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趣同学

其他

城市咖啡馆,最懂新中产

(图/《没有工作的一年》)社交媒体上有人说,失业青年最常去两个地方“假装上班”:一是星巴克,二是图书馆。在北京,对于人均居住五环外,进城动辄一小时的北漂们而言,在低成本精神体面维持上,相比起去图书馆,喝咖啡则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随便走进一家附近的咖啡馆,只需要几十块钱买杯咖啡,就能收获一个自带氛围的舒适空间,一个随时给手机和电脑续命的电源,以及一个不失情调的摆拍背景。哲学家加缪曾说:“对于一个不喜欢呆在家里的穷人而言,有另一个容易进出、富裕、明亮且随时欢迎他光临的家:咖啡馆。”英年早逝的加缪或许也并没有想到,他笔下穷人最爱光顾的咖啡馆,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摇身一变成了一种彰显品味的生活方式。坦白来说,生活的品质与精神的体面与否,向来都是新中产们颇为在意的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城市里的咖啡馆也悄然见证了这些年中产们日子的起伏兴衰,这里浓缩着他们最真实的样子。遥想几年前,国内互联网创业潮进展得如火如荼时,中关村的咖啡馆不仅装不下投资人的梦,也装不下创业者的人。随手推开一家咖啡馆的门,不是在搞开发者大会,就是在开
1月21日 下午 5:15
其他

2024,在不确定的时代里如何自处

(图/《日日是好日》)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是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在2024年元旦的第一个夜班上,他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最近一个月急诊科的手术量,比自己上班这么多年来一整年的都要多。2023年是正常且完整的一年,人们的生活回归到了三年前的寻常有序,但黑暗过后迎来的黎明曙光,并没有期待中的那般炽热和明亮。那些始终无法将自己从困境中拯救出来的人,或许远比我们常人见识过的要多;而普通人只是维持一个基本体面的生活,个中艰辛也可能远比北上广中产们想象中的要难。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的一年,我觉得最贴切的描述可能是“动荡”。从世界局势,到个体生活,再到从前那些约定俗成的价值观,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这一年,人们彻底抛弃了房价一直涨的基本信仰,不再拘泥于一定要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这些被批量生产出来定义美好生活的条条框框;这一年,青年就业率跌入了谷底,考公、考研人数却节节攀升,过去三十年里的年轻人,从未像今天这般的焦虑与迷茫;这一年,中年人的境遇也并没有随着那糟心的三年彻底结束而有所好转,反倒是那三年为很多职场中年争取了缓冲的时间,但当一切恢复如常,行业却没能找到新的机会与方向,在“降本增效”的目标驱动下,因为“有点贵”,他们自然成了企业优先抛弃掉的不二之选……也许会有人说,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没有经验还好高骛远,中年人找不到工作更无需多虑,反正他们已经吃尽了时代的红利赚够了钱。但倘若我们能够将问题再深究一步:为什么社会不能给愿意努力奋斗的年轻人一个继续向上的机会?以及真正吃到红利,能够不工作就此让一家老小后半辈子衣食无忧的中年人又有几个?所以你看,当时代的暴风雪呼啸而来,并没有谁真的能够独善其身免受其害。每个人都不得不在这个世界的沉浮动荡中,奔赴在寻找自己人生出口的路上。如果你问,2024年又会是怎样?我想可能是“平庸无常”。人们大概率不会迎来泼天的富贵,生活依然苦涩,我们仍将体会着“失去”。但尽管会有大大小小的困难,大家还是要支棱起来,别轻易就选择放弃努力和思考。正是因为生活不会风调雨顺,普通人才更需要稳稳扎根。|01
1月4日 上午 8:03
其他

县城孔乙己的痛,一线中产们不懂

(图/《下一个素熙》)世界折叠,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打开朋友圈,月薪三万的城市中产身穿始祖鸟,脚踩萨洛蒙,在过着一种“松弛感”的生活:Brunch、CityWalk、滑雪、骑行……即使有一天失业了,80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请回答1988,如何对抗糟心又疲惫的35岁?

(图/《请回答1988》)2015年的初冬,韩剧《请回答1988》开播,普通的小巷、平凡的人物、朴实的对白,故事就这样从双门洞五个家庭的琐碎日常里缓缓展开。这五个家庭里,每家都有一个出生于1971年的孩子。1988年时,正值他们18岁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孩子们从小就亲密无间,大人们也是相交甚好,他们的生活多半拮据辛苦,但也时常充满着温情与欢笑,大家偶尔也会被贫穷所困扰,却也总能一起面对难关让日子重新过好。就是这样一部没有任何狗血剧情,讲述普通人稀松平常的韩剧,过去的8年里在豆瓣被91万人打出了9.7分的高分,无数的80后、90后在一个又一个的冬天里一边温故,一边治愈。或许对于最初的这波观众而言,重温《请回答1988》早已不再是单纯刷一部旧剧那般简单,更多的是对过往青春的一种美好怀念。怎么会不怀念呢?1988年出生的那群人,转眼间都已经35岁了啊。35岁,一个时不时就会“冲上热搜”的年纪。意味着会被列入公司的裁员名单,是不再符合考公的报名条件,是在相亲市场上被挑挑拣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步维艰……《请回答1988》的青春是当年的18岁,可2023年时35岁的故事与青春无关。当我们或多或少地见识了这世界的参差、时代的无力、人性的卑劣,以及自我的力不从心之后,才明白双门洞里那些简单的快乐与幸福,在现实中也并非唾手可得。普通人的35岁,就好像是一场扑克牌游戏打到了中局,该出的、能出的牌都出的差不多了,疲惫又糟心,也时常会羡慕那些拿到一手好牌的人,但自己又总不能起身把手里的牌一扔说“我不玩了”。手里的牌不够好可能是真的,但人生这场游戏要继续也是真的。所以我们试图去剖析35岁后的那些烦恼、疲惫,重新去看人生的这场游戏到底该怎么玩。毕竟让自己在游戏里玩得尽兴,才是生命永恒的课题。|01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中年男性,比想象中孤独

(图/剧照《正常人》)我的一个硕士研究生同学,是北师大婚姻研究与咨询中心的专家心理咨询师,在上周的教育心理学课上,他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心理学结论:被社会化后的男性,在35岁以后,往往比女性更孤单,更渴望被认同、被理解和被需要。这让我想到了澳广网“健康男性”(Healthy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我们对爱情的一些傲慢与偏见

(图/《花束般的恋爱》)这是一个年轻人的爱情信仰逐渐坍塌,中年人的爱情困于挣扎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可爱情却越来越脆弱。年轻人在社交平台的角落里对爱情大杀四方,劝人劝己,付出越多报应越大,恋爱脑是“奇耻大辱”,只配像王宝钏那样挖十八年的野菜;中年人则去伍佰的演唱会赴一场青春的约会,满场身材发福、头发稀疏的中年人后悔当初没有嫁给爱情,也没有娶到那个最爱的姑娘,连去一场演唱会都身不由己,于是前奏响起,泪流满面。我们总是会在不同的年纪被困于同一道爱情的谜题,可偏偏爱情又是多说无益。人们之所以如此地热衷讨论,大抵也是源于内心一边渴望、一边祛魅的双向拉扯。面对爱情,渴望是人面对孤独人生时的情感本能,单枪匹马地行走江湖未免过于冷清,携手并进才会更有底气;而祛魅,则更像是一种颇具对抗意味的理性选择,因为爱情既无法轻易获得,也并不牢靠。但人这一生,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性从未失手。所以,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人与人之间这样深度联结的本能是一定会出现的,哪怕我们明知道它有风险。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我们把目光从自己的身上剥离开来,把自我放小,才能感受到世界和他人的另一种美好,从而获得一场更完整的生命体验。就像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这本书里说过的那样:“我至今相信,恋爱是谈了比不谈好。因为在恋爱的游戏场上,人能够深入学习自己和他人。恋爱会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欲望、嫉妒、控制欲、利己心、宽容和超脱。恋爱是斗争的平台,你要夺取对方的自我,并放弃自己的自我。我从不认为恋爱是一种放纵的体验。在恋爱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伤害,也互相伤害,借此艰难地摸清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渡给他人的自我防线,以及对方那条无法逾越的自我界线。”或许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认为:个体在爱情中处理与他者关系的态度和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处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能力。因此,即便是在这样一个爱情观支离破碎的时代里,当我们平和、温柔地重新谈论起爱情这个话题,也是重新理解与这个世界的关系。|01
2023年11月2日
其他

普通青年的生活哲学

(图/《奇迹笨小孩》)1990年,彩色电视机在中国的家庭里刚刚开始普及,一部叫做《渴望》的国产影视剧在那个冬天登上了央视,并瞬间引起了全民的热议,人们与剧中女主人公的命运深深地共情,从此,“好人一生平安”成为了中国家庭一个朴素的愿望。如今时过境迁,或许是在全球化的进程里,日益流行起来的“精英与逆袭”,让人们对“普通叙事”再也提不起兴致;又或许是因为我们时常遭受到失望和挫折的打击,因此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于是像传统的“坚韧、努力、做个本分的好人”这样柔软发心的价值观,似乎已经鲜少出现在我们日常的语境里。当观念在极速的进步,现实却又极度的蜷缩时,人们开始感到孤独、焦虑、空心化。这让我想起了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若是活得诚恳,那他一定是活在遥远的地方了。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像果实上的霜粉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以保存的。然而,人与人之间,就是没有能如此温柔地相处。
2023年10月19日
其他

这届年轻人,一边痛苦一边热爱

(图/《小森林》)最近,李建在太湖湾音乐节上说的一段话上了热搜,他说:“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生活的简单轻松,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就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刚刚毕业的朋友,少经受挫折和磨难,不受挫折和磨难更好。”年轻人听到这话之所以会感动,或许是因为在一个相对低靡的时代,生活从来都不缺少挫折和磨难,再加上平时又总是在被灌输“趁年轻多吃点苦挺好”,陡然听到“不经受挫折和磨难更好”,让人很难忍住不泪奔。还记得前不久,伍佰在郑州的演唱会上问歌迷:“你们才25岁,为什么会来听我的歌,我写这些歌的时候你们都还没有出生呢。”是啊,25岁的年轻人怎么就感觉到生活有那么多痛苦的呢?这个问题中年人可能想不明白。回想起十年前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作为月入三千的北漂青年,却也积极乐观,顶多偶尔吃吃爱情的苦,对生活那种“痛”的感知远不及现在的年轻人。也有人把问题归结于这届年轻人普遍成长于物质条件较为充足的家庭环境中,又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所以难免吃不动苦,又担不了责。但如果再深入地观察和了解一下年轻人,就会发现他们过早地开始感知到痛苦和倦怠,也有着房价、阶层、公平失衡以外更深层的原因;而年轻人不婚不育的背后,也并不是“过来人”想象中的是一种责任逃避。相反,他们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更热爱生活,更理解人生的意义,在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时,活得格外清醒、通透。|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一个合格捞女的基本素养

电影《喜宝》剧照捞女,最早是广东人对外地来粤打工小妹的一种称呼。但这个词真正被大众所熟知,大概是源于电视剧《欢乐颂》,曲筱绡对樊胜美的评价,说她是一个用美貌换取爱马仕包包的“捞女”。后来,“捞女”这个词渐渐发展到专指那些为了获得金钱,可以抛弃尊严,以及用身体来进行交换的女性。如今,上有天王嫂训练营调教如何嫁天王,下有花3580元社群培训金贵的关系,人们对捞女的成长故事乐此不疲。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内心深处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事无非两件,一是性,二是钱。而绝大多数的捞女,恰好是靠性价值来换取金钱,一下占了两样,这也大大的满足了观众想要猎奇的心理诉求。当下,捞女能够被拿到台面上来讨论,甚至说是追捧,一是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笑贫不笑娼”;二是因为对比一般纯黑或纯白的人物形象,捞女的形象往往是灰色的。她们比一般的小三、拜金女更有远见;比独立女性、知识女性更懂得走捷径;比富家女、白富美更有手段。捞女的成长路径,通常拥有一个经典的大女主爽文/爽剧故事内核:从一个普通出身的女孩,一路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清醒克制,通过利用自身资源(通常是美貌/情绪价值),从金主身上直接或间接获取财富、实现阶层跃迁,最终站到社会金字塔的塔尖。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路惊险与惊喜并存。让那些正在过着平凡生活、为了生计奔波,外表并不出众或者说不算特别出众的女孩们疯狂脑补、心存幻想——因为改命、赢,无疑是所有普通人的渴望。但捞女的恋爱是一整套游戏策略组合,路人只能看到她打怪升级捡装备的动作,却看不到她前期的一系列排兵布阵。一个合格的捞女,要有认知、能力、情商各项“素养”,缺一不可。|
2023年9月5日
其他

中年“预”失业,该何去何从?

《东京奏鸣曲》剧照2008年,日本上映了一部电影叫做《东京奏鸣曲》,影片讲述了东京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的生活,这个家庭里此起彼伏的生活风波、成员之间的挣扎纠葛,被认为是反映了当时无数日本人在世界经济格局转换、金融危机、中东战争等动荡局势下的普遍生存境遇。我对影片里有一个桥段一直记忆犹新,就是男主角在中年失业后,为了不让妻子起疑心,他每天都会假装按时去上下班。时隔15年,国内社交媒体上开始大肆讨论起失业的中年人悄悄涌进星巴克和图书馆假装上班的话题,隔壁国的电影情节也就此照进了我们的现实。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失业是太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这几年,网上多得是诉说失业后无药可解的就业苦,成功学叙事也越来越令人反感。就拿我身边在私企工作的朋友们来说,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执行层,从上到下大家普遍都没什么安全感,下面的人担心被裁员,上面的人担心业务线甚至公司说不定都直接没了,什么跳槽加薪,稳定才是大于一切。但职场的稳定性,或许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你有了更好的选择,就会跳槽;而公司有了更好的选择,你就会被裁掉。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明白职场不会是任何人的避风港,只要身在职场,失业就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我本身就是个资深打工人,离真实的一线职场很近,最近这段时间,也目睹了不少工作了很多年的老朋友被裁员打的措手不及,生活失序、精神茫然。回想起来,此前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工作经历,大多都是指向如何取得成功,但鲜少有人教过我们,如何体面地应对工作上的失败。但在当前的这个大环境中,“失败”离我们又是如此之近。如果说对于已失业的人来说大势已定,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都很具体;那么对于那些在职场中即将失业的“准失业人”而言,头上则像是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这种未知和不确定性,让我想起了美国风险管理理论学者塔勒布写的一本经济学著作《反脆弱》中,提到的“反脆弱”这个概念——脆弱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性而承受损失,反脆弱则是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因此获利。对于绝大多数的“预”失业人来讲,也不会奢求在外部环境的混乱与不确定性中去获利,但我们还是希望可以试图去寻找一些办法,让自己在这种未知中尽可能地体面和减少损失。01放平心态,争取时间比起裁员拿赔偿走人,留下来的“预失业人”的确不见得能够过得更好,因为工作多半只会更卷、更熬人,还有可能熬到最后连赔偿都拿不到。但只要工资、社保还有保障,就尽量放平心态,苟到最后,为自己再争取一点准备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首先要考虑一些实质性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一旦失业了,社保问题怎么解决?失业金是怎么一回事?下一份工作的方向是什么?我的优势是啥?如何才能发挥出来?有没有一些人脉和朋友可以重新捡起来?这些准备做的越早越好,临时抱佛脚效率高,但出错率也高。其次要做好“或许明天就得走人”的心理预期,而不是当消息来临时觉得不可思议、五雷轰顶。打工本来就只是职业的过渡,别总想着把它当成终极的归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给自己加内心戏上,去纠结公司会不会开掉我、领导是不是器重我、同事有没有孤立我……这样的自我对话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反倒容易让人陷入一种自我精神内耗中(我前面写过一篇对抗治疗职场焦虑的方法,感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看看)。提前给自己心理打好预防针:我只需要做好当下的工作,积累个人能力,公司与我只是雇佣关系,他有权利随时开掉我。如果你不想失去这份工作,那么就别在工作上摸鱼。一份工作做了5年以上,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你是适合做这份工作的,去琢磨一下这个岗位还有哪些附加技能可以成为加分项。比如我们部门是做市场传播的,以前的工作方式就是出框架和方向,供应商来做实质性内容填充,现在没预算了,就得自己写文案、录视频和剪辑,刚开始大家都有点不适应,像剪辑这样的技能就只能现学,但慢慢地就越做越熟练。这些看起来是吃亏,因为每个人确实都做了更多的工作,但等到有一天需要重新去找工作的时候,这些或许就派上用场了。你就可以直接拿着这些作品跟面试官说,“你看,这个项目从规划到落地,都是我做的。”对于面试官而言,这可比空谈市场大方向和想法直观多了。未来十年,靠谱的企业没有一个还会相信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大家都会很务实。正如巴菲特在2022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重新认识中年危机,城市中产的快乐法则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没有幸福感可言,是当代中年人的普遍共识。那什么是幸福?它的理论解释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欣喜与愉悦的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年轻人朝气蓬勃,因为“年轻”本来就是一种资本,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所以不会有太多时间飞逝的不安全感;而老年人的人生几近尾声,有了更多的人生经验与积累,也因此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因此,被夹在中间的中年人,似乎成了最“不幸福”的一个群体。正如但丁在《神曲》开篇的那段表述:“当我在人生的旅途游走过半的时候,某天,不经意踏进一片幽暗的森林,在其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那片森林荒凉、崎岖而无边无际,身处其中所感受的煎熬让人痛不欲生。只要一想起,就觉得不寒而栗,毛骨悚然。”这种感觉或许并不是我们的一种错觉,它是客观存在的。2008年,英国经济学教授奥斯瓦尔德提出了“U型幸福曲线”,这项基于几十个国家、包含数十万人的巨大数据集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一生中的幸福感水平呈现出“U型曲线”,幸福感大约在中年时最低。2010年,英国新闻杂志《经济学人》和美国联合对30多万美国人进行了一项盖洛普调查,发现U型幸福曲线的底部同样位于40岁晚期~50岁早期。2012
2023年8月15日
其他

