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学科

其他

贺祖斌 陈洋 |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及其路径优化

摘要: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元素,其发展水平能够折射出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是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重要助力,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提高学科实力提供了一次发展契机,各省级政府先后出台相应的省域层面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加大对地方一流学科的专项建设资金投入,推动地方高校提升办学水平、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争取高水平科研项目、服务区域发展。关键词: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学科建设作者简介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学部教授;陈洋,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双一流”建设方案。为了科学评价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成效,2020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强调评价要突出中国特色,探索分类评价,以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为重要导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2021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22年1月,财政部、教育部发文要求“支持地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正式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时强调,将重点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引导各高校重点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此基础上陆续出台省级“双一流”建设方案,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鼓励省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引导、鼓励地方高校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争创一流。例如,2016年江苏省颁布《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预计每年安排投入资金17亿元左右,另外推出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项目,对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给予重点支持,每年每校1亿元专项资金;河南省为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提出2015—2017年安排10亿元,2018—2024年每年安排3亿元资金支持建设;2017年广西印发《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多渠道统筹50亿元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2019年安排6.21亿元支持自治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积极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提高区内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力量的地方高校,既拥有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一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教育部等部委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要求:省级政府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基础条件,统筹推动区域内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台了“双一流”建设方案,“一流学科”一词也被广泛提及。不同学者对一流学科的内涵有不同的表述,大多从学科评价标准概括一流学科的内涵。张德祥认为:一流学科是推动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处于学科金字塔的顶端,是同类学科中的卓越者或出类拔萃者,是某类学科的高峰。同时,一流学科也是相对的,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历史不同,学科发展各有千秋,各自拥有学科特色和优势。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抓手,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为建设成区域一流大学或国内一流大学,地方高校以学科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响应“双一流”政策,多维度提升学科实力。(一)
2022年8月22日
其他

鄂维南 | 人工智能时代交叉科学的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鄂维南,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近几十年来,交叉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最近20年,交叉科学对生物医学、能源、环境、材料、化工、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交叉科学的发展空间已经超过了传统领域。一方面因为许多实际问题本来就带有交叉科学的特性;另一方面,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相比较而言,介于这些学科之间的、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交叉科学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这些都促使交叉科学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科研方向。2020年1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交叉科学部;12月,我国正式将交叉学科设立为第14个学科门类。这是我国交叉科学发展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热潮的出现,给交叉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20年,AlphaFold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洪大用 | 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推进交叉学科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洪大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学科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支柱,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影响。学科自身的发展总是具有分化、专化、窄化、僵化和功能弱化的倾向,所以学科的健康发展总是伴随着学科之间的交流、交叉与合作。当前,面对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稳妥发展交叉学科,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科功能,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有效路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学科交叉融合。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部分科学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意见的座谈会上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升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广大高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采取多种方式和举措推进学科交叉、交流和交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部署,积极探索完善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政策环境。一是扩大学位授予单位办学自主权,为学科交叉提供充分探索空间。2009年,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将二级学科设置权下放给所有学位授予单位,支持各单位自主设置目录外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2018年,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先后批准32所高校成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这些单位可自主设置目录外按一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二是在学科目录中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为交叉学科建立专门发展通道。2020年12月,批准设置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门类”,同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研究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两个一级交叉学科,为各单位推进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了更好的依据和借鉴。三是研制并发布交叉学科管理办法,为交叉学科提供规范有序发展环境。2021年11月,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的设置条件、设置程序、学位授予、评价机制等,建立了先探索试点、成熟后再进目录的管理机制,并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要求、评估评价等方面建立了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把交叉学科建设的质量关。通过上述措施,有力推动了相关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建设交叉学科。目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自主设置了人工智能、量子科学与技术、新能源与储能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18个目录外按一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另有近200家单位自主设置了人文医学、数据科学、法经济学等700余个目录外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质量还不够高、不平衡。比如:真交叉的少,假交叉的多;起“化学反应”的少,简单物理叠加的多;发挥强功能的少,效果平平的多,仍然存在一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一是对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认识还不够精准、不够到位。从整体上看,把学科交叉简单等同于建设交叉学科;二是从科研角度考虑多,从育人角度考虑不足,探索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不够彰显;三是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对接不够精准,服务支撑不够有力,布局组织不够系统,存在小、散、虚现象;四是科学化规范化组建设置交叉学科仍然有待加强,客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设置随意、跟风炒作、建设不力乃至不当逐利的倾向;五是制约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仍然需要进一步破除,其中有些是学位授予单位内部的障碍,如师资队伍、组织设计、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有些是外部政策落实还不够有力、改革创新还不够到位,如评估评价方式等。因此,为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交叉学科,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要推进更加充分的研究,开展更大力度的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此,我谈四点想法。第一,要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一切工作都应该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中心。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汇聚特定学科的专业人员,开发特定的专业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这种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具有客观的科学性,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技术进步、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传统上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改革创新,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更好专业素养、同时具有更强适应变化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以学科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必然是重视通专结合,要求创新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具有更加开阔的知识视野,要求课程设计和培养环节体现出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交叉学科,高校要不忘育人初心,努力将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转化为优质的育人资源,努力创造跨学科的育人环境和文化,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同时也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中培养高层次的教学科研领军人才,加强学科交叉自身的队伍建设。第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改进科学研究,着力提升科研原始创新能力。重大科研问题的提出,重要科研灵感的涌现,重大科研成果的诞生,往往都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密切相关。清华大学杨斌教授等人的研究表明,在1901—2008年授予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超过一半的奖项是学科交叉研究成果。比如,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超分辨成像要克服的是一个物理问题,这三位物理学出身的科学家通过数学理论计算,加上化学方法设计核心部分——荧光分子,为生命科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一方面得益于传统学科发展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传统学科边界的约束,使得立足于学科交叉产出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我们要大力促进学科交叉,稳妥发展交叉学科,为重大创新提供更好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第三,要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提升高校服务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主题,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若干重大现实挑战;面向2035年和21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需要着力破解一系列重大现实难题。解决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求,往往都需要集成多学科的资源集体攻关。比如,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持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保障能源与粮食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需要更多、更好的学科交叉融合协作,需要有效的顶层设计和组织规划。高校促进学科交叉,加强交叉学科建设,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特色和队伍状况,强化发展导向,精准对接重大社会需求,推进联合攻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学科交叉的设计和服务,充分激发学者活力,切实增强学科服务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第四,要着眼完善学术生态,改进学术治理,创造学科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这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高校学科多样,这是特色、优势,也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客观需要。不同学科之间应该互通有无、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学术生态和优质的育人环境。如果学科之间壁垒森严,老死不相往来,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学科生态就是不好的,不利于学科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大学使命的达成。由此,我们应该认真检视学科布局、资源配置、考核评价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安排,看看究竟是鼓励学科分离、对立和恶性竞争,还是支持交叉、融合和共同成长。客观而言,有些高校的学科制度还有改进、创新和完善的巨大空间,营造培育学科活力、促进学科发展的良好生态,仍需付出巨大的系统性的努力。最后,我们对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关系应有以下基本认识。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在概念的形式和内涵上都有很大不同,学科交叉是指既有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而交叉学科实际上是在学科交叉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与现有学科不同的,不能为现有任何一个学科替代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但是,学科交叉现象和交叉学科的诞生又都是学科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没有任何交叉而走向封闭的学科,注定是要消亡的学科,能够持续发展的学科一定是保持着学科边界的开放性,不断与其他学科交流互鉴。而新兴学科的诞生则体现了学科发展过程的另一个面相,即在既有学科交叉中逐步确立某一领域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从而带动整个学科体系的新发展。在此意义上,我们引导交叉学科健康发展,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顺其自然,一定要注重厚植学科交叉的基础,只有高水平的团队、有实力的学科和深入的合作才能交叉出高质量、可持续的成果。当务之急,是要打破某些固守“一亩三分地”的学科封闭意识,拆除既有学科之间过于僵化的藩篱,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既有学科开放、交流、交叉、合作上,在交叉的基础上孕育新生。这既是推动既有学科提升质量、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培育高质量交叉学科的必由之路,我们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宣称建立一个新的交叉学科。为此,我们要在管理机制上不断改革,给予学科交叉更大空间和更大力度、更实质性的支持,着力营造学科交叉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既虚又实、既实又虚、虚实相生、生生不息的文化。下一步,我们将考虑依托基础条件好、交叉力度大、积极性高的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试点建设一批学科交叉中心,示范引领高校大力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交叉学科健康发展。本文系洪大用司长在《大学与学科》交叉学科研讨会暨专刊发布会上所作报告的主体内容。文章来源:《大学与学科》2022年第一期欢迎订阅2022年《大学与学科》杂志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遵循规律 脚踏实地 推动学科交叉研究与交叉学科发展——在《大学与学科》交叉学科研讨会暨专刊发布会上的总结讲话

