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金融家|福建省联社:打造带有“乡土味”的金融数字化

张永良 当代金融家 2024-04-17

“农信式数字化”的五个特征 :一是区域、机构差异较大的数字化;二是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数字化;三是前中后台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四是长期投入、边补课边创新的数字化;五是聚焦“三农”实际、为农而生的数字化。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当前,正值全党全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紧要时期,正值金融系统全面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抓落实阶段,也是新一轮省联社改革发展爬坡换挡的关键窗口,作为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主力军,乡村振兴的主办行,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福建农信”)紧跟时代步伐,抢抓机遇、立足实际、拥抱变革、守正创新,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为服务“三农”、民营小微和乡村振兴积极贡献农信智慧力量。


转变观念,拥抱变革,重塑数字化转型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农信的重要责任,面对金融科技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滚滚浪潮,福建农信正视发展差距,努力提高政治主动、思维主动、工作主动,从全局考虑,做系统谋划,拥抱变革,重塑数字化思维,以数字化建设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数字化转型是经营理念的变革


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仅是数据和技术的应用创新,更是一场从思想到行动、由顶层到基层、自内部到外部的深刻变革,要实施好这样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复杂工程,关键要转变观念、开拓思维。数字经济的“连接、开放、敏捷、利他”等特征,要求银行对传统经营理念做出重大调整和根本性变革。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数字化转型,对产品设计、客户分析、流程渠道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重塑,将数字化转型融入业务发展实践,进而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从“一次性金融产品销售”向“全生命周期客户经营”、从“存贷汇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的转变。


福建农信对照“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结合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和难点,提炼“农信式数字化”的五个特征 :一是区域、机构差异较大的数字化;二是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数字化;三是前中后台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四是长期投入、边补课边创新的数字化;五是聚焦“三农”实际、为农而生的数字化。近年来,福建农信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产品研发和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软硬件条件。下一阶段,福建农信将从数字化思维、业务逻辑、流程制度等方面全方位重塑观念,充分借鉴同业先进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推动业务和科技双向发展、推动“业务数据化”转向“数据业务化”,推动“赋能科技”转向“科技赋能”。


——数字化转型是经营逻辑的变革


商业银行的经营逻辑,正在从“聚焦高收入人群和大额低频场景”向“服务全量客户和小额高频场景”转变。客户经营的逻辑,也已经从“存贷汇”单一金融产品、单家金融机构服务转向“生活、教育、医疗、理财、消费”等多元化服务需求、“货比三家”的成熟金融消费者,重点就在于产品是否丰富、价格是否便宜、速度是否便捷。


福建农信持续深挖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内外部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有效整合,提升数据创造价值的能力。在渠道产品侧,提高对客户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力,做好客户精准画像、智能营销、智能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客户经营能力,推动形成“客户分层+产品创新+营销驱动+客户反馈”的飞轮效应。一是打造产品创新新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应用客户星级等评价体系,区分客户价值,因类施策;二是打造营销推广新模式:以具体阶段性业务目标为导向,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配套产品权益,整合系统内线上、线下商户资源,打造客户权益生态圈,形成客户互动的新模式;三是依托移动端渠道汇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客户场景交易数据,围绕获客拉新、流失挽回、沉睡唤醒和留存活跃,配合网点营销,打造一体化的活客、获客模式。


——数字化转型是经营方式的变革


客户需求是银行业务发展最重要、最终端的驱动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5G网络的规模化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得到深度应用,线上线下持续融合,驱动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因此,要立足长远、面向未来,围绕打通多维生态场景闭环,重构现代银行业务运营体系,从“传统单一物理网点”向“全渠道服务管理”转变,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数据化、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的数字化经营模式转变。


近年来,福建农信持续加强与政府、同业、学校、医疗等机构的融合,通过建设开放银行将金融服务嵌入客户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客户场景化需求,丰富数字金融产品,提供全场景金融服务。聚焦新市民、老年人、个体工商户、社保卡客户和学生等重点客群的金融服务需求,依托营销活动和权益资源,搭建便民生活服务场景联盟,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大力拓展农村财富业务,聚焦典型行社引领和销售能力建设,提供客群高适配和业绩低波动的优质产品,塑造农信特色财富服务口碑和品牌。建立以场景拓展、客户洞察为基础,社区、网点为核心的服务圈,逐步扩展服务外延,打造线上线下多场景引流的新模式,服务好“身边人”。


