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肠道是否健康,吞“胶囊”看“粑粑”就知道?名医大讲堂笔记来了

2017-06-12 任珊珊、何家 健康有约

有约君说


 

今天,有约君要推送给大家一篇“有味道”却对健康非常重要的文章。

 

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我们,每天都要排便。如何从“粑粑”中看出肠道健康的变化?便血颜色发暗,是痔疮还是肠癌?肠道息肉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不低。从肠道出现病变到进展为癌症,通常会有十年左右的时间,该如何拦截癌变?


要解答这些问题,不妨看看有约君整理的“名医大讲堂”笔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王磊教授

中山六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教授


6月7日上午,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举行“拯救肠道健康,防范癌前病变”专场。担任主讲嘉宾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结直肠外科专家王磊教授和中山六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教授指出,很多人可能无法想象可能无法想象:吞一颗“胶囊”,从食管到肠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拉一坨“粑粑”,就能揪出隐藏在体内的肠癌基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州医院研发和应用的一些堪称“黑科技”的新技术,可助人们一臂之力。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团队和音视频团队联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视频直播,有需要者可点击链接,回看讲座回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126neu0j&width=500&height=375&auto=0

 

 拦截肠癌  有三道“防线” 


王磊教授指出,肠道病变并无无迹可寻,要警惕身体发出的“警报”。中老年人“保养”肠道总的原则是不要暴饮暴食,增加胃肠道负担,早晨食量不宜过多。在健康饮食方案的选择上,切忌人云亦云,看别人吃什么就盲目跟风,“自己吃了觉得舒服的食物,才是最适合的”。

 

王磊教授指出,拦截胃肠道肿瘤,人们可以构筑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就是启动“一级预防”,包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尽量少吃精细食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不活动,运动应适度、规律。烟酒都会刺激直肠粘膜,因此要戒烟,尽量少饮酒。还要远离致癌风险较高的食物,例如不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和肉或腌肉、熏肉应偶尔食用。


第二道防线是早期筛查。一般人群在45岁以后就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每5~10年进行一次纤维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则应在40岁以后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每3~5年接受一次纤维肠镜检查。


当癌变已突破前两道“防线”,那就意味着人们已被确诊为肠癌。此时,还有第三道“防线”能守护生命,也就是肠癌的规范化治疗。目前大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为60%~70%,不同分期大肠癌治疗效果不同。在临床上治疗肠癌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外科手术是当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应根据肿瘤位置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近年来外科手术也有了新的进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临床上有了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手术效果相当,手术并发症比开腹手术要少;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病人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活动,可避免一些肺部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可早期进食,从正常途径补充营养。而且微创手术优势在高龄患者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只需4.5克“粑粑”

  能揪出肠癌和癌前病变  


对于属于“有创检查”的肠镜检查,很多人往往担心“不舒服”。其实,普通肠镜筛查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可怕。随着无痛肠镜的运用,一些特别怕痛的病人也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及早进行肠癌筛查。


最新技术的运用,也为畏惧肠镜的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去年10月,中山六院邹鸿志教授团队推出内地首个适合中国人群肠癌筛查的粪便基因检测项目。“只需4.5克便便,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肠癌基因,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得肠癌。” 中山六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教授介绍说,该技术对I、II期肠癌的检测敏感性甚至可达91%,对属于癌前病变的腺瘤也有高达64%的检测敏感性,其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在广东地区,该项技术仅中山六院一家开展。


吞颗“胶囊”

  小肠病变一目了然  


高翔介绍,在小肠疾病的筛查领域,则需要使用另一项黑科技——胶囊镜。它的全名叫做“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目前有进口和国产两种产品。它比一枚胶囊药丸略大,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


高翔指出,世界上第一颗胶囊镜2001年在以色列问世,但因价格较高,此前没有进入普通患者的视野。只要把胶囊镜吞下去,当它经过食管和胃,后进入小肠时,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接收到它拍摄到的肠内画面,就能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尤其是小肠内的损伤、肿瘤等病变,从而对病情做出诊断。胶囊镜安全无创,完成检查后可从肛门排出。

