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近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16年4月24日,是中国首个航天日,值此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南渝中学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利用科普赋能,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4月19日,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谢更新教授莅临南渝,为南渝学子带来题为《月球的第一片绿叶》的精彩演讲。本次活动得到重庆市和沙坪坝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大力支持。市老科协会会长欧可平教授、沙区老科协游文碧会长、沙区老科协官玉安秘书长、重庆大学张洁教授等南渝中学“公能”科普课程项目化学习学生成长导师悉数到场,与南渝师生共飨科普盛宴。活动前,重庆南开中学党委书记姚显荣和欧可平教授交谈南渝中学《公能报》小记者采访谢更新教授谢更新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后研究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获中国产学研促进创新个人奖、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三期关键技术先进个人奖。先后主持国家项目10余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共36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重庆南开中学党委书记姚显荣为谢更新教授颁发学生成长导师聘书学生代表为谢更新教授献花开在月球上的绿叶望月——星星点点都是梦“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月球是那些理想中最亮眼的一颗。谢更新教授为南渝学子开启识月之旅。他从地月平均距离、月球公转自转、重力、温差、物态环境等方面描述“荒芜”的月球,在全场师生脑海中勾勒出无垠宇宙中的三维立体实图。“绕、落、回”,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的三个阶段,绕月探测、月面软着陆、采样返回目标的步步实现,他讲述了一代代人探月工程的不易与喜悦。宇宙之浩大,令人着迷;月光之澄莹,悠入人心。逐月——熙来攘往不停歇直径173毫米,高198.3毫米的罐子,装着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装着一群人的热爱与理想。他讲道,这场成功并不容易。千多个日夜,一场接一场的实验,终于突破生物休眠、“旅途”颠簸、放水控制、密封控制、月面采光五大难题;没有充足的经费,想要多带一个摄像头,一个一个的找人,一次一次的询问……他分享的航天三大法宝:航天研制要求、航天精神、航天归零五条准则,在全场学子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逐月人必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备能奉献。”圆月——播种心田图自强“中国人带来的种子,在荒芜的月球上,长出了人类种植的第一株嫩芽,意义重大”。种子在月球上发芽、开花,无疑是在月球上进行生物生长试验的标志性事件,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和经验。中国航天自立自强的精神、中国的文化自信在一次次的视听觉震撼中植入每一位学子的心田,播种下科技报国、航天报国的种子。学生踊跃提问谢更新教授为提问学生赠送礼物留作纪念讲座后,李先全副校长表示,今天的科创盛宴有科学知识、科学故事、科学挑战、科学情怀,让大家感受到了科学家的大情怀、大智慧,感受到科学的大问题、大魅力。谢更新教授为南渝中学赠书与会领导及嘉宾合影留念落在南渝的“月梦”科普教育,南渝在行动!科普宣传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讲座科普主题班会及手抄报科创实践望远镜天文观测科创绘画科技制作文创作品设计科学展览特色科创作品展览科技课程多元创新实用南渝中学迎“双新”教改之风,将科普教育普及化、创新化、常态化,利用“院士专家进校园”的课程资源,推进课程建设,珍惜“科普助力双减”的好机会,鼓励学子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用更大的“公能”担当,实现南开著名校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殷殷期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公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