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三鼎甲

其他

【独家专访】郝派传人谈郝派曹操艺术创造(壹)

郝派传人谈郝派曹操艺术创造(壹)作者:孙寅生京剧艺术源远流长,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郝派架子花脸表演艺术宛如一颗璀璨耀眼的珍珠,郝寿臣先生提出的“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艺术观点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郝寿臣先生自幼从艺,工铜锤花脸,中年兼工架子,后转为以架子花脸为主,怹以金(秀山)派唱、黄(润甫)派做为基准博采众长,最终开创了“郝派”艺术。郝寿臣郝先生擅演白脸末,观众把他与擅演黑头的金少山先生并称为“黑金白郝”,在郝寿臣先生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莫过于曹操,有活孟德之美誉。据郝寿臣先生回忆:“我这一生演过的曹操戏也不过只有17出,这17出是:《捉放曹》、《战宛城》、《白门楼》、《许田射鹿》带《衣带诏》、《青梅煮酒论英雄》带《斩车胄》、《打鼓骂曹》、《白马坡》、《灞桥挑袍》、《徐母骂曹》、《长坂坡》前后带《汉阳院》和《汉津口》、《群英会》、《华容道》、《战渭南》、《冀州城》、《逍遥津》、《甘宁百骑劫魏营》和《阳平关》带《五截山》。在这17出戏以外还有一出《战濮阳》倒是学过,不过没有在台上露过。”郝寿臣先生所演的剧目基本上贯穿了《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生,曹操一生大致可分为青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接下来本文将根据郝寿臣先生生前接受采访的文章,结合笔者走访郝寿臣先生的侄子郝德耀先生处、郝寿臣先生学生周万江先生处的见闻,按照曹操青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来简单介绍一些郝派曹操戏的特色之处。1郝寿臣《捉放曹》剧照郝寿臣先生塑造青年曹操的剧目就是《捉放曹》,这是郝寿臣先生的代表剧目,也是怹所钟爱的,据不完全统计,在1919年到1956年期间,郝寿臣先生共演出曹操戏476场,其中最多的就是《捉放曹》,共计89场。首先郝寿臣先生在此剧中的扮相就别具一格,据欧阳中石先生回忆郝老最后一次演此剧时:内穿紫箭衣、掖角、红彩裤、厚底靴、杏黄大带、外罩宝蓝靴子、宽蓝边紫风帽,镶米黄细边,高高支起、平整无褶(风帽很容易东倒西歪或塌下来,郝先生的风帽之所以能挺立平整,是因为怹在风帽里戴了顶棕帽),系米黄飘带。正中一块面牌、周围小珠环缀,上顶一杏黄大绒球、迎面突出,精神之极。而且郝寿臣先生演此剧时带尾子满,演曹操中年时才带发满。郝寿臣先生演此剧时所佩戴宝剑是一把真剑,怹青年时随刘鸿声先生赴上海演出,发现上海舞台上有用真刀真剑的,受此启发,回京后在王麻子刀剪铺定制了一把绿鱼皮鞘宝剑,用真剑当道具这在当时北京是很少见的。最值得一提的还是郝寿臣先生的脸谱,这是怹观摩众多前辈艺术家的谱式结合自身理解所创造的,郝寿臣先生的曹操脸谱是分为青年、中年、晚年三种。郝德耀先生介绍青年曹操的脸谱时说:“多漂亮,怹这是搓脸而不是勾,放上这铅粉搓,干搓,搓白了之后用眉刷单打锅烟子,您看这眉毛,干锅烟子就是比较符合。怹脑门高,年轻人嘛上膛就高,创业的时候人人如此,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多漂亮!”郝寿臣先生在《郝寿臣脸谱集》中说,青年曹操脸谱上界勾至发际线、中年则勾低一指、晚年再低一指,这种窄脑门的脸谱既显得文气又能表现出曹操难斗的人,所谓:扬头老婆低头汉——难斗。2郝寿臣《捉放曹》剧照尤其要强调,郝派曹操脸谱的双颊位置,白粉要涂的又稀又薄,为的是能透出演员本身的肤色,喜欢时显出红晕、大怒时显出红头胀脸、惊慌失措显出面色苍白。最忌讳把白色涂的特厚、更忌讳将两颊涂红。郝德耀先生说:“白脸一染红这煞气就没了,曾经有过争议,郝先生是个开明人物,说最多只能用干红,在这里淡淡的点一点儿还可以。”当时在中国戏校讨论这个问题,很多老先生同意郝寿臣先生的观点,因为白脸一染红煞气就没了,你把曹操弄俩大红脸蛋,这成乖乖了,再怎么着他也是奸臣啊。郝寿臣先生说:“有人在两颊上罩上一层红胭脂,那未免弄巧成拙,我看观众不会批准。有人批评曹操脸谱是‘面无人色’,这是句外行话,说明他没见过。可是,这话说的也很是一针见血,值得我们唱花脸的人反省反省,因为的确有人罩粉的时候像建筑工人拿着石灰抹墙似的。曹操的脸蛋子,又不是八字粉皮墙,拿着白粉足那么一招呼,他怎么会不是‘面无人色’呢!”很多时候《捉放曹》中曹操一角是由铜锤花脸演员饰演的,而郝寿臣先生能以架子花脸担当此任,这与怹“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艺术理念是分不开的,怹既有铜锤的唱又有架子的做,演起此剧恰如其分。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就简单介绍两个比较有特色的唱段与身段。郝寿臣先生有开明公司《捉放曹》唱片一面传世,唱词如下:
2017年5月14日
其他

郝寿臣先生与昆剧《醉打山门》

郝寿臣《醉打山门》剧照1921年,三十五岁的郝寿臣觉得自己会的剧目还远远不足以与前辈艺人媲美,如何九先生(桂山)、叶忠定(叶中定)等都是昆乱兼工的净角全才。自己虽然多排了两出张飞的新戏,但都属于【二黄】,至于昆曲《芦花荡》的张飞就不会演,而《醉打山门》的鲁智深也不会。他回想,十年前年近七十的何九先生还能登台与王长林演《醉打山门》,自己正在壮年,如不抓紧时光学习,这些宝贵的艺术就有失传的可能。于是他从此就下定决心准备学习昆曲。这一年上半年,郝寿臣仍搭双庆社。当时该社的头路老生是余叔岩和高庆奎,二路老生是贯大元,旦角尚小云,武生沈华轩,武且九阵风(阎岚秋),文丑慈瑞泉,武丑傅小山,阵容可说是相当齐整。《醉打山门》:鲁达打死镇关西郑屠,逃至代州,入五台山削发为生,一日出游,遇卖酒人,夺酒豪饮后醉打山门。智真长老无奈,遣之下山。此剧为昆腔戏,唱念作舞十分繁杂,1921年,郝寿臣先生恐此剧失传,特向叶福海先生求教,为突出“醉打”他特意在醉后练拳、摹拟罗汉形象、以及足踢半山亭后的舞蹈动作加以整理和改进。并参照弥勒佛的形象对鲁智深的化技进行了大胆改革,精心创造了一个深为观众喜爱的花和尚的艺术形象。1950年六十四岁的郝寿臣先生和七十二岁的肖长华先生曾演出此剧,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赞赏。这次由郝寿臣先生的学生周万江饰鲁达。(摘自1986年演出节目单)
2017年4月15日
其他

袁世海先生谈《串龙珠》风波

马连良袁世海《串龙珠》剧照上海为期一月的演出也是场场客满。在上海,我赶排了三出戏:《串龙珠》、《春秋笔》、《胭脂宝褶》。我在《胭脂宝褶》中饰去遇龙酒馆宣读圣旨的太监。戏不多,很讨“俏”。我又有《法门寺》刘瑾的基础,演此角色比较容易。排练时,马先生亲自给我指点,当太监向白简宣读圣旨时先佯装大怒,说:“把他的衣裳扒了!”“把他的帽子摘了!”然后,突然改换成恭敬、缓和的口气说出:“看衣更换!”双手捧上皇帝所赐的衣冠。这段表演前后念词语气、表情神气截然不同。马先生给予详细的讲解,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不仅这出戏,演《串龙珠》一剧时也是很细致地向我介绍了当年郝老师饰演完颜龙的表演特点、成功之处。使我在表演上得以提高,并走了一定的捷径。(杨宝忠操琴、乔玉泉司鼓)【二黄导板】在郊外领王命将民教化【碰板】实可叹
2017年4月14日
其他

翁偶虹先生谈花脸三大京白戏 《忠孝全》读旨

花脸须擅演京白戏之“三大老宫(公)”,即《法门寺》刘瑾、《伐齐东》伊立、《忠孝全》王振。晚近《法门寺》颇盛行,《伐齐东》亦有摘演《搜府》、《盘关》两折者,《忠孝全》则付阙如。《忠孝全》原有全部,以场子冗散,久已失传,只存“王振招军”、“秦洪解粮”、“秦纪龙征战金鳌”、“法场救义”、“忠孝封王”数折,仍名《忠孝全》。德珺如金秀山韦久峰《忠孝全》剧照而以太监王振为主,列为花脸的京白正剧,当年金秀山以此剧名,常与德珺如(饰秦纪龙)、韦久峰(饰秦洪)两日演全,称为头二本。头本王振,只卖六句【西皮摇板】唱虽不多,名贵殊甚。唱为“灰堆辙”,花脸唱“灰堆”,难显鼻音与喷口。秀山能运用鼻音于腭音之内,术语叫“腮帮子唱出味儿来”,更能用口劲喷字于行腔之尾,别饶韵味。唱以“站立两厢,听咱家一令”叫起【小导板】“个个争先(呐)切莫后退”,“先”字高扬,“退”字即以口鼻共鸣喷出,缭绕余音于腔尾,声既曼引,力亦千钧。金少山《忠孝全》唱片【西皮散板】个个向前切莫后退在鞍前马后要紧紧地相随任他的兵和将犹如潮水奋勇当先要闯重围但愿得此一去把群贼来退旗开得胜转回归【西皮摇板】恼恨金鳌兴兵将【西皮流水】要夺我主锦家邦闷恹恹坐至在莲花宝帐【西皮摇板】季龙回来问端详下接唱“在鞍前马后要紧紧地相随。任他的兵和将犹如潮水,奋勇当先闯贼的重围。但愿得此一去把贼兵扫退,旗开得胜转回归”【摇板】五句,每句尾腔,为有腴韵,各具姿态。如“相随”,的“随”字、“潮水”的“水”字、“重围”的“围”字、“扫退”的“退”字、“回归”的“回”字,字音均不响亮,偏能唱出立度与力度,功夫全在运气,所谓“气为唱之帅”也。当时演者,均学秀山,惟讷绍先以【导板】起,接唱【原板】。以为可以使腔而腔又平平,反失此剧特点。二本王振卖的是一段“读旨”秦洪解粮误期,绑赴法场,王振命秦纪龙监斩,父子重逢,互诉身世,老生与小生对唱甚多,最后纪龙替父候刑,王振惊问:“怎么?!该斩嗒倒站着,监斩嗒反到跪下啦?“纪龙述明原委,王振既喜其为国平寇之功,复嘉其代父领刑之孝,“反下场”回宫请旨(少山演此,身段佳于乃父)。郝寿臣《忠孝全》剧照【郝寿臣】圣旨下跪,听宣读诏曰:今有秦洪解粮来迟,理当问斩,念在秦季龙征战有功,死罪已免,封为养老的太师。秦季龙征战金鳌得胜回来可算一忠,法场救父可算一孝。真乃忠孝双全,圣上见喜,封为忠孝王。季龙之妻封为诰命的夫人,季龙之子宝宝封为恩赐的状元,次女玉姐封为郡主,满门俱有封赠。圣上准其回家祭祖,外赐半份銮驾绕道还乡,若是大路而来,修开八尺,若是小路而来,修开丈二,若是水路而来,圣上恩赐四十八只彩莲船,文武百官相送百里,若有一名不到,圣上恩赐尚方宝剑先斩后奏。旨意读罢,望诏谢恩吶!【金少山】圣旨下跪。听宣读诏曰:今有秦洪解粮来迟,理应斩首,念在他子有功,封为养老太师,秦季龙征战金鳌得胜而回,可算一忠;法场之上救父,可算一孝。真乃忠孝双全!圣上见喜,加封忠孝王。秦季龙之妻蓝氏,封为诰命夫人;长子宝宝恩赐状元;此女玉姐封为郡主;满门俱有封赠。圣上准回家祭祖,外赐半份銮驾,绕道还乡。由大路而回,修开八尺;小路而回,修开丈二,若由水路而回,圣上又赐大号彩莲船,文武官员相送百里之外,若有一人不到,圣上钦赐尚方宝剑,先斩后奏。旨意读罢,望诏谢恩!【董俊峰】圣旨下跪呀,听宣读诏曰:今有秦洪解粮来迟,理应斩首,念他义子季龙,征战金鳌有功,着免其死罪,封为养老太师之职;秦季龙征战金鳌可算一忠,法场救父可算一孝,真乃是忠孝双全,圣上见喜,封为“忠孝王”;秦季龙之妻蓝氏,封为诰命的夫人;长子宝宝恩赐状元;次子玉姐封为郡主,余者满门俱有封赠,准其回家祭祖,是绕道还乡,小路而回,修开丈二,大路而回修开八尺,水路而回恩赐四十八号采莲船,钦赐上方宝剑,文武百官,相送百里之外,如有一名不到准其照剑施行,意旨读罢,望诏谢恩呐!再上读旨,长达数十句,一色京白,念得铿锵有节:“圣旨下!跪听宣读!诏曰:今有秦洪,解粮来迟,理当斩首,念其子秦纪龙征战金鳌有功,恕秦洪无罪,封为养老太师。秦纪龙征战金鳌,可算一忠,法场救父,可算一孝,真乃忠孝双全,圣上见喜,封为忠孝王……圣上钦赐四十八只采莲船。命文武百官,相送百里之外,如有一名不到,圣上钦赐尚方宝剑,准其先斩后奏,旨意读罢,望诏谢恩呐!”一气呵成全看功力。昔之演花脸者,常于喊嗓时,念此段以练京白,未知今日仍存此例否?(翁偶虹《忠孝全》一文)【京剧三鼎甲】微信号2016年图文总目录刘永春与金秀山的比较(附唱片)梅兰芳先生谈清末名净金秀山(附唱片)齐如山先生谈清末名净讷绍先
2017年4月8日
其他

