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君的碎碎念

其他

水一篇~

知乎发了广告,那惯例更新公众号(其实上次发了我也没更,懒狗)。首先,MAGA!祝贺川皇!上个月私信问我最多的,就是怎么看京东杨笠事件。没啥好说的,该呗。企业市场部门的本职之一,就是在营销策划阶段认真分析自己的目标客户。杨笠事件充分说明:京东这家企业出现了明显的大企业病征,在互联网企业核心的流量部门上拉胯。中军都崩了,有理由怀疑仓储配送等中后台也存在问题。都轮不到分析什么合理性,在商言商,用户就是最大的合理性。但私信的几个胖友明显不满意,说:王哥你以前还写过一些关于女权的回答,为啥这次不吱声?为啥?两边都挨骂呗。当年朱军案时,我觉得实际上不大可能,因为化妆间不是休息室,是有人频繁出入来补妆和确认进场时间的。但当时主流情绪是“有权老男人肯定骚扰小姑娘”,你帮一个老男人说话是几个意思?骂。这种主流情绪有毛病么?没有,我个人就见过一堆老男人性骚扰甚至性剥削实习生,酒桌上说起来引以为傲。但就事论事嘛。等到女权越来越女拳,咱又得挨骂。聊农村话题,只是简单说一下农村女性存在继承权歧视,这会加重高额彩礼等其他问题,又挨骂:你是不是在合理化彩礼?不是。我只是想说: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背后往往存在着现实基础,特别是经济层面的。不触动这些基础,单靠几纸文件不会带来改变。社会讨论应当把关注重点带回来到能推动改革的有关部门,通过讨论为他们赋权。是很理想,但三十岁的人应该明白:天底下很多事,不是“太理想了”,而是绕来绕去只能这么做。当然,骂的最重的是我的男女平等立场,甚至能让一些小姑娘跑到我公众号里来骂。我的立场没那么后现代,偏老西马的女权主义:一,男女都是劳动者,在劳动者身份上都易遭受不公支配;女性在部分工种上由于生理差距会更明显;二,但女性除劳动者这一身份外,大量女性还有另一身份:生育者。你可以认为她们还要承担一项非常特殊的“劳动”:实现人自身的再生产。而且这项“劳动”还附带了大量难以计价的隐形成本,如家务、生理消耗、职场损失;三,因此男女平等有一个不可绕开的核心:如何对生育者进行平权。可想而知这个观点会被怎么骂:我不是生育机器、你个国男是有皇位继承嘛这么关注生育、男人除了生真是没别的诉求了巴拉巴拉。冷静。女性有生育能力,不等于咱就是要求所有女性都生育(看一眼生育率啊亲)、也不等于咱不包容不生育女性、也不等于咱认定生育是女性的唯一价值。咱就是说:基于现实,尽量找出一些可量化的科学标准,在不妄想一步解决所有问题的理性下,先改善重灾区。不量化,后果就是身份政治。一部分享有优势的女性窃取了遭罪女性的苦难、夺走了她们的话语权,用来强化自己的优势地位。就像老美黑人缺乏的是普遍强制的合格基础教育,但精英老黑能窃取这种不公,来转换成精英黑人子女进入名校的优先权。这种操作多了,就会导致整个讨论都毒化,讨论本身丧失意义,问题停在原地。当然,这话在眼下的氛围里是没用了。那接下来怎么办?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做好男女双方脱离传统婚恋思维的心理建设。首先,官方嘴巴的不作为,一定会放任舆论极化。就像我上面阐述的那套立场,如果你去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你找不到什么太大区别。官方也明确重视生育待遇、农村妇女经济地位、农村女童受教育权、老年妇女疾病等重灾区。身子是做了事的,理应赞许;但麻烦是嘴巴基本没做事,不辩经,空手让出定义权。男女平等,是结果导向还是机会导向?是强制文件规定比例分配还是链条化源头管理?理由?