 

  排便习惯有变化  

或因肠癌找上门


“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加油站、排污厂、免疫器官和内分泌器官。”高翔教授指出,当出现原有胃病近期加重,体重下降,食欲下降,持续黑便,乏力、贫血等信号时,可能是胃癌的表现。而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突然发生近期内体重明显下降和原因不明的贫血,则可能意味着大肠癌“找上门来”。


腹痛可能是因为大肠肿瘤堵塞肠腔,但如果腹部隐痛,也与排便相关,容易与“肠易激综合征”相混淆,需要专业医生来诊断。高翔指出,大肠肿瘤堵塞肠腔可致腹痛伴腹部包块、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如何理解“排便习惯改变”?许多人对此蒙查查。王磊教授解释说,大便中带脓血、粘液血;大便习惯改变,例如次数增多、腹泻或中医说的“里急后重”也就是解完大便还有想解的感觉),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变细、变扁,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下腹部或肛门区域有肿块,以及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高翔指出,通常来说,如果自发排便小于每周2次,粪便硬少,排便困难,排便不畅,属于便秘。但如果每天大便次数在3次以上,或者每天超过250毫升,粪便稀薄,水分超过50%,则属于腹泻。 

 

   便血不一定是痔疮  

可能是大肠癌作祟


拉完大便回头看,有时可发现疾病的端倪。高翔指出,按照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大便的质地从硬到干可分为七型——

第一型是一颗颗硬球,就是俗称的“羊屎球”,很难拉出;

第二型是香肠状,表面凹凸;

第三型是香肠状,但表面有裂痕;

第四型是像软香蕉或小蛇皮一样,表面光滑;第五型是断边光滑的柔软块状(容易通过);第六型是粗边蓬松块,糊状大便;

第七型是水状五固体块,呈液体状。


第一型和第二型表示有便秘;第三型和第四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第四型是最容易排出的便形,而第五至第七型则代表可能有腹泻。


肉眼可见的便血,是肠癌还是痔疮?这让普通人很难判断。高翔指出,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便血颜色越深,距离肛门越远。如果是痔疮、肛裂或直肠息肉导致的便血,颜色往往鲜艳。结肠炎导致的便血次之,颜色发暗的便血往往提示和肠道肿瘤、直肠癌有关。

 

  早期筛查宜主动   

不能一味等“警报”


尽管胃肠道会发出 “警报”,但很多情况下,人们要么对“警报”不敏感,要么接到“警报”时,已经错过了治疗效果最好的早期。因此,专家建议,要拯救肠道健康,最好能主动进行早期筛查,尤其是发生癌前病变、有高危风险的人群,年过40岁,做一次胃镜和肠镜可保平安。  


会发生癌变的胃病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主要检查方法为胃镜、钡餐、CT。高翔建议,要重视根除幽门螺杆菌,规范抗溃疡治疗,定期监测。胃镜查出有息肉的话,可以在内镜下直接进行胃息肉切除。小肠疾病隐匿,需要特殊检查手段,例如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小肠CT造影等。


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有80%的腺瘤患者会在患病10~15年时,从良性腺瘤变为恶性肿瘤。一旦发现腺瘤,提倡尽早切除。


王磊指出,结直肠癌是最适合筛查的肿瘤之一。筛查的目的是发现腺瘤和早癌。腺瘤如果不采取有效干预,演变为早期肠癌一般需要十年时间,而从早期肠癌发展到进展期肠癌,则花不了3年。


王磊特意对比在三种阶段采取不同干预手段的花费和干预效果。在腺瘤阶段,可以通过内镜筛查并进行切除,五年生存率为100%,治疗费用在1万元以下。这时进行干预,可降低肠癌发生率。


而从腺瘤阶段进入早期肠癌阶段,则可接受微创手术进行切除。术后病人的五年生存率超过90%,治疗费用约为3万-5万元。这时干预,还可提高肠癌治疗效果,降低肠癌死亡率,相当多的早期病人依旧有治愈的机会。而一旦进入进展期肠癌,能采取的干预手段则只有“手术+化疗”,患者五年生存率小于70%,治疗费用则超过10万元。 


