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院人

其他

新燕入园|数学科学学院喜迎2023级研究生新生

白露将至,秋意渐浓,燕园内却仍是一派热情澎湃、万象更新的景象,9月4日,北京大学迎来了来自江南塞北、五湖四海的2023级研究生新生。164位硕博新生正式加入到数学科学学院大家庭中,将在北大浓郁的学术氛围中探索更前沿的领域,开启崭新的征程。学院迎新布置为了能让新生更好地认识数院、融入数院,感受到数院的温暖与热情,学院负责迎新的老师和志愿者早早地开始了准备。统计新生信息、设计迎新展板、绘制迎新海报、准备富含数院特色的迎新大礼包,放置反诈宣传大礼包。精心准备的物品被井井有条地置入带有数院110周年的新logo的礼包袋里,鼓鼓囊囊的礼包袋凝聚着数院的师生们对即将加入数院大家庭的研究生们真挚恳切的欢迎。学院迎新布置报到日当天,迎新老师与志愿者们早早来到崭新的智华楼就位,在清晨的薄雾中紧张但有条不紊地工作起来。转运迎新物资,搭建合影板,布置签名墙,调试设备,模拟流程,摆放吉祥物,只为了让同学有更为流畅自然的报道体验。智华楼窗明几净的大厅中布满了数学科学学院的独特元素,力求给新生们留下难忘的回忆。迎新现场不到8点,第一位新生就迫不及待地踏进了智华楼的大厅,迎新工作自此正式开始。新同学在详细而不失简洁的引导下,核验身份、确认信息、领取礼包、完成报到,整个流程一气呵成,毫无滞遏。同学们热情地在签名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在展板前拍下了喜悦的影象,和吉祥物“识数鸡”满怀好奇地拍手,相信这给新研究生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新生在报到现场签名合影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副校长、教务长王博,副校长、总务长董志勇等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来到数院迎新现场,慰问迎新老师与志愿者,欢迎新生入学,并与部分新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肯定数院新生的精神面貌,勉励同学们继续努力,不畏艰险,敢于创新,勇攀高峰。龚旗煌与新生交流龚旗煌等校领导与学院师生合影学院院长陈大岳,党委书记胡俊,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赵君、党委副书记董子静先后多次来到迎新现场,与报到新生亲切交流。聚沙成塔,巨“数”成林,数学科学学院还将继续开展新生骨干会、安全教育、“学规矩
2023年9月5日
其他

新燕入园|数学科学学院喜迎2023级新生

下午三点,董子静和学工办辅导员、班主任前往学生宿舍,对每一间新生宿舍进行了走访。在走访中,老师们向同学介绍了院系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学生的住宿情况与报道体验,并在现场解答同学和家长关切的问题。走访宿舍
2023年8月20日
其他

北京大学大数据专业硕士项目简介,欢迎报考!

联系方式咨询电话:010-62759855咨询邮箱:zixun@math.pku.edu.cn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Welcome To Paidom|来自3.14的邀请

π的数字无穷无尽,在这个无限的可能性里,总有那独特的一段与你同在。你我的生日,都藏在这串看似毫无规律的数字里。北大数院人公众号能够查询你的生日在圆周率的第几位。马上前往后台,感受π的奇妙吧92022
2022年3月7日
其他

