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心宝

其他

用殊胜的擦擦模具,种不退的成佛种子,还犹豫什么?(更新十七)

陶瓷擦擦的制作阿底峡尊者为了忏悔除障每天做擦擦精雕细琢夺天工,脱胎出世展坛城——龙多仁波切精品擦擦模具诞生记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 大随求佛母

大随求佛母,梵文名maha-pratisara,藏密里也叫“梭章玛佛母”,又称为“随求大明王”,是著名长咒《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的本尊。此法门为唐密极重要的大法,功德十分浩大,赞不能尽;此咒等同于佛,威德力量罕见,主要体现在灭罪、成佛、满愿、除灾、退敌等方面。书写咒语戴在身上,能够得到一切如来的神力加持,一切菩萨同心守护,一切圣众随逐加持,一切天、仙、善神、龙王、金刚、鬼神皆来护持,自身则成金刚坚固之身、等同佛身、等同一切如来藏身、成就如来炽盛光明身、是如来眼、是不坏甲胄、退一切怨敌、烧一切罪障、净地狱道。经中记载,曾经有一个婆罗门名叫俱博,自出生起就不行一善,每天杀害50到100的生命,如猪羊鹿龟等来食啖,活了250岁才死,杀业恐怕是上百万的,死后堕落阿鼻地狱;才入地狱,忽然猛火全部熄灭,化成八功德池,青红白紫各类莲花充满其中,俱博婆罗门与诸罪人都坐在莲花上,所有痛苦全部停息。把大地狱一切苦难全部消灭。阎罗王大惊,启奏帝释天,帝释天也不能得知缘由,于是去问释迦佛。释迦牟尼佛告诉帝释天,让他去俱博的人间葬所观看。离埋葬俱博1里的地方有一座枯朽的佛塔,塔里安放着《大随求陀罗尼》根本真言(长咒),咒文里面有一个字随风飘落,飘到了俱博的身上。这时帝释天归来,看见八地狱全部被移除,俱博和众多罪人坐在莲花上,圆满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一同往生到莲花藏世界成为诸佛菩萨,上方世界的无垢佛,就是俱博婆罗门。由上可见,大随求陀罗尼一字之功,竟可让阿鼻地狱罪人全部成就,其灭罪威力次于任何法门否?此是大日如来甚深密印,一切如来心印,大日如来心智中之智心,有灌顶之力,能成就一切坛城、清净一切坛城、成就一切明咒真言,顶戴此咒则等同入一切坛,与佛无异。如果亲近受持大随求一个字的人,都能得大涅槃;虽杀害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不堕恶道;虽与一切女人淫,不堕恶道;咒因须臾经历耳根,大罪全消,常生佛前莲花化生乃至成佛;毗卢遮那佛说自己为佛道而长劫说法无数,无有能比此《大随求陀罗尼》。此咒非常珍贵殊胜,三世诸佛经无量劫、大日如来自法界智中经历恒河沙劫才求得。此咒为无数亿恒河沙佛智根本,无量诸佛从此咒出,唯有成佛近者先听此咒,成佛远者世世不听此咒。三世诸佛不得此咒不成佛,外道婆罗门得此咒能讯速成佛。(来源:网络)延展阅读▼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 尊胜佛母

vijaya(乌瑟腻沙尊胜佛母),藏文为Namgyalma,又称顶髻尊胜佛母、佛顶尊胜佛母,密号为除魔金刚。
2022年3月27日
其他

煨桑摄略

煨桑类煨桑摄略延展阅读▼缘起除障摄略十大明王略修白伞盖佛母摄略回遮文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 赐予才智的本尊——妙音佛母

赐予才智的本尊——妙音佛母妙音佛母(梵文Saraswati,藏文Yangchenma)也称“妙音天女”,是一位示现女相的智慧本尊。在所有女性本尊中,度母极其著名。度母有着众多的化身,如长寿度母、事业度母、赐财度母、忿怒除障度母、救苦度母及智慧度母等21位。赐财度母之单独现相为财续佛母,忿怒除障度母之单独现相为吉祥天母护法,而智慧度母之单独现相则为妙音佛母。
2022年2月26日
其他

虔诚需要大福德(上)

tertons)之一。他有五位化身──身、语、意、功德、事业。意的化身即是尊贵的顶果钦哲仁波切,他和伟大的蒋扬钦哲汪波其有相同的特质。
2022年2月14日
其他

有关文殊开智偈的小故事

有关文殊开智偈的小故事【1990年7月13日】当天,法王待在屋子里,没有出去。我们下午去给法王送饭时,法王告诉我们,他屋里的风扇声变成了赞叹文殊菩萨的偈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把这个偈颂记录下来。它翻译成中文是:文殊金刚尊,真诚而祈祷,加持胜智慧,遍满我相续。法王说:“这个文殊偈,加持肯定非常大,你们应尽量念诵。”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缘起,但感觉非常稀有,因此拼命地念。……【1990年11月11日】上午,法王请到了一尊非常特别的文殊菩萨像。这个过程在法王著作中是这样描述的:“我一直精进地持诵文殊赞偈颂:‘文殊金刚尊,真诚而祈祷,加持胜智慧,遍满我相续。’刚圆满30万遍的那一天,从附近博达哈大佛塔的塔顶射出一道光,一直照到我的房间……”——摘自《梦尘回忆录》延展阅读▼诸佛之父——文殊菩萨法王如意宝之意伏藏•文殊开智偈文殊菩萨圣诞
2022年2月7日
其他

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 ​叶衣佛母

叶衣佛母叶衣佛母又称严穴叶衣佛母、山林叶衣佛母、叶绿佛母,是密乘莲花部部主的明妃。以其所居为深山大丛林,以树叶及孔雀尾翎为裙,故而得名。中文名叶衣佛母,梵文名Parnashavari,别名叶衣母、叶衣观音,又称叶衣观自在菩萨。叶衣母的身黄色,有三面及六臂,其中间面黄色,右为白色,左为红色,每面均现忿怒表情,各有三只眼睛,各口微张而露出四颗尖尖的犬牙。叶衣母的右边第一手置胸前持金刚杵,左边第一只手持勾索亦置胸前;右边第二手持降魔斧头,左边第二手持树叶;右边第三手持一箭,左边第三手持由有花之树木所造的弓。本尊的姿势是半蹲立、半斜坐的,左足蹲伸而右足屈入。这个姿势称为“皇帝坐姿”。在叶衣母身上,佩戴了种种宝石璎珞。他的下身,披围着一件由树叶串编的草叶裙,就像某些国家的原居民之民族服饰般。叶衣母的容貌及身相十分年青,身上发出如太阳的光芒,坐在尸垫、月座及莲花之上。在他的头上,有一尊小小的不动佛像顶饰般坐在头顶。这个顶饰既表示敬师之教理,亦表示叶衣母属于不动佛之金刚佛部。叶衣佛母心咒(注音):嗡
2022年1月27日
其他

法王如意宝之意伏藏•文殊开智偈

延展阅读▼普巴回遮偈缘起除障摄略大禅师两个神奇偈颂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大禅师两个神奇偈颂

大禅师两个神奇偈颂.....................................................南安岩自严尊者依云豁五年,密契心法,自后颇著异迹。除怀仁江蛟害驯,武平黄石岩蛇虎至,可使令驱。南安江眠槎,民有祷者輙得如愿。有僧自惠州来曰:“河源有巨舟着沙,万牛挽不可动,愿得以载砖,建塔于南海,为众生福田。”师曰:“此阴府之物,然付汝偈取之。偈曰:‘天零灞水生,阴府船王移,莫立沙中久,纳福荫菩提。’”僧即舟倡偈,而舟为动,万众欢呼。至五羊有巨商,从借以载,僧许之,方解繂,俄风作,失舟所在。——摘自《指月录》.............................................安平尤氏母名道乔,受师五戒。一夕病终,冥官问:“汝生有何德业?”乔曰:“曾到开元,受永大师五戒。”官曰:“汝五戒无大毁,当生善处,可为我到永大师处,请一偈来。”乔遂苏,遣其子来请偈。师与偈曰:“分明有个西方路,只在当人一念中,看破身心同马角,剑树刀山当下空。”乔得偈复瞑目而逝。
2022年1月17日
其他

莲师会供日 | 千万不要进入佛门却与法相违

千万不要进入佛门却与法相违继续凝神倾听!许多人虽然已经进入佛门,然而却与法相违,因此,要小心千万别让这种情形发生在自己身上。1也许你已经受了戒,然而如果你维持生计的方法和你的财产无异于在家众,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2也许你已经舍弃世俗的活动,然而你若是尚未舍弃那些凡庸无义的斐短流长,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3你也许住在隐士般的居所,然而你所从事的活动若是无异于世间人,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4你也许已经离开家乡,然而若是无法断舍与凡俗世间人的关系,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5你也许努力不懈地做着修持,然而自心若是无法远离欲望,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6你也许承担了很多艰困的逆境,然而若是无法忍受他人的伤害,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7你也许在修持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然而若是还期望以占卜或民俗修法仪式来去除障碍,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8你也许正在修持无二元,然而若还期待来自本尊神祗的帮助、恐惧鬼魔的伤害,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9你也许已经进入大乘道,然而若是不努力利益有情众生,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0你也许做着利益众生福祉的事,然而你最潜在的目标或动机若不是发自菩提心,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1你也许明白见地,然而你若是对业力的成熟不加以留意,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2你也许了解何谓九乘次第,然而自心若是没有与法融为一体,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3你也许无时无刻都专心一意在修持,然而你若是不摧毁对显相的执以为实,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4你也许熟知三学处,然而你的动机若是源自强烈的狂妄骄慢,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5无论从事任何心灵修持,你若是没有在修持中完整包含前行、正行、结行的三殊胜,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6日常生活中,你也许可以在思维、言语和行为上保持自在任运,然而若是让自己误人凡庸烦恼的歧途,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7不在当下修持而成就,却祈愿未来能成就,这样的人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8如果期待未来证得果位,却不去认识自心的本来面貌,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19你也许累积了善根业力,然若是尚未远离世间八法,那么你也算不上是个佛法行者。未来的行者啊,无论身份高低,世间八法是住于所有人内心的狂妄鬼魔。世间八法即是:被当面称赞(称)就感到欢喜,被责难(讥)就感到不快;名闻遐迩时(誉)就感到欢喜,声名狼藉时(毁)就感到不快;遇到悦意之事(乐)就感到欢喜,遇到不悦之事(苦)就感到不快;得到(利)就感到欢喜,失去时(衰)就感到不快。你必须详加审视自己,看看过去以思维、言语和行为所创造的一切善根,是否建基于这八种心态,看看当下的行为是否包含了这八种心态,看看你所作的未来计划是否包含了这八种心态。我们必须避免涉入世间八法,这点非常重要!莲花生的未来追随者啊,无论你正在做什么佛法修持,要修持能迅速达到佛果大正觉的无误之道。要修持那广大甚深的真实义。要趁着怀有真实圆满觉者的所有教法时,努力修持!(恭录自《莲师心要建言》)延展阅读▼莲师会供日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 临死时如何观修佛陀

释迦牟尼佛值得世人纪念的四大理由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022年1月10日
其他