作者简介: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各位通过网络直播参加会议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热烈祝贺交叉学科研讨会顺利召开、《大学与学科》交叉学科专刊适时出版。在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鼓励交叉学科发展之际,《大学与学科》杂志策划出版专刊和召开研讨会,可以说是正当其时。这是国内期刊探讨交叉学科发展的第一本专刊,也体现了《大学与学科》杂志主动服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希望杂志坚持学术性、政策性、实践性和国际性办刊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刚才听了六位领导、专家的报告,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讲了对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理解,以及探讨了交叉学科如何建设,对学科交叉研究如何资助、如何发展等问题,讲得都很好,我听了很受启发,对交叉学科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下面,我谈几点看法与体会。01深刻认识推动学科交叉研究与交叉学科发展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近些年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我们已面临很多科技无人区,如果要再往前发展,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而学科交叉融合是重要途径。在2021年5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可以说,如果不大力加强学科交叉研究,就难以产生颠覆性创新,“卡脖子”问题也难以解决。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和培育交叉学科,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02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交叉学科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过去的近百年间,交叉学科发展并不是呈直线式、匀速变化,而是有停顿也有加速,有高潮也有低谷。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科交叉的热潮。21世纪初,学科交叉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我国学科交叉研究在近20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逐步形成了上下互动的良好格局。我国推动学科交叉研究,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基本途径。前期主要通过高校的先期自行探索。例如,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叉院)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交叉研究机构之一,经过15年的发展,逐步壮大成型,对国内高校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2020年,国家对交叉学科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开始“自上而下”推动学科交叉研究,于是就有了设立交叉学科门类、成立交叉科学部等重要政策与举措。国家“自上而下”和高校“自下而上”相结合,我国学科交叉研究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二是培育了一批创新型学科交叉人才。以北大叉院为例,自成立以来,北大叉院的师生都得到了成长。一部分教师成长为领军人才;北大叉院招收的博士后,82.8%出站后继续在高校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其中,部分博士后已在国际知名高校取得教职并崭露头角。三是产生了大量学科交叉科技创新成果。学科交叉研究已在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各领域和领域间蓬勃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近两年的抗疫斗争中,学科交叉研究在临床救治、病毒检测、药物研发、智库支持、心理健康、疫苗研发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一项发表论文的统计,我国学者的交叉学科论文发表数量占主要国家的12.4%,排名第二,我国学者发表论文的交叉属性全球排名第一。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受理的交叉属性(D类)项目总数超过2.9万项,占据申请书总数的12.2%。四是全国性的学科交叉研究交流活动日益活跃。2020年12月,全国首届前沿交叉学科论坛暨前沿交叉研究院联席会召开,标志着全国交叉研究机构交流平台正式搭建。会上,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以及全国40多所高校发出成立中国交叉科学学术共同体的倡议书,倡议探索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交叉科学建设模式,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交叉科学教育体系。去年9月,召开了2021年度全国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联席会年会暨交叉学术研讨会,大家对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概念达成了共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学科交叉研究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同志认为,学科交叉研究存在五大困局:形成交叉研究文化难、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难、获得交叉研究资助难、评估交叉研究成果难、获得学界社会认可难等。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多方共同努力。03深入探究学科交叉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学科交叉研究发展以及交叉学科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其规律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可能会有历史性、阶段性、区域性特征,我们要不断分析和总结规律,并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基于对重大科学问题的探索而促成的。实际上,学科的分类很大程度上是由研究的问题来决定的——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探究某个规律,渐渐形成了学科。而当面对新的重大科学问题,原来的学科无法解决时,自然会促成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合作。如果问题得到解决,总结出新的理论和研究路径,并形成新的学术共同体,新的交叉学科就应运而生。所以,是否能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并着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是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和最终形成交叉学科的关键。二是以合作为基础。学科交叉研究关涉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合作,这是题中之义。当然如果研究者本人具备两个以上学科背景和能力,是最为理想的。但多数情况下是,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为了解决一个共同的科学技术问题,参与一个共同的科技项目走到一起。这种情况下,只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善于分享和相互学习,在交流中打造互通的语言,才能事立功成。我一直强调在学科交叉研究合作中要相互谦让,多作贡献,少要所得。我非常欣赏钱煦教授在合作研究中遵守的原则:“做6分贡献,要4分所得”。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签订合作协议,有时“丑话说在头里”“亲兄弟明算账”反而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使合作关系更加和谐长久。三是以人才为根本。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交叉学科的兴盛,要靠人才,而且要靠最优秀的人才,要依靠本学科里做得最好的学者,或者在本学科里有“一招鲜”方法技术的学者。北大叉院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着力凝聚起一支优秀的骨干队伍。四是以范式为核心。之所以成为一个学科,其核心是形成自己的范式,即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并被相应的学术共同体所承认并遵循。所谓交叉学科也不例外。不同学科的学者在力图解决共同的科学问题中,也就是在从事交叉研究并不断取得成功中,逐渐突破原有学科的范式,直至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才能说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形成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带有复杂系统的边界性、不确定性、自组织和“涌现”特性,是水到渠成的事,无法预先设计,更不是由权威部门、机构或者个人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努力为学科交叉研究搭建平台,制定积极的鼓励政策,培育自由包容的学术生态,而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我认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大家要在“什么是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概念上取得共识。这样才能避免在组织学科交叉研究时思想与行动中的盲目和混乱,才能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才能更加自觉地突破现有学科范式的局限,去争取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此外,我认为当前还有必要认真思考和讨论:自科学革命以来所形成的现代科学的整体范式是否正面临革命性的变革?我们各自从事的学科的范式是否面临重大变革?我们如何自觉地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来促进范式的变革?04主动谋划学科交叉研究与交叉学科的未来发展一是继续探索推动学科交叉研究的有效机制。目前国家在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基金资助、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组织形式上,我认为,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独立的交叉科研机构,并且给予重点扶持。北京大学建立和支持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做法,值得推广。交叉科研机构要处理好虚体和实体的关系。全世界的交叉研究机构都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做成实体,往往动员面不够广;如果都是虚体,往往推不动发展。如何做到虚实结合,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此外,交叉科研人员的评聘、流动等方面,也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二是学科交叉研究与交叉人才培养并重。解决重大科学、工程、技术或复杂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但学科交叉人才的重要性也自不待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是交叉学科的一体两翼。只有同时兼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学科交叉研究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才有可能最后形成交叉学科。三是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研究的评价体系。评价是指挥棒。当前,国家正在进行教育评价改革,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相比成熟学科的评价,交叉学科评价更为复杂,更为困难。交叉学科要有大的发展,需构建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国家、省域、高校、学院不同层面的评价制度要相互衔接与配合,对人员、成果、机构的评价要有机统一。同时,评价的理念、政策、理论、方法、技术等各方面都需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四是培养学科交叉研究的良好生态。学科交叉研究需要多主体、多方面的参与,相互间的合作关系需要由制度和约定来维系,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良好的学术生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弘扬科学精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提倡科学家的品位,包括好奇心、激情、专注、执着、诚实,遵守科研规范和道德。其次要推崇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风尚,要鼓励自由探索,落实学术民主,保护不同观点。还要建立合作交流、平等互利的氛围。现在我们的好多学术会议缺乏真正的学术交流,已经变了味,我们要让它们回归本源。上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目的是引起讨论,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相信在教育部、科技部、基金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学科交叉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一定能走上健康的轨道,未来一定更美好!谢谢大家!文章来源:《大学与学科》2022年第一期欢迎订阅2022年《大学与学科》杂志
2022年4月7日
其他