7.1特刊 | 数院学子花样表白建党百年

时代如歌岁月荏苒1921年从北大红楼到上海石库门再到嘉兴红船一个伟大政党悄然诞生100年风雨兼程100年漫漫求索100年卓越辉煌今天是建党100周年值此伟大时刻数院学子集思广益向党花式告白将最纯真的爱献给最可爱的党高唱红歌念初心光荣传统代代传2020级本科生胡天翼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边用一曲《红旗飘飘》唱响红色七月不朽的赞歌歌颂对党的无限深情起笔燕园湖畔落笔情系远方2020级本科生冯宣瑞写一支《红船百年换人间》把对革命先烈的敬佩藏入韵脚书写这个时代一撇一捺百年征程波澜阔百年初心久弥坚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文超写下一首《五星红旗下的报告》以青春之名书写每个时代都不曾消逝的英雄主义深爱的中国敬爱的党2020级本科生杨菁露用画笔勾勒识数鸡的祝福让数院可爱的吉祥物也为党比心一个数字是一段岁月一个简单公式道出万语千言数院莘莘学子用最熟悉的数字和公式为党书写“三行情诗”表达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党的拥护对党的信赖让我们一起解密数院人的数字情书来自2020级博士研究生杨晨曦来自2016级博士研究生王亮来自2018级博士研究生蔡晓榕来自2020级本科生梁力元来自2020级本科生李智百年建党,时间砥砺信仰一生为期,岁月见证初心还有数院同学在党的百年华诞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表达出自己的决心向党献上最真挚的“情书”九千五百万党员都曾诚挚地递上过这封信仰之书九千五百万份初心绵延不决是革命先辈延续的辉煌画卷隽永的七月盛放着青春里最绚丽的色彩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数院青年道不尽对党的真切祝福青年之初心未改变历史之重任始终牢记心间
2021年7月1日
其他

数院博士小姐姐镜头中的返校日

欢快启程出发前留念一张辅导员小姐姐评论说毕业返校拍出“大片”既视感一路酣眠醒来将至燕园好久不见北京,分外想念朋友圈陆续出现返校的场景和图片这该是清晨的燕园和一扇等待归来的大门归来:好久不见
2020年6月13日
其他

数院人,欢迎回家!

待你归来更多即将返校的数院人每天都想你满足叠加原理更多即将毕业的数院人我们在燕园等你归来非毕业生同学请继续稍安勿躁对你们的牵挂也不曾停止因为,数院人——我们对你的爱从不收敛没有上限素材|院团委
2020年6月6日
其他

π day特刊|π客帝国计划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E市某小区内,数学专业大学生小宅正在没有感情地上着网课,太久没有出门的小宅已经忘记了泥土的质感和青草的气息,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使他眼睛酸胀,classin左上角老师的头像已经看不清了,而PPT即使看得清也看不懂。想起昨晚打了太久的游戏,今天却要上12节课,小宅觉得今天的时间安排会非常紧凑,他想了想,决定趴在桌上睡一觉。小宅醒来过神时,电脑已经彻底黑屏。
2020年3月14日
其他

π day特刊|数学无处不在:全球将共庆第一届国际数学日

day(3月14日)早已是数学爱好者狂欢的节日。在去年11月,3月14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定为“国际数学日”。2020年3月14日,正是第一届国际数学日。从明天开始,北大数院人也会有关于π
2020年3月13日
其他

学生年度人物|王逸轩:寻找生活彩色的维度

2019年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19”出炉10名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荣膺该荣誉称号数学科学学院16级本科生王逸轩入选其列数院成为唯一一个连续6年产生学生年度人物的学院
2020年1月2日
其他

师言数语|李铁军老师访谈之三:《应用随机分析》和生物数学研究的一些建议

前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想必大家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迷茫与困惑。为此,小π工作室开设了“师言数语”栏目。在此栏目中,我们将对数学系、概率统计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和金融数学系的老师们进行访谈,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故事和科研感悟。相信本栏目能帮助大家了解、选择自己的专业和方向,增进对数学知识和科研问题的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计算生物这一交叉学科,本期我们的采访嘉宾是李铁军老师。李老师向我们详细讲述了他多年来的科研心得和体会,也提出了很多实用而中肯的建议。李老师的采访稿很长,我们将其分成了三篇。本篇是最后一篇,主要讨论了《应用随机分析》,并对有志于计算生物的同学提出了很多建议。《Applied
2019年10月23日
其他

