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其他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分析及参赛建议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于11月25日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回顾2023年教学能力比赛,比赛方案与往届相比进行了调整,更好地发挥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引领作用,但从评委反馈的情况看,也存在若干方面的问题。下面从比赛方案分析、存在共性问题以及参赛建议三方面进行讨论,供广大教师参考。01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分析2023年比赛方案在促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持续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下面从方案内容调整、方案呈现特点、参赛材料要求等三方面对比赛方案进行分析。(一)比赛方案调整的内容2023年的比赛方案针对职业教育形势政策的新要求和历届比赛出现的问题,在指导思想、比赛内容、参赛条件、视频录制方式、决赛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调整。1.指导思想与时俱进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比赛方案在“指导思想”部分强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部署,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等宏观层面的政策引领,强调了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和对学生全面发展、技能成才等层面的实践引领。2.比赛内容继续优化比赛方案中比赛内容包括5个维度,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契合层次定位”,体现中高本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内容强调对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强调对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在教学设计上,强调针对教学内容,参考精准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实施上,落实育人为本,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推动深度学习。在教学评价上,强调“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关注学生全面成长,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反思上,增加了对“培育数字素养”方面改革创新的关注。3.比赛流程增加评教比赛流程增加了“组织学生评教”环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第三方人员(3~5人)入校开展学生评教,摸清教学质量真实底数,保障参赛课程和教师的真实性。4.团队结构做出调整在去年方案中增加“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1人”的基础上,继续强调教学团队结构合理,要求“35岁以下(含)的教师不少于1人”。增设“近2年已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教师不能报名参赛,学校不能以参赛过的公共基础课、同一专业大类的专业课程参加本年度比赛”新要求,引导参赛教师回归教学一线潜心研究,同时也解决部分学校和教师为追求更高奖项重复参赛的问题。5.材料要求有所变化明确要求对2020年、2021年教育部颁发了课程标准的公共基础课,各校要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交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不需要另行编制实施性课程标准)。落实国家事权,要求团队提交教材选用情况说明。特别是参赛视频要求每位参赛教师录制1学时授课视频,并采用3机位固定镜头方式录制。6.决赛展示突出素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新形势下,2023年决赛采用课堂教学展示由教师在校内场所录制教学展示视频、限时提交视频的方式,综合素养展示要求各参赛团队在决赛现场介绍实施报告和进行答辩的方式进行,突出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考察。7.评分标准强调对应比赛方案改变原来由评委从“目标与学情、内容与策略、实施与成效、教学素养、特色创新”等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定的方式,改为针对参赛材料和决赛展示单独赋分的评审方式,其中评审要点保持了延续性。(二)比赛方案呈现的特点经过调整,比赛方案在引领方向、落实标准、强化育人、推进教改和团队建设上均具有新的特点,尤其是在调动参赛教师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方面,鼓励参赛教师选择更多教学场景、更多课程类型和更多教师教学风格参赛,目的是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化、具有职教风采的教学形态。1.能力提升引领新高度(1)继续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比赛方案继续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知行合一,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打造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继续成为引领教师能力提升的关键点。(2)继续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第28条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比赛方案鼓励教师利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及接入该平台的其他平台开展实际教学,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过程真实数据,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成为焦点,呈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果成为一个亮点。(3)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一体两翼五重点”的重点建设任务。比赛方案强调对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落实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强调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学实践,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教融汇成为2023年大赛的一个关注点。(4)持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比赛方案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探索增值评价,促进人人成才。“呈现高质量”成为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关注点。2.贯彻国标落地新要求(1)落实2022年修订专业简介。比赛方案把落实《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写入参赛材料要求,评审过程中关注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依据新的专业简介进行及时修订,是否深度匹配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深度对接职业岗位场景,强调科学精神、工程思维等培养,强调全面贯彻质量、安全、绿色等现代产业理念要求,关注中职是否更新了课程体系。(2)执行公共基础课部颁新课标。比赛方案明确提出各地各校应严格执行教育部2020年和2021年颁布的公共基础课国家课程标准,包括中职10门课和高职2门课,强调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基础模块执行课标并创设职业情境任务、结合所在专业(群)落地拓展模块,细化各模块的授课进度学时安排,要求参赛团队提交本校的课程标准实施方案。(3)专业课程强调贯彻实训标准。比赛方案继续引导和鼓励专周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参赛,并强调实习实训教学要落实职业学校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岗位实习标准、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等,做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德技并修、育训合一,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4)教材选用执行国家文件要求。比赛方案要求团队提交“教材选用说明”,引导各校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贯彻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健全教材的编写、选用、使用、评价、备案等制度体系,规范教材选用流程,对教材质量进行抽查,保障教材的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适用性,倡导校企合作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优质数字化资源。3.思政育人突出新思路(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技能成才。比赛方案在指导思想部分加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技能成才”的导向性要求,突出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持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2)重视思政素质和职业素养培育。比赛方案要求“落实育人为本,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和数字素养,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关注学生全面成长,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课程思政杜绝各种形式主义。比赛方案更加重视课程思政的系统化设计,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注重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杜绝走偏过火、贴标签、两张皮、表面化、硬融入等各种形式主义。(4)反思课程思政的特色与创新。2023年比赛方案引导教师深入总结在落实课程思政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赋能的“大先生”。4.全面考察提出新赛点(1)整学时录课呈现教师真水平。比赛方案从2022年的原则上由团队负责人录制1学时教学视频改为团队每位教师录制1学时的课堂教学视频,体现课程属性特质、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均要求全班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水平。(2)调整录制方式回归教学本真。比赛方案将视频录制方式由2022年的单机录制、镜头可移动、景别可调整,调整为2023年的三机位录制,镜头固定,主镜头拍摄屏幕和黑板,第2、3镜头覆盖教室全景、能数清参赛学生。录制方式的变化,消除了拍摄技巧对授课效果的影响,回归教学本真。(3)设置教师数字素养答辩题。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比赛方案强调了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并在答辩环节设置教师数字素养方面内容的问题,考察教师对数字素养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应用。(4)专门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比赛方案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理念,在教学实施报告要求部分强调教学团队“针对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针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呈现日常教科研的创新举措和突出效果,展现教师的科研能力。5.参赛要求具有新内涵(1)限制参赛学校和参赛教师。比赛方案要求“近2年已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教师不能报名参赛,学校不能以参赛过的公共基础课、同一专业大类的专业课程参加本年度比赛”,从参赛条件上保障更多学校、更多专业、更多教师参赛,让比赛的引领作用和对教改的促进作用惠及更多学校、更多教师。(2)强调教学内容契合层次定位。比赛方案在“教学内容”中提出“契合层次定位”,并进行了位置前移,要求教学团队对标《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的主要专业能力要求,找准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的层次定位,升级专业课程内涵,淡化学科教育色彩,匹配新技术和产业变革,对接职业岗位场景,突出职业岗位能力,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3)学科知识与行业应用场景融合。比赛方案要求公共基础课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强调学科知识与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通、衔接和配合,强化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实践育人。(4)专业课程强调内容升级理实一体。比赛方案要求专业课程内容要对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专业课程教学鼓励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境化教学,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手脑并用。(5)聚焦目标达成,关注学生全面成长。比赛方案在“教学评价”部分提出: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关注学生全面成长,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6.课堂教学呈现新生态(1)鼓励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22年3月28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一大批国家级、省级、校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通过合规平台接入智慧教育平台,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公共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比赛方案鼓励各校教师使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及接入该平台的其他平台开展实际教学,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新生态。(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常态。比赛方案引导教师“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优先使用全国性区域性资源库、在线精品课和虚拟仿真资源,在网络课程互动平台、优质数字资源、学科软件和专业通用工具、评价工具等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推动深度学习,引领职业教育“课堂改革”。(3)应用数字化教与学的新环境。在教育新基建的背景下,各地各校加快了网络环境建设、智慧教室建设、实训场地数字化改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赛方案鼓励参赛团队充分利用数字化教与学的新环境,通过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强化数据的生成与汇集,生成教与学的行为大数据,打造教育教学数字生态,持续探索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评价、精准化个性化的资源推送和学习指导服务。(三)比赛方案提出的要求2023年比赛方案要求初评时提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教材选用说明和参赛视频材料,决赛时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综合素养展示,均提出了具体详细的要求。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赛方案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和《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有关要求制定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体例格式应符合《通知》的相关要求;二是应落实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要求,使用新的专业名称和代码;三是应落实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的要求,把准办学层次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升级专业课程内涵;四是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课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2022级高职专科和职业本科须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五是应落实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岗位实习标准等,教学进程安排合理,实施保障条件充分,方案制定应体现多方参与。2.课程标准比赛方案明确课程标准应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科学规范制定,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公共基础课应执行教育部2020年、2021年印发的相应课程标准,参赛团队须提交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对课标中未覆盖的部分(如基础模块的职场情境任务、拓展模块的具体内容、各模块的授课进程安排等)予以重点说明。在提交的课程标准(或实施方案)中,应另附参赛班级授课计划表(注明授课日期、学时)。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主要条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齐全、完备。二是课程目标源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本课程的要求。三是按照一定逻辑建构课程模块,专业课要求理实一体;各模块(项目、任务)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表述完整。参赛内容名称使用其所在模块、项目或任务名称,不做修饰美化。四是参赛内容符合连续、完整、最少学时的要求。五是课程考核评价体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相关要求,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增值评价内涵准确,综合评价合理有效。对于教育部2020年、2021年已经印发了课程标准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应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提交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鼓励对课程目标和考核方案作出具体安排。二是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中基础模块的安排,给定符合参赛专业的职场情境任务。三是根据学校和专业(群)实际,对拓展模块作出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四是提供各模块的授课进度与学时安排。3.教材选用说明比赛方案要求“学校应落实《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和地方关于教材管理的政策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选好用好教材”的基本要求。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本校教材选用委员会及其职责,附相关文件。二是明确本校教材选用程序及选用要求,附相关文件。三是对本课程教材选用过程进行说明。四是提供包含本课程的教材选用结果公示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选用结果的证据。五是提供本课程遵照选用结果使用教材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教材核查情况的证据。4.参赛教案比赛方案明确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完整、详略得当(其中,课中教学活动安排占主要篇幅),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及时间分配,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实施,课后对授课实效、改革创新、存在不足及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每份教案的任务名称、学时、授课日期与课程标准中参赛班级的授课计划表相一致,教学基本要素(授课信息、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完整、简明。二是学情分析针对本次课,精准量化,目标、难点、策略、成效与学情有关联;教学目标具体清晰、相互关联、可评可测。三是教学过程应融入思政元素,培育相应的思政素质和职业素养;教案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能够支撑教学目标实现;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合理,方法手段恰当;评价方案有设计、有落实。四是授课实效聚焦目标达成,存在不足聚焦真问题,改进措施科学有效。五是若干课次几份教案之间关联、衔接、有差异。5.教学实施报告比赛方案明确教学实施报告应总结参赛内容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课程模块化设计思路清晰、学情分析精准量化、教学目标清晰可测、课程思政系统设计、教学策略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完整明确。二是教学实施落实教学策略,体现学生中心,因材施教,解决教学重难点;公共基础课根据学科特点选用恰当的教法学法,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境化教学,做到理实一体、育训结合;教学和评价有创新。三是学生学习效果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关注学生全面成长,体现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教学内容、活动关联性强。四是报告总结的改革与创新,在授课教案和实录视频中有所呼应;不足和改进针对性强、切实可行。五是报告结构清晰、语言精练、逻辑严谨、有理有据、详略得当,不虚夸,符合文字、图片要求。6.课堂实录视频比赛方案要求课堂实录视频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教学),每人录制1学时(具体时长与教案中的学时安排保持一致)的课堂教学视频。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班级全体学生参加(实施分班教学需有说明)。课堂教学视频应呈现课程属性特质、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视频呈现的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中心,教学互动深入有效,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二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法学法、教学环境、数字技术及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三是视频的教学场所真实朴实,教学情境任务来自岗位实际;四是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体现深度学习,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五是教师教学认真、教态自然、语言严谨规范,关爱学生,数字素养高。师生服装符合日常教学状态,无明显摆拍(表演)现象。02参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23年参赛教学团队在比赛方案的引领下,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五个维度上展示出了各地各校教学改革创新的丰硕成果。比如在教学内容上,能够构建科学合理课程框架,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设计上,能够创新教学模式,方式方法贴切恰当;在教学实施上,突出因材施教,体现学生中心理念;在教学评价上,能够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评价体系,采用先进技术收集、整理、分析、使用数据;在教学反思上,注重学生学习体验和效果、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科教融合有成效。但通过对参赛团队初赛材料和决赛展示进行专家评审,不难发现仍有一些团队在贯彻国家标准、落实比赛要求、规避违规风险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政策文件落实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网络初评和现场决赛,发现仍有学校未及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专业简介》)、教育部2020年及2021年印发的公共基础课国家课程标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修订课程标准、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等。