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鲁克| 对美的质感与不懈追求

彼得·德鲁克 王育琨频道 2021-11-23


喜马拉雅有声读物:《任正非找北》




一生对美的质感与追求

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什么是带着爱去工作?是带着深情播种,带着喜悦收获,仿佛你的至爱将品尝果实;是将你灵魂的气息注入你的所有制品;是意识到所有受福的逝者都在身边注视着你。——纪伯伦



01
对美的质感

德鲁克《激发我一生的七段经历》,更为明确一点,是有七个桥段激发了他一生对美的质感和不懈追求。德鲁克把他一生的起点,放在了一次偶然观看威尔第的歌剧《福斯塔夫》。一个80多岁的老剧作家,当时活到60岁的人都不多,激情饱满,还说出了那么有魂魄震慑力的话:


”我作为一名音乐家,毕生都在追求完美,可完美总是在躲着我。我觉得自己完全有义务再试一次。“

这是威尔第在写《福斯塔夫》剧本时说的一句话。这段追求完美的话为德鲁克树立了目标和理想。这是他人生的开启。他当时就下定决心:


我将一生追求完美,尽管我非常清楚,完美总会躲着我。




02

接近美 接近神 接近道


我说过这个故事(王育琨:接近美 接近神)。一次去日本考察,一位日本匠人说了六个字,深深震撼了我。

她经营一家传承了1300年的明火烤年糕店。我问她,您德高望重,有十几位员工,为什么还要在第一线烤年糕?

她一边躲着火苗,理了理头发羞怯地说出了6个字:

“接近美,接近神。”

这六个字,深深震撼了我,给了我无穷的价值。

我还由此想到再加上3个字,9个字可能涵盖的东西更多:

接近美,接近神,接近道。


这九个字,不仅仅揭示了成为巨匠的第一性原理,也揭示了经营营管理的第一性原理,还揭示了万事万物第一性的原理。这是在说,只要我们创造出了真正的美,我们就会见到自性神明,就会进入“天人合一”的神明。

当年德鲁克观看《福斯塔夫》受到的冲击,跟我见到日本匠人受到的冲击一样。我意识到了,人活一生,就是不断创造不同凡响的美。

在今天的语境中,当“天人合一”的意向与先进科技融合,就会出现大美;当一个人把他的心血和灵性全部注入大美时,他也就做到了极致:

至美 至善 至真 至诚


如何做到至美至善至真至诚呢?

惟有向世间的苦出行,找到创造大美的使命和方向;向自己的苦处行,拿出大美技术绝活。惟其如是,方可以呈现尽性之道: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德鲁克牢牢抓住了创造“大美”这个使命,在一点一滴上勇猛精进。

03
众神看得见美

美在哪里?他始终记得雕塑家菲迪亚斯的教诲:


“众神看得见美”!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他,从那以后他就信守这条原则。追求美大部分场合不是给人看,而是给神看。哪怕只有“神”注意得到,我们也必须追求完美。很有点纪伯伦味道:


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渴望;一切的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虚空的,除非是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什么是带着爱工作?是用你心中的丝线织布缝衣,仿佛你的至爱将穿上这衣服;是带着热情建房筑屋,仿佛你的至爱将居住其中;是带着深情播种,带着喜悦收获,仿佛你的至爱将品尝果实;是将你灵魂的气息注入你的所有制品;是意识到所有受福的逝者都在身边注视着你。



04
持续地创造美

美是不断飘动的。美丑也是不断反转的。

要持续地创造美,德鲁克发现需要跨界通才。使命迫使德鲁克持续在不同领域学习,去了解新的学科、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为了持续地创造美,他一生见过太多丰富的形式。但是一直深深烙印在他心灵的是,他曾经的主编举行过的无数个刻骨铭心的工作总结会:


“主编总是从我们做得好的事情开始,然后讨论我们努力想要做好但又没有做好的事情,接下来再讨论我们努力不够的事情,最后严厉地批评我们做得很糟糕或者本该做却又没有做的事情。”


人是惯性的动物。履新之后,常常还做着以前做得心应手的工作。在众多赞扬声中,他有点飘飘然。创始人一通教诲,让他醍醐灌顶:


“你刚来这里的时候,我觉得你没什么了不起,现在也还是觉得你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愚蠢,简直是愚蠢到了极点。你现在成了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可是行为还受惯性支配。你想想看,你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才能在这个新岗位上取得成效呢?”