金霸王《赛太岁》(附唱片)

偷盗犯了皇王法【西皮导板】太爷堂上有鬼神【西皮原板】咱李七怎敢攀扯了好人弟兄们结拜十七个
2017年3月26日
其他

万国权先生的京剧活动

眼望着古城地离此不远且在这松林内歇息一番【吹腔】适才间斩蔡阳把曹兵吓坏
2017年3月25日
其他

周信芳义子 小赵松樵赵云鹤

官封我汉寿亭侯爵禄不小难道说大丈夫忘却当年结义交今日里弟兄们古城会见了三兄弟你全不念桃园结拜生死交
2017年3月24日
其他

追忆“票界金少山”张哲生(附录音)

汉占东来孤霸西(白)孤,霸王项羽。孤与刘邦鸿沟割地,讲和罢兵,请回太公吕后。谁想他反复无常,又来寻战。也曾命探马打听汉营动静,未见回报。内侍,伺候了!(白)唉!想俺项羽乎!【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2017年3月14日
其他

富连成社出身的郭云涛(附视频)

白白的蟒袍也不差万岁要我笔生花颁行天下宰相家你胡言乱语他定要将你的头杀【二黄原板】贼本是父母生娇养大
2017年3月13日
其他

【独家专访】魏伟老师回忆师父赵松樵(附视频)

魏伟,原名魏子富,师门名魏云龙,1948年生,天津市人,天津市京剧院老生主要演员。他个人条件好,且勤奋,加上接受名宿巨匠数十年的精心雕琢,遂成一名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自幼喜好文艺的他于1958年10岁时考入天津市小红花儿童艺术剧院,开始学习京剧。剧院经常请松樵先生去指导学员练功,他从这时起就得到赵师的艺术熏陶,并常到先生家中领受基本功的训练。“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他有此良机与赵派艺术结缘。1960年,他被择优转入天津市建新京剧团学员队,归入专业团体,继续深造。这期间,他除继续得到前辈大师艺术雨露的沐浴之外,还开始得到谭派传人费世延等先生的悉心传教。进到“建新”后,他先学文武丑,演过《三岔口》中的刘利华和《挡马》中的焦光普等,这样他练就一身过硬的翻扑功夫。后又改学过不长时间的花脸,唱过包公戏。最后,他专工老生行,以此为他的终身职业。(摘自赵绪昕《赵松樵评传》)赵松樵先生《大溪皇庄》片段有一回厉慧良厉先生演《八蜡庙》,他要请我们老师前边演褚彪的文场子,他接后边的褚彪。我回去和老师一说这事,老师说:“你和慧良说说我来一场走边行不行?”我还真跟厉先生说去了,厉先生吓一跳:“啊!你快让他打住吧!真要演穿福字履,可别穿厚底啊”。后来我和师父转述说让您别穿厚底,穿福字履。我师父说:那我成什么了?我演褚彪穿一福字履还是干这个的吗?要不我就不唱。其实厉先生是好意,那时候师父也八十多了,厉先生怕出事。当时我陪着演院公。赵松樵魏伟《八蜡庙》后台合影那次演出太好了,我和李荣威他的金大力我的院公,我俩刚一下场。师父就上场了,我一听那好叫的都邪了,炸窝的好,给我吓得我说了句:“坏了咱龙套站错了!”人家说:“什么啊!你老师上去了”。赵松樵魏伟师徒合影我小时候基本就是练功,师父给我说说一些走边之类的基本功,都学的是《四杰村》、《三江越虎城》这类的武生戏,还给我说说《铁笼山》的起霸,那时候我师父演这《铁笼山》的时候都得六十多岁了,宗的尚和玉一派。咱们后来联系之后我就回忆回忆我老师给说的东西,他这一生啊,说实在老是与时俱进。比如他的《逍遥津》,这是孙菊仙一派的戏。他这戏里面有老双处的东西,也有高庆奎的东西,也有自己的东西。当然表演上还是自己的东西多,兼收并蓄。老师这一生,一点也不保守。他教戏有个特点,凡是他的徒弟都会的多知道的多,有的老师不行,你必须只能按我教的这个来。赵松樵《逍遥津》剧照我们老师比如教《南天门》,他都是告诉我们谁谁谁什么地方好,具体如何表演让我们自己选。比如他跟我讲王金元演《两狼关》这单腿大靠枪杆扫自己吊毛,这手绝了!那意思就是虽然我没用,但是你得知道什么节骨眼用这个。在说回来《逍遥津》,老师这个实际还是宗的孙派,他小时候给孙派的双处配演过这戏的皇儿。双处这个演唱虽然隔着年代,感觉挺老的,但是咱们仔细琢磨呢,他是这戏里的东西。唱出来古朴苍凉。老师这艺术,光听唱感受的不全面,演员在台上表演是全面的,唱念做打表演都得有,我演这个戏的时候,观众看的都有感动掉泪的,何况我老师在台上演了,表演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魏伟老师示范《逍遥津》片段【散板】一见曹相进宫围
2017年3月7日
其他

周信芳先生谈武生老头戏与黄派武生

1928年《老头戏要成绝户了》作者:周信芳【散板】在月下惊碎了英雄虎胆
2017年2月20日
其他

赵绪昕老师《王超群其人其艺》一文

《王超群其人其艺》作者:赵绪昕王超群主演《独木关》录像王超群饰演薛仁贵郭秉新饰演安殿宝沈伯华饰演老军陈霁饰演老军2016年2月15日,从网络公众号“京剧三鼎甲”发表的谈《金刀阵》专文中,欣赏到京剧武生名家王超群先生主演的该剧录像片段,引起我的思潮澎湃,欣然提笔,以“王超群其人其艺”命题,回忆当年与他的促膝恳谈。我在没有亲自看过王超群的戏之前,就已经久闻他的悟空戏(俗称猴戏)表演不凡,待到1989年4月在天津亲眼得见他的一出《闹天宫》,才领会到京剧内外行中对他的美誉不虚。对京剧再熟悉不过的天津观众,尤其对武戏、猴戏情有独钟,再熟悉不过,对众多擅演猴戏的演员耳熟能详,见过演猴戏的著名演员无数,但是,他们何以对几十年未在天津登台,对年已63岁的江西省京剧团的王超群并不熟悉,而对他所演的《闹天宫》会报以如此狂热的掌声与欢呼呢?我想您若到现场看过他的演出就会不言自明了。王超群在南方久享盛誉,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曾随团到天津等北方地区演出过。他生于1927年,回族,8岁在上海开始学艺,由他父亲领他拜认当时红极一时的赵松樵为义父,想学武生。当时赵先生演出极为繁忙,来拜师、拜义父想随其学习的梨园子弟太多,有几十位,根本就没有时间给他们指教。后来有一段时间王超群进了厉家班,不久该班离沪去了四川,他就脱离了该班,继续在上海学戏。再后来他经人介绍,拜了著名武生演员盖春来为师。王超群他引以为幸的是学艺和演出是在上海,使他能有机会得到赵松樵、郑法祥、盖叫天等这些武戏大家的指点。1948年起,20岁刚过的他就在上海及江南各地演出中崭露头角。无论武生长靠戏、短打戏,还是猴戏、武丑与武花戏,他都演,还经常与周信芳、言慧珠等名角同台。1948年他参加马连良的剧团到香港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了江西省京剧团,担任头牌武生演员。他常演的代表剧目有《挑华车》、《独木关》、《武松》、《闹天宫》、《闹龙宫》、《金刀阵》等。在江西等南方省份他有“江西猴王”之称,他演过《西游记》故事的几乎所有的剧目。他非常崇拜义父赵松樵的代表名剧《斩颜良》,并常演出,很受欢迎。他是中共党员,曾任江西省京剧团副团长、江西省政协委员、省剧协副主席等职务,退休前是江西省京剧团艺术顾问。他在工作之余喜爱研究脸谱艺术,并且绘制京剧脸谱的图谱,曾在南昌市举办过“王超群脸谱画展”,引起轰动。王超群专工武生,除长靠、短打武生戏之外,他演的悟空戏特别得到观众的青睐。他对悟空戏有精辟而独到的见解。王超群《闹天宫》剧照他把孙悟空的性格基调定为富于变化的多重性,于正直善良和嫉恶如仇中带有活泼调皮的特点。他在表演猴戏时就竭力开掘表现孙悟空的这些性格特征,力求全面展现悟空这一角色的本质。他告诉我,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孙悟空与狮子舞》,就专门谈了悟空性格的多面性。他认为扮演悟空不单要演出悟空的人、猴、神的特性,也要有时表现出他的虎性。他扮演的孙悟空台风大气,他很少模仿猴的动作,绝不那样时不时地抓耳挠腮,也很少见他翻跟斗,见到的是美猴王透出人的灵性。所以,他演出的是大猴,是猴王,而不是小猴。《闹天宫》的“偷桃盗丹”主要表现的是孙悟空调皮的一面,他桀骜不驯,无视天庭权威,对什么都好奇,都要亲自尝试一下。悟空见到巨灵神、哪吒、二郎神时,各自的心理活动与外表反映就各有不同,因人而异,他与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在斗智斗勇。王超群对北方演员如杨小楼、郝振基、李少春、小盛春,南方演员郑法祥、盖叫天、张翼鹏、李仲林等人的猴戏表演特色都细心观摩研究,广收博纳各家之长,不专宗一派,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他演《三打白骨精》,就偏重采用郑(法祥)派的演法。王超群《金刀阵》录像(来自网络)王超群饰演斗战胜佛他认为要演出悟空的威严庄重之势,如果按盖(叫天)派的演法就显分量不足。又如《金刀阵》是郑派的代表杰作,但他认为按郑派的演法过于庄重拘谨,他演时则又吸收盖派的秀美飘逸之风。他演戏崇尚“武戏文演”的艺术原则,在塑造悟空形象、揭示角色性格、表达人物情感方面,着意地下功夫。他认为演戏中的技巧表演绝不能少,要体现出悟空戏终归是武戏的特点。因此他的猴戏是以表现悟空这个人物为第一位,以模仿猴形、表演技巧来展示悟空的本领为第二位。王超群的武功基础扎实,他在《闹天宫》中耍刀、棍、锤、鞭、圈的“出手”快而准,花样迭出,尤其在耍锤时的双锤同时出手,难度很大,虽是年过花甲,动作仍然娴熟不乱,功夫不偷不减,极见功力,十分难得。另外,他在猴戏的悟空装扮、表演程式、剧目方面多有创新。他演《闹天宫》开始开打时,他换上一身短打的“行头”,设计独出心裁,连内行人看了也认为漂亮醒目。在场次安排上,他的演法是悟空从开打一出场开始一直演到底,不下场,这在内行叫做“一场干”,这样演在使剧目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也增加了演员表演强度的负荷与难度。王超群《金刀阵》剧照他演《金刀阵》时的服装和道具,也都是他自行设计,与众不同。王超群的另一优势是,做为武生演员的他难得有一条好嗓子,而且有文戏的功底。他自编过一出新戏,叫《猴王醉酒》,很有与《贵妃醉酒》相对应的意味。他在天津演出时把剧本拿给我看,征求意见。这个戏描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之后,被唐僧辞退,回水帘洞,昼夜寝食不安,时刻惦记师父师弟们的安危。于是,悟空借酒浇愁。王超群通过设计出的一系列唱、念、做、舞的艺术表演手段,细腻地刻画出悟空忠于保护唐僧取经值守的可贵品格,表现出悟空浓厚的人情味,是一出极富人文内涵的文武并重的好戏,唱、做、舞并重。可以说,它在开拓猴戏更宽的表现领域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是一部武戏文演的杰作,又可视为一出悟空戏前所未有的“文戏”类作品。王超群《闹天宫》剧照1989年4月中旬三天的三场戏,给他安排了主演两场的戏,一出是《闹天宫》,另一出是《独木关》,第三天他又参加群戏《大溪皇庄》的配演,是这次参加演出的十多位老艺术家中戏份最重的,在派戏的使用上可以说是他得到很大的“优待”。他的孙子自幼得到他的培养与训练,我见过他给孙子教猴戏时拍的多张照片,那时孩子只有三、四岁,后来取名叫小小王超群。王先生故去后一直未与他的后人联系,不知他这位小孙儿是否继承了他的艺术衣钵。王超群
2017年2月18日
其他