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修订不及时或修订不到位的情况通过对参赛团队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审,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修订不及时,202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根据新的《专业简介》内涵要求进行修订,中职未调整课程体系,仍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体例格式与61号函的要求相差过大。二是落实有关文件和标准不及时,比如未落实国防教育、劳动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未改为信息技术、高职思修课未改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三是培养目标定位有错位,不符合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办学层次要求。四是教学计划表安排不合理,未体现全部课程,课程分类与文字表述不一致,或课程的衔接关系不恰当,或学时学分计算有错误。五是实施保障条件存在不足,比如师资队伍结构不符合中、高职学校的生师比要求;教学设施明显不符合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岗位实习标准;学习评价未体现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相关内涵。2.课程标准还存在执行不到位或研制欠规范的情况通过对参赛团队提交的“课程标准”进行评审,发现以下问题:一是仍有对教育部2020年、2021年印发的相应课程的国家课程标准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有的直接提交了国家课程标准,有的进行了“实施性”课程标准的编制,但未提交“实施方案”。二是学校编制的课程标准存在条目要素不齐全的情况,有的课程标准使用了研发阶段的课标结构。三是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开设学期、课时(学分)等不一致。四是未落实专业简介(主干课程)、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岗位实习标准等相关要求。3.教材管理存在机制不健全、内容不完整、程序不严谨等情况通过对参赛团队提交的“教材选用说明”进行评审,发现有的参赛团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说明。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未提供本校教材选用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及职责。二是本校教材选用程序和要求不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三是本校教材的选用过程说明不具体。四是缺少本校教材选用结果公示证据。五是缺少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教材选用结果备案佐证。六是缺少实际使用教材证据、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的教材核查情况报告佐证。(二)参赛团队存在的违规问题2023年比赛方案继续对匿名、授课班级学生人数和视频录制等方式进行明确规定,仍有一些参赛团队出现泄露信息、非全班学生授课或视频剪辑等情况。1.文档和视频资料泄露信息比赛方案明确“参赛材料(含文件名及其属性)及决赛现场的展示答辩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及个人信息,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在提交的文档和视频资料中依然存在明显泄露地区、院校信息的情况,也是评委提出质疑较多的内容。一是有些作品进行了地区和学校信息的匿名处理但不彻底,还存在个别地方有遗漏的情况;二是匿名不够准确或者扩大匿名范围,有些参赛资料对地区和学校的公章没有匿名;三是依然存在极个别的参赛团队没有对参赛的文档资料和视频资料做任何方式的匿名处理,相关学校和代表队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检查。2.教学视频中非全班同学参与方案中要求“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班级全体学生参加(实施分班教学需有说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两段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视频录制”,参赛视频中依然存在学生数不足的情况。一是在教案或实施报告中未明确班级人数;二是参赛学生数明显非全班学生,在教案中也未明确实施分班教学;三是第2、3机位覆盖了教室全景但无法数清参赛学生数。3.教学视频存在后期编辑情况方案明确“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3机位全程连续录制,镜头固定”“所有机位拍摄的视频须保证音轨连续,不另行剪辑及配音”,但提交的教学视频依然存在后期剪辑或镜头不固定等情况。一是视频中画面出现多次切换镜头;二是视频中画面有跳变;三是视频音视频不同步,多处口型对不上;四是音轨信号不连续,出现声音消失;五是3机位视频音视频不同步。(三)参赛不符合具体要求的问题1.参赛内容不符合比赛要求方案中要求“参赛的模块、单元、专题、项目或任务等应为有关课程中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参赛内容名称应为课程标准中具体、明确的模块、单元、任务名称或名称组合”“教学团队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专业课程二组至少有2个视频呈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教学指导”“依据教学实施报告进行介绍”,但依然存在参赛的教学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一是教案与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和班级授课计划表对不上。二是参赛内容的名称与课程标准中的模块、单元、任务名称不一致,也不是相应名称的组合。三是教案中的教学内容不清晰、活动安排太笼统;授课视频的内容与教案的环节、内容、活动、时间分配等明显对不上,教学存在随意性。四是专业二组提交的视频,误把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当作教师示教,或教师规范示教的时间太短,或教师的实操未聚焦学生应掌握的操作技能(不被专家认可)。五是教学实施报告介绍的内容与提交的教学实施报告文档资料内容差异过大,存在后期“重新凝练”的情况。2.教学视频不符合比赛要求方案中要求“自主选定教案中的展示内容(初赛视频已呈现的相关内容除外)”“提交的视频从拍摄人员离场开始到拍摄人员停机为止”“3机位须同步录制,保证音视频准确同步”“班级全体学生参加(实施分班教学需有说明)”“教学展示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教案页码+教学环节名称’(其中教案页码以教案PDF文件顶部显示的页码为准)来命名”,参赛视频依然存在不符合比赛要求的情况。一是决赛时的教学展示视频属于初赛视频的一部分,违反了参赛内容的要求;二是有的团队提交的3机位视频未做到同步录制;三是明显非全班学生参赛;四是个别视频文件命名中的页码非PDF阅读器工具栏显示的页码,或教学环节名称不规范或不具体等。3.教案学时不符合比赛要求比赛方案中要求“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时长不超过2学时,有场地设备特殊要求的实训教学内容可连续安排3~4学时”,个别专业课程一组的参赛团队提交了全部是4课时的教案,仔细分析其教学,既不是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也不是有场地设备特殊要求的实训教学内容,连续排课不符合教学基本规律。4.其他不符合参赛要求的情况方案中要求文档材料“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教学实施报告中“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图表尺寸合适、文字清晰可见”,课程标准中“另附参赛班级授课计划进度表(注明授课日期、学时)”,依然有一些教学团队没有完全落实这些比赛要求,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03对参赛教学团队的建议比赛是抓手,引导参赛教学团队潜心教学本身、注重协作教研、解决教学难题;比赛也是推力,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培养、提高育人成效。所以参赛教学团队要深刻领会大赛的引领作用,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最新要求,积极投身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在育人模式上下功夫,呈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显著成果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通过主持或深度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落实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引教、以产促教,形成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的良好局面,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对标产业发展前沿,通过校企实践中心开展学生实习实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助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深层次改革。2.在类型教育上下功夫,体现公共基础课程与职业场景融合打造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离不开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职业情境任务创设,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通、衔接和配合,让学生学习和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情境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倡导开展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教学,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可度。3.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呈现学校关键能力建设成果和成效职业教育的新生态建设,离不开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要呈现学校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虚拟仿真系统、新型数字教材等方面的成果和应用;要体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呈现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呈现校企双师协同育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到校工作;要体现校企共同开发典型生产实践项目,项目来自企业真实生产过程,融入行业最新技术和标准,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深度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4.在科教融汇上下功夫,展现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推进科教融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探索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职强调培育学生创新意识,高职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呈现通过教学帮助企业新品开发、流程再造、工艺革新、效能提升的创新方案和成果落地,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良好局面。5.在技术应用上下功夫,引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比赛方案提出“鼓励教学团队利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及其接入平台开展实际教学”,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新生态。一是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资源;二是展现学校智慧教室、实训环境数字化改造的成果;三是合理运用数字资源、学科软件、专业现代工具等推动深度学习;四是呈现依托网络课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五是对接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六是运用有效的评价工具和软件,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伴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的全面实施,2024年教学能力比赛必将进一步呈现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成效,呈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新成果,呈现教师提升立德树人本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能力,呈现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深度学习、实现课程教学高质量的新模式。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35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引用本文请标注:姜丽萍,贾清水.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分析及参赛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35):14-22.
3月21日 下午 2:27
其他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改革”主题获奖成果分析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特点与建议——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改革”主题获奖成果分析刘义国,胡希冀摘要:通过对38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类教学成果奖的获奖成果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在地区和院校之间仍存在不均衡。获奖成果围绕教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环环相扣,在专业群、专业、课程、课堂、实践教学、数字化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了职教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未来教学成果应进一步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做好师生数字素养培育,关注职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从本次教学成果奖教学改革类成果的主题内容分布和实践探索路径来看,各省、各职业院校以专业群、专业、课程、课堂等为改革重点,以实践化教学、数字化教学为突破手段,统筹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与评价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综合改革,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01一、2022年教学改革类获奖教学成果概况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改革类成果共38项,获奖情况统计分析如下。(一)获奖情况统计分析1.奖项分布情况2022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类的教学成果共38项,占总成果数的6.6%。其中一等奖3项,占获奖比例的7.89%;二等奖35项,占获奖比例的92.11%。与总体获奖等级比例相比(一等奖12.24%,二等奖86.21%),教学改革类成果获一等奖比例偏低。奖项等级分布见表1。2.获奖成果归属地分布情况通过对成果第一完成单位所属地区统计发现,一等奖3项,均在东部地区。二等奖35项,其中东部地区获奖21项,占比60%;中部地区获奖6项,占比17.14%;西部地区获奖3项,占比8.57%;东北地区获奖5项,占比14.29%。从获奖总体数据来看,东部地区共获奖24项,占获奖总数的63.16%;中部地区共获奖6项,占获奖总数的15.79%;西部地区仅获奖3项,占获奖总数的7.89%;东北地区共获奖5项,占获奖总数的13.16%。东部地区获奖总数和高级别奖项获得数远超其余三个地区,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同时也反映出职业教育规模布局和区域经济水平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有很大影响。获奖成果区域分布见表2。38个奖项分布于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图1),获奖省份最多的是江苏省,获9项;其次是浙江省,获5项;再次为山东省和辽宁省,获4项;另有广东省、山西省获奖3项,河南省获奖2项,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吉林省、陕西省、安徽省和重庆市各获得1项。上述数据表明,获奖成果的省份数量分布不平衡且省与省之间差异较大,东部省份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力度较大。3.获奖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类别按获奖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统计,38个奖项均来自中职学校和高职专科学校,其中中职获奖10项,占26.32%;高职获奖28项,占73.68%,高职的获奖级别和获奖数量占绝对优势(表3)。三个一等奖分别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申报成果奖时学校名统计,现已升格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市职业大学。在此项统计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次统计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8项高职获奖中,21家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入选“双高计划”,占获奖总数的75%,其中一等奖3项均来自高水平学校A档;高水平学校A档、高水平学校B档、高水平学校C档、高水平专业群A档、高水平专业群B档、高水平专业群C档获得二等奖的数量分别为4项、5项、1项、2项、3项、3项,共计18项。双高计划入选单位聚焦专业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与教法改革等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其“头雁效应”愈加明显。统计数据见表4。4.获奖成果完成单位统计情况统计发现,独立完成的成果有3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有35项。其中,3个单位和4个单位合作完成的成果最多,分别占一等奖、二等奖和获奖总数的100%、45.71%和50%(表5)。由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申报的“‘小样板’驱‘大体系’:职业院校轨道交通类专业示范式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合作单位共有11家,为教学改革类获奖成果完成最多单位。对单独完成和合作完成的成果作进一步统计(表6),结果显示:合作完成的成果中,“校+企”联合申报成果22项,占比57.90%;“校+企+研”合作形式其次,有7项,占比18.42%;企业参与合作完成成果有30项,占比达78.95%。5.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统计情况
2023年10月8日
其他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课程改革”主题获奖成果分析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特征、问题与建议——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课程改革”主题获奖成果分析徐涵,王启龙摘要:对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部分获奖成果的内容分析,发现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同时呈现出教学标准引领作用有限、教师课程开发技术与方法欠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相对滞后、课程资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行业企业作用发挥较为有限等问题。建议国家层面研制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和核心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提升课程设计能力;坚持类型教育定位,同步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加快实训条件和数字化转型等资源建设;进一步完善合作激励机制,引导行企深度参与课程改革。课程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秩序的存在”,更是教育的核心和基础。21世纪以来,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课程改革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新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课程关涉职业标准、产业文化、技术伦理等多维向度,因此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纬度上具备与普通教育课程相异的“类型”特征。近年来,随着各级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职业院校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视,院校纷纷在课程改革领域开展实践探索,虽然推进课程改革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改革的方向及重点是基本一致的,即建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定时期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水平,充分彰显了各地区、各院校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上的巨大成就。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评选出获奖成果572项,成果名称中出现“课程”或“课”的成果有63项,可见课程改革受到了院校的普遍重视。本研究通过分析63项“课程”或“课”相关成果内容,呈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揭示课程改革的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不仅可为其他相关院校的改革实践提供参照,更可以为课程理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通过相关研究以期为谋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01一、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一)课程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原则。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从获奖成果内容看,职业院校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比较重视课程的育人功能,院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融入职业素养和思政元素,推进“三全”育人,全面提高课程内涵。比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将“至爱至美”作为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将各专业“美元素”嵌入相应的思政专题,分专业编制《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专题包,设计“大美通道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国际化”主题获奖成果分析

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展与方略——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国际化”主题获奖成果分析吕景泉,赵文平,张磊摘
2023年10月3日
其他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主题获奖成果分析