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 度母,一切众生的慈母

度母,一切众生的慈母在佛教中,有“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说法,其实,这也可以用在度母身上——“救苦救难圣度母”。但我们一般人对观世音菩萨比较熟悉,对度母却比较陌生。有人会问:“我祈祷观世音菩萨就行了,干嘛还要单独祈祷度母呢?”虽然究竟来讲,所有佛菩萨的本体都是一个,但由于她们往昔的愿力不同,度母在加持方面相当迅猛,如古大德所说:“当今末法时代,度母的加持最为快速。”所以我们也有必要祈祷度母。度母的含义就是度脱众生的痛苦。那度母究竟是怎样一位佛菩萨呢?其实,度母是真真正正在佛经当中有记载的,而且这些佛经在《大正藏》和《乾隆大藏经》当中都有收录。在不空三藏翻译的《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当中就提到了一位多罗菩萨,“多罗”是梵语,按照翻译的原则,“意多故不翻”,由于含义太多所以就不翻译(比如它有眼睛、妙目睛、童子、极度、救度等诸多的含义),直接用它的音译来表示,所以梵译汉翻译成“多罗菩萨”,如果梵译藏就翻译成“度母”这样一个发音。在这部经中介绍了多罗菩萨的来源。经文前面,世尊先是赞叹观音菩萨诸多的功德,然后对观世音菩萨进行了授记,当然观世音菩萨本就是古佛再来。此时,观世音菩萨入于“普光明多罗三昧”当中,以此三昧力加持,“从其面轮右目瞳中放大光明。随光流出现妙女形。”什么意思呢?就是此时观世音菩萨安住于普光明多罗三昧,以此三昧力的加持,在观世音菩萨的右眼当中流现出大光明,从光明当中又显现出一个妙女身形的本尊。在这部经文后面的偈颂中,观音菩萨也亲自演说道:“多罗大悲者,一切之慈母。”所以,度母这个名号不是没有来源的,是救度众生的母亲。此外,她是“天人及药叉,无一非子者,故号世间母”,她是世间六道轮回一切众生的母亲,没有一个众生不在她慈悲的爱护之下。出世间有哪些佛菩萨也是多罗菩萨之子呢?“观音大势至,金刚与善才,文殊须菩提,慈氏与香象,月光无尽意,离垢虚空藏,妙眼及大慧,维摩等菩萨”,这以上讲到了一些菩萨的殊胜名号。以上这些提到的菩萨,没有提到的诸多大乘菩萨们“皆是多罗子”。度母不仅是菩萨的母亲,而且也是佛之母。后面提道:“亦是波若母,三世诸如来,一切摩诃萨,无一非子者。皆称是我母,慈育诸有情,安载如大地。”总的来说,度母就是一切世间六道众生的母亲,出世间诸佛菩萨也皆从多罗当中产生。所以我们在呼唤度母、祈祷度母的时候,也是要从这个重点上去祈祷,就像呼唤母亲一样。当我们以自己的信心来跟度母的加持速疾相应的时候,就像母亲的爱降临到我们身上,流入到我们的相续当中。所以,这种温暖我们要能够用自己的信心去感受、去感知。就像上师在讲到祈祷莲师的时候说道:“努力去感觉莲师,确信他就在面前的虚空中。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那同样的祈祷方法我们用在这里,努力去感受度母,确信度母的爱遍及一切时、一切处,就包围在我们痛苦无明的身心之上。度母的加持可以速疾成就诸多的事业。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二十一度母赞》念诵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为什么呢?不是让我们着急,不是,是让我们特别急切地来祈请度母的加持,能够速疾地成熟和降临在我及一切众生的身心之上。所以我们这样急切地来祈请,那按照缘起的规律来说,度母的加持就会速疾地降临到我们身上。什么叫事业呢?我们没有学佛之前觉得事业就是一个人的工作,或者是他这一生的职业目标、职业理想,称之为“事业”。但是在一些我们传统的教言当中会讲道:“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营”是什么呢?希求的目标,我们想要做成的事情,所以这个“营”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世间也好,出世间也好。“事成谓之业”,这个事情能够办成叫做“业”。所以我们通俗地来理解:事业,就是事情要圆满成办的因缘。因缘,我们需要一个种子作为主因,需要诸多的辅助条件作为助缘,才能现前诸多的果。度母的加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就是成办世出和世间的两种事业。世间的事业:比如说家庭和睦、感情顺利,或者是想要建立一个好的家庭,能够顺利找到好的伴侣,还有子嗣旺盛。感情方面、学业方面,自己工作也好,家里人工作也好,财富方面,声名方面都能够速疾地获得加持。没有具足的能快速地具足,已经具足的就会增上广大。那世间福报增上了,会不会障碍我们出离轮回呢?其实障不障碍主要看我们的发心。的确从究竟的角度来说,财富、地位、名声是我们需要断除的执着。但是度母会一直地加持我们,让我们不执着,并且会转为我们修行的资粮和助缘。第二种就是出世间的事业能够速疾地成办。比如说自利利他的修行,想能够快速地找到具缘的善知识,依止他好好地修行;快速地找到一个适合我的法门,开始修持解脱;进一步想要出家,想要成办弘法利生的事业,祈祷教法兴盛久住,众生离苦得乐等等,这些出世间的事业,度母也会给我们带来速疾的加持。(来源:网络)延展阅读▼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2021年12月2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普巴回遮偈

普巴回遮偈延展阅读▼防疫短修法缘起除障摄略十六罗汉礼供略轨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白天变黑夜 金刚歌降魔

延展阅读▼梁皇忏法战士武器之——“当下”鸠摩罗什法师圆寂日
2021年12月13日
其他

梁皇忏法

梁皇忏法至正庚子,定海白沙夏太三,以运粮如燕溺海。死后十六年,当洪武乙卯,其妻陈氏与子善追念,太三性禀酷暴,驭下少恩,死于非命,孤魂沉滞,曷由升济。遂敛赀来鄞之十字港庵,严设道场,种种殊胜,延净行僧十人,请叶万宗主之,修礼梁皇忏法。陈氏䖍悫恳至,初入道场,众听敷陈,无不感泣。是日礼二卷,至中夜,少就寝。有僧宜便,忽惊呻寐语,撼之不寤,惟见其苦辛忧怖状。于是万宗等惧其不苏,悉起持咒,良久疾呼之,乃苏。问故,惟泣而已,再问,乃言曰:“有神人若韦天者,冠带甚伟,伞盖剑戟之卫甚严,逼令我同取夏太三来此受荐度,道经蟹浦,神威凛凛,行者远避,备历诸险,临大海,见鬼物戢戢,充满大海,可怖。神人命我入海提挈太三,太三首戴元帽,浮沉波浪间,既难着手,又有神勒要我钱,乃放。适有钱在我手中,遂与之。又尽力扶太三,将登岸,被汝等唤省。”言讫又泣,盖苦于涉历也。吁,灭罪荐亡,无出此忏之功,余故纪之,以为世劝。——摘自《山庵杂录》【译文】元至正庚子年(1360年),舟山定海县白沙岛人夏太三,在运粮去燕京(元大都别名,今北京)的途中溺海而亡。十六年后,明洪武乙卯年(1375),他妻子陈氏和儿子夏善追念太三,想到他在世时性格暴烈,对待下属刻薄寡恩,又是死于非命,孤魂必定沉滞于阴间,哪里有机会得到超升拔济?于是凑了些钱,来到鄞县的十字港庵,把道场布置得无比殊胜,延请了十名持戒清净的僧人,请叶万宗主持,修梁皇忏法。陈氏非常虔诚,第一次进道场,大家听她讲述情况,没有不感慨落泪的。当天拜了两卷,到了夜深人静,大家刚刚就寝不久,有一名僧人叫宜便,忽然在梦中惊叫,开始说梦话,怎么摇也摇不醒,显出一副痛苦、忧愁、害怕的样子。万宗等人怕他醒不来,都起来持咒,过了很久,又去叫他,这才苏醒。问他怎么回事,他只是哭。过一会儿再问,才开口说道:“刚才梦见一尊神人,有点像南天王麾下韦天将军,头冠、飘带等装束非常气派,随行护卫防护严密,有持伞盖的,有持剑戟的。他逼我和他一起去取夏太三来这里接受荐度。过去的时候经过蟹浦(今宁波市镇海区西北),我们一行人威风凛凛,路人纷纷远避。经过很多艰辛,终于到了海边,看见海中密密麻麻都是鬼物,非常可怕。那个神人命令我到海里把夏太三提出来。太三头上戴着元帽(元代的帽子,类似瓜皮帽),在波浪中浮沉,不好抓。又有鬼神向我勒索钱财才肯放人,正好我手里有点钱,就给了他。然后我拼尽全力扶着太三游到岸边,眼看就要登岸了,却被你们叫醒了。”说完又开始哭,大概是梦中的经历太苦了。呜呼!要说灭除罪业,超荐亡者,没有哪个能像梁皇忏法这么功效明显了!我特意把此事记载下来,希望能起到劝勉世人多行此忏法的作用。礼忏功德姑苏曹鲁川居士为予言:有女在夫家,夏坐室中,一蛇从墙上逐鸽,堕庭心,家人见而毙之。数日后,蛇附女作语。鲁川往视,则云:“我昔为荆州守,高欢反,追我至江浒,遂死江中,我父母妻子不知安否?”鲁川惊曰:“欢六朝时人,今历隋唐宋元而至大明矣!”鬼方悟死久,并知为蛇。曰:“既作蛇,死亦无恨,但为我礼梁皇忏一部,吾行矣!”乃延泗洲寺僧定空礼忏。忏毕,索斋,为施斛食一坛。明日女安稳如故。忏之时义大矣哉!——摘自《竹窗随笔》【译文】苏州曹鲁川居士曾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他有一女儿在其夫婿家,夏日坐在室中纳凉,见外面有一条蛇在墙上追逐鸽子,不小心从墙上坠落庭中,被家人看见了,随即把蛇打死。数日后,蛇的鬼魂附在鲁川的女儿身上说话。鲁川去看望她,只听女儿言道:“我以前为荆州太守,值高欢造反,追我至江边,结果坠落江中而死,不知我父母妻子现在平安否?”鲁川听了很惊讶地说:“高欢是六朝时代东魏人,历经隋、唐、宋、元,如今已是明朝了。”鬼这才悟到原来自己已经死了很久,并且还得知这一世是蛇身,无奈之下恳求道:“既然转世作蛇,死了也没什么可怨恨的。但望为我礼《梁皇忏》一部,我就离开了。”于是延请泗洲寺僧定空礼忏。忏后,鬼又索斋,便再为施斛食一坛。第二天,曹鲁川的女儿果然安稳如故。可见礼忏施食的功德利益确实不可思议!//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缘起除障摄略

延展阅读▼防疫短修法十六罗汉礼供略轨白伞盖佛母摄略回遮文
2021年11月29日
其他

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 黑忿怒空行母

黑忿怒空行母莲花生大士在乌金自然尸陀林净土,由智慧空行母授予许多金刚亥母密续,并由金刚瑜珈母亲自传授黑忿怒空行母心法的口诀。莲师思维此法是如此殊胜,因此一直密藏于其心中。当莲师到西藏后,五方佛母向伊喜措嘉佛母授记,并指示伊喜措嘉佛母向莲师请求本法的灌顶,于是经由伊喜措嘉佛母虔诚请求,莲师遂将黑忿怒空行母法授予伊喜措嘉佛母及其它具此深缘的弟子。莲师为利益后世弟子,几乎将所有的法都以岩藏的方式封存起来,待因缘成熟后再由莲师弟子中的大菩萨,显现成岩藏法将它取出以利益众生。黑忿怒空行母法系莲师亲自岩藏在敦珠林巴的前世卓奔却炯镂札的心中,在此岩藏中,莲师有许多大祈愿,授记此岩藏法在末法时代,将由与莲师无二的化身大圆满法瑜珈士卓奔却炯镂札的心中显现,在卓奔却炯镂札了知并证得自性真理后,一切法由三种心岩藏中显现,并得到任运持明的果报,莲师密藏的持有者忿怒金刚卓沃略会出现,敦珠林巴就是莲师密藏持有者,即骑虎莲师的化身。在十大取岩大师中,莲师也授记有敦珠林巴的名字。黑忿怒空行母是宁玛派敦珠传承中极为殊胜的本尊,一般也有人称呼为黑金刚亥母,另外名字是“侠雍崔玛南莫”,意思是诸佛的母亲黑忿怒空行母,也就是一切诸佛由此而生的意思,亦即修持黑忿怒空行母的法门一定可以开悟成佛。深黑色的黑忿怒空行母是五方佛母的总集,同时也总集了一切身口意、事业及功德的加持力。黑忿怒空行母是有缘的人才能于禅定净相中看到,是净相的化身。其报身是红色的金刚亥母,法身是白色的普贤王如来佛母。黑忿怒空行母的右手持弯刀,表示摧破我执,左手捧头盖骨嘎巴拉,内盛息、增、怀、诛四法的功德甘露,能赐予弟子共同与不共的大加持。一切空行母及五方空行母都是金刚亥母的化现,而黑忿怒空行母有十万个空行母眷属,供养一尊黑忿怒空行母的圣像,等同于供养十万尊空行母的殊胜功德。凡供养黑忿怒空行母的地方,当下就是空行母之净土,有黑忿怒空行母所在的坛城,当下就是法身奥明净土,供养黑忿怒空行母能使我们累世的无明愚痴消除。黑忿怒母其表征如下:一面表诸法一味,二臂表智慧与方便,顶上猪头表法界体性智,右手持钺刀表断除烦恼之智慧,摧破我执,左捧盈血的颅器表甘露,天杖上的骷髅头表法报化三身,三目圆睁表三世智,面现忿怒颦眉表伏四魔,獠牙表辩才无碍,项悬五十新鲜头颅表体性常寂,足踏尸表降伏我执等。——来源:网络
2021年11月29日
其他

防疫短修法

延展阅读▼十六罗汉礼供略轨白伞盖佛母摄略回遮文怙主龙多仁波切所撰祈祷文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月偏食 | 60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偏食明日下午亮相,修法良机不容错过!

延展阅读▼明日午后半影月食,修积法财绝佳时机!心宝之声
2021年11月18日
其他

白伞盖佛母摄略回遮文

白伞盖佛母摄略回遮文延展阅读▼莲师传记仪轨十六罗汉礼供略轨龙多活佛撰八大菩萨祈祷文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十六罗汉礼供略轨

十六罗汉礼供略轨延展阅读▼十大明王略修莲师传记仪轨怙主龙多仁波切所撰祈祷文
2021年11月8日
其他

战士武器之——“当下”

战士武器之——“当下”在所有这些武器中,有一个最好的,就是:安住或停留在当下,这个很重要。当我们谈到武器的时候就要谈一下敌人,什么是敌人呢?这些敌人就是我们说的不同的情绪问题,这些都是由我们的希望和惧怕所显现出来的。“当下”这个武器是什么?“当下”就是第一念、第一刻产生的那个东西就是“当下”,就是我们的武器,就好像禅宗说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最好的念头。最先你喜欢或享受的那个东西,譬如:你很喜欢一杯茶的味道,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代的思想,我们应该做的是一直住在当下第一念,而不去制造其它。譬如:我不知道这个感觉是否能延续得很久,不要制造一些妄想。你不要认为当下这种感觉,一天只出现一次,在我们每一刻它都出现,就好像我们写东西,把一些笔记写下来,好像在听他现在所讲的东西。你可以住在讲的这个当下,在这一刻你不要去制造希望或者惧怕,因为你一有希望或者惧怕,你的心就会东跑西跑,这种情况之下你就丧失了很多当下。
2021年11月5日
其他