师言数语|李铁军老师访谈之二:生物中的数学工具、生物对数学研究的启发

前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想必大家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迷茫与困惑。为此,小π工作室开设了“师言数语”栏目。在此栏目中,我们将对数学系、概率统计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和金融数学系的老师们进行访谈,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故事和科研感悟。相信本栏目能帮助大家了解、选择自己的专业和方向,增进对数学知识和科研问题的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计算生物这一交叉学科,本期我们的采访嘉宾是李铁军老师。李老师向我们详细讲述了他多年来的科研心得和体会,也提出了很多实用而中肯的建议。李老师的采访稿很长,我们将其分成了三篇。本篇主要讲述了数学的工具、生物对数学研究的反作用。数学的工具当我听说你们要采访我之后,我自己想了一下,我觉得有一些事情是我想要传达给数学学院的本科生的。其实主要就是数学工具的事情。我们如果要去做生物,做生命科学中的数学,要用数学的方法去发展生命科学中的一些东西,我们到底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基本工具?随机的工具我想第一个重要的就是随机的工具。随机这个工具非常之重要,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因为通常我们做计算数学的人,其实在这一点上基本上是忽略了。以前的东西都是确定性的,比如说所有的数值分析或传统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都是针对确定性的东西来做。但如果想做生物的里面的一些应用,你不掌握随机的语言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生物的体系,它的尺度比较小,用物理学的语言叫做“介观”。在介观尺度下,所有你所观察的体系,它的“涨落”效应不可忽略,这是统计物理的一个基本认识:涨落不可忽略的时候,噪声就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你完全用确定性的语言去描述,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跟实际的体系的观察一定是差的太远。描述介观尺度就必须要用到随机的东西。这一点在大家做细胞生物学时非常重要,而细胞生物学现在是用数学研究生命科学里面大概是最主要的方向之一。但是也有一些做生物数学的人,他们是不用随机的工具的,比如说研究人口动力学、传染病,但这些都是相对传统的模式,就是ODE或PDE的内容。物理学的不同尺度统计的工具第二就是最好还是要掌握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其实要求不过分。为什么呢?我在当学生的时候,对随机的语言我只就学过一门初等概率论的课,跟你们一样,学的就是最基本的这些。随机变量这些东西我是知道,但是一些统计的方法,更深刻的如随机微分方程,我是完全不懂。在本科的时候,甚至读研究生,读到博士我也是完全不懂。那时曾有个朋友问我,他说我现在做生物,里面有一些数据,你不是做计算的吗?你能不能帮我算一算?我说这东西我完全不懂。那时候我还觉得我挺自豪的,为啥?因为我想正好有个理由把你这个事情推脱掉。我现在做的这些传统的东西不挺好的吗?我干嘛去做那个东西?人有的时候就是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就取得了一种安全感。如果人完全开放就感觉没有安全感。但这其实是有问题的,有的时候你必须要让自己变得开放,必须要接受一些外来的东西,接受外面的一些冲击,这样才能让你有更好的活力。生物中的数学工具我是在博士毕业之后,甚至是在读博士的时候,跟鄂维南教授有很多的接触。因为张平文老师那时候和鄂维南老师合作做一些问题,我是张老师的学生,自然的就加入到队伍里面来。鄂老师做随机分析是专家。但我想他读本科、硕士、博士的时候,肯定也没怎么接触过随机分析。只是后来他在库朗所做博士后的时候,抓住这个机会,把随机的课程全部旁听、提高了一把。鄂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他意识到随机的东西将来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因为传统的应用数学研究大家都是做确定性的东西,那些还没有怎么被开垦的东西一定是重要的。鄂老师在对研究方向的感觉这个方面是极其敏锐的,事实上我认为在这一点上鄂维南老师是我所见到的所有科学家里面最出色的。在随机的问题上他是专家,然后我去跟他学习,慢慢我就意识到随机的方法非常重要,我想我跟鄂老师在这点上有共鸣。但处理数据就是要用统计的方法。因为统计学天然的就是有一堆数据,我怎么去处理。而数据是极其重要的,现在生物里面你做实验,测出来数据;计算机领域也是不断产生出数据。所有的科学都不断地产生数据,而且做研究的第一步一定是要先接触数据,你不可能是第一步就出来一个模型。但以前为什么我们接触的都是模型?这是因为经典的物理经过了开普勒,经过了牛顿,经过了好多物理学家发展之后,把很多物理的规律全部摸清楚了,一些基本的物理定律被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接触的都是模型,这就变成一种范式。但是现在生物这个领域,在计算机或者说数据这样一个背景下,你要回到没有“牛顿”时科学家所面对的一个环境。在生物里面没有“牛顿力学”这样的原理出现,甚至像“开普勒”那样的水准,也还没有达到,只是测量了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基本的数学原理是什么?不知道。大量的人都在做收集数据的工作,生物学家所做的实验就在不断的产生数据。开普勒(Johannes
2019年10月23日
其他