创新引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探索的特色亮点、政策趋势与发展路向——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主题获奖成果分析高鸿,赵昕摘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线,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分析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类43个获奖成果,其所呈现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实体化运作为核心的机制体制创新、以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办学模式改革、以标准为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教学改革五个方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进入以创新为引领的新阶段,职业院校应紧紧把握时代发展大趋势,聚焦“校热企冷”等难点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始终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议题。从国家到地方,均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与教育政策,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开发全过程。职业院校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在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获奖成果是当前我国地方层面以及职业院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探索与实践的杰出代表,是极具典型性的鲜活案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态势,为引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01一、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成果概况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共计572项。依据成果标题关键词统计,产教融合类成果约为43项,占全部获奖成果的7.5%。其中,一等奖10项,在全部一等奖成果中占比14.3%;二等奖33项,在全部二等奖成果中占比6.6%。高职院校牵头完成32项,中职学校牵头8项,普通高校牵头2项,教育研究机构牵头1项。43项产教融合类获奖成果的分布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省域分布方面,东部省份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江苏(7项)、浙江(6项)、广东(5项)和山东(4项),4个省份的获奖成果总量占比超过5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教融合发展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是在完成单位方面,由一个单位独立完成的成果仅有4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有39项,占比达到90.7%;合作完成的成果中,以“院校+企业”或“院校+企业+N”(N包括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普通高等院校)的形式占绝对优势。总体来看,企业参与完成的成果有36项,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和普通高等学校参与完成的成果均为9项,行政部门参与的有2项,充分体现了多元化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特征以及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主体地位。三是在主题热点分布方面,产教融合领域的改革探索主要聚焦于中国特色学徒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专业群、实训基地等方面,其中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题的成果达到了11项,占比25.6%,反映了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中国特色学徒制已在实践层面得到了广泛实施。02二、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中的特色与亮点“产”与“教”的有机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其核心就是要有效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本届43项产教融合类获奖成果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改革创新,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实践中存在的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如:产教融合缺乏长效机制,企业参与度不深;缺乏有效载体,融合路径不畅;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环境脱节;课程体系建设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职业院校服务能力难以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等,开展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其所呈现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实体化运作为核心的机制体制创新、以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办学模式改革、以标准为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改革五个方面。(一)聚焦机制体制改革,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及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实体化运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融合”的机制问题。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和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家层面通过顶层制度设计,鼓励各地方和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实施职业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及实体化运作职教集团(联盟)。在产教融合类获奖成果中,产教融合的机制体制建设必然成为核心议题,其中有10项成果的主题为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或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共同体。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成果开创性探索了“产教综合体”实体化运行机制,通过搭建股份制“3+3园区模式”双元育人平台,从三个方面有效解决了如何建、如何管的难题。一是以资产经营公司为桥梁开展股份制合作,打通政策瓶颈。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学校以设备、场地、品牌等入股,企业以资本、技术和订单入股,优化决策执行,保证政校企各方的平等话语权。二是股权结构组成多样化,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与区域头部企业、风投资金等合作,基于多样化股权结构,采用轻资产和重资产两种股权类型,成立生产型、研发型、培训型三类股份制实体公司,分别与学校实训中心、研发中心、企业服务中心融合运行,通过明晰股权架构、设置股权下限和一票否决权等措施,平衡各方利益。三是健全实体化运行保障机制。成立产教融合理事会及公司董事会,出台《产教综合体人事薪酬管理实施意见》等19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方案,推动校企利益、制度、资源、文化、技术和人员的全面融合,疏通校企资源整合“堵点”,为构建良性互动产教关系提供了新样板。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以常铁校为主体,企业大学、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中国中车集团子企业和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1+1+1+N”紧密型实体化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常州中车培训有限公司作为共同体运营实体。同时,建立紧密、开放型产教融合共同体一体化运行机制,技术融合共建专业,人才融合共建教学团队,资源融合共建实训基地,文化融合共育工匠人才,推动企业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参与职业教育。中车集团作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了央企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以校企技术、人才、资源、文化融合为路径,搭平台、建机制、强措施,共建专业、共编教材、共创课程、共建基地、共培师资,保证产业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创新、生产装备升级在第一时间进教材、进课堂,为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提供了范本。宁津县人民政府统筹规划,主导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山东博尔特电梯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混合所有制学校——宁津电梯学校,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和学校同根共生、资源共享”的厂校一体化育人改革方案。(二)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作为破解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紧难题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形态,在各职业院校广泛实施,推动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从“西方舶来”到“本土创新”的跨越,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在43项获奖成果中,共有8项成果的主题为现代学徒制。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如: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完成的成果聚焦探索适应现代产业技术特征、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系统阐释了现代学徒制匹配现代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学理逻辑,构建了现代产业一线员工从业能力形成模型,研发了基于现代产业从业能力特征的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技术,设计了体现现代产业技术特征的师傅教学法,形成了以师徒关系制度化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成果揭示了现代学徒制服务现代产业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回答了“现代学徒制以何、如何应用于现代产业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为我国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学理基础。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集团化、集群化、多样化”的现代学徒制新理念和“精准匹配、一岗一案、多样成才”的现代学徒培养新路径,推动现代学徒制实现了由“一校一企”向“集团化协同”转变,形成“集团化”组织优势,健全决策、管理、执行“三层级”学徒制运行管理架构,推动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保障学徒制可持续发展;由“单个专业”向“集群化发展”转变,形成“集群化”资源优势,对接西南地区“铁公水空”交通建设需求,重点打造4个交通土建专业群,形成专业集群化协同育人新格局;由“单一供给”向“多样化培养”转变,形成“多样化”育人优势,融入交通土建“八大员”岗位标准,实施“一岗一案”的多样化现代学徒培养,满足企业多岗位的人才需求。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牵头的成果针对现代学徒制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组织系统、资源条件、运行规则、评估体系“四缺失”问题,打造了以政府主导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太仓模式。成果构建了政企校行四方共同体,以各项合约化规则规范多方行为,实现政府主导、企业引领、学校支撑、行会服务,四方深度融合,聚焦素质培养,实施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成果形成了学徒培养校企协同整体解决方案。学校促成政府牵头成立职教集团,出台“政府津贴+项目补贴+资源共享”组合激励措施,打造产教融合型企业,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中荣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学徒制试点,实施车间班组长“村干部培养计划”;制定《学徒薪酬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定岗强基—轮岗提能—晋岗增值”三阶递进学徒培养路径,让学徒待遇有保障、成长有通道;制定《企业导师激励办法》,明确导师可享受与带徒成效挂钩的学校课酬、企业补贴、政府津贴等待遇;制定《双主体协同培养管理办法》等制度,畅通招生招工、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岗位认证等渠道,专设学徒培养科与管理专员,全程负责师傅聘任、岗位设置、生产协调、教学监督等。(三)聚焦办学模式改革,广泛开展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产业学院是一种创新型的产教融合组织形态,是推动松散型校企合作关系逐步走向深度、实质性融合的重要载体。我国高职院校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相关方面的探索实践。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建设正式写入国家文件,成为促进产教融合的国家策略。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企业与高职院校实质性紧密合作建设产业学院正在成为一种热潮和模式创新。在43项获奖成果中,有3项以“产业学院”为主题,而在具体成果内容中,将产业学院作为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的成果达到10项。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悦达纺织产业学院,首创了产业学院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学校投入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师资、教学经费,企业投入生产实训设备、资金,按比例占股,办学收益全部投入到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形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创新等利益共享、办学和社会服务收益内循环,通过这种办学利益内循环市场化运行模式,实施双主体办学、五融合发展,突破了双主体办学利益制衡瓶颈,促进了产业学院长期稳定高效发展,实现了由产教结合到产教深度融合的转变。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牵头的成果提炼出“以时间造空间”的产业学院办学理念,即人员互聘、场地共用、项目共享、技术共研,让学生在校期间提前熟悉工作环境、岗位技能,相应地减少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时长,缩短了学生成才时间,同时,企业提供场地让师生进行实践锻炼,扩大了中职学校的教学场域和空间。秉持“对接产业、服务企业、校企共育”理念,逐步打造出以“三界协同”+“三链对接”+“三源共享”为特色的“嵌入式”(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互相嵌套,多方紧密融合)中职汽车产业学院建设新模式,有效地满足了产业链所需人才的精准、精细和精益化要求。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行业领军医院、企业共建9个健康产业学院,将产业学院作为实体化运行的基础单位纳入职教集团管理,各产业学院合作方(企业、学校)共同组建集团理事会,与监事会(行业)和集团指导委员会(政府)共同构建“政府统筹、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集团化治理体系,为产业学院发展聚合政策、资金、基地、专家、平台、转化和市场资源等,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推进合作治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聚焦“五个对接”,强化标准建设及其引领作用标准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行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参与不足而导致的职业院校教学标准更新不及时、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困扰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构建“职业标准—岗位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标准链”,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各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天津大学牵头,与包括职业院校、普通高校、企业等15家单位共同探索形成了“多元接续”的职业教育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成果针对企业标准对接教学标准的关键节点,设计了基于国家标准的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学校通过牵头联盟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合研发企业需求端的“技术标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组织龙头企业和龙头院校牵头研发体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需求的专业建设标准;以“产业链—教育链”为纽带,指导联盟院校与企业联合,基于自身办学基础和企业需求,开发基于“工厂生产模式”的课程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标准、基于项目化管理和真实生产环境的实习实训标准,打造“职业标准—专业标准—教学标准”多元接续、周期更迭的标准开发体系,推动技术标准向教育标准的高质量持续转化,实现联盟内“龙头院校—试点院校—辐射院校”整体提升。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与雅戈尔、太平鸟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发了“懂市场+善电商+通物流+会管理”德技并修的新零售人才培养标准并公开发布,在新零售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实现了新零售人才培养质量“有章可循”。同时,成果紧跟区域产业新零售岗位变化,对专业方向、培养标准和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以岗定标”新零售人才培养范式,增强了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特色产业需求的匹配度,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完成的成果完善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制订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技术发展新趋势,确定高职7个食品专业内涵和属性定位,提升专业教学标准应用规范和区分。实施标准“迭代优化”,融合食品加工岗位群及其职业能力标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解决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问题;同时,推动基于标准的课程教学改革,遵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以“专业标准+职业素养+技能培养+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目标和手段,三校联合头部企业共同确定了新的岗位能力和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五)聚焦专业和课程改革,探索专业(群)发展新模式推动专业建设改革、将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核心,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深处则是课程改革。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课程改革是深化产教融合在教学层面的核心内容与最重要的抓手,这一点在43项获奖成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几乎所有成果均涉及了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成果以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拉动引领,以商流为先导、物流为核心、信息流为支撑、资金流为保障,形成了四流一体的专业群布局,打造了集战略定位、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组织生态为一体的33521物流管理专业群高水平系统解决方案。即:专业群“专精高”精准3定位;贯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3层次机制;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研发、文化创新、国际输出5项服务功能的全价值输出;2治理:党建引领下专业群数字化治理及文化治理;1生态: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群与供应链产业生态共荣双赢、协同共生的生态化发展。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完成的成果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创新建筑类专业群建设理念,引入产教孪生,着力重构了建筑类三大专业集群、6个专业群、26个专业的新型结构体系,搭建了“有效冗余、泛在共享”的专业群网状模块化课程与教学资源子生态系统,“二维多梯、产教一体”体系化的教师发展子生态系统和“分类分层、集成递进”人才成长与技术技能创新的子生态系统,建设基于建筑产品工作过程的孪生课程体系、基于工作标准的孪生教学标准、基于工作情境的孪生专业课程、基于工作项目的孪生学习项目、基于现场资源的孪生教学资源、基于现场技术的孪生技能平台、基于企业团队的孪生教师团队、基于企业员工的孪生学徒,一体化构建资源共享、交叉融合、相互依存、共同提升、持续发展的建筑类专业群生态系统。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与CQC合资的中认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纽带,专业群与165家电子行业典型企业开展多维、多向合作,构建产教协同“微生态”。通过生态圈企业,把握岗位技术复合趋势,动态优化专业群构成,形成“设计→制造→检测→集成→运维”专业链,建立“企业→专业→课堂→学生”快速传导链路;依据智能升级、精益生产需求,完善人才培养规格,加强新技术应用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升级专业平台和专业模块课程,构建“技术+质量”课程体系,系统解决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03三、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在政策领域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地方、院校积极探索实践,其成效已逐步显现,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典型模式,这些获奖成果就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但同时,通过这些成果,也反映出了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性不足。产教融合类成果在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上多数停留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比较常规的做法和举措,或者是在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下的“修修补补”,真正具有突破性、改革性、创新性的举措还比较鲜见。二是理论支撑不足。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必然需要理论的支撑,虽然多数成果都借鉴或运用某些教育学理论,甚或是一些跨学科理论,但存在着理论运用不适切,或者理论与实践并未能结合起来的“两张皮”的现象。三是缺乏较为成熟的模式,推广性有限。各地方和职业院校在探索实践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些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这些模式或者仅是在本专业、本校层面进行了推广实践,或是在省域或国家层面进行经验交流,或是实践期较短,尚未有在较大范围得以广泛实践并产生较大的影响力的成熟模式,多数实践还处于自我摸索阶段。四是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尽管绝大多数的成果是由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完成的,但行业企业基本处于“附属”地位,更多的是“参与”,职业教育还是“学校职业教育”,是“教产合作”而非“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学校,多元主体的活力还未得到充分的激发。在成果中呈现的问题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的堵点和难点问题的一个缩影。从宏观层面看,一是我国产教深度融合法规体系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缺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门性法规,相关政策制度真正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对于职业学校特别是公办职业学校如何与企业及社会力量合作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仍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明确规定,这也是各地方和职业院校在实践中不敢创新的现实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院校发展活力和创新力的发挥。二是国家产业系统与职业教育体系之间的融合机制尚未形成,相关顶层制度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不强,如管理体制的障碍,跨部门政策的配套、衔接与协调等。