齐如山先生谈清末名净讷绍先 略谈花脸鼻音

绍先旗人,乃光绪末叶到民初,很能叫座之净脚,最有名最受欢迎的,是他所唱之鼻音。按皮簧关于鼻音之唱法,与昆腔的规矩,没有分别,虽是鼻音字,而出音还要在口中,讷绍先唱鼻音,有时闭着口,只用鼻子出音,例如《碰碑》杨七郎唱词中驾阴风”之风字等等便是,当时戏界多讥笑之,而观众则多数欢迎。自此之后,有花脸不用这种鼻音者,大家往往不满意,说花脸没有鼻音,还听什么呢?至今犹有这种情形。其实他所唱鼻音,照规矩得算是毛病,然其余唱的还都不错。(摘自齐如山《京剧之变迁》)(清末录音
2017年2月16日
其他

郑法祥先生谈“送客戏”与《金刀阵》(附录像)

老年间,北京散戏的时候吹挑子(长筒喇叭)上海散戏后还要加演一出戏,称为“送客戏”。为什么加演“送客戏”呢?因为散戏后观众急着回家,必然拥挤,在这儿垫一出“送客戏”,老看客全走了,爱看热闹的再呆一会儿,这样一调剂,秩序就好些。郑法祥《金刀阵》剧照“送客戏”都是文戏,或者是小武戏,由“底包”(基本演員)扮演,也有叫刚进戏班“效力”(实习)的演员演的,艺术质量要求不高。班主不了解我父亲的艺术水平,也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便把这出《金刀阵》摆在“送客戏”的地位上,这天散了戏,老观众起堂预备走,就听我父亲扮演的孙悟空在后台一声“搭架子”(内白),有的观众就回头注意了,等他上场,把蟒袍的袖子一摆,冲台下亮相出神,大圣的神威全发出来了,象磁石似的把那些要走的观众吸引回来。就这一出“送客戏”,打中了上海观众。观众纷纷议论,有的說:“賽活猴一蹦有两丈多高。”有的说:“他一矬身,好象入地三尺”这话虽有些夸张,可是我父亲确实有伸筋拔骨的功夫。王超群《金刀阵》录像(来自网络)父亲当天晚上卸好装,到“砌未”间睡觉,一看行李铺盖全没影了,正在纳闷,就见班主满面春风地过来了,花言巧语地奉承了一通,我父亲久历江湖,早看透了财主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这一套惯技,先不跟他谈戏,把话头扯到行李上,班主不等说完,就抢先说:“您的铺盖早就搬到帐房间去了”。早先只有头路角才能住帐房间,我父亲半真半假地说:“帐房间那是好角住的,我就配住这个地方;我在这儿住还有个好处—带看砌末”。班主說:“您就是‘咏霓茶园’的当家武生。不用谦虚了,干脆要多少包銀吧?一提到钱,父亲就不好张口了,班主作主给他半年二百四十两的包银。(摘自郑法祥《谈悟空戏表演艺术》)【京剧三鼎甲】微信号2016年图文总目录郑法祥先生谈“奋勇活猴”郝振基(附唱片)李万春先生谈《安天会》偷桃盗丹(附录像)赵绪昕老师《京剧武戏应存“津派”一说》《秋海棠》作者回忆童年看戏(附唱片、视频)不服老的尚老将(附录像)厉慧良先生谈《钟馗嫁妹》附录像厉慧良:《我要了一万元》(附视频)傅雷赞盖叫天:老艺人的自我批评绝不放在嘴边!长按正下方二维码可关注“京剧三鼎甲”微刊
2017年2月15日
其他

朋友,您听过“活颜良”吗?

老戏骨赵松樵先生谈演戏生活的体验赵松樵先生回忆《我与周信芳》《弟兄情意深——访赵松樵先生》苏雪安先生谈梨园老将苏廷奎长按正下方二维码可关注“京剧三鼎甲”微刊
2017年2月14日
其他

李万春先生谈《安天会》偷桃盗丹(附录像)

李万春晚年《闹天宫》片段斌庆社排演连台本戏《混元盒》,其中有一出《鄱阳湖》,派了我一个猴。这出戏里的猴,已经从西天取经回来,成了正果,受封为“斗战圣佛”,猴脸上金颜色就多了。有一天在前门外大栅栏西口的广德楼(剧场)演这出戏演着半截,我下场,来到后台,就听有人说;“涛七爷来啦!”我知道“涛七爷”,指的是清朝的贝勒载涛,也有叫他“涛贝勒”的。这位先生是著名票友,并且以演《安天会》的猴出名。我心里正想着:今儿个可得更铆上点儿,别让行家挑出毛病来,这时俞振庭先生走到我跟前说:“今儿个唱好点啊!猴,可是涛七爷的‘撒手锏”!往后有工夫,我还得带你跟人家请教去哪!”我连连答应。李万春早期《安天会》剧照涛贝勒坐在楼上正中间的包厢里,眼睛紧盯住台上,我在台上瞧他,也瞧得挺清楚,幸好我没有“怯场”的毛病,遇有名家反而更来精神,希望人家看到我的实际水平,这天的戏的确演得比平时细致,劲儿全使上了,功夫也全拿出来了。演完了,我回到后台,还没卸妆,俞振庭先生就陪着涛贝勒到后台来了。涛贝勒一边跟大伙儿道着“辛苦”,一边往我这边走来,我赶紧迎上前去,请了个“安”,说:“没唱好,您得多栽培!”载涛《八大锤》剧照涛贝勒哈哈大笑;拍着我的肩膀,说:唱得不错嘛,我挺满意。然后向俞振庭先生看了一眼,说:“这孩子我可瞧上了,唱猴戏合适,归置归置,来出《安天会》一唱准红。”略微停了停,接着说:“我给他说说,你瞧好不好?,”“那是求之不得呀!”俞先生满脸堆笑,“我刚才还跟万春说,得带他到您府上登门求教呢!”俞先生话音没落,我赶紧抢着,又给涛贝勒请了个“安”,嘴里说;“谢谢您啦!”《安天会》也是杨小楼先生的拿手戏。正巧杨先生和涛贝勒这出戏,都是前辈名家张淇林先生教的,虽然各自有所发展变化可总的路子是一个。我既受杨先生教导,又得涛贝勒传授,两下里毫无矛盾。张淇林脸谱自从涛贝勒表示教我,我就又多了一个学戏的地方。就这一出《安天会》我整整学了三年,涛贝勒才算点头,说了一句“现在瞧着是那么回事了,拿到台上去成啦!”现在都说“深入生活”,早年没有这个词儿,可是做法一个样。演什么对什么必得有深入了解,得琢磨透了,演出来才能像,为了掌握猴的特性,涛贝勒家里养着一个小猴,日常他总在观察猴的一举一动。我每回去学戏,涛贝勒都跟我说:“没事的时候,就瞧瞧猴,瞧它怎么吃东西,怎么喝水,瞧它的行动坐卧,咱们得跟它学,它是真正的师傅。”在另一种情况下,就又换了一个说法:“跟它学可是跟它学,咱们到台上可就不是学它了。咱们到台上,要是完全学着它的样子唱戏,那可就全砸了。那么样学,演出来的形象不是戏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美猴王,是万牲园(动物园)里的小毛猴、猴崽子!杨小楼《安天会》唱片【喜迁莺】望瑶池祥云笼罩,见苍松翠柏荫飘。摆列佳肴尽都是山珍海肴,恁看那雪藕交梨并火枣。俺可也缘不小,且饱餐赤鳞龙肝龟蚱。饮琼浆玉液香醪,饮琼浆玉液香醪。【刮地风】啊呀,万缕祥云不见绕,为什么静悄悄没点光耀?莫不是众家仙子齐来到,赴蟠桃把他相邀。接下来还说:“咱们怎么办?咱们得反过来,在台底下是咱们跟它学;上了台,得把它学咱们的样儿做出来。”刚开始学的时候,涛贝勒说的这些道理,我似懂非懂,弄不清究竟应当怎么办才合适。经过不断学,尤其是不断演出,体会得就越来越深了,这是个“人学猴、猴学人”的道理。舞台上演出来的是人格化的猴。只有这种猴,才够得上猴王、神猴、齐天大圣,所以不能停留在“人学猴”上头。人学猴,学出来的是猴;可舞台上的猴,正如涛贝勒说的,不是万牲园里的小毛猴。人学猴,演出来必然是毛手毛脚,显得小气,没有份量。反过来变成“猴学人”,就前进了一步,也提高了一步。简单地说也就是:演猴的演员,到台上,第一层是把自己变成猴,第二层是以这个猴去学人,模仿人的举止。猴学人不可能学得全像,还得流露出猴气来;可既是学人,必得有人的举止这么样两结合,戏里的猴就塑造好了,显得有气魄,能让人承认,够“猴王”、“大圣”的份儿。李万春谈《安天会》学艺经过“偷桃”和“盗丹”,是《安天会》里的两个重点场子,我学的时间最长,演出中自己琢磨得也最透。偷桃和盗丹的时候,都得把猴的特性演出来,才能吸引观众,让人觉得戏足,不温,不是走过场。“偷桃”这场,猴蹲在堂桌后的椅子上,两厢四看,这个动作非常重要,表示出猴的机警,是对猴特性的刻画。见四下无人赶紧拿起酒壶,动作要快,慢了就失去猴的特点了。喝酒时,先浅尝,觉出酒好,再大口地喝。酒到嘴里多了,辣了舌头,得有伸舌头、用手扇舌头的动作。这些动作也极为重要,拿桃之前,再四看。把桌上并列的四个盛桃的盘子,一个个拉向自己。抓桃时,也得快。做这些动作,都得配合着四看,随时突出“机警”二字。吃桃之前,抠桃毛和提起鸾带擦桃,都不能忽略,得做得细致入微。吃桃,杨先生采取真吃的演法,吃和吐皮,都在锣鼓里。不过杨先生吃时是拿苹果代桃,我演出时在有桃的季节就使真桃。吃桃时,随啃,随往四下吐皮,这也是猴的习惯。我还练过一种技巧,是转着圈啃,啃下来的皮不断,啃几圈之后,拿手从嘴边一抻,提起一长条果皮,观众十分欣赏,能得满堂好。李万春《闹天宫》剧照“盗丹”这场坐在斜放着的堂桌上,从小帐子上取葫芦,打葫芦盖的动作,同样得快。随后以鼻子凑近葫芦嘴儿闻。通过面现喜色的打喷嚏,表现出葫芦里金丹的香气袭人。吃金丹,也是先取一粒,扔进嘴里,细嚼,觉得味美,立即多往嘴里送。吃过之后,浑身刺痒,抓耳挠腰,搔上身,搓两腿,这些动作都要有内心感,不能流于形式。然后是拿起葫芦,底朝上,把葫芦嘴插进制度衣领口内,往衣服里边倒。从桌子上,还要在桌面上寻视,捏起遗漏的两三颗,仍入嘴里。表示出金丹的可贵,猴不忍丢弃一粒。这些小过节做的细致,能把观众的实现紧紧地吸引住,让人觉得真有猴的特点。京剧界老一辈人常说:“戏者,细也。”我说:“戏,细,戏”,意思一样,都是“只有把戏演的细致了,才能有戏”的这个道理。(摘自李万春《菊海竞渡》)【京剧三鼎甲】微信号2016年图文总目录赵绪昕老师《京剧武戏应存“津派”一说》《秋海棠》作者回忆童年看戏(附唱片、视频)不服老的尚老将(附录像)厉慧良先生谈《钟馗嫁妹》附录像厉慧良:《我要了一万元》(附视频)傅雷赞盖叫天:老艺人的自我批评绝不放在嘴边!长按正下方二维码可关注“京剧三鼎甲”微刊
2017年2月11日
其他

郑法祥先生谈“奋勇活猴”郝振基(附唱片)