段丽萍 李晨曦 崔爽 王青 | 新时代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就、探索与展望

摘要:回顾了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招生规模、教育结构、学位授权点情况等方面的发展和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在大众健康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卫生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探索经验,包括重视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推进医教协同,探索公共卫生、药学应用型博士等行业紧缺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培养高层次全科医学、康复医学,以及高级执业护师等社会急需人才。认为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在提升供给能力、完善教育结构、构建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评估评价机制,以及深化医教协同健全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等方面继续努力。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医学研究生;医教协同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来,深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构建国家“大卫生”“大健康”新格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发力点。因此,大力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形成类别齐全、梯度合理、能力精湛、素质过硬的医学人才队伍,是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迅速席卷全球,给全世界的卫生健康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8月12日16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报告确认病例2016.25万,累计死亡病例73.74万。截至2020年8月12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48万,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94万,累计死亡病例0.46万。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北京大学总计派出428人的援鄂医疗队,团队中包括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专家、心理专家等,在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高治愈率、低病亡率和医疗队零感染率的成绩,团队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形势,也引发了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再思考。在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中,北大医学勇担使命,不断探索。1984年招收我国第一批以临床培训为主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最先开展学术型研究生和临床型研究生分轨培养的尝试;1986年开始探索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于1988年培养出我国第一批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经过十余年的培养模式探索与经验积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明确提出医学学位分为两种类型,即“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其中,医学专业学位,其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至此,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确立并不断发展壮大。进入新时代,与社会需求密切相连的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如何通过改革与完善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扎根中国大地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应用型人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总结北大医学在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经验,并展望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期对未来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一成就(一)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就经过探索与发展,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结构逐步优化,专业类别趋向多元,学位授权点数量增多,整体而言,教育成就显著。规模与结构。2010-2018年,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与2010年相比,2018年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增加3.4万人,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人数增加0.3万人(图1)。与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规模相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培养规模较小。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基本形成以临床医学类别为主,中医次之,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公共卫生以及中药学硕士教育共同发展的结构形态。我国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教育目前仅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三个类别,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占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的83%(图2)。
2021年3月1日
其他