三是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机制尚未构建起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职能和责任划分并不明确,行业在产教融合中的指导地位与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四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凸显。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对于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和财税土地政策支持的对象、形式和具体内容还需更为明确的规定,以支持很多好的政策有效落地。04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新趋势与职业院校改革新路径我国的产教融合实践探索既有源于国家顶层设计、政策层面的有力推动,也有来源于基层的自发性实践,是一种“从上至下”与“从下至上”相结合的模式。当前,国家层面有关产教融合的政策密集出台,着力打破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跨界融合的现实困境,从而构建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产教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并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一)基于国家顶层政策设计的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趋势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定位在法律得以确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一体、两翼、五重点”;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出了五个方面的19条政策措施。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边界不断拓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主体协同性融合性更强,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从顶层设计的层面看,未来的改革发展将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更加强调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产教融合不仅仅是企业和学校的问题,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责任。《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这在近年出台的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意见》中提出的“一体”,就是指教育部和有关省份共同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新模式,鼓励地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一省一策,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省情和教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就是要聚焦市域,由政府牵头,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整合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办学,打造兼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体,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格局;《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要达到50个左右,职业教育发展主体责任下沉到了市域层面。地市一级的城市或城市群成为推进产教融合探索创新的最优场域。强化政府统筹、发挥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彰显了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二是更加强调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其在推进过程中必然要跨界、跨部门,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打补丁式”“零敲碎打式”的改革,显然已经不适应改革新要求。国家发改委与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出台的《实施意见》,就是要通过多部门协同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并整体推进,以更有效地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等难点问题;同时,为使顶层设计的政策得到更好又地落地落实,国家也愈发强调配套政策的设计。如最近一段时间内,教育部配套《意见》及《实施方案》而密集发布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指南》等具体政策。三是更加强调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产教融合”首先是“产”,探索产教融合改革不能只在教育的语境下,更要在产业的语境下。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培养主体和评价主体等多个方面;同时,企业不仅是产教融合的责任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因此,在产教融合的政策设计中,其立足点逐渐从基于学校的立场对企业产业“提要求”,转向更加关注企业的利益诉求,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制定金融、财税、土地、信用等政策,以充分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由国家改革发展委牵头印发《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并提出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配套政策,让企业真正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四是更加注重组织形式与载体的迭代升级。国家层面通过政策和专项计划设计引导着产教融合的组织形式不断迭代升级、载体不断迭代更新。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到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从职业教育集团到产教融合型城市、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都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二)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新路向国家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为基层实践创新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基层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性、特色性实践也将为制度与政策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实践基础与依据。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则需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聚焦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一是以实体化运作为抓手,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多层面共同探索并推进办学模式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走出改革深水区的重要突破口。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托产业园区,重点选择与区域、行业的领先企业、标杆企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寻找政校行企等多元主体的利益结合点,通过构建现代化的治理结构,明确各方资源共建共享、利益合理分配、风险共同承担的治理规则,优化各方资源整合机制,增强不同性质主体的活力优势,实现价值增值。企业可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与院校开展深度合作。二是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全面融入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立足区域服务区域,全面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以服务区域产业园区优势主导产业(链)的专业群为纽带,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打造产业学院。依据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并整体规划构建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联合体内的各类主体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依托联合体,与联合体内的政府、科研院校、企业等主体共建技术服务平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从而使产业学院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有效平台,为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充分的人才与技术供给,实现产业链(群)、专业链(群)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是优化整合资源,全面融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依托已有行业型职教集团,优化整合已有资源,与龙头企业共同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共同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四是升级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与载体,积极探索“科教融汇”新路径。“科教融汇”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更是科学技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职业院校应找准“科”与“教”的契合点,既要聚焦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又要服务“卡脖子”难题攻坚,探索科教融汇新路径:对标产业发展前沿,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实践中心,包括公共实践中心和校内实践中心,服务学生实习实训,服务企业员工培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搭建多功能一体化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突出学校办学和服务特色,将科技创新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服务,借助学校专业优势和科研资源,发挥科研技术平台的支撑作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育人功能,校企深度融合打造学校科研团队,鼓励师生更多地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工作,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五是以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为载体,全面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紧密对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采用校地协同、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联盟等多种形式共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学院,校企联合招生,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共同研制现场工程师培养方案,开发建设高水平教学资源。基于工程现场真实生产任务,联合开展项目制课程、工程实践教学等校企培养;发挥办学优势和专业特长,按照企业需要协同开发培训资源,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入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数字能力提升培训。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5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引用本文请标注:高鸿,赵昕.创新引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探索的特色亮点、政策趋势与发展路向——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主题获奖成果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5):51-58.
2023年10月1日
其他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体系建设”主题获奖成果分析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践与发展思考——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体系建设”主题获奖成果分析王扬南,邢菲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显著特征。通过对39个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案例分析,初步描绘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画像。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可以从稳步加快职普融通改革步伐、健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协同创新推动科教融汇发展、纵深推进学历教育贯通培养、持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全面深化终身教育服务终身学习等方面发力,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落实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加快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本文以贯通培养、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为主线,从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筛选出39个关于体系建设的实践案例。通过分析,尝试描绘出现阶段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画像,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01一、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获奖成果概况分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教育教学成果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现出目前国家在教育各领域的建设成效。对筛选出的39个相关成果的地域分布、奖项分布、实践时间、完成单位及推广应用效果情况进行分析,可初步描绘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轮廓。(一)地域分布获奖成果实现了东中西部全覆盖。39个获奖成果来自18个省份,东部地区占比55.55%,中部地区占比27.78%,西部地区占比16.67%。这表明,在全国范围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重点且卓有成效的探索环节。从获奖总数看,山东省位列第一,北京、江苏、广东并列第二(图1)。一方面,因为这些省份或地区获奖总数优势明显,是成果高产的基础因素;另一方面,这些省份或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完善形成了呼应。从各省体系建设类获奖成果数与本省获奖总数比值情况看,宁夏和新疆占比最高(图1)。在获奖总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占比依然可以脱颖而出,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西部地区职教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二)奖项分布及实践时间获奖成果实现了奖项全覆盖。在39个获奖成果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19项,在各获奖等次中占比分别为50%、27.14%及3.8%,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类成果获奖占比在特等奖与一等奖中比重更高。一方面说明国家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践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较高水平的阶段性成果。通过观察各成果实践检验时长可以发现,整体实践时间集中在3年到12年之间(图2),这说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无论是在学历教育领域还是非学历教育领域,都须经历3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对体系建设完成动态调整。同时还可以看出,因特等奖数量有限不计外,一等奖与二等奖成果各实践年限分布相对均衡,不局限于某一年限段,这说明不同实践年限形成的成果均存在亮点。(三)完成单位获奖成果完成单位数量与类型呈现多样化。从完成单位数量上看(表1),分布在1~16个之间,3个完成单位的成果共有9个,占比23.08%,位居第一;5个完成单位的成果共有7个,占比17.95%,位居第二;1个和6个完成单位的成果各有5个,分别占比12.82%,并列第三。由此可见,成果更倾向于选择3或5个单位携手完成。从完成单位类型上看(表2),主要有中职学校、高职专科学校、高职本科学校、普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等,其中,3种类型单位共同完成的成果共有15个,占比38.46%,位居第一;4种类型单位的成果共有8个,占比20.51%,位居第二;2种类型单位的成果共有6个,占比15.38%,位居第三。可以看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更倾向于整合不同领域的资源。从牵头单位的类型上看(表3),高职专科学校承担起大部分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重任,获奖成果有24个,占比61.54%;其次是中职学校,获奖成果有7个,占比17.95%;位居第三的是普通高校,获奖成果有5个,占比12.82%。(四)推广应用获奖成果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在39个获奖成果中,关于贯通培养的成果有12个,占比30.77%;关于职业培训的成果有19个,占比48.72%;关于终身教育的成果有8个,占比20.51%。不同体系类型建设过程中,推广应用形式有相同的着力点,如媒体报道、院校交流等,但也各有差异(表4)。在贯通培养类获奖成果中,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教师(团队)的发展频次均达到12次,是每个获奖成果都着力建设并取得成绩的地方。除此之外,获奖成果在专业建设和社会影响力方面也同时发力。在职业培训类获奖成果中,人才培养效果和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是主要建设成绩,覆盖了所有获奖成果的重点。培训反哺教学以及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也成为职业培训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注重点。在终身教育类获奖成果中,人才培养质量、学分银行试点和服务区域大众技术技能提升方面是建设相对突出的部分,同时兼具学校自身发展和资历框架的探索与实践。02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践的探索(一)学校教育实践经验1.多类型贯通培养中高职一体化贯通、专本贯通、专本硕贯通、职普融通等多类型的贯通培养充分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成为完善层次结构、衔接人才培养、实现纵向贯通的实践主体。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一体化设计开发五年制高职标准体系,明确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的基本规格,解决“育什么人”的问题;一体化实施再造五年制高职教学流程,探索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的实施路径,解决“如何育人”的问题;一体化完善五年制高职治理机制,创新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的治理体系,解决“育的怎么样”的问题。南京工程学院确立“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理念,融合知识技术学习、技术技能训练、技术复合创新要求,按工作过程导向分解工程化项目,创建了“技能训练—技术应用—技术综合—技术创新”四层递进、能力进阶,相互融通、螺旋上升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形成了“职业导向、项目驱动、产教融合”专本贯通培养路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构建职普融通的新机制,坚持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普通高校、职业院校高效协同,搭建职普融通立交桥,畅通了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的通道。在政府指导下,中高阶段开展3+2转段培养;中本阶段通过春季高考实施选拔培养,招收中职生升入本科高校;高本阶段通过文化+技能考核方式进行选拔,实施技能大赛获奖推免升学;本硕阶段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2.多元化办学主体办学主体多元化是职业教育办学底色,也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优势。多方力量的投入与参与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同时也提升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联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创建行业学院共建机制,构建行业学院三位一体领导体制,建立了国开大学—行业学院—学习中心三级管理体系,实现“共建、共治、共管”。发挥企业育人主体作用,校企结对共建学习中心,将行业学院办进园区、企业,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混合所有制育训平台,形成“政校行企、四共三合”的长效机制。政府投入土地,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投入资本,完善基地场地及硬件设备;商会资源入股,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学校智力入股,保障基地专业教学。四方明晰权责,制定章程,共建混合所有制的育训平台——溧阳宏达电梯培训中心,提升了学校、行业和企业“合作培育培训、合作就业发展、合作创新孵化”的主体作用。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开展民族地区职教扶贫“五精准五共同”训育结合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通过政校行企共建(就业扶贫基地、师资队伍等)、校企共培(共同执行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共管(对目标、过程、结果共同管理)、校行企共评(共同评价定岗培养人才结果),发挥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作用,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提高人才训育针对性和质量,实现政校行企及学员五方共赢的目标。3.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有助于职业教育适应不同行业类型需求、不同区域发展需要、不同专业建设特点。潍坊职业学院创新了“一类一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开辟育训结合培养现代农业人才新路径。一类一策,差异化培养人才: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培养农技创新与推广人员,服务农业产业高端;“学—带—创”“理实结合”培养培训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服务农业新业态;“农学结合”培训高素质新型农民,服务新型农业生产。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两化、三对接、三融通”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厅局共建基础上,校企牵头成立产业学院、工程中心等平台,实施师资队伍一体化和教学场景一体化,建立了学校企业“定机制”、系部站段“定方案”、教研室车间“定内容”的三级对接工作机制。创新评价考核体系,学校和铁路企业共同制定考核方式、评价方法和验收标准,实现“铁路特有工种职业技能证、岗前培训合格证、毕业证”三证融通。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创建“学训一体、赛创融教”育人模式,学夯基础、训是支撑、赛为提升、创促发展,聚焦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产教深度融合、育训功能合一的基地建设为重点,从实现途径和方式入手,使学、训、赛、创交融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达到以学促训、以训强能、以赛促创、以创助学的目的。4.规范化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尺,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保证,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门类齐全、层次分明、层类兼容、结构完整”的标准体系。