北上广青年|精神不内耗生活指南

《凪的新生活》剧照1964年,Beatles乐队第一次踏入纽约,记者问乐队主唱约翰·列侬,为什么一个英国的乐队却要到美国来发展?他当时的回答是:“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哲学家和诗人都要去罗马,因为那里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今天来纽约,因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正因为人是依靠资源而活,所以即便时隔六十年,这个理由仍旧可以解释为何当代年轻人即便是顶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生活成本,依然会选择背井离乡涌向北上广。算起来,今年是我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的第九个年头,时常还是会有很强的漂泊感,觉得这里并不属于我。在我看来,北上广就像是一支催化剂,催熟了年轻时潜在的欲望,又让人为此接受捶打,体会着能力与野心不匹配所带来的痛苦,然后被迫看清社会的真相。但为何还是会留在这里?比起谈广义的人生价值及诗与远方,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那个狭义的理由才更为务实,“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所谓的理想与热爱,不过是讨生活的另一种文艺表达。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两年的就业市场异常艰难,就连“逃离北上广”这样十年都经久不衰的话题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媒体大V们不再热衷于对“北上广”谋生计的艰难去诠释逃离,因为那些中小城市也未必就是桃源胜地,北上广年轻人那颗被现实磨出厚茧的心真的很难再泛起涟漪。后来,我也问了问那些30岁后选择重返北上广的中年人感觉如何,他们说这条路变得比以前更加艰难了,我们注定是要向城市不断迁徙的一代,进不一定能守,但已无路可退。如今的年轻一代,他们的人生“黄金期”变现效率之差与上一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时代的“电梯”在悄然减速,那些坐在时代红利期的“电梯”上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自然也失去了参考的意义。坦白来讲,抛开那一小撮能够为自己理想买单的精英群体,如今大城市里绝大多数的普通青年,拥有的选择和机会都是极少的,工作内卷至极。加上远离了亲人和昔日的好友,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又都保持着恰如其分的分寸感,那些没有及时得到输出的情绪往往一再被积压,最终在某一刻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陷入长期的自我精神内耗中。所以,从一开始就尽量减少精神内耗的诱因、调整自我的情绪认知,这对于独身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而言,就像是走在没有路灯的夜晚为自己照亮的一个手电筒。01精神融入,但不执着留下人的状态决定心态,心态决定命运。很多人都会持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选择留在大城市就应该切断自己的一切后路,这样的话才会有一往无前的动力和遇到困难时不退缩的决心。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一种“自虐”,我们只需要精神融入这座城市,好好享受当下它能让我们有工作、赚到钱、能够精神自由、见更大的世面和更有趣的人这样的功能,不必执着于留在这里,为自己找一条“踮踮脚”就可以实现的退路,并为之积累。什么叫“踮踮脚”就可以实现的退路?简而言之,就是定一个比现在的生活只好一个档次的生活目标。拿我自己来举例:2014年,我大学毕业成为北漂的初衷就是为了找份工作攒点钱,然后回老家过上不租房的日子,所以这个阶段我的目标就是不管攒多少,只要能攒点钱就可以;到了2016年,杭州的互联网发展的风生水起,我跟家里人说杭州这个城市好歹比老家好,这里能找到一份互联网行业的工作,还能落户,房价也不像北京那么贵,于是说服家里总共给凑了20多万的首付,在杭州的郊区闲林买了套2居室,至此我的生活好像又有了“保底”,从此继续精神“躺平”,那个时候互联网非常流行跳槽涨薪,因为我没有特别大的财务压力和目标,反倒是把心思花在好好积累工作经验上了;后来没几年,杭州的房价涨势迅猛,才让我萌生了卖掉杭州的房子在北京凑个首付的念头,最终想法落地,才在北京买了房。我记得当时的一个同事,跟我年龄相仿,一开始家里就给凑够了几十万奔着在北京买房,结果看来看去到现在也还没有实现。当然我不是说有了房就等于留下了,而是想说对于普通人而言,很多东西并不能一蹴而就,精神松弛很重要。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都很难实现的积累,往后只会更难。不懂得给自己留退路的人是悲哀的,就像是一辆在马路上只会前进但不会掉头和拐弯的汽车。大城市的生活本来就很累、很压抑,人是需要一点及时反馈来与之对抗的。如果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想到这些不过都是在为实现我那“踮踮脚”就可以够着的目标做积累,即便达不到也无所谓,毕竟那个目标比我当下的生活也没好太多,也许消极一会儿马上就能再鼓作气。况且,能够选择孤身一人去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骨子里或多或少都带着点“自信、积极、不安分”的基因,通常没那么轻易就放弃,否则在大城市找工作、租房的阶段就撤了。所以,大城市的年轻人更要懂得给自己进行精神进行松绑,生活也不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02避免功绩社会驱动下的自我剥削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相比父辈时的物质和精神匮乏的时代,肯定好的不止一两个档次,但客观来说,他们的生存压力要比上一代大得多。比如学历贬值、高房价、社会上升通道越来越窄,我们的理想在这些现实面前真的是不堪一击,这些也打破了年轻人对未来的一个乐观预期。但大家其实也还没有放弃,因为如果真的想“躺平”,当年就不会选择来北上广了。在一个功绩驱动的社会制度下,个体的感受都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和社会运行的那套严苛的标准,于是我们竭尽全力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大家一边被网络上的言论“贩卖焦虑”,一边又主动选择“自我剥削”。为啥别人35岁财务自由,我不能?为啥同样是985毕业他月薪十万,我不能?于是有一些年轻人在碰壁后就选择以“卷王”的姿态,试图通过“自我压榨”的方式在一个非理性的激烈竞争中突围。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高效,只会加重自我精神内耗。在心理学上有个定律,叫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心理学家耶克斯(R.M
2023年8月3日
其他

研学旅行爆火,普通中产家庭是时候重塑教育消费观了

《请回答1988》剧照7月中旬的北京,气温一度冲上40℃,每天上下班的地铁里,明显能感觉到多了不少叽叽喳喳来旅游的孩子。从二环边上的地铁站出来,有一个公交总站,这里不仅是去往八达岭长城、十三陵水库等景区的市区发车点,同时从这里去故宫、鼓楼、南锣鼓巷也都十分的方便。约莫是从七月初开始,在站台上就时常能看到三两个大人带着一二十个学生这样的研学队伍。即便是在热浪的裹挟下,孩子们的热情也丝毫不减。从携程前段时间发布的《2023暑期预订趋势洞察报告》来看,坐拥国内两座顶级学府清北的首都北京,着实是今年暑期热门目的地第一;除此之外,大众这几年被压抑的家庭出游热情也在这个暑假里集中得到了释放,暑期整体的机票预定量暴涨,以大城市为主要的目的地,各个名校、博物馆、科技馆以及历史文化景区,都在被小学生“特种兵”快速占领。这似乎都在印证一件事:这个暑期,再热不过研学。(各大研学团抵京)这得益于当前社会的物质条件达到了空前的丰富,80后、90后年轻父母普遍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加上互联网获取信息又极为便捷,所以无论生活在几线城市,无论是通过刷短视频还是亲身经历,这届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没见过世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见世面,或许也是中国式家庭教育“人生清单”里的不可或缺的一项。因此,假期旅行成了众多家庭的一项必要计划。而今年研学团的爆火,也让其背后的问题暴露在大众面前,比如“40度高温,排队两小时没进清华”、“故宫天坛景区黄牛炒门票”、“一家三口参观清北要花两千”、“清北学霸怒揭研学黑幕”、“小学生特种兵一天打卡8个景点”……事实上,研学旅行因为被赋予了“研究”和“学习”的意义,是当下为数不多的一项消费升级。中国人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这放在全世界都很出名。尤其对于当代普通中产家庭的父母来说,因为过去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没钱,那么现如今在培养下一代上就直接反了过来,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就是要肯花钱。大众也因此顺理成章地以为,牺牲孩子的一点童年,投入一些财力,未来拿到一个好学历去换一个好前程,是件性价比很高的事。当所有人都用同一套投资消费的理念参与到教育里来的时候,这让我想起了在股市大热时,当大批的散户疯狂涌入想要分一杯羹时,等待他们的自然是资本的手起刀落。当下我们的经济处于康波周期里的下行期,那么对于普通中产家庭而言,既没有太多的钱,又无法参与制定社会规则,如何树立一个理性的家庭教育消费观,来尽力抵抗未来的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01别陷入教育的消费主义陷阱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这是普通中产家庭独有的烦恼,他们是教育消费最大的一个群体。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教育仅仅靠课堂内是远远不够的,研学是校外教育一种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出口。但任何一个教育产品一旦成为被明码标价的“商品”,只要价格定在一个常人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么这个产品毫无例外地会被迅速地商业化铺开。是商品,就绕不开计算利润,品质自然也就有了优劣之分。所以研学美其名曰是教育,本质上是一门生意。当然不只是研学,还有各种课外兴趣班、活动竞赛、证书考级等等,都是兜售教育产品的不同形式。因为是生意,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孩子兴趣班还没上几节课,老师就让去参加比赛和考级,或者是去某剧院/电视台演出的这种现象,这些活动的报名费有时候甚至比课时费都贵,但几乎没有几个家长能够拒绝这样“见世面、拿证书”的机会。至于人手一本的证书含金量能有多少,大家基本也都心知肚明。家长之所以趋之若鹜,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源于亲朋好友间子女的攀比、发朋友圈需要素材,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自身的焦虑,当这种焦虑在找不到出口时,就会被悄然地转移到了下一代的身上。因此你会发现,父母越焦虑,孩子越辛苦。从3岁启蒙,到幼小衔接,再从周末连轴转的课外班,到每晚的舞蹈乐器陪练,当代父母一直在试图帮助孩子抢跑和寻找捷径,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这些投入,最终大概只有不足10%的孩子能够拿到卓尔不凡的结果,从而对自身发展提供助力,其余90%的孩子都是陪跑,最终赚的盆满钵满的只有卖教育产品的人。所以普通中产家庭养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这种颇具消费主义色彩的内卷。当然,我不是说鼓励大家都别报班、别研学,孩子特别感兴趣,报个兴趣无可厚非,有条件的家庭自然也可以到处飞到处看,去敦煌、去七彩丹霞、去撒丁岛、去富士山下,去感受世界的参差。但对于普通中产家庭而言,父母应该更坦然地面对自身经济的实际情况,先不遗余力地完成家庭的原始积累。也许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月入十多万的家庭每年都会在教育上投入几十万,但现实中绝大多数都不是,有钱人都在追求一条更稳妥的路,他们把钱拿去买了固定资产、请在校大学生当一对一家教、给孩子攒本科出国的学费,其实比我们普通人的日子过的还要盘算和精细。因为对未来有一定的预期,在北上广中产中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出道即巅峰也许就是下一代的宿命。02在生存面前,教育投入不值一提普通人无法跳脱经济大环境的发展规律,在经济增量受限,存量一定的情况下,大家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内卷时代也许只是刚刚拉开帷幕。这就意味着,体制外的中年人可能还会继续面临降薪、裁员这样的困境。与年轻人的洒脱不同,为人父母,责任多了几分,就更需要脚踏实地和衡量利弊。过日子不是说咬咬牙过完今天就完了,而是接下来还有几十年,我们仍然需要面临就医、养老、意外这些必要的生存支出。维持住当下的生活水准,降低家庭财务风险是成年人一生的课题,甚至是普通家庭三代人都要为之努力的目标。这绝对不是贩卖焦虑,只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生存面前,额外的教育投入有必要能省则省。经济有周期,个人赚钱必然也有周期。每个人的事业线固然不同,但在手头宽裕的时候捂紧钱袋子,那么风浪来时才更扛得住。普通人想要过的好,无外乎一个原则:好好存钱,做好原始资产积累,吃上资产的复利。世界有很多面,有很多其他颇具性价比的方式同样能够拓宽下一代的视野,比如去乡野里赶鸭子、捉小虾、采莲子、看荷花,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天然的快乐。平时陪孩子一起看看纪录片、去公园骑行、搭帐篷、逛博物馆、逛农贸市场,一点一点地打开他认知的盲盒,见识自然,见识生活,多问是什么、为什么,这何尝不是一种见世面。正如鲁迅先生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自己的童年那样,“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只不过很多家长,根本放不下自己的手机,只想花点钱把孩子“托管”起来,觉得我只要花钱了,就能得到一个优秀的孩子。那种顶着40℃的高温,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在景区人挤人、主打一个到此一游的打卡式研学旅行,倒不如父母一次长情的陪伴。03未来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不得不认清一点,就是这代孩子的未来,是我们这一代所无法想象的。如今的15后们长大了所从事的职业,估计至少80%都是我们现在所没有的。就拿人工智能来说,我自己是一个很乐意在海马体照相馆付费拍照的人,所以就体验了一下最近特别火的妙鸭相机,9.9元AI合成出来的证件照,说实话真不比海马体169块钱人工拍出来的效果差,更值得一提的是——节约时间。这还是AI发展刚刚起步的阶段,就会有一部分摄影师和化妆师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所以未来是极其“不确定”的时代。我们现在按照“成功范本”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成功的产物,未来环境稍微一变,那些考来的证就行不通了。所以要培养孩子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学习、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其实都习惯了用做卷子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和过人生,要在几岁之前背多少个单词、看多少本课外书、去多少个国家、回来写多少篇观后感……这种记住标准答案式的学习,充其量只是背诵,并不是学到。不如从当下开始,就是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不抱怨、不妄想捷径,知道人生路上充满沟沟坎坎才是常态,相信通过下功夫得来的本事才是可靠的。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主动思考,我有哪些选择?如何选择才是资源利用最大化?就从现实生活中一桩桩小事中开始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教育没有标准答案,唯有一样是有标准的,就是家长不要以自身的要求去对抗孩子的能力上限,要摆好心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战,一代人也会有一代人的际遇。04父母无法培养出自己格局以外的孩子在金融领域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你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那么在育儿中,同样“你也无法养育出自身格局以外的孩子”。一个在无知浅薄的土壤中生长的孩子,不太可能从心底生发出鸿鹄之志。说到底,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的性格,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以及根本,在于父母的智慧、情感和内心激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学霸,普遍都来自高知、和谐有爱的家庭。而父母温和,也是孩子一生的福气。《红楼梦》里贾芸的母亲卜氏就是个典型案例:曹雪芹是这样描写她的出场:“他母亲自在炕上拈线,见他进来,便问‘哪去了一日’?,知晓后便让儿子吃饭歇息,一宿无语。”她没有对在外面待了一天的儿子盘问不休,就只是温和的关心。孩子在外打拼,她就在家里安静地操持家务。她从不羡慕别人拥有什么,也不在意自己的孩子飞的有多高,就只是关心孩子累不累。所以纵使家徒四壁,却也母慈子孝,其乐融融。也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驱动着贾芸不断前进。后来他凭借过硬的人品和能力,获得了王熙凤的信任和提携,从此摆脱了困境。发展事业的同时还收获了爱情,贾芸是《红楼梦》中为数不多拥有了一个好结局的人。因此,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影响。对于普通中产家庭而言,消费式育儿这条路,注定不会是捷径。
2023年7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在“捧杀”里,年轻人看不到生活的真相

