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郑磊:《备案审查工作报告研究》后记:备案出岫 || 20211120
宪道作者简介郑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备案审查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备案审查工作报告研究》后记:备案出岫备审出岫——备审年报评述研究这一“矿藏”是如何发现的文至后记处,从历年备案审查工作报告评述的文章集合到内含方法研究-概括研究-分项研究三重结构的备审评述研究学理体系的跨越,初步完成。循此分块评述逐年积累直至得以学理体系化的过程,客观地说,这项研究首先得益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洪流,取材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的改革进程。其次,此过程中,伴随着备案审查工作报告的年度推出,笔者得以集思成文,聚文生论、论而成著,有诸多的备案审查工作者、研究者、学习者、出版人、新闻人需要感谢,致谢常常就呈现为以人名为线索作品生成轨迹图。以时间为序,首先感谢《中国法律评论》持续提供定期即时有影响力的发表平台,四篇概括评述均是在成稿后第一时间发表于中法评。以描述性梳理为外观的作品,其学术意义随积累渐次显现是需要时间的,成文即付梓,所体现的不只是编辑工作的高效和及时,更是对主题的敏锐识别力和对笔者的信任。编辑过程会出现回合密集的研讨,不仅改进了文章,而且会启发新议题,并笃定对一些议题的信心,堪称研讨型编辑。这里有以易明群副主编为专题联系人和代表的编辑团队,包括袁方主编、各审专家,以及万颖的编校、董飞的推送等等。本书收录的两篇分项评述原发表于《法治现代化研究》,对以屠振宇教授为联系人和代表的该刊编辑团队,要致以同样的感谢。各刊编辑团队的审慎、执着、专业、勤勉促成了本书研究的前期积累。关于2017、2018备审年报的两份评述,起初只是单次性的评析梳理,略为意外的是,拙作受到备案审查工作者的关注和鼓励,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简报、备案审查工作研讨会印发材料,各类微信工作群等形式获得推广和讨论。这印证了在党委、人大、政府和军队等各系统备案审查工作如火如荼推进之际,对于备案审查工作报告信息的深加工,不论对于加强备案审查的制度建设,还是加强能力建设,均具有可感知的实践需求。同各级各地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切实交流,除了增加更多真实全面的素材信息、研究议题、思维火花外,也打磨着笔者的问题意识和学术观点,使之更经得起实践困境的反问和理论难题的追问。这里要特别要感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梁鹰主任及其团队的各位,同样包括宪法室、国家法室等室的法工委同仁,以及基于不同机遇交流的浙江、河北、湖北、湖南等地的省市人大备案审查工作者,他们提供素材、提供灵感、提供鼓励、也提供委婉批评,这促成了本书研究的持续积累。本书从一个个单篇备审年报评述集腋成裘为评述研究系统专著,获益于诸多学界师友的启发和督促。韩大元老师、胡锦光老师、莫纪宏老师、林来梵老师、焦洪昌老师、秦前红老师、王磊老师、马岭老师、周伟老师、郑贤君老师,以及范进学老师、刘松山老师、上官丕亮老师,张翔、王贵松、胡弘弘、任喜荣、刘连泰、高秦伟、汪庆华、李海平、林彦、翟国强、王锴、李忠夏、陈征、叶海波、王旭、王建学、李勇、刘练军、余军、杨晓楠、陈道英、伍华军、程雪阳、黄明涛、赵谦、秦小建、柳建龙、姚魏、于文豪、屠凯、郑毅、王蔚、冯威、曹旭东、孙莹、梁红霞、王理万、张鹏、郑海平、苏绍龙、蒋清华、朱学磊、邢斌文、邹奕、李雷、江辉、冯洋、查云飞、谭清值,长而不冗的名单,也是涉猎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研究的学者之大部的梳理,当然还是会遗漏了诸多未及一一具名、唯有赠书以弥补的师友。师友们的阅读、介绍、谬赞、引用,自当感谢,但尤其令我动容动思者,恰恰是各种批评提醒。不必藏拙,笔者以更为直白的表述,将这些提醒汇聚于此,作为自勉,也同备案审查的相关研究者共勉,有则改之、无则完善之:如何秉持宪法基础理论层面的追问;如何避免研究视野滑向狭窄和局部化;如何避免附和式复述,如何避免现实即合理的逻辑跳跃,如何避免局限于决策者意图的揣摩;如何保持法教义学的思考、如何秉持研究的规范性视角。正是这些提醒促成了评述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自觉思考,强化了本书研究的理论提升和学理积累。对于各篇概括评述,司法部外宣刊物China
202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