伊志宏 | 工商管理学科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

摘要工商管理学科是研究企业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知识体系的统称。作为一个源于企业实践活动的应用性学科,工商管理学科具有学科内容“实践相关性”、学科基础“多元性”、学科内部“差异性”的特点。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全球化、政府监管政策调整、认证与排名,是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商学院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组织保障;工商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呈现出应用型、多样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特点;工商管理学科的科学研究在不断平衡实践相关性和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在跨学科合作方面不断拓展。中国工商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需要完善学科评价体系,鼓励多样化的学科发展模式;完善商学院治理结构,更快速回应社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特色化创新;完善学术评价制度,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共同繁荣。关键词工商管理;学科界定;学科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工商管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年轻但充满生机活力、发展迅速的学科。起源于欧洲、兴盛于美国、扩散至全球,以高等教育的三个基本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衡量,工商管理学科的历史不过70余年。作为一个整体科学性(研究普遍原理的属性)低于多数社会科学,但高于多数人文学科的学科群,工商管理学科在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国家中的发展表现出共性与多样性共存的特征。因此,总结概括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基于管理学科、商科教育、商学院发展的已有文献,结合笔者从事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教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和在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参与相关工作的观察,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一、工商管理学科的界定(一)学科发展的标志性要素通常,一个学科的发展会包含几个重要的标志性要素:(1)独立的专业设置。由于各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专业的独立设置对学科发展的意义也不同。在中国等学科专业目录由政府制定的国家,专业设置需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专业的独立设置是学科独立的重要标志。而在美国等对高等教育实行自主管理的国家,大学可自主设置专业,专业连续设置三年以上才纳入高等教育统计,因此新兴学科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统计的更长时间来判断。(2)专业的学术队伍和学术机构。新兴学科的学术队伍最初往往是其他学科背景的学术人才“转行”而来,随着学科的发展,该学科会围绕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命题成长起来自己的专业学术队伍(学术社群),建立自己的学术机构。(3)研究成果及学术期刊。某学科领域大量研究成果的集中出现及属于该学科专有的学术期刊的创办是学科独立的标志性因素。(4)学科资助。包括国家资助和民间资助在内的学术资助的增加反映了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求。(5)独立的学术组织。学术组织是相同学科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包括学者的组织和学术活动的组织,前者指各种学会,后者指学术会议,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工商管理学科的边界学科,乃学问的分类,即按照一定的学术标准将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积累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现代大学之父——柏林大学的创始人威廉·冯·洪堡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对学科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知识领域和学科设立大学的系别。工商管理学科的内涵可以定义为,“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础的、研究企业在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中的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应用性的学科”,或者“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微观组织管理活动规律及技术的科学”。目前中国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是一个比较窄的口径,研究生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群下设10个专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针对工商管理学科资助的分支学科包括14个。相比而言,国际上主要代表性国家关于工商管理学科的统计或界定要比中国宽泛很多。比如,美国高等教育统计学科分类(CIP)中的“Business
2020年9月15日
其他

张来斌 |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路径探索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行业特色高校有86所;在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行业特色高校有71所。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也显示,拥有A+学科的81所大学约半数为行业特色型。随着“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其发展迎来新契机,也面临新挑战。如何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突破难题、抢抓机遇,需要审慎抉择。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探索实践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一、认识:在史与势的统一中把握发展方向作为知识分类体系,学科发展遵循知识本身起步、发展和提高的规律;作为承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国际交流等功能的综合平台,学科发展与行业企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溯源学科建构的逻辑起点世界一流大学皆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这是建设学科的逻辑起点。我国行业大学长期服务于石油、地质、矿业、电力、农林、水利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鲜明的学科特色始终与国家工业发展同向同行。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学校诞生于国民经济体系初创之时,伴随石油行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单一产业链到现代能源企业,学校走过了从石油单科型到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再到向多元化能源大学不断拓展的历程;学校的学科发展由“专”到“精”、由“单一”到“多元”,呈现出极强的延展性,满足了不同时期能源行业需求,经过长期积淀,优势学科已具备冲刺世界一流的实力。(二)找准学科建构的坐标方位发展坐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和指引,找准发展坐标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目标任务看,石油作为战略物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来一段时期内,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居绝对主导;以高效、清洁、多元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正加快推进,非常规油气、深层、深海快速发展,为学校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开展新兴能源领域专业学科布局和学术探索提出了新命题。从问题挑战看,学校学科建设还要在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一是学科还较为单一。主干学科“高峰”态势明显,基础和支撑学科尚未形成“高原”,不利于学科间交叉融合。二是学科拓展度不够。当行业处于低谷或转型期时,特色转化为优势的能力不足。三是竞争日益加剧。与国际同类高校、国内综合性大学的竞争更加激烈,与行业企业的竞合关系更为复杂。二、实践:在弊与利的转换中强化学科优势(一)需求与耦合:明晰建设理念学科布局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学使命、外部需求与内在实力,这些因素的“耦合”形成关于学科发展重点的最终决定。要遵循学科规律,立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着眼行业科技前沿,科学建设学科。统筹分与合。目前学科发展处于“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阶段,必须以“分”深化提质、以“合”协同攻关,建立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有机统一体,持续提升学科质量、凝练学科优势。统筹深与广。行业企业是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和终端,与之合作的广度影响高校办学职能的充分发挥,与之合作的深度影响高校的优势保持。必须强化学科建设辐射作用,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贡献行业。统筹硬与软。世界一流学科不仅体现在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术成果、一流师资等硬实力,也需要一流文化、一流管理等软实力作为支撑。高校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创造和谐包容的学术环境,为涵养良好学科生态提供优质土壤。(二)实践与创新:优化建设路径实施分类提升。在学科生态中,不同学科以不同生态位错位互补,针对不同学科要实施不同建设策略,使优势学科引领作用、主干学科砥柱作用、支撑学科奠基作用、特色学科标志作用协调、良性发展。学校立足国家油气工业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清洁能源发展需求,通过“强优、拓新、创一流”分类施策,以工带理、以理强工,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实施攀登计划,促进优势、主干学科持续升级,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实施培育计划,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新型交叉学科快速成长;实施提升计划,补齐发展“短板”促进支撑学科和基础学科融入学校学科群建设主流。学校以2个国内领先、具有突出优势和明显特色的学科为基础,融合油气产业链下游具有显著优势的1个油气转化科学与工程领域,着力交叉创新若干(X)以地热能、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氢能和电池以及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建设“油气与科学工程”学科群(2+1+X),强化学校在能源油气领域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了一流学科引领、基础学科、支撑学科、特色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聚焦特色发展。行业特色铸就学科特色,聚焦特色必须深化校企合作。要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双方合作契合点,提升合作层次,不断拓展学科建设外延,强化学科特色内涵。知企业所需,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卡脖子”的关键性核心技术上加大供给力度;用企业所长,在实践基地、前沿技术上深化合作;补企业所短,在基础学科和前瞻性学科的培育、交叉、发展上强化攻关力度。学校实施“教育合作框架+人才培养+项目支撑”的运作模式,主动对接产业升级,促进产学研用一体贯通。积极促成教育部与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共建学校,为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办学提供体制保障;在行业上中下游全部产业领域均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兼具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建立了由三分之一以上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各个层面回应企业需求。2019年,学校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油气和新能源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领域,以及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高强度、长周期合作,探索建立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综合改革特区。交叉融合突破。学科交叉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学科建设是“爬楼梯”的过程,不能简单靠一次性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坐电梯”实现。尤其是行业特色型高校规模和体量相对较小、资源有限,更需要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协同作用,内部挖潜集约增效,实现新兴交叉学科边培育边发展。学校通过两种方式促进交叉融合:一是按照“分阶段培育、先研究院后学院”的模式,在非常规油气、海洋工程、新能源等方面挖掘新兴交叉学科潜力,成立五个研究院,研究院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经过10年左右培育期,发展成熟后整合为新学院,进一步优化学科资源、学术研究、学科平台以及育人资源。二是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学院间壁垒,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对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和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和学科基础,按照“高起点、高层次、小实体、大平台”的思路,聚焦全校优质资源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短期内通过“特色学科+人工智能”的方式抢占学科制高点,长期将通过“人工智能+特色学科”的方式,增加学校发展的新动力。这两种方式因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顶层设计,在学科团队、创新基础、资源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均极大地促进了新兴交叉学科快速健康发展,进而提升了学科体系的整体效能。三、思考:在内与外的赋能中创建世界一流一是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在大科学时代,学科间前沿性、综合性的研究合作随处可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学科名录,或在部分高校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为交叉学科发展创造更大空间。二是学校层面要对标对世界一流。因学科特殊性,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难有机会与国内一流综合大学同台竞技;因行业领军地位,其在国内同学科领域也鲜有竞争对手。学校要主动对标世界一流,更加注重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在人才引进、师资交流、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设置专门项目,持续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尽快完成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三是学科层面要激发内生动力。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系统理论体系,但并非一成不变。学科的发展需要兼顾知识逻辑和社会需求,只有微观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中观上不断强化交叉融合,宏观上立足国家能源战略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才能不断推进学科群落的结构和种类由简单到复杂,进而形成功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迭代的优势学科集群。作者简介:张来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教授注:文章来源于《大学与学科》2020年第1期,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广场B座1803室邮编:100083电话:010-82379479邮箱:dxyxk@cdgdc.edu.cn订刊:http://www.cdgdc.edu.cn
2020年8月20日
其他