《东京女子图鉴》剧照前几天,一条兼职大学生口诛笔伐优衣库的帖子冲上了社交媒体的热搜,当事人小K在帖子里质问:“大学生就活该一小时16元给你打扫卫生?”在40℃的夏日高温里,商场里能吹到空调的16元一小时的优衣库兼职,在大学生的眼里这是作贱青春与知识。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通州马驹桥的农民工大叔们,蜂拥着上前对10元一小时的装卸招工中介说,选我,我身体好我能干。这让我想起了2年前那个“超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10年内会年薪百万”的热议话题。当时《中国青年报》对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发起了一项调研,回收的27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00后对自己进入职场后的薪资比较乐观,超过20%的大学生预期自己毕业后月薪过万,其中8.20%男生和3.25%女生预期自己会进“5万元俱乐部”。此外,67.65%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很多官方媒体都对此也进行了报道,其中不乏《身怀年入百万的梦想:“这届”年轻人不躺平,挺好》这样的标题。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治疗职场焦虑,药方在工作之外

《都挺好》剧照最近这半年,恐怕连刚上小学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家里这财务状况是大不如从前了,旅游的次数不如之前多,脚上的新鞋也没有之前换的勤。现在一打开社交软件,可以说几乎到处都是一片哀嚎,从传统制造业、到互联网金融、再到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看的多了,自己也情不自禁地代入,跟着焦虑起来。这样的焦虑也并非全无道理,过去的三十年我们跑得太快了,走完了西方国家一百年才走完的路,旧产业的发展到达天花板后天然地走低,在新产业又没有完全立住之前,接下来大概率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内卷硬战。比起年轻人年轻本身就是资本,老年人又已经做出来这个时代应有的贡献,当下这个社会的主战场,还得靠中年人义不容辞地继续冲。但大多数的职场中年不是能涅槃重生的齐天大圣,也不是能够顿悟开挂的高启强,大家只想好好地讨个生活,别让家里的房贷和孩子的奶粉续不上。于是,在这个智力发展成熟的巅峰时刻,我们开始一边上网”拓宽信息边界”、一边自我反思,然后猛然发现,一旦离开当下的这份工作,再想找份旗鼓相当的工作怕是没那么容易。所以,中年人开始职场焦虑。最近在翻看一些人物传记,也许是因为痛苦令人深刻,所以才格外值得被记录,我发现很多历史上的大人物,一生顺遂的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青壮年时期,那是一个比一个郁郁不得志。所以,我就想中年人的事业焦虑,可能并不是时代的产物,而更像是人生某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必然产物。简单来说,中年焦虑从来不会格外关照谁,这只靴子迟早会落地,只是大家的表象和症状各不相同罢了。它是人到中年都要接受的一场大考,但只要坚持扛过去,就是柳暗花明、就会海阔天空。所以,我想从宏观叙事的喧嚣之外,在一个时代告别高歌猛进之前,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分享我在书中学到的、现实中看到的、以及自身亲历过的,应对当下普通人的职场焦虑,能够有所缓解的药方。01尊重职场黄金期的客观规律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要消耗一生中大概二十年左右的时光,为一个打工人的身份做好漫长的准备,并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等待着社会筛选机制的调配与淘汰。大概是我们为此等待的够久、付出的够多,职场往往被赋予了较高的期望——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掌握权力和地位、并参与利益分配的地方。但事实上,职场的本质就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进行劳动力与时间交易的地方。劳动者付出,企业付钱,其他都是随机不确定的,这很现实。因此,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在被淘汰前,积累足够多的储蓄来应对“被退休”后的生活,或者是积累足够多的经验技能和资源,找一个更好的下家。这就是职场的真相,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并非目的。你去看看教育行业1000多万从业者的工作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的事实,再去问问职场老鸟跟对领导是不是才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在大厂,组织和人员变动常有,好领导不是你想遇到就能遇到的。然后你就会明白,这个谋生手段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项目、行业、领导、自身状况都是不可控因素。就当下对职场年龄的认定标准而言,除了医师公这样的体制内工作以外,绝大多数的私企工作,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实现经验赋能。一个人的职场黄金期也就22-35岁这十来年,这个阶段,无论是从学习能力、体力、勇气还是思维、创造力、经验积累都是最佳的时期,此时人生拥有无限的空间与想象力,所以就该不顾一切地往上爬、抓住社会资源、积累自身财富,这样才能让后面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但一旦过了这个黄金期,当你发现自己加不了班熬不动夜的时候、当你发现更年富力强的年轻人顶上来的时候,就该重新审视职场和生活。青年是一往无前的逐梦,中年就是梦醒时分。在35岁之前,尽力去挣到这一辈子的财富,过了35岁,赚不到钱是常态。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试图去做无用功。不要试图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职场不过就是一个谋生的地方,人际困扰、高付出低回报,这是赚钱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项目做不成、没有走上核心管理岗才是大多数。中年时期过度的精神消耗和身体透支,会在人生的后三十年里为此买单。即便说去跑滴滴和送外卖,每天在车里坐十个小时,也需要体力来撑住不是?02适当调低人生预期社会其实可以把人简单的分为三类,也是获取财富的三条途径:第一类人,资源出售者。比如农民、工人、企业白领、医生、教师、作家等这类依靠出卖自身体力或者技能这些资源来生存的人;第二类人,资源配置者。比如企业家、创业者,通过资源投入-整合-运营-产出来进行资源分配,也是通常所说的中产阶级;第三类人,资源掌控者。他们离资源最远,但所有的资源却由他们进行掌控,比如“一个亿是小目标”的王健林、“房价如葱”的马爸爸,他们就是社会这条食物链的最顶端——资本家。我们80%的人都是资源出售者,社会的资源名义上是归资源者本身所有,但事实上却是资本家的。这也是现在大家经常说的一个观点,穷人就是富人最大的资源。如果到了35岁,仍然需要靠出卖自己的时间和体力资源去换取报酬,比起期待能够大器晚成,调低预期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每个人的人生起点、家庭资源、生理结构,甚至说所处的时代背景都不尽相同,而社会上大部分岗位人员供给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这些都注定了“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职场结局。所以,接受这个结果,并对此做出合理的心理预期和准备,减少自己的精神苦难。如果说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就想去做一个漆园小吏,我觉得只要能养活自己,一辈子就这么着,这一点都不丢人。但如果你说我还想再拼一把,去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成就自己,为自己的野心再争取一次能被满足的机会,我觉得也没问题,毕竟你才35岁,还输得起,要是等到55岁开始干,那就更难更没戏了。但前提是不要忘记这样做的终极目标,是提升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有哪些优势,如何整合手里的资源,人到中年比焦虑更可怕的,就是轻易地下一个错误的决策。当你带着为数不多的家底,忧心忡忡地冲上牌桌,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是要输的。四十不惑,也许不惑的就是人生无常。告别职场黄金期后,唯一能握住的就是当下属于自己的健康与财富,尽可能地减少“人生变量”,这也同样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喜乐与平静。承认父母的平庸、承认自己的平庸、承认孩子的平庸,平平淡淡、踏踏实实地过一辈子,未尝不是大多数人最好的归宿。2004年,《纽约时报》采访霍金,记者问他为何能保持这样的斗志及精神,霍金是这么回答的:“21岁时,我对人生的期盼降到零,从此以后,所有事情在我眼中都是上天给我的额外的恩赐。”03nobody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给中产的一份情感生活经营指南

《小敏家》剧照最近,复旦大学的教授梁永安火了,他在B站发了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说90后和00后是历史上最不适合结婚的一代?》,吸引了小一千万的人关注。这个话题真的很戳年轻人。梁永安教授说,90后、00后这一代是最不适合结婚的,因为他们大概率碰不到对的人。这里除了我们接受过的教育观念、社会经济、资源分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年轻人“躺平”了以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干扰:就是在重重压力下,年轻人结婚可能还得考虑房子、父母的意见。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因为对于年轻人而言,不仅工作苦,生活和爱情也苦。前两天跟一个30多岁的女性朋友聊天,我跟她说,你看你在北京房也买好了,工作也稳定,其实找不找对象真无所谓。我是打心眼儿里觉得她没必要结婚,能养活自己,身体健康,精神富足,是手机不好玩儿了还是钱花不完了非得找个人一起过?但她笑着说,还是得找个对象吧,老了有个伴儿,互相照顾。虽然我身边没什么能与之匹配的优质单身男青年,但不难感知到,无论当下社会对婚姻制度如何的抨击,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我们仍然渴望亲密关系,与所爱的人结婚,这个朴素的愿望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既难得到又不懂如何经营一份舒适的亲密关系。这让我想起前阵子端午节,我的博士表姐把对象带回老家见父母时全家人的那种高兴,大家就像是办妥了一件大事,奔走相告,没有人关心别的。我表姐今年35岁,还记得头两年,因为我们俩都在北京,过节的时候会聚在一起,我舅妈还给我打过电话,让我劝劝我表姐赶紧找对象。而每逢过年大家聚到一起,她也是长辈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之一,当然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太不孝了,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还不是连个对象都找不到。”……通常听到这些,我们年轻人都会愤然起身,因为争辩肯定是争辩不过的。因此,我太能理解在一个传统家族里,适龄没有结婚生育所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那种感觉令人无比窒息。当然,我不能武断地说我表姐找的对象就是迫于压力的选择,但我想一定会有人承受不住这种压力。事实上,比起社会底层,因为受出身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婚姻没有太多的选择,中产和准中产的婚姻则因为有的选而变得更为艰难。当物质方面得到满足后,大家理所当然地想要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与契合。但又因为人是社会群体性动物,所以这个过程中很难摆脱他人的评价、社会的评价,那么如何在寻找和经营亲密关系中减少自身内耗,就显得尤为重要。01不为父母的想法而买单在中国的家庭里,为什么不允许早恋,但又急着结婚?在《巨婴国》中,心理学者武志红引用了台湾学者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给出了答案: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单元,没成过家的单身汉、疯子,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或者被忽视得厉害,必须结婚生子构建一个完整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独立单元。在传统的价值观体系中,结婚更像是一项任务,婚恋的目的也不在于恋爱,而在于组建一个家庭。至于不婚主义、丁克主义、同性恋者,之所以会受到排斥,就在于他们根本没办法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如果在适婚年龄没有结婚,就会被视为是不正常的、失败的。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规劝;“你眼光别太高,其实找谁都差不多的,跟谁过都那样。”为啥会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种价值观体系里,人与人之间是不具有差异性的,也没有明确的自我边界,有的就只是一个统一的标准。而父母这种无意识的控制,把插手儿女婚恋的行为,被视作是为你好、对你尽责的表现。我还发现另一个更可悲的现象,就是在结婚这件事上,中国父母对女儿的包容度远低于儿子,女孩的父母会“贬低”女儿,而男孩的父母通常会“抬高”自己的儿子。有心理学家指出,这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替补,在母亲看来,自己都能接纳不幸福的婚姻,为啥女儿不可以?有些母亲甚至会认为,女儿不结婚是对自己价值观的挑战。如果你跟她争吵,她会慢慢忘记初心,而一心放在逼你结婚上。只有你结了婚,她心里才会平衡,认为人这一辈子本该如此啊,感情不顺也是必然要经历的事情。但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父母的想法不一定都正确。有的父母自己婚姻过的并不好,却坚持让孩子结婚,这根本不是爱,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表面来看,父母是在为了你结婚而焦虑,实际上她更害怕别人说她失败,没有能力教育好女儿。如果你理解了这一层,就不会为此愤怒,父母的想法只能代表自己,我们没必要为他们的想法买单。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伤害通常来自陌生人,而痛苦往往由最亲密的人带给我们。因为父母太知道我们的软肋和缺点了,所以总是能精准地戳痛我们的内心。其实避免这种精神打击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物理隔离”,尽量不要跟边界感欠缺的父母长久地生活在一起,独立去闯属于自己的世界。妥协是为了成全,可是很多时候,一次权宜之计就让人再无回头的可能。02重新看待相亲这件事客观来讲,结婚仍然是主流的选择,尤其之于一个合格的中产。这里绝对没有劝婚劝生的意思,延续自己的基因,是人类的本能。人类很多价值观的形成,本质上都在于让基因能够得以延续。一个想结婚的人,如果到了30岁左右还没有合适的对象,那基本上也把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都筛选排除过一遍了。虽然现在恋爱的方式越来越多,但“相亲”仍然是走向婚姻的一个重要方式。很多人拒绝相亲,其实也不是拒绝这种认识彼此的形式,而是不想被对方审视。相亲的大多数人都是奔着结婚来的,这就显得目的性很强,颇有交易的意味,而很多问题既问不出口,又不想回答,让人生理上和心理上双重别扭。其实,如果你把相亲当做一场面试,而自己就是那个面试官,换一种心态,也许会别有一番天地。首先,你要自行去评估这个人是否合适,介绍你们认识的人说的话就像是简历一样,不用过分相信,亲自去考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要总是拘泥于在网上聊天,那种感觉是虚幻的,最好还是要多见面聊聊,因为说不定对方有一百个备胎,毕竟线上聊天没成本;其次,不要怨怼介绍人给你介绍的相亲对象不够好,介绍人的本意大多还是好的,都是为了撮合一对恋人,所以难免会夸大一些长处,隐瞒一些不足;同时,还是要多动员身边的人帮忙介绍,因为面试嘛,肯定是见过的候选人越多越有机会找到那个最合适的;再者,不必过分去在意门当户对,太多的条条框框,反倒把有缘人框在了门外。有些人,只是赶上了好时候,所以赚到了钱;也有些人,比如十年前高考600分报了新闻学,现在惨的一比,这只能说时运不济。真正的门当户对,是做人的层次对等,不是财富、学历、原生家庭条件的对等。最后,别过分依赖“眼缘”,我们总是很容易从外表去判定一个人,长得好的天然更容易获得高分,但实际上人很难通过一次见面,就把对方看透。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阶段,人的一些认知也在改变。比如我们小的时候都喜欢被人夸“聪明”,但是人到中年,可能还是“靠谱”的标签更有力量。所以,还是要多接触、多沟通、了解对方的价值观,你会发现,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能够好好交往的。当然,你才是自己人生战略合作伙伴的终极面试官,要能明断是非,要有自己的主张,关键时刻也要能全身而退。03经营婚姻需要供求平衡蔡康永说:人与人之间是有一个情感账户的,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些。不要一味地从当中提领,任性地觉得,你的钱永远挥霍不完,不是的,存款变成零的时候,就是对方离开的时候。这也道出了当代很多婚姻出现问题的根源——供求不平衡。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婚姻的期待值也前所未有的提高了,却并没有为此做出相应的投入,婚姻承载了太高的情感理想。一段婚姻的开始,往往是源于彼此欣赏、爱慕,愿意同甘共苦,于是决定共度余生。但就像水不能一直在炉子上烧得滚开,那样会把壶底烧坏。生活的船也无法靠着浪漫主义色彩在人生的海域中乘风破浪,再惊世骇俗的感情,最终都会从热烈回归平淡,爱是要落到一蔬一饭、一言一行里。当两个人相处的时间被无限拉长,每天面对无趣的生活,面对褪去的激情,很容易会因为一点小事产生矛盾与冲突。而一段从纯粹的爱情过渡到相守终老的婚姻,两个人的心里必将经受一段难以规避的炼狱过程,只是每对夫妻经历这段过程的长短不同罢了。我一直认为,两个人相伴一生,彼此间要有一点肝胆相照的侠气和几分感恩对方的义气。窗明几净的客厅、洁净如新的马桶、整洁利落的厨房,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这是妻子的付出;如期归还的房贷车贷、逐渐提高的生活品质、越来越有安全感的银行卡余额,这是丈夫的付出;无论是照顾家庭,还是在外面赚钱,对于普通人而言,都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段真挚的婚姻,往往来自于千百次的维系与妥协。就像傅首尔在《奇葩说》里说过的:世间夫妻那么多对,不是每一对都恩恩爱爱。大多数普通人的婚姻就是伙伴关系,是人生最重要的战友,有很多共同战胜困难的坚固情感。04婚姻不相信眼泪
2023年7月6日
其他

