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她扛起Ⅴlog大旗,与小伙伴们坚定走向新闻语态突围战

赵畅宇 传媒评论 2023-03-14



全文共4013

阅读大约需15分钟


赵畅宇,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新闻部记者、责编、主任助理,80后,200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从业11年。2017年被评为杭州市文广集团首届名记者,多件作品获省市新闻奖。


2019年11月,央视新闻主播康辉的“大国外交”系列Vlog,引爆网络。Vlog从日常生活记录,开始越来越多地和新闻报道形式结合。第一人称的个性化视角,转换了报道角度,更真情实感、生动平实。那些看起来“不够标准”的自拍镜头,取代了原本严肃工整的新闻出镜。草根的语言,取代了照本宣科。民生新闻,如何在融媒体时代这场新闻语态的突围战中,找到自己的路子?


1

敢于尝新,永远不嫌自己“老”



2019年临近年底,我们西湖明珠频道新闻部,开了一次Vlog学习会,发起一场部门“Vlog大赛”。记者、摄像、制作、主持人,每个人都要完成一件Vlog作品,参与评比。可以是新闻,也可以是日常生活。最终,大家交上来的作品,超乎我的意料。


貌美的90后新媒体小编,去了万松书院,直击自己尴尬的相亲过程;年过45的责编男神,把楼上半夜漏水,自己家里水漫金山的故事拍了下来;年近50的摄像大叔,记录了自己早出晚归的一天,早上6点起床,给高三的女儿做拌面,然后开车送女儿上学,再从余杭开车来上班,急急忙忙又准备摄像器材出发。摄像大叔从来都是拍别人,这是第一次拿起手机拍自己。他说,一个自拍镜头就认真地拍上四五遍。


不畏惧年龄,敢于尝试。每个人都在认真地讲述自己的故事。生活百态,活色生香。最后,摄像大叔拿到了大赛三等奖,让很多年轻记者都“膜拜”。大叔都上了,还一鸣惊人,你还有什么好矜持的?还有什么好畏难的?


从讲自己的故事,再到讲别人的故事。一年多来,我们一直在摸索新闻语态的改变。改进、复盘、学习,再改进、再复盘、再学习……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发挥大家潜在的力量。疫情袭来的2020年初,《明珠新闻》推出“平凡的力量”Vlog系列。7位记者,每个人分头去体验、去记录奋斗在抗疫一线的普通人的一天。出发之前,我和记者商量怎么去拍摄的时候,大家都心里没底,有记者甚至焦虑得晚上失眠掉头发。但是重压之下,采访收获颇丰。


一些摄像机不容易捕捉到的“金句”,就在记者拿着手机,边走边聊的过程中冒了出来。嗓子喊哑的社区女书记,脚步快到记者跟不上,蹦出一句“女同志当男同志用,男同志就是奥特曼”;疲惫的外卖小哥夜晚下班,回到转不开身子的出租房,吃着泡面说这一天很充实快乐;19名景区大厨为了给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做饭,主动自我隔离20天,天天晚上睡地板,回不了家的外地夫妻互相抹着泪彼此加油。其中好几条片子,我一直不敢反复看。只要一看,哪怕是时隔好几个月,我依然会止不住落泪。记者说,你也太夸张了,哪有那么感人?我想,打动人的,可能就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或者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特殊时期,人与人的彼此守望,在我们记录下的这些平实的镜头里,真切不做作。


沉下心来,融入他们的世界,和他们一起经历。这是Vlog镜头最动人的力量。


去年6月,我去湖北恩施采访脱贫故事。除了制作新闻专题的任务外,我还额外给自己加了工作量,用手机记录了大量采访花絮和故事。采访路上,有位扶贫干部突然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眼泪打转。那天是父亲节,几乎从来不主动打电话的儿子,在电话那头,说了一句“父亲节快乐”,整个过程都被我用手机拍成了《被惊喜砸中的爸爸》Vlog。在恩施海拔1000多米山顶的茶叶扶贫基地,我偶然撞见了工作人员的一顿晚饭,于是,拿着手机跟她们边聊边拍。质朴的笑,触动人心。就有了《记者小姐姐带你看恩施山顶秘境》Vlog。扶贫的改变,就在路上的点点滴滴。手机剪辑、上花字、加特效,我完成了总共7个Vlog小故事,在新媒体首发。《你不知道的恩施土家族》,讲述了以前没有高速,土家族人要走吊桥、经历背篓上的童年以及婚嫁习俗的趣事。另外还有《扶贫医生的“家”》《扶贫车间里的“金叶子”》《恩施出发200公里,去鹤峰等同于“冒险”?》《什么是好日子?》等等。