立足五年长周期培养实际,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渐进性规律,分层分类设计专业建设、教学实施、教师发展、质量保障等标准,标准覆盖已设所有专业大类和人才培养过程;围绕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制订了办学准入、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系列实施规范。为五年制高职规范发展、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提供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标准体系。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培养周期长、技能及素养要求高的财经商贸领域实施长学制七年贯通培养,创新研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开发、财贸职业素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评价等七项贯通培养质量标准和培养方案,解决了财经商贸贯通培养质量标准和培养方案缺乏的问题。开封大学构建了凸显价值、知识、能力、素质四个维度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规格标准体系,与高职专科对比设计了关键标准要素和主要课程模块,契合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进一步强化了立德树人、德技双修的教育理念,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差异化人才培养。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基于国家职业能力标准,按照“人才需求调研—岗位群归纳—职业能力分析—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学习内容归纳—课程体系重构”流程,建构了中高职会计专业贯通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系,协同研制了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省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校级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5.系统化质量评价质量评价作为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过程纠偏与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深化评价改革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性。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职业农民(村干部)特点,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弱化理论知识考核,强化能力考核,构建能力考评体系。如:职业农民班开设的“作物生产”等专业技术技能课采取田间地头现场实践操作、撰写生产总结报告、调研报告等方式考核。通过考核方式转变,实现考核评价与能力培养无缝对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建构“育训同标”船员教育质量体系,对接国际海事相关公约,实施“修订一个体系,统一三类标准,明晰N项职能”航海人才育训模式改革,打造“育训同标”质量体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开展双向多维监控,完善质量保障。院校层面开展联合体内统一的文化课学业水平考试及职业技能测试,结合自评互评、联合教研、督导听课、教考分离多种方式实施内部质量监控。市级层面多维度采集信息,开展常态化跟踪检查;研制数据测算指标,推进多维综合评估;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一体化实施情况督导。(二)职业培训实践经验1.数字化培训资源数字化培训资源是提升职业培训效率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丰富培训资源类型,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高培训成效。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面向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的课程教学、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多元需求,开发国家老年服务与管理教学资源库,政校企行协同建设中国民政养老服务人才网、全国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评价系统和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评价系统。组织编写养老服务学历职业教育教材和职业技能培训两类教材,建成综合性的教育教学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一库一网双教材多课程”综合型多元化育训资源。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数智化、移动化远程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全国邮政远程培训课件归集、评估与共享,制定资源贡献激励机制,分类形成学习资源库,解决学习资源数量短缺问题。通过对学员在平台学习记录的分析,构建可视化数据分析系统,开展学员画像研究,为资源精准推送提供依据。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电网技术学院)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实施主体,建设覆盖企业全员的在线培训平台——国网学堂,开设24个专业专区及60个省直专区,统一管控平台优化、系统运维、资源建设、项目运营等数字化培训全业务流程,实现线上线下全维度、全职业周期、全产业链及国内国际全地域培训互联,深度支持职业培训数字化转型。2.精准化培训路径培养路径设计和选择取决于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以行业面向为起点,以受训学员为中心,以培训内容为关键,探索精准有效的培训路径是实施职业培训的重点工作。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面向邮政行业,围绕“需求—设计—开发—实施—评估”五环节,形成了可操作可落地的实践举措。培训流程上,从仅关注培训过程向“训前—训中—训后”一体化设计、全流程实施、闭环式管理转型;培训技术方法上,将现代管理工具、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培训融合;培训实施管理上,采用学习社区运营、学习激励机制创新、个性化学习督导等措施,从传统的关注培训教学本身向关注培训为企业创造价值转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三三联动”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训新路径,即发挥学校自治区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培训中心、科研创新平台和各分院三级培训功能,主动对接地区、县、乡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相互联动共同调研制定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等专项培训标准和培训手册,实施精准培训,解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内容陈旧,跟不上农牧产业新变化的问题。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三传型”理念体现了荆楚非遗人才培养规律,彰显了“育训并举”的培养特色,构建了以传习、传承、传创能力素养为目标,纵向进阶与横向渗透的培养体系,为非遗人才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基本思路和有效路径。3.高效化培训机制职业培训的有效运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需要在平衡成本和效益的基础上形成顺畅的运行机制,并且可以根据变化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化调整,以实现职业培训的目标。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了技术推广引领的育训一体快速响应机制。成立了政行企校科多元主体参加的电力技术推广联盟,学校与国家电网技术学院(培训机构)的功能一体化,二级学院与专业培训部的功能一体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业务统筹、师资共培共用、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培养培训领导组织体制上育训一体。上海开放大学构建了省级层面完备的托育从业者培训体系,建立了“1+16+N”市—区—园“三级协同”机制;开发了“德技融合、理实一体、训证结合”的课程体系;组建了“三师共训”的师资团队;搭建了“双线并行”的学习平台;研发了“培训管理和跟踪评价系统”,实现了课程、师资、考核、证书和学分的五项统一管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全局、全员、全程、全方位深度融合保障机制,通过产教融合下“1+N”的学校个体培养和社会多元培养相结合、立体帮扶下“1+N”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四方协同下“1+N”的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相结合,解决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脱节的问题。(三)终身教育实践经验1.搭建资历框架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是人民的迫切需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制定国家资历框架”,社会各界对资历框架的搭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广东开放大学采用标准的形式进行研制,首发资历框架地方标准;创建了“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开展充分验证”的研制方法,确保资历框架高起点,既接轨国际又符合国情;创建了“学分银行管委会统筹,教育部门提出并归口,标准化部门管理并发布,代表性的研制团队,标准化的研制规范,各方深度参与,协商一致”的研制模式,使资历框架为各方所共同遵守。辽宁开放大学创建学习成果框架,将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纳入统一界定的类型和等级架构里,对不同层次的学历证书与不同等级的职业证书进行定位和对应,为实现互认、转换奠定基础。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系统构建行业学习成果框架,以认证单元为基础,编制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无定式三类学习成果与认证单元比对表,制作各类学习成果对应关系表,统一兑换规则,建成行业学习成果框架。2.实现成果转换学习成果转换是促进终身学习和个人成长的持续动力,有效的转换是推动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的重要保障。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建立纵横贯通、学分互认、合力育人新模式。纵向从中职到本科共建联合教研制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授课、共考核,打通学生人才成长通道;横向形成积分兑换、学费减免、荣誉学历证书等激励机制;通过课程考核、学分认证,实现学历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融通与转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构建了书证融通“3个模块10个节点”的实施路径,“教育厅引导、学分银行督导、学校主体实施、证书方和企业协作”的运行体系,“3个监控端、8个监控环节、1个书证融通管理数据平台”的质量保障机制,在全省层面完成运行验证。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教、学、管、服”一体化学分银行运行新机制。围绕区域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落地实施,在全国率先开发了集教学、管理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个性化定制的学分银行平台,形成“教、学、管、服”一体化的区域学分银行运行新机制,促进政企行校深度合作,全国首家实现“互联网+就业”的学分银行平台,成为首家入驻政务大厅开展业务的学分银行。3.定制化服务终身终身教育理念即服务全民教育终身,面向不同群体、涉及所有职业、覆盖全部岗位,对有需求的教育个体提供定制化服务。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的定制化服务上进行了多种类型的尝试。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建立了“联动、联建、联通”的三联老年教育运行机制。纵向贯通,建成省、市、县(区)三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横向融通,联合广东金融机构、省文化馆、深圳壹零后科技公司等政校行企社,共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老年教育资源建设共同体;上下联通,充分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显示终端等手段,通过网络课堂,将线下优质课程资源送上门、送到家,构建优质资源供给链。广州开放大学强调远程开放学习教与学空间的延伸性,通过教与学过程的持续对话和知识构建促成党建、管理与教育空间相互连接,着力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针对学员个性化需求,实施普适性培养和优秀学员分层培养,聘请政府、企业、社区专家、行业负责人、有出色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参与教学,首创农村基层干部学历培养学习共同体。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依据农民教育具有的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通过研究农民学习特点和规律,探索并实施适宜农民学习的教育培训内容、模式和路径,并将培养学习经历作为人才评价和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将等级评价作为人才使用和支持服务的重要条件,将作用发挥作为公益性教育培训对象遴选重要参考,“教育培训”“评价管理”“支持服务”三者链接协同,互为作用,提出了农民岗位育人成才整体解决方案。03三、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一)稳步加快职普融通改革步伐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至关重要,这需要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共同推进。一是以国家政策为顶层设计,绘制融通蓝图。国家政策是方向也是基础,是教育发展的蓝图。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政策支持、体制机制改革等手段引领职普融通实践。二是以资历框架为融通桥梁,打通融通路径。完善资历框架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转换的路径,根据个体需要,随时可以进行职普教育的变轨,以满足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三是以知识单元为融通载体,打破职普边界。探索建立职普融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知识融通。(二)不断健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通过产业与教育的互动与合作,实现知识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有机结合,是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人才的重要途径。有效实施产教融合要创新产教融合组织形态,不断完善双方合作体制机制。一是积极构建“一体两翼”工作格局。围绕职业教育自立自强,发挥组织优势与制度优势,实施动态管理,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职教发展新格局。二是突出产教融合中产业基础地位。产业发展是产教融合的前提,产教融合需要建立在产业的基础之上,抛开产业谈融合是不现实且无法长久有效实现的。产教融合要依托在产业链发展基础上,与产业发展同频率共振。三是明确产教融合中教育的服务角色。明确教育在产教融合中的服务定位,实现产教融合应以为企业解决问题为前提,向产业集聚的方向聚合教育资源,以产业发展方向为合作方向,更好地实现教育服务产业与经济发展。(三)协同创新推动科教融汇发展把科教融汇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能。一是推动各类教育协同创新,实现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共建共享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平台和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等,最大程度地发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优势,扩大协同效应,加快推进科教融汇。二是完善科研攻关激励政策,提高职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锁定问题导向,瞄准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完善各级各类科研攻关激励机制,引导职业院校发挥优势,推进职教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破解企业技术发展难题。三是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增加教育教学科技元素。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发展,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时代价值与未来走向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时代价值与未来走向刘克勇摘要: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可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支撑,有利于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探索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方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形成教学成果,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为解决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在设计、实施与治理方面的难题,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一体化设计,强化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类型特征;通过一体化实施,落实中高职贯通无缝衔接;通过一体化治理,全面增强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吸引力。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需要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上展示新担当,在服务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上取得新突破,在发挥长学制一体化优势上寻求新进展。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整体进行部署,对在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作为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强国建设对于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是一种贯通中高职教育阶段一体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回顾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历史进程,及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突破的关键教学问题,总结其在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的典型经验,对于更好地推进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改革、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01一、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时代价值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方面,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彰显出一定的时代价值。(一)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可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支撑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响应人民需要而创建的一种新型学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以后,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办学的独特优势得以彰显,并在以江苏省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得到广泛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由此带来的启发是,在诸多利益相关者中,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式职业教育,要倾听学生的呼声,关切学生的未来,让学生能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对学生而言,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推进,其对接受高等教育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愈益强烈。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受限于传统职业教育体系的不畅通,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升学到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发展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为职业教育轨道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可能性,满足了广大学生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需求。(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有利于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统筹三类教育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其目的在于强化职业教育人力资本形成的价值尺度和流通功能,减轻教育分流导致的社会教育焦虑。在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中,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在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本身具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功能,同时也具有参与继续教育的潜力与能力。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在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与路径。在统筹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方面,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同样致力于科研创新,但其主要定位在应用科研方面,而非基础性研究。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致力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关注推动企业发展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解决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面临的实际难题。在统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方面,不少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本身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培训,为社会人士提供了更多的接受职业继续教育的机会,为学习型社会、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三)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致力于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就此而言,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县域教育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则是衡量县域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在对口就业率方面,初中后五年一贯制毕业生对口就业保持在较高的水准,明显高于高中后三年制高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过五年的长学制培养,学生可以形成较高的专业认同和身份认同,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在应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所具有的较强适应力。