1921年左右我在大世界演出,适逢北昆名家郝振基先生来上海丹桂第一台演戏,我每天下戏后必去观看。在海报的“郝振基”三字之上冠以“奋勇活猴”的头衔,这当然是资本家的噱头,但从郝先生的艺术精湛来说,这四字头衔也是当之无愧的。李之疆郝振基《火云洞》剧照我看过他的《借扇》、《安天会》、《通天犀》、《草诏》等戏,可算文武双全。他扮演的孙悟空机巧玲珑,把武生动作缩小,再把猴形揉合进去,在“亮相”时总是弓腿、斜身,似猴非猴,似人非人,美观得很。郝振基《安天会》唱片「头段」(笑介)咦嘿嘿,咦嚇、咦哇呀呀,(念)【引子】仙名永注长生录,不堕轮回,万古传。(白)可笑俺老孙,闯来闯去,便闯成一个,齐天大圣的名号,这也就足了。昨日多蒙玉帝,赐俺御酒金花,与俺五斗星君畅饮,吃得不觉大醉耶。不免再到桃园,查看一番。呀!前呼后拥,黄罗罩顶,好不洒乐人也!(笑介)咦嘿嘿,咦、咦哇呀呀,带马!(唱)【醉花阴】前呼后拥,威风好,摆头大,声名不小。(夹白)我想世人将闯怎比孙爷爷呵!(接唱)呀穿,穿一领蟒龙袍,戴一顶,金花帽,俺可也摆摆摇摇,玉带垂腰,身受享,爵禄封高。(白)唗。那些闯将的哥儿们哪……(接唱)都来学孙爷爷跟脚!「二段」(白)吓,(唱)望瑶池祥云笼罩,见苍松翠柏荫交。(白)唔呀,来此已是瑶池,我想把守瑶池的,怎肯放我进去,这便如何是好?哦呵有了,不免拔下毫毛,变一瞌睡的虫儿,叫他们撞着的就睡,扑嗤,啊呀,都睡熟了,待我进去。进得瑶池,好景像也!(唱)摆列佳肴,尽都是山珍海味,恁看那雪藕焦须不晓,俺老孙今日到此,俺可也缘不小,吃饱餐龙肝凤脑。(白)好,有酒在此!(唱)反将这玉液得这香醪(【小吹工尺】)(吐介)嘟噜~(白)好醉也,(唱)不觉迷睡潦倒,眼昏花,步乱交,今日个逍遥自在任游遨,哪怕旁人语话嘲。(白)兜率天宫。喂呀来此已是三十三天老君处。我一向要拜望这个老儿,他也不知我来在此处哇。他有不少抓耳挠腮的小动作,但并不俗气,而是着意表达孙悟空的天真活泼的性格。他的做工细腻,此如《安天会》的“盜丹”时,唱完〔刮地风〕的“俺可也上前去”随着“垛头”锣经翻筋斗下桌子,敏捷灵巧;摘下葫芦倒出金丹,先吃一、二粒,嚼嚼,想想,咂咂滋味,然后再“只当作炒豆儿嚼一饱”’使人看出了悟空的机灵;吃完了丹他在桌上寻找撒落的金丹,看见桌子缝里有一粒,就用手去抠,这时他身上药力发作,做出抓耳挠腮的动作;这节表演是非常生动的。郝振基《安天会》剧照郝先生的扮相很特别,《安天会》的《桃园》一场,有一种扮相是戴草王盔、翎子、狐尾,穿蟒袍,和《水帘洞》的头场差不多;郝先生是戴金纱帽、插金花,穿蟒袍,符合了〔醉花阴〕的“穿一件蟒龙袍,戴一顶金纱帽”的唱詞,既合理又美观,我就学了他的这个扮相。在《闹蟠桃·盜丹》时,他戴白毡帽,穿侉衣,这可能是北昆的老扮相,虽简单,但很有研究价值。侯玉山谈郝振基我那会儿很想跟郝先生攀攀“道”,由于大家都忙着演戏,沒有遇到机会。1926年郝先生又来上海演出,曾到舍下访我,可惜我正好去日本演戏,回国后他已经北上。有一年我去北京,心想趁这个机会去拜望他,不料他早已故世,事隔已久,至今还引以为憾。(摘自郑法祥《谈悟空戏表演艺术》)【京剧三鼎甲】微信号2016年图文总目录侯广有周万江二位老师(侯玉山先生九十岁演出录像)昆曲|俞振飞先生《长生殿.惊变》三段光绪末年
2017年2月9日
其他

翁偶虹先生谈京剧失传老戏《龙虎斗》

《龙虎斗》此剧即以龙喻宋主赵匡胤,以虎喻黑虎星呼延赞,为花脸老生之唢呐对儿戏。剧情紧接《下河东》,《白龙关》;欧阳芳里通河东刘崇,诓架亲征。诬杀先锋呼延寿廷而困赵匡胤。寿廷子呼延赞哑子开口,为父报仇,率众索战。战中,赵匡胤现龙形,呼延赞现虎形。经赵匡胤辨释真相,呼延赞在“天命”注定和是非大白的双重心理下,驯降宋主而戮欧阳芳。剧短而精,前半出【唢呐二黄】,后搬出胡琴西皮,非有嗓者不能胜任。当年大老板能演扎五色靠的戏,黄靠即此剧之赵匡胤。配虎者为何桂山,演必大轴。传说演此剧于北京广和楼时,声腔之高亢宏远,能在前门五牌楼闻之析然。长庚逝后,李顺亭,林树森等前后演之,后则沦为开场。马连良灌过唱片,意在提倡,然终不被重视。1937年,金少山北来,在合作戏中演出唢呐戏《大回朝》后,予烦其再现“虎”威,乃特邀李宝櫆配赵匡胤,虎踞龙上,生净易位,而龙得再现,亦大快事。实则此剧之虎啸龙吟,并不繁重,只是唢呐调高,唱腔又多拔高,嗓不裕者,视为畏途。马连良《龙虎斗》片段马连良录音张学津配像如:赵匡胤得报后,以“。。。探马报道:罗家山发来一哨人马,昨日鞭坠白龙(刘崇之子),今日马踏御营。若是河东人马,就不该鞭坠白龙;若是我国人马,就不该马踏御营,此事叫孤好难解也”一段表白,叫起【唢呐二黄原板】“探马儿不住地飞来报,他报道罗家山发兵一哨”。“探马儿”三字出口即是高唱,“飞来报”的“报”字,又拔高腔,直干云霄。而下句之“他报道”的“他”字,再以高腔接唱,峻岭相连。下以“杏黄旗不住地空中缭绕,吓坏了满营众大小儿曹”两句过渡到“在头上”,起【夺头】,接唱“摘下了飞龙帽罩”,接念“身上”,叫起【长锤】接【夺头】,唱“身上脱去蟒龙袍”,紧连唱“孤的玲珑铠”。“铠”字用高腔叫散,起【纽丝】下高台,即改唱【散板】“玲珑铠甲千丝绕,金锏对敌计千条,御林军与孤训营哨,看守御营莫辞劳”。【西皮导板】耳边厢又听得三呼万岁【西皮原板】想必是我朝中发来救兵猛然间睁开了单凤眼又只见呼小将跪至在马前对唱【西皮快板】马上擒孤擒不住
2017年2月8日
其他

“雍正皇帝”听马派《借东风》看《三岔口》

我爱看电视剧,却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尽量不看古装片,当然包括历史剧。因为看了往往为我们的编剧、导演以及演员们缺乏历史常识而感到羞愧,自己心里也不舒服。去年刚纪念过“徽班进京二百年”,而徽班进京并不等于已经产生或形成了京剧。说京剧史是与近代史(即公元一八四〇年)同步形成的,大体不算错。然则无论如何,在乾隆一朝以前的人,总之是看不到京剧的。退一步说,即使乾隆时有了京剧,也不会立即出现马连良的《借东风》。【二黄导板】习玄机学兵法孙武一样【回龙】识天文晓地理八卦阴阳【二黄原板】先帝爷越檀溪凶险波浪
2017年2月3日
其他

齐如山先生谈黄润甫 名丑王华甫学唱《阳平关》

齐如山:润甫内务府旗人,通称黄三,西什库养蜂夹道票房出身,一登台就很红。三庆班排整本《三国演义》,关羽归程长庚,张飞归钱宝丰,曹操一脚,便归他担任,全剧各脚,除旦脚外,以他为最年少,而通呼为活曹操。黄润甫《清风寨》之李逵剧照四十岁以前,嗓音极脆极亮,虽于铜锤不甚合宜,但于架子花尤其数板的唱功,最为清脆悦耳,以《丁甲山.李逵负荆》一戏,最受欢迎,彼时堂会,几几乎必有此戏,晚年塌衷,自创了许多特别腔,这是无可奈何,可是后来净脚多学之。票友下海,成为名脚者,大多数多以嗓音歌唱见长,以身段功架见长者,只有黄润甫一人,其身段台步之美,实有过于本行之处,最为难得。(摘自齐如山《京剧之变迁》)唱两句什么呢?哎,我唱他出《阳平关》学点花脸吧。【西皮导板】北山角下火焰飘【流水】大小将官齐咆哮孤王兴兵把贼扫要拿黄忠老儿曹下的马来孤就登山道【摇板】学韩信在九里山把令旗摇哎,这算一出。我还得唱点。再唱点什么了?我再唱出《黄鹤楼》,该学两句小生了。哎,对,我就是这个主意。唱点《黄鹤楼》!【摇板】水军冲破长江浪东吴将士个个强刘备过江命必丧夺回荆州再取襄阳哎,唱完我还得学两句,再学两句什么了?我再学学李吉瑞吧!李吉瑞唱《独木关》最好,我虽然学不了李吉瑞,我可也唱得满不对。对就唱《独木关》。搀扶了!【二黄散板】在月下惊碎了英雄虎胆思家乡回故土千难万难我与那尉迟帅无仇无恨他苦苦的要拿我所为哪般【导板】听一言气坏了虎貅上将【散板】这样的犯军规罪恶难当清宫戏画《阳平关》翁偶虹:王华甫是丑角名票,经常在北京德胜门内大街路北的果子观票房消遭。果子观是每逢二、五、八日素身走排的大票房,有时也彩排―二,总管事是唱丑角的周裕亭先生,这个票房,对外公开演出,不售戏票,每人只收五个铜板的茶资。王华甫《连升三级》剧照那时的王华甫,穿戴阔绰,体态丰腴。演出的《花子拾金》,最受欢迎他不止能摹唱德珺如的《群英会》、《黄鹤楼》,黄润甫的《阳平关》、《丁甲山》,还别出心裁,匪夷所思的用山东口音唱《秋胡戏妻》,演唱滑稽梯突。唱完这段还要学外国人用中国话宣传天主教义的生涩讲演,令人捧腹大笑。王曾灌过唱片,风行全国,其红可知。所以每逢走排之日,只要王华甫一到,烦演《拾金》者蜂拥后台。(摘自翁偶虹《王华甫激出“大闺女”》一文)黄润甫弟子
2017年2月1日
其他

【春节】VICTOR光绪末年 第一等真正名角文武合演 《大赐福》

【喜迁莺】则羡他功深德浩,则羡他功深德浩,因此上赐福天曹。逍也么遥,一门贤孝,则看这福自天来将官品超。争如为善好,这的是福缘自造。恁看那寿算弥高,恁看那寿算德这弥高。(唱词参考)
2017年1月27日
其他

【春节】金少山裘盛戎两代名净同唱《真假李逵》

离了梁山奔家村来在松林用耳听[西皮散板]松林里面有歹人[西皮导板]俺李鬼做事真是后悔[西皮流水]只因我好赌钱才去当贼腰掖着板斧我藏在了松林内偏偏地遇见了个真李逵真李逵
2017年1月27日
其他

翁偶虹先生谈《铜锤三奎》之王泉奎

王泉奎《刺王僚》实况录音【西皮导板】列国之中干戈厚【西皮原板】弑君不啻宰鸡牛
2017年1月26日
其他

翁偶虹先生谈《铜锤三奎》之娄振奎

娄振奎亦非梨园世家,父营浴室,家道小康。振奎幼喜食肉,体态丰硕,而嗓音洪亮宽厚。每随父兄观剧,辄摹唱花脸以自娱。父遂其志,初聘李德奎为师,学铜锤基本戏《草桥关》、《二进宫》、《锁五龙》等,德奎腹笥渊博,为金少山松竹社之“大管”,兼演二路花脸如《草桥关》之姚刚等,于金少山之唱腔,融会贯通,即以金腔授振奎,而振奎嗓又近于金,于是应时而起。【西皮导板】号令一声绑账外【西皮原板】不由得豪杰笑开怀某单人独骑我把唐营踹
2017年1月25日
其他

翁偶虹先生谈《铜锤三奎》之赵文奎

赵文奎主演《飞虎山》录音吴钰璋配像“三奎”之一的赵文奎,论嗓论唱,不弱于王(泉奎),娄(振奎),而鹏飞霞举则迟滞于后,1950年,李少春之新中国实验剧团演《智激美猴王》于北京长安戏院,袁世海饰黄袍怪,李幼春饰猪八戒,宝象国王则席于文奎,文奎嗓洪能唱,频获彩声,然地位属于高级班底。参加中国京剧院一团后,李和曾,叶盛兰均需花脸助演,时团中已有架子王玉让,铜锤杨少龙等,文奎仍不能畅试鯨奏。盛兰重排《周仁献嫂》,遵循原本,头场先上张武烈,二场上杜宪,交代仇结严嵩,突遭诬陷,率老弱残兵征蛮“送死”饰四老兵者,是清一色不勾脸的花脸演员—董鹤春、杨少龙、林盛竹及赵文奎,四净俨然,等于龙套。赵文奎《五台山》剧照【二黄原板】提起了当年投太原
2017年1月23日
其他

