾的朋友听到。(zwb)邮箱:1248769367@qq.com密集音乐会66使用说明4月的密集音乐会,不会按原计划举办了。我们邀请了一些朋友,为观众写了些“谁都可以演奏的”作品,请大家自己演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自己组织演出。请尽量为演出录音,不管是用手机、录音机,还是采访机,都可以。记得把录音格式设高一点(比如说,采样率48khz,wav格式)。录像也可以。可以上传到网盘,把链接发送到
2020年5月9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克黑斯蒂安·科斯滕

手掌放平堵住耳朵。听。手掌保持在耳朵上不动,手指慢慢地轻轻地在空气里移动。听。手掌还是在耳朵上,小心地改变你呼吸的深度核节奏。听。改变手掌压在耳朵上的压力。听。轻轻用手掌在耳朵上转圈摩擦。听。
2020年5月8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颜峻

颜峻:有一个点一旦越过你就不再返回(2020)给任意人数的表演者煮熟一个鸡蛋,然后把它放进冷水浸一会儿,拿出来握在手里。它会慢慢变热。在它刚开始变冷的时候,打碎蛋壳,吃掉。简介:颜峻记得
2020年5月7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翰忠

翰忠:序列工作IV在电脑上查看邮件翰忠:序列工作IV.i想想在电脑上想想查看邮件简介:翰忠翰忠现在在北京留学。上次见他,是我们一帮人去法海寺看壁画。当然,确切地说,他现在没在北京,他在悉尼,在家上网课呢。他是一个大高个。有一年他在三元桥附近的地下通道演奏一塑料瓶水。另一年,他在钟楼附近的杂家演奏军鼓,从头到尾一个节奏。还有一年,我们好几个人在黑桥,同时各干各的,他蹲在地上,不知道演奏了什么。他在澳大利亚有一个乐队,叫做
2020年5月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照骏园

照骏园:直播作为交流通道的表演(请按照图片指示表演)简介:照骏园2013年的1月,我买了一支单簧管,然后开始自学演奏。我可以枚举很多让我很有启发的管乐手,骏园是其中的一位。国内有很多的自由即兴管乐手,骏园是最有60-70年代感觉的一位——先不管别人怎么想了,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不过“60-70年的自由即兴”到底是什么感觉?我说不清。可能是那种很干涩的声音,像是在平坦的大地上推石头?后来的自由即兴也是推石头,但总觉得是顺着斜坡往下推。我很想再看一次“没腿的马”演出,骏园吹萨克斯和单簧管,陶驿打没有麦克风也没有镲片的架子鼓,不过想来机会很渺茫。骏园的录音很少(多么可惜!),不过今年年初他在自己的厂牌“时代精神在哪里?”发了一套双CD,里面有一些虫子叫,还有一些是他的萨克斯练习的小片段。有时我在家会播放这张专辑,关掉右边的音箱,同时吹一会儿单簧管。(zwb)https://whereisthezeitgeisteditingoffice.bandcamp.com/密集音乐会66使用说明4月的密集音乐会,不会按原计划举办了。我们邀请了一些朋友,为观众写了些“谁都可以演奏的”作品,请大家自己演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自己组织演出。请尽量为演出录音,不管是用手机、录音机,还是采访机,都可以。记得把录音格式设高一点(比如说,采样率48khz,wav格式)。录像也可以。可以上传到网盘,把链接发送到
2020年5月5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 66:安托万·博伊格

安托万·博伊格:现在是学习希望的时刻(2017)“现在是学习希望的时刻。现在,看来几乎没有希望的容身之地;现在,难民和移民正淹死在海里;现在,种族主义者和法西斯正在冲击欧洲和北美和到处;现在,一说希望就好像在开变态玩笑,或者说是在冒犯那些上百万就要失业的,或者更糟糕的就要就业(!)的年轻人。现在是该学习希望的时候了……不只是希望一切都好。而是学会希望……希望,做为一种思考的方法,向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敞开。”——约翰·霍洛维,《现在是学习希望的时刻》在“激进再探索”研讨会上的公开演讲,利物浦,2016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KXd5BjchI受启发于,并且献给:埃里克·卡尔森演奏一个声音
2020年5月4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克莱格·派德森

Tolvi……我们每天发布一位作曲家/艺术家的作品。以上的名单还会有所扩充。之前的密集音乐会:subjam.org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信息撒把芥末
2020年5月3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凯文·科尔科兰