德鲁克可以持续创造美,还跟一个习惯有关。这就是定期复盘和反省。一项他坚持了50多年的工作就是:

每当耶稣会神父或者卡尔文教派牧师做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例如做出一个重要决策,都会把自己预期的结果记下来,在9个月之后再用实际结果进行对照。


这项工作让他发现自己什么事情做得好,自己的长处是什么;有哪些东西是必须学习的,有哪些习惯是必须改变的;哪些事情是自己没有天赋的,那些事情是没有能力去做根本不应该去尝试的。

本篇最为生动和意味深远的描述当属结尾:


05
经济学大师熊彼特的启迪

1950年的1月3日,父亲带着他一起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约瑟夫·熊彼特。

两位老人在一起尽情回忆往事,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突然,父亲笑出声来,问熊彼特:“约瑟夫,你现在还在想要留下怎样的名声这个问题吗?”

熊彼特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也跟着笑了。熊彼特30岁左右在自己两本重要的著作出版之后,曾经说过一段广为人知的话。他说,自己最想留下的名声是:


“欧洲最伟大的情圣和欧洲最伟大的骑师——也许还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熊彼特回答我父亲说:


”是啊,这个问题现在对我也还是很重要,不过答案不一样了。我现在想留下的名声是一位培养出六七名一流经济学家的教师。”


他肯定是看到我父亲那吃惊的表情,因而他接着说道:

”你知道,阿道夫,我已经到了一个知道光是靠书和理论留名远远不够的年纪。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那他就什么也没能改变。”


我父亲去探望熊彼特的一个原因,是知道熊彼特已经病入膏肓,来日无多。五天后,他撒手人寰。

熊彼特在撒手人寰前,却把一颗初心的种子播进了德鲁克的心田:


第一,我们必须问一问自己,到底想留下一个怎样的名声。


第二,答案会随年岁增长而改变。它会随自己的成熟以及外部世界的变化而改变。


第三,只有改变了别人生活的东西才是值得纪念的。


单就这个结尾看,德鲁克真乃大师手笔。在平凡的叙述中,却包含着惊人的大反转。不做太多的剧透。安心看完这篇文章,有些东西会启迪您的一生。

王育琨手记
2020.8.21


阅读精选:
王育琨:接近美 接近神
做企业就是造物!
伊隆·马斯克这个人!
本分人段永平
90后上市公司董事长天哥:我爸跟稻盛和夫一样
曹德旺的炼狱
邓小平1979旋风
稻盛和夫| 心灵塑造现实 心灵驱动现实
德国制造:造物造人
贝索斯马斯克的四维视角


一首优雅的钢琴曲,会让人卸下平日坚硬的外壳,流露出鲜为人知的脆弱与柔情,这种感觉会让人的情感得到释然,让人感到放松。这也是钢琴诗人乔瓦尼《一生为你》的魅力之一。


 

激发我一生的七段经历


彼得· 德鲁克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运用知识的人,要怎样才能取得成效?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与工作多年之后,在历经多年的变化之后,又要怎样才能一直保持成效?这个问题涉及的是个体,因此不妨从我自己开始探讨。


我先讲七段人生经历,它们教会了我如何一直保持成效、不断成长、不断改变,并在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不断实现突破。


高中毕业,我便离开了出生之地奥地利的维也纳市,去德国汉堡的一家棉纺产品出口公司做了学徒,那时我还不满18岁。我的父亲不是很高兴,因为我家世代都以政府公务员、律师、医生为生,所以他想让我上大学。可是,我已经厌倦学生生活,想要去工作。为了安抚父亲,我随便在汉堡大学法律系注了册。


那是1927年。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奥地利和德国的大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上课。学生只要请教授在登记本上签名就可以了。学生甚至不需要为了这件事情走进教室。他们只要给系里的传信员一点儿小费,传信员就会为学生弄到教授的签名。


出口公司的学徒工作极其枯燥,我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早上7点半上班,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4点下班,星期六中午12点下班,因此我有大量的闲暇时间。


