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药

其他

体质偏颇与疾病有何关联?省名中医为您揭晓

目前中医体质学说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把人分为九种体质是一种较为简便、便于运用于临床的分类九种体质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除平和质外,其他8种体质均为偏颇体质,属于亚健康状态不过根据长期临床实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学科在九种体质的基础上增加了“阳郁体质”体质偏颇预示着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学会调理自身体质可以做到“未病先防”各种体质都对应着哪些疾病?体质调整增加了哪些新技术应用?中老年面临着哪些健康危机?如何运用中医智慧化解?······3月30日下午请锁定广东卫生在线视频号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承办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医大讲堂》第三十六期正式开讲广东省名中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岭南医院中医学科原主任、学科带头人杨宏志为大家带来《中老年健康危机及中医养生》本期活动的健康好礼是颇具“中医药”特色的清肝安神香囊线上线下听课的观众均有具有机会获得在活动现场杨教授将为大家演示颈肩推拿正骨法+针刺法一起深入了解这位中医专家▼杨宏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岭南医院中医学科原主任,学科带头人。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自然疗法分会副会长,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主委。国家卫健委健康项目肝胆疾病膏方与自然疗法传承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主委。行医40余年,主攻内科各种疑难肝胆胃肠疾病,肿瘤康复,脊柱疾病。出诊时间及地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周一二四五上午精彩内容如何观看?▼预约方式第三十六堂课将于3月30日15:00开讲广东省名中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岭南医院中医学科原主任、学科带头人杨宏志为大家带来《中老年健康危机及中医养生》两种方式可预约听课,与专家交流▼☑
3月28日 上午 6:30
其他

广东这些中医专科,拿下全国第一

近日,《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在综合评价中,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表现优异,排名第一,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在各具体学科(专科)的评价中,广东省中医院的中医皮肤病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疫病学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医耳鼻喉科学表现突出,位列第一。广东省中医院在中医肺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以及中医护理学领域同样表现出色,位居第二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医肿瘤病学、中医妇科学,广东省中医院的中医痹病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男科学、中医康复学等学科,名列第三。此外,广东省中医院的中医心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推拿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周围血管病学、中医外科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中医儿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护理学和中医内分泌病学,均进入全国前十。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中医康复学、深圳市中医院的中医肝胆病学名列第六。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开展的创新项目,旨在建立健全中医药学术影响力评价长效机制,客观了解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相关学科(专科)学术发展现状,以评价促发展,充分发挥临床科研在中医医院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助力提升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自2021年开始,该研究结果每年发布,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华中医药学会称,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充分借鉴了实践经验,汇聚了来自行业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等各方的宝贵反馈意见。通过专家论证,评价方案与指标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此次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所有数据均来自权威数据库或官方机构,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并且可通过公开途径进行核查。■【来源:南方+】推荐阅读
3月27日 上午 6:30
其他

人民日报: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独特优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这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人类历史上,各种医学不断产生不断消亡。中医药学因其完整的理论基础和临床体系,历经风雨而不衰。即便在西方医学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中医药学依然以其显著疗效和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认可,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中西医都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各有千秋,各有短长,谁也无法取代谁。中西医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各有其优势和强项。相对而言,中医的最大特色在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谓整体观念,即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组织、经络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且人与自然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中医治病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所谓辨证论治,即根据每名患者的不同情况,辨明疾病的证候、特点、病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进行相应的个性化治疗。中医特别注重“证”,因为“证”比“病”更能反映疾病的本质。例如,中医看病先辨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开方下药。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力。只有坚持中医思维、坚守中医特色,才能体现中医药的优势、凸显中医药的疗效。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是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独特优势的重要抓手。其核心是立足中医药学整体优势,切实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突出中医药在解决重大疑难疾病中的不可替代性。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下一步,要把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作为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作为提高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断彰显中医药特色,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例如,以满足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做优做强骨伤、儿科、皮科、妇科、针灸、推拿以及心脑血管、肿瘤、老年病等专科专病,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要发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建好县级中医医院特色优势专科,带动区域内中医专科诊疗能力的整体提升,形成专业与地域覆盖广泛、结构布局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构建中医优势专科发展新格局,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当前,全球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我国仍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因此,我们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中国中医(人民日报
3月26日 上午 6:30
其他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获批为省级产业园

近日,华南现代中医药城成功获批省级产业园。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位于中山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是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一个重要产业发展平台,于2008年通过广东省发改委立项。生物医药与健康是新时代中山“新十大舰队”之一,华南现代中医药城被列为中山市十大主题产业园的东部健康医药产业园,成为中山市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重要平台之一。▲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包含七个子项目,其中生产项目、研发项目和物流项目三个为主体项目,中药材示范种植、医药临床、医药专业人才教育、养生科普旅游四个为配套项目,形成一种集成式发展的健康产业经济发展体系。园区总控规面积21800多亩,按“山中有厂、林间有湖、湖边有居”的规划格局来建设,一期用地5100亩,已基本完成配套基础设施七通一平的建设,建有集中供热,实现雨污分流和达标排放。二期用地面积2300亩正在推进土地整备,同时完善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一直以来坚持发展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引进及培育生物医药、中成药、化学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健康医药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项目。华南现代中医药城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以生物医药为核心,以创新传承中药为特色,以中医药科普休闲旅游为配套,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模式,打造一个集医药产业研发生产、医疗康养、观光科普于一体的医药综合体。■【来源:南方+】推荐阅读
3月25日 上午 6:30
其他

人民日报:中医药价值得到越来越多认可

2000多年前,中医药沿着古丝绸之路交流推广,成为中外商贸往来的重要内容。今天,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在马耳他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内,当地民众正在向中国医生寻求针灸诊疗。记者谢亚宏摄“患者对中医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成就”“中医治疗十分有效,中国医生医术精湛,令我印象深刻。”在位于马耳他保拉市的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当地居民安东·梅拉克对本报记者说,他去年摔伤了右肩,无法抬起右臂,第一时间来到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经过近6个月的针灸和推拿理疗,情况明显好转。“1996年我就接触了中医,当时备受偏头痛困扰,在这里接受治疗后恢复健康。”此次前来,梅拉克还特地带了一些纪念品,向中国医生表达感激之情。在马耳他,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中医医疗和培训机构。2008年,该中心在马耳他国立圣母医院设立中医科,中医首次以独立科室形式进入欧盟成员国的国家级医院。自1993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派出19期援马耳他医疗队在此开展工作,累计治疗患者约25万人次。马耳他总统维拉表示,中医诊疗对马耳他医疗部门和患者的贡献弥足珍贵。第十九期中国援马耳他医疗队队长冯骅表示,该中心还接待了来自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匈牙利等其他欧洲国家的患者和中医爱好者,成为在欧洲展示中医形象的一个窗口。中国援外医疗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中医药在援外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针灸是几十年来援阿尔及利亚时间最长的科室之一;在柬埔寨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中国援柬中医医疗队开设的中医门诊常常排起长队;在科威特,针刺、拔罐、穴位贴敷等中医疗法在当地受到欢迎,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方法也有一批拥趸;在圭亚那,中医针灸已诊治数万名患者,援圭亚那医疗队还积极推动针灸及推拿等中医课程走进当地校园……去年4月,津巴布韦马弗萨女士等一行12人从该国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约专程来到位于首都哈拉雷的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希望接受中医诊疗。两座城市距离400多公里,他们提前一天出发,昼夜兼程。马弗萨介绍,她曾在该中心接受针灸治疗,腰部等多处疼痛得到极大缓解,于是向家人朋友推荐中医,促成此行。“对于援外中医医生而言,患者对中医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成就。”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医生胡莎说,中心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理疗、中药等多项中医特色治疗,门诊已预约到今年8月。“让更多民众接触到中医针灸”近年来,中国与许多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教育合作不断加深。进针、行针、留针、出针……一连串步骤一气呵成。在马耳他大学中医中心的实践课上,学员阿德里安娜·巴尔赞正与同学配合进行针灸练习。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同马耳他大学合作建立中医中心并开设中医学与中国文化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该课程学制2年,学习内容包括中医诊断、刺法灸法、经络腧穴及针灸治疗等。巴尔赞是马耳他国立圣母医院的一名护士,经过一年半学习,她已经掌握经脉穴位等知识,也练习操作了拔罐、艾灸等项目。她表示:“这次学习让我在职场中更有竞争力。期待毕业后能够进入中医科,持续提升我的中医技能。”“不同体质的人需要不同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就像不同植物需要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人体经络就像高速公路,穴位是纵横交错的交会点,行驶的汽车则代表气血”……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课堂上,针灸教师胡紫景正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向学生讲解中医理论知识。胡紫景说,自2020年在约翰内斯堡大学正式开课以来,针灸成为最受欢迎、也最难申请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约50人,申请人数从2020年的1285人增长到2022年的7102人。南非姑娘米歇尔是约翰内斯堡大学第一批针灸专业硕士毕业生,已留校任讲师并继续深造。利用针灸治疗肩周炎、中风、急性哮喘,米歇尔帮助不少患者减少病痛。她说:“这些年来,我们通过临床实践真切体会到针灸的妙处。我希望继续学习,让更多民众接触到中医针灸。”去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医系毕业生沙菲艾泽进入吉隆坡的一家中医馆工作。“现代社会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他告诉记者,多年来,通过中医诊疗,他母亲的偏头痛得到缓解,自己患脑膜炎留下的后遗症也明显减轻,学好中医的决心也更加坚定。拉曼大学医院传统与辅助医疗中心总监郑建强介绍,拉曼大学中医系已开设十几年,目前有160多名学生,中医系毕业生平均每年就业率达97%。拉曼大学和中国多所中医药大学、中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许多学生有机会到中国实习。学校还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建立合作,中方派专家给本地中医师提供培训,马来西亚中医师也有机会到中国进修。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是拉美地区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开设中医概况、推拿、针灸等课程,每月定期开展中国文化和中医药相关讲座。去年10月,该校与河北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的中医诊疗中心正式揭牌。该校护理学院院长卡米拉表示:“中国专家为我们团队进行的持续培训,标志着我们向优质和全面护理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传统医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德国东北部小城施特拉尔松德,拉茨药房从2019年起就开始售卖中药配方颗粒。在这家药房,还有中国医药企业为德国市场定制的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机,一台可以保证颗粒恒温恒湿,另一台可以根据医生处方对配方颗粒进行自动化调配,混合成患者需要的临床配方。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29.15亿美元,同比增长3.63%,中药类产品已成当下医药“出海”的重要品种。近年来,中国建设的31个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成为中医药造福各国人民的国际综合服务平台。近年来,复星医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抗疟药产品经理赛勒斯·巴伊多积极推广包括注射用青蒿琥酯在内的系列抗疟药产品。源自中医典籍启发、凝聚中国科研力量的青蒿素类药品,为许多非洲国家疟疾防治作出重大贡献,帮助非洲多地短期内实现从高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多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扎实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与俄罗斯、泰国、匈牙利等国共建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推动百余种中成药在共建国家以药品身份注册上市,与14个共建国家签订传统医药合作文件,8个共建国家在本国法律法规体系内对中医药发展予以支持……去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机构搭建运行的“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被认证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这是全球首个以传统医学为主题的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将有利于在中医药临床试验设计源头增强信息透明度,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董事会前主席布苏蒂尔曾在马耳他卫生部、世卫组织等任职,他表示:“中国传统医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治疗一些病症方面有着独特功效。中医进入马耳他以来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和称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世卫组织此前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中医药价值得到越来越多认可。”布苏蒂尔正在马耳他推动开展中医科研课题,希望项目正式启动后推动两国中医药合作,为当地民众带来更多福祉。■【来源:人民日报
3月22日 上午 6:31
其他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北中医深圳医院与20余所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共建