凯文·科尔科兰:山寨查看密集音乐会的过往档案:http://www.subjam.org/archives/category/events/miji-concert,找一个你想要模仿
2020年5月2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赤間涼子

Bussmann……我们每天发布一位作曲家/艺术家的作品。以上的名单还会有所扩充。之前的密集音乐会:subjam.org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信息撒把芥末
2020年5月1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66:请观众自己演奏

4月的密集音乐会,不会按原计划举办了。我们邀请了一些朋友,为观众写了些作品,请大家自己演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自己组织演出。请尽量为演出录音,不管是用手机、录音机,还是采访机,都可以。记得把录音格式设高一点(比如说,采样率48khz,wav格式)。录像也可以。可以上传到网盘,把链接发送到
2020年4月30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 65

封面图片:h工作室2月29日,周六;15:00-16:30演出观众不在场;无直播北京三元桥某公寓/北京十里堡
2020年2月25日
其他

现场:不是音乐会 2 (视频 ),下

由多人编辑。关于实验性的音乐和文学,及其他。关于撒把芥末的演出、唱片和同伴们。
2019年11月21日
其他

现场:不是音乐会 2 (视频 ),上

由多人编辑。关于实验性的音乐和文学,及其他。关于撒把芥末的演出、唱片和同伴们。
2019年11月18日
其他

现场:不是音乐会 1(视频)

由多人编辑。关于实验性的音乐和文学,及其他。关于撒把芥末的演出、唱片和同伴们。
2019年6月9日
其他

不是音乐会是什么

请他们两位,一是因为人在上海,北京观众不常见他们。而是想要换个角度来做音乐。很多音乐革新,都是艺术学校的学生干的,对吧。做音乐的容易迷恋音乐,就像画油画的迷恋油画一样,不如我们来背叛一下。
2018年10月30日
其他

不是音乐会(二)笔记

如其题,“不是音乐会”的确不是音乐会。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暂且称之为:与声音有关的(艺术)事件。“艺术”二字本想不用,但在798、歌德学院、以及参与者的艺术家身份加持下,也是理所当然了。
2018年10月22日
其他

人工智能睡了你的女朋友。上。人工智能睡了你的女朋友

有个朋友给我出题,说人工智能这么厉害,已经会下棋,并且成为了世界冠军,也会写诗写论文,此刻正在写交响乐。接下去没有它不会做的事情,那你们还要不要继续做音乐啊。
2018年3月12日
其他

两件不受欢迎的作品

《教两个不会吹单簧管的人吹单簧管》是那天表演的第二段。第三段是《955》,就是请现场观众用手机录音/回放的作品,后来听录音测了一下,那个频率大概是955赫兹。《955》是10月的时候确定下来要演的。
2017年2月1日
其他

发作。记另一场演出

还有观众。谁不想要一些观众呢?里面可能有潜在的知音。或者,他们是来完成这一演出的,他们赋予空间生命。或者他们使表演变得更不可预知,使我们享受冒险,生命状态得以提升。
2017年1月2日
其他

撒把芥末翻译团体召集中

译者团体是这样运行的:我们为在册译者建一个邮件组,有文章需要翻译时群发邮件通知,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认领文章。翻译过程中,我们鼓励译者间的合作,例如两人配合完成翻译、校对。互相协助,共同提高。
2016年12月22日
其他

恐惧之声

声波带给我们的情动(affect)有赖于审美特性的综合。这种综合包括具体的音色,也包括我们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接受声音的方式。另外,音量、持续时间,以及声音所包含的具体物质内容,也都影响这个过程。
2016年12月9日
其他

20赫兹——缺席

演出的名字叫做“带我去天堂好吗?”这是王凡一首歌的名字。从来没有录过音。一直到他离开兰州,到了北京,成为“中国最早用噪音做音乐的人”,还有些人会唱这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2016年9月24日
其他

Chui Wan 在美术馆

Wan在2016年4月的欧洲巡演中排了一个新的作品。它没有在巴黎演成也没有在卡昂演成。现在总算是能在北京演了。一个一小时长的作品。有一点迷幻,但更像是醒来。
2016年8月25日
其他

给钟敏杰的简单问题

y:这个新做的网站,“经典的树”,是连架构带内容一口气做的,还是做好架构之后,内容像日记一样慢慢做起来的?大概花了多少时间?里面的声音和摄影素材,应该是跨度很大吧,我听到有那次青海项目的录音?
2016年7月23日
其他

颜峻访谈,Part 1.