到了周末,我便和另外两名同样来自奥地利,但是在其他公司工作的学徒去远足,在汉堡美丽的郊外游荡,晚上投宿青年招待所——我们是在册学生,因此可以免费住宿。


每周5个工作日,晚上我就泡在汉堡著名的市政图书馆里,图书馆就在我办公室的隔壁。图书馆鼓励大学生想借多少书就借多少书。一连15个月,我就不停地看书,看各种各样的德语书、英语书和法语书。



01

威尔第教我确立目标和愿景


那时我一周去看一次歌剧。汉堡歌剧院当时是(现在也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歌剧院之一。我当时很穷,因为学徒是没有薪水的,但好在大学生可以免费看歌剧。我们只要在演出开始前的一个小时赶到那里。在演出开始前的10分钟,那些便宜的座位如果还没有卖完,就会免费提供给大学生。有一天晚上,我去听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收笔之作——他在 1893年创作的《福斯塔夫》(Falstaff)。


该剧如今已成威尔第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但那时很少上演,因为歌手和观众都认为它的难度太大。


我完全被它征服了。我在孩提时期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那个时代的维也纳是一个音乐之都。我听过的歌剧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作品。那天晚上它给我留下的印象让我永生难忘。


我后来做了一些研究,非常惊讶地发现,这部洋溢着欢乐、对生命的热情和无限活力的歌剧,居然出自一位80高龄的老人之手!在当时年仅18岁的我看来,80岁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年纪。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认识年纪那么大的人。那时人们的普遍寿命也就是50岁上下。


后来,我读到威尔第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谈及,人们问他身为一个著名人物,并被誉为19世纪最顶尖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为什么在如此高龄还要不辞劳苦再写一部歌剧,而且是一部难度极大的歌剧。


”我作为一名音乐家,毕生都在追求完美,可完美总是躲着我。我觉得自己完全有义务再试一次。“他写道。



这段话让我没齿不忘——它们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威尔第在我那个年纪,也就是18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名训练有素的作曲者。我在那个年纪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知道靠出口棉纺织品是不太可能取得成功的。18岁的我,幼稚得不能再幼稚,天真得不能再天真。


直到15年之后,到了33岁左右,我才真正知道自己擅长的是什么事情,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地方。但是,我当时下定决心,无论我的毕生事业是什么,威尔第的话都将成为指引我前行的明星。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如果我能长寿,我将永不放弃。同时,我还会追求完美,尽管我非常清楚,完美总会躲着我。


02

菲迪亚斯的教诲-
「神看得见它们」


差不多同一时间,也是在汉堡做学徒的期间,我还看到了另外一个故事,它让我进一步明了「完美」的含义。那是一个关于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塑家菲迪亚斯的故事。


公元前440年,他受命创作一组神像——历经 2400年的风雨,如今它们依然矗立在雅典城帕台农神庙的屋顶上。它们被誉为西方最杰出的雕塑作品之一。


创作完成之后,它们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可雅典城的司库在接到菲迪亚斯的账单之后,却拒绝按单付款。他说:「这些神像立在神庙屋顶上,而神庙盖在雅典最高的山上。大家只能看到神像的前面,可你是按四周都雕刻收费的。也就是说,神像的背面谁也看不见,可是你却收了钱。」


「你错了,」菲迪亚斯驳斥说,「众神看得见它们。」


我还记得,我是在看完《福斯塔夫》不久后读到这个故事的。它深深打动了我,并从此信守这条原则。我做过许多希望神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但我始终认为哪怕只有「神」注意得到,我们也必须追求完美。


无论何时有人问我认为自己写的哪一本书最好,我都会笑着回答:「下一本。」我那不是开玩笑,而是认真的,一如威尔第说自己在80岁高龄仍坚持创作,追求自己终生求索而始终未得的完美。尽管我现在比创作《福斯塔夫》时的威尔第年长,但我仍然在思考,并正在写两本新书,而且希望它们比我过去写的任何一本都更好,更重要,更接近完美。



03

持续学习-当记者时下的决心


几年后,我搬到了德国的法兰克福。最先,我在一家经纪公司做学徒。后来,纽约股市于1929年10月崩盘,我所在的经纪公司也随之破产,在我 20岁生日那天,我被法兰克福最大的报社录用,成为一名财经和外交事务记者。


我在当地大学的法学院注了册,因为大学生转学在那时的欧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那时仍然对法律不感兴趣,但是我始终记得威尔第和菲迪亚斯给我的教诲。记者要涉及的话题很多,因此我认为自己必须了解许多领域,那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记者。


