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佳贵 | 老将新声:裘廷梁与钱基博的白话文辩论

文汇学人 2021-12-26

在收到裘廷梁的第二封信后,钱基博复信说,自己的观点是“语体文也不容易做”,却被对方扣上“反对语体文……反对普及教育”的帽子,只好无奈地表示“不说了,敬祝您老人家康健”。同时,钱基博又致信同乡友人李康复(默渊,1890-1967),谈论此事,称裘廷梁他老人家“盛气虎虎”,“真正老当益壮”,只是对自己存在莫大的误会。但钱基博还是说:“现在地方老辈像他老人家肯拿‘教育’两个字做前提来教训我们,狠是不多,无论他的话怎样,他的意思终是正当。


老将新声:

裘廷梁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


文 | 徐佳贵



裘廷梁(1857—1943),字葆良,别字可桴,江苏无锡人(民国初年始以别字行,本文仍通称裘廷梁)。今人通常想到的是他在戊戌维新时期主办《无锡白话报》(自第5期起更名《中国官音白话报》)的事迹,而在该报停办后,历史的聚光灯便似乎从他身上彻底移走。事实上,裘廷梁一生关注白话文,他晚年编定的《可桴文存》(1944年版,以下裘氏文章未标出处者均引自该书),专门辟出“白话文”一大类,这一做法在其侪辈的文集中堪称罕见。五四时期,他与同乡后进钱基博(1887—1957)之间的一场辩论,也值得从他这位白话文运动先驱的角度,再作一番梳理。

裘廷梁晚年照(前排居中,1940年),引自《杨恺龄自订年谱》,1991年自印本,无锡市图书馆孟明锋先生提供

 

1920年,无锡的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教员钱基博编撰成《语体文范》一书,7月出版后,于8月间便寄赠一册给时已寓居上海的裘廷梁。约三个月后,裘廷梁致信钱基博,对该书展开批评。此次二人往来信件共计四封。裘廷梁的两封信(总第一、三封信)分别于1920年11月9-15日及1921年1月27日-2月4日、12-13日,连载于无锡地方报纸《新无锡》的副刊《新无锡墨林》;钱基博的两封信(总第二、四封信)则分别于1920年12月19-20日及1921年1月31日,载于无锡的另一大报《锡报》(此年月日的《锡报》《新无锡》均为无锡市图书馆藏)。其间双方所用文体与讨论主题一致,即都是用的白话文。


在《语体文范》中,钱基博强调,白话文也必须重章法、讲修辞,因此不见得比文言文易做。裘廷梁则视白话文较文言易做为理所当然、妇孺皆知,第一封信中便对钱的意见感到难以理解。他强调,文字本身与其说足以成“学”,不如说是“求学的器具”;他将文言比作“金类的鼎彝”,白话则为“磁(瓷)类的壶碗”,虽然瓷器“有精粗美恶的不同”,但粗瓷器“也一样可以达到他使用的目的”。当前国势危殆,“万不能再用鼎彝”,国人所亟需者乃“日用品”而非高级玩物,故此“白”进“文”退的革新势在必行。

钱基博编著:《语体文范》,无锡锡成印刷公司1920年版

 

这一思路,不宜径以简单粗暴视之,而是与他在清季的思考实践有明确的连续性。如所周知,晚清以降白话文运动的通常思路,是以之为面向普通民众的教育“普及”手段。裘廷梁与不少同辈有所不同的一点是,他认为中国传统上民众“读书”的机会其实不少:“微独士族,商人子弟,尽人而读之;工之子弟读者十七八,农之子弟读者十五六,少者一二年,多或三四年五六年七八年,年十三四而后改就他业,尤多者。”问题是,这种普及流于表面,因读书之后依然“不通古今,不知中外,不解字义,不晓文法,商不知角逐,工不知创造,农不知变硗瘠为膏腴”,这一因“学究教法不善”,二因“中国文义太深”,对于“文义太深”,他以为“设法浅之而可矣”。(《<无锡白话报>序》)换言之,裘廷梁实是早早将问题要害转向了多数人读书的“效益”,即如何通过读书产生真正适宜的“思想”,以此指导实践、强国富民,而非仅仅考虑如何将读书的机会与行为本身予以普遍化。


在此思路基础上,裘廷梁宣称:“进化何恃?恃文字。其与人,犹衣食之不可一日离也,故他国文字,为布帛,为菽粟,而吾国乃以为珠玉,固宜天下之寒饿者多矣。”(《锡山秦氏文钞序》)“布帛菽粟”与“珠玉”的对比同前述“壶碗”与“鼎彝”的对比如出一辙,均体现了裘氏对文字文学的十足工具性的理解。他且曾对比先秦与秦汉以后之文,称“周秦间善为文者,皆有绝类离伦之学,挽回世运之志”,之后历二千年以至今日,则是“文愈富而学愈贫”。“文富”是金玉其外,“意卑”则为败絮其中,倘要真正改良风气,便唯有重新将学习重点从“文”这种形式,移向“思想”或“学”之类的“蕴于内者”。(《覆秦淡如先生书》)