怙主龙多仁波切所撰祈祷文

怙主龙多仁波切所撰祈祷文延展阅读▼十大明王略修措嘉佛母祈祷文秋吉尼玛活佛新著:龙多仁波切住世祈祷文
2021年11月1日
其他

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 女伏藏大师觉母曼姆

女伏藏大师觉母曼姆大密教结集者益西措嘉直接降临为两位具相空行之一化身的女伏藏大师觉母曼姆,按照自伏藏空行秘密总集教标题中所说:“一旦空行所加持,具种女子于猴年,以隐蔽相名觉母,空行此法交付彼,加持证悟自解脱,尔时未广利他众,结缘者至大乐地,蕴身无余得菩提。”连同真实的传记都有明确授记。觉母曼姆出生在与觉性之源的莲师修行洞萨木隆附近,父亲是达波噶举派的咒师多吉嘉波,母亲是空行种姓,名叫班玛华簇,她在第四胜生周土猴年诞生,父母为她取名班玛措嘉(莲海王)。父亲家产不堕两边,因此在她小时候精心抚育,十分疼爱,可是在她五岁那年由于母亲去世的因缘,父亲又续娶其他女人,所以中间那段时间派她去放牧等也差使她做各种不同的乡村事,而稍稍受些苦。十三岁那年的春天,她在诶萨木隆大鹏山岩莲师修行处大乐秘洞的附近放牧时,稍稍睡着了,当时从那个山岩传出一个动听的声音,由此外缘而醒过来。她看到秘洞的门突然打开,心里产生一种不同的感受,便径直无阻进入里面,结果到了尸林布局阴森可怕的中央空行会众行列中,见到众会的主尊是真实的金刚亥母。金刚亥母安慰她说:“善女子善来。”又从背后山岩处取出拿来一本小经函放在她的头顶,顿时圆满赐予成熟的灌顶与解脱的教言,接着把经函交到她的手中,并说:“这是空行母秘密总集的教言,你如果极其保密地实修,将获得殊胜成就。”她得到此授记,从而了达了诸法自解脱,并成为刹生大瑜伽母(即二十四清净刹土的空行母)。她在那里受用完会供以后,幻化的坛城收摄消失,她回到自己的地方。由于金刚圣母加持的甘露成熟于相续,她日日夜夜中自然流露出许多法句,脱口而出金刚歌舞道歌和他心通,使有些人生起信心。而多数人都说:“这是因为她睡在山脚而被药神母附体。”才给她取上觉母曼姆(即药神母)的。依靠这样的因缘使她心生厌离,不再贪恋故土,而居无定所,四处云游。当她来到南岩西部拉雅帮村,仅仅拜见革日秋杰旺修,在无勤当中就生起了俱生智慧。秋杰旺修也知晓她具有莲师授记的标帜,是五大业手印之一,而娶为秘密业印,依此因缘,解开脉结,懂得以前未能抉择的八大法行秘密完整的窍诀大续一切表示义。他们依靠翻译成藏语,彼此成为互助互益的无上知音,过了不久以后她听受了成熟解脱的教授精髓,最后伏藏大师郑重赐予言教说:“你的深法空行经函,尽管是你自己的前世空行益西措嘉的稀有实修心要,但现在广利众生的时机还没到,极其保密自己实修,云游卫藏后藏的地方,以令凡是结缘者达到大乐果位,以隐蔽方式成办众生利益,最终能不舍肉身证得空行的成就。”依此,她和具有缘分的两位瑜伽母,到多当神山以下及一些小地方。一次,遇到朗吉热巴时,依靠打开智慧脉的表示而顿超生起证悟,人们都说她是恒河以内证悟境界最高的。她一直隐居而住,任运利益众生。最后到了三十六岁七月初十那一天,来到卫藏哲拉日顶峰,主仆三人举行一次会供,三人都在不舍肉身的情况下,如飞禽王翱翔空中般飞向虚空界,越来越高,无有阻碍前往邬金铜色吉祥山空行会众行列中。当时当地的牧女们亲眼目睹,而来到当场时享用散落下来的一些会供品,从而自然安住在禅定中。这般超群绝伦的《大密空行秘密总集》暂时保存在空行手中,不是普通人的行境。诤时末期调伏时机成熟,以大悲和愿力幻化的伏藏师大持明者班玛哦色多昂朗巴(即蒋扬钦哲旺波),依靠以往成为秋杰旺修仁波切的密友之因、智慧空行加持之缘,秉持了此教藏法并回忆起句义作了抉择,保存在《大宝伏藏》中。——《藏密佛教史》延展阅读▼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2021年10月31日
其他

十大明王略修

十大明王略修延展阅读▼莲师传记仪轨措嘉佛母祈祷文吉祥金刚爪母调伏四魔
2021年10月25日
其他

纯真出离心

纯真出离心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爱别人,我们实际上是爱自己,希望拥有对方就像希望拥有一付耳环一样,在两个人之间并没有真正的这种关怀,但是如果你说“我爱你”,“想拥有你”,对方并不希望拥有这个说话的人,这样也好办。问题是当你说“我想拥有你”的时候,对方说“我爱你”,对方的意思也是“你爱我吗?”他也希望拥有你。你们之间的关系好像两超级强权想要互相拥有对方一样。你们互相之间希望找一个比较起来相当平等的东西,譬如说一个人问另一个:“你喜不喜欢听贝多芬的曲子呀?”如果这个人说:“我很喜欢”。他们就很满意。为什么呢?因为两个人都一样。我喜欢吃日本料理,我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也喜欢吃日本料理,这样就很好。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前译派六大寺院本源

前译派六大寺院本源上部地区有图登多杰扎和密严刹土敏珠林两大寺院。图登多杰扎寺的历史最初阿里班智达贝玛旺嘉兄弟二人,成为以北伏藏为主要前译佛语和伏藏正法的主人。到祥瑞扎西多布杰时,出现了持莲花生大士教法的哎旺觉嘎大寺院。到仁津阿给旺波时,建造了图登多杰扎寺。此后,仁津贝玛听列等历代果丹大师的化身祖古、曲桑仁波切以及他们的无数亲弟子、再传弟子,在雪域上、中、下地区,将图登多杰扎寺院的无垢正法传承发展到了印、藏两地。仁津钦波现住西藏,达隆哲珠仁波切住印度,他们正在维持正法。这个寺院和敏珠林寺的广泛历史,可以在依怙钦哲旺波的《宁玛派大寺院志》一书中了解。密严刹土乌金敏珠林寺的历史密严刹土敏珠林寺是由法王德达林巴伏藏师于十一绕炯铁狗年创建的,从这位大伏藏师和大译师曲白嘉措开始,历代嗣子、兄弟、夫人,直到今日的赤钦·贡桑旺格嘉波为止,保持了以南伏藏正法为主的深奥伏藏正法传承没有衰败,并得以继续维持。尤其是佛语方面,苏尔师生的前译经、幻典籍,遍知法王深奥的深意藏说法实践等,不仅没有衰败,而且得以弘扬,使宁玛派的自宗像太阳一样明亮,故称做“大密正法的源泉”,弘扬了全佛语和伏藏正法的成熟灌顶、讲经解脱、修行实践等,使该寺成为所有密宗前译派人都非常羡慕的寺院。该寺在上下各地都有分寺,该寺的赤钦和堪、郡二人的转世、阔千仁波切等现居印度,维持著正法。另外,证悟者耶谢宁波的公子桑珠祖古仁波切现住不丹廷布,并在那里建造寺院及其所依,为佛教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巴日特乔林寺的历史(重建中)巴日特乔林寺曾经非常兴旺,其正法传承也分布藏区各地,仁津·吉美林巴也出自这个寺院,该寺和上述两寺号称多、敏、巴三大寺。后因时局变化,该寺渐趋衰败,如今随着藏区佛教的再度恢复,当地的僧俗百姓凝聚勇气和能力,正在为重新建造该寺而努力。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莲师会供日 | 以持戒为佛法修持的地基

以持戒为佛法修持的地基继续凝神倾听!如果你真心希望修持佛法,就应该将如大地一般的持戒作为佛法修持的根基。要在如虚空般的见地中圆满(哲理教法)性相乘。要像分辨彩虹的不同颜色般,清楚辨别所有教法的细微处,将这些教法了了分明,毫无混淆地谨记于心!要以正确的法教次第来引导那些命中注定的弟子,就像一片片剥开大蕉树的树皮般层次分明。要像照料幼苗般温柔慈爱,以口诀教授来培育这些具器注定的弟子。要犹如秋天的花朵般,清楚鲜明地谨记禅修的训练。要将四处寻得的口诀教授,像医生一般用在必要的时刻。要保持中庸,就像在食物中适度加入盐巴一样。要直接穿越不幸与灾祸,就像野牦牛笔直奔向山谷之顶一般。遭遇烦恼时,要像舍弃仇敌一样断舍这些烦恼。当烦恼的解药“本初觉性”(本初智)于自心诞生时,要像保护眼睛一般,在你的心流中好好守护这本初觉性!透过学习和思维而净除邪见和疑惑之后,要像幼鹿一般调柔灵活地服侍上师。面对世俗事务时,要像老牛一般固执,不要让任何人牵着你的鼻子走。做四无量心的训练时,要以羊一般的耐力使一切转为平等性。到了需要透过辩论来学以致用时,要以战士之剑一般无碍的智慧来穿透一切。以思维追寻真义时,要像驯服野马般调伏你的昏沉与掉举心。内化修证体验时,要像名流人士得了麻疯病(急于脱离此病)一般,抛弃所有对世俗成就的追求!简言之,若想迅速觉醒并成就无上证悟,最重要的是在一切境遇中观照自己,要像新嫁娘一样小心翼翼,审视因果业力,控制自己。继续凝神倾听!平稳的性情和温和的说话方式,对促进内心慈爱是非常必要的一环。好奇心和积极心会让你易于感受到信心的善德,荣誉感和谨慎稳重则能让你生起努力不懈修持佛法的善德。遭遇苦难和不幸,会让你生起转心向佛法的善德。正直诚实和能放心信赖的特质,会让你生起能承受逆境的善德。坚贞忠诚与深切的情感,能让你生起能真正服侍上师的善德。对利益和地位的厌恶,能让你生起不涉人佛法宗派偏见或宗派主义的善德。对世俗事务淡漠或漫不经心,会让你生起更有能力守护神圣佛法的善德。一言九鼎,信守承诺,则会让你生起与佛法相应的善德。不屈不挠与坚忍不拔的毅力,能让你在修持佛法时生起更高贵殊胜的善德。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且保持行为温和,能让你生起清净三昧耶的善德来对待法友。在日常活动中保持离戏无所缘且任运自然,会让你生起得以直接断除概念思维的善德。(恭录自《莲师心要建言》)延展阅读▼莲师会供日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探寻真相 | 曲径通幽的证悟之道

了知佛性——菩萨的勇气之源探寻真相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莲师传记仪轨

延展阅读▼措嘉佛母祈祷文吉祥金刚爪母调伏四魔龙多活佛撰八大菩萨祈祷文
2021年10月11日
其他

探寻真相 | 了知佛性——菩萨的勇气之源

了知佛性菩萨的勇气之源假如菩萨或行者知道有这个佛性,当他们遇到无数障碍时,这会告诉他们不要气馁。你知道,打破蛋壳时有一种乐趣是出于我们知道里面有一个蛋。想到里面有一尊金的佛像,打破一个模子就也有一种乐趣。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对菩萨与行者而言,知道一切有情都具有佛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倘若不知道这点,菩萨可能产生轻慢心。我是菩萨,其他都是可怜的、注定悲惨的众生,我比他们高明。我们为何需要研读佛性的第三个理由是为了去除第三个过失:佛的一切功德真的实实在在地存在的这个问题。我们为何研读《宝性论》,为何我们必须知道、为何菩萨必须知道这个佛性,是为了去除我们认为佛的功德真实存在的这个事实,例如佛的顶髻。第四个理由是为了去除认为佛功德不存在的这种想法。第五个理由是,如果你不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们或许会贪着自己而厌弃他人。很重要的是知道染污也有优点,它们是暂时的。它被比喻成云、梦、幻象。烦恼就像云,有时非常顽固,但仍然可以清除。云可以清除,因为它不是天空,云是分开的个体。而因为烦恼可以清除,因此业就像一场梦(“烦恼犹如云,所作业如梦”),这偈颂159也很重要。人们对于业似乎真的有很大的误解,我听许多人说过这点。在我来此地之前,我去印度一个名为科清(Kochin)的嬉皮镇,那儿有许多嬉皮。我去吃晚餐。我不是穿着这身衣服,在我身后有一些年轻的欧洲孩子,他们全都在谈论业。接着我听见一些真的很不可思议的错谬。积习难改,你知道的。不知怎地,我们有这些旧式的有神论习气。这些孩子谈业的方式,就好像它是宿命论。最近我跟一位此地的朋友聊天,一个台湾女孩,我给她起了个绰号“狗大使”,她告诉我跟大乘佛教对业的许多诠释有关的一切。我希望她听错了,因为有些错误的解释是相当严重的。无论如何,我们大多数人——不只是他们,甚至在我们当中——认为,你看见某人遇到一个问题,当你帮不上任何忙时,你的反应是“那是她的业”。这种说法相当危险,因为你无法真的反驳它。是的,它当然是业,每件事都是业。然而这种说法,“那是她的业,那是他的业”,听起来好像那是一种命运。命中注定,无法改变。它变得像是真的了!不能改变的,你得经历它。如果有当狗的业,你得完成它。你得等到它们灭亡。这种对业的理解并不恰当。首先,我要引用一位伟大禅师的话,这个演讲厅里的人都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一位伟大的韦尔斯禅宗大师。最近他接受一个电台专访,我们都很专注地聆听他说的话,他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总之,我无法记得全部,但打个比方,如果你跟宿命论者——且让我们这样称呼他们——在大海当中的一艘船上,暴风雨来了,宿命论者对业的解释是“这是业,我们完了!”然而理解佛教的业的正确方式其实是“让我们游泳吧!或许我还有逃离这里的业!”想知道整个故事的人,请直接请教他,他也说中文。现在是弥勒的回答,这是个令人惊叹的回答,一个重量级的回答。由于烦恼是可以清除的,因此业就像一场梦。这个回答很重要。每件事,善业以及恶业,(就像一场梦,)因此业并非像是真实存在的超凡力量一般。而由于业像一场梦,业的结果就如同幻象。(“烦恼犹如云,所作业如梦,如幻阴亦尔,烦恼业生故”)然而不要认为“业像一场梦,业果如同幻象,因此我们将不会受苦”。别那样想,那种理解方式不恰当。你了解业的法则并非漫无章法,它非常条理井然。记得吗?你注视镜子,会出现你的脸而不是马铃薯。因此为了去除这五种不同的过失,佛陀教导了佛性。(“先已如是说,此究竟论中,为离五种过,说有真如性”)而且,菩萨必须听到他们具有佛性,因为倘若他们未能听见这点,他们会感到气馁。现在是重复说明。一个感到气馁的人将无法生起菩提心。同时,那些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却认为自己是菩萨的人,他们将会生起骄慢心;而那些不了解别人有佛性的人将缺乏正见;那些知道染污可以净除的人,当他们看着尽是过失的众生时,他们不会感到气馁,因为知道所有过失都是可以清除的。而对那些没有得到这种信息的人来说,他们不会拥有慈心;那些曾听闻这点的人则会感受到喜悦、智慧以及大慈心。当菩萨了解到自己与他人平等地拥有佛性作为庄严时,菩萨将迅即达到证悟。——节选自《究竟一乘宝性论》讲解(宗萨钦哲仁波切)延展阅读▼探寻真相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一位入藏求学前贤的前世今生短传