普通中产家庭的孩子,如何顺遂地过完这一生

《请回答1988》剧照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普遍都是出生在普通家庭里的第一代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人生规划,一路走来全凭运气。比如我,没有出生在大城市,父母忙于生计糊口,从小到大上学基本没人过问,我爸甚至连我上几年级在哪个班可能都不太清楚。高考后稀里糊涂地就报了个学校,然后被调剂到一个不理想的专业,快毕业的时候辅导员说,你们早点去医院上班,没必要继续往上考,咱这个行业工作经验更重要。后来,正如大家现在看到的,学历内卷,早毕业学历不高的话在医院里根本升不上去。而我自己也压根儿不喜欢当护士,更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没在医院上几天班就转到了互联网行业,大学的专业算是白学了。现在回过头去看,整个过程其实家里都给不了太多的建议,老百姓都知道读书有用,但其实不知道怎么让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在大众的认知里,读书多少是有点功利心的,无外乎就是两个目标:一是成为社会精英,科研、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精英;二是用一流大学的毕业证这块黄金敲门砖,打开更好的择业、择偶之门,过上更舒适的生活。但进入社会工作几年后,就慢慢发现成为社会精英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便是当初那群考上985的高考佼佼者,多数也成不了精英,顶多是一个中产。在精英这条路上,品德、才华、耐心、机遇,是缺一不可的。就拿我们这个大家族来说,我母亲兄妹7个,除了我是独生女以外,其他每家至少两个孩子,这其中不乏读书很好的,在亲朋好友看来是很有出息的。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没有谁逆袭,客观来说,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确实要比那些早早辍学的生活条件要好一些,但大家都是过着很普通的日子。最早考上大学的是我81年的表哥,目前在武汉的中石油工作,我嫂子是个医生在襄阳工作,俩人工作地不在一起,武汉和襄阳各有一套房,收入稳定,但也绝对称不上大富大贵;我大表姐是88年的,本科211,一路读到中国地质大的博士,目前在北京的一个研究所上班,北京户口是有,但还没在京买房,事实就是工作稳定、薪水不高;再比如,我二表姐是90年的,本科985,目前在上海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科研岗,老公是浙大硕士,在芯片设计行业,有上海户口,目前家庭资产是西安一套房+上海一套房(郊区、面积不大、有贷款)。我觉得他们算得上是会读书的,尤其是两个表姐,当年从陕西的一个小县城考出来,是绝对的佼佼者。但如果参照当下精英标准的话,他们还真称不上是精英,勉强称得上是中产。但对于我大姨和两个舅舅这样普通农民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来说,大家已经完全达标了。但大家都知道,现在学历贬值得厉害,当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阶层的流动性就会变慢。而没有铁饭碗的中产,其实是最容易滑落到底层的一个阶级。在当下的这个大环境下,可能过去那一套竭尽全力考一所好大学来改变人生的策略多少有些不奏效了。再加上天价学区房、长期一对一的小灶,这个投入成本太高了不说,回报率还很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兑现。《我的丈夫工作无能》剧照未来大部分老百姓对孩子的期望,核心宗旨可能是稳定,能在相对好一点的城市立稳脚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套稳定的住房。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所以也许我们需要更新迭代教育下一代的逻辑——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能力幸福且顺遂的“普通人”。01好身体大于好聪明当代很多的父母,尤其是中产阶级,在育儿这方面是非常焦虑的,尤其肯在孩子学业上下苦功夫,但往后会有所改善(80后中产鸡娃的那一套,90后不会接盘)。对孩子有一个较高的期望,从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自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素质,非常有助于孩子的积极成长,这也绝对不是鸡娃。这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边际效应,过则不及。我们知道,小学成绩靠家长、中学成绩靠学校、高中成绩靠自己,由此看来,家长能起作用的也就是小学,但小学的知识又没有太大的难度,在高考中的占比极低,它只是一个基础。估计很多人也都发现了,现在鸡娃的都是些小学生家长,后面就没啥人再讨论这事儿了。原因很简单,基本到了四五年级,孩子是不是块学习的料,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能考上985的,绝对不是靠家长鸡出来的,孩子自身的自律自主要占到70%以上。其实,孩子学习上真正有压力是从初中开始的,越往后学业压力越大,那些初高中重点学校,别管学校几点放学,作业写到十一二点,是极其正常的。晚睡早起,拼的是体力,体力支撑了人的精气神。所以,比起把时间都花费在刷题上,不如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把身体练好,这是受益终身的。《小舍得》剧照我们姑且不说美国的“零时体育计划”这项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这种跟成绩有关的好处。首先,运动的时候产生的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能够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状态,状态好了,听课效率才能高。其次,提高心肺功能、改善新陈代谢,避免肥胖。中国现在青少年的肥胖占比是越来越高了,就是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吃得好但又没好好锻炼导致的肥胖,而肥胖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而一个健康的体态,本身就能让孩子更自信。再者,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学会守规则,一般的体育运动都是有明确的的规则,像篮球、足球这些又有个角色定位,前锋有前锋的职责、守门员有守门员的职责,这就能让孩子认识到岗位责任,集体运动又讲究个团队协作、能够锻炼孩子的包容度、团体意识、耐挫性。在运动场上,孩子还能学会什么是轮流上阵、轮候替补、如何在输掉比赛的时候不低头、对胜利的对手说声恭喜,学会配合,不把所有的荣耀都归给自己。这都是未来工作中与人较往年、团队协作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所以,如果想要给孩子找一个明星榜样的话,建议找体育明星,他们绝大多数都具有比较坚定的意志和吃苦精神。这都有助于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一生都能够朝气蓬勃,身心健康。02自身努力要趁早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这句话是没错,但是越早努力,效果越好。上学的时候,你稍微努力一下,就能看到回报。比如这段时间认真学了,成绩就能有所提高,而且年级越低,努力的回报率越高。但长大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你努力了、付出了,结果是没有收获才是常态。中国人之所以这么看重高考,就是因为这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唯一一次不靠外力、只需要跟自己对抗就可以变得更好的机会。《高十》剧照大学毕业后你就会发现,不管是找工作还是考公考研,都有一项考核叫做面试,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决定这个机会你能否拿到,没有什么试错的机会。现在就业环境不太好,很多专家建议大学毕业生脱下长衫尽快就业,说以后只会越来越卷,劝大家别继续读研或者是考编,其实这个观点我不太赞成。如果家里条件还能够支持,自己也有深造的意愿,花点时间再努力冲一把没啥问题。毕竟等你工作几年再去考研和大学一毕业就考研,效果和成本可是完全不一样。首先,学习能力变差了,你会发现自己很难看进去书,每天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堆,都是干扰项;其次,如果用人单位看重这个研究生学历,他们一般都更倾向于录用同学历中更年轻的人。咱就不说,那些在职研究生的学费有多贵这种经济成本了。再来说说年龄这道坎,考公年龄通常是要求35岁以下,抛开应届生岗位不说,大家可以去看看天津、广州这样好一点的城市,护士和教师这些专技岗位,年龄基本都卡到30岁以下了。年龄不合格,连门槛都迈不进去。这两天看到那个一米三的医学生女孩求职被20多家医院拒的新闻,你能说这不是就业歧视吗?但这不是个人力量能改变的,不是说曝光出来了,事情就能解决。所以,努力要趁早,越早努力付出的回报率就越高。03尽早发现自身长处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过,木桶理论真的是耽误了我们很多年,以前总认为木桶的最短板决定了能盛多少水。但这个世界,短板是可以拼接的,我需要装水时,我接一块板插上去就行了,张三有个短板拿李四的插上去补齐就好了。你让他攒齐这所有板,不好意思,他可能一辈子都攒不起来。当我们的孩子有一个短处的时候,家庭、社会和学校,都会急着做一件事,赶紧补短。其实,更重要的是,尽快去发现长处,他一定有自己的长处。就拿我自己举例,我中考的时候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80后中产鸡娃的那一套,90后不会接盘

《小舍得》剧照鸡娃,最早是中产阶级的一个代名词。焦虑的中产阶级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地调动各种资源,给孩子打鸡血,催促孩子学习,只为让孩子在这场教育考试竞争中成为佼佼者。70后、80后中产之所以“沉迷”于此,是因为这拨人恰巧赶上了中国超大规模城市化和互联网红利,叠加那时候大学生还稀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在大城市立稳了脚跟,也因此更加迫切地希望下一代依然能复刻自己当年的成功。但现如今,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前30年过去了,当每年能够毕业一千多万的大学生不再稀缺、新生儿出生量可预见性地持续下跌、经济发展变缓所带来的岗位减少、大量工作被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所替代,ChatGPT的横空出世更是悄然打破了众多领域的生存规则……这一切不免让人重新思考:学历这张旧船票,是否还能登上新时代的快艇。01教育不是一块敲门砖首先我们应该正视一点,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多年好日子已经过去了,这一段路即便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去看,都属实是“偶然”而非“必然”的幸运。当一切回归理性周期,如今的90后、00后大学一毕业就要面临的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学历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和工作越来越不好找的客观现状,而今年5月份的城镇青年失业率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超过了20%。这就意味着每5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因此,当70、80后鸡娃一代还沉浸在靠读书逆天改命的美好信念中时,那些家里没有人脉和资源的90后、00后的985们正在为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焦头烂额。他们不得不主动申请延迟毕业,以保留应届生的身份,为自己考公、考研上岸争取时间和机会。能考上985的孩子,脑袋绝对不傻,他们做出的选择,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名校的孩子,到头来居然找不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读书改命的愿望幻灭的同时,也让人重新审视教育本身的意义。教育的本身就是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应变能力,而不是一块所谓的敲门砖。新一代的985们是未来适应社会最强的一个群体,当他们意识到985毕业后也找不到很好的工作时,必然会重新调整自己鸡娃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说躺平不努力了,只是不会再单一地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去尽力培养一个积极乐观、身心健康、有抗压能力的孩子。02精英阶层永远是少数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读书仍然是一条主流的出路。父母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从小严格要求和管束孩子的基本行为习惯,这并不是鸡娃,并且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真正的鸡娃,是指父母在追求一个不切实际、和孩子自身条件不匹配的目标。以前大学文凭之所以能够改变人身阶层,就是因为它足够的稀缺。而今后只有顶流名校才是稀缺,但名校生不是靠父母盯出来的,靠的是其本身的自觉和自律。一个高考能够考上一所985/211学校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基本是要达到在当地重点高中重点班的中上游水平,否则没戏。等到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是个什么情况,大家现在也都看见了。比起学历,可能还是家庭的人脉资源更有效一点。所以对于大多数中产来说,投入大几百万买学区房,每天带着孩子在去一对一补习班的路上狂飙,大概率是一条投资回报率并不高的路。在资本市场中,无论是农民工,还是985毕业生,大家都被统称为“劳动力”,劳动力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豆瓣8.1分:一个在中年危机中失控的中产家庭

《熟年》剧照中国式的家庭总是更能延伸出无穷无尽的现实话题,从购房、养老、就医、婚变,到代际冲突、婆媳矛盾,无一不是大众眼里的热门话题,在家庭剧《熟年》里(熟年一词,起源于日本,泛指年龄介于40岁至60岁之间的社会群体。),倪家三代人之间的悲欢离合也由此展开。这部剧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度并不高,在豆瓣打出的8.1分的成绩也并不亮眼,将近两千条的豆瓣短评中,除了称赞郝蕾、刘奕君、宋丹丹、张国强这几位演员的表演让人感受到了熟年一代的深和沉以外,也有人在剧中看到了生活苦痛的本来面目,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所潜藏着的中年危机,也总是让人这般伤痕累累。老二倪伟强突如其来的中年叛逆,将妻子张春梅推入了一场中年困局,能够捆绑住一段关系的因素——利益、血缘、责任、孝道,在这个家庭里统统失灵。很累,很痛苦,也很生活。之所以想聊一聊,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几近完美的中产夫妻组合,在中年这场危机中,也难逃一劫。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中年危机,就像一件没有织好的毛衣,随便揪起一个线头,轻轻一拉,就会全部散开。01男性的中年叛逆一个人的前半生过得太过顺遂,往往更容易中年叛逆。男主倪伟强就是,他拿到的几乎是最完美的人生剧本:是事业有成的大学教授,有一个能力很强身为出版社副主编的妻子,儿子上了本市最好的大学,母亲也由妻子全心照顾。倪伟强的前半生就是这样一直在按部就班地沿着人生轨道在走,每个年龄该完成什么事,他都超标完成。被命运推着走的人,哪有时间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大概是因为在医院检查出了脑袋里有个不明异物,倪伟强的人生观开始摇摇欲坠起来,他问自己:”我的人生就这样了吗?”所以,他开始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把离婚当做突破口。他告诉妻子自己的脑袋出了问题,想换个活法,但在妻子张春梅看来,这只是他离婚的托辞,他不过是想要逃避罢了。妻子的理解不无道理,但倪伟强也并没有说谎,这一切跟其他的人和事都没有关系。倪伟强这一类人,因为前半生太过顺遂,往往到一定阶段会生出反骨,变得叛逆:因为他们没有过过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人生。大嫂二琥看待老二倪伟强的离婚,那就是:“钱多呀,生活不成问题,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东西。追求到最后,就剩空虚了。”的确,这种痛苦放在日日为生计奔忙的人看来,就是“作精”,不是困难太多,而是生活给予他的苦难太少,这才让他有这个“闲心”来思考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么无聊又终极的哲学命题。但倪伟强有他自己对”痛苦“的理解。表面上看,妻子张春梅每次都能够将事情处理妥帖,安排母亲的生日宴、出现问题后及时安排的心理咨询、甚至找倪伟强“下属”联手帮助倪伟强,家里所有人也都不约而同地站在妻子这一边……但在倪伟强看来,正是这一切在”控制“着他的人生。前半生压抑了太久、太彻底,所以他才会歇斯底里地冲妻子吼叫,那种叛逆和不在乎,是就算鱼死网破也在所不惜的决绝。其实在电视剧的小说原著里,三妹倪伟珍的角色设定更有意思,她是一个编剧,而不是制片人,也正是因为大哥倪伟民老实巴交不挣钱、小妹倪伟珍向往自由吃了上顿没下顿,工作稳定财力雄厚的二哥倪伟强只能肩负起全部的家庭重任,也进一步引发了二哥倪伟强中年危机的崩盘。但很可惜,倪伟强的这场叛逆出逃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不想顺着别人的期待过一辈子,但换一种活法的代价不仅仅是金钱。中年人所肩负起的家庭责任,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牵绊,都由不得他任性和叛逆,生活终究会被拉回到一地鸡毛的现实中来。所以,在经历了叛逆之后,倪伟强也开始质疑自己:“他反抗的是什么,反抗的意义又是什么?一切打碎了,发现并没有新的东西生长出来,还是迷惘,还是彷徨。人生本来就是向死而生,没有例外。人生似乎没有意义,谁不是在努力赋予它一点意义?就在这点意义上,见出了每个人人生价值的高低。”因为知道了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剧的付出”,他才从“我的人生就这样了吗?”的怀疑中走了出来,找到了“我的人生就这样了,挺好”的答案。喘息的机会是中年人的奢侈品,生活终归还是要顺着既定的命运之轨,继续前行。02女性的中年困境如果说倪伟强的小情绪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那么妻子春梅面临的困境则更为具体——是一个丈夫想与之离婚的妻子、一个发现大姨妈没来即将进入更年期的中年女人。她的那件中年完美高级外衣——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个事业有成的老公、一个学有所成的儿子、一个备受尊敬的家族地位,就在某一瞬间被无情地扯掉。工作中的升职机会被年轻人所抢被迫离职、老公不顾一切地离婚离家、优秀的儿子竟然挂科毕不了业、阿尔兹海默症的婆婆一天天地失智、家族兄妹之间的妒忌与盘算,暗流涌动。她试图力挽狂澜,阻止老公放飞,挽救儿子学业,包揽奉养公婆的重任……生活抛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她只好一个一个地面对,一个一个地解决。但仍旧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迎接麻烦、解决麻烦和麻烦共处的节奏,犹如游泳时的深呼吸,快速地吸入一大口气,慢慢地、有控制地吐出来。只要在水中游,就不能停,一呼一吸都关乎着性命。她说:“到了这岁数,二十几岁那种每天都有的新鲜感,三十几岁那种付出就有收获的稳定感,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再成功的人也会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中产财富保卫战

