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俞吾金 | 什么是自我的困境?

文汇学人 2021-12-26


这里说的“自我”的困境,也就是“自我”在精神上、心理上等各方面所陷入的困境。下面着重分析“自我”困境的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科学技术的凯歌行进和精神世界的失落与痛苦】

  

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到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任何人都无法对这种成就加以否认,就是那些闭眼不看现实的极端分子,可能对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横加指责或否定,但是,当他们去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去乘飞机,不得不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打交道。虽然他们以浪漫主义的方式,对自然表示一种无限的亲和性,但如果真的让他们生活在南美洲的丛林中,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电话,他们一定会逃出来!这些人在理论上常常显得矫揉造作,他们批判科学技术的时候,仿佛是在追求一种向纯粹的、原始的自然的回归,实际上他们真正希望回归的是以当代高科技为媒介的自然。所以,他们追求的自然已经变质,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个原始的自然了。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人是宇宙中的一颗微粒,但人的大脑却可以包容整个宇宙。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可以把宇宙作为一个对象加以思考、加以包容。从宏观上看,完全可以说,科学技术和创造发明方面的发现和成果,我们已经亲身地感受到了;从微观上看,包括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纳米技术、基本粒子、夸克这类发现,也表明人类在这个方面的探索已经进入了很深的层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但是与这种程度相伴随的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失落与苦难。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一些传统的精神价值已经濒临崩溃。比如,现在人们都坐在电脑终端机前,仿佛回到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的“单子”的时代。莱布尼茨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概念是“单子”(monad)。据说,单子是没有广延的、自我封闭的实体,它们相互之间是不同的,也是无法直接进行沟通的,因为它们没有窗户,它们都是单独存在的,但是通过所谓的“先定的和谐”,它们可以相互感应、相互交流。正像坐在电脑终端机前的、孤独的当代人通过internet进行交流一样。

  

讲到这里,我们也很容易联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的荒诞派戏剧家。其中有个代表人物叫尤涅斯科,他写了一个著名的剧本,名叫《秃头歌女》。在这个剧本里,写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年男子在乘火车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中年妇女,他们开始攀谈起来,相互询问到什么地方去。后来发现,他们去的是同一个城市、同一条街道、同一幢楼、同一个房间、同一张床,原来他们是夫妻!作者之所以采取这种夸张的写法,目的就是为了表明当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和疏远。尤涅斯科的另一个著名的剧本叫《新房客》,这个剧本讲到,一对夫妻在搬家的时候,发现家具是如此之多,物的世界是如此之丰富,以致于他们的新房间完全被家具塞满了。他们不得不把天花板打开,用吊车把家具一件件吊进去,而他们只能缩着身子坐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尽管这样,外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家具正被运送来。作者这种夸张的手法同样表明了物的世界对人的世界的统治,表明了当代社会中物的主体化和人的物化、异化。


这种情况,正像有些学者特别是德国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所强调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现代技术的背景下,“人已经被连根拔起”。也就是说,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根基,成了在水面上到处漂浮的浮萍,人已经无家可归(homeless)。


【第二种是:媚俗意识的蔓延和批判意识的丧失】


所谓“媚俗意识”,就是对外界的那种非常庸俗的东西加以认同,就是缺乏一种真正有效的批判意识。从“媚俗意识”蔓延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且来分析以下现象:

  

一是人们讲得很多的现象——“跟着感觉走”。这种现象特别表现在美学研究上,所以我在去年第一期的《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美学研究新论》,专门对当前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判。现在不少人信奉的美学观念是病态的审美观念。比如说,在当今的审美观念中,什么样的对象才是美的?一个女孩的消瘦、苍白就是美的。先是消瘦和苍白,然后再加上胭脂和口红。也就是说,用人为的、外在的方式来表明她是健康的,她的脸色是红润的。她不愿意她的脸色本来就是红润的,即源自她的健康肌体的那种红润,她宁愿她的脸色的红润是从外部附加上去的,就像人们把邮票贴到信封上一样。记得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与生活》一书中曾经说过:当我们见到农村中的美丽姑娘的时候,发现她们的健康的体魄和红润的脸色都是发自肌体自身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民歌中歌颂的美丽女性都带着健康的、红润的肤色,但在我们这个时代,健康的肤色却成了附加上去的东西。

  

二是人们的思想跟着传媒、广告走。传媒、广告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人们的生活。它们说什么商品好,人们就去买什么商品;它们说什么电影好看,人们就去看什么电影;它们说什么书有意思,人们就去读什么书。比如,报上登出一篇文章,说水果应该饭前吃;不久以后又登出了另一篇文章,说水果应该饭后吃。一个小孩失去了方向,干脆吃一口饭,再吃一口水果。其实,从哲学上来考察,任何时候都是“饭前”,任何时候也都是“饭后”。传媒、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引导作用归根到底表现为海德格尔所描绘的“常人”(das Man)对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常人”无处不在,但到处找不到。这是什么意思呢?海德格尔这里说的“常人”并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指人的一种类型,“常人”统治着人们的思想,支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失去了批判的向度,成了只与周围世界认同的、单向度的人。


无论是跟着感觉走,还是跟着传媒、广告走,都使人们失去了独立的“自我”,都使媚俗意识不断地泛滥,从而导致了人们的批判意识的普遍的匮乏。


(本文节选自俞吾金教授于2002年5月28日在复旦大学所作讲演《走出自我的困境》,刊发于《文汇报·每周演讲》,2002年8月25日)


编辑:晨文


更多推荐:



《七步诗》之外的曹植

仲威:我想倡导古人在碑帖上的审美和价值观

陈正宏 | 吴越争霸中令人震惊的细节

王子今 |《史记》“芬芳”笔墨:秦汉人的嗅觉幸福

温故 | 顾道台的十万雪花银

毕加索诞生140周年 | 毕加索的遗产:悖论与谜题

陈尚君《诗唱大唐》:唐诗是由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感情、有欲望、有爱恨,也有能力的人,活生生地写出来的

现场 | 德国古典美学新探

高明 | 西医来华与华人社会

流动的丰盈 | 身份模糊的狗

鲁惟一、周锡瑞、叶嘉莹获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温故 | 大学建筑中的“向经典致敬”

温故 | 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wenhuixueren@139.com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