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每年招收的新生中,县域及以下生源占80%以上,其中农村生源占70%以上。学院毕业生生源地就业率在85%以上,自成立以来,累计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毕业生约33万人,几乎是唯一“留在本地、建设家乡”的高校毕业生,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五年一贯制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影响着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从专业设置来看,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始终保持与地方经济社会的有效互动。02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突破的教学难题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融中高职于一体实施五年贯通培养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回溯历史,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变迁过程。其中,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最具代表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解决了一系列影响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办学的关键难题。(一)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历史沿革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办学由来已久,作为一种新型办学实践,其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规定在商船业中的机轮科实施五年一贯制实业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年一贯制高职曾一度停办。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教委从众多中等专业学校中遴选了一批重点中专试办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90年代,国家开始成规模地举办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在经历了四五套办、三二分段、二三分段等多种办学模式的尝试之后,2002年,《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明确将五年一贯制高职定义为“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与人民对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得到进一步推广。其中,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的五年一贯制模式最具代表性。200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统筹管理和指导全省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这在全国独树一帜。截至2022年,全国举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学校约占独立设置高职院校总数的20%,五年一贯制高职占中职招生比例,全国平均为13.42%,江苏为26.48%。目前,学院共设有104所分院和办学点,分布于江苏13个设区市及43个县市区,为构建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突破的教学难题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方面解放思想、率先探索,办学20年来有效突破了制约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中的教学难题。一是实现标准“从无到有、由零到壹”的突破。虽然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但国家层面一直没有统一的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教学标准。由于缺乏一体化的设计,容易导致课程结构断裂、交叉重复,难以实现学习内容的有机衔接和职业能力的进阶发展。二是实现教学实施“由脱节到贯通”的突破。很长一段时间,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教学分段实施,各段独立进行教学,在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缺乏统筹,受限于各自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导致由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无法实现快速适应与过渡,也无法实现教学内容上的有机衔接,进而导致人才培养在中高职教育阶段的脱节。三是实现治理方式“由点到面”的突破。由于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管理组织架构不健全,院、校两级治理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才培养标准不能有效落实,反馈调控经常出现失真现象,协同治理效能不佳。在缺乏一体化设计的情况下,院、校两级之间的职责缺乏科学划分、分工不够明确,无法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教学资源缺乏统筹协调,进而造成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03三、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江苏范式在发展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方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先行先试,举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智、汇全省之策,历经20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教学难题,形成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江苏范式,确立并发展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治理”的育人理念,以此指导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一)通过一体化设计,强化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类型特征一是一体化设计专业体系。根据贯通式人才培养规律,从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专业目录、专业设置与审批流程、专业预警机制、专业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架构。专业目录编制为形成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品牌和特色奠定了扎实基础;专业设置办法推进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专业(群)建设标准促进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提升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水平。二是一体化设计标准体系。学院立足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渐进性规律,分层设计专业建设、教学实施、教师发展、质量保障等教学标准。围绕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制订办学准入、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评价等系列实施规范,全方位覆盖五年一贯制高职开设的所有专业大类,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学院依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默会性与渐进性特征,设计出“基础+平台+专项+拓展”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基础模块为全省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通识课程,贯穿五年培养长周期;平台模块为专业服务领域主要技术技能岗位通用理论和技能;专项模块对接职业能力标准和岗位专项能力要求;拓展模块服务专业相关产业多层次人才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后一模块在前一模块基础上深化推进。四是一体设计制度体系。学院基于整体性与规范性并存的基本要求,不断夯实管理育人的制度基础,建立健全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系统完备、集约发展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师资管理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五年一贯制高职“一体化”育人制度体系的建立,强化了办学规范要求,调动了各方办学积极性,促进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二)通过一体化实施,落实中高职贯通无缝衔接一是一体化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学院立足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建立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政工作机制。针对一二年级学生还不能对意识形态知识、价值观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借助案例、故事、影视作品等感性形式促进学生思政知识建构;从三年级起,思政教育逐步由知识化教育向实践化教学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思政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递进性,以实践化教学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二是一体化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团队。按照专业领域,组建教学协作共同体,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通过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合力开发系统化课程,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团队交流合作与塑造团队凝聚力。通过行企校合作与跨界融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岗课赛证融通、产学研互促,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三是一体化推进优质资源规划与建设。以省颁五年一贯制高职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为引领,按照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与职业成长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对资源进行分类,构建“学校教学资源模块”“企业学习资源模块”“职业培训资源模块”和“职教立交桥资源模块”四个模块。针对专业入门阶段,开发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帮助学生感知工作情境,理解工作原理;针对专业提升阶段,建立典型案例库及辅导设计、辅助模拟、辅助制造等工具软件和仿真平台或虚拟环境,供高年级学生研究、校验与演练,支持学生向复合型和创新型技能人才发展。四是一体化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按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进阶要求,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一二年级突出知识入门、单项技能、职业认同等基础性要求;三四年级突出知识关联、多项技能、职业定向等综合性要求;五年级突出知识应用、综合技能、职业发展等创新性要求。按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合理应用教学模式、方式、方法,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弱,按项目设计学习任务书,创设切合学生认识能力的学习情境,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学习模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三四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高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按“主题—探究—表现”的学习过程,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书,在网络学习空间中预设资源、创建活动,实施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三)通过一体化治理,全面增强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吸引力一是根据省域实际,创造性架构“小学院、大学校”的治理框架。学院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应用信息化平台适时采集学校治理服务保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的状态数据,坚持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标准与注重特色相结合、学院定向督导与学校自我诊改相结合的原则,控制与评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关键环节。通过系列化督促检查,引导五年一贯制高职办学单位持续强化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确保五年一贯制高职办学特色和质量,从而吸引广大初中毕业生报考五年一贯制高职。二是发挥联合优势,创建省域联动的集约化发展机制。学院围绕党建引领、学校治理、教师发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产教融合等工作,搭建党建指导委员会、院务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协同平台,整合人才培养的资源要素,充分发挥龙头学校、头部企业、品牌专业和名师大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形成跨域联动机制,破解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形成跨校带动机制,破解了校际办学能力不均衡问题;形成跨界互动机制,破解了行业企业参与办学不充分问题,激发了各办学主体活力,将庞大的办学规模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学院高质量发展态势,吸引各市区、县政府积极加大对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办学投入,吸引大量企业主动参与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积极录用五年一贯制高职毕业生。04四、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改革方向面向未来,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遵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改革创新。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教育强国上扛起新担当,在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上展示新作为。(一)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上展示新担当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互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是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近年来,为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国家层面提出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颁布,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步走”时间表。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深刻阐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需要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上做好布局规划,并进一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能力。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子系统,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要紧扣乡村振兴人才需求,进行科学的产业调研与论证,明确产业最新发展需求,在充分考虑办学专业基础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开设市场用人需求旺盛且适合长学制培养的专业,鼓励设置与新兴产业对接的新专业,调整或淘汰不合时宜、落后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专业,从而面向本地输送大批“留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二)在服务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上展现新作为职业教育办学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服务于人的发展。对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而言,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服务好人的发展,致力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回溯历史,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整个高等教育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意味着,不再只是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今,高等教育发展已经从大众化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社会大众对于接受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为继续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等教育的新需求,需要统筹谋划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与速度,这是教育强国建设赋予的重要时代使命。要在充分考虑地方人力资源市场用人需求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常住人口分布情况、教育发展需求、现有职业教育投入情况与职业教育布点等多方面因素,新增、合并或者停办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在整体布局的过程中,还应注重特色发展策略,引导不同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凝练办学优势与品牌,避免同质化发展,并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全面、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活泼、品行优良端正和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人才。(三)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上取得新突破作为一种典型的跨界教育,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跨越了学校与社会、教育与职业、职前与职后的边界。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需求链之间的有机衔接,仍旧是新时代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真正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始终是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意味着要积极构建更加合理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架构,使院校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层次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5]在产教融合顶层设计方面,国家已经做出重要部署。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对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而言,需要紧跟国家产教融合战略大局,进一步强化产教深度融合,在协同育人上取得新突破,要发挥行业、企业等多元办学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力作用,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协同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技能大赛、学生就业等活动。(四)在发挥长学制一体化优势上寻求新进展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发挥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长学制一体化的办学优势。围绕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要整合行业、企业、办学单位等各种力量,不断明晰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独特定位,探索“长周期、阶梯化、螺旋式”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基于不同阶段技术技能人才“知识学习由宽到专”“能力形成由浅入深”的成长规律,着眼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评价”的系统育人理念。为更好地发挥长学制与一体化优势,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可以着力在以下方面改革创新。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标准体系。联合教科研机构、各办学主体、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等研究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标准体系,为系统提高五年制高职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过程督导。重点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课程开设、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流程式、常规性、制度化的体系,确保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区域内人才培养标准统一、毕业生素质标准一致。三是建立示范评估和退出机制。拟订示范性建设与发展标准,开展评估认定,评审省级五年一贯制高职办学示范校。建立退出机制,对于不符合建设标准、达不到规范办学条件的学校,取消其办学资格。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5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引用本文请标注:刘克勇.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时代价值与未来走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5):34-39.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中职学校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的研究与实践程彬,何健勇,王素芳摘要:“中职学校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是北京市商业学校服务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服务超大城市运行管理和高品质民生需求,与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同育人的教学成果,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通过“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的探索与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路径、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果在育人理念、育人机制、数字化创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构建并实施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有利于思政教育融通育人实现多要素协同,优化并创新育人路径,融入线上线下全空间,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办学治校全方位,有助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大思政课”善用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创新思政教育机制、路径、评价,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协同育人共同体,更好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校)与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红都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中职学校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中职学校的生动实践和落地生根提供了有益启示和重要经验。