一位入藏求学前贤的前世今生短传根造上师祖籍广东潮阳县,出生于公元一九一六年,俗姓李。一九三六年拜普陀山常乐庵了尘上人为师出家,并于苏州北塔寺照三老和尚座下受圆满具足戒,后再拜了清上人为法师父。一九四七年,根造上师经友人介绍认识密显法师,两师共议谈及藏传佛教,欣然有寻求之意,后来两师前往西康学法,此原为密显法师之倡议。根造上师入康藏求法两次,第一次与密显法师同行。此行启程前,根造上师梦见一束发硕伟之人,指示宜学红教,此人正是以后根密二师的其中一位上师持明光明金刚洲上师。此行二师亦拜师当时康藏的诸大德,包括十六世大宝法王、贡噶法狮子、十一世泰锡度仁波切、喇嘛噶鲁仁波切等。二师也参学宗萨寺,并在宗萨钦哲仁波切座下学习佛法。当根造上师二次入康学法时,其时正值宗萨钦哲仁波切将萨迦所有大法传予萨迦贡玛(萨迦教主法王达钦仁波切),根造上师久闻贡玛大名,朝拜之心油然生起,加上根师有梦见贡玛赐予他酒和白芥子。一九五四年七月廿二日,根造上师抵达宗萨寺,献上种种供养予宗萨仁波切、萨迦贡玛仁波切(即萨迦法王——转载注)、和萨迦贾勇(佛母教主夫人)等。此程根造上师与萨迦贡玛同坛共受许多佛法,其中包括萨迦的根本法要——道果。根造上师此行得到超过廿种佛法。包括萨迦普巴金刚法。离开宗萨寺后,根造上师便前往昂藏寺学习大圆满心髓法要,拜师昂藏甲色仁波切,昂藏竹巴之子,舆阿洛堪布。密显法师后来也有在北京拜见萨迦贡玛仁波切。根造上师与密显法师皆先后获得贡玛赐法名,分别为拉松降措和登巴桑波。在康藏求法期间,持明光明金刚洲上师曾告诉根师他前六世作过莲师的弟子,所以为他取名贝玛喜饶,根造上师也是他的化身。持明上师也为密显法师赐名滚却达嘉。关于此事,有弟子初拜师根造上师时也有询问,根造上师也直接回答他确实是持明上师的一个化身。在宗萨寺时,宗萨钦哲仁波切告诉根造上师他是噶陀寺的一名活佛,圆寂后找不到,后来转生。第一次康藏学法后,根造上师与密显法师便成立了精舍。一九五八至一九八三这廿五年间,一切宗教活动皆遭中断,期间道场也无法保全了。两师也要结束宗教生活。虽然经过廿五年的艰辛,二师仍持续修持无有中断。前一年在根造上师的衣襟上出现四颗白舍利,三十年后,其中一颗变成枣红色,根造上师舌下也长出一颗红舍利。一九八三年,宗教人士得以平反,根造上师也能恢复僧相。一九八五年夏,根造上师得到批准出国赴美,及后分别在美国纽约、香港、和加拿大温哥华等地成立道场。根造上师与萨迦贡玛在康藏分别后,相隔三十余年,音讯杳然。后来根造上师知道贡玛已定居美国,并在西雅图建立萨迦道场,所以根造上师定居美国后就特往西雅图拜访贡玛两次,会见佛母教主夫人、诸法王子和德松仁波切等。根造上师的纽约道场在一九九零年九月落成开幕时,也有请萨迦贡玛莅临主持藏传开光仪式并传金刚瑜伽母灌顶。根造上师在世时,曾多次谈到萨迦贡玛对他莫大的佛力加持和提拔。根造上师于一九九三年六月一日入灭,火化荼毗时色身化成无量五色舍利。当时有第十二世泰锡度仁波切所率领的两位仁波切和众白教喇嘛,在香港为根造上师修法回向,萨迦贡玛亦在西雅图萨迦寺修法祈祷。根造上师圆寂后,密显法师便交待弟子要积极寻找根造上师的转世灵童,并特别叮嘱要请萨迦贡玛帮忙。其原因是根造上师在世时曾拜托萨迦贡玛,在他往生后务必要找他的转世灵童,并言他来生将生于汉地、印度、或西藏,根造上师也有将此事咐托密显法师。因此密师一直叮嘱弟子要请萨迦贡玛务必寻得根师的灵童,弟子也将这些讯息带到西雅图,密师也常辗转向萨迦贡玛传达他深切的谢意。萨迦贡玛也因众弟子的请求而为根师作速疾转世《真语祈祷文》。在一九九七年,贡玛在香港弘法并告诉弟子们根师之灵童已出生,也已较年长,寻找根师灵童的时间已到,要为他的将来作准备。一九九九年二月,当贡玛作了许多的祈祷、卜卦、和护法祈请后,得到指示根师之灵童已在藏历木狗年出生,得生男身,正住在印度西北方,其名字有札喜或朋措字音,其双亲名字皆有贝玛二字,诸弟子在萨迦教主夫人和其它藏胞的大力帮忙下,开始积极寻找根师的灵童。同年三、四月间,贡玛在印度大吉岭传萨迦道果大法,并在法会期间将上师转世灵童找到,再知会根造上师各地弟子。在法会圆满后,萨迦贡玛便亲自会晤灵童及其家属,随即举行命名仪式法会为灵童祈祷作加持被护,并取法名贝玛约写当却积美多杰,汉语为莲花光明正法无畏金刚。在众弟子的恳求下,萨迦贡玛再为根师灵童作《天龙雷吟长寿祈祷文》。二○○一年,在贡玛的安排下,灵童活佛便在萨迦秋吉法王座下受圆满沙弥戒,并开始在印度萨迦寺继续其宗教训练、修持和研习。根造上师的灵童活佛的坐床仪式在二○○五年十月十九日在香港正式举行。——本文原发于《香港佛教》延展阅读▼广钦老和尚开示:出家勿怕打击苦一位入藏求学大圆满者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广钦老和尚开示:忍辱既是智慧,又能开智慧
2021年10月4日
其他

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 一髻佛母本生事

一髻佛母本生事于三十三天国,大自在天玛哈得瓦和天女乌玛得瓦虽未谋面,然于意中交合。于夫妇无二无别妙光之精华中,乌玛天女额间生一无有父母之铁疙瘩。父为生男发愿,母为生女发愿,母发愿力强于父,产一妙相光耀女,取名具彩天母。且说那位天母食天馔百味珍馐,身穿天人之班扎勒嘎(五色天衣),嫁于颅鬘魔和魔女帝释普嬉之子——黑盗妻。由是因故,父母发誓诅咒此天母:汝本应嫁于天人,然却嫁于妖魔,愿汝身躯变成深蓝色,愿汝食人肉、马肉,喝人血、马血,身披人皮,如是诅咒。因母咒力强,当即如咒随变。始食三秽肉,原本食天馐、体强壮之天女,而今身披人皮、泰然自若、黑发盖地。源于父母乃为天人之标志——头顶闪光之深蓝发依然未变,由此故名一髻发母。
2021年10月1日
其他

探寻真相 | 训练心灵的最佳方法

“没有好处”是最大的好处菩提心苗
2021年10月1日
其他

一位入藏求学大圆满者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一位入藏求学大圆满者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八月初旬,再由玉隆起身,前往昂藏,同伴二人骑马行了四天才到昂藏寺,翌日拜谒甲色上师,陈述学法来意,并呈夏居士的介绍书,上师听说我成立宁玛派道场,非常得意,因为莲师早有授记,大圆满心髓,要普遍南瞻部洲,现在我们地成立心髓道场,因缘殊胜,所以欢喜。又因僧众从来没有到昂藏学法,我是开头一个,因此,上师欢喜,即如这次上师传我的无上部两臂红观音(立相),这部法是昂藏寺珠巴仁波且从库藏里面取出来的,(此法亦大圆满之一)里面的藏文小注上授记说:此法将来要广弘。数日后,上师开始为我讲心髓前导文,开讲时有人参加,每日上午八时开讲,讲到午后二时吃中饭,三时起又开讲,讲到六点钟回向,共讲了廿一天,(藏文一百四十页)前导文讲完后,又继续传授五加行,令修习后,开始灌心髓顶,(已入大圆满正行)参加灌顶的三十余人,内有噶陀寺温波活佛,青海的巴注活佛参加、外心髓灌顶包括十三个大灌顶(以仁增都巴,雍噶,华钦都巴三者为主,这是外心髓的上师本尊空行)每个大灌顶都包括很多法在内。传授毕,上师嘱咐我们静中思维身口意三,因何而成,生从何来,来住何处,去时如何。这些问题,若能回答出来,上师才能继续传授内心髓灌顶,回答不出,上师再授以直指之法,令修习,回答出来了,然后传授内心髓灌顶,内心髓有四个大灌顶,都用口诀,各种坐式,直指心体。显示法界宝藏,一切成佛见性法门,都在个中了。灌顶后,开始传经,经传毕,更为我指授修习彻却、脱噶;彻却是即慧之定,脱噶是即定之慧,其中微妙,难以形容,真是性修不二,事理不二。本来,昂藏寺规则,得这一套法需要九年功夫,但为什么对我的传授,便将九年缩短为四个月呢,这有两种原因:第一因为我早在持明上师那里打好一定的基础啦,第二因为基础打的好,上师在每次问话的时候,就是最难的问题我也很自然的回答出来了。因此,上师的破例传授也是很自然的,算起来,甲色上师,是我学法的第九位上师。在昂藏时,曾经由青海的巴注活佛请噶陀寺的温波活佛传授罗汉灌顶,参加者五人,我亦在内,这个灌顶是取库藏者取出来的,温波既是我同学,也是我的第十位上师。在此短期间一切学法因缘都很顺利,只有一个缺点,对念诵仪式方面,没有时间来学,修彻却脱噶,不用念诵,彻却脱噶以外,有时须要念诵,为了补充这个缺漏,我便要求甲色上师派该寺维那罗萨喇嘛,随同来习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鸠摩罗什法师圆寂日 | 什公之学