对“文”的这一态度,与裘廷梁对“新学”“科学”的热情直接相关。在当时背景下,“蕴于内”的“学”,无疑应当包括、甚至有时会主要指向“新学”。戊戌维新阶段,裘廷梁即对其时盛行的“中体西用”说明示反感,讥之为“以牛为体、以马为用”,“不明格致治平之理,欲前复却,坐失时机”,这一讥讽后来得到严复的引用。(《复严几道书》)其间,他尤重可以比附中土格物致知之学的自然科学,其推崇“科学”的立场之坚定,在其侪辈之中应属佼佼者。在相当程度上,这又是基于他对中外古近历史的整体理解。其时,一种“U型”西洋史分期,即辉煌的古典时代-黑暗的中世纪-近代西方复兴的三阶段分期,已经传入中国。中土趋新知识人糅合本国历来对上古三代的尊崇与此种外来分期,也开始鼓吹辉煌的先秦时代-消极负面的秦后二千年-有望化危为机的当前时段这一三阶段的历史观,并为各阶段注入新的内容重点。裘廷梁着力凸显“秦前三千年”与“秦后(有时称汉后——引者注)二千年”在学风与文风上的差别,后来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成一体的“国粹”论。他称,先秦孔、墨诸子重视真正的“格物”之学,此为中国真正的“国粹”;孔子所谈的“物”“器”即是百姓人人所知之“物”“器”而非别有所指,只是秦汉以后士人越发轻视器物与劳力,专务神秘缥缈之学,致此“国粹”中绝。至于西人,则在数百年前将西方自己的科学“国粹”重新光大,发扬至今,中国倘要再度研求“国粹”,眼下便“不能不假道于西人”。(《国粹论》《与从侄孙维裕书》)


要之,裘廷梁以中西各有“国粹”,而科学为中西“国粹”的共通之点,其动机、内容与一般抱残守缺者迥不相侔。他是基于“非科学不足言国防,非科学不足言生产”的现实判断,意欲打消国人对于文化判分问题的无尽纠结,破除国人深入探究近代科学的思想障碍。而尊孔与尊科学,在他这里也是几无矛盾的,科学在所必倡,基于相似的理由,孔墨孟诸子学说与“秦前三千年”的传统亦无可诋毁。他曾撰文批评顾颉刚《古史辨》,与吴稚晖等人的批评思路类似,称相比西人用“科学方法”“发明自古未有之新器”,顾颉刚却用此方法“意欲推翻自古相传之古书”,乃是将“科学”用错了地方。(《驳顾颉刚<古史辨>》)


此外,裘氏对于新学、科学与“文”之关系的见解,尚有早年亲身经历的刺激。晚清无锡曾走出华蘅芳、华世芳、徐寿、徐建寅等享誉全国的算学与科学名家。裘廷梁早岁亦曾得华蘅芳传授“天元术”,华氏“文字力求浅显,如口说”,令自觉“驽钝”的裘氏“亦能领悟”。之后华蘅芳曾特地为《无锡白话报》撰白话文,介绍加减法,“其言务求详尽,人人能解”,却因报刊篇幅有限未即登载。因此“败兴”的华蘅芳之后不再供稿(《题华若汀遗诗后》),这次令裘廷梁深感遗憾的经历,应也强化了他将“文”定性为研求推广“学”之工具的执念。


总体上讲,裘廷梁侧重从实用工具的角度理解“文”,相当程度上是在学理与实践的交界面上考虑问题,而非专注于学理的圆融。不过,相似的地方经历,不一定会导出类同的见解。钱基博早年在乡也参与组织过“理科研究会”,对自然科学有过自行研究,但他更视“文”本身足以成“学”。他不否认表达思想学理这一功能的重要性,但不认为这是“文”之改革唯一的关键面向。收到裘廷梁的批评后,他在复信中强调他不至于如一些“国粹派”老先生一样一味保守,可也不会如裘氏一样“迷信”白话文,如同在轮船造好之前不应舍弃帆船,在白话文真正完善起来之前,他不会赞成废弃文言之论。

裘、钱二人往来共四封信件曾以《致钱子泉书》《复裘葆良先生》《再致钱子泉论语体文书》《复裘葆良先生(引者按:与前同题)》为题一并收入《无锡县教育会年刊》第2期(1921年)

 

事实上,裘廷梁虽极力主张白话文,但也没有确证表明他要尽废文言。清末时,他曾与坚决反对白话文的同乡友人邓濂(似周)争辩文白优劣,其间提出“好古者任自为之”,即承认可以允许少数人凭兴趣或天才专攻古文。(《<顨盦集>序》)五四时期,在致钱基博的第二封信中,裘廷梁所认为的可以让少数人为之的“文章”“文学”,依然主要指向文言,或至少无意对此安顿“少数人”的领域再作白话与文言的区分。