供职的那家报社下午出版。我们早上6点开始工作,下午2:15出版,于是我迫使自己在下午和晚上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社会和法律机构的历史、普通史、金融等等。就这样,我慢慢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现在仍然坚持这个习惯,每隔三四年我就会选择一个新的领域,例如统计学、中世纪史、日本艺术、经济学等等。三年的学习当然不足以让我掌握一个领域,但足以让我对它有所了解。因此,在 60多年的时间里,我不断地学习,每次学习一个领域。


这不仅让我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迫使我去了解新的学科、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我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它们的假设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04

定期回顾与计划-主编的教诲


使我的思维保持活跃、知识不断增长的另一个习惯,是该报主编、欧洲一位著名报人给我的教诲。那家报社的编辑都很年轻。我在22岁那年成为三名助理总编辑之一。


我得到提拔,并不是因为我特别出色。事实上,我从来都不是一流的日报记者。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本该出任这些职位的人,也就是35岁左右的人,在欧洲很难找到,因为他们大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了。于是,即便是一些位高权重的职务,也只好由我这样的年轻人来担任。 


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晚期,我在太平洋战争结束10年后去日本,在那里发现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50岁左右的报纸主编不辞劳苦地培训和磨砺他的年轻下属。他每周都要跟我们每一个人谈话,讨论我们的工作。每年在新年到来之初以及在暑假于 6月开始之时,我们会把星期六下午和整个星期天的时间用来讨论此前6个月的工作。


主编总是从我们做得好的事情开始,然后讨论我们努力想要做好但又没有做好的事情,接下来再讨论我们努力不够的事情,最后严厉地批评我们做得很糟糕或者本该做却又没有做的事情。


在讨论会的最后两个小时内,我们会制定接下来 6个月的工作:我们应该全力以赴的事情是什么?我们应该提高的事情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学习的东西是什么?主编要求我们在一周之后递交自己在接下来6个月内的工作和学习计划。


我非常喜欢这些讨论会,但是一离开那家报社便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


将近10年后,我已身在美国,我又想起了这些讨论会。那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我已成为一名资深教授,开始了自己的咨询生涯,并且开始出版一些重要的著作。


这时,我想起了法兰克福那位日报主编教给我的东西。自此之后,我每个暑假都会留出两个星期的时间,用来回顾前一年所做的工作,包括我做得还不错,但本来可以或者应该做得更好的事情开始,我做得不好的事情,以及我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另外,我还会利用这段时间确定自己在咨询、写作和教学方面的优先事务。


我从来没有严格完成自己每年8月制定的计划,但是这种做法迫使我遵守威尔第「追求完美」的训谕,尽管直到现在完美仍然「总是躲着我」。



05

履新之后-创始人的教诲


几年之后,我再次经历了一件富有教益的事情。1933年,我从德国的法兰克福移居到英国伦敦,先是在一家大保险公司做证券分析员,一年之后去了一家快速发展的私人银行,担任该行的经济学家,同时兼任三名高级合伙人的执行秘书。


这三名高级合伙人,一名是70多岁的公司创始人,另外两名都是三十五六岁。起初,我只是跟后面这两名合伙人接触,大约3个月后,公司创始人把我叫进他的办公室,劈头盖脸地说道:「你刚来这里的时候,我觉得你没什么了不起,现在也还是觉得你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愚蠢,简直是愚蠢到了极点。」由于那两位年轻的合伙人每天都把我夸上了天,因此我愣在那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接着他说:「我知道,你在保险公司做证券分析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你做的是证券分析,就会让你待在原来那个地方。你现在成了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可是做的还是证券分析。你想想看,你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才能在这个新岗位上取得成效呢?