城市女性与农村女性是否能基于户籍和资产差距来进行平权上的划分?只有固定的那几句话,没有深入释经,后果就是各路人马披着虎皮来争夺释经权。那他们肯定不会往中间走,中间立场没流量,极化是必然。同时,舆论极化也会呼应一个现实: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不会那么快,上头暂时还没把婚姻生育视为一种必须要大力补贴的环节,还是高成本。思想和物质都没有足够基础,男女双方的对立短期不会缓解。在过程里,能做的增量行为,就是为双方退出这种关系的过程做点心理建设。很多小胖友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是传统婚恋模式,但等他们成人后,他们期望的那种模式已经在大面积坍塌。既然旧神已死、新神未生,那就尽量让他们有不内耗不自谴的认知:找不到你期望的那种模式,就不必硬来。男女都完全可以不婚,既然都对婚恋关系不满,那就先别走入;两性关系绝不是定义自己价值的尺子,无论男女,单身都不应被视为一种劣化状态;冷静看待两性的亲密关系,剥离其中空洞的社会价值。想找就找,想分就分,以人与人之间诚实尊重为准则,不上超出两人之外的价值;尽量回归自身,工业化已经在异化你了,没必要自己多加一层。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基于科学来管理自己,减少雌竞雄竞;提前做好最低打算,以单身终老为前提规划职业和财务,平静看待死亡;在最低打算的基础上,放弃无谓焦虑,平静看待婚恋关系的可能性。你已经做好不参与婚恋关系的准备,那就没必要对另一群体保持谈判失败的敌意。还有很多,不赘述,但我觉得男女通用。本质就是把天经地义按部就班(实际上越来越难)的环节先放下,回归自己的真实需求,基于自己真实需求来客观看待另一方。别急着进入混乱的市场。所以对京东杨笠这事,我觉得很好。我是客户,我是买方,我不喜欢我的卖方冒犯我。非垄断市场里,买方有资格不去解释自己的情绪,理解这种情绪是京东这个卖方的义务,不能理解那就继续。这是个很公平的行为,因为假如哪天某女性客户为主的品牌也搞了类似的活,她们也完全可以这样操作。对等表达是理清交易行为的第一步,表达清晰后再梳理行为,然后才是基于现实行为的方案。期待京东今年双十一的成绩。最后,MAGA!16年看好川皇,如愿以偿;20年看好川皇,泪洒当场。今年依旧看好,但不想多说,7月枪击时我就一句话:川皇归来。看好的原因很简单:这几年老美高通胀,等于变相收入下降,老美民众肯定有换人情绪。而川皇的根本路线是合理的:加大本土化石能源供给,根本上降低价格;去监管的同时去补贴,更适应老美那种制造业环境;减税,在低监管金融环境里增大企业的资金效率;虽然大幅加征关税会对冲一部分效果,但如果配合至少2次降息周期和一定赤字扩张,总体收益是可期待的,尤其是美本土企业活力。当然,站回咱自身立场,麻烦不小。动辄20%至30%的关税,而且大概率基于原产地穿透准则,外贸会面临不小压力;且会加速中低端制造业向东盟等地转移,国内服务业的新增就业压力变大;高科技领域不用想,全线封锁。但我个人还是宁愿川皇。这是个谈判性对手,从来不顾忌漫天要价,条件非常坦白。只要你能顶住,其实跟这种对手反而能谈成。而且硬刚的对手才能有效促进内部改革。在内部没有足够渠道来传递改革需求的前提下,有时候你就得靠外部倒逼。咱的产能冠绝全球,如果就是有一大块外部不能消化,那么最终必须转回内部;内部无力消化,那二次调节就必须启动。反正不管怎么许愿,民主党将来也必定会走这条路,那还不如提早看清底牌。未来四年不好走(说得好像过去几年很好走一样),总之市场视角要尽量关注非美海外和本土化题材。最后的最后:Luce可爱!都放Luce了,那这次就不放各路老师的推荐啦...
11月6日 下午 10:36
其他