比比看:

  三种筛查手段 各有优势  


我国现行大肠癌筛查的初筛方法主要是“粪便潜血试验(FOBT)”,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就需要做肠镜进行确认。王磊指出,粪便潜血筛查有无创和便宜的优点,但缺点是准确性低,“漏网之鱼”太多。粪便隐血试验仅能检测到30-65%的大肠癌,对于大小在1厘米以上的癌前腺瘤,检测率更低,最高也只有三成。同时,潜血筛查“假阳性”的机会高达20%。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检查前吃了猪血、鸭血、红肉火龙果,都可能导致大便潜血检查拉“假警报”。


更靠谱的筛查方法当属肠镜。它分为无痛肠镜和普通肠镜,优点在于准确,检查中发现息肉可进行切除,但由于属于侵入性的检查,有些人会觉得不舒服,而且检查前需要服用泻药,导致不少人不敢去做肠镜。


对于潜血检查为阳性、但因血压、年龄、心理等因素无法耐受肠镜的市民,可以考虑采用“粪便肠癌基因检测”。

 

  家人得肠癌?  

先做遗传咨询

王磊指出,七类人属于肠癌高危人群,在40岁以后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每3~5年接受一次纤维肠镜检查。


1. 老年人

大肠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越来越高,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更要警惕。

 

2. 喜不良饮食的人

喜欢吃荤、不喜蔬果的人是肠癌的高危人群。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已经明确为不良饮食,极易诱发肠癌的发生。

 

3. 吸烟的人

研究证实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死于结肠癌的风险性要高34%,烟龄越长越危险。

 

4. 饮酒的人

研究表明,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量多于30克(包含)将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5. 有肠癌、肠息肉家族史的人

20%~30%大肠癌患者有家族史,10%~15%大肠癌患者为遗传性大肠癌。另外,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也是肠癌的高危人群。

 

6. 有大肠癌癌前病变者

 

7. 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

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容易发生肠癌。

 

王磊强调,有大肠癌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推荐尽早前往大的肿瘤中心就诊,通过家族史的详细询问和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基因检测,来判断是否具有遗传倾向。如果有遗传倾向,则按照特定的遗传性肿瘤的随访方案密切随访。如果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则按照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案进行随访。

  

Q&A

缓解便秘 不可一“泻”了之

 

问:经常看到宣称可缓解便秘的保健品广告,可信吗?

高翔:人年纪大就会有便秘的问题,问题严重要去正规医院就诊。广告上那些治疗便秘的药物有不少增加了刺激性泻药,如芦荟等,会伤害大肠黏膜。有便秘问题的人群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如多吃粗粮,或找正规医院开相关药物;加强盆底功能锻炼等。正确认识疾病,科学治疗。

王磊:吃进去这种含有泻药的药物会损害大肠动力,没问题也变成有问题。所以同样不建议吃含泻药的减肥药物。

 

问:萎缩性胃炎是什么,要怎么治疗?

高翔: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患的是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从病理上来说,只有看到腺体减少才是萎缩性胃炎,如果这种病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不需要经常随访,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实也没关系,来医院复查,科学治疗,不要谈虎色变即可。

 

问: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吗?

高翔:这种细菌存在好久了,古埃及时代就有,它和慢性炎症、肿瘤有一定关系,我们发展中国家人群感染率达70%。但也不要担心,检查阳性之后且有腹痛等症状,可根据患者要求进行治疗,但有家族病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必须治疗。

 

问:我得肠息肉八年,每年都要做内镜下切除,很痛苦,有什么建议?

王磊:有炎症性质要抗炎治疗,比较有效的是口服阿司匹林,但是这个药每天都要吃,需要患者自觉,且也容易引发副作用,所以还没推广开来。

 

问:老年人有高血压或怕痛,有没有其他肠镜选择?