除了特别策划外,我和同事们,开始在日常新闻采访中,更多地创作短视频。动漫节、双十一、杭马、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些作品不再拘泥于解说词。记者的现场体验,配上音乐、字幕、包装。画面传递的信息量更大,制作更用心,传播效果也更佳。

2020年6月,在恩施采访拍摄的系列vlog花絮截图

2

头脑训练“scene by scene” 

是观察也是架构



尝试小视频制作,是2019年我在新加坡学习的时候,迈出的第一步。2019年7月,我申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亚洲媒体研究员项目(AJF)。总共16名亚洲记者,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三个月。课程项目中有大量的实战训练,包括新媒体传播、跨文化传播、摄影摄像等等。每次遇到workshop,两三天里的内容相当密集。每天还要完成作业,第二天大家挨个展示、讨论、评价。


8月的一天,我最怕的那门课,终究是来了,叫做“narrative writing workshop”(叙事写作工坊)。我有预感,如果要完成英文报道,那没准是我整个项目里的“翻车”之作。课上,华盛顿大学的客座教授Janet,带来了一篇纽约时报战地记者的范文。记者用个人化视角,描述了一个小男孩遭遇炸弹袭击身亡,带着血迹,躺在冰冷架子上的情景。一幕幕的视觉感,如同电影片段的行进。字里行间,没有什么高大上的难懂词汇,也没有精心雕琢的形容词。但我能察觉得到,记者在表达对战争意图的质疑,和对平民造成悲剧的痛惜。


当天晚上的作业,就是要写一篇个人视角化的scene by scene(场景化叙事)的叙事作文,500字,主题自找,第二天一早8点前交稿到邮箱。


这不是常规新闻报道的写法,更像是写分镜头脚本。别人能够通过你的描述,在脑海产生一个连贯的画面故事。这是scene by scene的一种训练方式,作为电视记者的我,迅速领悟。


晚饭时分,我把采访目标锁定在学校附近的西海岸小贩中心。美食小贩,在新加坡有着太多祖祖辈辈的奋斗故事。我一边吃着海鲜汤,一边观察起座位旁的小店。发现有家酿豆腐店,打烊步骤,繁琐到令我惊讶。大半个小时过去,店主阿姨仔细擦拭着货架,连金属架的直角细缝都不放过。和周围店家共用的墙头,她都擦了一遍又一遍。如果店主阿姨不是出于对这家店铺的爱,不会把日常的收摊打扫到这个份上。


于是,我把收摊的一幕幕场景,在手机备忘录里做了记录。一观察,又是大半个小时。等到阿姨清理完,我上前做了采访,熬夜完成了500字的英文写作。更确切的说,是把我脑海里的“scene by scene”画面,替换成分镜头的文字。


第二天一早,每个人都领到了一叠打印成册的作业合集。大家挨个念完,挨个点评分析后,教授对我的这篇评价,居然是“perfect”。她说,这就是她想要的。场景化的描述,朴实无华,却有着细节的力量。文字语言,成了视觉镜头的行进。


在融媒体短视频时代,新闻语态的改变,意味着流程改造和意识改变。我在琢磨中发现,scene by scene的训练,就是必备技能之一。


日常采访拍摄的过程中,记者既在观察,也在架构。采访中,需要不断问自己,这段素材我要放在什么位置?怎样去呈现?素材和素材怎样的拼接才会更具匠心、更有创意?尤其是做新媒体短视频的时候,带上个人化视角的画面头脑训练,更重要。记者同时要具备编导意识,用一种后期架构的思维去倒推前期的拍摄,需要和摄像多番沟通。采访拍摄结束,电视记者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由不同景别的画面连成的一个初步“视频工程”了。

