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通讯

其他

2023年第45卷第4期目次及摘要

摘要专题:20世纪的化学:前沿、传播与应用编者按:19世纪末,X射线、放射性与电子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20世纪初,量子力学创立。化学汲取了物理学革命的成果,摒弃了19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动物权利如何应对捕食问题?

我们亦需澄清“亲护性”的意味。英语中的亲护性(paternalistic)一词源于拉丁语的“父亲(pater)”。在父权时代,父亲富有家庭的意味。拉丁语“pater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Seminar 7: Optics and Astronomy

视频号同步直播,详情请戳
2023年3月9日
其他

多维视角下的非对称赶超战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前中国科技发展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对非对称赶超战略的研究除了要结合中国科技的现实问题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外,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实施赶超战略的历史经验也值得借鉴。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并从科技发展路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形成的历史经验等视角分析非对称赶超战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仍十分必要。一、非对称赶超战略与20世纪50-60年代科学技术赶超尝试异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采取赶超战略,逐步建成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为科技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赶超战略的一部分,中国在科技上也提出要赶上和超过科学技术先进国家的水平。实施赶超战略的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创新在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前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将会面对多维度的打压和遏制,非对称赶超战略就是在这种博弈格局下提出的。非对称赶超战略与20世纪50-60年代科学技术赶超尝试都是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国家实力,尽管两者的内涵和实施的背景都有着极大差别,但两者都是中国共产党科技赶超思想的体现,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将为非对称赶超战略增添历史纵深的色彩。1.
2023年3月2日
其他

2023年第45卷第1期目次及摘要

贺天平(82)科学技术与社会基因组学时代的知情同意:远离自主,走向信任?庞聪(88)ANT视域下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主体分析夏佳雯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动物正义:动物权利研究的政治转向

先,立法首先保护可见度高的动物。其次,受到保护的动物大多是对人类或者生态有益的物种。因此,从政治上而言,保证了一定的平等。但从道德上而言,差别对待则意味着根本性的不平等或不正义。结
2022年6月23日
其他