赵继 | 以优势学科集群牵动一流建设的思考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之一。“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为了使一批大学和学科迈向世界一流水平,还将引导一批大学开展大胆探索和改革实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引领。因此,既遵循大学发展基本规律又坚持改革创新,就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必然选择。“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以学科为基础”,“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为什么要强调在“双一流”建设中,以学科为基础呢?学术界对学科、学科与大学关系多有研究,许多研究学理性基础深刻、历史性考察详尽、实践性案例丰富,对指导大学及学科发展很有价值。今天,当我们站在“双一流”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有必要对影响未来大学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基础”做些新的思考。当代学科发展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征。学科的含义比较丰富,从根本上来说,学科是知识的分类,是专门化的知识体系。我们今天所经常提到的学科,其实是知识体系不断发展、演变和分化的结果,每个学科都是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是人们对越来越庞大的知识整体进行的精细化划分。可以说,所有的学科存在都是相对的,没有永久不变的学科内涵。这是因为知识总是在不断创造和发展,知识体系在不断创新中与时俱进,学科和学科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与演进。现有学科互相渗透、融合、交叉,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千丝万缕内部联系的整体,学科的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个学科的“协同进步”。基础学科发展需要技术学科提供实验和验证上的支持,技术学科进步需要基础学科的理论突破和新认知,生命学科创新需要材料学科提供新型载体,而材料学科跃升也在从其他学科中寻找滋养和舞台。时至今日,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很难能够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农林牧渔自不必说,即便是相对个性化的数学、艺术与人文等学科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是发展的必然,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互为因果,而走向综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的学科布局是大学跃升发展的基础。对大学特别是现代大学来说,学科水平是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竞争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都是这些一流大学的品牌和名片,但是这些学科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在各自的学校里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基础。按照带头学科理论,各学科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在一个时期内,总要有主导学科作为发展牵引,带头向前发展和突破,带动其他学科与之渗透和交叉,从局部优势扩大到领域优势,进而形成集群优势、大学发展优势。斯坦福大学选择了电子工程,卡内基·梅隆大学选择了计算机,它们都是在主干学科发展到一流的同时,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不断拓展了新优势和新格局,实现了学校学科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实践中,合理布局、重点突破、与时俱进、学科交叉、领域优势、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需要学校决策者们的高瞻远瞩,需要大学学术系统的集体群智,需要大学文化基石上的共识支撑,需要在有限资源中平衡各类诉求的优中寻佳,而面向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发展应始终是大学学科生长的逻辑根基。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对学科组织形式提出新要求。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仰赖于知识的持续生产,然而无论是社会问题的复杂多变,还是知识体系本身的过于庞大,都对以学科为单位组织知识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难题,知识的生产模式正在从“以学科为基础”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和“以知识集群为特征”的模式,会聚研究正在成为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新关注。21世纪初,会聚技术(NBIC)概念在美国首次提出,作为新的技术融合模式,已从单一领域不断扩展到更多领域。会聚研究由深度、复杂的问题所驱动,通过学科间知识、理论、方法、数据、群体和语言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创新方式和创新模式。可以说,会聚研究本身是一种多学科综合的集群化形态,不仅丰富已有学科的内涵,改变着旧的学科面貌,也不断形成着新的学科,推动学科体系创新发展。未来的“双一流”建设,应当既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体现一定发展阶段大学建设的内在逻辑,又要注意打破学科疆界,以问题为导向,适应知识生产新模式对学科组织的新要求,而跨学科交叉协同和有效的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科教深度融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内在选择。德国的精英大学计划,虽然划分为精英研究生院、精英研究集群和未来构想三条路线,但三条路线总经费的一半以上都与博士生培养有关;虽以学术创新为方向,却以人才培养为根基,科教融合推动学科和大学发展是该计划的实质内容。英国华威大学以“经营大学”理念而闻名,依托工程系的“沃里克制造业集团”,集研究、教学、创业培训和成果转化为一体,实现教与学、学与研、师与生的深入互动和实质结合,成为大学组织变革的新方向。应当说,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洪堡时代的宝贵精神遗产,也是指导当今大学发展的理念回归。为实现科教深度融合,一方面要求将大学内部的学科、实验室、平台、团队等创新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体现立德树人与科研育才、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入大学之外的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等开放资源,深化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在服务发展中提升大学实力和水平。这是一个持续开放的交流进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做功对抗熵增的进程,也是大学深度融入社会、实现角色转型的过程,而科教深度融合是推动大学学科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双一流”建设既是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需求,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要。东北大学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确立了“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愿景目标,制定了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将建设和改革任务具体化为45项举措,置学校发展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之中,把学校传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学校,历史上东大师生是“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游行队伍的主力和先锋,共和国建设时期,先后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培育了东软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以“为国担当、敢为人先”的文化品格承担起报国、兴国、强国的历史重任。建国初期,围绕冶金行业的发展,重点建设了冶金、矿业、材料、机械等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厚重的学术积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控制、计算机、软件等学科依托传统优势,在服务传统产业变革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新的优势学科,使学校的优势学科覆盖领域由传统工业拓展至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充分考虑自身特色和学科特点,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两大主题,组建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业流程两个学科群。以科技前沿和行业产业关键问题为导向,以智能化为纽带,以技术链串联创新链,打通学科链,按照“学科—平台—问题—团队—人才”的学科内在逻辑,构筑平台,凝练问题,汇聚团队,攻关创新,培育人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的理论体系和前沿方向,作为引领未来国际该领域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被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写入白皮书。“冶金工业流程”学科群开展全流程协同攻关,所形成的若干共性关键技术,解决多项被“卡脖子”的重大科技难题,在部分关键领域推动我国冶金企业转型升级。2019年,两个学科群获国家科技奖励6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实现学校的历史性突破。在两个重点建设学科群的带动下,学校的学科发展呈现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高峰引领、高原支撑、卓越促进、特色带动”的预期态势,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近四年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国家级领军人才增加30%以上,国家级青年人才增加60%以上。学校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特色,以“双创”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动高水平研究成果向社会和教学“双转化”,实现知识体系创新的互动循环。控制学科群更新课程近百门,冶金学科群凝练形成系统性的新冶金学知识体系,在科教深度融合中培养创新人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2015-2019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综合排名第10,获奖数量全国第3,“双创”教育培育孵化出学生企业70余家。学校将一流建设和卓越追求同国家需求及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深度融入东北振兴进程,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共享机制,输出技术成交额名列全国前列。未来,东北大学将围绕“双一流”建设使命,坚持“创新型、特色化、开放式”的发展道路,着力向下扎根,汲取营养,服务需求,向上发展,不断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服务发展、引领创新的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之路。作者简介:赵继,东北大学校长、教授
2020年8月20日
其他

