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编者按3月31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共同举办“新的动荡变革期与中国外交”系列研讨会之二——“全球文明对话与2023年中国外交”。与会专家发言要点由本公众号整理、编辑并发布。毛瑞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与联合国携手推动全球文明对话2023年3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倡导文明交流互鉴,是我国一贯的外交立场,也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内容。全球文明倡议,顺应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文化特性,争取自主发展权利的诉求,是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和反制美西方所渲染的,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的冷战思维的积极作为。国际层面关于文明多样性的讨论由来已久,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兴起,且一开始就与所谓西方文明优越论和最高文明形态的历史观相对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和进入联合国系统后,推动国际社会摒弃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冷战后,为应对所谓“文明冲突论”和“历史终结论”的消极影响,国际社会有志之士积极推动将文明多样性作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国际规范。在这一过程中,联合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倡导文明对话与和解,是联合国的价值基础。一般认为,冷战后,在联合国有关“文明对话”的主张最早由伊朗总统哈塔米在1997年提出。1998年11月,联大首次通过决议,将2001年定为“联合国文明对话年”。2001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文明对话全球议程》,指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开展文明对话的牵头机构。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4年,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公开宣称美国入侵伊拉克为非法的背景下,西班牙请求秘书长成立高级别小组推动文明对话。2005年7月,安南发起创立“联合国文明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