王磊:完全可以做无痛肠镜,而且如今麻醉相对安全。就像我们医院有备用药物抢救以及专业麻醉师、呼吸机等,一旦发生危险,会及时处理。

 

问:患者做过胃镜,有肠化生现象,怎么办?

高翔:肠化生是一种病理特性,重度就要就诊,轻度则不用担心。有任何问题都应与医生进行沟通,不要恐慌,也不要相信网上说法。

 

问:粪便肠癌基因检测,医保能报销吗?这个检查去哪里做呢?

王磊:医保暂时没有覆盖,目前该项技术仅在中山六院开展,市民可到医院消化内科、结直肠外科或简易门诊挂号,请医生开具“粪便基因检测(肠癌筛查)套餐”单据,再按照流程领取装置采样送样,七个工作日就可以拿到自己的检测报告。如果经医生解读报告,检验结果为阳性,则进一步做肠镜检查。如果检验结果为阴性,则建议隔一年再进行粪便基因检测。 

 

问:结直肠癌术后多久复查?

王磊:术后第一年复查频率会稍微高一些,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等时间节点需要进行复查,术后一年,则建议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恢复正常两到三年复查一次即可。

 

问:有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起来困难吗?

高翔:溃疡性结肠炎确实不好治,容易控制,但不容易根治,和高血压一样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问题请患者及时就医。这种病需要长期服药,且不要随便停药,因为容易复发。患上这种病,请跟着你的医生一辈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何家 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杨润华

图 /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编辑 / 吴婉虹


了解近期热点文章


午觉越睡越累?那可能是你没睡对,这些错误你犯了几条?

阿伯就吃过一次鱼生,结果却染上了这个|吃淡水鱼虾螺都要小心了

儿童受到意外伤害如何应对?发烧就应立刻送医?儿科急诊专家这么说……

眼睛难受揉一揉?有些眼疲劳可能预示着全身疾病

儿科微课笔记|还在这样煮粥喂孩子?这是在坑孩子

你吃错了阿司匹林!有房颤防中风吃它没用

考前紧张失眠胃口差?康复+脾胃专家教你几招搞定“考试综合征”

哼!我家孩子才不是“小不点”|  附0~16岁儿童青少年身高表,快来比对!

糖尿病治疗,边个“话事”?顶尖大咖这么说……丨微课笔记来了

蒙查查!钼靶、B超、ABUS,筛查乳腺癌到底该选哪个?

不在孩子面前抽烟,就能让他避开二手烟?还有三手烟呢!|戒烟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心脏病没得防?中医教你如何养心 |  满满干货的名医大讲堂笔记来了

裸眼3D手机“纠正”假性近视?概念是很好,但真相是……

除了打破水银温度计,原来日常生活中还有这些地方可能接触汞毒……

尿液泛泡泡 原来是这种病的早期信号


回复以下关键词

即可了解相关热点文章:

 | 吃货营养课堂 |  粥 | 补钙 | 补血 | 春季养生 | 

 | 养生 | 膏方 | 药膳 |   药材 | 食疗 | 八段锦 | 天炙 | 

 | 颈椎病 |  食肉菌 | 淋巴瘤 | 口腔溃疡 | 

 | 常用药 | 体检 | 男科 | 产检 | 分娩服务地图 |

 | 感冒 | 胃炎 | 中风 | 痛风 |  白血病 | 膝关节 |

 | 血压高 | 胃癌 | 肠癌 | 乳腺癌 | 肿瘤 | 斑 |

 | 二孩 | 坐月 | 产后运动 | 产后恢复 | 多囊卵巢 | 母乳 | 

 | 多动症 | 手足口病 | 宫颈癌疫苗 | 

 | 瑜伽 | 运动医学 | 更年期 | 老年痴呆 | 求医指引 |

 | 名医大讲堂 |  备孕 | 急救 | 辅助生殖 |

[ 近期热点活动 ] 感动瞬间 | 最美笑容 |

也欢迎您在后台留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我们将按需不断更新内容!么么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