翁偶虹先生《由拨子《观画》谈到林树森》

小王桂卿拨子版《举鼎观画》(非麒派)全部《九焰山》包括《薛刚闹花灯》、《阳和摘印》、《法场换子》、《举鼎观画》、《薛刚招亲》,《徐策跑城》等折子戏,今常见者,只有《跑城》,实则其他诸折,并非冷戏。《闹花灯》,杨小楼常于上元节日演之,《换子》、《观画》,更属老生常见之作。绍兴大班二面大王汪小奎常演《打太庙》(即《闹花灯》,薛刚勾蓝脸),筱芳锦常演《阳和摘印》,陈鹤皋常演《举鼎观画》。林树森
2017年1月22日
其他

袁世海先生《颂郝师 一代名净》怀念恩师郝寿臣

郝老师与杨小楼先生的合作是贯彻始终的。最后几年,二位又排出了《灞桥挑袍》、《康郎山》三四本、《连环套》、《野猪林》、《坛山谷》、《陵母伏剑》、《甘宁百骑劫魏营》等剧。也曾与程砚秋先生合演《红拂传》。
2017年1月14日
其他

《秋海棠》作者回忆童年看戏(附唱片、视频)

我十三岁那年,舅父到上海投考震旦大学,我久慕十里洋场的繁华,定要随他同行。舅父尽管很不高兴,但到了上海还是抽空带我吃了几次小馆子,玩了好几个地方。可是在我这个日后注定要成为戏迷的孩子的脑袋里留下印象最深的只是两位京剧老艺人:李春来和双处。李春来《花蝴蝶》剧照李春来是著名武生演员,当时的年龄已近七旬。虽然他牙齿已掉了不少,老态难以掩饰,但当我看到他在大世界内乾坤大剧场,演出《三岔口)时,仍然身手矫健,动作敏捷,不亚于青少年,他演任棠惠,扮演黑店老板刘利华的是著名武丑侯云峰,两人配合得非常紧凑,在他们表演越墙而出的一刹那时,李春来抓起―块瓦片,直向追踪在后的侯云峰的前额砸去,“啪”的一声响,侯顿时血流满面。尽管这与变脸、喷火一样,是一种技巧,所谓血实际上是红色油彩,却因双方配合得巧,观众看在眼里很有真实感。尤其是我这个未成年的小学生,更觉得惊险已极,同时又很痛快,觉得这个坏蛋真该杀。盖叫天《白水滩》片段多年后我才知道李春来1855年出生于原河北省的新城,家境贫困,十一岁就到了北京,投入喜春台梆子科班习艺,工武生,后改唱京戏,大约于1890年左右便来到上海,除登台演出外,因年轻干练,很会办事,曾先后与人合资开办丹桂、春仙等茶园,担任类似经理的职务。他武功精纯,能戏很多,不仅对《白水滩》、《花蝴蝶》,等短打戏有独到之处,就是长靠戏也很出色,在《伐子都》中扎靠翻吊毛,摔硬僵尸,就是由他首创的。直到今天,凡演子都的演员也都必须露这―手功夫,但李春来六十九岁再演《伐子都》时,毕竟体力不胜,以至当场摔伤,医怡无效而死,其下场与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戏剧家莫里哀差不多,都是很惨痛的社会悲剧。但李春来的精淇艺术则已为内外行所公认,卓然自成一家。例如盖叫天的兄长张俊杰就是他的高足之一,盖老基本上也宗法李春来,但经他吸收融化,加以发展,后来又创出了一套盖派的武生表演艺术。【西皮导板】代灭奸曹修血诏【西皮原板】手提着御笔写根苗
2017年1月11日
其他

吴小如先生谈《马派的形成》(附四版“劝千岁”)

汉帝玄孙一脉流他有个二弟寿亭侯【西皮流水】青龙偃月鬼神愁白马坡斩过颜良诛文丑古城又斩蔡阳头
2017年1月7日
其他

厉慧良:《我要了一万元》(附视频)

厉慧良示范《闹天宫》录像听见说了吗?我最近教一出戏,要了一万元报酬!知道?那好,请听一听我的想法。夏天,天津青年京剧团请我教授、排练《截江夺斗》这出戏,准备年底参加全国青年剧团在天津的汇演。我提出的报酬是一万元,剧团领导当时没想到,回去经过请示、研究还是同意了,可这件事在京剧界和社会上都激起了不同反响。大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吃了一惊,教一出折子戏要这么多钱?厉慧良净认识钱了,穷疯了,掉钱眼儿里了吧!这应该属于反对派或者看不惯接受不了派。另一种是赞成派,说一个歌星出一次台唱俩歌什么的还要六七千元呢,像厉慧良这么个老艺术家,真正把自己拿手的玩意掏出来,一招一式地卖力气教,要个万儿八千的——不多!再者说,你不是请人家么,要多少在人家同意不同意,在你,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瞧,同样一件事,人们在看法上就有这么大的差别。我听说了,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该宣传就宣传一番,想让人家理解。自古以来就是老一辈艺术家培养青年,找一个或者几个具有合适条件的青年演员来教,把艺术传下去,是老一辈的愿望和责任。我自己就是一批不知名的但那是艺术上“明白”的老师教出来的(不是“名师”是明师),天津有一些中青年演员,我都很喜欢,有责任让艺术传宗接代。那么,干嘛还要这么多钱呢?有人说老艺术家从小学艺吃了多少苦,厉慧良的艺术多么好,是几十年摔打出来的,多么不容易,所以要一万元不多,这话我不能说,一说就是自吹自擂应该由别人评论。我要讲的观点是该要钱的必须要钱,不该要钱的地方千万别把经济效益也包括进去。前些年我曾经在沧州义务劳动70天,给那里的京剧团排戏,我一分钱也没有要,因为那儿没钱,剧团连奖金都发不出来,新排出《哑女告状》,连八百块钱的新戏装都置办不起,我想把这样的小剧团搞上去,出国演出,对大团不也是个促进嘛,我不仅不要钱,还自己往里搭了一两千块,在那儿住着,来个朋友,总得备点好烟、好茶吧!去年我还为天津西宁道小学四十多个小孩义务排《龙凤呈祥》,每天骑自行车来去,自带饭,茶、烟,也没要钱,同样因为对方没钱。厉慧良《挑滑车》片段再往远里说,八一八二那些年,好多演出、教课活动,我都没要报酬,当时还没有这种费、那种费一说。现在不同了,各种费用都有说法了,参加一个晚会的演出也领报酬了,也要了,不要不是挡别人的路吗?这里有个跟形势的问题。当有人议论毛阿敏唱一支歌多少钱,成千上万,我只觉得高兴。文艺界有人出这个头我高兴,但愿文艺界的人都像毛阿敏这么受欢迎我才高兴,她代表了文艺界的昌盛。我们一股脑地什么都不要钱,也不是促进的办法。事实上,现在社会上没有不用钱的地方和事情,干什么都需要点开支,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该要的钱还是不能要,我去山东参加著名武生、老朋友袁金凯的纪念演出就没要报酬,还有一些义演也没要。再回到这次教戏上来,所以要了一万元,一来是这项活动是有经费的,如果请外地的老师来教,往返路费加上住宾馆吃招待饭,即使有的档次还不如我的,各种费用核算下来也得差不多一万块;二来是解决经济困难,地方剧团有两次没长工资,文化部下文件批准补贴的只包括直属院团,这不合理,省市地方剧团也有好演员,就不该“补贴”?厉慧良《挑滑车》片段应该一视同仁,我现在生活不富裕,抽七毛钱一盒的香烟,在四川我有三位兄妹,两三年前就叫我去,我都去不了,没有路费,去一次总得两千多元,路费加上礼品等。这次能去了,定下来11月份携妻前往特意赶在11月份为赶上新年春节开销就更大了,我还花一千多元买了块地毯,铺在屋里地上,可以做俯卧撑啊活动腰腿了,自己练练功,劈叉不行演戏把腿伤了,我们这一行苦啊!......这次任务定下来,从7月7日开始研究剧本,40多分钟的戏,我光听剧本的录音就是一百多遍反复琢磨改编,整理,安排技巧,这出戏我在六一、六二年间挖掘传统戏时演过,已经30年没演了,拿出来教就要保证质量,从8月7日开始说戏,排练,用了50多天搞成,已经彩排过两次,现在还在加工,剧团每天早晨九点钟点名,我和演赵云的青年武生王立军约定7点半钟见面。先个别加工,我每天早7点骑自行车出门,11点回家吃饭,下午一点半去,五六点钟回来,我对戏的要求是严,不严出不来好戏,得对艺术负责,对青年负责,也对自己负责,要不人家会说;厉慧良要这么多钱,就排了这么一出戏呀!砸自己的牌子。对于我的干法,有人说给一万元太值了,我不加可否,有人说您要的太多了我也不驳,各有各的观点,据说一位著名的节日主持人在外地一个晚会上,出台一次就要了一万元,我为什么不能要?还是那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厉慧良《我要了一万元》)厉慧良先生谈《钟馗嫁妹》附录像不服老的尚老将一尚和玉民国访问记(附录像)傅雷赞盖叫天:老艺人的自我批评绝不放在嘴边!(附视频)【京剧三鼎甲】微信号2016年图文总目录长按正下方二维码可关注“京剧三鼎甲”微刊
2017年1月4日
其他

