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器械投资潜力巨大,比邻星创投这样评估5大赛道重点趋势
4月25日,青桐资本邀请比邻星创投投资总监闫小珅,分享了医疗器械的投资机会与新趋势。以下为闫小珅重点分享的内容(图片和内容均由比邻星创投提供):
5大热门赛道现状
中国医械创新企业迎头赶上
模块化工场
注册人制度
比邻星的投资策略及布局
2019年重点赛道
我以前从事医疗器械研发行业,之后在波士顿科学美国部门工作。5年后,我回国加入了比邻星创投。
选择回国,是因为我看到了国内医疗器械巨大的市场潜力,加之很多利好政策出台,其中注册人制度对于和国际接轨,推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发展非常重要。
5大热门赛道现状
从现状来看,医疗器械相对于欧美比较滞后。但是从长远看,国内市场增长趋势明显。我总结了其中5个热门赛道的现状及趋势:
1.手术机器人。国内手术机器人企业在近几年蓬勃发展,比如已经有4-5家企业在做“达芬奇”。还有一些企业在做专科机器人,比如说膝盖、膝部关节、神经方面的机器人。
2.人工器官。中国人工器官市场的需求非常庞大,但供给却严重不足。因此有很多研发人工心脏泵、各类胰岛素泵的公司。
3.神经调控。神经调控在国外市场发展非常快,中国市场也在逐渐苏醒,多被应用在癫痫、帕金森等治疗中。其实,神经调控可以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比如头痛管理、炎症管理等。
4.医疗AI。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AI医疗现在同质化院如比较严重,大部分应用在肺结节、病理、眼睛、心血管疾病方面。此外,AI在医何落地,是否能盈利,是否能真正解决痛点、提高效率,也非常值得关注。
5.心脏手术快速微创化。手术微创化带来了非常多的投资热点。波士顿科学的投资理念是,如果微创可以替代的我们就投。比如说微创进入瓣膜,治疗心衰、二尖瓣及大部分结构性心脏病,或者是可经过显微镜、内镜下的手术器械。
中国医械潜力巨大 创新企业正迎头赶上
中美医疗器械产业目前还存在巨大差距。在美国市场,器械和药品占比是1:1,企业总产值规模达2084亿美元,头部企业非常集中,研发投入超104亿美元。而中国,市场规模3700亿人民币,以中小企业为主,器械和药品占比仅为0.33:1,产品更新比较缓慢。
相比新药,国内的器械研发投入相对比较滞后。因为器械人才在医疗领域不集中,医生治疗比较保守,临床医生创新不足,政府投入相对比较缺失。
但从长远看中,中国市场有很大机会,创新企业正快速赶上,产业基础正在成熟。
在人才方面,大量海归回国创业,还有很多具有超前眼光的医生、院士等人才,他们已经看到了好的技术并和企业展开合作。
在技术方面,随着中国的精密加工技术日渐成熟,材料科学日益发展,主要是跨国企业通过在中国找代理商,培育出来了一部分加工和材料质控人才。
资本也从中看到了机会,对医疗行业的关注不断提升,尤其是医疗器械领域。
此外,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比如以重大专项、绿色通道等来支持加速评审,创新器械审批通道会为医疗企业节省半年多的时间。还有医疗器械的注册人制,使得医疗二类器械可以不用自建厂房,这是非常大的创新,企业没有负担就能更好地专注研发。
在此期间,我们看到各地形成了产业集群,在苏州、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尤为突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绿色通道制度的出台,已经有197个产品通过创新渠道特别审批,有54个创新医疗企业被批准上市,逐步打破国外垄断,并且在心血管、IVD、医疗影像、神经调控、神经刺激、手术机器人等各领域都涌现出了领头企业。
医械可建立模块化工场 注册人制度推动产业变革
相较药物研发,器械相对确定性更强,也更容易围绕核心技术构造平台。
随着创新企业越来越多,器械产业链相对完善,每个环节都有公司研发生产。
有一个研发模式是“专家+企业”,医生有灵感时会找到相关的企业,如比邻星投资的宁波健世和长海医院合作的三尖瓣项目,就是这种模式。反过来,企业也会找到优秀的医生,以头部的KOL牵头,院士、组委等进行动物或临床试验,然后CRO公司进行服务,快速推进。
剩余的注册报批、生产、推广环节,都有专业的服务机构。这样大大减少了弯路,鼓励有想法有技术的人才进行医疗器械创新。
政策层面,器械注册人制度带来的利好是,它激活了大批CDMO平台,二类器械通过CDMO生产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减负,医疗器械领域的“富士康”们能够为企业进行更好的生产。但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二类以下器械的投资门槛会低很多。
我个人觉得,两票制对于创新性医疗企业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的主要针对流通和代理商。药界的“4+7”已经来到了,我个人觉得耗材类的也不远了。此外,我更关注的是持有人制度,还有一些绿色通道的制度,这个会对创新企业有影响。
总体来说,我认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非常好,尤其对于小型企业。在欧美国家,小企业和大企业竞争非常困难,因为大企业在对应科室倾注了很多资源,有非常多的利益绑定,小企业的退出以并购为主。
而国内,即使很活跃的医疗器械机构创新力仍然不足,很多创新通道的产品并不是这几个中国巨头生产出来的。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厂家可以上市,比如说安翰、启明等,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处在非常好的机遇期,等到中国创新企业真正成长起来,就会产生“大树效应”。
比邻星创投 投资策略及布局
