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明刻三十二种篆体《金刚经》
《金刚经》出自《大般若经》600卷中的第577卷,是佛教大乘般若部的重要经典。以姚秦时期高僧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广,此经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经主旨在于讲述“幻有”与“性空”的辩证统一。卷末著名的四句偈堪称一经之精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北宋景德年间,杭州灵隐寺僧人释道肯(字莫庵),因得到当时诗人释梦英所集的十八体书(太庙)碑拓,又继续搜集扩充,集汇32种罕见的篆书字体,写成《金刚经》集篆留存。
三十二种篆体《金刚经》在元代就有刻本,现已失传。明代永乐、万历、崇祯年间,三十二种篆体《金刚经》各种抄本、刻本流布。北京摩诃庵60块大白石翻刻了三十二种篆体《金刚经》。
明刻三十二篆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时期作品。此套皇室藏经,是以三十二种篆体手写而成。其中的鸟篆是以赤雀、丹鸟二种鸟形的组合,每个字都加以鸟头及屈曲线条装饰,十分精美。
篆书32体《金刚经》分别为:玉筋篆、芝英篆、上方大篆(又名尚方大篆、九叠篆)、小篆、钟鼎篆、垂露篆、柳叶篆、殳篆、悬针篆、龙篆、穗书、鸟迹篆、垂云篆、鸾凤篆、科斗书、龟书、倒薤篆、鸟书、坟书、大篆、麟书、转宿篆、雕虫篆、刻符篆、金错篆、鹄头篆、飞白书、龙爪篆、奇字、缨络篆、剪刀篆、碧落篆。
一.玉筋篆
二.古文奇字
三.大篆
四.上方大篆
五.小篆
六.坟书
七.穗书
八.倒薤篆
九.柳叶篆
十.芝英篆
十一.转宿篆
十二.垂露篆
十三.垂云篆
十四.碧落篆
十五.龙爪篆
十六.鸟蹟篆
十七.雕虫篆
十八.蝌蚪篆
十九.鸟篆
二十.鹄头篆
二十一.麟书
二十二.鸞凤篆
二十三.龟书
二十四.龙书
二十五.剪刀书
二十六.缨络篆
二十七.悬针篆
二十八.飞帛(白)书
二十九.殳篆
三十.金错篆
三十一.刻符篆
三十二.钟鼎篆
《篆字金刚经》三十二体(第六部)赏析
《金刚般若经集篆》由宋代灵隐禅寺僧人道肯集篆,明代洪度临书。明万历三十六年戊申(公元1608)黄梅人汪可受(静峰),在大水中的浮箧得宋僧莫庵道肯集篆刻本。其门生洪度(亦黄梅人),经过兩年的整理,在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将之重临付梓,并把这本集篆金刚经的获得、临摹经过,刻记。下面是《篆字金刚经》三十二体(第六部)。
这部《三十二篆体金刚经》传世极稀,以白棉纸印制,纸白墨润,字大如钱。
八金刚四菩萨像画法以单线白描法入画。在传统绘画中,古人把中国画的线条概括为十八种描法,称为“十八描”。此本中金刚像与菩萨像的描法当为十八描中的“高古游丝描”,线条柔韧而具弹性,能见绘者技巧之高。
这部《三十二篆体金刚经》用32种篆体,每一体书写《金刚经》的一品。在每种篆体前,有对该种篆体的简要说明,如“玉筯篆,阳冰善之,此体至今用”。
释道肯集篆的32体《金刚经》,其篆体除了具有庄严祥瑞的象征意义外,如凤舞龙飞,更突出艺术性。正文前“开经宝偈”所用32种篆体全,正文则每字均以赵体楷书大字一一对应,颇便诵读。启卷而观,但见满纸华妙庄严,令人身心具与经文相契。
明正统刻本流传稀少,仅首都图书馆有藏。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倪锦刻本,半页五行,行七字,今藏美国国会图书馆;明崇祯年间刻本,半页三行,行七字,今藏天津图书馆。
☀禅语
☀罗汉
☀新闻
☀视频
☀节庆
编辑 | 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