科学文化建构的历史逻辑和本质规定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自然对科学的场域开放指向科学之于研究对象的不变性反思,形成对物的实在性表征所关照的科学哲学的自然进路。于此,人性缺场,语意失范,科学被推向纯粹的自然秩序而获得背向自身存在的表观确定性。理论实体的意义消解和SSK的人类学转向超越“自然—社会”非对称性解释循环。科学转化为地方性语境中的实践要素集合,其结构序列和逻辑秩序朝向人与物和合的文化场域延展。至此,科学复归地方文化语境实现科学文化的一般性建构。文化之于“人”的本质规定折射出科学文化“求真”“崇善”“臻美”的价值诉求,人之为“人”的存在意义在科学文化中被重新理解和诠释。反思其演化历程,泰勒斯对自然的普遍化阐释开启自然哲学对事物不变性的本体论追问,并从本体实在性的客观向度规定了自然实体的存在样态和逻辑秩序。巴门尼德延续了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范式,将本体的客观存在视为具有永恒属性且处于均匀延伸的“实在”,并赋予其先验的本体论意义。对象的实在性建构形成科学哲学形而上学传统的同时,也开启了科学的自然化进程。然而,随着理论实体实在性的意义消解和建构主义科学观的人性宣扬,科学由理论和概念所通达和把握的本体实在转化为认识者心智建构的产物。于此,科学超越“自然之镜”对世界的静态表征,转化为干预和塑造世界的实践方式。SSK的微观研究从人类学视角巩固和深化了科学作为具有行动者属性的异质性要素集合的合法地位和存在意义,并试图从根源上消解自然和社会在科学建构过程中的非对称性矛盾。然而,在程序性的实践语境中如何实现作为行动者的物质力量对科学文化的合理辩护,皮克林认为只有超越物的空间结构而复归其突现的时间差序之中,科学文化的全整意义和实践属性才能得以直观显现。可见,人类力量和非人类力量的交织和融通正在引导科学趋向一种更为开放和包容的语境化解释路径。一、对立分化:“自然”和“社会”的博弈传统科学哲学的先验模式开启科学的自然之路,并通过人的理性转场和经验感召,形成科学对自然的镜式映射和宏大叙事。科学的自然化进程实现科学对自然普遍阐释的同时,也赋予其超越人类时存的特殊权利。在此背景下,科学的“客观性”统一于自然的客观性。在此过程中,阿那克西曼德对阿派朗的洞察,赫拉克里特对定则的追问,毕达哥拉斯对数的钟情以及亚里士多德对质料的执着无不体现出科学对自然世界的朴素追求。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哲学所秉持的“确定性”反驳和科学形而上学传统的理性批判,以实证主义为基础和导向的科学观开始摒弃超越人类经验范畴的形而上学概念对实体的先验判断和生成预设,取而代之用实证性的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来还原和呈现现象世界的因果秩序和运行法则。自然对科学的逻辑依附实现科学自然化的同时,也实现了人的自然化。在这里,人的理性趋向自然的客观性,人异化为自然的转录工具,表征的是以人为中介的科学对自然的如是复制。经由历史主义的范式革命和反科学主义的社会批判,科学哲学逐渐走上以解放人性为目的后现代之路,由此人的异化成为一切科学技术异化的源头。对于人的理解,后现代主义则从存在论视角澄清了人作为时间和空间相互交织的在场性存在的一般意义,于此,科学的本质事态才能趋向对无可回避之物的归依进入无蔽状态。可见,对科学运行秩序的意义解构正是后现代科学本体重构的逻辑起点,流露出在批判科学逻辑性、普遍性和确定性的同时,将科学引向多元化、异质化和情境化的语言游戏之中的特征。那么,在解构和重构之间如何避免形而上学的新虚无主义逆流,如何复归科学的“澄明之境”实现对科学在场性的确定性言说,如何澄清科学自然化进程中已被消解的人性价值……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逐渐打破自然实在论对科学的物化束缚而引导科学哲学走向一种新的社会建构路径。科学的社会建构论超越传统科学哲学的本体论和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框架,更加关注科学的人性基础和语境意义,并基于相对主义立场规约了科学形成的社会动因。传统科学哲学的先验进路将科学推向纯粹的自然秩序之中,漠视人的感性认知之于科学的能动作用,导致科学游离于人性场域而获得背向自身存在的表观“确定性”。在此,科学不属于人而属于物,其一切价值统摄于自然的必然逻辑并转化为上帝对人类的恩惠。相反,建构主义科学观从人的存在性向度规定了特定文化范式下人之为“人”的一般意义。人之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打破了科学作为一种去语境化和超文化性存在的合理性,并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阐释了科学产生、辩护和应用的情境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特征。SSK认为任何所谓的确定性知识都无法超越一定的理论框架,或者说知识在本质上就是特定实践场域中理论的具体化,而理论的形成与完善的过程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才能实现,其语境意义正是基于人的主体意识和实践活动相互交织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因此,科学并非源于对自然的镜式映射,而是基于社会因素的主观建构,它从根源上蕴含着真理和谬误、理性和感性、必然和偶然等非对称性消解所指向的公平性和本体互证性(反身性)的因果逻辑。二、和合统一:“人”与“物”的关联以拉图尔为代表的巴黎学派提出了一种融合社会和自然双重维度解释科学形成机制的改良方案,即科学的异质建构论。异质性建构即在消解主体和客体、自然和社会二分对立基础上,强调人类活动和非人类活动等异质性力量(行动者)通过转译的方式维系网络结构中各要素的共生和契合,其目的在于揭示隐匿于科学建构背后的真实动因。在拉图尔看来,主体和客体并非不言自明和彼此甄别的独立存在,而是指向共同存在论基础的相互杂合和重叠的共生体,即拟客体。拉图尔承认拟客体的本体论地位,并赋予其行动者的身份属性和能动作用。作为行动者的拟客体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生成意义的存在方式,这种生成机制通过行动者的某种实践活动所结成和缔造的异质性动态网络的逻辑化运行得以深刻诠释。这个由行动者链接的网络结构中,理性和非理性、精神和物质、事实和价值被重新界定,各异质性要素也通过冲突、转移、分配、消退等非线性耦合方式展现出人类活动和非人类活动的对称性特征。科学事实的建构和生成正是具有异质性特征的行动者在对称性的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科学的存在意义也在彼此关联和生成的现实语境中内化为符号学表征的行动者相互链接的隐形网络,人与物嵌入其中成为关系网络的结点组织和维系科学实践的逻辑秩序。至此,科学走向人与物和合的建构路径。异质建构论从人与物的关系角度将对称性原则由方法论推向本体论,从而在根本上克服了自笛卡尔以来基于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框架对科学本体的物化束缚,并延伸到认识论层面,实现了科学对自然的理性检讨到反思科学实践本身的意义转向。