我当时非常生气,但还是意识到他说得对。于是,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和工作内容。打那以后,我每换一个新岗位,都会思考下面这个问题:「在这个新岗位上,我必须做些什么事情才能取得成效呢?每次要做的事情都是不同的。



我做咨询顾问60年,给许多国家的许多组织提供过服务。我在所有组织中见过的人力资源方面的最大浪费,便是提拔不成功。许多能干的人被提拔到新的岗位上,但真正成功的人不多,有不少人更是彻底的失败,更多的人既谈不上成功也谈不上失败,成了平庸之辈。


一个在10年甚至15年间都很称职的人,为什么突然之间变得不胜任工作呢?我所见过的事例,几乎都犯了我70年前在伦敦那家银行里所犯的错误——他们走上了新的岗位,做的却仍然是在老岗位上让他们得到提拔的那些事情。因此,他们并不是真正不能胜任工作,而是因为做的事情是错的。


我有一个多年的习惯,对那些卓有成效的客户,特别是大型组织中卓有成效的客户,我会问他们成效卓著的原因是什么。我得到的答案与我当年在伦敦的经历如出一辙:一名严厉的上司迫使自己把新职位的需要考虑清楚。


没有哪一个人(至少在我的见闻中)是自己发现这一点的。人们一旦明了这一点,就不会忘记这一点,而且几乎毫无例外都会在新岗位上取得成功。


其实这不需要有出众的知识,也不需要有惊人的天赋,而是需要全力以赴做好新岗位要求的事情,也就是对于应对新挑战、完成新工作和新任务至关重要的事情。


06

记下来-耶稣会和卡尔文教派的教诲


又过了一些年月,1945年前后,我选择欧洲现代史的早期,特别是15世纪、16世纪作为自己为期三年的学习领域(我已于1937年从英国移居到美国)。


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两个组织在欧洲成了两股具有支配性的力量,它们分别是在南部天主教地区的耶稣会和在北部新教地区的卡尔文教派。这两个组织的成功都是出于同一个原因,都是创建于1536年(独立创建),都是在一开始就采取了同一种学习方法。


按照规定,每当耶稣会神父或者卡尔文教派牧师做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例如做出一个重要决策,都应该把自己预期的结果记下来,在9个月之后再用实际结果进行对照。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发现自己什么事情做得好,自己的长处是什么;有哪些东西是必须学习的,有哪些习惯是必须改变的;哪些事情是自己没有天赋的,因此做不好。


我自己也使用这种方法,至今已经坚持50年。它能帮助一个人发现自己的长处——这是人们了解自我的最重要的一点。它还能揭示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以及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改进。


最后,它还能揭示一个人没有能力去做,因此根本不应该去尝试做的事情是什么。了解自己的长处以及如何强化这些长处,并且了解自己不能做的是什么事情——它们便是持续学习的关键所在。



07

想要留下什么——熊彼特的教诲


这是我要讲的关于个人发展的最后一段经历。1949年圣诞节,我开始在纽约大学教授管理课程之后不久,我父亲从加利福尼亚前来看望我们,那一年他73岁,退休已有一些年月。新年刚过,也就是1950年的1月3日,父亲和我一起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约瑟夫·熊彼特。


熊彼特那时已经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虽然已经66岁,但仍在哈佛大学传道授业,并且担任美国经济学会的主席,活跃在学术圈内。


1902年,我年轻的父亲在奥地利财政部担任公务员,但也在大学兼职,教一些经济学课程,于是认识了熊彼特。熊彼特当年还只有 19岁,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


他和我父亲性格完全不同。他态度浮华、狂妄自大、粗暴无礼、爱慕虚荣,而我父亲性情温和、彬彬有礼、谦卑有加。可是,他俩却一见如故,友谊历久弥坚。到1949年,熊彼特已与当初判若两人。年近七旬,执教于哈佛大学的他,名声已至顶峰。


两位老人在一起尽情回忆往事,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他俩都在奥地利长大,都在奥地利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又都到了美国——熊彼特是在1932年来的,我父亲迟他4年。突然,我父亲笑出声来,问熊彼特:“约瑟夫,你现在还在想要留下怎样的名声这个问题吗?”熊彼特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也跟着笑了。


熊彼特在自己两本重要的著作出版之后,曾经说过一段广为人知的话。他说,自己最想留下的名声是「欧洲最伟大的情圣和欧洲最伟大的骑师——也许还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那时他还只有30岁左右。他回答我父亲说:”是啊,这个问题现在对我也还是很重要,不过答案不一样了。我现在想留下的名声是一位培养出六七名一流经济学家的教师。”


他肯定是看到我父亲那吃惊的表情,因为他接着说道:”你知道,阿道夫,我已经到了一个知道光是靠书和理论留名远远不够的年纪。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那他就什么也没能改变。我父亲去探望熊彼特的一个原因,是知道他已经病入膏肓,来日无多。五天后,他撒手人寰。