比邻星创投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大健康的产业资金。我们管理着人民币和美金,关注从天使到成长期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IVD和生物制药领域。
对于医疗器械投资,比邻星创投主要有三大投资策略和关注重点:
1. 专注重大的急需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摒弃普通的产品
重大临床,比如说瓣膜,生命支持。还有一些脑神经、肺部、泌尿消化等,这几个临床急需多病人多,但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领域我们会进行投资。
我们重点关注头部企业,比如拿到创新通道,或者有重大创新,有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的企业项目。
2. 已在欧美市场得到相应验证或者正在被验证的原理
这个理论或者相应的器械原理已经在欧美市场得到了相应的验证,或者在验证过程当中。比如拿到了FDA认证,或者有大规模的临床数据,然而在中国又还没有。
传统的国产替代,我们已经不太敢投资了,我觉得国产替代其实有时候也是伪命题。其实大三甲,高价值三甲,还是以进口器械为主,国产品牌很少能进入他们的采购目录。想进入人流量大的三甲医院,还是挺难的,且有风险。
3. 高值耗材
高价值耗材,比如说一个瓣膜20万,或者是一个神经调控DBS30万。另外,中国在药界会有“4+7”,但我认为耗材“4+7”已经不远了,高价值耗材还是有一定的避险风险。低价竞争我觉得以后会被打压,高价值耗材还是有的巨大投资可能性的。
围绕三大投资策略,比邻星成立以来进行了相对完善的产业布局,覆盖了肺部、血管、消化道、骨科、生物材料、NGS、生物技术及制药、心理服务、运动服饰等。第一期基金,我们投了17家大健康企业,器械占了14家。
器械方面,在消化道领域,我们投资了多个项目。比如糖吉医疗,相应类型的公司在美国已经估值3亿美金了,我们对糖吉非常期待。
此外,我们也关注整个大健康产业,比如心理健康和运动。因此我们也投资了在线心理服务平台壹点灵和运动品牌公司ParticleFever。
除了投资,比邻星还建立了6个创新基地,在武汉、杭州、郑州、成都、无锡、波士顿,培育了非常多的医疗企业,希望和大家一起攻克27个比较重大的疾病领域。
2019年值得关注的重点
医疗器械细分赛道非常多,我个人觉得2019年,心脏病、神经介入、肺部值得被重点关注。
在心脏方面,心血管一直估值非常高,但是心血管可做的不多了。重点可以关注瓣膜特别是二尖瓣,还会有非常多的企业涌出,因为二尖瓣的市场足够大。
对于支架,特别是金属支架和带药球囊,我觉得并没有很好的投资窗口。可降解支架还在关注当中,因为我在美国做过可降解支架,美国的临床试验并不好,医生不会接受。我不确定中国医生会不会接受这个事情。
在神经介入方面,我觉得并不止于弹簧圈和取栓支架。神经介入国外还有更好的产品,国内也有人开始在做了。
在肺部方面,我觉得也会涌现出一些比较好的器械公司。因为中国是肺病大国患病人数非常多,这是我们和国外的不同之处。结合医疗与临床,我觉得国内的创新有可能优于美国。
2019年,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动脉网携手“深潜者”,专注基层医疗创新“海洋”,如何在广阔的“深水区”中优胜劣汰,潜的更深?如果您也是基层医疗的“深潜爱好者”,欢迎您报名参与,和我们一起征服基层医疗这片辽阔“大海”!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刻购票启程!
*本文由青桐资本原创,动脉网经授权转载。
*封面图片由动脉网记者拍摄。
文 | 青桐资本
编辑 | 李汶芸
微信 | kokopellii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 交易总额达2700亿美元,巨头聚焦主业,2019年全球医药行业并购报告
★ 4年融资额近10亿,手握6000万用户,妙健康的“保险版图”逐渐清晰?
★ 分级诊疗推行4年,公退民进是趋势,通过基层医生看公立与民营机构现状
★ 【首发】企鹅杏仁集团宣布完成2.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动脉新医药
★ PD-1正在触碰超适应症的红线,违规用药但治疗有效的局面如何破
★ 博雅辑因CEO魏东:应区别对待体细胞基因编辑疗法和生殖细胞编辑
★ 创始人曾负责修美乐等重磅药物全球临床开发上市工作,缮思药业在中美两地同步推进新药研发
★ 【公告】天士力生物拟赴港上市,重磅药品普佑克2018年销售额已超2.2亿
★ 默沙东、诺华等大药企正在密切关注这个领域,医药初创公司开始布局
★ 吉利德斥资10亿加速临床进展,NASH治疗首药志在必得?
★ 科学家已发现无膜细胞器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探秘无膜细胞器
康复专题
★ 百亿级康复器械市场调查,科室收入限制行业发展,设备物联网化成为重要方向
★ 资本理性还是市场冷门,千亿规模的康复行业开始“跑马圈地”了?
★ 心脏康复中心井喷,患者数量、器械销售增长迅猛,中国心脏康复发展迎来春天
★ 中国言语康复产业梳理:一二线市场逐渐成熟,头部企业营收超2亿,增速超100%
★ 投资、收购和自建,华邦健康以德国康复医院为样板,打造本土的康复医院
★ 全美最佳康复医院在研究什么?中风康复项目最多,国内转化研究需“大跨步”
★ 康复产业大有可为:中美体量相差35倍,部分民营康复医院利润超15%
★ 全美榜首康复医院的152名研究人员中,生物医学工程占主导,高校人才联动是关键
★ 连续28年占据全美康复医院榜首,Shirley Ryan AbilityLab有何独特之处?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点击“阅读全文”,解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