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国庆8天假,为啥过得这么快?
回家路上的欣喜仿佛还停留在昨天,眼睛一睁一闭,国庆假期的余额……没了。而收假之后,打工人们又要迎来长达7天的工作日。一边是转瞬即逝的假期,一边则是漫长难熬的工时;同样都是每天24小时,为什么假期的时间总是过得更快?谁偷走了你的假期假期的悄悄溜走,可不仅仅是“睡过头,没有了上午”这么简单。孔夫子在曾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开始感叹时间流逝。如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时间单位,把我们每天的生活划分得井井有条;学校的课程表、公司的timeline,将日程挤得满满当当。但为什么同样的半个小时,打一把游戏和听一节课所带来的的时间流逝感,却有着天壤之别?来源:《穿越火线》多项研究表明,情绪影响了我们对时间流逝速度的快慢感受。当我们处于开心、快乐的积极情绪中,会觉得光阴似箭,时间好像悄悄溜走了;当我们处于痛苦、无聊的消极情绪里,则会觉得时间好像过得很慢,度日如年。正所谓“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享受假期的我们,正好属于前者。在休闲娱乐的状态下,快乐经验中的趋近动机,导致了主观时间的缩短;快乐这种正性的情绪,又加快了我们主观时间的流逝,导致知觉到的刺激呈现时间变短。所以,即使客观的时间仍在以每分钟60秒的速度均匀向前,但我们还是会感到“时间过得更快”。而偷走假期的人,其实就是你自己。来源:Unsplash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觉得“假期过得太快”,或许也就恰恰说明——你已经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时间错觉,不只假期假期中,如果有人问你:“今天周几了?”,你可能十有八九答不上来。因为假期里不需要像工作日那样,数着日子盼周末。而这也和情绪一样,是让你觉得“假期转瞬即逝”的一个重要原因——专注于休闲娱乐,却忽视了“时间信息”。等到玩乐结束、晃过神来之后,猛然发现脑海中的时间出现了“断层”,就会产生“时光飞逝”的错觉。相反地,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时间”上,“度日如年”的错觉便又随之而来。“下课前的几分钟,总是格外漫长”的普遍现象背后,同样是这个逻辑。图源:《小欢喜》而我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其实也一直处于类似的动态变化中。“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想要快快长大;但真正长大后,却又总觉得光阴似箭,时间怎么也不够用.....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压力。通俗来讲,时间压力就是指“事情多,而时间不够用”给人带来的压力。它与时间流逝感呈正相关关系——时间压力越大,时间流逝感就会越强。长大以后,学习、就业等繁重的任务入侵了我们的生活,其带来的时间压力可想而知,“感觉时间过得快”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来源:《重启人生》二是,过往经验密度。研究发现,记忆中存储的深刻新奇事件、情景变化越多,人们就会感觉时间流逝得并不是那么快。小时候的我们便是这样,面对未知的世界,总能发现新鲜有趣的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不断积累,同等时间段内的经验密度持续提升,就生成了“时间变慢”的错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越来越多的事情习以为常,生活也越来越倾向于枯燥的周而复始。同等时间段内,能回想起的事情变少,自然就会感到时间变快。时间感觉,因人而异时间流逝感普遍存在,但强弱程度却因人而异。一个典型的差异就是,女生普遍比男生感觉时间流逝得快。对此,2013年国外学者推测其原因是:女性在生活中的角色比男性更丰富,且需要在各个角色间频繁切换,所以经常会处于繁忙的状态,进而导致感知时间流逝得更快。2020年,我国学者随机抽取521个样本调查研究后,也同样发现:在时间流逝感变量上,不同性别的群体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群体时间流逝感得分的平均值明显高于男性。而且该研究显示,人格因素与时间流逝感也息息相关:在休闲状态下,外倾性特质越强的人,积极情绪对时间流逝感的影响越大。来源:《休闲者的积极情绪对时间流逝感的影响》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个体的活力性状态也导致时间流逝感的差异,如年轻人的活力性高,会觉得时间流逝快,老年人的活力性低,觉得时间流逝得慢。但幸运的是,无论个体的主观感受如何,时间的客观流逝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的。此时再回想“今年法定节假日已经全部过完”的残酷事实,你有没有心头一紧?暂时没有准备好去面对“假期的迅速结束”也没关系,只要别焦虑摆烂就好。要知道,那句耳熟能详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已在2016年被研究证实——时间的流逝与金钱的损失一样,都会带来负面的情绪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