什公之学什公之学因其著述残佚,甚难测知。世因其作《实相论》,而称其学为《实相宗》(见元康《肇论疏》)。但此论早佚。至若《大乘义章》,则按慧远所问,多解释名相,疏释经文之作,无由窥见什公思想之深弘。惟就现有材料,什公为学之宗旨可以窥见者有四事。一曰:什公确最重《般若》三论(或四论)之学也。什公所阐弘,于经有《法华》,于律有《十诵》,于论有《成实》,于修持有《菩萨禅》,四者均发生多少之影响。而《成实论》之势力,在南朝且凌驾《般若》三论而上之。但什公学宗《般若》,特尊龙树(四论之三均为龙树所造)。其弟子之秀杰,未有不研大乘论者。昙影注《中论》,道融疏《大品》、《维摩》,道生注《小品》及《维摩》,僧导作《三论义疏》。僧睿《中论序》曰:“《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中论》)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寻斯四者,真若日月入怀,无不朗然鉴彻矣。予玩之味之,不能释手。”至若什公重《大智度论》,则有明文见于僧睿之序。“有鸠摩罗耆婆法师者,……常仗斯论为渊镜,凭高致以明宗。”其重《百论》,则僧肇序中言之:“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常味斯论,以为心要。”而于《中论》则僧睿序云:“天竺诸国敢预学者之流,无不玩味斯论,以为喉衿。”由此言之,后世称什公学派为三论者,固甚有见而云然也。二曰:什公深斥小乘一切有之说也。什公早习有部经论,后弃而就大乘,必卓有所见。《高僧传》谓其曾言《成实论》有七处破《毗昙》,疑其正因此论斥破有部而为入大乘之过渡作品,故译出之。《大义章》中,其驳有部义亦曾数见。如曰:“但阿毗昙法、摩诃衍法,所明各异。如迦旃延《阿毗昙》说,幻化梦响,镜像水月,是可见法,亦可识知,三界所系,阴界入所摄。大乘法中,幻化水月,但诳心眼,无有定法。”又曰;“言有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非佛所说。”又曰:“佛法中都无微尘之名,但言色若粗若细,皆悉无常,乃至不说有极微极细者。……为破外道及佛弟子邪论,故说微尘,无决定相,但有假名。”此所谓佛弟子邪论,自亦指沙婆多师说也。又有曰:“是故当知言色等为实有,孔等为因缘有,小乘论意,非甚深论法。”此所谓小乘,亦指有部也。三曰:至什公而无我义始大明也。自汉以来,精灵起灭,因报相寻,为法之根本义。魏晋之世,义学僧人谈《般若》者,亦莫不多言色空。支愍度立心无义,则群情大诧。而佛法之所谓无我者,则译为非身。支遁诗曰:“愿得无身道,高栖冲默靖。”此用《老子》外其身之说也(支氏《土山会诗序》有曰“悟外身之贞”)。郄超《奉法要》曰:“神无常宅,迁化靡停,谓之非身。”此仍神存形灭之说也。及至罗什,而无我之说乃大明。僧睿《维摩序》曰:“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以来,虽日讲肄,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然炉冶之功,微恨不尽。当是无法可寻,非寻之不得也。何以知之?此土先出诸经,于识神性空,明言处少。存神之文,其处甚多。《中》《百》二论,文未及此,又无通鉴,谁与正之?先匠(指道安)所以辍章遐慨,思决言于弥勒者,良在此也。”据此,什公来华,译《中》《百》二论,有破神之文。于识神性空之义,大为阐明。前此则虽道安于此曾有所疑,然无由决定也。试考罗什以前,其所谓神者,或不出二义:一神者实为沈于生死之我,一为神明住寿。如《牟子理惑论》曰:“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又如《四十二章经》曰:“佛言,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住寿命,动天地。”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有“制天地,住寿命”之语。道安《阴持人经注》亦言“住寿成道”。又据《大乘大义章》所载,庐山慧远曾以书咨什公,问菩萨可住寿一劫有余。什公答曰:“若言住寿一劫有余者,无有此说,传之者妄。”又曰:“《摩诃衍经》曰,若欲寿恒河沙劫者,此是假言,竟不说人名。”自《般若》之学大昌以来,中土学人,渐了然于五阴之本无,渐了然于慧睿所言之识神性空。住寿之说,与法身之理相抵樗,故慧远问什公书中已疑其为“传译失旨。”夫“法身实相,无来无去,同于泥洹,无为无作。”(上二语见《大义章》卷上)则轮转生死,益算住寿之神,谓为佛法之根本义,实误解也。《祐录》陆澄《法论目录》载王稚远问什公“泥洹有神否”?今虽其文已佚,不知什公何答。然可断言其必谓泥洹有神之说为“传之者妄”也。四曰:罗什之学主毕竟空也。什公以前之《般若》,多偏于虚无。罗什说空,简料前人空无之谈。故什言曰:“法身义以明法相义者,无有无等戏论,寂灭相故(《义章》第七)。”又曰:“有无非中,于实为边也。言有而不有,言无而不无(《注维摩经》卷二)。”又曰:“摩诃衍法,虽说色等至微尘中空,心心数法至心中空,亦不坠灭中。所以者何?但为破颠倒邪见,故说不是诸法实相也。”(《义章》第十五)遣有谓之空,故诸法非有非无是空义。什曰:“本言空以遣有,非有去而存空。若有去而存空,非空之谓也。”(《维摩注》卷三)毕竟空者扫一切相。既遣于有,又复空空。既非有非无,亦无生无灭。小乘观法生灭为无常义,大乘以不生不灭为无常义。依小乘生灭无常,则云“念念不住,则以有系住”。惟“今此一念,若令系住,则后亦应住。若今住后住,则始终无变。始终无变,据事则不然。以住时不住,所以之灭。住即不住,乃真无住也。本以住为有,今无住则无有,无有则毕竟空。”毕竟空,即大乘无常之妙旨也。(见《维摩注》)三论之学,扫一切相,断言语道。而扫相离言者,非言万有之为顽空绝虚(绝对空虚),乃言真体之不可以言象得也(故般若无所得)。言象者,周遍计度,宰割区划,于真体上起种种分别,而失如如之性(万物如其所如,然其所然,初非名言强分彼此之所可得也)。诸法不生不灭,而人乃计常计断,诸法非有非无,而有无之论纷起。夫有无生灭者,人情所有之定名,而非真如之实际(什公为明此义,于《大义章》及《维摩注》中屡言“物无定相”)。盖凡人感于万有,必须取相,必须于无相之本体起种种相,俾心有所攀缘,而名言分别以起。因执著言象之分别,遂于所谓外境者计度区划,而有极微实有之说;于所谓内心者计度区划,而有灵魂住寿之说。所谓极微、灵魂也者,均执著言象之所得,而视为物(宇宙本体并非空无。然执人心所取之相以之为实物,则直蹈空)。于是在实相以外,别立自性(如极微、自我等是)。其所谓宇宙本体,乃离实在而独存(犹言本体以外又有现象),则直如执著镜中花、水中月也。由上所言,物无彼此,“无定相”。执著言象所得之定相,则必至就言象所得执有实物,于实在以外别立实体(如西哲休谟所斥之Substance学说)。大乘佛法之所以谈空者,端在于明“物无定相,则其性虚”也(《维摩注》一)。无定相者,即谓无相。性虚者,即谓无自性(自性如自我、极微等。休谟所谓哲学家之虚妄〔Fictions〕均是也)。人情执著名象,于无相上著相,于无自性上立另有实物,而反失实在之真相(《维摩注》什公曰:“法无定相,相由感生,即谓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即谓”二字要紧。盖于法上执有定相,乃持法有自性之张本也)。然则宇宙之实相,本无相可得。宇宙之本体,亦非超然物外。非超然物外,故穷物之源,更无所出,因曰“无本”。(《维摩注》六)非无相可得,故能所双忘,是非齐泯。非超然物外,故非可如执实有镜花水月,反以无为有(若如此执,则反落空,所谓恶取空)。无相可得,故曰“一切法毕竟空寂,同泥洹相,非有非无,无生无灭,断言语道,灭诸心行。”(《义章》十二)然则一切法无相绝言者,非谓万物之外别有一独立秘密之自体也。什公著作多佚,口义罕传(玄奘弟子章疏存者较多。故奘师之著作虽亦不存,但口义颇多见于唐人章疏中)。但即就其赠慧远偈一章言之,亦已理趣幽邃,境界极高,颇可见其造诣之深。黄冈熊十力先生曾为偈作略释。兹录于下。什公赠慧远偈略释黄冈熊十力既已舍染乐,心得善摄不?“染乐”谓贪欲等。“摄”谓心不外驰。“不”读“否”,发问词,下准知。言既已舍离贪欲等染法,令不现起,此心遂得善自凝摄,不复向外驰求散乱否耶?盖贪欲等习气潜存,虽暂被折伏,若止观力稍一松懈,则犹有乘机窃发之虞。止观者,此心恒时凝敛而不散乱名“止”,恒时简择一切法而不迷谬,名“观”。即止即观,乃就一心之相用而分别言之耳。若得不驰散,深入实相不?如止观工夫绵密无间,常能折伏贪欲等,令不现行,即此心已得不驰散,可谓已入实相否耶?“入”者,证入“实相”,犹云本体,亦谓真如,克就吾人而言,即本心是也。虽止观力深而心不驰散,然染习根株,犹复未尽,但加行无间(加工而行,名曰加行),即未离能所取相(凡位未得证智,则心起必有所取相。以有所取故必有能取相,能所相依而有故),如何可说证实相耶?故发问以疑之,使其自知功修尚浅,如远行方备资粮,而距此欲至之地尚迢遥不可期也。毕竟空相中,其心无所乐。“毕竟空”者,一切所取相皆空,故能取相亦空,能所取相皆空,故空相亦空,都无一切相,故冥然离系,寂灭现前(灭者灭诸杂染。寂者寂静,不取于相),是名“毕竟空相”。至此则“心无所乐”,方是真乐;若有所乐者,即未能泯一切相,未得离系,故非真乐也。此正显示涅槃心体(涅槃即实相之异名)。若功修尚浅,如何便得臻此?前问“深入实相否”,正欲其因疑而求进至此也。若悦禅智慧,是法性无照。虚诳等无实,亦非停心处。“悦禅”即有所乐,犹有所取相,故“智慧”未泯能取相也。性者体义,“法性”犹云诸法本体,即斥指本心而目之也。“无照”者,非如木石顽然无有照用,以即体之照,虽复朗然遍照,而无照相可得,故云“无照”。若有照之心,便是虚妄分别相,故云“虚诳等无实”也。若认此虚妄分别之心以为本心,即是认贼作子,乃自害也,故云“亦非停心处”。“停”,犹止也,言心不可止于虚诳无实之域也。此中申明毕竟空相,而归极于照,而无照则智慧相亦不可得。若有智慧相可得,则必非智慧也,直是虚诳无实之妄识而已。其开示心要如此真切,肇公《般若无知论》与此可相印证。仁者所得法,幸愿示其要。此示谦怀,以求远公之自反也。详玩什师此偈,盖以资粮、加行二位之间而拟远公之所诣,其视远公亦可谓甚高,而所以诱而进之者复至厚。余尝谓什师非经师一流,盖实有以自得者,惜其自悲折翻而无造述,此偈仅存,至可宝贵。若引教详释,则不胜其繁,又初学困于名相,益难索解,故为粗略释之云尔。(摘自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延展阅读▼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圆寂纪念日鸠摩罗什法师圆寂日
2021年9月26日
其他

探寻真相 | “没有好处”是最大的好处

“没有好处”是最大的好处
2021年9月24日
其他

措嘉佛母祈祷文

措嘉佛母祈祷文延展阅读▼金刚爪母略修法吉祥金刚爪母调伏四魔龙多活佛撰八大菩萨祈祷文
2021年9月20日
其他

探寻真相 | 识别修道上的唯物

识别修道上的唯物我们是来学修道的。我相信这种追求出自真心,但我们不能不对其性质加以深究。问题在于“我”能将任何事物转为己用,连修道也不例外。“我”为了自利,经常企图获得和利用修道之法。法教被看作外物——“我”外之物——或一种我们想要模仿的哲理。我们并非真要认同法教或与法教合一。因此,上师若讲“无我”,我们就模仿“无我”。我们依样画葫芦,摆出适当的姿态,但在生活方式上,实不愿有所牺牲。我们变成熟练的演员,对法教的真义装聋作哑,却在假装修道里找点慰籍。一感到自己的行为与法教矛盾或冲突,我们就立刻以自圆其说来把冲突摆平;自圆其说者即是那扮演修道顾问的“我”。这种情形有如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政策若不合乎教义,国王自会去找教主或修道顾问,乞求他的祝福;于是教主便找出藉口,伪称国王是护教者,而为国王的政策祝福。个人内心的运作,与此几乎完全一样,因为“我”既是教主,又是国王。要想真正修道,必须突破上述的自圆其说。然而,这种自圆其说可不是好对付的,因为其中一切都是透过“我”的观点和逻辑去看,以致看来无不端整、精确,且很有道理。我们试图为每一问题都找到能自圆其说的答案。为了要使自己安心,我们力求把生活中所有让我们困惑的情况,全都融入我们的理论体系。而且,我们这种努力是那么认真、严肃,那么坦率、虔诚,以致很难令人起疑。我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修道顾问是“正直”的。至于用什么来自圆其说,无关紧要;我们可以利用圣书中的智慧,利用图表、计算、秘方、根本教义、深奥的心理学或任何其他手法。我们一开始评估,决定应做这做那,或不应做这做那,我们就已经是把自己所修或所知与彼此对立的类别连在一起了,此即修道上的唯物,亦即我们修道顾问的虚伪道心。我们一有相对的二元观,如“我这么做是为了要成就某种意识形态,或成就某种生存境界”,我们与我们的本来面目就自动地一分为二了。如果我们自问:“评估或取舍有何不对?”答案便是:我们一作辅助的判断——我该做这个,不该做那个——我们就已达到复杂层面,远离了我们本来面目的单纯。所谓禅修的单纯,指的就是一心体验“我”那善于模仿的猴性。除此之外,不管把什么放在心上,都会变成厚重的面具或甲胄。我们必须明白,修道的重点无不在于舍离“我”的官僚作风,也就是舍离“我”的贪得无厌,不再像“我”那样不断希求更崇高、更神圣、更卓超的知识、宗教、道德、判断、慰藉或任何“我”之所欲得者。我们必须舍离修道上的唯物。若不舍离,反而如是去做,我们最后可能发现自己拥有一大堆的修行之道。我们也许觉得这些道非常珍贵。我们已经学了那么多——我们可能学过西方哲学或东方哲学,修过瑜伽,或许还做过数十位大师的弟子,我们已有成就,我们已经学成,我们相信自己已积足了知识。可是在这一切都完成之后,竟然还须放弃什么,太不可思议了!怎会这样?绝不可能!然而事实偏偏就是如此。我们所收集的大量知识和经验,只是“我”之部分展现,只是“我”之浮夸性的一部分。我们向世人炫耀这些知识和经验;藉着这种炫耀,我们让自己安心,肯定自己是安安稳稳地在做“修道”者。——节选自《突破修道上的唯物》延展阅读▼探寻真相
2021年9月17日
其他