坐标轴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跨度。但这和那些很短的时间轴也是相关的,比如听音乐的时候,你在时间中的感知,它训练了你的潜能。所以思维方式如果停留在“东西方”的这个幻觉中,你会丧失更重要的东西。
2016年6月22日
其他

演出预告:6月17日的客厅巡演

另:现场还有客厅主人自制的素食冰激凌/水果酒售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2016年6月14日
其他

密集音乐会35:一次聚会

我们约了个时间,请大家来时差空间参加密集音乐会的第35回。在密集音乐会演出过的,在北京的乐手,大多会来。也有一位从上海来。另一位在巡演中的,会以特别的方式在场
2016年5月4日
其他

撒把芥末翻译团体召集

译者团体大概会这样运行:我们会为在册译者建一个邮件组,有文章需要翻译时群发邮件通知,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认领文章。翻译过程中,我们鼓励译者间的合作,例如两人配合完成翻译、校对。互相协助,共同提高。
2016年1月16日
其他

给聆听者的练习 —— 一次作曲演出的经历​

Tellinga,后来过了不久发谱子过来。七八页纸,只有英文的文字描述。想来作曲家都比较学究气吧,这几页纸无论遣词还是造句都比较生僻(当然也严谨),我英文没那么好,开始还明白些,后来就看不太懂了。
2015年12月27日
其他

撒丽不跳舞”的十二个作品(十一),朱文博,《955》

,虽已结束一个月,但还令人记忆忧新。独立小报《地毯》邀请了七位作者来完成关于十二个作品的十二篇文章。我们除转载其内容外,亦添加了些资料。每天一篇,也许更详细、也更简明...
2015年12月13日
其他

撒丽不跳舞”的十二个作品(九),颜峻,《手势(2)》

,虽已结束一个月,但还令人记忆忧新。独立小报《地毯》邀请了七位作者来完成关于十二个作品的十二篇文章。我们除转载其内容外,亦添加了些资料。每天一篇,也许更详细、也更简明...
2015年12月11日
其他

“撒丽不跳舞”的十二个作品(八),殷漪,《聚落》

殷漪:1978年出生于上海。音乐家、艺术家、策划人。创作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声音、影像、装置、音乐。同时展开的艺术活动策划也是在另一个维度对其自身艺术实践的观察、理解和校对。殷漪现在上海工作生活。
2015年12月10日
其他

喜讯:撒把芥末官方淘宝店双十二促销特惠

DVDR。撒把芥末观音唱片最后一批出版品之一。概念音乐的代表人物,巴斯克艺术家马丁的3个现场视频。极度枯燥。极度强烈。极度挑衅。一个观众问他“你想要从音乐中得到什么”,他回答“我想要革命”
2015年12月5日
其他

“撒丽不跳舞”的十二个作品(三),照骏园,《两个半场:为小提琴和管乐而写》

第五届“撒丽不跳舞”音乐节,两天,十二个作品。有极简的,迷幻的,激浪和事件的,空间和长音的,精神力和肢体的,难以归类的;观众不算多,但正合适。有资深乐迷认为,这或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届.....
2015年12月3日
其他

“撒丽不跳舞”的十二个作品(二),卖卖,《公寓对位》

X先生:我被您和李先生的现场深深感染了。我想,吸引我的正是处理同样一种乐器的差异,以及展现出来的那种相互关系,无论是和谐还是对抗,它们形成了很好的可看性和可听性。
2015年12月2日
其他

“撒丽不跳舞”已经轻轻的回来了

最好把能混合的都混合起来,直到什么都听不清,那才有趣。耳朵里没有噪音,点描,长音,声响派。没有摇滚,即兴,作曲,半即兴半作曲,真实验,假实验,半真半假实验。也没有激浪派、凯奇、施托克豪森....
2015年11月5日
其他

秋山徹次 Tetuzi Akiyama

CD。杉本拓在开始之后不久就退出,因为他认为冒险已经结束,实验已经定型。但这个活动仍被认为是音响系(Onkyo-kei)的源头,仅能容纳十多个椅子的
2015年3月31日
其他

预告:The Subconscious Restaurant 杂志首发演出

在台湾渐受欢迎,陈史帝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本地的发廊,甚至烤鸭店门口開始组织起一系列的革命性原创活动。在无意中观赏了王福瑞的
2014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