师言数语|李铁军老师访谈之一:我如何开始做计算生物学的研究

前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想必大家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迷茫与困惑。为此,小π工作室开设了“师言数语”栏目。在此栏目中,我们将对数学系、概率统计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和金融数学系的老师们进行访谈,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故事和科研感悟。相信本栏目能帮助大家了解、选择自己的专业和方向,增进对数学知识和科研问题的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计算生物这一交叉学科,本期我们的采访嘉宾是李铁军老师。李老师向我们详细讲述了他多年来的科研心得和体会,也提出了很多实用而中肯的建议。李老师的采访稿很长,我们将其分成了三篇。本篇主要讲述了十余年来,李老师如何以计算数学的背景慢慢深入到生物问题的研究中。最初:复杂流体中的间接了解进入这个领域,其实说起来挺偶然的。我博士时的研究跟这个领域一点关系都没有,博士毕业之后,是和张平文老师和鄂维南老师共同合作做复杂流体(complex
2019年10月2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开学典礼 | 老生代表王逸轩在数学科学学院2019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输2019年9月7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9年开学典礼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行。本文是2016级本科生王逸轩同学作为老生代表的发言。尊敬的学院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师兄师姐、学弟学妹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应用与计算数学系2016级本科生王逸轩。今天很荣幸能够作为老生代表,站在这里欢迎各位新生师兄师姐和学弟学妹们来到数院,在入秋的园子里开启生活新的旅行、续写同数学的邂逅故事。今天我刚刚拖着行李箱从加州的阳光回来,打算用暑假学习的知识技能,开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时光,继续和这个园子、这个院子无尽的故事。遥想三年前的九月,那时只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少年,怀着沉甸甸的期待和幻想,拎着重重的箱子,对园子里的一切也都和你们一样感到新奇,对“一号院系”的神圣充满着敬畏。时间真得好快呀,尽管稚嫩和懵懂依旧,对数学的美也只是稍稍惊鸿一瞥,但我已经迫不及待,和你们分享在学院里的点点滴滴。很难说清在园子里的三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成人世界的初体验在燕园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但如果只说出一样,那我想一定是在数院和数学的相伴,和同学们对于数学的探索、友情与回忆。在数院这个集体中,我第一次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它是如此炽热、真实、强烈。我想我站在大四未来的交错路口上,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出,我没有选错也没有辜负初心,这里承载着梦想、拼搏、挑战,也酝酿着温度、深情、回忆。我算得上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竞赛生。生在武汉这个教育大城,小学高年级就和数学竞赛结缘,高中最后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入选国家队保送北京大学,可是大学生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大一伊始,所有同学面对陌生的分析、代数、几何知识,都站在同一起跑线重新开始。适应新环境一向是艰难的,在这个强手辈出的地方,会很容易陷入迷失,陷入对过往光环的追思留恋,陷入对价值选择的怀疑。同时加上课程本身的高强度高难度以及同学们的智商和努力,我们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情绪,但好在有热情的老师、辅导员、学长学姐以及小伙伴们。会记得关启安老师数分课上四两拨千斤的讲解和言语间流露出的人生智慧,天鹏辅导员第一学期在网球场上体贴的心理辅导,学生会和团委各部门的学长学姐悉心整理的资料包和生活小技巧,还有同学们课下犀利的观点交锋和寝室里温情的夜谈。生活不适、成长阵痛、距离感、课程难,这些关键词伴随着我们所有人,挑战很多,但一定要主动找到自己的方式来调整适应。院子里的每个人都会愿意对初入燕园的你们伸出援手,所以别害怕,从新的起点开始,尽情享受成长的馈赠!园子的生活是绚烂多彩的,社团、球队、团委、学生会,稍加尝试就会发掘自己的兴趣和归属,也很容易就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我会记得在网球场挥洒汗水,也很荣幸曾任院网球队的队长;会记得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在电影社团中和志同道合小伙伴们的交流讨论。但我想说,还是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院系的课程本来就难,peer
2019年9月12日
其他

