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和寄生的区别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11-03

 

 

文|李雪

   

 

原刊于 2021

 

 

01

 

 

是谁,在依赖谁

 

 

我见过好多例这样的亲子关系:孩子发生语言障碍,眼神呆滞,行动迟缓,不愿意探索外部世界,无法跟人互动,总是缩在父母身边,一丁点不如意就歇斯底里暴怒。

 

—— 而孩子的妈妈,几乎24小时陪伴孩子,为孩子各种付出。

 

这些案例,无一例外,妈妈没有自己的中心,注意力几乎时时刻刻扑在孩子身上,严重地跟孩子共生。

 

然而,这些妈妈普遍觉得,自己是在给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几乎所有事情都尽力顺着孩子、满足孩子。

 

其实,只要问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孩子,比如,孩子跟爸爸单独出去玩几天,在这几天,妈妈自己的日子,还能安排得有滋有味吗?

  

  

02

 

 

躲藏在孩子身后的成年人

 

 

共生的核心有两个,以供自检。

 

一是,父母一直妄想操控孩子的情绪。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为孩子做事情的心理动力是:我应该可以做某些努力,努力使得孩子不会哭,不会有情绪,不会有创伤…

 

二是,自己不去直接体验自己的人生,什么事情都要经由孩子去体验,这就是寄生。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鬼没有自己的身体,得附体别人才能体验活着的感觉。

 

比如:吃饭。

 

父母不专注于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不能专心品尝食物,而是时刻盯着孩子吃了几口,仿佛看着孩子吃饭,就等于自己享受到了食物。

 

比如:社交。

 

父母觉得自己不擅长跟别人交往,到陌生环境里很局促,于是躲在孩子背后,拿孩子做“社交话题”“外交吉祥物”

 

比如:出门。

 

如果不带着孩子一起出门,如果不是为了带孩子去某某地方,妈妈自己连下楼的心气都没有。

 

 

03

 

 

如实地看事实本身

 

 

共生,是现在亲子关系中普遍出现的议题,当孩子出现一些症状,既不必给孩子贴上种种可怕的“××症”的标签,也别闭上双眼自认“我就这样养,我是跟李雪、尹建莉学的‘爱和自由’的养育”。

 

如实地去观察事实本身:我活得自在吗?孩子活得开心吗?如果我每天很焦虑,孩子时常眉头紧拧,明显很多愤怒不满,那这肯定不是爱和自由,这是严重的寄生关系。

 

 

04

 

 

爱与自由,不是套路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

 

 

 

 

我小时候看见三姨对她儿子说:“小兔崽子,看我不打死你!” —— 于是她和她儿子就那样笑嘻嘻地跑闹。—— 这一幕我印象很深,那“狠话”背后的宠溺和开心,让我羡慕。

 

育儿,不是说正确漂亮的话,而是爱的链接。

 

关于育儿,父母总是问“遇到孩子某某情况,我该怎么办”。这些父母以为育儿是一套技术方法,应对每个情景有一套正确的说法,说了正确的话,孩子就会如我所愿。

 

比如,妈妈很困了孩子还是不肯睡觉,有的妈妈对孩子讲“妈妈困了先睡,你先自己玩”。孩子就乖乖自己玩,很快也睡了。

 

有的妈妈也这样讲了,孩子却哭闹,就不让妈妈睡。为什么呀?

 

因为,孩子对情绪高度敏感,孩子的行为时刻反应着父母内心的真实状态。如果妈妈是放松地跟孩子说自己先睡,对孩子还要再玩一会的状态没有焦虑,甚至还充满爱意,那孩子自然也会顺应环境,很快安睡。

 

如果妈妈内心有敌意,觉得孩子不肯睡觉是在折磨自己,那即便嘴上说着正确的话,孩子也深感不安,一定要拉着妈妈确认这个链接的存在,孩子害怕妈妈是切断关系去睡觉的。

 

一位雪居住客分享她对敌意的觉察:我对儿子用很温和的语气说,我们睡觉好不好?其实我觉察到自己内心已经充满敌意,有种你不睡觉就是不想让我好的恨,这时候儿子就一定跟我死扛,再困也不睡,两个人就像高手比内功一样对峙。

 

我不太愿意讲,遇到某某情况,父母应该怎么怎么地说话。这经常被诟病说:李雪只提出问题,不给解决方案。

 

事实上,我并不觉得孩子有什么问题是需要被解决的,孩子的问题只是父母潜意识的一面镜子,我反复在讲的是,透过镜子照见更深层次的真相。

 

真相不是关于“孩子晚睡到几点是个度”,真相是父母经由跟孩子关系中的僵局,看到自己内在的敌意,让自己从偏执走向放松。

 

父母是放松喜悦的,孩子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电影《湖南客》剧照、武术套路图

  

06

 

 

微信公众号自带关键词搜索功能

 

 

首先,点击文章题目下面的公众号名字“李雪爱与自由”。然后,点击屏幕右上角的“放大镜”搜索图标。接下来,输入您想搜索的关键词,比如“闭嘴”,然后确认输入。即可通过关键词查找往期推送的文章啦。或者如图 ↓ 操作。

 


欢  迎  到  新  浪  微  博

@  李  雪  爱  与  自  由

与  李  雪  评  论  互  动



推    荐    阅    读



《 没有耐心,因为没有事实 》



《 你常讲的“小我”是指什么 》



《 “道理”并不使人更清醒 》



《 当我找不到热爱的事情 》



《 自信和自卑,是一对儿妄想 》



《 给孩子的“自由度”怎么把握 》


大 目 录  2017

大 目 录  2019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