厉慧良先生谈《钟馗嫁妹》附录像

侯玉山《钟馗嫁妹》20岁刚过,我就听说钟馗的造型很奇特,很美,就很想学这出戏。当时我父亲的一个好朋友孟燮卿在厉家班任教,他周仓演得不错,我去请教他钟馗怎么演,但他不会。只是听他说钟馗和周仓都是架子活儿,造型差不多,演法不一样。其后,我遍访厉家班诸师终不能如愿。1950年我由重庆来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工作会议,在观摩演出时,看了北昆名净侯玉山先生的《钟馗嫁妹》才一饱眼福。由于幼年失学,没有文化,当时一边看,一边用“画小人”的方法记,把侯先生舞台上的艺术造型记下了许多。后来听说尚长春在上海演出此剧,我又赶去连看三五次,也用“画小人”的方法记下了许多东西。殷元和《钟馗嫁妹》回到重庆,我看了川剧的《钟馗嫁妹》和西南军区政治部京剧院殷元和的《嫁妹》,并且也画了一些小人。殷元和与我平素有交往,但我并不知他会演此戏。看了他的演出后,第二天我便登门求教,他把第一场给我走了两遍。再次登门时,因他们接到了进驻西藏的命令,正准备出发,未能继续学下来。我翻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画下的图,不甘心就此罢手。既然求教不得,一咬牙,横下一条心“自造”吧!于是,我先找戴国恒老师学会了曲子,随后便潜下心来研究钟馗的造型。钟馗是我国家喻户晓、千载流传的人物,在我国的民间艺术,甚至文人画中,他的形象都很常见。我把自己所看到的舞台上的钟馗形象综合起来,又从古书插图、古画、皮影艺术、寺庙泥塑以及捏面人的钟馗形象中广泛吸收使之为我所用。硬是根据我的理解,创出了一个“自造”的钟馗来。钟馗是与好友杜平进京赴试,途中误入鬼窟,才变得丑陋不堪,科举已然得中,结果殿试惊君,被黜落功名。一气之下,后宰门捐躯殒命。《嫁妹》表现他生前曾将妹妹许配给杜平,但没有向妹子说明,又因自己离家,无人做主,因此,在成神之后,回去嫁妹,以了心愿。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传说故事。我的所谓“自造”钟馗,不仅仅要表现他的形象与别个不同,更重要的是要向观众展现我塑造钟馗时对美的刻意追求。从《嫁妹》的主题出发,整个戏我强调用欢乐的气氛和美好的艺术造型,使观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不能因为是鬼的故事而给观众留下任何一点恐怖丑恶之感。为此,我试图从钟馗的形象造型美,形体动作美,以及戏的简洁凝炼的整体美这三个方面努力实现我的目的。厉慧良《钟馗嫁妹》首先谈谈钟馗的造型。从脸谱上,我摒弃了鬼脸子扮相。但脸谱目前也还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应当是丑中透美的独特形象,目前仍然只是和一般不同而已,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使之更加性格化。原来钟馗头戴八面威,身穿蓝蟒或黑蟒,十分威武,俨然一个大将军。但我考虑,钟馗是个满腹经纶的文人,应有书卷气质。所以,八面威与我所要塑造的书卷气的钟馗的气质不符。于是,我用判儿盔取代了八面威,衣服颜色如选用黑色、蓝色的官衣,都觉得武气太足,穿蟒也嫌太武气,我选择了红官衣,配上黄裤子、黄腰带,这样色彩较鲜亮,也显得文气一些,钟馗的奇特造型如果配上兜腮胡子当然好看,但我考虑,在戏曲舞台上胡子的用处很多,可以帮助表演,因此我设计了一副不太长,但并不短而比较厚的胡子,两边加上耳毛子。原来设计的耳毛子与《艳阳楼》高登的差不多,后来发现有些绺,于是在耳毛子旁边又附上一些散开的毛,使之“龇”出一点,但不能加得太多,不然就把脸给欺了。把胸脯、肩膀、屁股楦起来,穿上红官衣,戴上判儿盔,既有威严的气度又不那么武气十足。但身上一架起来,脚上还是一般的厚底靴就感觉不配称。看别人的钟馗时就有这种感觉,似乎是头重脚轻。但一直琢磨不出一双合适的靴子。一个偶然的发现,使我茅塞顿开。我看到寺庙里四大金刚的两只大翻头靴子,正是我千方百计所要寻找的。因此就请上海有名的“南恒泰”靴子铺照此形状做成厚底。穿上一试,老板说:“太大了,你穿上就显两只大脚了。”我一听,十分高兴,我的目的正是要解决身上庞大而脚小的矛盾。这双靴子比一般靴子都长,都宽,前高后低,坡度也比我其他的靴子大,底高三寸,乍一穿,真不适应,经过练习后才逐渐习惯了。厉慧良《钟馗嫁妹》下面谈谈我对钟馗形体动作的艺术处理。大凡膀架戏的表演都离不开歪肩、扭胯、夹膀、缩脖、腆肚、撅屁股等动作。比如一亮式耷拉着腕子,这是一般的表演不允许的,而对于钟馗等这类膀架人物却是必用的。我在给钟馗组织造型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表演中突出钟馗的文人气质,对此,我颇下了一番功夫。除了尽量在形体上避免武将有棱有角的“崩登仓”式的亮相外,我还给他增加了文人的习惯动作。比如钟馗的几个下场,在音乐中倒背手优哉游哉地下场去,这是从国画家张大千先生送我的一张画受到启示提炼出来的。画上一个秀才倒背着手,悠然自得地行走,帽子上的两根飘带被微风吹起飘在脑后,人物那种潇洒、飘逸、清高的神韵跃然纸上。虽然这张画遭受“文化大革命”的劫难遗失了,但大千先生那传神之笔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对我塑造钟馗形象,加强他的文人气质起了极大的作用。关于钟馗的舞蹈造型,我吸收了别人演出的很多长处,又从自己的特点出发,共搞出了20个,除一头一尾的两个造型外,中间18个全是耍剑的造型,我称之为“钟馗18剑”。耍剑,一般耍剑术,耍剑穗,而我是为了造型。在这些同小鬼密切合作共同组成的造型中,不仅在舞台上展示了一幅幅富有雕塑美的画面,而且把钟馗的妩媚的神态、文人的气质、刚毅的性格,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任何戏的表演都离不开使用技术,在《钟馗嫁妹》中我也使用了许多技术,但技术的使用首先要讲究精,讲究美,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力。比如,唱到“小桥边残雪报春晴”时,小鬼们引路上桥,一个个从桥上翻下去之后,锣鼓起[夺头],我一个飞叉从桥(一张桌高)上叉起一米多高,落地后仍是横叉,这个动作表现了桥面冰雪打滑,连驴带人都滑落桥下,给戏平添了一层跌宕,这个惊险场面,使不少观众为之惊叹不已。对这一绝技,许多人都以为我是飞起后横叉落地,实际上不可能,这个错觉是由于飞起得高、落得快而造成的。其实我是在飞起后将要落地时的一刹那稍加控制,把腿收回到一定的角度落地,落地后再一放横叉下去了。后来,由于不慎,右胯撕伤,致使以后的演出中不能继续使用这一绝技了。我很遗憾,以后曾试图恢复“飞叉”但没有成功,演出中我感到许多观众流露出失望之意。让观众失望,作为演员来说,是不道德的,我一直为之不安,考虑用什么技术来取代这一飞叉。我曾改为蹦下来后,转身,一抬腿亮相,但减色太多。我又考虑,把桥去掉,我摔个冷叉。但正经八百地起范儿来个冷叉,观众一定感觉不到有什么精彩。我在摔叉之前,锣鼓起[夺头],一勒缰,跟驴夫鬼一抄,随音乐左摆右摆冷不丁地“啪”一个横叉下去,果然观众被这突兀其来的一招儿震惊了,一个满堂彩。学习别人的东西时,不能原封不动地搬用,要善于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比如接下来,我走了几个身段,有人看后说像“迪斯科”,其实是取自天津京剧团《大闹乾坤》这出戏。在这出戏里大头鬼、小头鬼一出来在[走马]锣鼓中走了一连串的扭腰动作,我一看马上觉得这个动作挺好,可以借来用。为了突出钟馗的扭腰、横叉之后,用铙钹捂音,静下场来,“扑、扑、扑、扑、衣、扑、扑”,虽然就要这么几下,但醒目,很俏,观众的兴趣就逗起来了。扭腰耍屁股这类动作,京昆一般是不扭腰的,只有高腔才扭,但我考虑,钟馗楦起那么大的一个屁股而不用它来表演,总觉得可惜,况且利用它可以使造型优美,因此我便把《大闹乾坤》扭腰的技术取来为我的“自造”钟馗服务了。又比如见妹妹一场,妹妹开门后,钟馗进门的动作,观众也很喜欢,这个动作我是受到皮影艺术的启示变化而来的,皮影对鬼旋风的艺术处理很生动,越转越高,越转越快,很生动。因此我就设计见妹妹一场开门往里一个转身,往外一个转身,然后单腿一个转身,旋风一般地进了门,很有情趣。钟馗见丫环时有个“躺椅亮相”,这个地方一般都是用“圈儿椅”,因为比较大,亮相时使得开。但我觉得妹妹房中摆着一把靠椅,一把圈椅,不对称,不合理,观众一看就会想到钟馗要使用圈儿椅技术了,使观众分神。于是我改成两把都是靠椅,靠椅宽一尺一寸,而钟馗的屁股有一尺五寸,如何使用“躺椅亮相”这一技术呢?桌子和椅子之间正好有个空隙,我就利用这个空隙来使用“躺椅亮相”这一技术。丫环“哎呀”一蹲下,我骗腿起跳,转身360度,屁股正好落在桌子和椅子空当,“拍”一亮相。现在年纪大了,这个技术现在在舞台上用起来,比年轻时慢多了。最后谈谈我对这出戏结构的艺术处理。看了几台《钟馗嫁妹》之后,就感觉后半部有些散、拖。因为完成了“嫁妹”这个主题后,观众已经满足了,再施展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技艺,强拉着观众,就要使观众厌倦。比如“与爷更衣”之后,钟馗下场,原来这个地方是众鬼卒翻牌头表演,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哑场,或走一排旋子,或走一排“铁门槛”或一排滚鸡蛋等,很热闹。但我觉得脱离剧情,像是卖艺。所以在五十年代我就改成鬼打架,设计了一些滑稽情节插在剧情里,加上小鬼都是笑脸化装,可提提观众的精神。之后,按原来剧本还应有两段唱,站在椅子上有一段唱,跟杜平见了面后下来再唱一段,我觉得有些“强弩之末”,就免去了。接下来我用跑车倒骑驴等动作。8个人在[车龙马卒]牌子里跑三插花,有小步、蹉步等,各走各的。我还感觉这个戏前面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把“耍牙笏”的东西挪到后面跳判时使用,让钟馗骑着驴放着分一走,把钟馗得意的神情表达出来了。另外,“后探海踹丫儿”这个技术,我也把它从前头挪到后头在[四击头]中走完这个动作,观众一鼓掌,全剧急煞车结束了。以前[吹打]接[滚头]我还有个腿上下来回摆的技术,虽然观众也喝彩,但有些卖弄技术,而且在全剧即将结束时,节奏上有些拖沓,我也把它去掉了。现在全剧才四十多分钟,显得比较简洁凝炼。1956年,我来北京演出《钟馗嫁妹》很受欢迎。尤其是舞蹈界十分喜欢这出戏。我请钱宝森老先生来看戏,他看戏后却说:“慧良,这出戏你不会呀!”当我把这出戏的前前后后创作过程讲给他听,他点头说:“你按现在这样也演红了,大家都说你这出戏不错。”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应当有自己的艺术见解,应当有创造精神。不成功可以留下教训供后人借鉴,成功了就是一条路。(《我怎么“自创”《钟馗嫁妹》》厉慧良口述
2017年1月3日
其他

【京剧三鼎甲】微信号2016年图文总目录

白云鹏民国访问记【独家专访】富连成科班“元字科”92岁高龄的高元升先生侯广有周万江二位老师(侯玉山先生九十岁演出录像)长按正下方二维码可关注“京剧三鼎甲”微刊
2017年1月1日
其他

【原创】赵绪昕老师《京剧武戏应存“津派”一说》一文

京剧武戏应存“津派”一说赵绪昕津门名武生张世麟主演《恶虎村》视频长期以来,京剧无论文戏还是武戏,其艺术风格从大范围分,被分割成“京派”和“海派”两大块,又称北派或南派,此种说法已经根深蒂固了。但是,京剧武戏中,应该还有“天津派”(津派)一说。它确实存在,而且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至今仍然在对京剧武戏极其演员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12年是津派武生重要代表人物薛凤池诞辰130周年,笔者想以此为契机,对京剧武戏极其演员的“天津派”做一番探讨。薛凤池《挑滑车》剧照武戏“津派”的提出,不是本人的发明,也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说法。早在1926年以前就有人提出过“天津派武生”这个概念,而“天津派武生”和武戏这种实体与现象的出现和存在,则要比这个概念的出现早得多,可以上溯到清光绪年间。但是,“天津派武生”这个概念提出后,并没有引起后来的京剧史学界、评论界和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没有被广泛采纳引用到京剧专业常用词汇中来。1926年9月,由上海启智印务公司印刷,上海大报馆、北京顺天时报馆、东方时报馆总发行的一本叫做《京剧二百年历史》的书出版。这是一位叫波多野乾一的日本人写成的书,原名是《支那剧及其名优》,原书内容写至1922年的京剧界情况。1926年该书正式出版时,翻译者鹿原学人补写了1922年以后的内容,并把书名改为《京剧二百年历史》。该书所述对京剧涉及颇为深入,为1926年以前百年间的80余位著名京剧演员的生活经历、表演特点做出简要评传,对京剧的行当界定及流派进行了论述。做为一名外国人的作者对京剧如此痴迷,对京剧有如此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该会付出多么大的心血,克服多少困难,才能写出这些东西来,令人感动和敬佩。该书为我们留下了京剧一笔宝贵的历史资料。《京剧二百年历史》的作者波多野乾一在该书里就曾4次提到“天津派武生”这个概念,并对“天津派武生”给予高度的评价。作者是当时代的人,长年出入于各戏楼茶园,各路名角多为他所亲见,他与诸多京剧名家交谊深厚。他的论艺是经过细心比较而发,评价较为客观,所述所论可为信史。一、“津派”武戏极其演员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津派”形成于清光绪年间,形成比较完整的风格体系,独领当时京剧武戏表演的新风。1.豪迈爽快的精神风貌天津设卫筑城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市区聚落则在1214年。《金史·完颜佐传》记:当时在天津今红桥区西青道以南建“直沽寨”,做为漕粮转输之地,以百万担计,武清巡检完颜佐被任命为都统。至金、元两朝建都北京以后,天津地位愈趋重要。1402年,明永乐二年在此设卫,明成祖赐名“天津”,开始建城围墙,1406年建成。天津之地初为军事要塞,后以盐业及河、海漕运为商埠重镇。天津逐渐成了移民的目的地。最初移民是随历代军队而来的,后人安居生息于此,故为后世留下尚武精神。天津又是水陆码头,故有码头文化的传统。明代起,天津文武人才辈出,科考及第门户大增。1860年8月24日,英、法侵略军兵临天津城下,12月正式对外开埠。此后各国列强乘机而入,天津成了国中有国的九国租借之地。日本侵华时期,日军占领天津数年。如此,天津又多了外国半殖民地性质的买办经济和西洋的文化影响。天津这样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天津近代文化的多元化特点。天津文化的多元化包括:以老城厢为中心的华夏传统高雅文化;以义和团运动和霍元甲为代表的天津长期反抗国内封建统治和国外侵略所形成的豪气尚武的平民文化;以天后宫妈祖庙为标志的码头文化;以来自浙江、江苏、安徽、山西等地为主力军的移民文化;以五大道为租借地为标志的西洋殖民文化。这些使得天津呈现五方杂陈的局面,天津文化具有海纳百川般的包容性——雅俗、南北、中西,交汇于此,无不为天津所接纳,这些与天津地方文化相融合。受到以上元素影响所形成的民俗民风,直接影响了天津京剧武戏的发展趋势和取向,促成天津一派武戏特点的形成。据查“二黄腔”在天津的流行不晚于清代道光初年。1824年(道光4年)崔旭写的《津门百咏》诗集里有“只有儿童偏快乐,满街学唱二黄腔。”的诗句。到了清同、光年间,天津的京剧演出活动已非常活跃,南北京戏班在此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光绪末年(1908)10月2日的《大公报》载文说“津人最喜看戏,不惜小费,各园生意,故为兴旺。”《津门杂记》上说天津民风“俗尚奢华,礼教日兴,科第接武,富者多好倡为善义行,其贫者就死不悔,勇于赴难而不屈”。天津地区是义和团、红灯照等反封建、反帝斗争的重要活动之地。受天津这种历史文化传统精神的影响,天津中下层平民尤其欢迎武戏,武生人材因而得到天津这块沃土良好的培育和营养。到清光绪年间的晚期,天津一派的武生群体已经形成。“津派”武戏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演员表现出来的那种刚强豪爽的精神风貌,注重演员在舞台上要表现出充足的“精气神”,一亮相就要二目圆睁、豪气十足、精神抖擞。在塑造角色上大都是英武百倍,神勇无比,气概非凡的样子。演员表演起来酣畅淋漓,作风顽强,全力以赴,动作刚健干脆,强悍凌厉,开打勇猛火炽,势不可挡,确实表现出了“就死不悔”、“勇于赴难而不屈”的精神风貌。2.精于短打
2016年12月31日
其他