践行责任,主动对接,促进数字化转型赋能


——践行普惠、利他理念,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服务“党政所需”


“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旨在突破封闭传统的“竖井现象”,淡化甚至打破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服务壁垒与固定边界,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把与农业产业、乡村振兴相关的各类涉农基因主体,通过金融纽带有机联系起来,集政策之力、资源之长、平台之效、人才之智,促进政策联动、股权联结、平台联合、队伍联建、服务联创,形成政银村企农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乡村振兴体系中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联农带农、共生共荣。从福建农信具体实践看,省联社本级已经与全辖9个设区市政府、主要涉农厅局单位在内的60多家涉农涉企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福建省财政厅通过加强数字化合作,联合构建“福农e政线上代发+财政示范点线下取款”财政性资金服务模式,已建成全省首批7000个财政惠民惠农资金服务示范点,服务人次居全省前列,被省财政厅授予“全省首家财政惠民惠农资金服务示范金融机构”。聚焦小微金融服务的痛点、难点、堵点,全面推进政银企合作平台“金服云”应用推广,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实现累放金额、累放户数全省第一,被评为福建省2022年度银行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激励评价一等奖,通过快速、优质的线上金融服务助力民营小微发展。


——践行共享、共治理念,打造“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农村所缺”


“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着力于强化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融合,通过政策信息互动互补、系统渠道互通互联,拓宽“三农”基础数据来源渠道,持续完善农村资源资产“一张图”绘制工作,夯实“数据基底”,促进农村数据要素快速集聚、有效整合和高效激活,激发数字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从福建农信具体实践看,通过研发建设集农村三资管理、农业农村产业、农村要素流转、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服务、农村数智监管等六大系统于一体的农业农村数字化管理及金融服务平台—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横向整合农业农村、财政、社保、民政等部门数据资源,纵向实现省、市、县、乡、村的网格化管理,推动村民个人、村集体“三农”资产信息化、数据化、可视化,推进农村资产、资源要素在线登记流转、授信融资。已有65家行社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签订福农综合服务平台合作协议;村级财务管理系统已服务39家行社对接的45个县(区)、559个乡镇经管站、8694个村社;新农主体系统实现各法人行社全覆盖,完成7.84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线上化建档、7.01万户新农主体在线评级、1.81万户新农主体授信信息采集,授信金额近70亿元,通过激活数据要素,将单兵作战变为协同合作,畅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米”。


——践行便民、惠民理念,推广“科技+民生+金融”模式,服务“农民所盼”


福建农信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落地载体,吸引组织、人社、医保、行政服务中心、快递、电商等各类主体参与,因地制宜将金融元素与当地党务、政务、商务、医务、民生、电商、物流等特色要素有机融合,推动服务站点与益农信息社、党建+邻里中心、乡村便民服务站点、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点等多种形式的基层组织融合共建,坚持利他思维,探索打造集金融、政务、电商、物流、民生“五位一体”的“福农驿站”,打造多要素资源的汇聚点、农村生产生活的综合体、普惠金融服务的人气站。同时,持续完善“福农e购”农产品电商平台功能,全力助农惠农。自建电商平台,专为福建本土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提供网络销售及金融服务,搭建特色“地方馆”专区,挖掘各县域特色“地标性”农产品,促进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发展;开展“逢六线上赶圩节”活动,定期发放商城优惠满减券,服务消费助农,传播八闽“好味道”,培养用户“买福建土特产就来福农e购”的消费习惯;开展农产品线上直播,联合当地政府部门,组织基层行社在福农驿站、田间地头等场所开展公益助农直播活动,丰富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围绕管用、好用,降低“数字门槛”,做到“农信所能”


数字化转型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为转而转,不是自娱自乐。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发展、赋能员工、服务客户、解决需求。对内,数字化转型讲究“亲民务实”,让科技术语通俗易懂、简单易用、便于理解、容易接受,才能让员工“触手可及”、人人参与、积极献策、力同心。对外,数字化转型要注重“利民便民”,系统开发、产品设计要时时紧贴客户需求,紧跟用户习惯,紧随市场发展,让客户、用户感觉好用、管用、想用、会用,让员工感觉能推、敢推、愿推、好推,真正做到面向客户、面向员工、面向市场、面向需求,让科技体验成为消费者体验的重要一环,让科技赋能成为员工满意度的关键标准,用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的好体验展现数字化转型之美、科技便民利民之惠。