周玉 | 立足航天 服务国防 走稳一流大学特色建设之路

大学不在大,而在学;学科不在全,而在精、优、特。办大学是办特色、创优势、求卓越、出精品,这是我校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也是大学赢得竞争、走向卓越的关键所在。在百年的办学实践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凝聚成“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学科特色,并夯实、赓续。01以国家需求为己任,戮力同心,凝聚特色一所高校的学科特色是在漫长办学历程中积淀而成的,既决定着学校的风格与定位,又与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水平密不可分。1920年,为满足中东铁路建设及工业革命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因需而生,建有铁路建筑、电气机械工程等专业,为中东铁路及附属地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自1950年起,为满足新中国工业体系建立对工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因需而兴,建成了以机械、电气、动力、土木、工程经济为主,国家工业发展建设急需,与东北区域重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新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与国家新工业体系建设匹配度很高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和优秀理工科师资。自1956年中国航天“元年”起,根据国家、国防建设需要,哈尔滨工业大学因需而转,重点发展国防类专业,主体实现“民转军”。1959年,为了保证东北重工业基地发展和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需要,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分出重型机械及相关专业,成立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的前身);分出土木建筑专业,成立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建筑大学的前身)。1978年,为适应空间站、探月等航天事业发展需要,哈尔滨工业大学因需而谋,以控制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力学系和飞行器总体研究室为基础,建立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航天学院,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卫星工程、飞行器环境工程两个航天类新专业和卫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两个教研室。2011年哈工大获批国家首批“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撒手锏武器型号及天宫号、嫦娥号、神舟号、蛟龙号、实践系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等国家重大项目,创造出小卫星、机器人、新体制雷达、激光通信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成果、新方向。培养出孙家栋、栾恩杰、胡世祥、李继耐等老一辈航天功勋和一大批优秀青年领军人才。在一个世纪的建设中,哈工大心系国家命运,努力克服地域偏远、经济发展迟缓等限制因素,扎根边疆,甘于奉献,刻苦攻关,辛勤耕耘,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呈现出鲜明的“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国防、航天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做出了哈工大独有的贡献。02以一流大学为目标,深根固柢,夯实特色在“211工程”“985工程”,特别是“双一流”建设中,哈工大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不断夯实“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办学特色,并将这一特色贯穿于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哈工大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和中心工作,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跨学科、院系、年级和学历层次的“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汇聚了航空宇航、力学、计算机等9个学科的100多名本硕博学生,成功发射我国首次由学生自主研发的“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卫星;参加“龙江二号”绕月卫星成功研制,“最美地月合影”登上《科学》杂志。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我校成绩逐年上升,从第6名、第4名、第2名稳步提升至2015-2019年的第1名。建校以来,30余万学子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哈工大坚持融合创新,按照内涵建设、特色建设、融合创新的理念,统筹建设一流学科、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了“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重点围绕国防和航天,凝练出一批具有突出优势特色、强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学学科方向;不断加大生命科学中心、数学研究院等基础学科平台的建设力度;大力支持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极地环境研究院、可持续能源研究院、生物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前沿交叉平台建设,有力推动学科融合,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涌现。哈工大服务航天国防、引领创新发展、探索国际学术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卡脖子”问题,“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的工程技术优势特色不断加强,重大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新体制雷达项目领军人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新概念、新技术应用卫星研制与发射,不断取得新突破,连创佳绩,累计发射11次20颗卫星;空间机械手臂、月球车,引领若干航天新技术快速发展;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为全球首创,站到世界高点;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工程,引领航天科技未来发展,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哈工大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新时代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不断凝聚新的“八百壮士”,形成“大师+团队”的人才队伍特色。在航天国防等领域,打造了复合材料、微小卫星、机器人、激光通信等200多个“大师+团队”群体。学校还建设了50个青年科学家工作室,使青年领军人才由“一个课题方向、一个人”交叉融合形成“一个前沿领域、一群人”的学术共同体,打造“大师+团队”的未来模版。在黑龙江省92个“头雁”团队中,学校36支团队在列,居全省首位。“大师+团队”的研究生指导模式,使得每位研究生都能得到“大师”的亲自指导和熏陶,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哈工大作为全国对俄合作高校“领头羊”,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紧抓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机遇,形成了“以对俄、对乌合作为重点”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色,并把航天航空作为合作重点。我校牵头成立的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简称“阿斯图”)吸引了中俄精英大学63所,被纳入国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工作机制框架,开创了中俄同类高校联盟的先河;哈工大鲍曼工学院揭牌成立,哈工大圣彼得堡大学中俄联合校园、中俄阿斯图纳卫星等项目有序推进,“中乌科技论坛”“中俄科技论坛”持续举办;“俄语+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航空航天等部门输送大批精通俄语的专业人才。03以民族复兴为使命,继往开来,赓续特色回顾百年征程,哈工大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因需而生,因需而兴,因特而强,因特而优。当前和今后的几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分层次分类别发展、学科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高校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学术地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期。走过百年征程的哈工大,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挥优势、弘扬特色。哈工大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凝聚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异”为目标,持续打造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一流学科体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实施《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5》,进一步打牢人才培养“四梁八柱”,持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稳引培”并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凝聚一批善于协同攻关、奉献担当的创新团队。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围绕航天强国、海洋强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承担重大标志项目、攻克“卡脖子”技术。以国际合作为契机,继续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术机构和一流学者开展高水平、深层次、可持续的实质性合作,洋为中用,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一流大学建设的全过程。哈工大还将坚持“人才、学科、科研、平台”协调发展,秉承“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构建平台”的方针,超前凝练新方向、谋划大项目、建设大平台,注重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项目培育的有效融合,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交叉融合能力和团队攻关能力,打造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实现从被动跟踪到主动引领的跨越式转变。哈工大将始终牢记办学初心、强国使命、育人根本,以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凝练特色、强化特色、优化特色、彰显特色,持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特色办学之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简介周玉,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注:文章来源于《大学与学科》2020年第1期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广场B座1803室邮编:100083电话:010-82379479邮箱:dxyxk@cdgdc.edu.cn订刊:http://www.cdgdc.edu.cn
2020年8月18日
其他