3月11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与平湖凤凰山小学联合搭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党建共建基地,推进中医药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近年来,北中医深圳医院积极加强与学校之间的院校合作,跟20余所学校建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协议。一直以来,北中医深圳医院高度重视中医科普工作,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首批科普基地,取得深圳市健康促进金奖单位称号,创建了深圳市中医药博物馆。整合优势科普专家资源,医院建立院校合作长效机制,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科普活动150多场次,为深圳市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以及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这次与平湖凤凰山小学的合作,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青少年中医健康素养为抓手,院校联合,把中医药课程、中草药种植等内容融入日常教学,播撒中医药文化的种子,让同学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有初步认识,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院校双方将以此次挂牌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医院与学校的双方优势,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扎实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党建共建项目,突出中医治未病特色优势,促进青少年中医健康素养的提升,激发同学们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探索热情,使博大精深的中医国粹赓续绵延,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胡世平表示。平湖凤凰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肖国辉介绍,凤凰山小学开发实施了系列跨学科融合的校本教材以传播中医药文化,如开发融合科学、美术、语文、劳动等学科的中医教学,开辟600多平方米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了中草药博物馆,从课程教学到种植实践再到博物拓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中医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树立文化自信,培植爱国情怀。近年来,北中医深圳医院积极与学校院校合作,先后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龙岗区深圳中学龙城中学、龙岗区金安小学、龙岗区平湖凤凰山小学、深圳市梧桐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等大中小学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建立配套制度、融入学校教育,开展中医药教育课程的开发,培养教育人才,系统化的将中医药文化送进校园,增强青少年对中医药传统文化认同与自信,惠及学生4万多人。2020年11月,医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荣获深圳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来源:南方+,记者:曾南希】推荐阅读
3月20日 上午 6:30
其他

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全文发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近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11日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这两个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两个报告。在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中,计划报告指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出台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等系列政策举措。支持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遴选50家建设单位纳入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储备库,新增199家县级医疗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在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中,计划报告明确,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支持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项目建设。在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中,预算报告指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增长19.6%。在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预算报告明确,支持加强中医药骨干人才培养、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推荐阅读
3月19日 上午 6:31
其他

中医药“出海”!中德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合作

3月14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德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广东省中医院与德国富尔达大学附属医院、德国埃森米特医院(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学医院)、德中健康管理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与意向书,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品牌传播、中西医融合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本次德方代表团由研究所、医院和诊所组成,自3月11日起在广东省中医院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交流,围绕中医药如何进行防病治病的实例和成效、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中医药在两国医疗卫生合作中的优势作用等方面,走进多个专科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实地考察,广东省中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做的工作和成果远超出我的预期。”德国埃森米特医院整合医学部主任马克·沃纳认为,德国不少患者对针灸接受程度较高,也尝试过刮痧、拔罐等中医药疗法,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展草药治疗、科学研究、中西医结合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合作。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在德国医院协会引荐下,医院已连续3年与德中健康管理协会合作,通过共同举办中德中医药大会,开展海外宣传,吸引众多德国医疗机构、中医药爱好者关注,双方在推动中医药深度合作方面建立了坚实的基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本次合作方是德国三家权威医疗研究机构,未来中德双方将在针灸治疗痛证领域、慢病防治和免疫力提高等三个领域开展中西医融合的科研和诊疗合作。”张忠德说。广东省中医院于2019年获评成为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广东省获批基地中的唯一一所医疗机构。2023年,医院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发生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境外人员来院进修学习700多人次,境外人员来院就医4.5万人次,同比2022年大幅上涨。基地荣获“广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十大实践案例奖”,被广东省商务厅评为“2023年广东省服务贸易优秀案例”。■【来源:南方+
3月18日 上午 6:30
其他

国家药监局发布两个中药制剂技术指导原则

日前,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中药制剂特征图谱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分别明确了中药制剂特征图谱和稳定性研究技术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试验方法等内容。特征图谱技术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制剂的特征图谱研究,中药材、饮片、提取物等特征图谱研究可参照执行。根据该指导原则,中药制剂特征图谱应当反映其质量特征,应当具有特征性、重现性和实用性,测定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体现品种特点。中药制剂特征图谱应当根据中医药特点以及质量设计要求开展针对性的研究。研究内容一般包括检测方法选择、供试品制备、特征图谱制定、方法学验证、评价方法等。稳定性技术指导原则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适用于中药制剂申请临床试验、上市许可、上市后变更等研究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中药制剂中间产物、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亦可参考本技术指导原则。根据该指导原则,稳定性研究应当反映中药制剂的整体质量以及质量变化情况,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的不同,稳定性试验可分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应当根据注册申请的分类以及药品的具体情况,围绕稳定性研究的目的进行设计和开展,并明确了申请临床试验、申请上市许可以及上市后变更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具体要求。■【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方碧陶】推荐阅读
3月15日 上午 6:30
其他

2024年国医大讲堂开讲!孙晓敏教授为大家带来《中医适宜技术分享》

中医药铁粉们《国医大讲堂》“龙”重归来近期气温“上蹿下跳”回南、冷空气、雨天轮流“做客”不少人家中的老小相继中招发热、咳嗽总好不利索当它们遇上中医适宜技术“组团”来守护(中药泡洗、穴位贴敷、艾灸、拔罐、推拿、八段锦等)结果会是如何?本周六(3月16日)下午请锁定广东卫生在线视频号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承办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医大讲堂》第三十四期正式开讲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兼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孙晓敏教授为大家带来《中医适宜技术,助力发热、咳嗽的家庭康复》本期活动,健康礼来啦!线上线下观众均有机会获得香囊、艾条、刮痧板、耳穴贴在活动现场还设有穴位按摩、贴敷,贴耳穴,扎针等演示一起深入了解这位中医专家▼孙晓敏,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兼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中医肾病学学科带头人,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养对象、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主讲《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等课程;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肾虚证与亚健康状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近5年发表论文30余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二等奖各1项。出诊时间及地点:周五上午珠江医院中医科、周日上午南方医院中医科、预约出诊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精彩内容如何观看?▼预约方式第三十四堂课将于3月16日15:00开讲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兼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孙晓敏教授为大家带来《中医适宜技术,助力发热、咳嗽的家庭康复》两种方式可预约听课,与专家交流▼☑
3月14日 上午 6:30
其他

中医药综合改革动态|东莞市首个新型中医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揭牌

3月5日上午,东莞市中医院和企石医院“联体+联心”,迎来了东莞市新型中医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和东莞市中医院企石医院揭牌仪式。这是东莞建设的首个新型中医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是全市镇街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转型发展的又一成功案例,也是东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又一创新探索。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企石镇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东莞市中医院和企石医院领导班子,企石镇相关部门、各医院中层干部等130多人参加揭牌仪式。东部片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迎来新升级东莞市企石医院党总支书记曾宪辉介绍,企石医院在2023年底正式转型成为东部片区的新型镇级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现有编制床位448张。医院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片区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盼。在东莞市中医院的龙头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下,医院将在医院管理、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内涵建设、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不断谋求新突破,为企石镇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高效、专业、便捷的中医诊疗保障服务,配合企石镇推动“中医强镇”建设,在全市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建设作出新贡献。东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叶国华表示,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将充分发挥龙头优势,努力将企石医院建成具有县级中医医院综合实力、服务能力覆盖东部片区的新型镇级中医医院。企石镇党委书记李惠勤希望,企石医院以此为契机,依托市中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扶持,明确发展方向、加强人才培养和内部管理,实现新的突破,“有大胆创新的发展思路和谨慎稳健的发展步伐,一步一个脚印,确保专科建设顺应国家医改方向、符合医疗发展潮流、满足群众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再造新“明珠”转型+共建,是破解东莞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途径;联体+联心,是成功建设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的关键举措。近年来,东莞以“打造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为目标,紧密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改革,扎实推进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建设。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巧利认为,此次市中医院和企石医院共建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为企石镇及东部工业园片区居民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集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对于推动东莞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巩固分级诊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同心发力、同向而行。张巧利相信,两家医院一定能够携手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必将成为东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样板。■【来源: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文:南方日报记者
3月13日 上午 6:30
其他

【两会观察】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是当之无愧的热词。“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这无疑是释放出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号。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科技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新质生产力与“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等理念是有机统一的,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革新帮助中医药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更为深刻。他认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医思维+现代科技+转化应用”。他带领团队研制的组分中药高通量制备机器人和组分中药快速筛选机器人等,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不难看出,对于中医药行业来说,“新质生产力”虽是新词,但其内涵却并不陌生。“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中医诊疗、中药产业、科研创新等诸多领域,现代科技所产生的新势能,正在引发整个行业的变革与飞跃。在中医诊疗领域,中医诊断模型、六经辨证系统、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中医药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庞国明从事中医临床近50年,他认为,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特征,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可以利用标准的中医数字诊疗设备以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对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对中医诊疗的规律特点进行自动提取,从而形成具有专家经验的AI辅助决策模型,具有科学性、可复制性和全域性,由此更好地服务中医临床。”庞国明说。中药产业领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试验田。今年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乐安镇若普村调研。他表示,村民已经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提高中药产量、增加收入的重要性。“搞好科技研发,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支撑高质量发展。”耿福能多次强调了这个观点。他认为,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互相依托,是科学有效的发展理论。谈及科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形象地称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动机”。以程京所研究的生物芯片技术与中医药交叉融合的领域为例,一个创新的成果就可能让行业产生跨越式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开展中医药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设立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要加强原创基础研究,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开创全新的科学发展路径。”程京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摆在中医药行业面前的新课题。新征程上,让我们鼓足干劲、科学谋划,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有力,不断取得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成效。■【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推荐阅读
3月12日 上午 6:31
其他