数风·人物|赵朝熠:一线,多面

“你的一天是怎样过的?”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赵朝熠思考了片刻,回答道:“吃吃喝喝写作业。”这是极其简单的回答,但在这样普通回答所概括的大学生活里,赵朝熠并不普通。三年共172学分的课程,其中超过95分的有17门,更有4门为100分,3.8+的绩点,在2017-2018学年综合素质测评中排名年级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方正奖学金、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奖学金等,现已推免为数院2019级统计学专业直博生。从数院学生会成员到团委组织部部长、团校秘书长、团委学生副书记,他与一批批学生骨干共同成长;从爱心社的明圆阳光支教项目到台湾研究会对台湾亚文化现象的调研,他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实践。三好学生、2018年学生年度人物……诸多光环只是描摹了他模糊的轮廓。用七个字简单概括的日常在叙述中被简单抽离成一条时间线,却延伸出来,构成了最为真实的多面。14:00早上没课的一天是从中午开始的认真工作的随手拍摄简单地解决完“早饭”,赵朝熠打开电脑,新的一天被枯燥的作业拉开帷幕。无止境的作业,这是理科生的日常。回想自己的一天,作业好像一直都是戏份最多的角色。他说,自己大概是闲下来就写作业的状态。“但是与高中不同,高中全是老师的布置,大学的作业更多需要自己的规划,所以刚进大学,压力很大,不是高中那种快节奏的压力,而是另一种,自己安排时间的精神压力。”作为高考生来到数院的赵朝熠,在大一的时候面临巨大压力。身边的同学都有竞赛基础,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将他的焦虑无限放大。但是,面对遭遇的困难,他没有回避,而是选择迎难而上。赵朝熠戏称自己写作业有“强迫症”,作业过程中的细节甚至排版都会尽力做到最好。“我写作业对自己要求是质量很高,要让别人看起来舒服”,而正是这种“强迫症”式的“死磕”,让他收获了成绩的回报。大四课程总体较少,赵朝熠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毕业论文和科研方向的探索上,对比起低年级时候天天写作业的日常,现在的作业量已经减少了一些。而提及这学期的课程,赵朝熠提到了“大数据分析中的算法”。“这是计算数学的课,占用了我很多时间,压力也很大,”赵朝熠说,特别提到了每次作业都是极其耗费精力的大段代码,“不过我能在这门课上学到一些在金融数学方面没有接触的问题。”17:00《北大数学》拍摄现场身着数院球衣的球员在绿茵场上穿梭着,摄像机记录着场上的一举一动,一旁的打光等配合工作都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卡。”随着导演的一声令下,穿着球衣的赵朝熠停下了奔跑,暂时结束了自己部分的拍摄。这里是《北大数学》宣传片的拍摄现场。第一次穿上数院球衣的赵朝熠有一些兴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接触足球运动。在球队同学的指导下,一起设计带球的方式以及拍摄角度,对他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踢足球时的感觉可能也是其他运动里感受不到的,自己借着拍宣传片的这个机会成功打卡了踢足球,感觉挺有意思的。”这也是赵朝熠第一次以演员的身份加入到电影短片的拍摄工作中,出现在镜头前让他感觉很奇妙。“老实说,长时间地等待拍摄的时候是无聊甚至有点生气的,”金融数学的学科背景使赵朝熠极其在意时间成本,“不过也不得不承认,每次拍摄完都相当有成就感,我也很期待成片是什么样的。”虽然作为演员,赵朝熠没有很多经验,但他之前其实早已接触了很多视频的相关工作,比如手语文化节的微电影的执导剪辑,以及新年晚会视频的剪辑工作等,“也算是学会了一点新东西,拓展了更多方面的能力吧。”19:00赵朝熠的报告理科一号楼1418房间,赵朝熠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在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从容不迫地讲述着自己的课题。“3+X”计划的讨论班是数院特有的项目,在三个导师的带领下,参与其中的本科生更多地接触科研相关的内容。作为大四学生,拥有相关经验的赵朝熠,也通过这个平台做了一些学术上的分享。“分享的内容主要是我的本研题目。本研是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做的,当时还有很多专业课没有学,对金融数学这方面也不是很了解,在统计方法、逻辑等方面,回过头来看是有很多问题的。”赵朝熠说,通过讨论班这个机会,他一方面给大家展现了有这样一个科研方向,另一方面也审视了自己当初的错误,为大家提供借鉴。而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这次机会,他重新回顾了当时自己所做的工作,知道了存在的问题,这对未来做科研有一定的帮助。“会发现当时使用的方法论对后来的课程大作业之类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就使用了,回顾发现的问题,我以后在科研的时候也会去注意。”同时,老师的意见以及和学弟学妹们的交流也让赵朝熠收获颇丰。“老师坐在下面会提问,给我一种答辩的感觉,”赵朝熠说,“和学弟学妹们之间有着不同学科观点的碰撞,从另一套理论的角度来解释我所使用的方法论,也促进了我的进一步理解。”1:59多面、多才、多艺已是深夜,在朋友圈发出色泽极为诱人的食物四宫格,赵朝熠坏心地配字:“晚安。”这是赵朝熠和在校辽宁学生约饭的日常。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强的责任感,使得赵朝熠不仅积极参与日常的交流联系,也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赢得他们的尊重和喜爱。“在校生主要通过线上联系。我们辽宁群从16年一直火到现在,到现在还在水。”赵朝熠笑着说,“我们之前还举办了新年晚会之类的。比较热心的学长也会及时在群里分享信息答疑解惑,我们日常就靠这个群联系,组成辽宁学生在北大的Family。”大学四年来,赵朝熠参与了许多招生工作,除了和在校生保持密切联系,他也较好地与家乡、尤其是高中母校对接,不只是长假,偶尔周末也会回去看看。从大一暑假开始,他就跟着招生办的老师回去参与招生工作。随着年级升高,赵朝熠逐渐成长,能够独当一面,在招生中为学弟学妹们在专业选择等各个方面提供很多帮助。当谈及为什么选择参与招生工作时,赵朝熠的回答是“情怀”。“从比较大的方面来讲,可能真的就是‘情怀’二字吧。因为自己很喜欢北大这个地方,所以才会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给学弟学妹们呈现一个最为真实的北大,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进入燕园来感受。”“北大所带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思想性的。我在北大遇到了更多的人,遇到了更多的思想,这使我改变了自己的固有观念,开始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3:00赵朝熠熄灭了手机屏幕的灯光,轻轻侧身,然后沉沉地睡去。一觉醒来,生活还在继续向前延伸。如同这个园子里的每一个,我们。采写
2019年5月17日
其他