新年小嘟囔

前几天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字,想作为本号的年终闲扯,结果无了。一般来说,省事的方法是改巴改巴,锤词炼句、移形换影,再发。我想了想,重写一篇。因为回头看那篇,无非是阐述了今年的三败:俄乌战争的外交操作、八月飞机落地、年底发卡弯。2022年是合订本之年,这种前倨后恭、思之令人发笑的操作实在太多,我重新拣着说一遍,意义不大。所以另草就一篇斯文点的,与诸位闲扯。看清自己的位置。这句话原本我以为不必说。从后台数据来看,我的知乎关注者有70%是25岁以上。这个年纪已经在接受生活的碾压,社会对自己是什么诉求,心里大概有谱。但从本月私信来看,很多人还是处于严重的困惑状态。为了帮一些胖友理清思路,我再唠叨一下。公司是为员工而存在的吗?不能说没有,国有体制里有一些公司的主要职责是吸纳就业,他们可以算是“为员工而存在”。但多数公司不是为了员工而存在。他们普遍是在收益的驱动下、组成了一只包括人力在内的、可以实现资金循环的团队和运作结构。员工在这个组织里,是一种资产,而且往往是附属性资产。因为员工普遍不存在自己独立意志和博弈能力,他意志遵循上级指令,他的博弈(例如工资)遵循市场普遍定价。换言之:员工对于公司,不仅是附属的,而且是无力的。他在公司内的博弈希望,往往要寄托在外部压力下。例如劳动法,例如专业及现实世界的边界。“实在不让做”和“实在做不到”,这是员工在公司内部的真正博弈能力。员工对公司而言,就是这样卑微的一份资产。照这两年的流行话术,就是油箱里的燃料。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很多关联问题根本不会纠结。你会纠结是哪个员工影响了管理层的决策吗?笑话,什么时候轮到管理层听员工的了?管理层的决策思路很简单:基于手上包括员工在内的资产,动态调整能实现最大收益的运营方针。注意:咱这聊的是有特色的公司,所以这里的收益不仅仅是钱,权威也是收益,立场也是收益。觉得给员工发下午茶点心,能让公关部发稿子“我司的员工福利好好哦”,就会发;当这个下午茶点心开始越来越贵、当员工的午休时间影响到了工作时间,就不发。整个决策,从头到尾,和员工本身没关系。这是一个有点隐形但非常基础的社会常态:政策和成本收益高度相关,但和被执行者的意志极其低相关。特别是严重缺乏集体协商能力的某些公司,政策可以完全无视被执行者的意志。忘记了这一点,就容易发出“我觉得很好,为什么不是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句话,在管理层眼里无价值。这个角度看似悲观,但我觉得对个体而言,是把削铁如泥的思想利剑。第一,可以放下“我是公司的主人”这种幼稚心态。你或许原本是公司的主人,将来也可能进入管理层。但在当下,你不是。于是就不会参与很多无效的情绪波动。第二,可以回归到“我家真有一头牛”的角度去思考。现在是信息过剩时代,哪怕是过去非常难搞的经济数据,如今通过国家统计局官网和各路金融机构的定期研报,也能摸个大概。但很多人在这信息过剩的时代里,依然每天问:“我该怎么办?”大棋党绘制出一幅气象恢宏的远景,大家看完后心满意足安心入睡。但睡着前的十分钟突然惊醒:“那我呢?”这就是这把利剑的价值:很多大棋党的内容也不算大错,只是他们的视角是公司、是管理层。当你理解了自己的位置后,你就能从普通员工的去再分析大棋党的内容,这也算对抗性阅读了。这份公司文件对于你、你的家庭养老和大病医疗、你的青壮年黄金十年的就业机遇,要时刻记住把自己放到这个位置去分析。因为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你在公司运营的大政方针上是严重被动的,但这些文件都是以你为执行成本,所以这个视角的切换非常关键。我认为,这也是社会关系现代化的先声。第三,真正有效地去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一员时,他才能真正理解其他普通员工。很多人喜欢大喇叭喊:我们都是员工,我们都一样,我是为你们好。虚伪莫过于此,因为这话往往出自管理层的视角。他们内心真正想法,依然是把普通员工视为一种可调配的资源,而真正的燃料不会代入司机。理解的本质是什么?是意识到分歧。已确定的共识不需要理解,就像已公认的谎言不能算谎言,因为欺骗的效力消失了,只剩下了概念。当今的很多讨论,其实是以讨论之名的否认。有效的讨论虽然也要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但并不否认分歧的事实;无效的讨论则直接跳过对事实分歧的认知,尝试用一个结论去塑造整个讨论过程。当员工们能认知到彼此之间的分歧存在,那就能意识到集体协商的价值。这就是妥协,社会学里最精华的概念。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是哲学范畴。而社会学角度上,我们也需要“认识我自己”。认识到自身的渺小无力,不是坏事。因为你会开始思考灵活、机警、巧变的价值;你会在俗世洪流冲刷时,思考盲从的代价;你会在听到一些“公论”时,下意识判断对自己的影响。2023年有霜雪,要善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顺祝新年快乐~
2023年1月2日
其他

人口红利怎么还?