01一、“中职学校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的探索历程北京商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作为思政教育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坚持大德育思路,依托国企办学优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持续推进思政教育体系化建设,着力打通校内一体化育人体系,激发学校(校)、企业(企)、家庭(家)、社区(社)、政府(政)育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自2006年构建思政教育立体德育工作模式1.0版开始,学校将全员、全程、全时空育人作为工作机制和重要目标贯穿工作始终;到2.0版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成长模式,再到以“职业素养护照”为抓手的思政工作3.0版,实现了学校思政工作的螺旋上升,为构建大思政格局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借助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德育特色项目,开始“党建引领大思政”研究,2015年形成“党建引领校内外协同育人方案”,并在思政育人中组织实施,现已构建中职学校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实现了思政教育由1.0到4.0的迭代升级(图1)。02二、“中职学校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的基本内涵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协同企家社政各主体,融通育人多要素,优化育人新路径,融入线上线下全空间,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办学治校全方位,构建校内循环为主体,校企家社政“双循环”互促共育的大思政格局(图2)。其基本内涵包括四方面:一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大思政格局;二是建立党政工团系统建构一体化部署、教育教学培养方案一体化实施、管理服务制度标准一体化保障、课内课外项目任务一体化融通、线上线下场域链接一体化融汇的“五一体”机制,驱动校内循环,实现“时时有思政,处处都育人”的目标,建立育人主体同频、方案同心、资源同力、路径同行、成果同享的“五协同”机制,驱动校内外循环,构建育人共同体;三是建立课程、文化、管理、服务、活动、劳动、网络、心理、组织“九育人”路径,搭建育人大平台;四是联合研发中职素养数据平台,创新数字化评价,综合赋能思政教育。学校、企业、家庭、社区、政府以育人为核心,在“五一体”“五协同”机制驱动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借助“九育人”路径,通过素养数据平台对学生进行评价,实现建设者、培养者、评价者的统一。以学校育人主阵地为纽带,校内循环带动校企家社政循环,反向丰富校内循环,双循环互为动力,相互促进,实现三全育人的拓展延伸,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成果首次提出“双循环”大思政格局育人理念,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1.高质量党建引领建构大思政格局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把做好思政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基本功和生命线,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将大思政格局构建纳入党建总体规划,专题研究制定年度思政教育要点。系部设立独立党支部,选配“双带头”人担任书记,明确“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和书记是“思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设立支部“立德树人”论坛;开展以育人为核心的青年岗位能手和青年文明号创建,设立党员联系班级和党员思政辅导员制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三全育人”,打通最后一公里并将之落到实处。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与社区、企业党组织形成紧密型党建共同体,推动思政教育向企业延伸,向家庭渗透,向社区辐射,向社会拓展,发挥各方优势共建大思政格局。2.“五一体”“五协同”机制驱动双循环学校构建校内循环为主体,校企家社政“双循环”互促共育的大思政格局,形成了自主联动、同心聚力的良性育人生态。(1)“五一体”机制驱动校内循环,实现“时时有思政,处处都育人”。构建校内共建共治共享“三纵三横”制度体系,横向为党建思政、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三模块,纵向分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三层级。制度体系常态化运行,保障“五一体”机制落实(图3)。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制定《学校“三全育人”实施方案》《“三全育人”工作岗位责任书》,系统梳理各岗位蕴含的育人元素,把师德师风和育人能力纳入全员聘任“三定方案”。激励与约束并举,将育人职责落实情况纳入“一岗双责”考核,评选育人模范、德育标兵等。各岗位动态联动,实施“未来工匠”“五好学生”培育工程,激发育人内生动力。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融入课内课外全过程,融汇线上线下全时空,形成育人合力,打通校内循环联动堵点,建强育人链。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必修课、选修课到特色校本素养课,课课都育人;实施教室、公寓、实训室8S管理,以8S理念和制度标准规范学生言行;信息资源处建设智慧校园,扩展数字思政资源应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图书馆开展图书文化节、最美朗读者活动,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后勤保障部优化就医流程,开展健康讲座,指导学生伙委会,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保卫处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消防疏散演练等安全“十个一”活动,提升安全意识和能力(图4)。(2)“五协同”机制驱动校内外循环,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以育人为核心,以学校为纽带,同频共振,通过实施校企协同、校企家三方对话、家校社共建共育等机制,推动校内外循环持续高效运转(图5)。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挖掘和整合育人资源,找准利益结合点,形成育人命运共同体。依托国企办学,建立校企协同对话机制,共建工程师学院、大师工作室、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企业文化成为育人要素,车间变课堂、师傅变教师、展馆变学堂,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成为职业榜样,同学们匠技得到提升,匠心得以传承,引导学生树立志向,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学生心之所向。班主任走进每个学生家里,建强家校育人“心”桥;建立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慧教育;整合家长资源,开设家长讲堂;成立家委会,家长成为议事员、协调员、辅导员。此外,区域化党建引领校社共育新动能,“技能学雷锋·服务进社区”打造志愿服务新模式,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搭建劳动教育新载体,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让学生感受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校园开放日促进技能文化节让职业教育服务美好生活。此外,还参与政策制定,开展课题研究,将学校的鲜活实践转化为政府文件与项目任务;研发素养护照,将一校实践升级为全市系统;人大代表建言献策,推动学校周边治理;承担中国职教学会德工委主任单位工作,协助主管部门开展思政调研,组织主题活动,服务学生成长。3.“九育人”路径搭建思政育人平台构建课程、文化、管理、服务、活动、劳动、网络、心理、组织“九育人”路径,校企家社政充分挖掘育人要素,统筹育人资源,实现育人资源多样化、育人空间多维化(图6)。依托史晓鹤工作室,健全“一核、两翼”课程育人运行机制,将思政教育融入方案、专业、课程和课堂,实现课课有思想、节节有德育。构建“年年有创新,学年有重点,学期有计划,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都精彩”的活动育人体系。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打造“行走中的思政”,如“开往2049的高铁——00后成人礼”登上中央一套新闻联播,在北京电视台全程报道,线上点击量突破1000万+人次;家校同上“战疫十课”思政课,学生在技能大赛、文明风采活动中尽展风采,在劳动实践课出力流汗,在祥龙博瑞学习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在红都思政教育基地聆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4.构建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校企家社政”协同共育围绕职业精神培养和职业行为养成,学校、企业、家庭、社会、政府联合研究制定20个素养评价指标(图7),从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维目标确定基本内涵和评价标准。通过素养数据平台,探索培养和评价有效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强化价值引领和制度保障;企业通过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深度参与学生素养培养评价;家长通过数据平台,督促指导孩子素养提升、关注其发展轨迹、见证每一点成长;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结合,检视自我成长发展;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保障、全过程实施、全时空育人”,实现立体交互、共育共评的多主体协同育人。03三、教学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意义1.中职学校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校内各岗位思政育人职责不清,动力不足,联而不动有堵点;二是育人生态链上校企家社政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不平衡,循而不环有断点;三是找不准着力点,资源合力不足,协同育人有盲点;四是思政教育评价维度不全面,主体参与度不够。2.在育人理念方面,营造育人生态圈,丰富思政教育内涵以育人为核心,从要素性组合到整体性建构,再到有效性融合,构建党建引领“育人主体、要素、资源、路径、机制、评价”全链条,形成以校内循环为主体、校企家社政“双循环”互促共育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双循环相互支撑、同频共振,丰富和完善了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内涵。成果整合五方主体育人优势,延展育人时空界限,营造循环流动、生态自养的思政育人生态圈,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开放性的鲜明特征。3.在育人机制方面,“五一体”“五协同”驱动育人全链条,提升育人效能围绕学生全面发展,以党建为引领,以制度体系为保障,创新性地推动建立职责清晰、要素完整、动态联动的“五一体”“五协同”机制,实现多主体育人的常态化和长效性,促进了“双循环”育人生态不断自我修复和完善,更有效地推动了大思政格局运行。协同育人机制激发校企家社政育人主体责任意识,促进育人职责的高质量履行,彼此支持、彼此成就,协同发力、深度融合、共育共享,变软指标为硬约束,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协同,打造“事事、人人、时时、处处”全覆盖的思政育人场域,奏响三全育人协同曲。4.在数字化创新方面,实现成长可视化、数据化,赋能学生发展以素养数据平台为主要载体,通过职业素养学分和证书、证明、证章等,记录学生日常品行表现和在思想品德、技术技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劳动实践等方面获得的成绩、荣誉和资质。建立完整可信的数据链,全方位、全过程、数据化的呈现学生素养成长轨迹和质量。搭建多维数据分析模型,开展人工智能分析,实现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成长发展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强化综合性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生成素养“体检”报告,为学生画像,实现评价可视化、数据化,也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和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支撑和便利。04四、“双循环”大思政格局探索与实践的未来方向与思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北京商校将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立德树人的使命,紧密围绕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超大城市运行管理、高品质民生需求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持续推动德育和思政工作的创新实践;进一步完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培养更多国家战略需求、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好青年。1.更加突出党建引领,建设更具生命力的“三全育人”文化生态进一步完善更具活力的“五一体”“五协同”长效性育人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命运共同体。加强统筹协调,持续挖掘和整合政府、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的育人资源,充分激发育人动力,通过完善育人体系、丰富育人内涵、扩展育人渠道、创新育人载体、改善育人环境、提升育人能力,使政校企家社的育人协同更主动,循环更通畅,链接更紧密,生态更健康。2.坚持时代性、思想性、针对性,推进德育和思政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九育人”体系为基础,动态完善以育人为核心的激励考核机制,动态升级校内一体化育人体系。进一步激发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将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拔节孕穗”上,放在“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上”。3.深度挖掘各项工作蕴含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完善“人人是教师,节节有思政,事事、时时、处处都育人”的育人链。着力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性建设,持续优化教师队伍团队结构与整体水平,特别是加强思政和德育骨干力量打造,持续在师德师风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上下功夫,完善全岗位、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育人职责体系。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5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引用本文请标注:程彬,何健勇,王素芳.中职学校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5):19-24+50.
2023年9月29日
其他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发改社会〔2023〕6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自然资源厅(局)、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深刻把握科教融汇内涵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笔谈)

深刻把握科教融汇内涵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以科教融汇指引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转型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天津市首席督学、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董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高质量“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高质量“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曹晔,孟庆国[摘
2023年3月19日
其他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笔谈)

树立新标杆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之一)

编者按:2022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次《意见》发布,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精神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发展要求,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意见》,本刊将刊发系列笔谈,以期交流经验、深入讨论、凝聚共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之一)扎根京华大地办职教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指标: 发展脉络、内涵意蕴与未来展望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简称“质量年报”)制度是推进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重要抓手。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首次向全社会发布至今,质量年报制度已走过十余年。经过多年的学理探索与制度实践,职业教育“五维质量观”已逐步确立。为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提出的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基础性工作,更加充分地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诉求,有必要对2012—2021年质量年报的评价指标加以解析,进一步发挥年报作为职业教育履行责任担当、确立质量发展观、宣传发展成绩、接受社会监督重要制度载体的功能作用。一、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发展脉络梳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是构成质量年报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经过十年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对于引导职业教育从多个维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改革发展成效,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不同诉求,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一)围绕质量提升形成职业教育“五维质量观”2012年,质量年度报告首次发布,报告围绕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从第三方视角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展质量评价;2014年,初次设置“计分卡”“资源表”两个评价量表,包含14个评价指标;2017年,从学生成长成才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发展环境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质量及国际合作质量等五方面全方位展开评价,通过“计分卡”“资源表”“服务贡献表”“落实政策表”“国际影响表”等五个评价量表40个指标采集质量评价数据,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五维质量观”(表1)。(二)基于“五维质量观”建立完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内涵提升,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凸显政府财政投入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质量评价指标内涵更加强调真实性、客观性和可读性,指标选取更为关注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基于职业教育“五维质量观”逐步建立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2018年新增指标要素数量相对较多,如增加反映学校立德树人成效的“学生反馈表”,设置6个二级指标21个评价指标要素,采集学生在校体验相关数据,其中,3个二级指标的16个数据反映职业教育直接受益者“学生”的满意度。到2022年,将2021年度的评价指标调整为47个二级指标80个指标要素,较2017年度增加34个采集数据,其中有18个采集数据关注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表2)。具体体现为: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嵌入与重塑: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中的文化力量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全新历史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职业高等教育的壮大趋势,向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使命。必须结合职业高等院校自身文化特征,立足职业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构建依托文化深层力量推进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的新发展格局。一、职业高等教育文化特征作为社会文化发展产物的职业高等教育文化是职业高等教育相关主体,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深深地烙印了行业特色、院校特点。(一)高等性与职业性重叠产生的人人成才文化高等性是职业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是职业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体现了职业高等教育之为高等教育的依据所在。高等教育的根本功能是推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追寻真理、塑造人格、服务社会的目标上,在求精求实、创新传承的精神特质上,职业高等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诉求具有一致性。职业性是职业高等教育的核心特征。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职业高等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对接职业需求,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广大青年做好职业准备,也为社会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高等教育对促进劳动者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作出巨大贡献。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职业高等教育职业性的办学特征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共识与认可。具有应用性和复合性的职业教育特色,是职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也因此形塑了人人成才的文化。(二)多元性与融合性交汇形成的协同推进文化职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是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过程。和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不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将要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的类型教育转变。这就决定了职业高等院校既要考虑学校、教师、学生等内部相关者利益,更要考虑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相关者利益。其中既有校内资源的整合,包括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实习实训资源及场地资源等;也有校外资源的整合,包括政府资源、行业社会资源和产业企业资源等,必然带来文化的多元汇集。职业高等教育的多元性和融合性不仅表现在办学主体上,也体现在受教育对象上。职业高等教育的普适性决定了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职业高等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发展,不同的学制类型和培养类型,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上体现了多元融合。职业高等教育的多元融合还体现在培养方式和标准中。1+X的书证融通体系,探索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等举措,对学生在接受职业高等教育时提出了多元融合的学习要求。