数风·人物丨王逸轩: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卷首泛函抽代,拓扑随机,他们是数字和符号世界的翩翩少年。鲜为人知的侧面,鲜活有趣的灵魂,总有一个瞬间,讲述中的他们和阅读中的你我深深共鸣。让我们共同留住,各不相同又各自精彩的数院故事。我们将走近2017-2018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聆听这些被称“大佬”的成长故事。“王逸轩,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6级计算数学系本科生,曾入选应用数学拔尖计划,基础数学拔尖计划。曾获北京大学2017-2018年国家奖学金,2018年丘成桐大学数学竞赛个人及团体两枚银牌,2016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银牌。现担任北京大学讲堂志愿者协会记者团电影组组长,数学科学学院网球队队长,18级本科1班朋辈辅导员。现参与李若老师组科研。”从“小黑屋”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王逸轩在丘赛上在今年夏天刚刚过去的丘成桐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上,王逸轩获得了两枚银牌。在王逸轩前18年的生活中,“数学竞赛”是与他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汇。上高中前,王逸轩利用初三下学期一个学期的时间自学了高中数学竞赛的内容,在高一举行的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他获得了全国第65名,当时年仅高一的他便获得了北大降到一本线的录取资格,距离保送只有一步之遥。一本线的承诺极大地降低了王逸轩的升学压力,
2018年11月29日
其他