严纯华 | 探索在经济待发达地区走内涵式发展的学科建设之路——以兰州大学学科建设实践为例

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使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肩负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之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兰州大学作为国家部署在西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校,致力于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建世界一流大学,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壹西部高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个教育发展差距较大、严重不公平的国家绝对称不上教育强国。”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一直存在。国家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等战略,逐步提升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和实力。国家这种“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道路,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赋予新机遇。近年来,党和国家从战略上进一步重视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布局,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等,为西部高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密切,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还将长期存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建设资源不足、人才聚集能力不强等因素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约着西部高校的发展。贰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对高校而言,学科是学校实现其功能的核心载体,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是学院建制的依据和建设发展的基础,并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知识体系支撑。学校通过学科建设,孕育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学术创新、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国家和社会。学科建设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龙头,建设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兰州大学作为“胡焕庸线”以西的唯一一所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一方面对国家继续加大西部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强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充满期待,另一方面也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努力探索经济待发达地区高校内涵式发展之路。近年来,兰州大学以“存量保稳定,增量促发展”为原则,以“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为思路,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分类建设、分层建设、特色建设,努力建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彰显的学科体系。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挖掘培育一批有潜力冲击一流的学科,全力打造学科高峰,在现有学科高原基础上,全力打造具有鲜明西部特色的一流学科,支撑一流大学建设。叁学科建设的探索实践(一)变区位劣势为学科优势兰州大学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紧盯西部地区以黄土、沙漠、戈壁、高原、冰川为代表的地貌特征,以干旱、高寒、风沙等为特点的脆弱生态环境,以敦煌、古丝绸之路、多民族和谐共生发展等为特征的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等诸多“富矿”,主动服务国家需求,把地域劣势转变为学科优势,大力开展西部特色研究,使众多学科领域引领国际国内学科发展。地理学学科在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长期开展现代冰川、第四纪古冰川、地貌和第四纪环境、青藏高原隆升、干旱区人地关系等研究工作,学科团队发现16万年前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化石,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最早活动时间,由距今4万年推至距今16万年,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大气科学学科致力于全球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研发的“西北沙尘暴预报系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降水资源调控技术集成系统”等,为西北地区精细化的气象预报预警提供技术支撑,创建了我国西北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半干旱气候的综合观测系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的科研“红利”;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紧密依托西部核工业完整体系、民用核技术产业,积极融入军民融合战略,学科团队支持的嫦娥四号软着陆关键装置——伽玛关机敏感器近月面测高曲线以及月球着陆环境影响的仿真工作,为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做出了贡献;草学学科围绕提高牧草抗逆性开展研究,培育出产量高、适合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系列新品种,培育的豌豆“兰箭”系列品种,因产量高、适应性广,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广泛种植,为草食家畜养殖业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学学科长期致力于旱地生产力、土地利用、农草牧关系研究,研发并推广“沟垄覆膜”技术,不仅在中国西部得到全面应用,还作为“民生外交”的重要内容被推广到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国。(二)创新学科组织管理模式存量保稳定,增量促发展。兰州大学一方面用存量资源加强对原有学科的支持,确保传统学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用增量资源大力支持新兴学科、优势学科的发展和公共支撑平台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等一流及特色学科的基础上,组建7个学科群,以一流学科为牵引,构建以学科为基础、学院为主体,学科群统筹、部门服务指导的协同管理的学科组织形式,有力促进了学科间互相支撑与交叉融合,从而实现学科群内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实施“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加强学科交叉,打造新的学科增长极,打破学科壁垒和固有藩篱,先后成立了祁连山研究院、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泛第三极科学中心、先进催化中心等学科交叉平台,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和“PI”制,首席科学家拥有资源分配权和团队组建权,根据建设需求连续稳定投入,由首席科学家组织和吸纳PI团队实施重大科学攻关项目。实施“高水平平台支撑计划”,集中有限资源建成国际领先的高性能电镜中心、面向大生命科学的医学实验中心和寒旱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三大公共平台,公共支撑作用和集约建设效益凸显。通过创新学科组织管理模式,学科汇聚高层次人才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能力得到提升,出现了兰州大学“人才回流”现象,培养出更多乐于服务西部的高水平人才。2016年以来,学校新增的各类国家级工程人才占此类人才总数的39%,仅2018-2019年共引进人才近300人,超过教学科研人员总量的10%。近年来每年有超过66%的博士、50%的硕士和本科毕业生选择留在西部干事创业或深造。(三)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力支持“特色更特、优势更强”,实施一系列增量改革举措,为高峰学科建设保驾护航。在建设规划上,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双一流”建设项目院级论证、校级论证、预算评审的“三级论证体系”,连续两年,在教育部预算评审中,兰州大学“双一流”项目预算资金零核减;在资源管理上,统筹中央专项资金、地方共建资金、校内自筹资金、捐赠资金等各类资源,通过“双一流”建设大口径统一预算,避免建设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投入;在经费调配上,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及发展潜力,对具有不同发展基础和前景的学科,实施差别化资源配置政策,对一流建设学科给予重点投入、重点支持;在项目管理上,强化目标导向与主动作为,改基于既往成效的“论功行赏”式的经费切分模式为实行基于目标导向的“披挂上阵”式的资源配置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建设学科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在建设评价上,落实以学院为主体的目标考核机制,坚持分类考核、多元评价,一院一策,对标“双一流”建设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建立分类考核指标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全校聚焦“双一流”、服务“双一流”,营造了“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资源、干成事的人有回报”的良好氛围。肆结语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西部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和信心源泉。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问题,兰州大学等一批西部(包括东北)高校的战略地位不可或缺,重要功能不可替代。西部高校应紧盯国际科学和技术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置身于国际科技和教育大变局中,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走集约发展、特色发展的内涵建设之路。作者简介:严纯华,兰州大学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注:文章来源于《大学与学科》2020年第1期,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广场B座1803室邮编:100083电话:010-82379479邮箱:dxyxk@cdgdc.edu.cn订刊:http://www.cdgdc.edu.cn
2020年8月17日
其他

