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为他人,而是救自己

吴主任 理性乐观派 2018-08-16

Ivan Aivazovsky •  1894


前段时间有篇说我们都在一条船的文章非常火,也惹来一些争议。那文章我就不评价了,但标题是对的,我们是在一条船上。同样意思的表达,米塞斯就言简意赅,过去我在一些文章的最后引用,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先从米塞斯的这段气势恢宏的警示开始。


“每个人都肩负着部分社会责任,任何人都不能将其责任推卸给他人。如果社会走向毁灭,没人能够安全幸免。因此每个人,为了自身利益,必须让自己全力投身于这场思想战斗。没有人能够漠不关心的站在一旁;结果关乎每个人的利益。无论他选择与否,每个人都被卷入这场伟大的历史性斗争中,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决战。”


过去四十年,中国展现的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发展速度。这一点上了年纪的人感知尤其明显,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在商品的丰富和服务便利程度上是全球领先的。但你若有机会去到四五线穷乡僻壤,你大概会怀疑那是另一个国家。一个拼多多就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它只不过是呈现了另一个真实的中国而已。这种贫富差距带来的矛盾是存在的,然而如果你不把问题梳理清楚,就很容易就不加思考,听说这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以前不这样,虽然穷,但都穷。这种“不公平”又是谁造成的呢?


简短回顾下中国经济发展史,只有完全无脑的人会否认是市场经济创造的奇迹。这种大规模的复杂经济体,从来不可能有一支全能的手在总设计。过去正因为中央计划经济导致了崩溃,但已经吃饱饭的人们根本意识不到曾经是有吃不上饭的日子。我们是什么时候彻底不再害怕被饿死?是从废除粮食局,不再用粮票吃饭开始。吃饭是比任何其他事情都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吃饭这种关乎人命的事情只不过是放开市场就得到了圆满解决,医疗、教育是不应该如此艰难。


规划和设计可能是人类骨子里的一种忍不住的倾向,不仅统治者,即便是普通人,从来不会意识到吃饭问题被解决只不过是放开市场的结果,相反,任何一件事,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全能的充满力量的有关部门规划、监管。如果说闭着眼睛支持自由市场听起来像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因为大方向上真是如此),那么什么事情都希望有关部门监管,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无脑。


即便完全不懂什么经济学思维方式,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会从几乎不存在匮乏问题(比如吃和穿)想明白背后的道理只不过是交给“逐利”的资本家去为市场上的需求提供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写到这里,别说你了,我都觉得可笑,但一想到有那么多的人真的无法理解,总是要求国家负责起医疗、教育等行业,你可能就笑不出来了。为什么这样,我至今也想不明白。


我比以往能更善于理解一些愤怒,比如贫富差距,说改革开放只不过让20%的人享受到80%的成果。差距的现实没有人会否认,这也是政府一直以来企图要搞平衡和再分配的根基。但这种再分配的结果,人们直观感受是一种平衡,一种基于“公平”的干预,实际上背后是让更多人过得更糟。


举个例子,为了补贴某个贫困县,针对某个企业增税,贫困县这边越补越贫(你懂的)企业不堪重负,要么效益下降,要么因成本提高,商品变贵,要么控制成本,偷工减料。更糟糕的是彻底运营不下去,成千上万人下岗失业。我们看见的是再分配,看不见的背后是一长串的受害者链条,只要你也在其中,你一定是受害者,只不过你的感知不明显罢了。认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非常天真的想法,天真得就像一个中学生。


关于贫富差距这件事,未来也会如此。在一个成规模的人类社会,自由市场的结果一定是有些人运气和能力出众率先完成积累,人们只看到富可敌国的成功人士,不知道创业路上的惨绝人寰。这时候喊不公平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也就是说,基本上有钱人都特别具有冒险精神,但我们看不到那些同样具有冒险精神的挂掉的人。安分守己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贫富差距根本不是问题,马云上千亿,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好事。换个角度想吧,正因为他们提供了颠覆性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他们才能这么有钱。我们不能光盯着有钱人的钱,不去考虑这是他们付出应得的。


由于每次举例子都举得是这些人们尚能心服口服的企业家,所以,把马云、马化腾的例子换成演艺圈的明星,很多人就转不过弯了。那种感觉是,马化腾牛逼干出一个腾讯帝国,那些电视上骚首弄姿的小生有啥,为什么能赚那么多钱!这就非常狭隘了,只要不偷不抢不骗不贪,劳动所得,一定是人家付出换来了,杨超越不需要会什么,很多人喜欢就够了,你们老家表弟十八般武艺啥都会,无人问津,也就该干嘛干嘛。喜欢,愿意支持,一切出于自愿,这就够了。偶像们的一颦一笑都在愉悦了年轻人,这就是他们的“贡献”。