【SMS人物访谈】国奖获得者张钺:追求卓越,成功终将追随

SMS人物访谈系列张钺追求卓越,成功终将追随张钺是数学科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2014年度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他在本院课程中保持着极为优秀的课业成绩,并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这位阳光开朗、乐观随性的学霸的课外生活也同样丰富多彩:他积极参与院学生会的工作,同时怀抱着对音乐的热爱在各种活动中大放异彩。采访过程中,张钺收放自如,对问题的回答拿捏有度,轻松与幽默贯穿全程;从他身上看不出丝毫一般人印象中刻板严肃的"学霸"的影子。提及学习方法,张钺总结自己并不是刷题刷出了好成绩。于他而言,预习和理解是学习的重要方法。高中的数学竞赛经历给张钺带来了很强的自学能力:他在大一开学前的暑假中就自己预习了数分高代课程,因而对大一的课程"感觉不是很难"。对他而言,预习比单纯地课堂听讲效率更高,让他在课堂中更加轻松地听课、理解更加深刻,甚至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在课堂上同时自学新的内容--自学的内容又取决于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进一步加深对学科整体的理解。而这种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他免于被繁琐复杂的公式所困惑,从而更加完善地建立自己理解中的一套数学体系。他还提到大学和高中的学习不同:大学的学习更需我们自己主动去理解,并更加严谨地看待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在时间利用上,张钺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尽管繁忙的事务时常打断他的学习,使他难以安排整块时间学习,但他也因此研究出了将学习任务化整为零的方法,尽量用零碎时间有效率地学习。他也因此收益颇丰,既搞好了学习,又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课外活动。其他同学眼中张钺取得的令人惊讶的成绩,实际上正是他利用独一无二的时间管理方法取得的。在上一个学年中,张钺参加了数学分析的荣誉课程。这门课程将三个学期的数学分析课程压缩在两个学期内全部学完,据同学们反映难度颇高,但张钺依然中获得了很高的绩点。提到这门课程带来的收获时,张钺认为:"因为是两个学期讲完数分,所以它能让我更快地去学一些更高级的课程。比如说这学期我就可以学我比较感兴趣的拓扑和实变,这两门课本来都是大三的时候学,而大一的荣誉课程给了我这个机会提前进行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学习,视学习为提高自己的途径,真正地理解学习的意义,这种思想无疑助力他在学习上突飞猛进。在课余,张钺也积极参与了很多活动。因为对音乐感兴趣,他加入了一支乐队担任贝斯手,还参与了北大的十佳歌手比赛,同时在各种晚会也频繁亮相。在谈到如何平衡自己的兴趣和繁忙的学习生活时,张钺建议把所有时间化零为整,将时间划分为整块,利用休息空闲的时间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其实我参加的活动都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而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有什么成就(而有目的地参与)--就是大家一起玩嘛,这样就很开心。"张钺最后如是说道。正如俗话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让他把一些人眼中索然无味的数学学习看作一种享受。将数学作为他钟爱的事业,学习就变成了快乐的事情,成绩--即使并非刻意追求--也自然卓尔不群。他用切身经历证明了一个命题:与其消极学习、把考试成绩看作学习的全部,不妨把学习看作切实提高自己的实力的方式;追求卓越,成就自然会追随你而来。不仅是学习,做自己感兴趣的、发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这也是张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成功秘诀。既能收获成就感,又能享受这个过程,张钺的从容来自长久以来不断的积累和雕琢。祝愿他在追逐自己梦想、发展自己兴趣的未来道路上越走越远。采访人:陆雯君、陈中柱、付博铭、陆一平
2016年2月23日
其他