异质建构论立足人类学的研究范式,试图从科学知识形成的时空场域中还原具有行动者属性的拟客体在科学整体图景中的运行逻辑和实现机制。然而,这种具有本体论属性的拟客体在消解基于主客二分框架形成的自然实在和社会实在对科学本体预设的同时,也逐渐打破了科学与非科学的边界、科学内部人与物的边界,从而使科学的内在理性秩序耗散于广泛的异质性网络关系之中,致使科学陷入一种新的混沌和无序状态。三、同构共生:语境化的文化实践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活动。科学的实践立场将自然之“物”和文化之“人”推向运行中的整体关系网络,进而科学的发生意义指向地方性语境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认识论耦合。科学的“地方”关照,赋予各要素在科学运行中的主体身份和本土属性的同时,也实现了科学对物的镜式映射形成的物化自然到以实践为导向和驱动的科学内在秩序的语境意义转变。当然,科学的实践本质承认科学运行中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及其作为建构者在科学知识形成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已经超越自然的存在本然和运行逻辑成为实践者主观建造的话语体系。换言之,科学的科学性既非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对自然的如是表征,也非基于实践者的能动作用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建构。相反,科学的实践本质是将一切主体、客体及其存在空间等异质性要素共同纳入整体关系网络并基于自然的本然面貌复归要素的逻辑序列,以此实现科学对自然的意义指涉。科学实践的文化建构旨在突破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事实与价值二分对立的封闭体系及维系自身秩序的非确定性异质化运行逻辑,从而将科学实践复归更广泛的整体文化冲突之中,并从认识论层面将其视为一种文化存在形式而赋予其文化的本质属性和现实特征。实际上,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科学本身是朴素的、至善的,其根植于生活世界并反哺人类文化,科学文化的蕴育过程既是人类认知空间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充和延伸的过程,亦是人类的本体之善在理性之路上臻于完善的过程。科学文化勾勒的意义图景深刻地嵌入人类生活世界并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被重新定义。因此,将科学推向文化的原初状态,强调科学文化在人类文化体系中平等性和互补性,澄清科学作为文化存在的一般性价值,对认识科学文化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四、人本向度:真、善、美的和合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昭示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并从根本上规定了科学的文化存在样态和发展理路。文化作为人的实践产物,体现着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因而,文化的介入使科学与人形成特殊的指称关系,展现出科学文化的人本特性——“真”“善”“美”的和合。首先,求真是科学文化的内核。科学文化立足自然发生场域,其根本任务在于揭示和还原事物的本然面貌和运行规律,其实质即通过人的主观实践活动阐释和溯源自然之“真”,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科学对象的客观性是科学求真的前提。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世界,自然的客观性决定科学研究的求真属性。其二,人类的理性思维是科学求真的基础。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类的一切合乎法则的行为都是理性支配的结果。其次,崇善是科学文化的基石。崇善是人性的基础和人之发展的向度,科学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展现出至善的品格特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形而下的物质之“善”。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丰裕和生活满足,同时人类命运也从依赖自然恩惠演变为科学之手实现对自然控制和改造的自我救赎。其二,形而上的精神之“善”。科学文化精神渗透于人的精神生命系统,指向人之发展的精神向度,展现出至善的人性品格,是人之为“人”本质的具体规定和现实体现。最后,臻美是科学文化的特征。科学之美渗透于科学对自然世界的映现图景,其发生于以思维和意识为中介的符号输出和转化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知识的美学凝练和统一。虽然,对科学之美的理解和阐释有所不同,但从其存在特征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其一,客观美,即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和内在机理的统一性之美;其二,主观美,即人的思维创造性和连续性在趋向真理过程中的不完整美;其三,交互美,即科学研究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人性美和反作用于自然本身外化的灵性美。科学之美渗透于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体现着自然在科学文化场域中的美学特质。科学文化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的本质,并指向人的终极发展。“求真”是科学文化的内核,是人类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认识客观世界的依据和准则,亦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追求。“崇善”是科学文化的基石,是回归人性维度对科学的价值考量。“臻美”是科学文化的特征,是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对自然的感知和体悟转化为符号表征实现的自然与人的完美对白。科学文化的内涵渗透于科学知识结构、组织制度和精神场域之中,深刻诠释了科学作为文化存在的人本规定。科学文化之真、善、美的统一,其实质是人的本质规定性——超越和创造在自然径向上对科学的现实诉求,亦是回归生活世界对人性价值的理性追问。五、结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情侣机器人的伦理争论及其反思