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战略


数字化转型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机构的普适性方案,各家机构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守正创新,因地制宜推动制定实施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形成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路径,打造差异化优势。福建农信正视发展差距、主动迎接变革,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正确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坚守红色农信初心,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农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农信点多面广、人缘地缘的传统优势,持续加大支农支小力度,当好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主力军,当好乡村振兴主办行。另一方面强化科技赋能,加快系统开发,加强平台建设,结合监管要求和政策导向、聚焦短板指标和薄弱环节,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业务增长点,构筑发展新动能。


——“修内功”,建立“敏捷型”的科技研发机制


福建农信致力于探索改变传统的科技支持模式,实现由被动式的业务发展支持和需求分析研发,向主动式、敏捷式的协同创新价值驱动转变,着力打造“业务+数据+科技”融合的统筹管理机制,推动解决当前存在的需求效率低、需求质量低和需求价值低的问题。同时,上下联动、横纵结合、多轮驱动,持续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深化核心技术应用,优化数字管理功能,坚持业务科技双轮驱动,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同步提升一线的业务人员与中后台的技术人员的“业务体感”与“技术体感”。通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破部门间的割裂,推动跨职能、跨团队、跨区域的多元融合,实现从传统科技支持模式向科技创新模式的转变,面向客户、面向市场、面向需求,开发管用、好用的系统和产品技术。


——“借外力”,建立“开放型”的资源共享机制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资源要素的耗散过程,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研发成本的上升,仅靠省联社或某个地区、某家行社自身资源推动创新的“封闭式”模式弊端渐显。福建农信主动学习,正逐步探索主动对接先进同业已有的成熟系统和产品技术,通过相互开放内部创新资源与流程,打通接口和代码壁垒,实现科技资源与能力互补的共享机制。同时,为充分发挥系统内优质科技人才优势,致力于构建科技价值评估转化机制,让输送人才、输出技术的行社享受科技红利和绩效奖励,让参与研发、做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得到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真正实现互利共赢、价值转换、共享共创。


——“聚合力”,充分发挥两级法人联动优势


福建农信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持续完善联动机制、容错机制与激励机制,鼓励先进地区及有能力、有条件的行社先行先试。同时,积极发挥办事处统筹示范作用,结合科技改革、区域实际,在推广线上福农驿站、远程银行,以及政务、医疗、教育、消费等“金融+科技+场景”方面开展“接地气”的微创新,以微小硬需、微小聚焦、微小迭代的方式,即时解决业务痛点,满足客户需求,赢得用户口碑。下一阶段,将进一步激发联动优势,更好发挥设区市农商行数字化转型“领头羊”作用,为系统内行社赋能;积极探索打通医保与社保的渠道,统一应用场景、功能,实现创新突破;推动泉州科创分中心建设,通过以点带面,由先进带后进,从局部突围、重点突破,实现全面推进。


——“挖潜力”,充分发挥农信线下渠道与客户所积累的数据优势


全省农信系统目前有营业网点、便民服务点1万多个,遍布城乡,点多面广,其中蕴藏的数据资源亟待挖掘、数据价值亟须提升、数据要素亟待激活。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长期以来积累的客户资源以及在农村、县域积累的人缘、地缘、亲缘、商缘优势,利用服务网络和交易数据,采集、提炼、筛选蕴含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而转化成可用、有用的数据价值,促进从“用数据说话”到“让数据说话”的革新转变,让数据真正成为竞争优势。


数字时代,洪流涌进,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福建农信将秉持初心、紧跟时代、守正创新,以业务为船舵,以数字化为引擎,双轮驱动,顺势而为,运用科学的方法论,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转型之路,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作者为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当代金融家•专题|助力山东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

当代金融家•专题|践行金融使命担当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代金融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大改革创新 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

当代金融家•封面文章|微众银行李南青:以数字金融助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代金融家•封面文章|袁田:完善信托业服务价值体系

当代金融家•封面文章|李宪明: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创新之路

当代金融家•封面文章|刘小腊:“三分类新规”下信托公司转型创新之路

当代金融家•封面文章|姚贵平:“三分类新规”为打造信托业百年老店奠定基础

当代金融家•封面文章|芦苇:以信托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

如有字体或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声明:本号所刊登署名文章,如非特别说明,皆为原创或作者授权发表。

转载务请注明出处:转自微信公众号 “当代金融家(bankershr)”,不允许更改内容。



《当代金融家》杂志现已同步入驻:一点资讯、网易号、百家号等媒体平台。欢迎关注~~

今天因为您的点赞,让我元气满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