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到“资源诅咒”这个词,指的是一帮矿二代国家或城市,矿挖完了经济就嗝屁了。那时候对这个词没啥感觉。对一个国人聊资源诅咒,就好比让营养不良的穷人家孩子听你扯富贵病,有点齁。但某一天我突然反应过来:如果把人看成一种矿呢?格局一下就打开。先回看传统的资源诅咒。二战前,资源诅咒的特征还不明显。相反,早期工业化都是在资源富足地区发生的,例如英德的钢煤联合生产区。像今年大热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就位于全球第五大的顿巴斯煤田之上。基于这723亿吨的探明储量,乌东形成了以卢甘斯克钢铁厂为核心的煤钢体系,成为苏联工业化的核心之一。资源诅咒真正开始流行,基本在二战后。一,基本国际秩序得到保证,直接动手抢的国家越来越少;一点五,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使得直接统治他国领土会产生高昂的治理成本;二,技术扩散使得开采难度降低;三,关贸总协定等国际贸易体系使得流通成本降低。二战后,强国们慢慢从初级帝国主义的“抢就完事了”,转为“抢不如买”。用强势货币来间接收割比直接占领要轻松得多。这是资源诅咒的基础。学界对资源诅咒还有不少分歧,但主流都认可一个特征:依赖。高度沉迷的产业依赖,有点像“再吸一口”。一,容易形成庞大的灰色寻租空间。私有财产边界不明晰的状态下出现资源红利,最典型的操作就是许可权寻租。在开采资质、运输、劳务、销售定价上出现各种或明或暗的“门槛”。明的“门槛”容易滋生腐败,买证挂靠伪造躲避检查;暗的“门槛”容易滋生地头蛇,特别是运输和劳务环节。这些暗处的地头蛇又往往从属于明处的印章,形成上下联动。产权不清晰,已经是社会治理能力低弱的体现。照常理,应该要靠强力的交易量来对冲。大规模的、分散的、个体化的交易,会自发呼唤更公平的规则。但资源红利时,资源所有方和买方往往是少数大企业大集团。因此虽然交易量庞大、从业者众多,但真正有主导权的个体极少。一百个俄罗斯的油气田也没有一个华强北公平。产权不明晰结合资源红利,往往会恶化寻租。这点,国内的油矿大院子弟应该会有比我更深的领悟。二,产业结构严重单一化。很多地方都有单一化特征。东部南部很多县城只做一两个外贸产业,这都是单一化。但资源产业的单一化有个问题:资源交易的市场反馈,远弱于多数民用品。例如佛山搞小家电的,两个季度的淡季,必然导致部分高负债小工厂发不出工资。工人流走、厂房转让设备和土地,散了。而资源型产业,负债规模远高于多数民用品(重工业资产)、资产估值不清晰(到底有多少是“可开采”?)、工人和设备的跨业切换成本较高(服装城可以简单改成五金城,煤市矿市怎么改?),这都导致资源产业宁可熬,也不会轻易变。直到最后一车煤被远出,大量负债才被明确违约的结局,然后迅速转入漫长的债务出清。高成本给资源交易带来高刚性。除非行政干预,否则很多矿真的会咬牙挖到最后一方(例如阜新),在最后一刻爆雷。而长期的刚性单一,又导致本地投资长期被这个单一产业所挤占。当资源枯竭时,仅有的产能、人力、投资都难以在本地找到有效再投资渠道。这就使得爆雷之日、雷基本全炸在本地。产能直接蒸发、员工当场失业、设备严重贱卖,本地交易量锐减,瞬间跌入萧条。三,高收益期里的无效投资。寻租和僵硬的单一产业,已经很糟了。但再加一锤的,是各种无效投资。在红利期里,手上有闲钱,很多资源富足地区会不自觉地热衷各种超前投资。有良心的会去发福利,好大喜功的会去大建。这点看一眼沙特就够了,在沙漠里搞各种人造奇观,绿洲海滩,黄沙堆里建高速。奇观大建,有高额的维护成本;社会福利,是难以削减的民意成本。这俩都是偏刚性的,削减之日就是社会信心衰败之时。资源的红利,很容易给地方造成一种错觉:我这么赚,我一定做得很好吧?于是忽视了自身在法治、教育、民生基建、研发和技术储备上的不足。当红利一断,需要其他交易量来迟滞下坠时,左支右绌。