Psychology)倡导研究人类的积极取向,关心积极的情绪如何增进健康,引导人们培养积极优秀的心理品质,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积极技术(Positive
2022年5月26日
其他

我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读博期间看到的科学史发展及未来

年就写过一篇文章指出内外史对立是错误的二元分法,根本原因是所谓的“内史”和“外史”本身是个粗糙的标签,可以纳入的条目包罗万有,内外史的界定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他和西蒙·谢弗(Simon
2022年4月7日
其他

从伦敦到台北:略谈我的科学史学习见闻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编者按:2020年12月12日,《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在京召开创新发展研讨会,特别邀请了科学史领域的青年学者为杂志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些海外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结合自己留学和工作的经历,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谈一谈国际科学史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对中国科学史学科未来的期望,从而形成了眼前的这一期“科学史学科发展笔谈”专题。这里我们在广义上使用“科学史”一词,它包含了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这些文章以语境主义的手法描绘出英、美、德各国科学史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通过借鉴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得失,我们期望未来的中国科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将会更加独立、开放、包容和多元,突破固有的学术传统或谱系,建立众多可延展的研究范式,变得更加充满活力而富于流动性。本期文章来自黄相辅,他相继介绍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与技术研究系、英国科学史学会以及台湾的科学史研究概况,展示了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技政策等多学科交叉的吸引力和爆发力。从伦敦到台北:略谈我的科学史学习见闻承蒙《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编辑部热情邀请,希冀以较轻松的笔谈方式,让青年学者分享国外留学经验、兼谈对科学史领域发展现况的展望。笔者之前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三史合一:牛津的科学史、医学史与技术史学科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编者按:2020年12月12日,《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在京召开创新发展研讨会,特别邀请了科学史领域的青年学者为杂志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些海外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结合自己留学和工作的经历,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谈一谈国际科学史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对中国科学史学科未来的期望,从而形成了眼前的这一期“科学史学科发展笔谈”专题。这里我们在广义上使用“科学史”一词,它包含了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这些文章以语境主义的手法描绘出英、美、德各国科学史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通过借鉴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得失,我们期望未来的中国科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将会更加独立、开放、包容和多元,突破固有的学术传统或谱系,建立众多可延展的研究范式,变得更加充满活力而富于流动性。本期文章来自万兆元,他介绍了牛津大学的科学史、医学史与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和现状,凸显出科学史博物馆在科学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天文学是获得解脱的途径?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阿耶波多(Āryabhaṭa)是印度中世天文学的开创者,他于公元476年生于印度阿沙卡地区,499年著《阿耶波多历算书》(Āryabhaṭīya)。历史上针对《阿耶波多历算书》的注释书有10余种,其中属7世纪婆什迦罗一世(BhāskaraI,由于有两位天文学家叫婆什迦罗,一般以一世、二世区分,下文称婆什迦罗)的《〈阿耶波多历算书〉注释》(Āryabhaṭīyabhāṣya,简称《注释》)年代最早也最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阿耶波多和婆什迦罗的天文学思想。1归命偈中的天文学主题遵照印度著书传统,阿耶波多以“归命偈”,即对神的礼赞来作为其历算书的开头:向既为一又是多的创造神(ka)、真的神性和最高的婆罗摩(brahman,梵天)平伏致敬,[我]阿耶波多开始讲述数学(gaṇita)、时间计算(kālakriyā)、天球(gola)这三者。
2022年2月10日
其他

因果发现与归纳问题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一因果关系与归纳问题归纳问题是科学哲学与认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的目的是寻找从已知预测未知、从有限经验推广到一般规律的归纳推断的合理性的基础。是否能够在尚未完全确定因果性的定义的情况下做出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如何在没有完整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前提下论证某个具体的因果判断是否合理?休谟认为所有从观察经验到因果关系的推断都没有合理的基础。休谟的归纳怀疑论或许是对所有建立因果判断的努力的最致命的攻击。它所针对的不是某个具体的自然世界中的因果关系,而是人类是否能够进行合理的因果判断的可能性。
2021年6月24日
其他