【两会专访】余艳红委员: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中医药振兴篇章

惊蛰时节,春意渐浓。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专访,分享她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认识体会,以及对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谋划——“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不仅强调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也细化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她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基础上作出“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新的工作部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是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项基础性、标志性重要工作,中医药系统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全力抓好落实。报告还提出“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等工作重点,也要求我们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的担当作为,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固根本,不断放大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这个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之基。吹响“冲锋号”
3月11日 上午 6:01
其他

委员通道|唐旭东委员:中医药的优势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于3月7日8时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在回答记者提问关于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的提问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表示,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概括起来就是8个字: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他强调天人合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强调辨别疾病和辨别不同症候组成的症候特点相结合。根据患者表现出来的整体情况,拿出来相应的治法和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进行整体治疗。■【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推荐阅读
3月8日 上午 6:31
其他

【两会快评】不负重托,中医药须亮出优势修内功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如既往地高度关注中医药工作,“传承创新”沿用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法,“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则是新要点、新要求。阔步春风里,铿锵有力的话语在让万千中医药人为之振奋的同时,也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进程中镌刻下新的前进坐标。回顾历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依法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再到“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一项项有力部署与时间的涓涓细流重合,托举起中医药服务为千千万万百姓带来的“稳稳的幸福”。如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如何不负党和国家重托、不负民生期盼,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实走好?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亮出优势、修好内功是其中关键一招。疗效是中医药的优势与生命力所在,优势专科是医院的立身之基。亮出优势,建设中医优势专科的核心就在于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彰显中医药独特优势,切实提升中医药疗效,在优势专科领域为民众提供最好诊疗。此前,国家发文要求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同时遴选1000个左右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这都是推进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不断巩固、培育、放大优势,让中医药造福民生福祉落到实处。修好内功更是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击鼓催征,更需着眼于中医药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主线,以深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为抓手,推出一揽子实招硬招,逐一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精气神。我们期待,全体中医药人一路进发、一路高歌,迎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明天。■【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推荐阅读
3月7日 上午 6:30
其他

政府工作报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一起回顾2014-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医药内容↓↓2023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民生。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2022年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2021年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2020
3月6日 上午 6:30
其他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双过半”

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欧阳波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欧阳波介绍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总体情况,目前,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了跨部门工作机制,中央资金投入近130亿元,推动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基本实现“双过半”。一是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增至4万余个。二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稳步推进。建设4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遴选发布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52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100项适宜技术和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中华医藏》首批“养生卷”74种图书正式出版,标志着中医古籍编撰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三是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培养50名岐黄学者、500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00名青年岐黄学者、35个中医药创新团队,建设321个高水平中医重点学科。四是中医药影响力和传播力明显提升。《中国中医药大会》、“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览等中医药文化精品广受社会关注,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2.56%,国际传统医学临床实验注册平台成功获认世界卫生组织一级注册机构,中医药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赞誉。两年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在中医药管理体系、服务模式、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对此,欧阳波介绍了七省市的成效和经验。上海在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人才培养、临床协作等方面放大中西医协同效应。浙江以“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为切入口,制定处方、饮片、病例数字化标准体系,建立中医药诊疗大数据库。广东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在推进规则、制度衔接和融合发展方面取得成效。湖南优化中医药制剂审批,对中医药传统基质调配成外用膏药、鲜药榨汁、按方委托制药等实行备案制管理。山东创新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收费方式,中医日间病房试点改革,实现患者得实惠、医院医保得效益。江西实施“科技+中医药”联合立项,支持中医药关键问题研究。四川开展产业集聚融合发展行动,推动中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据初步测算,2023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12.8亿人次,出院人数为4148.6万。”欧阳波表示,国家中医药局以实现人人就近享受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为目标,持续推进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一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14个中医医院纳入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布局建设27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推进62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138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二是优化中医药服务供给。遴选1000个左右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50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确定31个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加强中医医院儿科和老年病科建设。三是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布10项中医养生服务标准和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指南,推进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开设中医类临床科室。四是增强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支持440个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两专科一中心”,推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699个县级中医医院,23个省份实现基层中医馆全覆盖。■【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3月4日 上午 6:31
其他

中医药产业助力绿美广东,多个中药材基地成为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近日,广东省公布第二批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名单,肇庆市德庆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等10个产业发展基地榜上有名(文末附基地名单)。名单显示,本批入选的基地中,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数量占一半,分布在肇庆、河源、茂名、梅州、惠州等道地药材核心产区,具有中药材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品牌优良、带动效益强等特点。例如,位于“中国肉桂名县”的肇庆市德庆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是全国规模较大的肉桂基地,开发出一批附加值较高的肉桂加工产品,远销德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在初加工方面形成了一批肉桂加工专业镇,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肉桂种植产业发展。全县肉桂种植面积达到63.67万亩,年产值约21.52亿元,约占全省的37%;惠州市惠东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以林药猴耳环产业为核心打造,规划面积50000亩,探索构建以猴耳环为基础,融合生产加工、产品研发、森林旅游等板块的一二三产业发展新路径,盘活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该基地猴耳环丰产期亩产量超过500公斤干品,亩产值稳定有3000-4000元的直接种植效益。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鼓励各地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扶持“电白沉香”“化州橘红”等多个品牌建设。下一步,广东将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重点推动油茶、竹子、中药材、经济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粤林+”特色品牌,提高绿美广东经济效益。第二批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名单:梅州市大埔县油茶产业发展基地梅州市五华县油茶产业发展基地茂名市信宜市三华李产业发展基地肇庆市德庆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河源市和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茂名市高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梅州市梅县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惠州市惠东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清远市英德市竹产业发展基地韶关市始兴县竹产业发展基地
3月1日 上午 6:30
其他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印发:推动中医药融入生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意见》强调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卫生健康行业精神内核,推进卫生健康系统精神文明和道德风尚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文化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做好卫生健康权威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精心开展卫生健康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找准卫生健康政策举措与群众关心关切的契合点,回应公众关切,凝聚社会共识。《意见》要求挖掘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阐释。普及名医名家、经典医籍、传世名方、道地药材、非遗项目等中医药经典元素。充分发挥中医药典籍的文化载体作用,系统保护、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古籍,加快实施《中华医藏》等整理出版项目,建设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意见》指出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广泛开展各类中医药文化大赛、征集、阅读、科普等群众性活动,让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积极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事业,推动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博物馆体系,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体验场馆、知识角等传播平台,拓展中医药文化服务。《意见》要求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奖章”、全国医学杰出人才、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表彰,利用中国医师节、国际护士节等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树立行业精神榜样和价值标杆。《意见》指出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意见》原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记者:王迪】推荐阅读
2月29日 上午 6:31
其他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落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2月20日下午,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委托管理协议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举行,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简称“横琴实验室”)等17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级教授、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良作为“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签约方代表,与产业园签约方代表、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松共同签署项目协议。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新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财政司司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主任李伟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广东省政府横琴办主任聂新平,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副校长王宏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史俏蓉等出席见证了签约仪式。横琴实验室是在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的大背景下,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和亲自谋划而诞生的,于2023年12月28日揭牌启动。实验室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牵头,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为主要参建单位。实验室将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强校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百年强院建设带来强大创新动力,必将有力促进学校“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及医院高质量发展。实验室以中医药守正创新和传承发展为重要原则,坚持合作共建与开放共享。实验室围绕中医药原创理论、重大疾病防治、中药新药创制、国际科技竞争四大战略需求进行重点攻关任务布局,涵盖中医人体免疫防御与生物安全保障产品开发、中医辨证论治与病证结合诊疗原理解读、常见重大慢性病中医诊疗方案开发、中医现代诊疗装备开发、中药新型药物创制等五大研究方向,期望能在中医临床诊疗标准化和现代化、中医药临床价值与服务能力提升、中药产业向高端迈进等方面有所突破,为广东和国家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做出应有的贡献。■【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推荐阅读
2月27日 上午 6:31
其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一行到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调研

近日,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一行对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进行深入调研考察。余艳红书记对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广东省卫健委党组成员、保健局局长高燕,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珠海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志豪、副市长黄振球,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副局长罗福智,以及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荣源等陪同调研。余艳红书记一行走访调研了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文化长廊、名医诊室、男科和骨科等,了解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情况,以及医院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桥头堡的区位优势,让中医药“走出去”所作出的努力和成绩。在医院名医诊室以及男科、骨科两个专科,余艳红书记听取了院方对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通过省中医院管理、技术、人才和文化“四个平移”,在专科技术、中医特色、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余艳红书记对男科针药并用治疗各种男科疾病、骨伤科运用正骨手法外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肯定,并希望专科继续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设计严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案,重视成果转化,促进中医事业高质量发展。她指出,珠海市政府、广东省中医院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形成合力,紧扣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定位,深化医院内涵建设,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促进中医医疗优质资源提质扩容,让大湾区百姓“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国家级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医院文化长廊,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院长陈前军向余艳红书记介绍,省中医珠海医院以“二十四节气”养生文化为抓手,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五进”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弘扬和推广中医药文化,受到百姓追捧;同时,医院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走出去”桥头堡的区位优势,通过“推动中医院内制剂首次成功跨境至澳门使用”“中医药文化进澳门校园”“‘港澳珠中江’中医特色疗法技能大赛”“葡语国家传统医药研修班”等系列活动,加强与港澳的中医药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中医药高地建设各项任务,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月26日 上午 6:30
其他