《小敏家》剧照人们仿佛又迎来了八九十年代那个漫长的季节,情况似乎越来越糟糕,裁员与失业的阵痛,在青年人和中年人的身上同时弥散开来。历史是一个轮回,一切都是周期。彼时,纷纷抛弃体制内的安逸,选择了“下海”捞金的那代人,现在他们的孩子从最初渴望北漂进大厂当螺丝钉,到经历社会的毒打后,如今在想尽一切办法地争取“上岸”。体制内这个铁饭碗,是动荡年代里的一处避风港,“上岸”就意味着为人生上了一道稳固的保险。然而大时代的改变,年轻人的人生尚有退路,但35岁后仍在“海里”的城市中产,却经受着高位接盘、资产缩水、饭碗不保、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因为明天不一定会更好,所以不得不暗暗打响这场财富保卫战。01降薪后,退保节流“亲爱的,我想把买的保险都退了,辛苦你帮我算算能退多少。”黄蕊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给自己的保险经纪人发出了这条消息,承认自己目前的财务窘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从成为一个新手妈妈开始,黄蕊逐渐有了风险意识,她从2019年开始给全家配置了保险,每年缴纳保费大概4万多元,需要连续缴纳20年。作为城市中产“必备三件套”之一,保险是中产阶级为未来购买的一份保障。这笔支出在家庭年收入还有70万的时候并不明显,但一个月前黄蕊的公司开启了一轮裁员,虽然她不在裁员名单上,但作为小组leader,被迫接受了降薪。加上这两年目睹了身边不少人陷入了失业的境地,裁员的消息一轮又一轮,此起彼伏,这一切都在预示着“明天的日子不一定会更好”,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所有的家庭消费支出,包括这份保险合同。房贷车贷不得不还,一年三万块的保险的确是可以舍弃项。保险经纪人像是早有准备,已经没有了当初给黄蕊做投保计划时的热情,走流程般的挽留,仿佛就只等黄蕊的一个拒绝就可以开始推进退保事宜了。毕竟,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宁愿承担不小的亏损也要坚持退保呢?在简单的社会阶层划分中,金字塔顶端和底部的人们,他们的需求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小很小。需求被改变的,仿佛只有中产。当三十多块一杯的喜茶降价到十多块,人声鼎沸的海底捞不再需要排队,坚持只能堂食的太二酸菜鱼也开始送外卖……消费降级,保卫财富,这一切都是中产们这场心照不宣的自我进化的结果。02坚决不高成本创业相比黄蕊至少目前还有份工作,她在上家公司的领导韩亮就没那么幸运了,去年年底,韩亮所在的整条业务线被裁撤。从大厂被迫“毕业”后,赶上各行各业都在收缩,韩亮一直都没能找到一个可以接住自己薪资和岗位的下家。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老婆全职带娃,疫情前换的这套800多万的房子,目前每个月要还两万多的贷款,好在多少还有点积蓄。从一个只融到B轮的创业公司基层执行岗一路做到大厂的管理层,韩亮身上既有闯劲又有韧劲,所以他没想过要躺平。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自己创业做一摊事,韩亮一时也想不出别的出路。他很清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创业肯定算是一个坑。之所以有这样深刻的感知,是因为在大厂时接触了太多的供应商,不少创业公司都是老板亲自写方案、提案、求爷爷告奶奶地催回款……忙得焦头烂额。区别于大厂管理层有着各种各样的资源和兜底,创业者几乎一无所有,他必须是全能的,市场、客户、财务、法务、人力,每一项都需要亲自去管。《去有风的地方》剧照“在没做之前,很多人可能把创业这件事想象的特别美好,但等你真正做了之后会发现,这一切做起来非常难,到处都是需要花钱的地方。”因此,韩亮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老本行,做投入极轻的互联网流量生意,没有租办公场地,运营、策划这些都找的是线上兼职,按项目来结算,以此来降低创业的支出成本。“肯定没有全职的高效,但即便慢一点,也好过资金出问题。”韩亮说,让他感到很意外的是,这些兼职的同事几乎都是经历了这几轮裁员后没找到工作的,而且他们本身的能力并不差,也非常努力地在争取把项目做好,而真正在职的目前都很低调,全力苟住守饭碗,不愿意给自己惹不必要的麻烦,基本不会再接私活儿。事实上,创业是九死一生,能成功的是极少数。资金支持、创始人的心态、能力、性格,甚至是运气,都影响着创业的成败。中产返贫,除了时运不济,很多时候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因为多少有点资本,所以才敢冒险,因为经历过,才会无比自信,因为错过了很多机会,才想拼命抓住机会去赌一把。“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以内的钱,随意地投资创业,凭实力赚到钱,也会凭实力亏掉。我现在连基金理财几乎都很少买了。”韩亮补充道。03放弃鸡娃中产家庭,绝对是教育内卷的中坚力量。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既可以很低,也可以很高,高到没有上限。孩子2岁开始,徐敏给孩子报的早教课就能排满一整个周末。3岁,把孩子直接送进国际幼儿园,每月学费小两万。在徐敏原本的规划里,孩子接下来是要一路走国际教育路线的。但是最近,北京各个区开始了幼升小报名,徐敏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准备孩子上公立学校的报名材料。这一切都源于对未来的预期变差,这两年房产不增值不说,最近几个月她发现小区房源的挂牌价居然还跌了不少。作为双高级打工人家庭,徐敏意识到,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两口子中任何一方出现降薪裁员都不是小概率事件,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家庭的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与其等到事情发生了再去解决,不如提前调整预期苟住。她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育投入还是要量力而行,试图通过预支承受能力的方式,不断砸钱,来给自己营造不切实际的幻想,风险是极大的。况且现在学历贬值,比想象中来得还要快。《做不会的题》剧照诚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学习的料,中产家庭与其靠拼命砸钱,让孩子读国际学校后再送出国留学,倒不如给孩子留套房来的实际且具有性价比。这些年,选择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特别多,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结果令人堪忧,而国内的就业竞争激烈程度更是不言而喻。海龟硕士,留学回国大半年,找不到月薪3000的工作,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大众对于一年制硕士全都是水硕的看法,形成了一种成见。但社会性问题,个体是很难改变的。在教育方面,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谁也说不准。但中产眼下需要解决的,则是尽量守住未来十年的财富和阶层不滑坡。时代的逆变影响着每一个人,但对城市中产群体的冲击尤为强烈。当中产手握资本自我感觉运筹帷幄的时候,复杂的社会早已备好了无数个诱人的陷阱,也许是创业投资、也许是教育投入、又或者是去撬动高杠杆,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一个,然后一贫如洗,一切都回到原点。人性总是贪婪且不自知的,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不掌握生产资料,只是搭上了时代的快车也并不容易。好在大部分中产的人生虽已过半,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也正值人类智力的巅峰,一旦意识到未来的财富是靠守,跨过周期,那也必将迎来柳暗花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023年6月6日
其他

学历贬值,比想象中来得还要快

《人生之路》剧照“三年前211毕业的我手握腾讯、滴滴、阿里、字节四个意向,offer从34.5万到45万,但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研985。三年后的现在,只有两个offer,都是边缘部门,年薪均未超过35万。”有网友对此调侃,“莫非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01士农工商,“士”居首位。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读书,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1977年恢复高考,570多万考生在天寒地冻中走向考场,这是高考有史以来仅有的一次安排在冬天的考试,最终只有27万考生拿到了大学入场券;1999年大学扩招,在国内各行各业忙于跟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政府不得不通过教育改革,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学历人才,次年大学招生人数飙升至221万;2022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飙升至4655万,在学研究生人数达到365.4万人,其中在学硕士生309.8万人,在学博士生55.6万人。今年马上就要有1158万高校毕业生被输送到社会,光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之和就有一百多万,比2000年全部高校毕业生总量还要多。《请回答1988》剧照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精英教育,随之而来的则是哈佛博士就职深圳南山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清北学霸在一线城市的中小学竞争上岗,大学生主动挂科延迟毕业,以求可以继续住在学校低廉的宿舍里继续考研或考公……打恢复高考的那一年算起,从爷爷那一辈是个中专生都可以从农村走向城市跨越阶层,到如今985大学毕业找个工作还要颇费周折,学历贬值,也不过才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02古言有云,物以稀为贵。学历之所以贬值,源于大学的不断扩张,失去了稀缺性。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情况下,就约等于没有大学生。这些年,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不扩招学生就不能支撑学校的正常运转,高昂的学费背后,也为政府经济贡献了一块难以割舍的肥肉;公办大学想要拿到政府和社会上更多的资源,也只能扩张,这样才有机会做大做强,培养更多学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这是大学内在需求。至于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用工单位的需求,培养的人才是否匹配社会的发展,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统统都不是大学的核心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几个一二线城市。教育落后地区的学校和专业的教育水平有限,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也是可想而知。起初,从大学批量生产出来的高等学历毕业生还能够勉强被社会所消化。因为在本世纪初,我们先是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末班车,大量的本土企业和前来赚钱的外企,都有能力为本科生提供足够的优质岗位。紧接着,又迎来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大厂、新贵、独角兽以及互联网产业的上下游都创造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岗位。直到2015年,高速增长了20多年的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颓势,此后连续6年GDP增长率未能超过7%。GDP增速放缓,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学历贬值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2022年GDP增长率只有3%,连续三年的全球性黑天鹅事件,更是让高校毕业生无处安置,就业需求积压已久。找不到工作的应届生只好考研卷文凭,企事业单位则顺势提高招聘要求,倒逼年轻人继续提升学历,甚至是出国水一个硕博,学历贬值进一步加剧。03上层社会远比想象中稳固,流动也只是发生在中底层,阶层不可能让几代人连续通过学历就实现跃迁。而当前学历贬值所带来的主要社会矛盾在于,很多企事业单位只认985/211这样的名校毕业生,倒不是说这些人真的在大学里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经历过高考的筛选,至少证明了他们在十八岁之前就有了超过同龄人的自制力和学习力,企业默认这些人培养起来更容易。而没上过大学的人,则会主动去选择送快递、外卖这样的体力活儿。这就导致同样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普通本科生和大专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夹心层”,既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又没有办法放下身段去从事体力劳动。《请回答1988》剧照这一切都是因为过去学历教育被大众赋予了无限的期待与想象,认为文凭就等于价值,这也是对阶级跃迁和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现如今,学历教育已经慢慢丧失了推动阶层流动的能力,只是在为社会提供着分工的职能。大家也慢慢认识到,学历是一个准入门槛,不是下不来的高台,是美好生活的入场券,而不是兑换券。就当下而言,大学本科学历渐渐从奢侈品变成了刚需,短期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得读个大学;其次,硕士学历只有在对就业有帮助的情况下才有读的必要,而博士学历,则是适合真正对这个学科感兴趣的人,博士毕业后岁数就不小了,这个过程可能会错过很多职业机会,需要理性衡量;最后,学历不等于值钱,稀缺且有人为之买单才有价值。但对于出身起点很低的孩子来说,读书依然是阶级跃迁最好的捷径。985/211的毕业生依然具有稀缺性,除非读的是天坑专业,不然的话大概率都能有份不错的工作。04当学历贬值这件事势不可挡,大众对它的态度可能会慢慢出现分化,上大学成为一种“选择”。擅长学习和喜欢搞科研的孩子,则会全力以赴去冲一个名校;没天赋也不爱学习的孩子,则大概率在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选择去技校学一门短时间内能不被人工智能淘汰掉的技能。随着人口的日益萎缩,体力工作一定会越来越稀缺、越来越贵,比如在很多发达国家,安装空调甚至比空调本身的价格都要贵;再比如我身边一些学美术的同学,毕业后回当地开个蛋糕店,那裱花水平比没学过美术专业的强太多了,蛋糕价格能直接翻一倍,收入是当地普通职员的4-5倍,这就是硬技能变现。以后高学历者有竞争优势可以去内卷,低学历者可以放下身段从事体力劳动。这是两种选择,前者上限很高,后者下限不低,虽然人生轨迹截然不同,但都有美好的前途。《不求上进的玉子》剧照未来,由于人工成本越来越贵,类似于银行、客服这样的重复机械化的岗位,肯定会被人工智能代替,大家的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而人口减少,上大学就会越来越容易(上名校肯定还是会很难),它只是每个人的一种选择而已,不会直接跟收入挂钩。这些都是在发达国家是已经验证过的结果。货币和经济狂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接下来造富的神话会越来越少,普通人和富人财富积累都会越来越难。我们这些出身普通、智商普通、又没有天大的好运气的人,天天琢磨如何阶层跃升只会让自己抑郁,乱投资创业说不定还会返贫,倒不如有点钱就存起来,培养个兴趣爱好,好好找个班上,一辈子就这样过得也挺好。大家也别担心阶层固化,阶层还是会继续流动的,因为小镇依然会有厉害的做题家,二代们吃饱喝足后难免想要去创业试图证明一下自己(然后发现自己是真不行)。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023年6月1日
其他

普通人选择一线城市,还具有性价比吗?