相比之下,钱基博对新文化人大力“改造”白话文、从而让白话文在担负普及之责以外再主宰“少数”文学高才之领地的意向,给予了更多关注,但对新文化人实现该意向的信心颇不认同(思路也较复杂,俟另文)。从这个意义上讲,钱、裘二人的侧重点其实是错开的:裘廷梁一直视“多数人”福祉与“少数人”才性的分别为第一位的问题;而钱基博则聚焦于本身足以成“学”的“文”,对“多数”“少数”的判分并不敏感。表面上看,裘廷梁此间的立场,较小他三十岁的钱基博反而更“新”;但实际上二人各有倾向与洞见。就裘廷梁来说,一方面,裘氏原本不主张突出“士”与“农工商”的区隔,五四时也赞同多数的“士”(泛指读书人)也应使用白话文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他仍视“形式”学习的投入与“思想”更新为“彼长必致此消”的关系,更重视如何节约前者,以为后者腾出空间。反倒是钱基博,较多注意到了新文化人关于白话文“改造”本身的思考,只是在观察中紧跟潮流,却终于促使钱基博站到了相对“保守”的立场上。


在收到裘廷梁的第二封信后,钱基博复信说,自己的观点是“语体文也不容易做”,却被对方扣上“反对语体文……反对普及教育”的帽子,只好无奈地表示“不说了,敬祝您老人家康健”。同时,钱基博又致信同乡友人李康复(默渊,1890-1967),谈论此事,称裘廷梁他老人家“盛气虎虎”,“真正老当益壮”,只是对自己存在莫大的误会。但钱基博还是说:“现在地方老辈像他老人家肯拿‘教育’两个字做前提来教训我们,狠是不多,无论他的话怎样,他的意思终是正当。”钱氏请李康复将此番辩论文字编入1921年的《无锡县教育会年刊》,一是不没“老人家一番意思”,二是以助教育界中人思考如何改善“文”的教授方法。钱基博也肯定了裘廷梁“作文”是为了“试验思想”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有助于反思当前国文教学中“咬文嚼字”的弊端。(钱基博:《致李康复先生》,《锡报》,1921年2月1日)


而裘廷梁后来也称,这场辩论和晚清时自己与邓濂的辩论内容、方式“绝异”,但均可供“治无锡报史、教育史之资料”。(《<顨盦集>序》)时至今日,文白之争似已尘埃落定,但裘廷梁这位白话文运动“老将”在五四时期的思考,以及地方性辩论中同样复杂的思路交缠,依然有余音如缕,耐人寻味。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更多相关文章:



段义孚 | 浪漫地理学是否可以存在

陈斐 | 意义如何“激发”?——关于域外汉文学(东亚唐诗学)研究的四点断想

刘皓明谈品达诗歌里的古代奥运会

王瑞来 | 日本是何时产生的?

方益昉 |  1862年的海归学人圈与西医东渐

冯志阳 | “编码”非欧洲世界——旅行书、博物学与全球化建构

邹波 | 1921年的鲁迅与日本作家 

卢铭君 | 歌德与曼佐尼 ——德意文坛的一场“相知”

陆晓光 | 作为节气诗人的陆游 ——古川末喜新著《二十四节气与汉诗》读后

王启元 | 近代中国城市化中的北外滩

朱玉麒 | 龟兹石窟题记与丝绸之路文献整理

蒋杰 | 中共“一大”为何在“树德里”召开

孙华娟 | “霜柿”、“橄榄”与宋诗

邬可晶 | 《老子今研》 ——带你重新认识老子

何兆武谈汉译名著 | “有益的知识可以影响一生”

沈建中 | 近楼受教似“学徒”

王启元 | “文科生”与“读书法”

何伟文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学科大融合

谭牧 | 《穷理查历书》的时代刻度

陈尚君 | 赵昌平的唐诗研究

韩进 | 江南画史上的几个清代片段

萨义德:周旋于“两个世界”之间

韩天衡谈印学的过去与未来

郑幸 | 日本汉学家古城贞吉的中国之行

在海格特公墓“守护”马克思

虞云国 | 《大宋宫词》中的宋真宗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

蒋寅 | 在中国发现批评史

唐雯 | 评聂溦萌《中古官修史体制的运作与演进》

碑林的化石和月球的土壤

韩汉君 | 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者——怀念恩师雍文远先生

艾俊川 | 如何理解《红楼梦》中的“烫蜡钉朱”

李刚田 | “展览时代”的书法创作何以“艺文兼备”

赵平安 | 伴着汉字起舞——谈谈文字守正与书法创新

彭锋 | 从中国美学传统看今日书法

纪念 | 与郭若愚先生交往记事

秦蓁 | 柳亚子与顾无咎手札跋





投稿邮箱

wenhuixueren@139.com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wenhui_xr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