人民日报:加强中医老年病学科建设

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中医医院根据当地老年人口规模及中医药服务需求,设置老年病科并作为独立科室进行建设和管理。这无疑为满足老年患者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中医药服务老年健康的质量和水平再添动力。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社会群体,老年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预后均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比如,多病共存,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起病缓慢,容易与一般生理性老年变化相混淆;等等。同时,由于多重慢性疾病和健康问题,“上午看心内、下午看关节”“一会儿做彩超、一会儿查CT”的老年患者也不鲜见。加上老年人寻医问诊较年轻人不便,因此开设老年医学科室,让老年人一站式看病很有必要。2022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9项主要任务,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被列为其中之一。此次发布的《通知》,又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将进一步方便老年患者就诊,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医药服务老年患者有着自身的优势。老年医学的核心,在于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探讨老年疾病的诊治,需要整体观念、综合思维、多学科整合医疗,这方面中医药服务可发挥积极作用。首先,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遵循中医思维辨治,个体化、阶段性用药,有助于解决老年综合病症的疑难问题。其次,中医药系统治疗的理念和技术经济有效、副作用小、简便易行,对促进疾病诊疗和康复,提高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此外,中医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思想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运动项目,对于体质调节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既强身健体,又陶冶情操,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大有裨益。我国中医老年病学科建设管理历史并不长,在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不仅要明确其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综合诊治能力,还需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科研工作。为此,此次发布的《通知》中,明确了二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要提供区域内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三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重点提供老年病科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门诊诊疗服务;国家中医老年病科优势专科应牵头组建专科联盟,通过专科帮扶、技术推广、学术交流、科研协作等形式,推进优质中医老年病科资源下沉,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能力。差异化的功能定位,既能满足不同的就诊需求,同时也将对中医老年病学科的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积极探索对老年患者健康的全周期管理,中医药将在服务老年人健康方面大有所为,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来源:人民日报】推荐阅读
2月23日 上午 6:31
其他

香港长者“医疗券计划”公布,这家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榜

2月19日,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即日起被香港纳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下称“医疗券计划”),成为新增7家参与“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
2月21日 上午 6:31
其他

科研临床双轮驱动中医导引发展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医导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23年中医导引学术年会上,中医导引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规范应用成为专家的关注焦点——中医导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导气和引体结合锻炼实现防治疾病的传统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杰出代表,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理论以及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为许多慢性疾病和身心疾病提供了中医特色的运动治疗方案。“新时期以来,中医导引临床服务范围不断拓展,研究质量快速提升,多科室、多病种的规范应用成为中医导引临床服务的新共识。但仍存在着传承不够、应用不足等问题。中医导引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规范应用成为中医导引高质量发展关键驱动。”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医导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23年中医导引学术年会上,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金鹏总结中医导引发展成果,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高中医导引有效性证据等级中医导引是中医临床手段之一,也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文化色彩。以往由于科学循证较少,研究可重复性不足,导致很多人对中医导引的临床价值持怀疑态度。中医导引的临床疗效有没有证据支撑,证据质量如何?广东省中医院以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中医导引临床研究文献为对象开展了证据图分析。会上,该院循证医学中心主任郭新峰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我们系统检索到了21458篇中医导引临床研究的论文,对1822篇随机对照试验和195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论文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显示,88.2%的系统评价显示导引具有积极的疗效、4.1%显示导引的疗效尚不清楚、7.7%显示导引无效。”郭新峰表示,所纳入的研究认为导引在临床症状、功能指标、心理量表、生活质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比对照组更有效的研究占绝大多数。“尽管这些年中医导引的研究证据等级有所提升,但整体研究质量还是偏低。”郭新峰补充说,研究显示,有11.3%的导引相关系统评价被评为中等质量证据、45.6%的被评为低质量证据,还有43.1%被评为极低质量证据。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研究所副研究员朱清广也持有同样观点,“我们做了一项传统中医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研究,发表在Frontiers
2月20日 上午 6:31
其他

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中西医联合的优势!4项2024年版食养指南印发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4项2024年版食养指南,分别为《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据介绍,食养指南旨在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中西医联合的优势,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提供食谱套餐示例和营养健康建议,提升膳食指导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明确中医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认识与分型,介绍了湿浊证、湿热证、痰瘀证、脾肾亏虚证等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在《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
2月19日 上午 6:31
其他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中医药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健康养生智慧的凝结,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人民的健康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化发展态势,健康成为群众越来越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新发展阶段,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就是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与时俱进提高中医药的健康服务能力。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中医药发展理念中医药源于民间,造福人民,具有显著的人民性。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医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健康观。以人为本,不仅强调在诊治中把健康与疾病的根本定位于人,而且强调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人是目的和归宿,一切都要围绕增进人的健康展开。满足人民对更加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要是新时代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服务对象不仅有已病者,还有规模更加庞大的亚健康者。因此,中医药不能仅仅以病人为中心,而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照护。其一,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首位。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恪守人民至上、健康至上的理念,优先满足人民急需的和基本的健康需要,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扩大普惠性非基本中医药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需要。其二,以充实的人才队伍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当前中医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亟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实人才储备。一方面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早跟师、早临床学习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践行“仁、和、精、诚”的中医药后备人才;另一方面畅通中医药人才成长通道,通过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实施等渠道助力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成长,业绩考核和职称晋升重视工作业绩和业务能力,人才选拔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为中医药人才成长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其三,加强中医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中医药原创优势发挥还不够充分,中药新药研发、中医药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中医药高水平科技在服务人民健康中的价值还未完全展现。加强中医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经济优势,动员相关企业参与,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与风险分摊机制,激发企业参与中医药科研攻关的积极性;在中医药研发中对标世界科技前沿,开展中医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健康中国建设和人民健康需求,破解中医药自身发展难题,以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系统化阐释和创新应对社会发展中层出不穷的健康难题,充分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提供覆盖全民的全生命周期中医药健康保障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工作重心也要与时俱进地调整,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全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将服务内容从诊疗扩展到提升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增强守护人民健康的能力。其一,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覆盖全民的中医药健康保障,基层中医药供给能力薄弱是瓶颈。当前,各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推进中医科、中医馆建设,为居民享受家门口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便利。当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关键在人,在于中医师、中药师的健康供给能力。要借助医联体、医共体等制度化的合作平台,一方面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从业者提供跟诊、进修机会,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建立专家轮班坐诊基层制度,减少基层群众享受高质量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舟车劳顿和经济开支。其二,构建保健、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具有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的优势,在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要凸显其在预防保健和愈后康复方面的特长,构建集保健、治疗与康复于一体的服务体系。首先要彰显中医药预防保健功能。中医医院要加强治未病科建设,继续完善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因地制宜开展膏方和三伏灸、三九天灸,增强治未病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慢性病中医药防治活动,重点提供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发慢性病中医药门诊服务,在诊疗的同时,为慢性病患者开具中医药健康处方,从中医健康理念、中医传统功法、情志调养等方面引导慢性病患者开展自我健康维护。其次要增强中医药疾病治疗功能。深入研究中医典籍,传承创新中医药理论,在夯实中医师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强化辨证论治能力,发挥中医药诊疗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优势;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吸纳现代医学优势,中西医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以开放的态度接纳现代医学技术,不仅要用现代科学话语将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讲明、讲透,更要通过现代化医学技术提高中医药原研创新、临床救治、“老药”筛选等方面的作用,借力科技创新更好发挥中医药诊疗疾病的优势。再次要施展中医药的康复功能。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积极探索中医药与现代康复技术的融合之道,整合中医药、康复、传统体育、现代医学等学科资源,提供综合化的中医康复服务,在确定中医康复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推广肿瘤、骨伤等重大疾病的中医康复方案;积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中医康复服务空间,减少人们享受中医康复服务的空间阻隔。其三,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服务全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提供差异化的健康服务。对孕妇,推广“逐月养胎法”,注重饮食有节、均衡、营养、寒温适度,起居避寒暑,劳逸适度,保持心情舒畅,调畅气血确保生产顺利。对儿童,向家长推广易于操作的小儿推拿方法,通过中药内服、膏药贴敷、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以健脾和胃、阳气生发,达到强身健体、促进生长的目的。对青壮年,面对工作压力、人际交往等带来的颈腰椎劳损、睡眠质量不佳、易怒、焦虑等亚健康症状,推广食疗、穴位按摩、中药热敷、科学作息,增强身体素质。对老年人,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科,加强中医特色老年病科建设,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白内障、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便秘等老年人常见病的防治优势,探索养老机构与中医院合作协作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养生保健和就医看病等健康需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中医药健康协同促进机制单纯依赖医疗卫生机构的单一健康供给模式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升级的健康需要。要充分调动相关主体参与中医药健康治理的积极性,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建立高效的中医药健康协同促进机制。其一,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自身健康促进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借助公益讲座、医师宣教等渠道传播顺其自然、平心静气、平衡膳食、劳逸适度的中医健康理念,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对健康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教育、引导、示范等形式,让更多人以适合中国人生活习俗的养生原则和养生智慧调适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增强自身的健康促进能力。其二,压实医疗卫生机构职责,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品质。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面临着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升级的考验,只有提高服务品质,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升级的健康需要。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品质,要围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在中医药资源投入、医疗卫生机构运营管理、中医药服务配置、中医药服务定价、中药质量监管等方面推进改革,使医疗卫生机构从重视发展速度转向关注服务质量,更加重视内涵式建设。其三,动员市场主体参与,扩大普惠性非基本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普惠性非基本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要通过制度保障、税收优惠、购买服务等方式动员市场主体提供普惠性非基本中医药健康服务,以满足巨大的健康需求缺口。释放普惠性非基本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活力,有效的监管同样必不可少。要严厉打击超范围营业、无证行医等损害人民健康权益和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有力支持和科学监管相结合,提高普惠性非基本中医药健康服务质量。■【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作者:张忠】推荐阅读
2月18日 上午 6:30
其他

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提高中医药综合竞争力,必须把中医药科技创新放在新高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向科技要质量、要健康、要竞争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回顾中医药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进步的核心动力。在过去,中医药科技主要表现为医疗工具、诊疗方式、种植采摘技术等,其中诊疗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入现代医疗阶段,医疗科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各种现代化医疗器械和设施几乎覆盖了医疗卫生领域,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以制药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现代技术被应用于中药种植、养殖、制药等各个环节,极大缩短制药、用药的时间。中医药科技革新是引领传统医疗转向现代医疗的航帆,也为我国医疗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加强道地药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夯实中医药现代化基础。道地药材是中药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中医药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我国最具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构建道地药材产业体系,不仅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更是事关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实现了多种道地药材人工种植模式,其中部分已得到广泛推广。要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开展道地药材种植培育技术,尽快完善道地药材产地生产、指导、监督体系,为道地药材保护和利用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推动中医药诊疗设备研发推广,转变中医药诊疗方式。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医药诊疗设备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的中医药设备化水平呈现不平衡状态。具体来说,一方面,一些大型综合医院和高水平中医医院已经配备了较为先进的中医药诊疗设备,用以辅助医生进行中医诊疗。另一方面,中小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单位的中医药设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少现代化的中医药诊断设备的支持。为了推动中医药设备化水平的均衡发展,需要加强中医药诊疗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因此,应提高中医药诊疗设备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水平,加强对中医药设备的市场监管和质量控制,提高中医师对中医药设备的应用能力。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鼓励医疗机构和企业加大对中医药设备研发的投入,促进中医药设备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数字化中医药,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中医药涉及医疗信息化、中医药大数据应用、中医药智能辅助诊疗等领域。增加数字化中医药技术供给,需要尽快完善数字化技术创新体系,健全中医药数字化技术标准,为技术成果转化、实践成果推广搭建平台。针对数字化发展需求,尤其要加快中医药人工智能、中医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中医药传统知识图谱构建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加强中医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挖掘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源泉。中医药科技来源于传统经验和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要加强对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支持,让那些在中医药领域具有潜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真正获得施展身手的舞台,成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进一步壮大我国的中医药科技人才队伍。■【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作者:高小康
2月8日 上午 6:31
其他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种植本草让校园绿化更具价值