【SMS人物访谈】国奖获得者王晓玮:“做最好的自己”

SMS人物访谈系列国奖获得者王晓玮:“做最好的自己”王晓玮是数院概率统计系12级本科生,由于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综合素质,他多次获得廖凯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励和奖学金。今天,他成功当选北京大学2015学生年度人物,在此对他表示祝贺!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生活,那就是——异彩纷呈作为一个拥有3.93专业课绩点的学术大牛,王晓玮还有着丰富精彩的学工生活。他不仅加入了校学生会的教宣办,做基础公文编辑、周报编辑,还在大一下学期加入了青协,从一开始的内联部部长,一步步走到青协副秘书长的职位,现在仍然担任青协理事一职。他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奉粥行动是其中之一。据他回忆,当时在清华南门附近有一个团体举办奉送爱心粥行动,欢迎青协的志愿者前去帮忙,他便参与了这项活动,在寒冷的冬日早晨,为走在上班路上的人们献上一杯热粥。他在体育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尤其在剑道上出类拔萃。谈起剑道,他充满了激情——这是他在课余生活中的主要爱好。大一在选修剑道课后他加入了北大剑道社,参加了具有相当强度的剑道训练。据他说,其中的跳跃摆振,一边按照剑道步法跳一边挥剑,经常会跳一千次,这样的练习很累,而且刚开始手上的皮都会磨破,但他没有因为疲劳就放下自己热爱的剑道,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他成功获得了北大未名杯剑道团体赛铜牌。回忆当时获奖的经历,王晓玮说道:“团体赛有五个人,分别是先锋、次锋、中坚、副将和大将,我当时是中坚的位置。在五对五的比赛中采用五局三胜制,我们队因为缺一个人所以至少会输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却连胜三轮获得铜牌——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其实是很惊喜的。”他对自己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而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都是他在大学期间做到的。他大一时在邱德拔体育馆办理了健身年卡,有规律地进行跑步、力量练习等锻炼,一直坚持到现在。规律的运动使他无论在学习还是训练中都不容易感到疲劳,做事的效率也很高。另外,合理的时间规划,使他在从事学工活动和坚持爱好的同时,保持着十分优异的学业成绩。他认为,作为数院的学生,应当把学术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在时间安排上给学术最高的优先级,在时间紧张时,其他的活动则不妨放一放。王晓玮在英语学习上也有自己的体会。在高强度的数学学习之外,他也在英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体系,在GRE和托福考试中都拿到了非常满意的成绩。他在托福口语考试方面尤有心得,还热心地向记者传授经验,“托福口语最难的就是前两题,就50秒,给你一个话题,你要马上想出来,只有15秒时间准备,这15秒干想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准备好各种素材再去。”他说,自己在准备口语考试的过程中,会把自己讲出的每一套答案都录下来,说得不好就删掉重说,直到满意为止;他还整理了很多口语素材,经常练习用它们扣题,在考试时便能熟练运用,口语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人们口中“大神”的分类,王晓玮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数院大神大致上分两种,一种是智商特别高的,另一种是博学多识的。即便在其他人眼中,他的数学天分很高,但他依然是一个勤奋努力的人。他非常刻苦地刷题,在他看来,这既帮他提高了数学能力和素养,又培养了他坚毅的学习品质。在看书做题之余,他还会抽出时间来与同学进行探讨。他认为,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起讨论,面对难题团结协作,这是相当有效的学习利器。“一起讨论问题,对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一些”,他如是说。对于未来,王晓玮的规划清楚明了。在国外的名校继续概率统计领域的深造,是他的近期目标,“我申请了10所学校,最想去的是斯坦福。”在采访的最后,他也谈起了这四年以来的缺憾,“主要是大学到现在没有谈过一次恋爱”,但这影响不到他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有的人开窍早,有的人开窍晚,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我认为幸福总会来到。”看清自己想要的,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走出那条只属于自己的路,那就是每个人自己闪耀的人生。正如王晓玮所说的那样:“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棒的自己”。文/数学科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孙鎏磊
2015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