刘曾复先生回忆汪(桂芬)派名须生王凤卿

王凤卿王凤卿字仁斋,原籍江苏,生于北京。其兄是著名青衣王瑶卿。王凤卿幼年由崇富贵、陈春元开蒙,后从贾丽川学老生,十余岁便搭班演出。由于他的嗓子冲、扮相好、身段边式、工夫扎实,所以很快就成了大名。【京剧老生后三鼎甲】汪桂芬
2016年12月30日
其他

袁世海先生回忆余叔岩教《战太平》珍贵录像

[二黄导板]头戴着紫金盔齐眉盖顶[散板]为大将临阵死哪顾得贪生撩铠甲且把二堂进
2016年12月29日
其他

京剧珍贵资料《郝寿臣脸谱集》出版始末

《郝寿臣脸谱集》出版于1962年。这部既完全恪守舞台脸谱勾画和扮装规范,又有详尽勾脸程序、手法及经验法度的艺术专著,是郝寿臣先生在数十年舞台实践中砥砺磨光、不断创造而形成的郝派艺术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扶病老之躯,呕尽心血,为后学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京剧《群英会.中计斩将》根据郝寿臣萧长华等人演出录音配像刘永贵饰曹操黄德华饰蒋干王晓赖《草桥关》剧照《脸谱集》的出版可追溯到1928年春,当时郝寿臣随马连良新组的春福社应邀至上海演出。上海花脸名票王晓籁(时为上海商会会长),心仪郝氏艺术已久。对郝派脸谱更是心摹手追,钦羡不已。王晓籁向郝寿臣提出由其出资为郝出版脸谱集,用刚刚传入上海的美国柯达彩色胶卷拍摄,必令脸谱集增色云云。但事不凑巧,郝在北京奋章大院的新居正在动工兴建,此番来沪,已在先施公司预购窗饰、门锁等物,急于返京监造,只得婉谢王晓籁一番盛意,约定日后再行商议。这以后,由于诸事繁忙,《脸谱集》便不再提起了。新中国成立后,郝寿臣脸任北京戏校校长,他全身心投入教学当中,病魔袭来,也全然不顾。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筹拍名家荟萃的戏曲影片《群英会·借东风》。剧中曹操一角众望所归,议定由郝寿臣扮演。是年8月11日,郝寿臣参加电影《群英会·借东风》的拍摄前预演。连日劳乏,年近七旬的郝寿臣回来便病倒了,心脏病急性发作。刚从美国游学归来的独子郝德元看到父亲的这种情况,致信当时主管电影的文化部张致祥副部长,请领导权衡“是要《群英会·借东风》的曹操;还是保全一个戏校校长,多为国家培养几个表演人才”。此时正值袁世海随梅兰芳访日归来,闻讯立即到郝宅探望师父。郝德元恳请袁世海代演曹操,以为两全之策。曹操改由袁世海扮演,但郝寿臣不肯休息,他又为弟子修改剧本,并耐心地为袁世海说唱腔、说身段。戏说完了,他的心绞痛再次发作,就在《群英会》开机之前又住进了同仁医院。一天,吴晓铃先生来医院探望,建议趁老人健在,应抓紧抢救整理郝派艺术资料,郝寿臣回想起三十年前在上海与王晓籁未竞的计划,欣然同意拍摄脸谱。吴晓铃与郝德元制定了一个“与老人健康赛跑”的计划,立即行动起来。北影领导派来二位摄影师;北京戏校派来盔箱王文俊和二衣王春泰;郝老的学生王福来随侍左右充当“剧务”;剧作家吴幻荪先生担任谱法记录。郝宅的北屋正房改为临时摄影棚,1957年6月3日,《郝寿臣脸谱集》在当时的奋章大院53号正式开拍。郝寿臣一生演过二百多出戏,扮演过一百六十多个人物,经过协商,精选了四十个人物的经典脸谱。当时医生规定郝寿臣先生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构图简单些的脸谱每天只能勾两个,而马武、窦尔墩一类的复杂构图则要用一个多小时,每天只能拍一个,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工作,拍摄工作告竣。《郝寿臣脸谱集》在出版过程中,更得到了许多艺术大师的关心与襄助。老舍先生在应邀为《脸谱集》撰写序文时得知没有拍《瓦口关》的张飞和《打堂》的秦灿,大为遗憾,极力劝老人补拍这两个人物,为后人留下宝贵资料,并择日偕夫人以及吴晓铃先生等到大北照相馆补拍。美术设计大师张正宇主动请缨,为郝氏脸谱集担任设计。田汉生平不喜笔墨酬应,以致从不准备印章,在应邀为脸谱集题签时,特地请人刻制了一枚印章,以示庄重。梅兰芳当时已患严重心脏病,听说《郝寿臣脸谱集》即将出版,扶病为脸谱集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称赞“郝老先生无私地把六十多年勾脸的经验方法做出系统的分析,详尽的即使,公开出来”是了不起的精神。序文写就后,又委托许姬传先生恭楷誉录,钤上印章。两个月后,梅先生就与世长辞了。又过了两个月,郝寿臣先生也驾鹤西去,遗憾的是,郝寿臣先生最终未能亲眼看到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这本“迄今为止,已经出版的脸谱集中最成功的一种”(《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语)。1962年11月,《郝寿臣脸谱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越三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戏剧出版社收存的脸谱胶片被糊上了窗户。彭真同志当年回赠郝老子女的五本脸谱集,也被抄去不知所终。至80年代,艺术界的领导与郝老的友人、弟子组成“郝寿臣艺术整理委员会”时,上天入地,竟找不到一本脸谱集。正在这时,王光美同志打来电话:“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后,发还的抄家物品中,竟有一本《郝寿臣脸谱集》”。王光美同志回忆说,这是当年刘少奇主席出于喜爱,用自己的体己钱购来并经常翻阅的。听说“郝寿臣艺术整理委员会”成立,王光美同志希望“郝先生的珍贵遗产得到认真的研究和继承”,将这本留有共和国主席手泽的画册慷慨赠与郝寿臣艺术整理委员会。经辛勤操作,1996年用刘少奇主席珍藏本重印的《郝寿臣脸谱集》问世。从1928年郝寿臣、王晓籁上海之约到成熟,已经过近70年的光阴。使《郝寿臣脸谱集》再现于世的刘少奇主席珍藏本,在脸谱集的再版首发式上,又经郝寿臣之子郝德元之手,通过王光美同志回赠给刘少奇主席的湖南故居永久陈列,供后世人们瞻仰。(海波《郝寿臣脸谱集出版始末》)马连良裘盛戎二位先生《舍命全交》叶盛长先生谈师兄刘连荣(附录像)江上行《大寿而逝的侯喜瑞》(附唱片、录像)梅兰芳先生谈清末名净金秀山(附唱片)袁世海先生谈马前马后与《穆柯寨.烧山》叶盛长先生谈名净马连昆(附唱片)韩少华先生《李春恒先生和他的爱女》一文陈富年先生谈裘桂仙的演唱艺术齐啸云老师之前的女花脸(附唱片)金洪群先生《我的父亲金少山》附金少山谭小培《七郎托兆》唱片樊效臣先生谈郝派《连环套》刘永春与金秀山的比较(附唱片)金少山:唱戏的不得倒好,卖菜的能得倒好吗?老舍敬悼郝寿臣:即使您扮倪荣,一出台帘便有人喝彩。侯喜瑞先生谈《战宛城.马踏青苗》的表演花脸泰斗何桂山(附清末录音)【独家专访】侯广有周万江二位老师(附侯玉山先生九十岁演出《钟馗嫁妹》录像)【戏迷福音】有21年历史的西单大世界音像重新开张,各种戏曲图书光盘皆有出售。长按正下方二维码可关注“京剧三鼎甲”微刊
2016年12月28日
其他

陈志明老师《我的舅祖父时慧宝》一文(附唱片)

孙菊仙(附珍贵录音)被旧中国埋没的顶级男高音(附唱片)苏少卿先生1947年发表的《应提倡老调》一文(附唱片)珍贵史料《听罗亮生谈孙菊仙》(附绝迹舞台多年
2016年12月27日
其他

梁小鸾老师谈《德高望重的李多奎先生》(附录像)

《秦香莲》电影片段李多奎饰国太裘盛戎饰包拯赵丽秋饰皇姑在京剧老旦行当中,李多奎先生的影响最为深远。在京剧界,一致称他的表演艺术为“李派”。“李派”老旦在京剧老旦行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突出作用,李先生本人更不愧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表演艺术家。李多奎便装照
2016年12月26日
其他

马连良裘盛戎二位先生《舍命全交》

京剧《舍命全交》:幽州人羊角哀夜读,左伯桃冒雪自羌奔郢都,腹饥求宿,羊角哀盛款之,结为兄弟,并亲伴左伯桃赴郢都,天寒风雪交加,左脱衣予羊,冻死荆轲山桑树下。羊至楚,拜中大夫,厚葬左伯桃。荆轲魂逐左魂,左托兆于羊,羊自刎,魂助左战败荆轲,以保左墓。根据马连良裘盛戎录音配像张学津饰左伯桃李长春饰羊角哀叶盛长先生谈名净马连昆(附唱片)陈富年先生谈裘桂仙的演唱艺术马最良先生追忆兄长马连良(附录像)马连良先生谈京剧《清风亭》长按正下方二维码可关注“京剧三鼎甲”微刊
2016年12月25日
其他