自动驾驶电车难题的伦理算法研究

直行的负效用小于转弯,自动驾驶系统才会下达直行命令。2.MES框架中的罗尔斯及制动力学算法(1)“罗尔斯算法”与“底线优先原则”为改变后果主义牺牲少数人的算法预设,德里克·里本(Derek
2021年6月10日
其他

刘永谋:中国的技术哲学家们应该感谢斯蒂格勒

再次,聚焦于技术的伦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问题。应该说,这属于整个科技哲学未来发展的热点。国内对此已有认识,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没有发挥哲学思想的深刻性和总体性的优势。
2021年5月13日
其他

如何读懂三星堆“上新”?

【编者按】近日,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学者认为,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让人们第一次认识到,除了中原地区严整、规范的青铜“列鼎”所代表的礼仪制度之外,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还有着与欧亚大陆青铜时代相类似的表达社会权力、等级,表达人神之间的沟通,表达人们对宇宙世界崇拜信仰的另样方式,使传统的中国青铜时代文化的面貌有了巨大的改观。[1]与之类似,在人类历史上,从古代中国的长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今天中国的港珠澳大桥、美国的金门大桥,一个个令人目眩的巨型工程不断涌现。它们不仅以其具体的物化功能满足了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且因其宏大而持久的存在形式成为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符号。巨型工程既是意识形态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传承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型媒介。有关“巨型工程”,本刊2020年第42卷第9期刊发了《论巨型工程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实现——基于符号学的分析》。回顾此文,或许能对读懂三星堆“上新”有所启发。三星堆博物馆(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官网)论巨型工程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实现——基于符号学的分析一、巨型工程是物化的意识形态纵观古今中外,古埃及的金字塔可以称得上是巨型工程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的都江堰,同样是一项国家机器的杰作,但其产生的文化象征意义却与金字塔完全不同。前者象征着暴政和集权,后者则寄托着善治与艺术,它们不仅是一个民族苦难和荣光的艺术象征,而且是承载着政治意义的巨型符号。从功能上看,巨型工程的社会功能固然是其吸引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但是,社群自豪感(community
2021年4月15日
其他

人工智能消费场景中的女性性别歧视

Assistant)。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际商业机器(IBM)的沃森(Watson)却有着一个男性的名字和声音,日本艾斯瑞特科(Asratec)公司打造的跑车变形机器人吉·戴特尔(J-deite
2021年1月28日
其他

当人工智能遇上政治哲学:看学者怎样用论文“吵架”

专题介绍关于人工智能的政治与伦理问题的反思是学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2019
2021年1月22日
其他

数学发现和论证的两种原型:古希腊与古中国

佐佐木力(1947-2020)日本数学史学家和左翼学者。毕业于东北大学数学系并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迈克尔·马奥尼研究数学史并获博士学位,亦曾在托马斯·库恩指导下学习科学哲学。先后任东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部大学教授。早年研究17世纪西方数学史,后转向研究东亚科学史,在东西方数学史、科学史甚至是医学史领域,成绩斐然。一直关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晚年倡导跨文化科学哲学。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本文以此悼念佐佐木力教授。翻译
2021年1月15日
其他

2021年第43卷第1期目次及摘要

近代西方“科学”与传统儒家“道”之争辩——中国近现代中西体用视阈下的探究[J].
2021年1月8日
其他

2020年第42卷第12期目次及摘要

新科技革命视野下科学与人文融合发展的世界图景——《自然辩证法》及其理论范式的再思考[J].
2020年12月3日
其他

不确定性原理的诠释问题

在纪念海森堡百年诞辰的讲演中,杨振宁先生曾用一两个英文词来简练地刻画四位伟大物理学家的个人风格。他形容泡利的词是“能力”(power),费米是“坚实”(solidity,
2020年4月2日
其他

赵汀阳: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何以可能?

一直没完没了地算下去。人类能够不让自己做傻事,但仍然属于图灵机的人工智能却无法阻止自己做傻事。如果不以作弊的方式为图灵机准备好人性化的答案,那么可以设想,当向图灵机提问:π
2019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