莲师会供日 | 应当谨记于心的教言

应当谨记于心的教言1不要想:“像我这样恶业缠身的人,怎么修行佛法?”而让自己气馁。即使是受福佑的圣者释迦牟尼佛,也一度只是南杰——一位陶匠的儿子。不要为自己拥有的肤浅善根而自视甚高,感到骄傲或是自我膨胀。即便诸佛的遍知与功德无量无边,他们却一点都没有我慢心。2遭遇不幸时,如果你不信靠三宝,却去求助民俗疗愈仪式或修法,皈依世间神祗,那就象征着你已经对大乘教法生起了错误见地。别让佛陀教法蒙羞!每当你因不幸或是疾病而受苦时,要想:“这会偿还我累世的业债,也会净化我的恶业!”无论你经历了什么快乐,都要将之视为三宝的恩德,并生起强烈的虔敬,感激热望。3当你遭遇敌意和仇恨时,要想:“这是帮助我培养安忍的好友伴!”想着:“这位协助修持安忍的帮手,是诸佛最胜者派来的信差!”当你的亲朋好友表露出爱意与情感时,他们其实是轮回的束缚,因此要想:“这些束缚是魔罗遣送来的障碍,为的是阻碍我成就无上证悟!”也要想着:“三界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我自己的父母,父母流转在轮回中,多么可怜啊!但只是怜悯他们是不够的,我应该借由四无量心和其他种种方便法门,引领他们出离轮回,直到轮回空尽!”要好好将此谨记于心。4此生中,无论你遇到何种享受或分散你注意力的事,要想:“这是魔罗的诱惑,为的是阻止我得到无上证悟。这个魔罗比毒蛇还可怕!”要把这点谨记于心。虽然此生中你可能拥有完满的境遇,但这些境遇是无常、愚蠢无益且短暂的。要把这点谨记于心。无论你在这个世间要努力达到的是何种成就,那些都只是无常短暂的,而且将会让你受到迷惑烦恼的折磨。要把这点谨记于心,要努力让自己远离这种迷妄!可确定的是,你必定会离去,整个王国、所欲求的一切以及财产都将留在身后;除了佛法外,什么都无法在那个时刻帮助你。要把这点谨记于心①。5现在你应该为离开世间的时刻寻找一个好友伴,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要把这点谨记于心。说到这友伴,你应该与能协助你达到无上证悟的人或事物为伴,这点非常重要,要把这点谨记于心。6当你遭遇不幸时,要知道这是敦促你向善的老师,这位老师是多么仁慈啊,要把这点谨记于心!当你的身体罹患重病时,要想:“这是鞭策我在证悟道上向前迈进的助力,这是在修道上引领我的皈依境。”这个暂时的身体总会在某个时刻如凡俗死尸一样被抛弃,这是不可避免的。7当你执取血肉之躯的聚合为“我”时,要想:“这是侵入我心的邪灵!”要不散乱地,试尽一切方法驱逐这个邪灵。此生的一切经验皆毫无自性,就像是梦境与戏法一般。要把这点谨记于心!你和他人都因为没能如实地认识到万物皆无自性而受到迷惑,你应该立刻将这样的迷惑转回、契入法性。要把这点谨记于心。若不这么做的话,你将会不停地徘徊在轮回中,经历难以忍受的苦难。要舍弃其他的活动,只专注在可以成就无上证悟的佛法修持上,这点非常重要。说到佛法修持,只是“修持过”是不够的,你必须正确地运用此深奥的法教。要把这点谨记于心!①娘·让·尼玛·沃瑟的伏藏,此处另附加一句:“你可能拥有众多后妃、随从和臣民,但要谨记于心的是,死亡时你必定会独自离去。”(恭录自《莲师心要建言》)延展阅读▼莲师会供日
2021年9月16日
其他

探寻真相 | 般若波罗密多——极度“正常”的心

般若波罗密多——极度“正常”的心首先,我们来谈论“心”。在佛教,特别是在大乘佛教,心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有训练心的所有这些方法。毕竟,是我们的心投射出事物来的。是我们的心有着各式各样的感受与投射的,是我们的心产生投射和具有各式各样想象的。当我们的心被愤怒染污并以这愤怒看着别人时,你投射出的现象叫做“敌人”,或你所厌恶的人。因此训练心智十分重要。但这里我们不仅是谈论心,我们还要谈“殊胜的心”,不仅是“殊胜的心”,我们谈论的是“般若波罗密多”——是比殊胜更卓越的心。我们姑且将“般若波罗密多”翻译为“卓越的智慧”。什么是卓越的智慧?我认为目前最容易的理解方式也许是,智慧是处于极度正常状态下的心。当心完全正常的时候,那就是智慧。这对我们现在来说是个人问题,因此不要直接跳到“正常心即智慧”这样的结论。因为我们必须定义什么是“正常”和什么是“不正常”。对某些人正常的东西对其他人就不一定是正常的了。对一些人而言,皮裤、皮鞭和铁链是正常的。对其他人而言,那是完全不正常的。有些事对某个文化来说是正常的,对另一个文化来说却又是不正常的。对某个文化来说是禁忌的,对另一个文化来说就不是禁忌了。并且说实在的,不仅是在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就我们自己本身而言,昨天认为是正常的到了今天却变成是不正常的了。昨天,当你爱上某人,对你而言,那人的气味是美好的。别人也许认为,那真是一个令人作呕的气味。但对于恋爱中的你,就认为一切是完美的,这是很正常的想法。今天你变了心,不再爱这个人。实际上,你开始对这个人产生某种反感。因此他以前的好气味就不再是好气味了,你开始讨厌他/她。这就是事情的经过,这是正常的。当你不再喜欢某个人,过去曾经好的也已经不再是好的了。那很正常。所以要定义“正常”是非常困难的。对你们之中许多人和我而言,像我们这样的人都是在孔子的儒家思想熏陶下长大的。数千年来我们受儒家价值观的影响,发展出判定正常的一套标准。因此我们怎么来判断智慧,绝对的正常?我们该怎么判断这个正常?要如何测量?这是事情开始变得复杂的地方。广泛而言,我们可以说,当情绪染污了我们的心,只要我们的心伴随着情绪,这心就是不正常的。所以结论是什么?结论是我们都是疯狂的。我们都是不正常的,全都需要看精神科医生。只要你有情绪,你就不正常,因此你就是疯狂的。从圣者的观点来看,我们是疯狂的。看我们做的事。我们做的事就是很疯狂,很不正常的。就像……你需要买东西……举例来说你要去购物。你购物的方式好像是你还要再活两千年似的。对我们大部分的人而言,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再活四十年,那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我们买到好像要活得长生不死一样。谈到购物,就是这样。还有我们吃的方式,那根本就是疯狂!我们吃其他动物的胃,就好像那些动物不需要吃东西似的,所以我们可以吃它们的胃。并且还指称吃它们是对这个好,对那个好,对某些人非常好但对另一些人却非常不好。那是我们吃的方式。然后,我们还有些人不吃,因为想要苗条。我们成千上万的人花费许多金钱设法变得苗条,同时却有成千上万的其他人因为没有食物可吃而濒临饿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目前坚持瘦即是美的想法。我们曾经历过小脚就是美的时期,那时候,大多数的女孩都会缠足。要是几百年后大家尽可能的撑大肚子,因为臃肿的腹部很少见,因此被视为非常性感美丽,那时候,如果真是这样,我也不会感到意外。因为那就是我们届时认为美的依据。现在让我们来谈论财富。如果我们有一半的文化是投入于时间、精力和专注力去让人相信“你所拥有的是不够的,你应该有这个那个的”,而另一半的文化则是不断地接受“你应该拥有这个,你应该拥有劳斯莱斯,你应该拥有劳力士表”等等这些讯息,最后我们就会把自己带到一个永远无法得到究竟富足的境地。因为即使当我们到达最高程度的富裕时,还是会有人设法卖东西给你,告诉你“你还没有这样东西,你最好还有那样东西。”谈到宗教,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宗教。宗教本应为世界带来和平与和谐。然而以宗教为名所导致的流血冲突竟远比二次世界大战的所有牺牲总和更加惨烈。他们到现在还是这样做,这点我确信大家都知道。因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神智正常的。从圣者的观点来看,大家都是不正常的,全都需要看精神科。但是你我这些在儒家社会长大的人,我想就连只是想到去看精神科医生,都是非常、非常丢脸的,难道不是吗?我听说中国人发疯的时候,是不会去看精神科医生的。所以现在我们隐约地知道智慧是什么了。智慧是你不再有烦恼的参考点,没有烦恼,没有二元分别烦恼的状况。那就是不被希望或恐惧染污的心。——节选自《心经》讲解延展阅读▼顺境更比逆境难忍辱和领悟相兼菩提心苗
2021年9月10日
其他

探寻真相 | 传递灵感

传递灵感其实,我们只是在开店,开了一家古董店。我们也许专门研究东方古物、中世纪的基督教古物、其他文明或时代的古物,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在开店。在没有陈设很多东西的时候,店内是漂亮的;粉刷的白墙、朴素的地板和明亮的吊灯,中央只有一件艺术品,美极了。所有前来的人都欣赏它的美,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可是我们并不满足,心想:“一件古物就使我的店变得这么美,如果有更多古物,我的店必会更加漂亮。”于是我们开始收集,结果弄得乱七八糟。我们去世界各地寻找美丽的东西——我们去印度、去日本、去许多国家。每当我们找到一件古物,由于只是一件,所以我们看它很美,于是便认为把它放在店里也会很美。但当我们把它带回家,放在店里,它就加入我们所收集的破铜烂铁的行列了。它不再艳光四射,因为四周还有那么多其它美丽的东西;它不再有任何意义。我们所造成的不是布满漂亮古物的房间,而是废物充斥的商店!适当地采购,并不一定要收集大量的资讯或美丽的东西,但要对每件所购之物都能完全欣赏。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真的欣赏一件美丽的东西,你就会完全认同它而忘了自己;这就像在看一部非常有趣、迷人的电影时,你忘了自己是观众一样。那时,世界没了,你整个的人就是电影的那一幕。此即我们所说的那种认同——完全投入某一事物。我们是真正适当地尝过、嚼过、咽下那件美丽的东西或那项修道的法教吗?还是只把它当作我们那些不断增加的大量收藏品之一?我之所以如此强调这一点,乃是因为我知道我们来学法教和禅修不是为了发财,而是真的想学,真的想发展自己。然而,我们若视知识为古董或供人收集的“古代智慧”,那可就是走错路了。就上师的传承而言,知识不是像古董那样传下来的。实际的情形是,上师证得法教之真谛,而传给弟子的却是灵感,弟子则一如其师过去那样,因得此灵感而觉悟。然后弟子又传弟子,如是代代相传。所以法教永远赶得上时代。法教不是“古代智慧”,不是古老传说;法教不是当作知识传下来,不是有如祖父把传统的民间故事转述给孙辈。不是那样承传,而是切身体验。藏文经典中有句名言:“知识必须像纯金那样经过锤炼才能成为饰品。”因此,当你从别人手中获得法教时,不要不加研判,而是要予以锤炼,直到亮丽、高贵的金色出现为止。然后你再按照自己喜欢的式样把它制成饰品,戴在身上。故说法教可适用于任何时代和每一个人,因法教是活的。光是模仿上师不够的,你不是想要成为上师的翻版;法教是个人的亲身经验,传至今日的法嗣,仍是如此。我的读者中或许有很多人熟悉那诺巴、帝洛巴、玛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等噶举传承大师的生平。对那些大师来说,法教是活生生的经验;对当今的传承持有者来说,亦复如是。他们不同之处,仅在生活细节。法教有一特色,像刚出炉的面包,还是热的、新鲜的。每一位面包师都必须把烘制面包的一般知识,运用于自己的面团和烤箱,制成之后,他还必须亲口去把新鲜的面包切开,趁热吃下。他必须先让法教成为自己的,然后再依之而修,这是非常活的过程,没有所谓收集知识的那种自欺。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经验上下功夫。有了疑惑,我们不能回头去找所收集的知识,企图从那里获得一些肯定或安慰,如:“上师和法教都站在我这边。”修行之道不是那么走的。修行之道是孤独的个人之道。——节选自《突破修道上的唯物》延展阅读▼菩提心苗
2021年9月3日
其他

空行母会集会供日 | 无垢光尊者得到度母的加持

无垢光尊者得到度母的加持在此之后有一次,尊者前去哦多地方化缘,当时尊者的穿著是上衣僧裙和一个披风,既不华丽也不寒酸,可算是中等,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衣物了。当天晚上他留宿在地方的一间房屋里,与住在那里从卫多地方来的一位格西不期而遇。格西问尊者:“您从哪里来?”“我是从桑普来的。”“都学过了些什么经论呢?”“我学过《戒律》、《弥勒五论》、《因明》等。那么,您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从嘉玛地方来,但我的故乡是坐普,我是在夏地出家的,《入中论》我学得还是很不错。”尊者没有顺着他的话说下去,而是问:“据说嘉玛地方有成就者玖拉修行的一个山洞,现在那里的情形怎么样呢?”“那倒是一个很好的山洞,您问这个作什么?”“如果我能化缘到一大口袋青稞,那么我想冬天就住在那里。”“噢,正好,我冬天也要在那里住,这样吧,我这里还有些存的青稞,我就奉献出来。对了,那个村子里有一位密咒师,他的儿子经常夭折,您懂不懂如何作黑马头金刚的火施仪轨。”“我懂。”“那么请您去他家好吗?”于是尊者去密咒师家为他们作了火施仪轨,完毕后他们供养了他一大口袋青稞。此后,就与那位格西结伴前往玖拉尊者的山洞。立誓闭关八个月。尊者修了一间黑关房后将青稞也搬到那里。每日黎明时为格西广讲一次《现观庄严论》。过了五个月,一日拂晓的梦里,在有沙丘、小溪的山谷中,听到传来伴着铙钹乐音的歌声,举目眺望,看见度母化身的一位少女骑着有金鞍铃铛装饰的骏马,朝此而来。她身著锦缎衣裳、佩带纯金、松耳石饰品、以金璎珞掩面、芳龄十六岁左右。尊者请求说:“圣女,请慈悲摄受加持我。”她一边摘下一顶珍宝头冠戴在他的头上,一边说:“从此以后恒时加持你并赐予悉地。”因为得到了圣女的加持,在一个月期间,一直处于明乐无念的等持中,并且获得了谒见格玛燃匝的授记。闭关结束后,尊者为父母作了一百零八遍普明仪轨,格西心里想,这位尊者必定具有加持。之后请求灌顶时,他就欣然应允了。在格西去提水的短暂时间里,尊者用彩粉与土粉设立了一个完整美观的坛城,完毕后,为那位富裕的咒师一家人修波则仓与三十人传授了灌顶。(恭录自《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延展阅读▼佛密尊者与圣度母作明佛母成就本性怀爱大圆满法玛吉拉准空行母:如何修持真正的断法
2021年9月1日
其他