2008年,我上高二,有一天班主任讲完课后,跟我们拉起了家常,话赶话地说:“唉,我女儿要在深圳买房,要一百多万,我到哪里能去给她弄这一百多万啊。”说罢望着讲台下一脸茫然的我们,摇摇头叹了口气。他当时发愁不像是装的,毕竟那时候既不流行补课,也不流行“炫房”。2023年,一个40来岁住在橘子洲边上大平层的博主发视频调侃,长沙的房价控制的是真的好,不像早些年跟我同期在我们湖南“省会”——深圳买房的那些朋友,现在把房子卖了能买我的三套。不知道我老师的女儿在深圳买的房子如今升值了几倍,说不定她也会刷到这条视频,应该也庆幸当年早早买下房的决定。其实,无论是庆幸还是遗憾,都只是在佐证一点,大城市买房这件事最好的时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知名学者项飙曾说,“中国人像蜂鸟,振动翅膀悬在空中”。在大城市漂泊的普通人,从未像现在这般渴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许只有这样,让他们在拼命振动的时候,才能获得一丝心安。然而北上广深如今的房价,早已不是一个三线城市教师家庭咬咬牙就能负担得起的了。投身大城市是为了收获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但代价是诸如高昂的房价、摇不到的车牌这些显性成本,以及痛苦的通勤、缺失的情感归属、高压下的精神紧张等看不见的隐形成本。任何一项商业投入,当ROI(投入产出比)逐渐失衡时,人们都会重新思考并作出选择。一份2022年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但占比正在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当大城市不再是“更好人生”的必选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倘若几个一线城市一亿多人口洋洋得意,而其他十多亿人垂头丧气,那是很荒唐的。这些年,一线城市的优势一味地被强调,让很多人忽视了与之对应的另一面,陷入到一种对大城市美好的极度幻想中。让来到这里的人即便过得糟糕也不舍离开,让还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以为这里才是人生向上的爬梯。前几天,一个朋友突然在群里说天津的房子快装修好了,8月份全家就要搬去天津定居了。我很是惊讶,记得头两年,这个朋友的孩子大概还在上幼儿园,每当大家饶有兴致地聊北京积分落户的政策和外地户口孩子上学的问题时,她都是那个坚定的留京主义者,计划等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再转学。其实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当年拼尽全力从小城市来到北京,好不容易在这里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栖身之所,谁都想要享受大城市各种优质的资源。只是没想到短短两年,就做出了新的选择。“不想太累了,有些事情迟早得解决。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大环境不好,工作不太顺利,另一方面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户口的那种漂泊感越来越重。”追求确定性,本来也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在大城市私企里工作的人,一旦过了35岁,也意味着过了赚钱的黄金期,职场的议价能力大幅下降。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没什么负担,看到的都是大城市里的机遇与自身的无限可能,可以在这里大展拳脚,看尽灯红酒绿;人到中年,经受了世事磨练,尝到了生活辛酸,孩子教育、老人赡养、自身规划,哪一项都是砝码,动摇着天平的平衡。朋友说,卖掉了北京五环外的两居室,也只是刚刚够上天津上三区的一个优质学区且能兼顾舒适居住的两居而已,但孩子却能上一所重点小学,走路十分钟就能到大悦城,生活品质明显比在北京五环外好了很多。从大城市后退一步,想要过上优质的生活所需付出的成本,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唾手可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硬件差距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躺平没那么容易。年轻的时候固执地认为,宁要一线城市的草,不要其他城市的苗,如今想起来未免也有些太教条、太偏执。但人性追求确定性的另一面,是恐慌与贪婪。我的老家是一座中部的三线城市,那里四季分明,可以冬赏白雪,春待花开,夏听蝉鸣,秋数落叶,生活节奏不紧不慢。我表姐是我们市里的一所重点初中的老师,表姐夫是当地的一个公务员,过年的时候表姐说在考虑辞掉编制去我们省会,这样就能带孩子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可以在任何事情上躺平,但唯独‘子女教育’这件事上躺不平。”我听完不禁一愣,更愿意相信她只是一时厌烦了这一眼望到头的体制内工作。不然的话,谁会人到中年说这样的傻话。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国家迅速地几近完成了城市化,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又因为城市间的流动更加方便自由,往大城市走,从县城到市区,从市区到省会,从省会到一线,从北京到海淀……哪怕不为自己,也要为了下一代铺路,成为了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普遍共识。有不少跟我表姐一样的人,兴许是在网络上看到了太多这样的言论,迷信这个排序,追求去大城市进阶,没完没了,永不知足。说不定折腾了一大圈,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为了有个稳定的工作,还要再考回当地的编制。用父母的编制去换一个孩子的编制,还要搭上夫妻分离,且结果充满不确定性,想想都觉得这番操作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普通人对大城市的一种幻想,放弃自己在小城市的优势,本来可以在小城市生活得岁月静好,却要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让自己活得很辛苦、很卑微。戴锦华教授说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要什么,在规划生活时,想想依据的是内心的渴求,还是这个社会制定的一种主流价值和目标,不要被欲望和世俗绑架。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人口都在下降。这可能预示着城市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一线城市给人带来的收益与损失相当。再好的城市都不可能无限扩张,总会在某个规模点产生令人无法继续忍受的痛苦。人口饱和,也意味着想要出人头地就更难了。所以年轻人做选择要趁早,无论是考公、还是婚恋都一个时间成本,犹豫不决,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如果自己有能力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家里又有条件和资源帮助在大城市立足,那就安心地在大城市里生活;如果家庭条件一般但自身能力尚可,那就趁着年轻在大城市拼一把,心无旁骛地为在小城市的生活攒下物质基础;但倘若每月的收入除去房租吃饭等开销所剩无几,家庭条件有限给不了多少助力,年龄的增长失业风险越来越大,仅仅是不舍大城市的繁华与自由,现阶段的硬撑,也很难获得下个阶段的幸福。很多在一线城市拼搏过的人,总是容易鄙视中小城市,觉得配不上自己,似乎活不下去。其实大可不必,中小城市的人,也一样买房买车,上班下班,结婚生子,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还有一套房的人,在北京无法出人头地,退回家就能有一个幸福的生活,何乐而不为。不要过度迷信城市排序,幸福才是人生本该追求的意义。留在大城市,如今已不是更好人生的标准答案。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实在搞不到钱后,突然就不焦虑了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上周末在家闲得无聊刷了刷贝壳APP,看到一套性价比还不错的望京两居室,想起之前那个说想要把房从昌平换到望京的朋友,就顺手转发到了群里,结果这个朋友秒回:“不打算换了。”后来,她在群里分享说之所以不换了,一是现在住的这套好不容易还清了贷款,房子除了交通不方便点之外又没啥硬伤,仅仅是为了地理位置方便点就再额外背上两三百万的房贷不划算;二是房价涨不动,中介费又实在是太高,一卖一买,再叠加税费,没准儿最后还亏钱;三是私企上班的说不定哪天就失业了,还是现金为王。另外几个朋友也跟着附和,说现在买房就相当于四九年加入国民党。说来也有意思,今年周围似乎很少有人再去折腾换车换房换工作了,大家都开始一板一眼地工作、平平静静地过日子。果然,不好搞钱的时候,人的欲望就低了,没了攀比心,自然就没那么焦虑了。《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剧照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无可避免地陷入过“焦虑”。虽然享受到的物质条件比上一辈好太多,可以穿到各种各样漂亮的衣服、吃到好吃的食物以及体验游戏、健身、电影这些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但在工作、住房、就业、教育、养老……这些关乎生存的必要条件上,需要付出的成本又远高于二十年前。加上过去二十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目睹了一大批出身普通的互联网人、买房人都搭上了时代的快车,成为了新中产,中国人骨子里“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基因是按捺不住的。上学时,老师和父母说“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工作后,马云说996是福报,白岩松说奋斗的痛苦和幸福有关。所以大家每天在焦虑中醒来,在焦虑中工作,又在焦虑中入睡,生怕自己跑得不够快,会从这条传送带上被刷下去。但近两年,这条传送带上越来越多的人被簌簌地刷下。嗅觉敏锐、信息丰富的城市中产,总是能最先感受并做出调整。所以当张朝阳劝年轻人:“不要过度努力工作,因为太努カ工作,可能会伤害自己的身体。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年轻人要客观地认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后再努力。”中产们瞬间心领神会,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在中年后经历了大环境的艰难与无力,到现在对世界、对自己都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更能明白张朝阳说的是心里话,不是不努力,而是别“过度”用力,要降低期望,有的放矢,做关键性的努力。《小森林》剧照所以,中产迈出的第一步就是降低对未来的期望值。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肤白貌美,头几年找了个高富帅结婚了,老公开了个小公司,公婆都是体制内,在当地也是有点小话语权的,两个人计划过几年带着孩子移民。结果这两年,老公的生意进展的远不及预期,买的别墅每个月贷款要还三万多,孩子上幼儿园后又诊断出多动症,这搁一般人身上,早就崩溃了。但我这个同学就很淡定,别墅换3居室,日子该咋过咋过,跟我们说没必要去较劲,世界根本不会按照预设的轨道运行,一件事情的结果,受太多的因素所影响了。头几年,大V们都在鼓吹“这是普通人一辈子能够贷到的利息最低、最大的一笔贷款,能贷多少贷多少!”,全民疯狂买房撬杠杆,贷款利率6.2%也要上车,笃定房价继续涨、工资继续涨,现在看来,除了北上广深考虑到租房成本确实高,房价涨幅差不多能追上支出的中介费、税费和利息外,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亏的。你以为北上深买房就没有亏的吗?那就错了,就拿北京来说,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区、几个热门地界在涨。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一开始,就抱着我有多大脚就穿多大鞋的态度,降低期望值,后面就不会感到心累。其次,你的努力别超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大环境不好,很多原本我们看起来特别成功的人,可能因为事业、感情、身体发生了一些变故,整个人突然就倒下了。也频繁在媒体上看到一些报道,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不停地高考复读、考公考研二战三战,最后进了精神病医院,嘴里念叨的都是“我考上了”,真的挺可悲的。其实那些一路顶着光环走过来的人,很多都过得很辛苦,表面上活得无比正确,是人中龙凤,活在所有人的期待里,实际上内心的承受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成功、拼搏、他人评价,这些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人都垮了,这些世俗的标准也就失去了意义。老祖宗早就看明白了这回事,才说要尽人事,听天命。《小森林》剧照人生是需要顺其自然的。社会、媒体以及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和说法实在太多,让人不免困惑;而谋个饭碗、混个前途越来越难,这又让年轻人恐慌。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不同的起点、资源、时代背景、甚至是运气,没有一个统一的进阶模板。朋友圈有个大佬,靠抓住互联网的时代红利从一个工人家庭一跃成为妥妥的新中产,为了下一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直接让老婆把国内的工作辞了,和孩子一起去了国外。上个月听说已经回来了,因为大佬所在的公司这两年效益不太好,收入缩水了不少,已经支撑不住娘俩每年在国外小一百万的支出了,而孩子才刚上小学5年级,后面还有大几年才能毕业,根本扛不住,现在孩子已经成功转回国内的公立学校开始上学了。我是挺佩服这个大佬的,能顺其自然,及时做出选择。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人生只要踏错一步,没按攻略去走,就好像会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而事实上,人生并不是步步都踩对了,就可以换来一个好的人生。《流金岁月》剧照我们在社会中生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问题,需要具备处理事务的综合能力,而这些综合能力,并不完全是按照某个赛道的攻略就能得到。不用过于追求短期事物的确定性,顺其自然,只要做好一些关键性的选择,做好一些重要的努力,就可以了。人生不长,也许从满怀矫情到沉默寡言用不了多久时间,从挥霍无忌到无可炫耀的路途并不遥远,从豪情壮志到谨小慎微只需受上几次挫也许只是一两年。但人生又很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犯错、去调整,去践行生命本来的意义。你问普通人的一生应该是怎样的,大多都是顺逆皆有,有过志得意满也落得过草木皆兵,笑谈过他人的故事也成为过他人嘴边的笑谈。如果还未找到人生的解药,不妨读一读王小波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售价¥27.5元,后浪入海必读,爱智慧、爱自由的“上头之选。”复制🍑打开:1$9F7YdMEGqAX$://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当36岁妈妈决心退出职场江湖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宋雪决定不再找工作,退出职场江湖时,也不过才36岁。她曾是一家知名自媒体公司的运营总监,每天在网上教人如何生活和自我提升,而最终,她自己的生活却在职场之外。离开是在今年年初,全国的经济和城市都正在恢复往日的活力,领导说公司情况不好要裁员,希望她能理解。她边在补偿方案上签字边想,“看来只能回家带孩子了。”最后一天去公司拿离职证明,宋雪看着写字楼里来来往往的年轻人,苦笑了一下,真是应了“自古写字楼里如青楼,不许楼里见白头。”这句话。开车离开时望着从后视镜渐行渐远的办公楼,工作的担子被彻底卸下后,一路上都是畅快的风。过完这个周末,她就是一名全职妈妈了,一个新的人生角色。有调查研究表明,在1990年,受过高中教育的母亲未工作的概率几乎是受过大学教育的母亲的19倍,而在2011年~2015年,这一概率比下降为3倍左右。越来越多像宋雪一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退出职场江湖,回归传统家庭分工成为全职妈妈,全身心投入到养育孩子这项“事业”中来。01回归家庭后自我价值缺失失去自我价值认同,是全职妈妈要过的第一关。那个周末下午,宋雪的妈妈一脸笑容地踏上了回苏北老家的高铁,孩子8岁,老人风雨无阻地带了8年,就此正式交割给宋雪。从此,宋雪的手机闹钟会在工作日清晨的六点四十准时开始震动。她会惺忪着眼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机快速划掉,紧接着翻了个身,愣个两分钟,再边叹气边从床上挣扎着坐起来。为了让爷俩多睡会儿,宋雪起床后会小心翼翼地关好卧室和洗手间的门,把水龙头调成细细的水流开始洗漱。然后走进厨房,从冰箱里拿出饼皮和鸡蛋,打开电饼铛,娴熟地给做好两个鸡蛋灌饼。孩子会在七点钟被叫起床,她要在七点十五之前准备好早餐,赶在七点半准时出门。娘俩骑上电动车,穿过几栋居民楼,再穿过两条街,抵达学校门口,目送孩子进校门。宋雪再回到家里开始收拾家务、买菜、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下午五点再去把孩子接回来,做饭、辅导作业、陪练钢琴、伺候洗漱……如此日复一日。有时在送完孩子回来的路上,她看到早高峰地铁站口脚步匆匆的上班族,内心也会涌起几分羡慕。毕竟曾经的宋雪也一路做到了公司的中层,如今失去赖以立身的工作,没了收入,自我价值感也低了很多。宋雪总觉得自己是在被丈夫“养着”,也因此有了不小的心理负担,为了让自己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宋雪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好这些琐事、要自我提升。“就像这个家庭的CEO,各方面的压力并不比上班时小,业绩也不好衡量。”宋雪如是评价全职妈妈的初体验。的确,当一个女性回归家庭后,她的母亲身份就会被无限放大,而“母亲”这个身份又极其容易被理想化。因此,另一半对全职妈妈的看法就显得尤其重要。02全职妈妈是高性价比选择与很多男性观念不同的是,宋雪的丈夫对全职妈妈的工作价值很是认同。他是一家公司的高管,985高校毕业,出生在一个三线城市的教师家庭,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属于被“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代人,所以也格外重视孩子的教育。而俩人的孩子又属于自律性一般,属于嘴上答应的好,但实际执行上没人盯就糊弄的那一类。因此,不得不有一个人在职业发展上做出牺牲。宋雪丈夫曾经给她算过一笔账,老人身体越来越走下坡路,一旦身体不允许带不了孩子了,那么就需要请保姆接送和送去上辅导班,除此之外还需要另请小时工打扫家务和做饭,这样下来每个月的费用至少在8000元以上。除此之外,宋雪额外投入的情感陪伴、作业辅导、体育锻炼、家校沟通等等,综合起来给整个家庭每个月带来的价值至少得2万块。况且,在孩子教育上,没有人比这个硕士妈妈更负责、更用心。与上一代的母亲相比,宋雪这一代的母亲也有着相同的责任感,但不同的是在子女教育和家庭经营上观念都更为进步。在教育方面,她给孩子报的课外班比起同班同学可谓是少之又少,比起学科成绩,宋雪更倾向于在日常中建立孩子的价值观和认知,培养一个好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在家庭经营中,几乎每个周末,一家人都会出去转转,要么是一次郊游、要么是一起爬山、又或者是去一家全新的餐厅,然后大家再分享各自遇到的有趣的事,以及自己近期的困惑与进步。她看重丈夫和孩子的精神诉求,会关注他们的细微变化,学着与对方共情。这也在潜移默化中教化了孩子,而不是简单地命令其服从。在宋雪看来,“相比给孩子财富能衡量的东西,给予这些更重要”。而她也发现,把职场那一套用商业价值、和项目管理驱动教育的方法,也特别的有效。比如孩子在学校的一次测试,由于全班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老师让回家写反思。宋雪就按照工作中的那一套,教孩子孩子按照客观陈述结果→表达主观情绪→找出问题→反思原因→给出解决办法→定下可量化的目标→罗列具体实施计划的逻辑来做总结。第二天放学孩子兴奋地说,老师表扬了她的反思。孩子也因此学会了如何去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这让宋雪也找到了久违的价值感。03自我价值在于个人心态女性这一生,有人选择拼搏事业,有人选择继续读书,有人选择不婚不育,有人选择回归家庭,任何一种选择,本质上没有好坏之分,从单一的角度去评判对错,都是狭隘的。又因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任何一种选择,必然都是有所失也有所得。不自我苛求完美,是女性过好一生的必要条件。宋雪说,也许过几年会重回职场,也许不会,但自己一直在坚持写东西,虽然不赚钱,但这更像是保留一个希望的火种,不让自己的能力退化,必要的时候再次扛起大旗。全职妈妈中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如果以前就是学霸或者是工作能力很强的女性,往往也能更好地胜任全职妈妈这个角色。人生无处不战场,人也不是只有在职场才能提升,一个具有成长思维的人,不会因为全职就失去成长,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也不会因为上班就上进。宋雪渐渐也发现,身边的全职妈妈普遍有着不错的教育背景,退出职场更多的是一种主动的选择。“重视家庭,尤其是重视孩子的教育,经过一番权衡后主动放弃工作,回归家庭。至于我自己,除了这些原因外,还有对大龄再去找工作会被judge的疲惫和没信心,所以想转去挖掘孩子身上更大的潜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城市中产及高产家庭会选择这条路,这背后是对孩子发展的高投入和高期待,把教育孩子当做一项事业,以此来保住家庭所在的阶层,甚至是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方式。全职妈妈,早已不再是低阶女性及低阶家庭才会选择的角色。《坡道上的家》剧照-
2023年5月12日
其他