梅兰芳剧团老演员韦三奎

《贩马记》(《奇双会》):陕西褒城马贩李奇有子保童及女桂枝,续娶杨三春为妻,杨与地保田旺私通,乘李外出,虐待其子女。保童、桂枝逃出,保童为渔翁救去抚养,桂枝则遇客商刘志善,被认作义女,携访刘友赵荣山,赵继妻虐待其子赵宠,刘劝解,将桂枝许婚赵宠。赵中试,授褒城县令。李奇贩马归,不见子女,问杨氏,杨佯称病死,李不信,诘问丫鬟春花,春花畏罪自缢,田旺、杨氏遂诬李奇逼奸春花致死,告于县丞胡敬,胡受贿,将李严刑逼招,押入死囚牢。赵宠既接任,下乡劝农。桂枝夜闻哭声,提问,始知己父被冤,俟赵归,哭诉此情,求赵写状,赵并教以乔妆至新任巡按处投递。入辕门,桂枝因惊荒而露形迹,巡按拉入后堂,实即其弟保童,为李奇昭雪,一家团聚。京剧《贩马记.哭监》根据梅兰芳王少亭韦三奎薛永德等人演出录音配像迟金声饰李奇梅葆玖饰李桂枝李元真饰家院薛永德饰禁卒李红艳饰丫鬟韦三奎先生为梅(兰芳)剧团资格较老的一位演员,幼年坐科正乐社科班,与尚小云、芙蓉草、荀慧生为师兄弟。曾一度在尚小云先生开创的荣春社任教。拜李春林先生为师,李春林坐科长春社,为梅兰芳剧团管事之一,辅佐梅剧团多年有“京剧四大管”之称。梅兰芳先生排演全本《宇宙锋》。由李春林举荐弟子韦三奎出演赵忠一角,其中赵忠替死一折,为全剧增色不少,得内外行好评。由于其天赋欠佳,长期配演二三路角色,然而红花虽好,仍需绿叶扶持。如《贩马记.哭监》一折中的老家院,本身并没有几句台词的一个角色,韦先生演来声情并茂,并不因角色小而敷衍了事。根据韦三奎刘连荣等人《霸王别姬》录音配像黄世骧饰李左车景荣庆饰项羽在发现禁卒因老犯人李奇,无钱打点而惨遭虐待,对禁卒的行为进行了申斥。再到后面夫人赏赐李奇银钱后,李奇因惧怕禁卒毒打,将银钱转送禁卒时,禁卒得了银钱,从之前的“无钱老狗”,改口赞其为好人,展现的势力嘴脸。韦三奎饰演的家院,及时给予了辛辣的讽刺。替观众把心中的不平发泄了出来。将一个平淡无奇的角色,演的鲜活饱满。既不搅戏,又恰到好处的将戏做足,真正的体现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一道理。梅兰芳韦三奎《穆桂英挂帅》剧照韦先生嗓音条件不佳,但念白苍劲有力,口齿清晰,感情充沛。在《生死恨》、《西施》、《御碑亭》等几出传世录音中均有出演。除演老生外也兼演老旦,如《凤还巢》的程夫人,《穆桂英挂帅》的佘太君,也由韦三奎扮演。叶盛长先生谈师兄刘连荣(附录像)梅兰芳先生谈清末名净金秀山(附唱片)陈富年先生谈俞振飞的昆曲造诣(附录像)苏雪安先生谈梨园老将苏廷奎(附唱片)何时希先生谈老谭派名票友程君谋王庾生:一出《哭祖庙》订交十几年(附录音)刘曾复先生谈京剧“三挡”(附录音)郑传鉴先生谈昆剧《搜山打车》梅兰芳谈《黛玉葬花》(附珍贵演出录像)齐如山:《问樵闹府》的身段(附视频)梅兰芳:听戏的听傻了,就连我这同台唱戏的也听出了神。周信芳:继承和发展戏曲流派之我见吴小如:富连成的老生行中,雷喜福称得起是功臣了。胡琴圣手孙佐臣:学艺第一要路子正,第二要能用苦功。傅雷赞盖叫天:老艺人的自我批评绝不放在嘴边!(附视频)翁偶虹先生谈
2016年12月24日
其他

叶盛长先生谈师兄刘连荣(附录像)

京剧《普球山》根据刘连荣薛永德录音配像罗长德饰蔡庆冯万奎饰苍头刘连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北京。幼时在某戏班里学戏,至十五岁时始入喜连成科班。先学河北梆子老生,后改从姚增禄先生学武生,最后又改学京剧净行,由萧长华和丁俊先生教他二路花脸戏,如《赵家楼》中的王通、《花蝴蝶》中的邓车、《冀州城》中的姜叙等角色,他都演得很好。特别象《收关胜》、《芦林坡》一类舞大刀的戏,他演得更出色。变声期过后,他的嗓音一天比一天洪亮,渐渐由只演“大英雄”一类的反坐子花脸而发展到能演一些唱、念、做兼而有之的重头戏。当时,科里的几名主要净角相继出科,连荣师兄便顶了上来。我父亲见他越来越出息,就请萧长华先生给他说了不少“三国”戏,如《临江会》中的关羽,《群英会》中的黄盖、曹操,《芦花荡》中的张飞等,还说了《审七长亭》、《荥阳关》等剧目。由于连荣师兄刻苦用功,进步很快。梅兰芳刘连荣《霸王别姬》【垓下歌】连荣师兄为人忠厚,自小就不计名利,不出风头,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挑肥拣瘦。学满之后,他一直留在科班演戏,个人没有急于外出搭班的要求。后来,梅兰芳先生因自己领导的承华社缺少当家花脸,便到科班来向家父求援。家父当即推荐连荣师兄,而连荣师兄却异常谦逊,表示自己的技能尚欠精熟,生恐与如此有名的大演员难以合作。家父鼓励他说:以你现在的本事,完全能够胜任愉快。即便遇到难题,也可就近向兰芳请教,或者回科班向各位先生讨教。连荣师兄得到如此勉励,便鼓足了勇气搭入梅剧团。第一出戏演的是《宇宙锋》,他饰赵高,居然一炮打响轰动京都,这是他自己始料不及的。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了梅先生的长期合作者。后来,他以净行应工接替了杨小楼先生以武生应工的项羽一角,与梅先生联袂演出《霸王别姬》,并陪梅先生出访了美国。马连良刘连荣《串龙珠》剧照他长期在梅剧团,间或也应邀在马连良师兄的剧团里短期演出。连荣师兄待人极好,肯于帮助别人。一次四哥盛兰贴演《罗成》,原排花脸演员临时因故未到。连荣师兄得知后,自动赶到后台,二话没说,抄起彩笔就勾脸,扮演了元吉一角。我出科后短期挑班时,连荣师兄为我台上助威却不取分文。这件事我终生不会忘怀。连荣师兄戏路很宽,尤以白脸末演得最好,无论是曹操、赵高或严嵩,他都能演出身份和气度来。江上行《大寿而逝的侯喜瑞》(附唱片、录像)梅兰芳先生谈清末名净金秀山(附唱片)袁世海先生谈马前马后与《穆柯寨.烧山》叶盛长先生谈名净马连昆(附唱片)韩少华先生《李春恒先生和他的爱女》一文陈富年先生谈裘桂仙的演唱艺术齐啸云老师之前的女花脸(附唱片)金洪群先生《我的父亲金少山》附金少山谭小培《七郎托兆》唱片樊效臣先生谈郝派《连环套》刘永春与金秀山的比较(附唱片)金少山:唱戏的不得倒好,卖菜的能得倒好吗?老舍敬悼郝寿臣:即使您扮倪荣,一出台帘便有人喝彩。侯喜瑞先生谈《战宛城.马踏青苗》的表演花脸泰斗何桂山(附清末录音)【独家专访】侯广有周万江二位老师(附侯玉山先生九十岁演出《钟馗嫁妹》录像)长按正下方二维码可关注“京剧三鼎甲”微刊
2016年12月23日
其他

刘曾复先生谈余叔岩挚友张伯驹(附录音)

张伯驹说戏录音【失街亭】【引子】羽扇纶巾,四轮车,快似风云。阴阳反掌定乾坤,保汉家,两代贤臣。【定场诗】忆昔当年居卧龙,万里乾坤掌握中。扫荡狼烟扶汉统,人曰男儿大英雄老夫,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帝托孤以来,势必扫荡狼烟,扭转汉室。闻知司马懿兵至岐山,必然夺取街亭。想街亭乃汉中要路,必须差一能将防守。众位将军,哪位将军,带领一哨人马,前去镇守街亭,当帐请令。马将军愿往么,那司马懿,虽然年迈,用兵如神,将军不可轻视。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啊。军无戏言,好,当帐立来,侯令。众位将军,哪位将军,愿协同马谡,共守街亭,甘当此任。王将军愿往么,此番到了街亭,靠山近水,安营扎寨。临行之时,画一图形,禀报我知。赵老将军听令,命你镇守列柳城。马岱听令,押运粮草,军前听用,不得有误马谡进账,今逢大敌,非比寻常。我有一言,将军听了【西皮原板】两国交锋龙虎斗各为其主统貔貅管带三军要宽厚赏罚中公平莫要自由此一番领兵去镇守靠山近水把陉守【西皮摇板】先帝爷白帝城叮咛就俺诸葛扶幼主岂能无忧但愿得此一去扫平贼寇也免得我亲自去把贼收【空城计】
2016年12月22日
其他

苏雪安先生谈武丑泰斗王长林(附唱片)

(附清末录音)年少争传张二奎(附民国唱片)湖北罗田余三胜(附清末录音)花脸泰斗何桂山(附清末录音)老夫子
2016年12月21日
其他

江上行访吴富琴谈程砚秋(附录像)

为了纪念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笔者专程走访长期与程合作的,现已八十高龄的吴富琴,请他谈谈程砚秋的生平事迹,吴富琴对程砚秋作了回忆。他说:"我十七岁出科,十八岁那年(1921)和程砚秋同搭庆兴社高庆奎的班。我开锣唱一出,自己刚出科那有钱制行头,所用服装都是砚秋主动借我穿的,我们从那时起,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挂二牌和高庆奎配对戏,那时他已结识了罗瘿公先生,由罗介绍向梅兰芳执弟子礼,因而时去梅家走动。那年腊月有人来对我说:'梅家高人多,其中有人在称赞你,说你的戏演的不错。'于是我老叔就带我去芦草园梅家。罗瘿公、齐如山、冯幼伟、李释戡诸先生都在。他们一致意见要我效法姚玉芙与梅兰芳,以后专为砚秋本演二旦,作为程的亲密助手。因为我和程本来很不错,当然一口答应。从此我们就开始合作,后来我还做了他的代理人,成了程的鸣和社、秋声社的社长。"
2016年12月19日
其他

江上行《大寿而逝的侯喜瑞》(附唱片、录像)

以九十二岁的高龄病逝的侯喜瑞,是近代梨园中享寿最高,艺术最精,最受广大观众欢迎的艺术家,他的一生有很生动的事迹:
2016年12月18日
其他

梅兰芳先生谈清末名净金秀山(附唱片)

见那一个鱼儿在水上走口吐着寒光照人的双眸冷气吹得难擎受大叫渔人快把船来收
2016年12月17日
其他

袁世海先生谈马前马后与《穆柯寨.烧山》

《穆柯寨.烧山》:北宋年间,宋辽开战,辽摆天门阵,杨六郎命孟良搬请五郎助破天门阵,五郎需穆柯寨的降龙木作斧柄,孟良、焦赞去索取,被寨主之女穆桂英所败。焦、孟请杨宗保助战,杨被穆擒去,孟用火葫芦烧山,又被穆用分火扇将火扇回,焦、孟大败。剧中孟良、焦赞二将,各带一字髯表现胡子被火烧残。前辈名净,黄润甫、金秀山、郎德山、董俊峰、侯喜瑞等人擅演。【西皮导板】心急加鞭恨马慢【西皮流水】离了黄河奔阳关北国胡儿累造反要夺我主的锦江山宋王天子险遭难元帅帐中把将令传差了孟良和焦赞不分昼夜四路把兵搬太平年兵遣散为将才知保国难根据景荣庆王泉奎梅兰芳录音配像景荣庆饰焦赞姚宗儒饰孟良董圆圆饰穆桂英我和盛戎分别在《穆柯寨》中饰演焦赞、孟良。
2016年12月16日
其他

记汪(桂芬)派老生名票郭仲衡先生(附《举鼎观画》唱片)

程(长庚)派老生余胜荪汪侠公先生谈许荫棠许德义父子(附唱片)齐如山先生谈京剧奎派著名老生许荫棠(附唱片)珍贵史料《听罗亮生谈孙菊仙》(附绝迹舞台多年
2016年12月15日
其他

马连良先生谈《春秋笔》编排经过(附唱片)

以指正,连良当率扶风全体同人,深致敬意。(1942年)叶盛长先生谈名净马连昆(附唱片)马最良先生追忆兄长马连良(附录像)马连良先生谈京剧《清风亭》长按正下方二维码可关注“京剧三鼎甲”微刊
2016年12月14日
其他

叶盛长先生谈名净马连昆(附唱片)

【摇板】我爱那陈公台为人义好【西皮流水】可惜他一旦间反背吾曹守城军你快去把信通报你就说曹孟德来会故交【西皮导板】耳边厢忽听得曹操来到【西皮原板】站城头扶垛口往下观瞧白龙驹坐定了奸贼曹操一派的假殷勤那袖里藏刀今日里引人马何事来到说明了我和你再把兵交曹孟德听一言满脸赔笑尊一声公台兄细听根苗你若是擒吕布城池献了回朝去我保你身挂紫袍【西皮二六】曹孟德休得要花言语巧我这里似明月就照你的心梢你若是念故交将兵退了我和你常和好就永不犯你的边壕你若是执意的横行霸道顷刻间管叫你是片甲难逃【摇板】陈公台说此话令人可恼霎时间濮阳城化为海潮马连昆,原名家元,字佩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人,系马连良的本家兄弟。十二岁时经马西园老人介绍入喜连成科班学花脸。他天资很好,接受能力强,学戏的速度很快,不仅学会了许多铜锤和架子花脸应工的戏,而且通晓文武场面,既能打鼓,又会操琴。本来是位很有前途的演员,但由于他性情高傲欠修养,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致使自己在事业上未能大显身手,想起来实在是很可惜的。马连良马连昆《打严嵩》剧照连昆师兄早已作古了,作为他的师弟,我似乎不应当在他身后品头论足。但是我却觉得从他的失败中可以引出一些值得记取的教训,对我们每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不是没有裨益的。所以,我才斗胆把他的一些往事追述于后,以为前车之鉴。连昆师兄幼时学戏很用功,从不贪图走捷径,他会得多,记得牢,但同时却滋长了骄傲情绪,加上本人的脾气较古怪,所以出科后很难与同行们协调地合作,往往因为对别人的苛求而把彼此的关系弄僵,同时把事情搞乱。
2016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