在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和校园绿化率列入义务教育标准化校园评估体系的背景下,探讨以本草作为校园绿化的主角这一问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在校园内栽种植物类本草,调整补充或完全替代校园原有绿植的做法,不仅没有改变绿化校园的初心,还将让校园绿化更具价值,譬如,主题本草的教育价值、本草取用的认识价值、本草教学的课程价值、本草传承的文化价值、本草种植的生态价值。主题本草的教育价值。校园绿化非随意性而具主题特点,将提高绿化校园的成效和意义。单一甚至非本草和缺乏主题设计的校园绿化,体现出绿化的随意性。而丰富且依本草文化而设计的校园绿化,具有绿化的主题性。例如,用名方汤剂设计的本草主题园,即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和圆环式设计,共三层,由下往上分别为:第一层(八块),包括“四君子”主题园,种植人参、白术、(土)茯苓、甘草,“四物”主题园,种植生地、芍药、当归、川芎;第二层(四块),种植黄芪、肉桂、木香、砂仁;第三层(两块),种植半夏、橘子。从层数上看,三为阳数,二、四、八为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突出了中国哲学智慧之一的天地阴阳,圆形花坛的一和每层花坛数量的二、四、八,彰显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本草的加减和组合里,让人了解名方汤剂等中医药知识。又如,“花中四君子”主题园,即梅、兰、竹、菊,再如,“悬壶济世”主题园,种植甜葫芦;“虎守杏林”主题园,种植杏树,放置手工制作的草编老虎;“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主题园,种植合欢、萱草等等。本草主题园皆蕴含着育人的教育价值,具有弘扬中医药文化、陶冶情志、涵养品格等教育功能。本草取用的认识价值。校园绿化的主题本草园,多数本草属于药食同源,如茯苓、甘草、肉桂、砂仁、菊花、艾草、槐花、枸杞、百合、薏苡仁、芝麻、荔枝、小茴香、八角茴香、花椒、胡椒、紫苏、薄荷、藿香等等。如果在校园种植这些本草,日常取用极为方便。但需注意,它们作为药物时,必须遵守用药禁忌;它们作为食物时,也必须遵循五味禁忌等原则。这样的校园绿化对于学生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重要意义。本草教学的课程价值。从语文学科来看,诗文典故、成语、谚语、歇后语以及汤头歌诀中包含着许多本草,多数在校园本草主题园里可以找到,利于理解,亲近可感。从数学学科来看,在本草主题园的设计与建设中。其实有许多数学问题需要解决,如环形面积的计算、绿化中所需的本草种类及其棵数和本草种植的行距、株距等等。再如,“四君子汤”“四物汤”等各种中药的比例问题及其计量单位间的换算问题,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看,校园本草主题园里的许多本草,不仅流传着很多动人的神话传说,还是很好的中华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素材。如妇科三大圣药之一的“当归”故事,蕴藏着仁爱善良、解民疾苦、惠及百姓的德育思想。在本草主题园里,“虎守杏林”“悬壶济世”等主题故事,彰显着仁者爱人、家国天下的情怀。从科学学科来看,可以观察本草生长,研究本草在食疗食养中的作用等。从美术学科来说,可以画本草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等。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来看,可以围绕某一本草或某些本草文化等开展主题性探究或项目式学习。从劳动学科来看,除了种植、养护本草外,还可以采收本草,包括制作药膳等,学生们学习劳动技术和掌握劳动技能及形成劳动意识,并在熟地等中药“九蒸九晒”的炮制中体会和学习匠人精神。本草种植的生态价值。师生们在本草种植、养护及处理绿色垃圾等过程中,必然受到很好的绿色低碳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生态环保教育,学习生态种植、养护等知识,体会生态种植、养护等的价值与意义。如本草种植时,顺农时下种,可以少虫害;再如养护本草时,让师生们亲手除草、除虫。本草传承的文化价值。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在校园里以植物类本草进行绿化,给每味本草挂上介绍其功能主治、性味归经和食用禁忌等牌子,师生们每天满眼皆绿皆美,看着一块块小树牌,听着小解说员的介绍,浸润在本草文化中,沐浴本草的清纯香气,聆听本草的唯美故事,感受本草“上善若水”的美好品质,师生们走近本草,本草也走进师生们心中,本草博大精深、绵延流长的文化及其文化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得到了师生们情感上的认同,并影响着师生们传承好、保护好和发展好中医药的信念。激发师生亲近中医药、学习中医药的热情,引导学生开始关注、研学《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医药专著。■【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作者:李纯聪
2月7日 上午 6:30
其他

春节期间如何养生?“德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给出建议

立春时节,中医在疾病预防方面有哪些饮食和生活方面的建议?春节期间,从中医的角度如何调理和保健?在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作出解答。“立春的气候特点是风寒,春湿慢慢起来了,人体的阳气开始升发了,这时候脏腑肝气偏旺、脾胃偏弱。”张忠德表示,立春节气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防风寒、祛湿气、舒肝气、健脾气。北方饮食重在温阳散寒、养阴润燥,南方饮食重在补气散寒、健脾化湿。具体来说,祛风寒,可以用民间常见的姜、陈皮、葱煮水喝;祛湿气,吃羊肉、牛肉、鸡肉等,获得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健脾胃、祛湿气,可以搭配萝卜、玉竹、麦冬、沙参、百合一起煮,也可以搭配甘蔗一起煮。南方地区现在湿气重,祛湿力度要更大,可以用陈皮、薏米、扁豆、淮山等健脾祛湿的食材;疏肝气,春天肝容易郁,可以通过唱歌、练八段锦、练太极拳等方式保持心情舒畅。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团聚,人们饮食起居会和平时不太一样。张忠德针对春节“三个多”——熬夜多、烟酒多、大鱼大肉多,分别给出具体的中医调理建议。熬夜多伤肝伤肾,容易引起喉咙干、眼干、梦多等症状,可以口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也可以用沙参、麦冬、石斛、百合煲肉汤喝,达到滋阴补肾的作用。平时熬夜的时候也可以揉一揉三阴交穴,一次按摩十来下,每天按摩两三次,可以降虚火。抽烟多很伤肺,会引起喉咙干、口干症状,伤肺阴,所以要滋肺阴为主,要用好雪梨、蜂蜜,也可以口服沙参麦冬丸等经典方,润肺润燥。喝酒多损伤脾胃,要化痰湿,在喝酒的时候喝一点米汤水、白粥、小米粥等,放一点生姜、陈皮一起来煲,可以解酒。还可以用中药葛花,葛花煲陈皮,煮水喝以消除对脾胃的伤害。大鱼大肉多容易伤脾胃,造成食滞,食滞化火,出现腹胀、胃胀、口干、口苦等不舒服,这时候就要消食、清胃火、健脾,可以用市面上的山楂丸、健脾消滞片等消食健胃的中成药,在家也可以用麦芽、山楂来煲水喝,或者用陈皮、生姜、鸡内金煲水喝,达到消食的作用。冬春季节气候变化大,在防止“倒春寒”侵扰方面,张忠德表示要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春捂”,注意保暖,重点是头部、脚部、腹部、背部的保暖。第二,少食“酸”,不要吃太多的酸东西。中医上说,春天跟肝气相通,肝气容易偏旺,要减少进食过酸的东西;在搭配肉类时,可以增加辛温发散的食材,如洋葱、大蒜、韭菜、香菜等,不仅可以温通阳气,还可以散寒。第三,勤运动。中医说“运动养阳”,运动可以通过微微发汗,去风寒和湿邪。注意运动不能太剧烈,以免损伤阳气。运动完要记得立即添衣,或者洗个热水澡。同时注意补充温阳补气祛寒的食材,可用陈皮、生姜、西洋参、黄芪煮水、冲茶、煲肉汤。第四,护阳气。春天,阳气升发,要注意扶阳以避风寒之邪。可以用桂枝、艾叶、藿香、生姜煮水来泡脚;这几天特别冷,可以喝羊肉汤、牛肉汤,放点姜、陈皮、党参等温阳的食材。但是温阳不能太过,补充阳气只能细水长流,如果补太过了,就容易上火,出现牙龈肿痛、失眠等问题。此外,针对季节性感冒,张忠德表示,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首辨风寒风热,再辨有没有夹燥、夹湿,然后再看体质,看是气虚、阳虚、还是阴虚。风寒感冒会出现怕风、怕冷、发热、身体酸痛、头痛、流清鼻涕等症状,风热感冒会出现发热、喉咙痛、喉咙干、黄痰等症状。气虚患者,平时很容易出汗,天气一变化就开始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这时候不管受的是风寒,还是风热,在治疗的时候用药不要太猛,要加一点太子参、西洋参、黄芪等以补肺气,同时注意用药不要太过寒凉;阳虚患者,表现为平时怕冷、大便偏稀,如患风热感冒,用药不能太过苦寒,在治疗的同时要固扶阳气;阴虚患者,平时容易口干、咽干、口苦、干咳,治疗的时候注意不要太燥热,风寒感冒不能用太燥热的药,防止伤阴,可以加养阴的沙参、麦冬、桑叶、菊花等。■【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推荐阅读
2月6日 上午 6:31
其他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启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纳入重点任务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的通知》,明确开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等十项重点行动任务。《通知》明确,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中医馆建设,加强中医医师配备。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条件,参照相关标准,创造条件对15%的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依托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能够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通知》提出,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布局,探索合理设置全科诊疗、专科服务、预防保健(妇幼保健)、中医药服务、医学康复等相对集中的服务区,提高服务综合性和连贯性。■【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记者:李芮】推荐阅读
2月4日 上午 6:30
其他