2019年7-10月,和亚洲记者一起,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参与AJF(亚洲媒体研究院)项目


3

融媒体时代,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这一年的突围战,我们团队里转变最大的一个工种,就是“摄像”。以前,他们的拍摄,更像是记者的眼睛。但现在,他们冲锋在前。90后摄像,成了新闻语态转变的先锋,变身全媒体记者。


装备,减负了。以前拍新闻,标配就是三大件:20多斤重的大机器、带上机头灯,再负重扛一个大脚架。有时候还要背上砖一样重的电池。如此的搬砖人,刚走出大楼,就已经气喘吁吁。现在,标配换成了两大件:一个双肩包,一个小脚架出门。双肩包里,装着高质量单反、稳定器、小蜜蜂、灯。如果是任务简单的小视频,一只轻便的单反,足矣。只身一人,就撑起了一条短视频。


拍摄,更灵活了。短视频的拍摄视角相当丰富。gopro、无人机、单反,都在灵动中追求视觉效果的最大化。固定镜头,被这些运动镜头代替。在一些犄角旮旯的场所,单反的运动灵活性远超大摄像机。特别是长镜头的代入感,可以把观众引入到沉浸式的体验当中。用单反做采访的时候,采访对象受到的压迫感和注视感,也比大机器的时代减轻了很多。采访对象能用更轻松的状态来面对镜头、表达自己。这一年里,我们摄像做起采访来,提问就像拉家常,比一些传统记者的采访更接地气。


角色,更多元化了。记者、摄像、制作,传统意义上是有着明确分工的三个工种。但现在,一个全媒体记者,就身兼了这三个工种,甚至还要具备编导的统筹意识和新媒体小编的“爆款”思维。于是,从生产流程来说,先要去构思一个主题,然后带着策划去拍摄素材,拍摄完后迅速导入手机,熟练运用手机剪辑软件做处理,独立成片,最后在融媒体平台上直接推送视频。一气呵成的这个流程,我们的全媒体记者做到了。


2020年12月9日,蒙古国捐赠的羊肉在完成检验检疫后,终于可以分发给浙江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了。我们的记者兵分两路,一路赶到勾庄的分发现场,一路赶到医院,看大厨怎么制作。在勾庄,我们的全媒体记者丁伟平,一人就拿着手机完成了《蒙古国捐赠羊来杭州啦》的首场直播。他一边拍摄,一边和网友互动,一边还要随时关注分发现场动态,帮“好奇宝宝”一般的网友现场答疑;2021年寒潮来临,杭州不少老小区水管冻裂停水,记者赵巍迅速开启微博直播,跟着抢修人员上门;地铁渗水事故发生后,张泽涵启动微博直播,他多次打开地图,告诉大家目前的调查进展,请网友一起来出主意,寻找渗水事故的源头在哪里。


如果不是这一场被市场倒逼着推动的新闻语态变革,根本发现不了我们的记者、摄像中,还能“炸”出这样的大神。很谢谢这群一起打拼的小伙伴,逼着自己迈出了不敢想象的一步又一步。“新闻因人而生动”,这是《明珠新闻》不变的理念。带着初心上路,感受时代的脉动。


原创:赵畅宇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新闻部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我与党媒的情缘④|而立之年,我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党报记者

我和党媒的情缘③|像蒲公英种子一样播撒“最美”

丁真为啥突然爆红?传播学者为你细解网红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和方法

建设性新闻传播:看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如何高出一筹

突发新闻现场,照片与视频可以兼得吗?

我和党媒的情缘|18年,我和金华日报副刊的故事

我和党媒的情缘|从农民到高级记者

地市报业和广电,是分是合?

撰写的论文连续四年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2次中国新闻奖,这位新闻人是怎么做到的

从新闻中挖“新闻”,居然挖出了中国新闻奖!

入职3年的95后小伙摘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他的心得是“勤能补拙”

近3年15件作品获浙江新闻奖等奖项,她说:记者是一个挑战生命力的职业

“我和党媒的情缘”征文启事

下了新闻播报台,就奔带货直播间?广电主播直播带货风险多多必须规范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cmpl@8531.cn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


欢迎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