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设计学专场诚邀全球青年英才

D&I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2-08-28



论坛简介

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设计学专场依托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由同济大学主办,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协办,旨在面向全球邀请具有设计学领域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在国际科技前沿及热点研究领域展开交流,吸引青年才俊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促进学科交叉研究与合作,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欢迎设计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积极报名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也欢迎海内外青年英才进入设计学专职科研与博士后队伍。


主办单位简介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国际声誉的设计学院之一,跻身世界著名设计学院行列。2022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英国教育及留学机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设计创意学院在“艺术与设计(Art and Design)”学科上升至全球第12名,连续五年领跑亚洲。设计学连续2轮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共4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2019年获批设立设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共建的“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获教育部批准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6年作为牵头单位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2015年入选了教育部和外专局的“高校国家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是中国唯一一所入选该项目的设计学院。


举办时间和方式

论坛举办时间暂定于2022年10月-11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拟通过同济云视频会议(Zoom)或腾讯视频会议线上开展。同时欢迎全球青年英才随时与学院保持联系,及时获取设计学最新动态和相关政策。


报名条件

1. 申请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师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具有博士学位;3. 原则上自然科学类年龄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或成果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4. 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5. 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6. 能全职到校工作。


报名方式

1. 请申请人扫描下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并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照片、教育及工作经历、创新成果简介、论文发表、科研项目、获奖情况以及学术兼职等)发送至意向高校联系人并抄送至主办单位邮箱(tjdi.ddc@tongji.edu.cn),邮件注明“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姓名”。


2.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学校将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并对受邀者发送邮件邀请函。


联系方式

同济大学

简介:https://tjdi.tongji.edu.cn/

联系人:严莉莉

联系电话:021-65986673

邮箱:tjdi.ddc@tongji.edu.cn

东华大学

简介:http://fzys.dhu.edu.cn/9734/list.htm

联系人:刘慧慧、边菲

联系电话:62373608-816;13816916991

邮箱:liuhh@dhu.edu.cn;bianfei526@163.com

华东理工大学

简介:https://art.ecust.edu.cn/#

联系人:安大地

联系电话:13818320809

邮箱:61915633@qq.com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简介:https://yssj.sues.edu.cn/15838/list.htm

联系人:罗曼

联系电话:18721900021

邮箱:79087471@qq.com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简介:https://artdes.sit.edu.cn/

联系人:朱艳

联系电话:13816013068

邮箱:370998912@qq.com



关于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由同济大学牵头,同城协同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建设。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是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载体。研究院紧扣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需求,把握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正在发生深刻转变的机遇和挑战,瞄准“通过设计驱动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同城协同,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协同五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打造以科学研究促学科发展的设计学科协同发展平台。






阅读更多:


Aldo Cibic:这里的每一件家具作品都有着一个快乐的灵魂

课程成果丨2020级工业设计:技术驱动,健康未来

D&I实验室系列丨机械臂实验室 RoboticArm Lab

《She Ji》学报第廿八期导览

祝贺!我院可持续设计小组获“2022全球学生环境挑战大赛”智慧环境赛道冠军

同济设创,首支获得全球生物设计挑战赛大奖中国代表队

课程成果丨Studio2策展 · 设计史「循·常 Back to LOOP Days」在线展览

选择高贵的态度面对人生!娄永琪寄语2022届毕业生【全文】

跨越山海 相约未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举行

榜样的力量 | 2022届D&I本科优秀毕业生风采展

祝贺!我院学生获2022年iF设计新秀奖

《人民日报》专访娄永琪:让“设计+”赋能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同济设创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全覆盖、三专业获评A+!

祝贺!我院校友孙大旺再获美国传达艺术奖卓越奖

我院师生在《Neural Networks》期刊发表论文

祝贺!同济校友刘硙担任《The Design Journal》联合主编

我院iDVX实验室发布叙事可视化图表库 Narrative Chart(纳图)!

喜讯!我院教授设计作品获国际一流美术馆永久收藏 

聆听可见的未来——《声音设计》课教学随笔

通知丨2022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优秀学生暑期学校活动

通知丨2022年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优秀学生暑期学校活动

王小慧艺术馆×D&I 丨“10000个笑脸”万人共创艺术行动

祝贺!同济与东伦敦大学联合赛队成功入选奥兰治县可持续发展十项全能竞赛(OCSD23

娄永琪:教育可能是最需要注入设计思维的,因为它关乎未来!

大奖花落谁家?“中国元未来低碳民宿设计大赛”获奖结果出炉!

2022QS排名升至12,D&I连续五年领跑亚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