中医药帮扶|“联姻”英德市中医院,佛中医助力“百千万工程”惠民生见实效

近日,佛山市中医院在党委书记张斌带领下,联合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佛山市博士联谊会高层次专家团队,一行20多人到英德市开展医疗技术协作、义诊、教学查房、罕见病患儿随防慰问等活动。此行受到英德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英德市委副书记黄江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候选人、市卫健局局长邓明华等全程陪同。01心系罕见病患儿倾情医治彰显真功夫19日下午,佛山医疗团队一行首站来到英德市连江口镇卫生院,探望了患有“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小豪。在连江口镇驻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现已13岁的小豪两年前首次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了“右胫腓骨假关节病灶清除复位内固定、同侧髂骨取骨植骨、胫腓骨支架延长术”,其后经过规范治疗和定期复诊,其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对于这一罕见病患儿,佛山市中医院高度重视,院领导多次参与会诊,关注其康复进展情况。眼前的小豪已明显长高,小儿骨科郭跃明教授、骨伤科中心副主任吴峰教授、关节专科余海波教授、骨十二科副主任何利雷博士等专家详细查看最新的X光片,结合既往病程资料及其步态、伤肢外形等综合分析会诊,认为经过前期的持续治疗,后续的骨生长良好,但因足部仍有先天畸形,且踝关节有固定针,目前先以指导功能训练为主,下阶段将继续处理踝关节,并适当调整内翻畸形,不断改善小豪行走步态,让其重拾自信。▲查看小豪腿部状况张斌详细了解小豪的近况,为其送上慰问金、治疗用药以及学习用品,指示骨伤科中心要继续关注后续康复,并鼓励孩子认真学习,将来回报社会。02结对共建显成效见证乡村振兴生动事例随后,一行参观了连江口镇卫生院。据悉,自2022年5月双方正式开启结对共建后,佛山市中医院在人才培养、下乡义诊、医疗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座谈会上,张斌听取了两位赴佛山市中医院进修人员的学习收获和感受后倍感欣慰,并详细了解了该院近年取得的建设成效以及需帮扶解决的问题。在连江口镇连樟村,一行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参观学习,感受该村通过产业扶贫、教育和医疗帮扶带来的巨大变化。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该村视察调研时,留下了“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的殷殷嘱托。2022年以来,佛山市中医院也跟随总书记的足迹,积极履行职责和使命,脚踏实地做好技术帮扶,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当地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佛山医疗团队在连江口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参观学习03用心用情守初心推进“百千万工程”再发力1月20日上午,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等见证下,佛山市中医院、英德市中医院技术支持协作签约暨授牌仪式在英德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双方签订了《佛山市中医院与英德市中医院合作协议》,张斌向英德市中医院授予“佛山中医院技术支持协作医院”牌匾,并被聘任为医院管理顾问,双方顺利“牵手联姻”。▲佛山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张斌、英德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徐华明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张斌书记向英德市中医院授“佛山市中医院技术支持协作医院”牌匾其后,佛山市中医院一行参观了英德市中医院,双方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围绕提升英德市中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内涵建设等创建“三甲”工作的难点、堵点、痛点,专家们传经送宝,倾力献策。“此次英德之行是作为一名医者及医院管理者的责任,更带着一种期盼、一种使命以及未来可能实现的目标和任务而来”,张斌表示,希望能用心用情地做好技术支持协作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穿针引线搭平台,英德群众健康来”,邓明华在讲话表示,佛山、英德两家中医院“联姻”必将为英德卫生健康事业带来新跨越,更为英德群众健康打通“最后一公里”,希望双方能进一步研究符合实际的帮扶计划,把此次交流成果转化成实践,积极推进英德市中医院“创三甲”工作,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黄江波作为广东省委办公厅驻连江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英德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他表示,医疗和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接下来将以此次签约合作为重要契机,“走在前,打个样”,依靠佛山市中医院及专家团队对英德医疗健康工作的指导,集多方之力,共同推进医疗帮扶这项民生工作,在“百千万工程”的“万马奔腾”当中实现“一马当先”,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通畅,越走越宽广。当天,佛山市中医院、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以及佛山市博士联谊会的专家团队深入英德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骨伤科、椎间盘病科等相关专科,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及业务指导等帮扶工作,给医生们带来了多堂生动、专业、高质量的中医专科诊疗实践课。▲开展教学查房专家团队还在英德市中医院举行了一场“医心为民——弘扬中医国粹,守护人民健康”大型惠民义诊,不少群众慕名而来,现场咨询、就诊群众人潮涌动,针灸、艾灸、雷火灸、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治疗以及血糖、血压测量等服务均大受欢迎,切实提高了基层群众对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惠民义诊现场【来源:佛山市中医院、英德市中医院】推荐阅读
2月2日 上午 6:31
其他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在广州举办

近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会议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承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0名专家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会场图开幕式由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胜主持。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出席并致欢迎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潘平、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会长郭宏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胜主持会议陈文锋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中医药大学从1924年9月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一路走来,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学校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教育、传承和创新发展,百年办学历程从未间断,育人兴邦薪火相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广中医人勇毅前行,成为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省部局共建高校。陈文锋表示,广州中医药大学长期以来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博物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乘着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东风,经多年建设在行业内率先跻身国家二级博物馆行列,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博物馆的标杆。希望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致欢迎辞潘平在开幕上讲话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此次会议以“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必将促进中医药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智库建设及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化发展,将中医药文化“传下去”、“走出去”,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潘平讲话郭宏伟在讲话中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理论研究,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二是加大传承传播,持续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三是加强智库建设,持续做好中医药文化服务。▲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会长郭宏伟讲话会议主题报告由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兴海教授主持,特邀国医大师、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名誉会长孙光荣教授作《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名誉会长张其成教授作《中医药精神文化发掘与数字化建设》主题报告,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学术顾问柳长华教授作《犮石考——有关先秦医学史的探索管见》主题报告。孙光荣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在世界四大传医药学体系中,中医药学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医药学。传承中医药文化唯有坚持中医临床思维、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将“跟跑”转变为“领跑”,才能溯源畅流、宗古开今,并要求中医药人也必须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学者。▲国医大师、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名誉会长孙光荣教授作《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线上)张其成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医是以文化为体,医学为用,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弘扬中医药文化要抓住国家《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大好时机,开展中医药文化数字化建设,一方面收集数字化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一方面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数字化视频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技术对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并利用VR、AR、3D等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实现文化传播的时空普及与内容升级。▲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名誉会长张其成教授作《中医药精神文化发掘与数字化建设》主题报告(线上)柳长华教授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成都天回镇一处西汉墓中出土的《天回医简》,医简包括了《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等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天回医简》及医药文物的发现,为研究古代医学的起源提供了新史料,也将为当代中国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学术顾问柳长华教授作《犮石考——有关先秦医学史的探索管见》主题报告1月20日下午举行的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的8位专家做了精彩纷呈、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在大会的午间,与会人员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馆馆长蓝韶清研究员为与会人员介绍了馆藏的中医药文化精品。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供稿:广州中医药大学】推荐阅读
2月1日 上午 6:31
其他

广东省中医院与香港中医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与香港中医医院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中医临床、中医护理、科研创新、中医药研究、人才培养、开院筹备工作和运作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广泛深度的合作,携手推动大湾区中医药创新和发展。香港中医医院是香港首间中医医院,采用公私合营模式,由特区政府全资兴建,通过招标委托了香港浸会大学成立浸大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作为营运的机构,负责香港中医医院的管理、营运以及保养。据了解,中医医院将于明年年底开展运营,分阶段开展服务,提供以纯中医、中医为主以及中医药协作的医疗服务,设有6个分科,包括了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以及针灸科,发展中医的专病项目。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介绍,香港中医医院将会在中医临床服务、人才培育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香港浸会大学作为承办机构,将会积极利用未来两年大力发展中医医院,回应中医业界以及香港市民的期望。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广东省中医院从1998年开始与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推进合作,还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设立基础临床协同创新计划,推动人才、科研和平台建设。下一阶段,广东省中医院将为香港中医医院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香港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将香港中医医院打造成香港市民中医就诊的旗舰店,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擦亮中医药文化瑰宝,促进中医药加快走向世界。■【内容来源:南方+】推荐阅读
1月31日 上午 6:30
其他

正式签约!高校携附属医院加入,合作共建深汕中医医院

海陆丰革命老区群众看病就医又迎来好消息!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汕尾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合作共建深汕中医医院。通过“政校医”共建医疗合作模式,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确保医院按时开业,并辐射和带动汕尾市中医院医疗水平提高,推动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让革命老区人民在家门口享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汕尾市委书记逯峰出席并致辞,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汕尾市市长郑海涛、市委组织部部长翟伟锋,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宏斌,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黎杰运见证签约,汕尾市委副书记林少文主持签约仪式。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李俊,汕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志坚分别代表三方签订共建合作协议。01.实现全省地级以上市中医院全覆盖拟争创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深汕中医医院的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全省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2023年5月,项目正式动工,填补了汕尾市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空白,也标志着广东实现了地级以上市级中医院全覆盖。汕尾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深汕中医医院项目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积极争取深圳帮扶、省级财政资金支持,融合本地财政,持续加大对项目建设投资力度。一期项目建设床位500张,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根据计划,深汕中医医院拟打造粤东地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和标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托管运营深汕中医医院和汕尾逸挥基金医院“一院两区”,将打造以肿瘤、心脑血管、骨伤、风湿病为核心病种,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市级高水平中医医院,携手推进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02.三方共建,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三方共建深汕中医医院,也是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建设中医药强省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汕尾市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陈文锋表示,将充分发挥大学和一附院在人才、管理、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及汕尾市优良的中医药文化传统和地域优势,全力提高汕尾中医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创造学校和医院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同时,将以“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引领,助推共建医院发展,助力汕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逯峰表示,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高质量建设深汕中医医院进入了新阶段,汕尾市委市政府将切实履行好属地责任,竭尽所能推进深汕中医医院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投运,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加快将中医医院打造成为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示范引领标杆,以多样化、高品质的中医医疗服务,助力汕尾加快打造“国际康养名城”赋能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辐射带动粤东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来源:广东卫生在线】推荐阅读
1月30日 上午 6:31
其他

来自中医药人的新春祝福|南方中西医开展迎新春送春联送健康活动

妙笔生花送祥瑞,翰墨留香迎新春。为迎接龙年春节的到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健康生活指导和医疗保健服务,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广东省潮联书画院在门诊广场开展“健康义诊送温暖
1月29日 上午 6:30
其他