他们这段对话我永生难忘。我从中学到三件事情。


第一,我们必须问一问自己,到底想留下一个怎样的名声。

第二,答案会随年岁增长而改变。它会随自己的成熟以及外部世界的变化而改变。

第三,只有改变了别人生活的东西才是值得纪念的。




08

总结:这些东西人人可以学会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的这些故事,原因只有一个——我所了解的长年保持成效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学者,也无论是高级军官还是一流的医生,也不管是教师还是艺术家,都曾获得一些与我非常相似的教益。


我无论是跟谁合作,我迟早都会设法找出对方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什么因素。作为一名咨询顾问,我跟许多人有过合作,他们来自不同类型的组织,包括企业、政府、大学、医院、歌剧院、交响乐团、博物馆等等。


毫不例外,我都会听到极为类似的故事。因此,对于“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运用知识的人,要怎样才能取得成效?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与工作多年之后,在历经多年的变化之后,又要怎样才能一直保持成效?”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通过做一些相当简单的事情。


第一,我们要树立自己的目标或理想,就像威尔第的《福斯塔夫》为我树立了目标和理想那样。为了目标和理想而奋斗,意味着一个人能够人老心不衰。


第二,我发现长年保持成效的人对工作的态度一如菲迪亚斯:神看得见。他们不甘平庸,在工作中恪守自己的标准。事实上,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


第三,他们把持续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他们未必像我这样,每三四年就学习一门新的学科。但是,他们会不停地试验,对自己的成绩从不满足。他们对自己的最低要求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得更好,而且常常要求自己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这些事情。


第四,这些思维活跃、不断成长的人,还会坚持进行绩效评估。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像耶稣会和卡尔文教派率先做的那样,把自身行为和决策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把它们与当初的预期进行对照。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同时也发现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改变和学习。最后,他们还能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不擅长的,因此是应该让别人去做的。



每次我问一个成效卓著的人,请他们告诉我成功的原因,我都会听到类似的故事,例如一位仙逝多年的老师或上司告诉他们,只要自己的工作、职务或职位有变,就必须把新工作、新职务或者新职位的要求考虑清楚——它们总是不同于原来那份工作或者那个职位的要求。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所有这些行为习惯所体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那些卓有成效,并能不断成长和改变的人,特别是那些以运用知识为主的人,承担起了自身发展和工作安排的责任。


来源:行动在线商学院


谢体琴协奏曲:My Way 我的路


---End---

阅读精选:

他凭什么让一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

诺奖得主席勒:世界为啥跟着特朗普的叙事走?

智者查理·芒格炼成记

伊隆·马斯克这个人!

90后上市公司董事长天哥:我爸跟稻盛和夫一样

本分人段永平

曹德旺的炼狱

胜算:华为供应链去美国化“突围战”

何日生| 美国 真的变了!

任正非: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邓小平1979旋风

历史最大的遗憾不是无知,而是以无知为荣

张一鸣| 自性爆发最开怀

德国制造:造物造人

华为 拿什么去抵抗和战胜“组织黑洞”

稻盛和夫| 心灵塑造现实 心灵驱动现实

稻盛和夫:心的工程

王育琨:接近美 接近神

贝索斯马斯克的四维视角

黄峥:老实人 大思想

疫情之后|马斯克绝尘 马云彷徨

黄峥:沉静的建设者

黄峥的造物精神和思维

做企业就是造物!

任正非:向日本学习,让大家不得不买

走钢丝大王任正非

王育琨:华为以反惰怠为生

稻盛和夫 | 从孩子王到经营之圣

马斯克 | 颠覆客运和隧道

光刻机阿斯麦封神之路

无依则生,有一则活

马斯克,还记得特斯拉的遗愿吗?

特斯拉:我为什么牛?

特斯拉:我是未来

田涛:华为需要一个特斯拉



大危机中活下去的能力

接近美 接近神 接近道


新冠肆虐,全球化分裂,供应链危机,

考验中国企业《活下去的能力》。


全球化撕裂,灾难迫近。华为开拓了绝地求生的路径。你灰度了吗?你反转了吗?你一定会在实践中去发现灰度和反转。


喜马拉雅有声读物:《任正非找北》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喜马拉雅有声《地头力》

潜能量表: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