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湧说财经

被用户删除
经济

重磅!东北大利好来了?!

近日,国家批复同意吉林省进一步扩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增加俄的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和嘉兴乍浦港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入境口岸。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真可怕!儿子竟然也在学烂梗…

伙伴们,大家好。不久前跟儿子探讨过人际交往的问题,儿子也在向着那个交友的小目标积极靠近:特别是日常会跟同学主动打招呼了。只是前浪未退,后浪又起。和同学的交流中,他经常因为跟不上大家的聊天节奏而感到自卑,总觉得自己知之甚少。同学脱口而出的一些梗更是他闻所未闻、不曾听过的新名词。夸人的时候喜欢说“666”,怼人的时候形容“你这个老6”,至于“蓝色妖姬你不爱”这样的新词......别说是儿子,有时候就连我们大人都不太了解。儿子的描述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现在的孩子竟然将网络名词玩的滚瓜烂熟。我们这一代在小的时候,最多也就是捧着小霸王游戏机,玩玩魂斗罗和俄L斯方块。只不过这些东西也并非我当时的爱好;那时候我也觉得跟同学有很大的差距、有聊不到一起的隔阂。面对这种差距与隔阂,我并没有想过做出弥补。一来不是真的喜欢,二来是觉得没有必要。然而儿子正在经历的却是他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相比于我们那个时候,他的年龄更小,面对网络流行语时还没有太多的分辨能力。儿子如此,他的小伙伴们亦是如此。现在这种网络流行用语的出现,则更像是人们用来划定圈子的手段。有很多人想要通过说梗来证明自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它听起来有点像某些行业的“黑话”,存在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辨别圈子,也可能是为了交流更加方便。当它把一件你所不知道的事情变成了一个梗,而这个梗让听到的人觉得舒服,会让他们产生自我认同感,“黑话”便流行起来。“网络黑话”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扩展性。某些圈子的“黑话”只会在特定的圈子当中流行,而“网络黑话”却可以扩展到各个层面。年轻人与互联网之间,本身就具有紧密的联系,对“网络黑话”也更加具有认同感,这也是“网络黑话”加速流行的主要原因。高中生以上在接触“网络黑话”时已经具备了分辨能力,因为他们的语言体系已经成熟。对他们来说,就好比学了一门“外语”,但也不会对自己的“母语”产生多少影响。然而,当“网络黑话”下沉到了“母语”,到了那些还未成熟的幼儿人群里;这便让人有些不寒而栗。这些孩子既没有价值观上的辨别能力,也没有建立成熟的语言体系。跟风、随大流地说些“口水话”倒还其次,阻挠孩子的语言系统发展才事关重大。在面对手机、短视频、游戏的三座育儿大山时,家长们就已经焦头烂额,网络流行语的侵蚀可谓是让大家感受到了“山外有山”……“网络世界”和“快餐文化”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肉眼可见的负面侵蚀;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这样一个问题:烂梗下沉到低龄幼儿当中,这究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还是社会发展导致的整体文化水平的倒退?还记得,90年代曾经流行过的“火星语”和“火星文”,成为了那个年代特有的流行。QQ签名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文字,它是年轻人非常热衷追逐的“非主流”。不过在当时的那个年代,“火星文”的出现更多的还是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并没有向下延伸。这与PC网络大有关系,当时的人们对网络的使用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几乎只限于从电脑上获取信息,并不是人人都具备上网条件。现在移动互联网发达,PC网络端从电脑发展到手机;直接导致了网络低龄化的出现,年龄更小的孩子过早地进入了网络世界。在他们还没有搭建完成的语言体系里、世界观当中,网络烂梗横冲直闯,有些甚至还带有侮辱和D俗的负面色彩。孩子们只是觉得好玩就进行跟风,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耳濡目染下更不会利于孩子成长,也就难怪会被央视痛批了。儿童语言体系的建立有“难”“易”之分。人们日常使用的口语词汇比较简单,用语也并不丰富;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学习一些书面语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表达形式。然而深度的表达意味着要有深度的思考。不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表现,这些都代表了思维与表达的深度。语文的学习过程,除了看书识字,更多的是在锻炼深度思考的能力。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儿子在进入三年级以后,写作文的要求开始从简单的表达过度到要求从多个角度深入描写。这时候,语文对他的思维要求开始提高,孩子写作和表达的压力也就相应出现了。想象一下,当我们正要带着孩子深入写作、深入表达时,“网络语言”就像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用一种基本不需要动脑的成型体系去顺应人性懒惰的一面:只是为了求快,求简单。哪怕已经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恍然大悟”与“不明觉厉”,都会被一个更简单的“666”替代。这种简单化的表达让孩子们感觉找到了一种新奇、时尚的东西,打破了他们的价值观认知:原来这才是正统的表达方式。可想而知,这对孩子们语言系统的形成有多么致命,对语文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又有多么巨大。我儿子前两年参加过一个夏令营,同组的一个5岁孩子喜欢念一首“儿歌”,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妈发现怎么办?拿起菜刀跟他干,干不过,怎么办?跳楼去找奥特曼!奥特曼,飞得慢,飞到凌晨三点半!老爸发现怎么办?拿起锤头跟他干!干不过,怎么办?跳楼去找芭蕉扇,芭蕉扇,很破烂,实在不行放Z弹!炸得爸妈稀巴烂!他们不死怎么办?接着再放个手L弹。而我儿子还一直跟在后面学。但整首儿歌充满了对学校和父母的仇恨、逃学和B力,甚至还有很多叛逆。一个5岁的孩子就已经将这些东西烂熟于心、引以为荣,而我儿子却还在因为不知道这些“流行”表现得十分自卑。小朋友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成年人的我听得直冒冷汗。孩子们在无法甄别的年纪每天被灌输这样的思想,未来会发生什么呢?而央视也发文痛批“5G”儿童,其实这也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短视频以及网络主播需言之有度。现在我对于儿子同龄社交的问题也淡定了许多。如果孩子的合群是跟更多的人合拍、打成一片,凭借网络用语进入他们的圈子,那么我觉得,这样的群不合就不合了吧。移动网络对孩子的伤害是应该得到重视了!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2023年3月26日
其他

我准备万全去考证,差点栽在这两件事上…

从最初一门课要复习1个多月,到一门课2周过完,再到半天总结为几页纸,最后几分钟就可以把一门课回想一遍,不仅是效率的蜕变,我的心态也从焦虑、迷惘,近乎绝望变为安定、从容,这就是融会贯通的力量。
2021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