龙树菩萨三次出大法音

龙树菩萨三次出大法音龙树菩萨8岁那年,在那烂陀寺依止大婆罗门罗睺罗削发出家,不久便对一切世间学科,以及大小乘的所有经典通达无碍。他又向大婆罗门请求,希望能将其余的吉祥密集等众多密法予以传授。(一直对他暗中欣赏的)大婆罗门于是欣然将续部、耳传窍诀及教诫倾囊相赐。随后,他又在亲教师前得受近圆戒,法号具德比丘。尊者以这种勇于进取的方式,在那烂陀寺圆满地听受了三藏四续的所有传承。最主要的是,由于历世以来一直受到至尊文殊菩萨的摄受,尊者此生也在文殊菩萨化现成天子形象的智宝菩萨前恭聆了所有显密胜法,并将本师释迦牟尼佛于此世间宣说的一切显密秘密奥义彻底了达于心。此时,一场严重的饥荒正在四处蔓延,很多地方都呈现出一片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悲凉景象。那烂陀寺僧众们的生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厄。(于此危急关头,)长老罗睺罗贤任命龙树菩萨担当那烂陀寺安居执事的重任,令其负责僧众们的饮食起居。(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龙树菩萨慷慨应命。他在寺庙中以点金剂将大量红铜变为黄金,(并以此黄金)从无有饥荒的地区换回了稻谷、青稞等所有生活资具,使该寺僧众在十二年的饥馑中没有受到丝毫困扰。第一次:出戒律大法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失毁戒律的行为日益猖獗,并开始遍布各地,佛教内部的律藏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嫉恶如仇的龙树菩萨)不忍心(看到衰落场面的出现),于是将失坏戒律的数千僧人毫不容情地予以摈除,又为具缘诸众广为阐演三藏妙法,尤其是将律藏胜法作为彰扬重点。有如当年世尊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敷演四谛妙法一般,当时的智者们,将龙树菩萨三次出大妙法音中的第一次——兴利除弊、激浊扬清,整治戒律衰败之行,共称为“戒律大法音”。此时,魔王波旬出世,并化现成名为“行乐比丘”的僧人。他撰写了大量污蔑诋毁大乘佛法的论典,使大乘佛教的见解与行为都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龙树菩萨力挽狂澜,将各种讨伐邪说、遏恶扬善的理证广为传播,使荒谬邪见遭到了致命的迎头痛击,终致奄奄一息,甚而一蹶不振。第二次:出空性大法音尊者乘胜追击,又向各道各阶层的具缘者广宣三藏妙法。一次,有两位少年也加入了闻法者的行列。(令人惊奇的是,)在他们周围,弥漫着一股浓郁而沁人心脾的芬芳,及至尊者身前,香味忽然消失。(尊者)问其原委,两位童子回答道:“我们是安止龙王的儿子,来到人间就需用果协喀檀香①护身。”(龙树菩萨)又问道:“能给我一些这种檀香吗?”(龙子回答道:)“待我们请示父王之后,(才能答复于您)。”随后,(二位龙子赶紧返回龙宫)向龙王禀报。(龙王回答说:)“如果龙树阿阇黎能光临龙宫,我们将予以供奉。”(得知龙王的条件之后,具有远见卓识的)龙树菩萨瞻瞩到令龙界无量所化诸众能培植善根,以及迎请《般若十万颂》等经典的诸多必要,于是应邀前往龙宫。以安止龙王等大力龙王为首的无数行善龙众,在向尊者供养了数不胜数的供品之后,便抓住时机祈求传法。(诸龙之请正中尊者下怀,)龙树菩萨因势利导,向龙王及其眷属细致入微地解说了善妙佛法。(深感受益匪浅的)众位龙王(舍不得尊者就此离去,)便极力挽留尊者能常驻龙宫。(尊者)婉言相拒道:“我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筹集修建千万佛塔的檀香②,以及迎请各类经函,实在没有空闲久住龙宫。不过我可以答应你们,将来我一定会重返龙宫的。”众龙王(见劝说无效,遗憾之余,)只好将大量檀香、《般若十万颂》以及众多《陀罗尼经》恭送于尊者,令其携至人间。为了确保龙树阿阇黎能再次光临龙宫,诸龙王(心生一计,强烈)提出:“我们必须扣留经函后面的一小部分以作为质押。”因为从龙宫迎请的《般若十万颂》的《常啼菩萨品》及《胜法品》缺漏,所以(后人)便将《般若八千颂》的最后两品,替换到《般若十万颂》中,因此,广略《般若经》最后两品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回到人间)之后,龙树菩萨便利用从龙宫收集的珍贵檀香,建造了千万佛塔等(各种所依)。因为这一切都得益于龙王的大力协助,所以,尊者从此便被世人尊称为“龙树菩萨[龙猛菩萨]”。随后,尊者又前往里喀惹③,并利用点金术之所得广作布施。一对婆罗门老夫妇因得到大量(尊者)恩赐的黄金,而生起了无与伦比的信心,老婆罗门自愿担当起侍从的职责,并在尊者前闻听了佛法,死后转生为后来赫赫有名的大阿阇黎——龙菩提。在龙树菩萨的带领下,星星点点的佛塔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次,正当他准备将一块酷似铃铛的岩石变为黄金,一位度母化现的老妇人语重心长地提醒道:“只有修持佛法,才是事关重大的要举。你应当到吉祥山去修行。”(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在当地恭造了《度母修法仪轨》。之后,龙树阿阇黎在印度中土六大城市的所有主要方位,又兴建了不胜枚举的佛殿、佛塔。并为演说佛法的各大上师修建了众多供养处。他还为感召而至的赡部洲大多数希求趋入佛法,并寻求法义者广赐深妙法义,特别是佛陀亲口所宣的那段教言:“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法性吾已得,为谁宣说亦不可证悟,故当无言安住寂林中。”因为世人极难彻底领会《般若经》之珍宝法义——实相空性,真实无谬的通达者绝无仅有。大多数人在听到此理后都惊恐不已,继而弃置不理。有的人虽然生起了信解,却将无有自性之义执著为单空,从而堕入了断边。但是,如果不能晓悟空性之义,就无法行进于解脱与证达一切智智之道。(龙树菩萨)意识到这点后,为大悲心所驱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令世人)通晓诸法实相均为缘起,在胜义中丝毫自性也不可成立,在名言中黑白业果无爽不欺,但二者之间却并不相违的中观贤妙道之大法音。以“不生亦不灭……能说是因缘”等偈颂为内容,尊者撰写了《中观根本智慧论颂》及其支分——其他理集诸论[中观六论]。如实地将往昔世尊在灵鹫山赐演的《般若经》珍宝法义,在赡部洲大力彰显,昭然示众,再一次发出了大乘妙法之音。智者们一致公认这次壮举,为大圣者龙树菩萨于赡部洲所发三次大法音中的“第二次出大法音”。第三次:出显密大法音考虑到更多所化诸众的利益,尊者决定起身前往北俱卢洲。途中偶遇一名孩童,尊者因孩童的“则达嘎”手纹,而授记此孩童将成为国王,随后又继续上路赶往北俱卢洲。到达目的地后,尊者将衣服挂在衣杆上,然后开始沐浴。当他人准备将衣服取走时,尊者一反常态地高声疾呼:“那是我的!”不明就里的当地人便因此而将尊者称为“我所者”。当北俱卢洲调化众生的事业圆满,尊者重返故土之时,曾被尊者授记将掌管王位的孩童已经成为了一名国王[乐行王]。尊者于是在乐行国王的供养殿中居住了三年,并尽心竭力地广弘精妙佛法。遵循至尊度母的指点,尊者去往南方的吉祥山。在当地,他主修精髓妙法,并为以大弟子圣天、佛护等众多受持佛法大德为主的无边无量之人与非人众生,精勤不倦地惠赐了深广妙法。一如佛陀再次亲临人间一般,使正法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为了令佛法永不衰落、恒常住世,尊者在金刚座建造了石网栏④与多达几百座的佛塔,还对吉祥米积塔⑤进行了装饰,又为诸位僧众修建了为数可观的经堂。并嘱托马哈嘎拉等护法承担起(守护正法的)事业,督促赞扎嘎、增禄天母等诸位财神,务必恭敬承侍供养护持正法的诸位大德及其眷属,以各种方式促进了正法的进一步繁荣兴旺。尊者后半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在南方吉祥山如同世尊重返人间一般广转显密之轮上面。特别因撰著《赞法界论》等论著,而被人们共称为“第三次出大法音”。犹如佛陀当年三转法轮一样,将无以数计的所化之众引入了大乘之道,使佛陀演说的了义经典之义稳如泰山、坚如磐石,不为他人所摧。为了后世所调诸众的利益,尊者在一生中撰写了数目惊人的阐释三藏四续密意之论典,包括以理证之道宣说趋入佛法圆满精华大乘道之圆满菩提道次第的《中观宝鬘论》、以教证而建立此道的《经集论》、结合道次第精要与佛陀教言的《稻秆经释》,包括《赞至尊了义文殊》等在内的《赞颂集》、《密集略修》、《经部修法集锦》、《菩提心释》、《圆满次第之五次第论》、《中观根本慧论颂》、《六十正理论》、《细研磨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亲友书》、《百智论》、《令众生愉悦之十一颂》、《八粗堕》、《普贤行愿品合并本释》、《梦境如意宝语》、《布施语》、《出世语》、《八加行》、《智树论》、《规范论》、《养生篇》等阐释经续密意的论典,另外还有《显密道次第》、《四续本尊修法》等异彩纷呈、不拘一格的论著。——恭录自《中论广释》所收《圣者龙树菩萨略传》注释①果协喀檀香:马拉雅山所产的一种白旃檀。②檀香:此处藏文原文本为粘泥,在布顿仁波切所著的《佛教史大宝藏论》中也有“药叉泥”之说,但结合上下文内容及其他资料,故改为檀香,望斟酌。③里喀惹:印度一地名,盛产甘蔗。④石网栏:依照印度的风俗,建造石网栏可以起防止大象的侵扰,起护卫的作用。至今,在金刚座仍可看到许多石网栏废墟。据《印度佛教史》记载:“金刚座的菩提树遭受大象损害时,在菩提树背后立两块石碑,因而多年无事。以后又被损害,在石碑上各立一手执棍棒的摩诃迦罗骑狮像,多年出生饶益。又被损害,于是周围用石格子围绕起来,外面建立一百零八座有神像的塔”。⑤吉祥米积塔:《红史》注释中说道:“吉祥米积塔,为印度东方靠近缅甸的林参城中心的一座佛塔。建造了围墙。”此废墟至今尚在。据《印度佛教史》记载:“……给吉祥米积的塔建立围墙,围墙内建立一百零八座佛殿。”由此可见,龙树菩萨当年所做的装饰,主要是修建围墙和佛殿。延展阅读▼龙树菩萨圣诞
2021年8月31日
其他

探寻真相 | 禅修的真谛

禅修的真谛有人抱怨佛教是一极端沈郁的宗教,因为佛教强调痛苦与悲惨;而通常宗教界爱赞美、歌唱、迷醉与极乐。不过遵照佛陀教示,我们必须先看清实际的人生经验,必须了解苦的真谛以及不满足的实相——我们不能当做没这回事,而只顾研究人生荣耀与快乐的部分。如果我们只想找乐土、寻金银岛,这种追寻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我们也不可能以此种方式到达乐土、成就正觉。因此,佛教各宗派皆同意我们必须以面对生活真实情况为开端,不能先开始作梦。作梦只是暂时的逃避,不可能带给我们真正的解脱。在佛教里,我们以禅修表示自己面对现实的意愿。禅修并非为了追求迷醉、精神上的幸福或宁静,也不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是为了创造一个空间,使我们得以在其中显露并解除我们神经质的游戏、自欺,以及隐藏的恐惧与希望。我们藉由什么都不做的简单训练提供空间。事实上,什么都不做大非易事。首先,我们从几乎什么都不做开始,然后逐渐求进步。禅修是先将自己心中的毛病翻搅起来,然后善加利用的修习方法。像处理粪便似的,我们不将毛病扔掉了事,而将之撒在花园中,使之增加我们的富饶。在禅修时,我们既不可把心抓紧,也不能完全任由它去。如果我们试图控制心,心的能量就会反弹回来;如果我们完全放任它,心则会变得狂野、混乱。因此,我们要将心松开,同时又对之有所规范,而佛教传统上使用的方法非常简单:感知身体的动作、呼吸以及自身状况——这是所有教派通用之法。最根本的修行即住于当下,那是目的,也是方法;确切存在于当下一刻,既不压抑也不放纵,而是如实觉知自己的存在。譬如呼吸只是自然的身体活动,并没有精神上的内涵,我们仅留意它的自然运作即可——这就是所谓的修“止”(shamatha)。我们以修止开始步上小乘(hinayana)之道或窄道,这并非表示小乘的方法是简化或狭隘的,反而因为心是如此复杂、诡异,时刻贪求各种逸乐,因此将心导入无岔路的纪律之途是唯一良策。小乘像是一辆不急驶的车,它平稳前进,绝无误入歧途之虞,我们逃脱无门,身在车中无法下车——同时小乘这辆车也是没有倒档的。这种狭窄的单纯同时带来对生命情境的开放态度,因为既然明知无法脱身,我们唯有让自己在现场安住下来。于是,我们认知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不再试着隐藏自己的问题与烦扰。禅修不该使你忘记在办公室里的承诺,事实上,在禅坐时你一直没有与日常生活失去关联。禅修是将我们的神经质提升至表面而非沈埋到心底,因为那使我们明了人生是可以经营的。我想有人会以为只要逃离日常生活的纷纷扰扰,他们就能在山中或海边专心沈思冥想,殊不知逃离我们生活中的俗务,就如同舍弃夹在两片面包中间真正富营养的食物一样——当你点三明治的时候,你不会只要两片面包,中间夹的那块美味可口的东西,才是菁华所在。对感情、生活现况及其周遭空间有了更真切的体认之后,可以为我们开展更全面的觉知。此时温暖的慈悲心会油然而生——那是一种在基本上接受自我,而同时保留批判之聪慧的态度。我们可以同时欣赏人生喜乐与痛苦的两面,因之处理情绪不再是大不了的事;我们如实了知情绪的存在,不加压抑也不沈溺其中。因此,对细节确切的觉察,使复杂的整体情境得以展现,如同大河蜿蜒入海,纪律的窄小正所以导向觉知的全面开放。静坐不单是以特定的姿势坐在那里专注于某些简单步骤,我们同时也对产生这些步骤的环境敞开心智,此时,环境成为提醒者,不断地提供讯息、教示与洞察力。因此,在我们纵性于特异的技巧、能量的游戏、感官知觉的游戏与宗教象征的幻象游戏之前,我们首先须从基本上整理自己的心。我们必须在开上利益众生的高速公路——大乘之道——之前,先练习走简单的窄路——小乘之道;而唯有待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走得平稳顺畅之后,才能盘算如何到田野中奔跃一番——修习金刚乘或密续教法。以小乘的简约为基础,我们方能欣赏大乘的壮丽与密续的璀璨光采;因此,在我们想要登天之前,必须先踏实在地上,认真地对治我们的毛病。整个佛教的修行方法,目的就在开发我们超觉的知见,使能得见事物的本貌——不将事物放大或梦想成我们所希望的样子。——节选自《自由的迷思》
2021年8月27日
其他