内卷、高房价、阶层固化:韩国人窒息的一生

《鱿鱼游戏》剧照日本人是不吃饭,韩国人是不睡觉,一天喝三杯咖啡,每晚歌舞升平,下班先去聚餐,再去夜店,完事再来一顿宵夜,结束后还能去健个身,天亮接着去上班。这个总人口只有5000多万的国家,去年人均GDP是3.22万美金,相比较2000年的人均GDP的1.23万美金直接翻了三倍。但即便如此,韩国人口连续下降了7年,创造了地球上最低的0.78的生育率,大家连繁衍后代的兴趣都没有了。与此同时,在韩国统计厅2022年9月发布的《2021年死亡原因统计》中,自杀已超过癌症、车祸等其他原因,成为韩国10-39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其中青少年的自杀率占比,更是逐年攀升。可以说,韩国人的压力从少年时的教育、青年时的就业、中年时的住房、再到老年的退休金,贯穿了他们整整一生。韩国整个社会都陷入一种毫无希望的极度内卷之中。01一考定终身韩国是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在25-34岁的韩国人中,大约有98%的人口具有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而韩国学生学业竞争压力大,放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在韩国的高中生中,流传着“四当五落”这个词,意思是一天睡四个小时的考生会当选(即:考上理想的学校),睡五个小时的话就会名落孙山。韩国学生之所以这么拼命地学习,是因为高考将会决定他们进入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并直接定义他们的人生。在韩国,全民平均工资在1.6万-1.8万人民币之间,收入相当不错,不过“平均工资”这四个字多少是有点耍流氓的说法。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月收入大概在1.2-1.5万人民币,全民年收入的中位数在14万人民币。但要是能进三星这样的财阀大企业,年收入就能达到30万人民币,而大财阀一般会优先录用首尔、延世、高丽三所大学的毕业生,考进这三所大学就意味着将来的收入是普通国民的两倍,经济链传导到上游,迫使韩国考试的压力非常大。对于大多数韩国家庭的孩子来说,冲击公立名校,这不仅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会和社会地位,而且还能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学费更便宜),更是挤进上流社会的重要通道。因此从小学起,超过70%的学生都会去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以帮助他们超过同龄人,读书做题到凌晨两三点钟是家常便饭。在地铁上都能见到韩国学生在看书备考,读起书来简直是不要命。更为现实的是家庭经济情况,也成为了决定一个孩子高考成败的关键因素。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在韩国越是房价高的地方,孩子也越容易考上名校。所以在韩国,受教育的成本是极高的,是真正的寒门难出贵子。02就业难、薪资低韩国人从读完大学毕业的那一刻起,又将迎来新的“大麻烦”——就业难、薪资低、工作环境还内卷。韩国有一个在人均三万美金GDP的发达国家里少有的特点,就是他们工作时间长,福利待遇低,韩国人平均每天劳动时长是7.8小时,在同等人均GDP的国家里,都是5.5-6.5小时的水平(中国是9.2小时)。而在韩国的劳务市场,把公民直接分为了三个等级:一等公民是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二等公民是以三星、LG为首的财阀大企业;三等公民则是中小企业的正式员工。而企业里的合同工,甚至连三等公民都算不上。(韩国严格执行劳动法,因为开除人比较麻烦,经济又不稳定,所以出现了大量的临时工)韩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整个社会的产业基本都被大财阀垄断了,普通人创业根本没什么机会。三星、现代等前十的财阀,营业额占到了全国GDP的80%左右,却只提供了5%的就业岗位,入职通过率为500:1。加上近些年国内经济整体下滑,小企业穷途末路,大企业招聘岗位收缩,年轻人经历着裁员、变相降薪等社会“毒打”。所以在韩国,许多普通家庭出生的人,把社会地位高、稳定、收入客观的公务员,当做跳脱阶层的救命稻草,早就是年轻人眼中的香饽饽了。首尔有个很出名的“考试“小镇——鹭梁津。这个镇上只有3%的人会在当年考上公务员,剩下的97%要么继续备战来年接着考,要么扛不住压力直接放弃。他们都是全职准备公务员考试,因为只有全神贯注才有可能上岸。鹭梁津的街头上,到处都是培训班,打印店、快餐店。在街上走不到几分钟,你的手里或许就会接满各个补习班的宣传单。大多数公考生,都住在被称为“考试院“的公寓里,因为租金低,还能免费给米饭和泡面,降低全职备考的生活压力。▲这些“考馆”都是大约
2023年5月8日
其他

失意网文码字者,同是“天涯”沦落人

《男人四十》剧照码完2章小说,何春抬头看了一眼窗外,小区里零星的几家人屋里还亮着灯,他从椅子上起身准备活动一下筋骨,瞥了一眼电脑屏幕上的时间,已经十一点半了,又赶忙坐下打开起点的作者后台,上传完今天要更新的一个章节。睡前刷手机时,要不是看到“天涯社区已无法打开”的热搜,何春几乎都快要忘了这段互联网冲浪记忆了。遥想2004年,何春从老家苏北来到北京读大学,才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启蒙。彼时,国内的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从一片空白到萌芽破土的积累,开始走向野蛮生长。四大门户走向台前,QQ、贴吧、博客等社交平台开始蓬勃发展,从刘强东到马化腾,从中关村到华强北,无不涌动着互联网创业的春潮。南天涯北猫扑,西祠胡同榕树下。几乎成立于同一时期的天涯社区(以下简称天涯)、猫扑、西祠胡同,是web1.0时代,中文互联网最大的三家综合类BBS。而天涯不仅是当时亿万中国网民的精神花园,也是后来蓬勃发展的中国网络文学诞生地,这对何春后来写网文起到了关键的影响。20年前,网络文学在天涯兴起,彼时还是读者的何春,被这种新兴内容的空前张扬、无拘无束的风格所吸引。当时天涯论坛里最火的版块是“莲蓬鬼话”,何春从刚开始看别人发到后面自己也开始写,以发帖的形式在这里连载,虽然没有稿费,但他却享受着驾驭故事和文字的快感,以及与读者互动的快乐。也就是在这里,何春追读完了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孔二狗的《黑道风云20年》这些后来人尽皆知的好故事。原创的小说都是作者们自发免费上传到论坛里,包括何春在内,大家都都没有任何收费的意识,创作只是出于热情,还有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天涯没想过要养这些作者,作者们也没想过能靠码字赚钱。2008年,何春大学毕业,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此时,起点中文网(以下简称:起点)开启的一个全新颠覆性的模式——在线阅读VIP付费订阅,已经完全被读者所接受,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月收入奇迹。除起点以外的幻剑书盟、龙空等一大批靠“论坛网文”起家,后又转型为书站的平台一时名声大噪。全新的网文时代,就此与传统文学彻底割裂开来,原创小说网站快速接过了天涯在网文这一领域的指挥棒。各个论坛里的作者都知道了写网文可以赚钱,大家不必再苦哈哈地码字却没有收入,甚至可以把码字当做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商战、星际修真、重生等题材的接连爆火,也让作者看到了网文小说居然可以如此的天马行空,彻底打开了创作的思路。网文行业蒸蒸向上,何春每个月靠写书所赚的钱,甚至已经超过了工资的5、6倍。后来,行业迎来了第一次变动,移动阅读的出现,改变了读者习以为常的阅读习惯。在手机上看小说的体验,跟PC时代有着极大的差别。在PC时代,读者习惯主动去找书,质量不好的书,就会被读者无情地抛弃;而移动时代,读者看书变为被动地被推荐,平台推什么,读者就看什么,逐渐失去了主动搜索的行为。这个阶段,导致了网文质量的大幅滑坡,“移动风”顺势而生,由于市面上流行的小说与何春写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写书收入不及预期,何春也渐渐倦怠。行业迭代的速度很快,移动阅读基地靠技术一家独大的时间很短,又被手机阅读APP所替代,何春所签约的网文平台在这次转型中因为错误的决策,导致大量的作者出走,何春也顺势停更。但世界有自己的运行节奏,网文也有自己的规律。无数手机阅读APP的出现,让网文再次回归到拼质量的赛道上来,何春之前的责编去了起点,邀请他在起点开本新书。2017年,阅文上市,当年就盈利了10亿人民币,近1000
2023年4月30日
其他

北上广空巢青年,比想象中孤独

在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里南伯格的《单身社会》著作中,有这样一组数据:美国目前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从1950年的22%占比上涨至50%。不只是在美国,在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这些国家,接近45%的人都为独居者;我们隔壁的日本,也有约30%的人独自居住。“独居”这个词在中国也并不新鲜。据《青山资本2021年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有9200万的独居人口,相当于1.1个德国;1.4个法国;2.5个加拿大,比北上广深的人口总和还多近千万,且一人户的比例从6%到25%,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发达城市,不婚不育的女性数量日益庞大,平均婚育年龄一再推后。单身独居的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来临,这个被称作是“空巢青年”的群体,享受着绝对自由不被打扰的生活,但也会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感到无比的孤独。01one每一个北漂都曾经历过一段孤独无助的日子,禾苗也不例外,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刚来北京的时候。那是2017年6月,距离禾苗大学毕业刚刚一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辞去了家乡小学老师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中,她承受了太多来自上级的压迫与不尊重,每每倾诉时,得到的回应无一例外都是说“家里帮你找的这份工作不容易”、“这点委屈你都受不了吗?……”,最后,只有禾苗在公务系统的小姨说:“想去大城市就去吧,去体验体验,反正你还年轻,也没有人指望你真的做出什么,大不了再回来也没关系。”就这样,禾苗揣着七千块钱来到了北京,摆在眼前的找工作和找房子这两件事,没有哪一项是容易的。面试从亦庄到西二旗,找房从天宫院到天通苑。能找到一个靠谱的工作不容易,能有个安心睡觉的地儿就让人满足。入职后税前五千块的月薪,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不足四千块,再交两千块的房租,禾苗日常的生活开支就在剩下的不到两千块里扑腾。白天在办公室里,接着许多莫名其妙就甩过来的工作和锅,经历着新人特有的“担当”,让人精疲力竭。晚上下班后禾苗走在去地铁站的路上,看着写字楼里亮起的无数盏灯,路上堵了好几公里的汽车,再走进人头攒动的惠新西街南口地铁站,挤在等了好几趟才能上去的5号线上,一口气坐到终点,再戴上耳机听着音乐走回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合租次卧。她时常会想,在这个如此热闹的地方,为什么人会感觉到如此的孤独?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只流浪猫,这只流浪猫连续两天在禾苗下班的路上倒在她面前“碰瓷”,那天晚上禾苗跟朋友吐槽,“我这日子就够难了,它还‘讹’我,难不成它觉得咱俩同命相连?”,已经养猫的好友笑着说这是缘分,疯狂给她安利养猫的乐趣。后来禾苗也被说动心了,决定如果第三天再遇到这个“碰瓷”的家伙就把它带回家,果不其然,第三天,这个小家伙准时等在了那里。禾苗给她取了个名字叫“二三”,人生不如意十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后来的日子里,“二三”在很多个孤独的时刻,成了禾苗心灵的慰藉。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又有谁不孤单呢?(如今的“二三”已经长成了猛男模样)02two杨子,是一名装修设计师,2014年的秋天,他跟同学一起从两千公里外的家乡佛山来到北京。起初,他来北京的目的是学习和积累经验,然后回老家开个自己的工作室,但最终生活总有各种理由让他留下,在这里一待就是9年。习惯了这里的车水马龙、灯火喧嚣,真要离开也会有太多的放不下。这9年里,杨子经历过长假后公司突然通知部门解散,莫名其妙被裸辞的职场故事;还经历过合租同学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黯然离京,4000元的房租一下子落到自己一个人身上,被迫违约搬家。那是刚来北京的时候,杨子跟同学一起在通州合租了一间大卧室,一周后杨子就找到了工作,他准备等同学也找到工作后一起好好庆祝一番。结果世事难料,眼看年关将近,同学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心灰意冷,最终选择离开。从此,杨子就开始一个人的生活,每天下班回到家,一个人在不开灯的房间里,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吃着两天前买的水果,偶尔刷刷抖音,给两千公里以外的陌生人点赞。杨子说,九年了,没有户口,没有房,也没有人等他。当年那个理想主义青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出另一番天地,但回顾这一路的经历,整个人好像一直都在工作,每天挤地铁,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里的高消费和快节奏让他不敢停下脚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好好了解一下身边的人,自然也错过了很多,比如亲情、友情以及爱情。于是杨子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孤单,越是自我封闭,周末只想在家安静地待着,看看电影刷刷微博,却不愿意将时间花在和其他人的社交中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杨子都很享受这样的孤单时光,起初难得还有那么一两个不错的朋友约着出去玩,但他窝在沙发里完全提不起赴约的欲望,一次两次,三次五次,好友也不再张罗喊他了。直到有一天,在工作被新来的领导不断地找麻烦后杨子几近崩溃,想要找个人来倾诉,微信好友名单来来回回翻了好几遍,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最终,他不得不选择自我消化,那一刻,整个人被孤独和无助所裹挟,杨子意识到自我封闭的时间太久了,孤单早已根深蒂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人享受孤单,但却又无力改变。03three在上海坚持了12年、努力了12年,谢晓艺终于在这里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每一个像谢晓艺这样的成年人,都曾望着这座繁华璀璨的城市,想着自己如何坚持下去,才能不被这喧嚣所淹没。这十多年以来,她辗转过三家广告公司,面对甲方的需求,头一天工作加班到深夜,第二天照常上班,是生活的常态。刚开始谢晓艺每次感觉压力很大的时候,都会去吃一次海底捞。记得有一次加班到晚上十点多,从公司出来她一个人去吃海底捞,门口坐满了等位号的人,餐厅的服务员来来往往忙着自己手里的工作,周围是嘈杂的聊天声,点餐时,服务员问她是一个人吗?她说是的,然后服务员又问,您需要一个陪吃熊吗?就是放一只玩偶熊在您的对面?就在这样一个热闹的环境下,那一刻,孤独真的就从四面八方涌上谢晓艺的心口。在大城市,谢晓艺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公司同事,大家来自全国各地,各有各的生活,加上大城市人与人之间特有的边界感,除了工作关系,很难再有其它的交集。即便是在对门住了好几年的邻居,一年到头也打不上几次照面,更别提像在家乡里邻里间那样热络地分享美食了。步入社会后,谢晓艺发现人真的很难再遇到真心相待的朋友,首先,大家的心思不太可能像学生时代那般单纯;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基本不会发生值得共享的事情,缺少加深友谊的契机;再加上大家普遍都处于一种漂泊的状态,坐在对面工位上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彼此很难建立起长期相处的条件。自己买房独居后,她一度想建个“独居群”,每日群里打卡保平安,这样万一有个什么事,也能及时被发现。所以,对很多在外漂泊的人来说,孤独是刻在骨子里的。但大城市的漂泊生活有对于谢晓艺来说有失去也有收获,在这里,乡镇走出来的小镇做题家可以靠自己改变三代人的生活,女孩子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可以不是“嫁人生子”,而是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里充满了梦想和优秀的人。她说,当你穿越无数的孤独时刻,强大到足以说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值得。04four十年前,如果问一个80后北漂会不会一直留在北京,他们的回答多半是肯定的,或者是有信心的。如今同样的问题再问90后、95后,他们的回答多半已经变成了:先漂着看吧,留不下来就回老家;去二三线城市可能容易点,过两年不行就去那儿了。他们的眼神中是迷茫、无奈和疲惫。早晚高峰的北京地铁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眼神,刷着抖音,翻着朋友圈。两个APP,一个日活6亿,一个日活10亿。这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应该跟他们无关。城市的基建越来越好,新楼越建越高,跟他们也无关。北京的房价据说跌了一些,但还是在天上,也跟他们无关。他们的明天,也许跟北京也无关。年轻时,很多事情尚有选择,一旦过了三十岁,人生就少了很多选项。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离开北京,作为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但是梦想无法支付北上广深动辄数百万的房价,离开只是时间问题。但在这个城市里,学到了更多东西,见识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当离开的时候,也一定不会悔恨这失去的岁月。也从来都不乏替他们感到不值的人,敦促他们离开这里回到家乡。很多人没有选择这条路,也许并不是因为不想选,而是没得选。回到家乡,除了考编考公外,能有多少工作能把五险一金、双休当做基本权利而不是福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热衷拼搏,有人喜欢佛系,这是每个人内心的选择。不必劝一个习惯拼搏的人享受安逸,因为那只会让他浑身不自在;也不必说服一个佛系的人去努力上进,那也许会让他对你嗤之以鼻。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能够跑到最后的,叫赢家;但能够享受这个过程的,才是真正为自己活了一次。北上广独居青年感到孤独时,不妨看看窗外,有几百万盏灯火照亮着我们,也就没那么孤单了吧。愿我们在远离家乡漂泊的路上,都能够慢慢地告别孤独,而不是那句“嗯,习惯了”。本文所有人物名字均为化名-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被窥视的朋友圈