这就使得资源诅咒降临时,不仅有产业本身的债务,还有大量社会面的无效投资所衍生的债务,而且往往和民生相关。寻租、僵硬单一化、无效投资,这些都是资源诅咒的特点。现在有个比较黑色幽默的思考摆在我们面前:假如人矿确实挖完了,人矿枯竭又会复刻多少传统资源诅咒的特征?个人杂想:首先,单一化里的债务爆雷和投资挤压是高度类似的。债务爆雷最好理解:我国流水线工人占劳动力总量约11.7%。从产业结构上看,至少有5000万人以上从事着低技术含量的组装工序。转入老龄化后,单社保压力(接近1比1.8的供养比)就足以拉升劳动力成本。届时,就算打工人卑微地不指望高工资,医保和养老压力也会把社保转为某种“税收”,向企业普遍征收。走低的青壮年劳动力和走高的社保,最终一定会把劳动力价格拉到制造业难以承受的水平。小厂接单能力下降,爆雷;大厂迁移。结合在一起就是中低端产业的加速流出。那就是失业。这倒不好吐槽什么。技术进步本来就伴随着工序本身的就业量减少。但挤压投资从另一面撞来。这里说的挤压,是典型的“人矿依赖”:大量对产业的投资(抛去土地这个大头),往往集中于对员工的“管理”。打卡、摄像头、园区、动作分析、人力流程管理。这些也是要投资的,但这些投资的方向是“管人”,而非“管物”。设备迭代、材料研发、工序工艺研发上的投资,在我国企业级普遍孱弱。因为人力有红利,投资人力所能产出的增量效率,比投资这些“物”要更赚。但问题是:当人力从“余”转“缺”,管人的知识和经验很容易无效化,甚至很难输出到海外。“管物”的投资,例如工程数据和产业数据集成,才是能够扩散到装备制造业和反哺材料研发的关键。如果想要在低端制造环节转移的同时控制产业链,继续在这个产业里赚多数人还能分享到的钱,那就要有对物的知识。否则空有“管人”的知识,当产业转移时,除了少数资方和业务培训人员,大量工程师岗位、装备制造行业岗位也被整个转走。还是能赚钱,但只有少数人能赚。这无助于爆雷时产生的大范围中低端失业。其次,无效投资。在咱这的典型,就是红利期的房地产。我国制造业是赚了钱的,看看东南就知道。但上到老板下到打工人,钱都成了房子。制造业的剩余是房地产价值的重要支柱。赚了钱买房,因为结婚要房、抵押要房、连特么上市估值都看房。人矿枯竭本身就会砸房,而制造业稳定收入的工人衰减会加速这个进程,因为稳定现金流走弱,非常不利于强调稳定性的贷款。至于一线和二三四线的分化、企业主和打工人的“卖厂卖房转进大城地产”,我以前写过很多,不赘述。最后,寻租。这块,我认为也有隐性影响。我个人南北晃荡的经验是:部分东南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确实较好。规则较清晰、窗口好打交道、普通人破事少。即使今年上海被群嘲,我如今依然建议很多小胖友能去上海就去。这是因为这些城市聚集了庞大的分散个体,这些个体的需求量在倒逼系统迭代,属于压力型改进。而劳务输出大省们,不分南北,都存在着相当明显的社会治理能力停滞。裙带和地方家族,三四十年的小集团。红利期里,本地青壮年流出,本地社会治理压力较低,反而加重了某些痼疾;待人矿枯竭后,我估计这种趋势反而更明显。有点像日本泡沫后,文化产品喜欢描写小农村的怪谈。因为投资和人口大分化后,持续现代化的就是东京大阪们,萧条地区会在存量环境里回归保守。可能会加重某些地区的寻租。总之,杂想一篇,姑妄阅之。但人矿枯竭是十年后的必然事实,驱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原动力在消失。之后靠什么,国家和大企业的投资主导会改善什么?又会对哪些困境力有不逮?这是眼下讨论里缺失的。也是年轻小胖友对自己人生规划所不得不思考的。喝啤酒滴看过来( ̄▽ ̄)~*(可点击图片查看)(上新啤酒可点击图片查看)(上新啤酒可点击图片查看)(上新啤酒可点击图片查看)(可点击图片查看)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不是雪糕刺你,是互联网营销刺你