如何正确对待师之过失

如何正确对待师之过失问曰:何以不但说亲近善知识,而说是种种因缘?答曰:有人既得善知识不得其意,反成仇隙而堕地狱,更相谤毁故。唯佛一人无有过失,余人谁能无者?若弟子见师之过,若实若虚其心自坏不复能得法利,是故空中声教:若见师过莫起嫌恨,汝应作是念:我先世福德不具足故不得值佛,今值是杂行师。我不应念其过失,而自妨失般若,师之过失不着于我,我但从师受般若波罗蜜法,如狗皮囊盛好宝物,不应以囊故而弃其宝;如罪人执烛照道,不可以人罪故不受其明自坠沟壑;又如行遣小人导道,不可以人小故不随其语;如是等因缘不应远离于师。师若实有罪尚不应离,何况此中魔作因缘令说法者有深妙五欲,令弟子不染着法,说法者以方便故现受。方便者,所谓欲令众生种福德因缘,亦为同事摄众生故,复有诸菩萨通达诸法实相故,无所障碍无有过罪,虽作过罪亦无所妨,如人年壮力盛腹中大热,虽食不适饮食不能生病;又如有好药虽被恶毒不能为害。如是等因缘故,汝于师所莫起嫌恨而自失般若,如经中说。复有说法者,持戒清净离于五欲,多知多识有好名闻,威德尊重,弟子受法而不顾录。汝于是中莫生怨恨,当作是念:我宿世罪故今为小人,师不轻我,我自无福不能得道。又我于师所应破憍慢,以求法利。有如是等种种诸师,菩萨为求般若波罗蜜故,但一心恭敬,不应念其长短。若能如是忍辱于师一心不起增减者,汝于师所尽得妙法,如完牢之器所受不漏。——摘自《大智度论》如何正确对待师之过失和上师相处的要诀是:在你许下任何承诺前,先分析上师、分析法门、分析所有相关的东西。和老师相处时,永远要注意:是你的“自我”在做一切的判断,不只是对上师,也对一切事物、一切人做判断。一旦你做过彻底地分析,选好了上师之后,就不要再理会以后的判断,这样子师徒关系便能继续发展;因为“自我”遭到围剿时,它的判断并不可靠,而如果你的选择是好的话,你的“自我”可能会面临猛烈的围攻。最好能仔细思惟自己希望以及须要从上师那里得到什么,而不要花太多时间待在上师身旁。可能上师每晚都到酒吧去、通宵打麻将、白天睡觉,但是每过一阵子,他就告诉你一些适合你心灵的东西,难道这不正是你所需要的吗?其他的一切,对你的生命而言,既不重要也没有任何影响——这是最佳的态度。——摘自《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如何正确对待师之过失杂譬喻经(三)昔罽宾国有一菩萨,始生堕地地有大动,父母皆惊。时有真人,低头面礼华盖供散。后长出家明哲辩慧,然多荡泆乃无法度,所说闻者辄令得道。时有二人共为比丘,精舍守戒清白积年,意不开解。天神语之,彼国有比丘多所化度。二人即往故远归请,时此比丘彼国有比丘与淫女通,二人求现,一人先入礼敬却坐,淫女故卧端正极世,专心听经无他异念,便得道迹,稽首还。复使一前礼调讯坐听,见卧淫女,心念此人秽辱不良,唐苦远来便弃出外。比丘曰何愁乃尔?知有邪见。曰乃误我曹,涉旷辛苦,师此污浊有是荡行。曰卿为大非学士法,但当正心听受慧解,焉讥是非自生恶念令无所得。更自端心共入听经,复得道迹,一得应真师为设宾便还本国。师后典寺大用僧物通淫戏乐过度,众僧议逐,有真人曰:且莫摈弃,虽用僧物能多化度。便止不逐。亲亲诣曰:卿前弟子可往从乞备众人物。即到彼国大得众宝还倍偿僧。延展阅读▼忍辱和领悟相兼顺境更比逆境难广钦老和尚开示:出家勿怕打击苦
2021年8月23日
其他

探寻真相 | 自我是一种连续的幻象

自我是一种连续的幻象努力保障自己的幸福并维持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即是自我(ego)之过程。不过这分努力纯属徒劳,因为在我们看似坚实的世界里不断出现裂隙,有不断的生死循环与持续的变易。我们对自我的连续与实在感,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实则并没有自我、灵魂或阿怛摩(atman)这回事。自我是由一连串混乱产生的,自我的过程实际上包含稍纵即逝的迷惑、瞋恚及贪执——它们都只存在于那一瞬间。既然我们无法抓住眼前这一刻,当然也无法抓住我与我之所有,使它们成为坚实的东西。自我与其他事物关联之经验,其实是短暂的偏见、稍纵即逝的念头。如果我们快速产生这些飞逝的念头,即会造成连续、稳固的错觉;正像看电影一样,个别的画面很快地放映,会产生连续动作之幻象。所以,视自我及他物为实有、连续,只不过是我们构想的成见;而一旦有了如是想法,我们就操控自己的思想将之强化,同时唯恐有任何反证——正是这种对真相披露的恐惧,以及对无常的否定禁锢了我们。唯有接受无常,方能使我们有机会死、有空间重生、有可能将生命当成一种创造过程来欣赏。了解“无我”(egolessness)可分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我们须看清自我并非一实体,它是无常的、不断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造成它看似实在的。因此,我们的结论是:自我并不存在。不过我们仍然规画了一个微妙的无我观念,仍然有一无我的监视者——一位与无我认同并确保其存在之监视者——而第二阶段是看穿这种微妙的观念并将监视者舍弃。因此,真正的无我并不具无我的观念。在第一阶段时,似乎有一个人在看着无我;到了第二阶段,此人已不复存在。在第一阶段,我们看出没有固定的实体,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与他物相对的;而在第二阶段,我们了解:相对观念需要一个监视者盯着它、肯定它,这又引入另一相对的观念——监视者与被监视之对象。若说无我之存在是由于事物不断变更,这论点未免过于薄弱,因为我们仍然将改变当成某种实存之物。无我并不仅是“因为事物是不连续的,所以我们抓不住任何东西”的观念;真正的无我是连“不连续”也不存在,意即我们不应执着在“不连续”这一观念上。事实上,并非“不连续”在运作,我们感到的不连续乃是不安全之产物——它只是个概念而已。任何对于现象背后或现象当中的“一体性”(oneness)观念也莫不如此。无我的观念常被误用,以致混淆了生、苦与死的真义。问题出在我们一旦有了无我以及生、苦、死的观念之后,我们很容易自我娱乐或自我辩解地说:痛苦不存在!因为没有“我”来感受;生与死也不存在!因为没有人来做见证——这种说法不过是低劣的逃避现实罢了。空性的哲理时常被如下的解释所扭曲:“没有人来受苦,所以有谁在乎?如果你觉得苦,那一定是你的幻觉。”这纯粹只是说词、空话。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这样想想,但是当我们真正受苦时,仍能无动于衷吗?当然不能!苦,可是比说说空话强烈得多的。对于无我的真正了解超越戏论的,抛开对无我的概念,方能使我们充分体验苦、生与死,因为那样才是除去了哲学的填衬。要点在于我们必须放弃所有标准,所有关于是怎样、又该怎样的观念,然后才有可能直接经验现象的独特性与其生动之处。我们会发现有无穷空间让我们经验事物、让经验产生并消失;运作发生在广阔的虚空之中,无论是什么运作——苦与乐、生与死等等——都不互相干扰,它们最丰沛的滋味从而被体验出来。无论是酸、是甜,它们被如实、完整地品尝,而没有为了使之更可爱体面而添加的哲学装点或情感色彩。我们从未被生命的陷井所困,因为时时存有创造的机会与即兴创作的挑战。讽刺的是,当看清并承认无我之后,我们可能发现受苦中含有福祐,无常涵盖持续或永恒,而无我正蕴藏了实体所必需的土性。然而这种超脱的幸福、持续与存在,绝不是建立在幻想、观念或恐惧的基础之上的。——节选自《自由的迷思》延展阅读▼探寻真相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莲师会供日 | 令心灵修持具有意义的教言

令心灵修持具有意义的教言当遭遇可怕的经验时,要将三宝皈依境忆持在心。在所有日常活动中,像是走路、四处移动、躺卧或坐下的时候,都要将你的上师忆持在头顶。若与菩提心分离,便会导致大乘根基的腐败,因此,切莫让自己忘失,要时常生起无上证悟之心。布施时生起吝啬心,会使你投生为饿鬼,因此,赠予再小的物品时,也不要步入吝啬的歧路中。持守禁欲誓戒时,生起贪欲将会使你投生于有腐臭尸体的地狱中,因此不要对性交生起渴望。在训练安忍与菩提心时,生起嗔心会使你经历在铁箱内燃烧的炉灶中被焚烧的痛苦经验,因此,切莫离开安忍的盔甲。在努力试着成就无上证悟时,如果你不知不觉陷入怠惰之中,要谨记,你的生命正在耗竭,连一刻都不逗留,因此,切莫成为怠惰的猎物。你的寿命日夜不停地流逝,好好记住这点吧!持守已排定的心灵修持时,最重要的是记得将持戒的功德在日间和夜间回向六次。睡觉若睡得像一具凡俗的尸首,那就比牛更不如了。得到人身却不修行佛法,比起全身化脓的无赖汉更加下劣。清楚了解善行与恶行后,却不畏惧业力的成熟,便等同于精神错乱。要了解,即使违犯小恶,都会成熟为高山般的巨大苦难。要好好记住这点!即便是最小的善行,都要像珍视自己的心一样好好珍惜,这是最重要的。取走他人的性命跟谋杀自己的父母或小孩毫无差别。一看到女人就生起贪欲,会使你投生为子宫中的微生物,因此要服用出离心的解药。没有经过允许却想取走属于他人的物品,会使你多劫都生而穷困。也要留意在此生涉入农业、畜牧或这些产业的受雇者所将造成的不幸。——《莲师心要建言》延展阅读▼莲师会供日
2021年8月17日
其他

顺境更比逆境难

顺境更比逆境难心术无常。操之由人。是故以道德操心者。不知有功利。以功利操心者。不知有仁义。推其所始。虽道德功利发轸不同。然皆不外自心。但志之所存有殊耳。道德操心。则劫夺毁辱。无非阶地。功利操心。则荣名尊宠总是惊媒。惊媒汩心。神魂常扰。况遭劫夺毁辱之际。而有所得也。故学道之人。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于大幸中不生觉照。逐境漂流谓之昧心。昧心之人虽日与圣贤同席款接。何异盲人头戴杲日计为大夜者哉。大都但莫瞒心。心自灵圣。以灵圣之心。处不可意境时。如残雪逢春。自然融化。岂待轰雷裂地。然后消释乎。诗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若以玉攻玉。成器殊难。良以两俱温润。砥砺无功。故处可意境时。心境相忘。忘则失照。虽有严师良友痛加明诲。翻滋狎习。狎习既成。譬犹娇儿不畏父母。心既无畏。敬从何生。无敬无畏益从何得。故曰:逆境面前枪,顺境脑后箭。面前枪易躲,脑后箭难防。且世道转衰。师友之风。颓然不振久矣。所谓严师良友者。岂易遘哉。能以不可意境。为师友阶地。则何往而非严师良友也。情识浮沉。乃致四大增损。能智光独露。虚恬回溯。纵有宿滞。无有鼓者。焉能作害(并示中甫病中)。——摘自《紫柏尊者全集》治逆易,治顺难。逆有对,顺无知。故有知者,遇逆如甘露,畏顺如鸩毒,慎之至也。以其慎,故守不失。慎也者,成德之人欤。——摘自《憨山绪言》延展阅读▼忍辱和领悟相兼金刚爪母略修法探寻真相
2021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