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讲好第一书记故事也是宣扬扶贫政策
《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一线战斗员”》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乡村第一书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党政机关和其他各行业的优秀干部人才被派驻到广袤的乡村担任第一书记。目前,多角度展示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创新成果的图书逐步增多,但以文学作品形式描写第一书记的作品尚不多见,作家出版社的《乡村第一书记》与江西人民出版社的《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一线战斗员”》可算作其中代表。
解难题 把贫困群众带上致富路
《乡村第一书记》讲述了第一书记白朗如何带领干部群众脚踏实地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保护绿水青山,因地制宜发展新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
“怎么还有那么多的农户,物质上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精神上却又失去了道德规范和文化滋养……”“对这个古老的村子来讲,既要抓党建、党员教育,也要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找到凝聚的力量。”
一个个无眠的深夜,月光下漫步的白朗,满脑子都是问题。面对上牛湾村的现实,他希望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中,通过破解“精准”,找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答案。
建循环沼气改厕,打机井解决人畜饮水,引进新项目解决村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帮助大学生回乡创业等等,白朗在上牛湾村干的都是有板有眼的大事实事,村民对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留下了好印象。
“我深深感到他们在农民群众眼里,已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乡村第一书记》作者忽培元表示,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的主要力量是当代青年。农村有没有希望,看青年愿不愿意回去、愿不愿意坚守。希望能引导有知识的青年坚守奋斗,更多人愿意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也是这部作品的思想主旨和实际价值。
在《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一线战斗员”》中,主人公何丰华同样是一位深受村民拥护的第一书记。何丰华的故事有真实原型——江西省上饶市城市管理局督查科副科长何东华。1995年7月,何东华担任驻横峰县霞染村第一书记,3年扶贫工作,最终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作家刘道云的创作以何东华为原型,同时有所升华。在为期9个月的走访调查中,刘道云深入河南安阳、山东曲阜、河北围场,以及湖南双峰、常宁、涟源、新化,江西上饶、横峰等地,与37位第一书记深度交谈,参与了27场扶贫工作专题调度会,用坏了3支录音笔,以白描的写作手法,将第一书记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刻画了何丰华的光辉形象。
“何丰华的形象,是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共产党员先进代表。”刘道云说,他们带着党的温暖驻村入户,带着脱贫良方深入基层,把贫困群众帮扶上了致富路,把党的关怀与温暖送到贫困群众的怀里。
暖人心 精准扶贫是良方
“各行各业走上精准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们是一个英雄的群体,我们要把这种时代精神发扬光大。”刘道云在后记中写道。在全面真实反映当前农村问题的同时,《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一线战斗员”》还通过对村民生活鲜活的记叙,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党的精准扶贫理念和方式。
作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一线战斗员”》的策划与责任编辑,吴艺文表示,精准扶贫要切切实实地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在他看来,第一书记是对接党的政策与贫困人口的纽带,必须通过艰苦、细致的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良方、引资金、聚人才,带领贫困人口走上致富路。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第一书记身上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在书中化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
当何丰华哼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大家一边跟唱,一边向他的办公室聚拢走来,唯美的旋律在村委会上空环绕。何丰华在领唱一首歌,更是在引领大家“唱响”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决心。
故事的结尾,病重的何丰华转院前仍惦记着中秋酥脆枣基地,几个村民挖出一棵开满鲜花的枣树,给行动不便的书记看上一眼。当老支书依依不舍追赶着远行的汽车,第一书记与村民的深厚情谊常驻人心。
提出第一书记解决各类问题矛盾的实际办法,《乡村第一书记》被誉为具有引导干部成长的教科书意义。“这部文学作品体现了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仅是扶财力,还要扶精神、扶教育、扶文化、扶秩序,培育新型的伦理关系与人文生态,必须有长远设计和终极关怀。”文学评论家包明德评价道。
故事里,发生在英雄姜战斗身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体现出第一书记对贫困群众扶贫又扶智的人性化帮扶方式,摆脱贫穷的内生动力被大大激发。
19岁在一场战争中为保护战友而失去一双手臂和一条左腿的姜战斗,年过半百生计仍然艰难,加之疾病的折磨,生活举步维艰。“求求你,帮帮我吧,我不想活了!”一个月前,白朗听到姜战斗这样的请求。
一个月后,姜战斗一个人躺在炕上也愿意哼歌了,因为白朗送来了新式自动升降床,还有新轮椅,还要同他商量安装假肢……白朗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扶助,仿佛为他打开新的希望大门。再也听不到姜战斗说消极的话,面对他日渐自信的笑容,白朗也意识到精准扶贫的意义与重要性。
“第一书记是贫困地区和人口的依托和靠山。”刘道云表示,扶贫工作苦也不苦,当看到曾经的贫困户自立自强从贫困中走出来时,他们就会感到很欣慰、很高兴。
摘懒帽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一抓党建,二兴文化,三重德育。要引进消化适用的现代高新科技,开发新产品,吸纳全村及周围各村精壮劳力,在减轻农村土地压力的同时,为生态建设提供资金、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持。《乡村第一书记》责任编辑之一张平说:“第一书记带领群众保卫绿水青山,建设美好家园的创新实践,正是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典范。”
在《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一线战斗员”》中,懒汉刘富强的故事也进一步阐释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扶贫方略。
懒汉“摘帽”是刘道云3次跟踪采访得到的真实故事。第一次去是跟着扶贫工作队送猪苗。第二次回访时隔3个月,三头猪一头用来还赌债,还剩两头骨瘦如柴,其中一头竟能跳出猪栏,饲料粮也让懒汉吃去了不少。
“懒鬼啊懒鬼,你真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巴!”有的村干部气得直跺脚。也有村干部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就是要不忘初心,不能让任何一个贫困户掉队,没有让他们脱贫就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家,就是我们没有尽到责。”在村里党员干部的帮助下,懒汉主动提出增加养猪数量,把猪舍加长。
第三次再去懒汉家,刘道云惊奇地发现昔日懒汉搞起了专业养殖,已经具备年出栏生猪千头的规模,还解决了其他贫困户就业问题,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致富路上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非常可取,也是我们精准扶贫工作中大力提倡的工作方法之一。”书中,何丰华所在单位的张局长说。“我们取得今天的工作成果,得益于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抓手。”村支书说。借书中人物之口,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更加深入人心。
“书写脱贫故事必须接地气。”刘道云从创作的角度提出,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故事情节巧妙融合,让文字有血有肉,读者读起来不吃力。
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第一书记汇成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正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自2019年5月出版以来,《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一线战斗员”》加印3次,总印数近3万册。吴艺文从出版人的角度表示,要引导作者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并通过作品把党的政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读者。
《乡村第一书记》自2018年11月出版以来,半年内3次加印,发行近4万册。“出版人要把握好现实脉搏,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发掘并推出更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张平说道。
(责任编辑:路滢月)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