【全国中医药局长会特别报道】澎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日前,2024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更大力度加快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贡献——大寒已过,望春见暖。1月22日至23日,2024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以及部分中医药高校、中医医院、中医药科研院所、中药企业的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共谱奋进新篇。“这是一场催人奋进,为未来工作指明方向的会议。”海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张连帅说。“蓝图鼓舞人心,实干开创未来。中医药人应奋楫笃行,逐梦新征程。”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说。“听完会议后,我心潮澎湃,干劲十足。中医药高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程海波说。会场里,报告声、掌声、书写声交织在一起,奏响开启新篇章的“进行曲”。“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会场内外,这样的声音成为共鸣……看,中医药发展春潮涌动,生机勃发。一张实干担当的成绩单书写中医药振兴发展新答卷“中央资金投入近130亿元,16个省份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3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量预计达到12.8亿人次、出院人数4148.6万,实现了稳中增长。”“首批98名岐黄学者通过验收,2名岐黄学者新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药领域新增国家杰青和优青9人。”……这是一张写满实干担当、善作善为的成绩单。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辉表示,这份成绩单让人备受鼓舞,心情振奋。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江西省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夯实,中医药事业产业深入融合,中医药传承创新迈上新台阶。“截至2023年底,全省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7.5%的乡镇卫生院提供6类以上中藏医药服务,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藏医药服务。”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端智表示,青海省将加强农牧区中藏医馆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基层中藏医药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活力。提起2023年的工作成绩,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黎甲文列举了一组数据,“我们成功举办首届广西中医药产业交流大会,大会签约105项,意向投资总金额达145亿元。中药制剂注册(备案)品种751个,销售总额约3亿元。”“一年来,广东中医药改革焕发生机活力,推出中医经典病房建设试点、港澳中医师在大湾区内地执业、港澳传统外用中成药获批在内地注册上市、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纳入医保支付等创新举措。”广东省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忠说。“全年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突破800亿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伯荣介绍了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万书臻表示,过去一年,山东省中医药医疗、科研、人才、产业、文化“五个高地”建设成效明显,人民群众中医药获得感明显提升。
1月26日 上午 6:31
其他

2024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召开,部署7方面重点工作

1月22日至23日,2024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3年中医药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会议宣读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马晓伟的书面讲话。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作主报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志勇作总结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闫树江、秦怀金、黄璐琦出席会议。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医药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中医药工作全面持续发力、重点加快突破、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全系统党的建设得到加强。深入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强化项目管理和资金投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明显增强。纵深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形成一批成果,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布局。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控和应对呼吸道疾病中发挥独特优势。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启动新时代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培养项目,首批岐黄学者通过验收且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评价机制建设,完成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适宜技术、疗效独特中药品种等遴选与发布,中药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政策供给切实强化。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和文化建设呈现新亮点,中医药影响力不断提升。会议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中医药系统要担负历史使命,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要以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担当,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既要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强国建设的特色健康篇章,谱写出“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还要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强国有我、复兴在我的历史担当,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基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全生命周期维护、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要以维护全球卫生安全、促进全球健康发展的历史担当,推动中医药加快走向世界,以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要牢牢把握当前做好中医药工作的形势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传承和创新,统筹中医和中药,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坚持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根本原则,把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把防范化解中医药领域风险作为根本底线,把团结奋斗汇聚强大合力作为根本要求,以更大力度、在更高站位上,自觉把中医药工作聚焦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上、聚力到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上,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医药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
1月24日 上午 6:31
其他

一图读懂 | 2023年中医药工作成绩单

【来源:中国中医】推荐阅读
1月23日 上午 10:01
其他

2023年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医药工作全面持续发力、重点加快突破、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始终高度重视、殷切关怀,2023年5月12日在考察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时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我们做好中医药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医药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敢担当、善作为、勇拼搏,唱响了高质量发展奋进之年的主旋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为更好地呈现2023年中医药发展的大事要事,《中国中医药报》社组织开展了2023年中医药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评选出了2023年度十条最具影响力和新闻价值的中医药新闻。1主题教育成果服务人民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2023年,国家中医药局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出一系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举措,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研究制定中医药服务改善提升行动方案,实施一批改善服务、优化流程的措施,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中医药服务各环节。聚焦“一老一小”,印发通知加强中医医院儿科和老年病科建设。推动60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工作,累计干预3万余人。1390种中成药和892种中药饮片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各地通过建设“智慧药房”“共享药房”等,保障中药材质量,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医药文化弘扬取得重要进展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并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文化加快传承发展,成效显著。2023年12月,国家中医药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大型展览“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中国科技馆推出“医济苍生——古今中医药学家巡礼展”。《中华医藏》首批图书和《天回医简》出版,赓续中医血脉、传承国家瑰宝。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中医药体验馆掀起“中医热”,中医药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3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多项中医药项目列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10月12日,中国—柬埔寨中医药中心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揭牌,这是我国建设的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之一。首批国家援柬中医医疗队队员获得柬埔寨骑士勋章,队长获我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顺利完成第二批医疗队派遣工作。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一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中医药高质量国际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制定颁布了10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4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中医药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自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2023年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先后印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关于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西医协同救治工作的通知》,强调应用中医药早期干预、中西医结合加强重症医疗救治,指导全国各地做好中医药救治工作。国家中医药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并推荐70种中成药,推广使用中药协定方和中药汤剂,中国中药协会积极做好相关中药材市场行情和供应情况监测等工作,为实现快速平稳过峰、夺取疫情防控决定性胜利贡献了中医药力量。疫情以来,国家中医药局推动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全方位发力,筛选出“三药三方”等疗效确切方药,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5《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并全面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焕发新动能2023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部署实施8项重点工程以及26个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202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近130亿元,召开推进重大工程实施视频会,16个省份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协同推动各项重点措施落地,带动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加快实施。6“3个100”遴选完成,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年,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评价机制建设为依托,国家中医药局圆满完成“3个100”遴选任务,共发布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52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100项适宜技术和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接受为一级注册机构,成为全球首个以传统医学为主题的临床试验注册平台。通心络、化湿败毒方等多个中药研究新成果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发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加快推进完善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三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加速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7全面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让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2023年4月21日,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
1月23日 上午 6:31
其他

关于公布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验收合格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验收合格名单的通知粤中医〔2024〕4号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委),省部(委)属各有关医院:“十三五”期间,我省实施了21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52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按照建设要求,近期省中医药局组织相关地级以上市卫生健康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中医药专家完成了上述项目的验收评审工作。经验收,198个重点专科、48个特色专科验收合格,结果经公示无异议。现将《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验收合格名单》(详见附件)印发你们,并将有关事宜明确如下:一、验收合格的专科要按照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的建设要求持续加强专科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切实发挥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未通过验收的专科予以一年的整改期限。至2024年底整改期满,自评合格并提出申请,经地级以上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送至省中医药局,省中医药局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评审验收工作。三、省中医药局将对验收合格的专科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对后期出现专科综合服务能力、人才队伍条件等方面不再符合重点、特色专科标准的专科,予以调整和移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名单。
1月22日 上午 6:30
其他

本周六国医大讲堂,为大家带来《健康过大年,中医扶阳祛寒有妙招》

春运车票已于1月12日开售春运大幕也将于1月26日拉开龙年春节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春节期间包含大寒、立春、雨水共3个节气是阴阳转化(冬到春)的节点此时要如何养生,健康过大年?冬季进补有哪三原则?为何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中医在扶阳祛寒方面有何妙招?······本周六(1月20日)下午请锁定广东卫生在线视频号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承办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医大讲堂》第三十三期正式开讲岭南名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聂斌为大家带来《健康过大年,中医扶阳祛寒有妙招》本期活动,健康礼来啦!线上线下观众均有机会获得有艾条和香囊在活动现场还设有棍法理筋、牛角(海螺)刮痧、耳穴压豆演示精彩不容错过赶紧预约报名吧一起深入了解这位中医专家▼聂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名医特诊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首批名医师承继承人,广东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匠优秀医生。兼任广东省针灸学会针推结合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岭南飞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中医药分会副会长。临床常用针法刺血法调气调血,灸法助阳,中药整体辨证调理,擅长治疗颈椎腰椎病,肩周炎,风湿骨痛,中风偏瘫,面瘫,头痛头晕,失眠,肥胖及体质调理。主创
1月17日 上午 6:30
其他

让中医服务更便捷,深圳中医专科护士可依规开具部分处方

近日,广东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的《深圳市中医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明确赋予中医专科护士部分处方权。“这个消息还是挺振奋的,对于减轻医疗资源紧缺有切实帮助,同时也可以让百姓更便捷地享受中医服务。”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卫健局副局长魏莉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可以说,这个政策的出台,势必会让中医药事业发展如虎添翼。”“佛山市虽然还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但是有了深圳带头,我们也看到了希望。”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黄少娟谈到,“现在很多中医院都设有专科护士开的门诊,像中医护理门诊、PICC、伤口造口门诊等,但因为没有处方权,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比如护士给患者评估伤口后认为伤口红肿需要开点特殊敷料或者加做一个细菌化验检查,或者患者挂了中医护理门诊的号只是想来医院做一些中医适宜技术进行调养,这时患者都需要再辗转挂一个医生的号重新走一遍就诊流程才能把敷料、检查单开出来,再请护士换药或者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增加患者繁冗的就医程序。”根据《办法》,中医专科护士可以根据医疗机构授权,在中医护理门诊或者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按照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公布的目录开具检查申请单、治疗申请单、外用类药品、非限制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单,以及中医养生保健、中医传统功法、食疗药膳、中医健康教育等非药物处方。“护士处方权准确地来讲应该叫做非药物处方权,完全是基于让患者少跑路、少折腾,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服务项目的同时,也展现了专科护士的职业价值。”黄少娟表示,“而且处方权并不是对所有护士都开放,而是有资质的、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认证合格的专科护士才有可能获得。处方权对护士赋权后,能减少患者就医流程,提高满意度,更让有专业内涵的护士体现职业自豪感,这份力量带来的内驱力不容小觑!”“简单来说,除中药处方,中医的适宜技术,比如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护士也都可以开具。”
1月16日 上午 6:31
其他