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很复杂的产品形态,它的复杂不在于其「功能性」,而在于背后使用它的「人」,以及由此搭建出来的一个人真实的社会关系「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这张「网」里,同时又望向其他人的那张「网」。重心在自己这张「网」时是表达欲,重心在他人的那张「网」时则是窥视欲。人可以压制住自己的表达欲,却无法阻挡他人的窥视欲。而一个人窥视他人的朋友圈,无外乎四种原因:一是兴趣使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二是特权感,享受获取信息的权威感,特别是成了掌握信息的少数人之一的时候;三是安全感,知道了身边不为人知的事情,仿佛掌握别人的秘密,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恐惧焦虑;四是纯粹的看笑话心理,这种在生活中最为普遍,就是在背后八卦,带着讥讽、嘲笑、藐视的情绪来表达内心的不满。一旦发现自己的朋友圈被窥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心理不适。​李杰被窥视发生在分手后不久,前女友发来了一条「刚分手几天啊你就又吃又喝的,真是个渣男。」的短信,他当即一愣,分明已经互删了,怎么刚发的朋友圈对方就知道了。但起初,李杰并没有当回事,直到隔三差五就能收到对方此类「阴阳」自己的短信,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直在对方的窥视之下。他迅速把微信通讯录里的人挨个儿排查了一遍,也没有查出会有谁能长期给前任提供自己的消息,直到有一天在朋友的提醒下,他把朋友圈「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的权限关闭后,结果没过多久,对方也跟着安静了下来。李杰说,这种被窥视的感觉,就像是在家里被装了摄像头,自己在明处,对方在暗处,让人浑身不自在。而原本对这段感情还抱有遗憾与怀念的他,经过这么一番折腾,顿感身心俱疲,只剩庆幸自己终于解脱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很多人在分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从前任的生活中真正地退出,即便彼此删除了一切社交媒体的关联,但舍不得放手的一方,也仍然会绞尽脑汁地去翻对方的抖音、微博、朋友圈,试图找到前任生活的蛛丝马迹。除此之外,还有在攀比心态作祟下,对现任的前任的窥视、以及对前任的现任的窥视。好奇对方是不是过的比自己更好,如果发现对方比自己优秀、勤奋、且有实力,就会倍感焦虑,会想要在短时间内超越对方,一旦发现追赶不上,就有可能转化成对生活的怒气。一旦这种行为引起了窥视者或被窥视者任意一方的情绪反应,结果毋庸置疑都是在加速这段感情的「毁灭」。​如果说感情纠葛上的窥视尚情有可原,毕竟在对方身上投入了太多,那么职场上的窥视,则让人多少有点无法理解。杨晓溪离职后,随意发了一条跟朋友郊游的朋友圈,没过一会儿前同事就发来微信,善意地提醒她下次发朋友圈时最好还是把公司的人全屏蔽掉。她后来才搞明白,原来是有人截图了她的朋友圈,并分享给了同时期跟自己有过节的另一位同事,对方觉得她是「岁月静好,茶里茶气」,已经在朋友圈隔空呼应骂上了。离开前公司后,杨晓溪几乎拉黑了所有的同事,但她并没有意识到,拉黑的只是朋友圈这个虚拟社交场的社交属性,却无法阻止朋友圈的强传播属性。后来的她过的如何,在朋友圈随意分享的心情和感悟,甚至是周末的出行,随手发的一个简单定位,都会被截图分享出去,成了某一撮人的微信群聊天话题。职场上,奋进和逆袭的故事也许没几个,但八卦满地的口舌却从未缺席,能屏蔽的是朋友圈,却屏蔽不了那些想八卦窥视你的心。这一度让杨晓溪感到很是生气,想要发个朋友圈来表达一下内心的恼怒,但是当她在编辑框里编辑完所有的文字后,随即又删除了,那条朋友圈最终也没有发出来。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窥视者的恶意揣测,也让人越来越沉默。​在各种社交平台上,还有诸如对公众人物此类毫无现实交集的陌生人生活的窥视。郭敬明在节目中说过一句话:「我以前特别(喜欢)表达,现在基本不表达。」何炅清空了微博,罗翔老师也不再活跃。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都悄悄「退网」,选择沉默,也许是被逼无奈的结果,改变的过程,也是不断受伤的过程。汤姆·斯丹迪奇在《社交媒体简史》中总结了社交媒体的本质:虽然历史上不同时期和地点,产生的社交媒体形形色色,但它们都由一条共同的线连在一起——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分享信息的基础之上的。首先,人类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大脑似乎就是为了加工社会信息而进化的,以便于使它们组成的社会群体能够更有效地运作。其次,人在社交关系网中评估和维持自己地位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与别人交流信息和交流关于别人的信息(即:流言)。简而言之,和别人建立关系、交流信息,这是我们作为人的本能。有人表达,就会有人窥视。对于那些出于好奇的窥视,要保持善意的坦然;对于那些出于善念的窥视,要保持优雅的距离;而对于那些出于恶意的窥视,则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旦被误解,大可不必自证清白,不予理会,对方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存在感和战斗欲。那些沉溺于窥视别人生活的人,普遍都没有人生目标,也缺乏自我认同,通常是想通过「比较」来获得一种自我认可和成就感。而一个人真正成熟的人格,是能够意识到窥视他人的生活对自己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他人生活幸福与否,既不能给自己雪中送炭,也不会让自己锦上添花。人际交往,还是要把握一个恰如其分的分寸与尺度,尊重别人的隐私也是尊重自己。​「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这句话像是一道围墙,扉门紧锁,提示着来访者:抱歉,里面的世界不对外开放。当观察他人生活的欲望,遭遇了「谢绝来访」的标识,除了有些许失落之外,更多的也许是一记提醒,要保持好与他人交往的分寸感,去找回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重心。对自己无需多虑,对他人不必好奇,才更幸福。本文所有人物名字均为化名,图源插画艺术家@Marc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这届年轻人醒悟了,花钱不如攒钱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家庭人民币存款增长了创纪录的17.8万亿元人民币,较前年的9.9万亿元,直接增加了50%。而在今年央行披露的一季度金融数据来看,前三个月的人民币存款仍在增加。大家之所以热衷于储蓄,主要还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普通人的预防性存款;二是房地产信心不足,不买房不说还提前还贷,导致资金又回到了银行;三是去年年底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也出现了亏损,很多人就把理财型产品又转到了储蓄。在这场储蓄热潮中,就连一向被认为爱花钱、喜欢超前消费的90后、00后,也开始攒钱上瘾。他们开始用APP记下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在购物时下意识地寻找平替、对比性价比、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甚至搞起了副业,目的都是为了让银行卡里的余额尽可能地多一点、再多一点。年轻人攒钱的理由和目的也许不尽相同,但显然,储蓄焦虑,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对抗风险的储蓄。”薛瑶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是去年在顺义区医院拿着母亲的自费缴费单,看到银行卡里的余额仅剩下八千多块钱的时候。每当回想起那三年失控的生活,薛瑶都觉得有点恍惚不真实。她没想到自己所在的公司,会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大规模裁员,也没有想到彻底放开后,老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那段时间,她前脚失业,后脚母亲就因肺部感染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她第一次知道,ICU里的病人用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开机费就要上万,原来真的有人会因为没钱而放弃生的希望。那段时间,薛瑶一个人在医院忙上忙下照顾母亲,在某个瞬间她忽然意识到,这个家的担子已经彻底从母亲肩上落到了她这里。在薛瑶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是母亲含辛茹苦一路供她读到大学。大学毕业后,她顺利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便把母亲从河北老家接到北京陪在身边,老人闲不住,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贴补家用,母女俩日子过的简单美好。在母亲这场大病之前,薛瑶也从未动过攒钱的念头,也没想过未来能有什么特别需要用钱的地方。“父母老了,终归是要靠孩子的,她养我小,我养她老,我不想在家里需要花钱的时候自己拿不出钱。”她一方面开始强制自己储蓄,找到工作后,每个月都会把工资固定拿出来50%存起来,坚决不动;另一方面则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外卖改成每天带饭,护肤品就买无印良品这样的平替、衣服一般就是优衣库打折款。没有一个年轻人是不喜欢消费的,只不过现在大家意识到钱越来越难赚,开始存钱,也是给未来的不确定性存一份保障。薛瑶说,只有银行卡里有数字,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安全感,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关键时刻,能随时拿得出钱才是硬道理。李一阳开始存钱,是源于一次聊天,无意间得知大学同学已经靠自己在北京首付买了一套一居室。他承认自己当时真的是狠狠地羡慕了。说起来,大家都是同龄人,收入也都差不多,但自己工作了七八年,却仍然没什么积蓄,这让他感觉到,自己与对方的差距正在悄然拉大。过去的李一阳,过于执着相信诸如年轻人要享受生活、能花钱才能赚钱这样的毒鸡汤,加上北京的房价太高,也从没想过要攒钱买房这些。然而生活的真相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钱,都是靠上班打工默默攒出来的。“不一定是没钱,而是有些钱感觉真没必要花。”李一阳开始刻意改变自己的消费观:避免冲动购物,只买必需品,量入为出。当想买一件东西时,先不急着下单,而是加到购物车里缓两天。结果发现自己没过两天就忘了,可想而知这些东西都不是必需品,可有可无。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逐渐增加,李一阳一度患上了“数字强迫症”,他开始喜欢以“万”“千”为单位的凑整数,如果卡里的钱是一万零五百,那么接下来的日子,不管距离下次发工资还有多久,他都会克制自己把这500元零头作为自由支配的部分。李一阳说,开始存钱后打开银行APP的次数都增加了不少,每天晚上睡前都会打开看看,然后再心满意足地睡去,他形容自己就像一个守着金子的“守财奴”。从前,觉得父母说的“多攒钱给自己留个后路”是一种胆小和怯懦。如今看来,这更像是老人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悟,只有居安思危,提前存钱,才能在风险来临时有抵御的能力。我们很难对抗时代的浪潮,那不如就多积攒一点自保能力。尤其是近几年,私企从业者的稳定性逐渐消逝,再加上延迟退休的靴子势必会落地,主动存钱,是年轻人在面对未知时的一种准备。32岁的徐沫存钱,并不是为了钱本身,而是为自己换取一个未来。徐沫在工作几年后,一直都有继续读研深造的打算,她很喜欢教育这个方向,就查了查北京、天津这些离自己比较近、上课相对方便的招生院校,发现整个研究生读完,支出几乎没有低于20万的。这种情况下,她自然而然要选择存钱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存钱在刚开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渐渐地,她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攒钱办法:一是降低消费欲望,买东西之前多问自己几遍,这个东西是否真的有必要?如果买的话有没有更便宜的平替?二是设置购物冷静期,和李一阳的方法一样,先收藏缓几天再判断是否下单;三是强制储蓄,每个月拿到工资后固定一部分钱风雨无阻地存起来;四是做好记账,下个月初去复盘上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看看哪些是额外没必要的支出,在下个月要砍掉,做到真正的心中有数;最后,徐沫也会定期给自己奖励,比如每存够一万块钱,就会选择去吃一顿平时舍不得吃的美食或者是去买一个喜欢的物件来鼓励自己。因为人的本性是释放而不是压制,省钱的这根弦一直绷得很紧,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每一次的克制消费,是为了换取更大的未来。而在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像徐沫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只要有了存款的保障,他们就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以辞去内耗的工作,辞去不去学习新的技能,去见识更广阔的远方,或者是做出一些梦想中的决定,而不用担心资金上的限制。年轻人只要是在能力承受的范围内去体验不同的人生,那么不论是花钱还是攒钱,本质上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90后、00后是不存钱的,他们普遍赚多少、花多少,甚至超前消费,很容易陷入到消费陷阱中去。但就在这两年,社交平台上有大量讨论分享“大牌平替”、“无痛存钱”的推荐视频。这是年轻一代,在看清生活真相后彻底醒悟了,普通人没有太高的智商和情商以及绝世的好运气,大家的第一笔钱,往往都是靠一点一滴攒出来的。表面的光鲜亮丽并不能帮你解决人生中的意外,只有银行卡里的存款,能够让你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生存的底气,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人说,这三年的时间大家都躺平了,其实这也不叫躺平,这是一种成熟和理智,我们不会再轻易地就“上头”。一时的克制,是为了未来更大的自由。本文所有人物名字均为化名,图源插画艺术家@Park
2023年4月8日
其他

人均苟着的时代,90后裸辞了

-内容转载可直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备注公众号名称、ID,规范转载即可商务合作/专访邀约/其他等相关问题均可加小助理微信:Couple_LL
2023年4月3日
其他

城市中产正在低调涌向拼多多

老年北漂|中产夹缝生存中年废物|北漂撤退|地铁上的成年人|大厂裁员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100个青年故事 | 大厂中年,被裁后没有网上那么洒脱

老年北漂​​|中产夹缝生存​中年废物​|北漂撤退|地铁上的中年人
2023年3月19日
其他

大龄未婚女青年陷入两难

荐《退休后,他们开始陪我北漂》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中年废物不好当

荐《北撤漂退启示录》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退休后,他们开始陪我北漂

荐《北撤漂退启示录》
2023年3月6日
其他

北漂撤退启示录

荐夹缝里求生存的城市中产与中年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夹缝里求生存的城市中产与中年

荐别去打扰地铁上那个不体面的中年人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中年人如何理解「痛苦感」

28岁感悟乘风破浪的姐姐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