张炜 | 统筹协调好学科建设的几个关系

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重要平台,对于高校发展具有统领作用、推动作用和奠基作用。如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统筹协调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是每一所高校都在不断反思和研究的问题。1“专”与“博”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在于育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高校毕业生,要求其走上行业工作岗位后熟悉专业、上手快。为此,国家建设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行业管理高校,发挥了重大作用,值得自豪和坚持,但也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对于一半以上本科毕业生继续求学的高校,如果还是单纯强调专业对口教育,就可能难以满足多数在校学生的需求。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新方向不断涌现,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例如,传统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对于力学、动力、机械等学科非常倚重,当前依然如此,却已远远不够,控制、光学、仪器、材料、电气、电子、通信、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已深深嵌入该学科,大量基础研究的成果也已在弹、箭、星、船和飞机的研制中得到广泛应用,更加需要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应加强以素质教育为框架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集成,健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讨论“专”与“博”的张力,并非主张高校都要办成综合性大学,而是建议应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为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做贡献。为此,西北工业大学提出,到2025年,“工、理、文、医”协调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基本形成,若干优势工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服务“三航”等国防领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理科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对优势工科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文科、医科布局更加优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初见成效,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2“特”与“优”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其基础、水平和能力也不尽相同,存在“各有所长”的问题,难以找到可以涵盖所有学科、具有统一标准的比较基础。可见,衡量一个学科水平的高低,应该更多地通过不同学校同类学科之间的对比,凸显特色与优势。一所大学拥有人无我有的学科方向十分难得和珍贵,但如果并非不可替代,很快就会有跟随者出现,也有被超越的危险。对于行业高校来说,大多都拥有若干特色鲜明的应用学科,掌握一些工程技术诀窍,这是非常难得和必要的。但如果学科建设只重特而不求优,缺乏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探索与长期积累,特色就难以维持,更难以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办学特色和技术优势就难以保持高水平。因此,学科建设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还必须努力形成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可持续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新知识新领域快速拓展,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知识体系的综合趋势也日益增强,学科的合并与重组屡见不鲜。高校应找准发展坐标和方位,强化特色,扩大优势,拓展领域,完善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相辅相成,处理好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关系,妥善平衡工程项目与科学前沿之间的张力,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活力。学科建设关键在人,一所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取决于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实力与影响力。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增强学科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全球延揽人才和团队,实施“杰出学科带头人”计划,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3“学科”与“院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的办学模式,我国高校大多在校内设立系、教研室两级机构。改革开放后,多数高校将系改称学院,将教研室称之为系,但运行模式并未做大的调整。近年来,一些高校推出矩阵结构,教学以系为单位,而科研和服务则以团队为基础设立研究所(院)、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同时,学科分类也更加多元。传统的数理化、文史哲、天地生等基础学科继续发展,新兴应用学科不断涌现,不少高校出现了一科多院、一院多科的状态。例如,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可能从事新材料研制,而材料学院也会开展理、化基础研究,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难以清晰界定学科边界。在实践中,有的高校学科建设的实施单位是学院,但也有的以学科为单位来进行资源配置,还有的成立学部承接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样一种状况,给学科评估带来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学校常常会对人才、项目、经费、成果等如何归类犯难,在表格填报时煞费苦心;另一方面,评审专家与管理部门也难以辨别和界定所上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合理性。为此,应着力创新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学术管理模式,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加强学科特区建设,凝练学科重大发展问题,重点拓展10个学科点,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并与学校现有优势学科形成互补;重点培育10个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激发现有学科活力,形成新的学术高峰;重点攻克10个重大科学理论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引领学术领域和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4“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办学特色,这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既要继承弘扬,又要创新发展。学科建设绝不是单纯地争学位点和重点学科,而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定位、特色、优势及潜力同向同行。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一些高校特别是学科面较窄的高校,新增了一些学科,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新的生长点和支撑点,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与增强发展后劲。也有一些高校,特别是前期经过合并而学科数量较多的高校,合并或撤销了一批薄弱学科的学位授权点,有利于集中资源突出重点,这并非是战略性的“舍弃”,也可能是战术上的阶段和局部收缩,如果其中某些学科未来具备了可以倾斜支持的条件,也可能从“不为”进入“有为”。一般来说,新增学科会遭到反对,特别是已有学科的利益相关者会进行抵制;而要取消一个学科的阻力会更大,该学科的师生、离退休人员,甚至学生家长都可能强烈反对。因此,无论是新增还是减少学科,都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大事,应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扭住关键重点加大投入,完善学科新增与退出机制,优化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布局,避免齐头并进或平均分配,防止盲目跟风“一刀切”。西北工业大学将按照“新兴、交叉、融合”的思路,夯实“强基、固优、扶新”,深化学科建设工作机制改革,科学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学科自评估工作机制,完善学科预警和动态调整,形成多方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汇聚优化学科资源,科学布局学科平台,优化共建共享机制,努力建设一批学科高原和若干学科高峰,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作者简介张炜,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注:文章来源于《大学与学科》2020年第1期,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广场B座1803室邮编:100083电话:010-82379479邮箱:dxyxk@cdgdc.edu.cn订刊:http://www.cdgdc.edu.cn
2020年8月17日
其他

杨卫 | “双一流”建设的上行式评估

Group)的平均水平,但与著名的常春藤联盟尚有可观的差距。若这一动力学趋势延续下去,C9的高引论文产出比将在2050年达到常春藤联盟的水平。
2020年8月17日
其他

部长寄语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繁荣我国大学与学科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研究。
2020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