10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持续推动中医儿科建设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特色优势。《意见》提出,完善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省市县级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中医医院儿科、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的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应普遍开设儿科门诊,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应开设儿科病房。发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诊疗方面的作用,持续推动中医儿科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与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中医医院儿科加强上下联动,促进儿童疾病预防、筛查与诊断治疗有效衔接。《意见》要求,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特色优势。中医医院儿科应积极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在门诊设置小儿外治室,有条件的设置儿童中医综合治疗区,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积极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干预。引导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的儿科医师以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面向儿童开展签约服务,满足辖区儿童健康服务需要。完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24小时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服务。《意见》提出,加强中医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以师承方式培养中医儿科人才。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在调价项目选择、调价总量分配、保持合理比价关系等方面,重点向儿科临床诊断、有创检查、中医非药物疗法、手术治疗等项目倾斜。支持儿科的医院制剂依法依规在医联体内使用,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在组织实施方面,《意见》要求中医药主管部门要持续提升中医药在儿科疾病诊疗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来源:中国中医,作者:中国中医药报记者董俊彤】推荐阅读
1月15日 上午 6:30
其他

今天下午三点,国医大讲堂准时开讲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流感监测周报数据显示目前流感仍以甲流(A型)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乙型流感占比有上升趋势全国乙流占比连续6周上升南方也连续6周上升从第47周11.6%上升至第52周26.4%避免中招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做好预防很重要为什么秋冬季节容易反复生病?中医治未病,在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四季养生应遵循哪些原则?有哪些适合广东人的预防流感验方?今天下午三点请锁定广东卫生在线视频号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承办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医大讲堂》第三十二期正式开讲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崇廉为大家带来《治未病思想指引日常防治流行病》本期活动礼品超丰厚冯主任为大家带来其主编的著作《梁天照学术精华与临床应用》线上线下观众均有机会获得!活动现场特别设有演示环节冯主任团队现场将进行八段锦表演及解说精彩不容错过赶紧预约报名吧!一起深入了解这位中医专家▼冯崇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先后荣获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南粤最美中医、广医南山学者优秀人才称号等。师从杏林北斗邓铁涛教授,重视经典,擅用岭南中草药,擅用经方、古方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病、肝病、肠胃病、温热病、咳喘证、痹证、偏头痛、失眠、痤疮、湿疹、肿瘤术后、男科疾病、妇人经带病、产后病、不孕不育、小儿疾病及疑难杂病。学术兼职: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法人代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岭南医学、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亚健康分会、治未病分会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出诊时间:周三、五、日上午,周四晚精彩内容如何观看?▼预约方式第三十二堂课将于1月13日15:00开讲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崇廉为大家带来《治未病思想指引日常防治流行病》两种方式可预约听课,与专家交流▼☑
1月13日 上午 6:31
其他

关于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评选结果的通报

关于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评选结果的通报粤中医〔2024〕3号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委)/中医药局,省属中医医疗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关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评选。经专家评审、局党组会研究、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15个入选单位,现予公布(名单见附件)。希望相关单位进一步整合自身中医药文化特色资源,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的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争取早日创建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为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更大贡献。附件:2023年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入选名单广东省中医药局2024年1月11日附件2023年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入选名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文化推广基地岐黄薪园——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岭南针灸文化数字体验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至信中药文化科普基地深圳市中医药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平乐中医健康集团中医药文化与生命科学馆东莞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佛山市中医院药食同源中药养生治未病健康科普基地中药配方颗粒科普教育基地(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中医药文化知识角罗浮山中医药及非遗传承文化教育基地求本园(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高州市分界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医瑶药展示体验中心■推荐阅读
1月12日 上午 6:31
其他

《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如何指引日常防治流行病?本周六为大家揭晓

继新冠、支原体肺炎、甲流后最近乙流又“现出江湖”网友们纷纷吐槽:“乙流比新冠还难受”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流感监测周报数据显示目前流感仍以甲流(A型)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乙型流感占比有上升趋势全国乙流占比连续6周上升南方也连续6周上升从第47周11.6%上升至第52周26.4%避免中招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做好预防很重要为什么秋冬季节容易反复生病?中医治未病,在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四季养生应遵循哪些原则?有哪些适合广东人的预防流感验方?本周六(1月13日)下午请锁定广东卫生在线视频号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承办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医大讲堂》第三十二期正式开讲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崇廉为大家带来《治未病思想指引日常防治流行病》本期活动礼品超丰厚冯主任为大家带来其主编的著作《梁天照学术精华与临床应用》线上线下观众均有机会获得!活动现场特别设有演示环节冯主任团队现场将进行八段锦表演及解说精彩不容错过赶紧预约报名吧!一起深入了解这位中医专家▼冯崇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先后荣获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南粤最美中医、广医南山学者优秀人才称号等。师从杏林北斗邓铁涛教授,重视经典,擅用岭南中草药,擅用经方、古方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病、肝病、肠胃病、温热病、咳喘证、痹证、偏头痛、失眠、痤疮、湿疹、肿瘤术后、男科疾病、妇人经带病、产后病、不孕不育、小儿疾病及疑难杂病。学术兼职: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法人代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岭南医学、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亚健康分会、治未病分会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出诊时间:周三、五、日上午,周四晚精彩内容如何观看?▼预约方式第三十二堂课将于1月13日15:00开讲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崇廉为大家带来《治未病思想指引日常防治流行病》两种方式可预约听课,与专家交流▼☑
1月11日 上午 6:31
其他

岭南中医药观展打卡好去处,快来广州市文化馆过“健康年”

1月6日上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参赞天地——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展示季”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是广州传统中医药非遗首次以展览、展演、展销、体验等综合形式集中呈现。展示季以“来文化馆,过健康年”为口号,包括“参赞天地——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展”“灿灿星河——中医药历史故事展”“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推广周”“中医药历史人物巡游活动”“大健康文创展销会”等丰富活动。系列活动将持续至今年3月。作为岭南中医药的重要发源地和聚集地,广州拥有丰富的中医药非遗资源,目前广州已认定18个市级以上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26位市级以上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参赞天地——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展”以广州市18项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为主要展陈内容,展示252件岭南中医药珍品。展陈内容划分为“岭南出好药”“杏林枝叶繁”“养怡得永年”三个单元,分别从岭南中药、岭南中医、岭南养生三个维度出发,深入挖掘和呈现岭南地区丰富的中医药非遗资源和文化底蕴,从道地的草药品种、传统的制药技艺再到世代相传的诊疗方法,充分体现岭南人民的医学智慧和养生观。现场设置多个互动打卡区。市民可以通过集章打卡、猜谜互动,近距离感受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让市民充分了解传统中医药发展脉络,“灿灿星河——中医药历史故事展”还利用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前游廊洞窗,将19个从远古到清代的中国中医药发展历史的典故与大事记,融入广州市文化馆古色古香的建筑氛围之中。开幕式当天,主办方原创组织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中医药历史人物游园会”,汇聚伏羲、黄帝、华佗、葛洪、李时珍等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医学先贤,与游客见面和互动。西关正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主江还为观众展示五禽戏。据介绍,展示季还将推出持续长达3个月,17个中医药非遗项目参与,由42场讲座、体验、义诊等活动组成的“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推广周”活动。■【来源:南方+】推荐阅读
1月10日 上午 6:31
其他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文化进澳门校园系列活动启动

在澳门教青局指导下,广东省中医院和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联合开展的“‘岐黄护苗‧培根铸魂’中医药文化进澳门校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首站澳门郑观应公立学校讲座活动”,于2023年12月15日下午举行,约一百八十名学生参与,互动气氛热烈。主办方称,广东省中医院中医专家走进澳门校园,与澳门学子面对面生动科普,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动旨在加强沟通交流,促进紧密合作,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助力打造健康湾区。活动将持续开展至明年六月,计划走进四家学校,举办十二场活动。▲蔡敏芝澳门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厅厅长蔡敏芝希望透过是次活动,加强澳门年轻一代对中医药业的认识,让同学们了解澳门中医药业的现况和未来、开拓思维,以及认识工业与自身的关系、发展机遇等,让大家在升学、就业时有更好的准备,将来学有所成为澳门产业适度多元作出贡献。▲张忠德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称,院方组建了一支由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等为带头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这支队伍首次来到澳门,希望通过活动提升澳门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的认知,让中医更好地服务于澳门师生的健康、学习与工作,从而为推动粤澳中医药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不少中小学生对常见疾病保健了解不多,广东省中医院在广州推广有成效,希望活动可向澳门学生传授中医药保健知识,将来亦希望可向海外地区继续推广。仪式后,举行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来自广东省中医院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张忠德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中医专家金连顺,主持以《生活中的中医智慧》为主题讲座,图文并茂向同学们讲解澳门特色与中医药关系,提升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高二学生许同学认为,中医药行业缺乏人才,发展空间大,希望能有更多让学生亲身接触中药活动,增加了解。张同学则认为讲座提供升学信息,亦有不少同学有意投身中医药行业。据介绍,“‘岐黄护苗‧培根铸魂’中医药文化进澳门校园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并积极探索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切实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入澳门校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来源:澳门日报】
1月9日 上午 6:30
其他

“百千万工程”见成效!东莞2家医院“升级”了

基层医院如何发展壮大,如何在医疗机构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面对群众的需求,结合“百千万工程”和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东莞探索出一条新路——在东莞临深片区,清溪医院将大利、三中院区发展为中医康复院区,康复中医门诊的中医药治疗率达100%,患者满意度达99%,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中医药服务更为触手可及。新年伊始,清溪医院、企石医院两家医院迎来重大发展时刻,成功转型为具有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的新型镇级中医医院。这样全国首创的转型举措,不仅聚力破解“直筒子市”没有县级中医院的“尴尬”,统筹布局起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也为基层医院转型打造了新的样本,牢牢托住了中医药服务的“网底”。布新局,激活基层中医药发展新局面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十年来,我国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强化县级中医院的龙头作用。截至2020年底,已设置县级中医院的县域达1615个,占全国县级区域的86%。县级中医院的诊疗量占县域中医医疗机构总诊疗量的70%左右。东莞市是全国4
1月8日 上午 6:31
其他

链接来了!广东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创意奖10部作品发布

挖掘千年中医药的文化魅力书写岭南中医药辉煌新篇章2022年初广东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正式启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爱好者踊跃参与作品类型涵盖中医养生、科普动画、音乐短片中医技能展示、微电影等大赛共收到了305部作品50强入围作品线上展示期间累计播放量近100万,点赞数5万+经过前期多轮专家评审、网络展播和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中医药文化创意奖(作品奖)10件优秀组织奖(单位奖)5个事不宜迟快来看看都有哪些作品及单位获奖▼▼▼一起来欣赏10强优秀作品▼▼▼
1月5日 上午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