另外,不管靠什么胜出,能赢得千万人的喜欢是无比艰难的一件事,找份普通的工作容易还是成为明星容易?不言自明。然而由于过去崔永元搞得一波举报,现在演艺圈变得更难了。这不,民意如此,顺水推舟,很快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加强影视行业税收征管。退一万步讲,如果搞死你瞧不上的明星能让你的日子变得更好,还能理解,最可笑的是,那些欢呼喝彩的人怎么也想不到,对包括演艺明星在内的任何有钱人征重税结果必定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艰难。没有比税更让你我同在一条船上了。任何税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是微博上看到的一个图,数据应该是准确的。那你们仔细想想吧。公司的成本变得如此之高,对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你还真指望社保越多越好,好用于养老。再这么搞下去,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首选需要担心的是自己的工作还能不能保得住,而不是弹冠相庆。


在一个存在管制的市场,也就意味着各方面的机会变少了,因为各种限制导致了竞争添加了一份残酷,比如户籍制度带来的外出打工者和留守儿童的骨肉分离。这是一个极其不公平的政策。然而我们国家解决的办法是逆流而上,总是在跟与更大规模的城市化对着干,说法有很多,什么均匀发展,安全隐患,城市承载能力,不能让一些地方彻底没了年轻人,彻底凉了等等等等。这是一种自大的搅屎棍。


人作为市场上最重要的资源是最应该得到合理配置的,改革开放是一次半解绑的过程,相比以往钉死在原地,人们开始前往各地打工,然后户籍制度让很多人哪怕为大城市贡献了大半生,可能就因为孩子高考只能回到老家,这还是有能耐的,居然能让孩子在大城市上学,多数都只能把孩子留在当地,成为留守儿童。人为地拍脑袋给出一个城市的标准人口数字完全是不合理的,背后的牺牲你我是看不见,背后的牺牲就是很多被赶回老家的人人生完全失去了希望,上千万的留守儿童逐渐在成为社会的年轻力量,他们过去收到的创伤必然会以某种形式还以颜色。至于时间地点,就不知道了。


说到年轻人。这一代的年轻人,媒体上报道的是脑残追星,借贷成风,富家子弟不懂赚钱不易,普通家庭的孩子在今天一分钟就能让贷款到账的时代,也跟风提前消费。而更穷的家庭,也能在一些强刺激的游戏、直播、短视频里得到抚慰。当代年轻人面临的噪音和诱惑是前所有为的。但不意味着以前的年轻人就多么出息,基本也是无所事事,打牌喝酒闲聊居多。只不过确实不曾有过如此方便的借贷消费,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要面临迎面而来的老龄化社会。


我这不是在危言耸听,年轻人有足够的时间来犯错,但时间是有限的。互联网不管从哪方面批判,都无法回避它只是一项伟大工具的事实。你可以用来沉迷游戏和短视频,但你也可以用来学习和研究。就获取知识和资讯来说,从来就没有如此方便过。前提是,在某个时候想清楚了,自己应该看什么,而不是等着别人喂到嘴里。杀时间的东西越来越多,让静下心来的积累变得极其困难。经济怎么发展,工具如何发达,一项技能的掌握该需要多少时间还是多少。现在是,连一些基本的是非观念都变得淡泊了。


一个人如果亲眼见到门是如何被锁上的,即便他无能为力,他知道自己正被困在牢狱中,但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舒服在室内成长,他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囚徒。现在的很多人在享受着自由市场带来的繁荣与富裕,不仅不知道社会繁荣发展的核心原理,要是每天只是娱乐至死,会以为这都是有关部门管出来的成果。每次出事,他们更加没安全感,就会更强烈呼吁监管。


年轻人是未来,他们的观念无比重要。而且每个人每天都在影响身边的人。你的一言一行,你朋友圈分享的东西,在网上传播的东西,都代表着你的看法。这里所说的观念并不是哪部电影更好看,哪首曲子更悦耳这种审美上的意见。性格、审美、偏好这些不可能也不应该人人都一样,那是违背人性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世界,世界理应丰富多彩。但若你也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定繁荣的社会,事关权利、自由市场等观念你必须认同。这些是非观念不应该有分歧,就好像杀人抢劫是犯罪等侵犯行为不应该有其他意见。但是很遗憾,不说远的,就说最近这崔永元举报范冰冰事件,有多少人是在传播坏观念。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一天自己生活变得更糟糕了,跟他们日常的这些欢呼和泄愤是分不开的。


每个人都很无力,所以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支持自由市场,支持私有财产不得被侵犯,明白了,那又能怎样?这是很多人轻视观念力量的常见困惑。实际上正是众多的你、我组成了我们,而我们的主流观念却是根本性的最强大的力量,最终决定了未来的方向。


而你和我组成的我们传播分享什么样的观念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走向。大家是一条船上的,如果船沉了,就全完了,这不是为他人,而是救自己。


相关:这一篇,终结了无数篇


[近期更新]


搞垮一个国家只需四招

谁让出租车司机揽黑活?

范冰冰和所有工薪阶层的利益是一致的

啥贸易战,不带你玩了!

谁制造了疫苗恐慌?

疫苗这件事,随便说几句

人为什么不想生了?

冯小刚《十问崔永元》里有个毛逻辑谬误

杨超越成功的启示

同学,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学习

城市不仅让生活更美好,也让地球更环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