群众集火钟薛高,说白了主要不是奔着品质问题,还是因为贵;而钟薛高的贵,大头并不是贵在产品,而是贵在新的互联网营销和销售模式;所以集体潜意识上,群众集火的是这套所谓的“先进玩法”。首先我得说我的一个个人“偏见”:我发自内心看不起大量“国潮”产品,因为我坚信他们不仅没有供应链的定义能力,甚至严重缺乏供应链管理能力。我在17年跑智能制造时,接触了很多其他领域的产线(传感器和数据管理的模型是可以兼容的),其中就有做饼干的、做饮料的、做中央厨房的。这些行业老哥都聊了一件事:国潮买卖真好做,因为真有钱,也真不懂。那段时间某气森林火了,而某气森林的发家路就是仿照海外产品,多批次小批量地照抄,然后投放到市场里做滚动测试。这其实是个互联网游戏做投放测试的玩法,某气森林的创始人正是从这个行业里出来的。一群资本觉得这个模式大有搞头,提了个“消费升级新国货”的概念,投了一堆企业来搞饼干饮料雪糕糖果等快消品。因此这些团队基本没有供应链能力,很多人只是做过这些产品的营销和分销(钟薛高创始人以前就是做马迭尔的运营),甚至不少团队连产品人员都没有,完全外包。其结果就是:这帮人根本不懂口味和原材料,也根本不存在对配方的理解,更完全没有管理工艺的能力。清末民初的“网红”餐厅还懂得请个知名大厨来掌个勺,这帮人连这一步都省了。奶还是老国企的奶,走的还是雀巢星巴克这些老玩家的国内供应链,改个页面和包装,就潮了。他们卖的只有故事,还是个连历史沉淀都没有、近三年里新编的故事,居然就敢问我要三五倍的价格,忍不了。其次,没有供应链能力也不算致命伤。你专心做运营,做周转效率和供应链管理,价格好质量过得去,也能成大牌。宜家其实也就四五十家自有工厂,主做实木板材,其他所有工厂都是代工。但宜家有着强悍的设计能力,设计深度可以下沉到原材料,以原材料的特性来引导产线工艺。因此宜家的轻资产不算是负面而是优势,能帮助宜家保持品类多、成本低、质量和价格相对合适的产品线。相比之下国内这帮打着“爆款”名义就几款产品、还不舍得投入供应链美其名曰“轻资产”的,真是弟弟。中间庞大的空间,被他们花在了营销上。小红书铺个上万篇,抖音几十万条,微博两三百个号。知乎是个穷酸平台,一千篇吧。(所以这篇吐槽我不能发知乎,还得指望接广告捏)舆论造起来后头部主播疯狂带货,电商平台砸钱买流,成了。正常食品饮料类的平台扣点应该是5%,平台流量成本一般在20%到30%之间,我低了算当20%吧;冷链运输成本一般占冰品的三分之一,钟薛高曾说过自己是46%,我还是取30%(但我实际上保持怀疑,因为丫单价太高了,而冷链只是算体积);50%出去了。你再加上前面的互联网营销,我就算20%吧。你起码得给自己留个5%吧?留给生产成本的空间,25%,这是包原材料、人工、生产工序、包装的25%。18元的话,4.5元。其实这套玩法只搞互联网的话,我没情绪,因为都这么搞,无能为力了属于是。但丫现在把货铺线下,还是这么个价,这就断了普通消费者的活路了。线下门店冷链是没有互联网电商冷链贵的。因为每个门店的冰柜相当于一个小仓,放进去直接卖;而互联网冷链要进各区大仓,再快速递送到个人,多了损耗和用工环节。一根绿豆冰,我记得四年前的批发价是五毛多,这是包了生产和门店运输的。门店撑死卖个一块五,赚个小一块的电费。而钟薛高照搬互联网定价。我估计线下批发价就在6到7元,这是批给大区经销的;到门店手里,很可能是10到12元。然后线下门店也卖18元。经销商乐意,门店乐意,钟薛高更乐意。毕竟线上做营销,可能利润率不到10%;线下以6元7元的批发价出货,利润率可以做到30%以上。完全可以利用线下来回收线上的互联网营销成本。于是悄无声息,一块多的绿豆冰从冰柜消失,18元的钟薛高大规模占领线下。你从冰柜里一掏,被刺了。先免个责:以上想法和测算不作任何事实与价值判断,仅为个人思考,仅供读者参考。(我毕竟也是接过律师函的人)但有个观点我是坚信的:高成本的互联网营销不仅让很多产品的线上成本高于线下,甚至已经开始挤压线下平价产品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当这些“互联网爆款”入侵到高频次的快消品时,这种成本攀高和转嫁的情况更加严重。这几年的“新国货”和“国潮”,到底是本土内需真实上升,还是互联网投资对国民日常消费的绑架?我持负面看法。
2022年7月7日
其他

特权阶层与苏联解体

手中钱腰间肉胯下D(划掉)足下路,均不让我心安
2021年10月14日
其他

尼玛,生育还是在暴跌啊

手中钱腰间肉胯下D(划掉)足下路,均不让我心安
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