职业高等教育往往以学历证书为基础,以若干职业技能证书为支持,书证融通,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协同推进文化。(三)实践性与创造性融汇塑造的专业引领文化职业高等教育的职业性特点直接指向实践。相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职业高等教育无疑将实践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技术技能来自实训实操,也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并得到检验和发展。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得到职业高等教育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另一方面,职业高等教育也需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满足企业最新需求。因此,专业特色鲜明的职业高等教育始终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做”的能力,切实给学生以一技之长。职业高等教育不仅是技术技能的教习,更是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地进行技术技能积淀、传承与创造的实践。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职业高等院校的生命线。基于实践又紧密对接实践的职业高等教育,只有重视发挥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重要培育基地的关键作用,主动参与支持企业创新过程,才能解决企业所需,参与行业发展,获得自我成长。职业高等院校不仅要紧跟技术技能的最新发展,更要发挥“双师”人才汇聚、联合企业高校的融通优势,开展技术技能研发创新,主动开展新工艺、新方法、新发明的创新与应用,在实践中积累创造,在创造中领先一步,塑造专业引领文化。二、职业高等教育文化与院校治理的关系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治理”这一概念。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是在一定治理体系结构下,运用制度治理院校事务,使得冲突和多元利益得到协调并采取合作行为的持续过程,是在治理体系下主动作为的能力。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受多重因素影响,而文化无疑是其中最为深远、稳定和持久的影响要素。(一)文化自觉——治理方向的价值保障美国学者伯恩鲍姆(Birnbaum)、卡普兰(Kaplan)和蒂尔尼(Tierney)的研究表明,大学治理的有效性和治理制度之间从来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与文化因素有着重要的关联。文化的理性自觉规制并影响着治理方向,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逻辑起点。我国职业高等院校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职业高等院校的文化自觉是办学理念的价值序列和体系建构,是对人类根本价值和国家价值的整合与选择,并且结合本院校的历史传统和师生群体特质而形成,在整个职业高等院校治理体系中居于灵魂和统领的位置。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职业高等院校的文化将高校治理体系中具象部分的存在内化为一体,成为治理体系中最难撼动和改变的独特内核。“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在职业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职业教育文化氛围渐浓。文化自觉为职业高等院校规制准确定位,明确院校发展愿景,契合院校发展宗旨使命,突出职业院校类型特点。践行文化自觉,职业高等院校就能够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案等方面融入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特征。基于此,职业高等教育不仅应该传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传承关怀人类命运的精神情怀、自我生命的领悟觉醒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领域得到全面发展。文化自觉为职业高等教育独特类型发展刻画了清晰的治理价值取向。(二)文化共洽——治理过程的柔性调适文化是善治的向心驱动力。库伊曼(J·Kooiman)和弗利埃特(M·VanVliet)认为,“治理所要创造的结构或秩序不能由外部强加,其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治理不是抹杀多元主体不同利益和不同诉求,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各部门各主体主动承担职责,并使个体职责和全体工作真正密切结合在一起,提出更高的行动目标,从而在协作系统中兼顾组织效能和个体效率的有序均衡。良性运行和较好绩效的产生除了依赖制度管理和奖惩激励之外,文化也起到了柔性调适的作用。在职业高等教育院校治理过程中,由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解决冲突的方式就成为治理策略中的重要任务。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办学理念、经费筹措、治理结构、评价体系等系列差异性的探索,最终形成了不同职业高等院校千差万别的办学特色。而特色鲜明、师生认同度高的文化,将激发组织成员共同一致的责任意识、使命精神,发挥多元主体能动性,攻克治理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文化理性共识为化解、弥补治理控制性手段无法协调的矛盾提供了手段,为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支撑。(三)文化反思——治理效度的动态评价文化是善治的隐性推动力。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通过对治理主体认识活动、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形成院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协同形塑职业高等院校治理效度评价的新格局。致力形成和而不同、博厚开放的基因谱系,全面深入探赜、梳理职业高等院校独特优秀文化基因的图谱、胞核和命脉,是促进职业高等院校治理创新,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推动力。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为职业高等院校的治理效度评价开出清单。通过对职业高等院校治理效度的不断拷问和反思,推进对各项规章制度立改废的动态调整,推动治理体系的变革创新,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职业高等院校治理效度要充分体认中国文化伦理性、审美化的“相与之情”和世界职教文化价值性、实践性的“向上之心”。文化反思使职业高等院校能够以理性的信念和真正进步的动能为基础去检验正在实施的治理,尽物之性、尽人之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职业高等院校的办学活力,避免陷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误区,并为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赋能,对职业高等院校的发展产生持久深远的正向影响。三、文化视域下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路径依托文化的深层力量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不仅是提升职业高等院校办学内涵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破题。只有在先进职业高等教育文化的加持下,院校治理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升,职业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才能变得更具张力、更显流畅。(一)奠定价值理性,凝练治理内涵,凸显特色发展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要坚定正确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履行学校育人职能,坚持以文化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代产业文化等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体现于学校章程或规划中。要充分理解和认识职业高等教育独特的教育地位和文化特性,并与其他文化良性互动,做到取长补短,准确预判院校治理方向。“立德树人”“人人成才”是职业高等教育面向普罗大众的价值追求。职业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促进学生情感、智慧及身体各个方面的发展。“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受教育者在职业技能习得中寻找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自由思考、道德律令和情感审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当成为职业高等院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共识价值基础。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要致力探索独特精神内涵。文化视域下的职业高等院校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每一所院校都有其独特的办学历史、社会资源、教育理念。“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模式。”即使是同一所高校,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应当不断调适治理形式。每一所职业高等院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在坚持与时代精神同频的前提下,经过院校历代师生员工和领导在校园文化大背景中的不断磨合、思考和提炼调适。不仅要体现学校建设发展历史(校史)、学校文化精神(校志)、校企合作特色、专业建设特点等,也要体现职业教育文化内涵和学校人才培养标准。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要关注“高校人”在治理中的能动性。他们既是治理的发生和设计者,也是治理的执行和实践者,更是治理的旨归和受益者。一方面要引导师生充分理解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将充分实现师生发展需要作为治理的内在需求,作为一切治理行为前置的合理性预设。这也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二)助推文化开放融合,联动治理过程,协同多维主体我国职业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和创新的过程。唯有将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植根于全球的宏观视野和中国发展的全局,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才能真正确立中国职业高等院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坐标系。推进文化开放融合,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要完善民主决策中的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思维。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通过翔实的调研,形成正确的治理策略指导院校发展,做到依法治校、去行政化和以人为本,协调多方利益,推进科学和民主管理。例如,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等等。推进文化开放融合,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要协同多维主体,推动责权明晰的重心下移,重构二级治理体系,清晰责权边界,让二级学院成为体现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力军。要按照“以群建院”的思路,通过专业群拉动二级院系改革,选优汰劣,布局学校专业设置和院系设置。协同专业教育与全人教育,在专中求全,专全结合。通过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设计,为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全过程路径创设和反思。例如,在专业群重构的基础上,对传统专业关停并转和升级改造,联动政府、企业等校外资源,重构课程、教师、团队等校内资源,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专业资源的整合强化。推进文化开放融合,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要强化横向融鉴中的合力作为,联动治理过程。通过考察、观摩、学习等调研方式,在不同国家、区域、办学主体和行业板块之间交流借鉴先进文化。要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依托自身优势特色专业“以域建群”,形成完善的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发展。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依托行业重点龙头企业,联动其上下游企业形成校企战略联盟,围绕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上的某个核心环节重构专业群,进一步实现“以核建群”,以“核力”为圆心,共绘院校治理的“合力”。(三)探索文化创新,提升治理格局,激发深层动力只有将宏观庞大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为具体的日常任务,逆推追溯机制创设、框架重构和权力分置,才能在实践中检验体系和能力的效度,将制度要素、制度条件和文化创新的新组合引入治理活动中,并创造出空前效率。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必须打造校园品牌文化的传承性,以点带面推动文化创新。职业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在其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攒而来的。寻找、挖掘、深耕院校文化品牌,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推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优化,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更可使职业高等院校在延续其已沉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基础上,继续加强学风氛围、办学理念、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建设,认识并优化、积累并形成独特的学校特色与院校文化。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必须探索治理过程的简洁性,建构治理新格局。一系列制度提供了主体交互影响的框架,形成了合作与竞争关系。但有限的制度往往伴随着窄狭化,既不能穷尽现实的问题,也无法触及富有生机的内在和谐。欧洲著名圣加仑管理学派创始人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Malik)指出,最好的策略都是简单的。在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越是不断创设过于细分规章制度的治理,越是导致问题矛盾的不可穷尽。将奥卡姆剃刀理念运用到治理过程中,以尽可能简洁的制度设计体现开放、民主、融合的治理文化,依靠文化的深层统束动能,行不言之治,以涵养职业高等院校治理中的自我要求、自觉遵循、自行约束和自在创造,以文化的力量推进治理能力提升。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19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职业教育法》修订历程回顾与《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于1996年5月1日颁布,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历时7年编制的新中国首部职业教育专门法施行了24年,对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及人力资源等迫切要求,特别是21世纪以来现代职业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现行的“五章40条”的《职教法》与迅速发展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相比,似显单薄和滞后。为此,
2020年4月20日
其他

教学管理50强案例: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于“校院一体、共育人才”育人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创新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隶属于天津市卫健委,具有明显的行业办学优势。始建于1908年,具有百余年卫生职业教育历史,是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之一、天津市“十二五”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院校、天津市“十三五”提升办学能力世界先进水平校建设院校、“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学校是天津市卫健委管理的唯一一所医学院校,是天津市卫生职业教育中心、天津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天津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天津市卫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是目前全国百所示范校中唯一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高职高专学组组长单位。是全国首个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全国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临床类、中医类、口腔类、公卫类)考核基地。紧密对接健康产业、养老服务业需求,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19个专业,在校生7509人。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价,学校近三年在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连续排名第一。教育教学成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学校连续四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主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和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建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连续4年获5个国家级一等奖。近五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一、管理整体情况(一)落实教学中心地位,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全面落实教学中心地位。认真落实教学质量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讲好新生入学第一课。建立党委专题议教、领导干部听课、专题调查研究、学生座谈反馈制度,坚持召开年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专题会,及时并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校《章程》中明确教学的中心地位,从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保障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全校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职业道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设置具有医护药技岗位特征的教育内容,校院共同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建立“四课堂衔接,四阶段递进”的立体化思政育人模式,使教室一课堂、活动二课堂、职场三课堂、网络四课堂的相互衔接,推进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见图1。(二)建立校院共育人才的体制机制建立行业主导、校院共育人才的管理体制。凭借行业管理优势,在天津市卫健委领导下,成立由学校、5
其他

教学管理50强案例: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戮力构建“一制三通三实”教学管理模式全面开创“德技双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局面——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教学管理典型案例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由著名教育家、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于1928年在上海始建,1937年于抗战烽火中迁至重庆,1998年以来先后创建为重庆市重点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如图1)。学校现占地238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设有交通运输、加工制造、财经商贸、信息技术、土木水利、教育、文化艺术、公共管理与服务等8大类29个专业(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教职工559人,学生7033人。原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张德江、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先后莅临学校调研视察(如图2),高度肯定学校办学成效。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立信养能”办学理念,秉承“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校训,着力构建“一制三通三实”教学管理模式,为培养“德技双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教学管理整体情况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和重庆市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文件精神,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精心制定并实施教学发展规划,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努力驾驭教学发展“第二曲线”,使学校教学管理目标明确、组织有力、程序规范、保障到位。近年来,学校进一步聚焦教学管理,通过建立结构合理、责权清晰、运转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以下简称一制),构筑课证融通、产教互通、双向贯通的教学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三通),采取夯实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学模式改革、做实教学评价管理的教学管理策略(以下简称三实),基本形成理念先进、目标清晰、程序科学、评价高效、保障有力的教学管理模式(如图3),为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切实有效保障。图3
其他

关于确认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三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通知

关于确认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三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通知教职所〔2020〕21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做好在院校实施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安排,2019年4月,我所发布了《关于持续招募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公告》。经过专家遴选、公示、核查企业信用和涉税信息、复核等程序后,提请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确定63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7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与1+X证书制度第三批试点。请参与第三批试点的单位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和《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在院校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育部办公厅
2020年1月22日
其他

教学管理50强案例: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坚持五个引领,实施五大工程,科学管理结硕果——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50强案例党的十九大再次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更加坚定了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职院校的发展信念。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个引领”、实施“五大工程”,推动教学管理实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为职业教育贡献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山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管理整体情况学校以“立德树人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