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览(第116期)
我常会被摄影技巧所打动,
但我不太喜欢这个词。
我之所以为它所动,
是因为真正好的技巧
只听命于神秘的内心世界。
——黛安•阿勃丝
“中外对着拍”北京站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几年间,几位外国摄影师来到中国,用他们的有限视角,记录社会点滴,留下了朴素影像,从一个侧面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珍贵记忆。“中外摄影对着拍”摄影展选取马克·吕布、布鲁诺·巴贝、阎雷、伊芙·诺德、阿德里亚诺·马达罗5位国际著名摄影师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几年间拍摄的40幅作品为参照蓝本,征集并特邀中国摄影师拍摄当下或近几年场景、内容相似能反映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的作品予以对照回应。大展于4月中旬启动,在历时近半年的征集、遴选摄影师、专项创作等系列活动后,最终40幅作品脱颖而出,与国外摄影师当年的作品“成功配对”。展览旨在再现40年今昔中国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有温度的影像讲述身边故事、折射时代变化、追溯发展足迹,感受改革力量。
展期:2018/12/7-12/12
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中国摄影展览馆
▶ 中外对着拍相关阅读◀
纽约市中国居民的近代肖像
三位纽约摄影师许安荣、Thomas Holton 和 Annie Ling 通过他们的相机拍下了自己眼中的当代华裔纽约客。
许安荣是一名生于中国的自由摄影师。他在纽约曼哈顿中国城长到8岁。在过去的6年里,他一直在通过相机探索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他拍摄的这一系列照片覆盖了方方面面,从中国理发店到选美比赛冠军、游行乐队到在公园里游玩的青少年。他的照片也挑战了关于华裔美国人陈旧的刻板印象。
华裔混血儿Thomas Holton从2003年至今,一直用相机记录生活在律路街上林氏一家五口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起起伏伏——不只是一户生活在纽约的中国人,而是世界上千千万万家庭的代表。
出生于台湾的Annie Ling,成长于美国和加拿大。她来纽约学习摄影。她记录了生活在81Bowery居民的日常生活。这是一栋如今已经废弃的出租屋,它曾经给劳工和中国城的厨师提供廉价而狭窄的住所。Annie Ling想展现那些为远方家人和他们的美国梦的人们所做出的牺牲。
《中国肥皂剧》 2004 Thomas Holton 摄
《 Pell Street 》2011 许安荣 摄
展期:2018/10/26—2019/3/24
地点:美国·纽约市博物馆
“摄寻千里:十见天地”
展览聚焦新生代摄影师的新视角,遴选了陈荣辉、甘莹莹、黎朗、骆丹、木格、史阳琨、汪滢滢、张克纯、张晓、庄辉10位摄影师的200余件作品,用镜头丈量神州大地,呈现一次关于地理,关于社会人类学,关于历史片段和个人叙事的探索之旅。他们的作品中透露着对历史和社会的关注,以及个人、团体和社会的自我意识。通过这些特质,他们审视着当下,唤起了过去也指示着未来。这些照片启示我们去深度思考我们身处的时代,也表明了理解周遭和远处的世界对于人性是何等重要。
《摄寻千里:十见天地》是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主办的一系列关注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展览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将于2019年后半年开幕。
展期:2018/12/8—2019/2/24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世相与映像”
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
展览汇集了活跃于19世纪的21个知名摄影机构和摄影师(部分佚名摄影师)的120件摄影作品,包括人物肖像、风物景观、市井生活、城市和建筑等多项内容,较为全面地映射出19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的风貌。
19世纪下半叶对于中国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转型阶段,是一个衰败腐朽与求强图变并存的时期,是一个经济活动江海汇通、文化思想西学东渐、政治变革潮起潮落的时代,到处呈现着一片矛盾且复杂的图景。而此时,发明不久的摄影技术进入中国,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全面记录那个时代。本次展览的作品来自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摄影家,他们中既有最早来华的外国摄影师,又有最早的中国摄影师。他们的摄影术精准地对照了人心和社会局面,同时再现了文化的形态。从河流到山川,从长城到紫禁城,这个以在中国拍摄原版照片为主题的展览捕捉了19世纪中国的历史建筑、祭祖遗迹、民族面孔以及传奇美景,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翔实的史料,且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气息和美学风格。
展期2018/11/27– 2019/3/31
地点: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戏曲演员》 赖阿芳(黎芳) 约1870
《留美幼童》 (传)弥尔顿·米勒 1872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 托马斯·查尔德 19世纪70年代
《福建闽江金山寺》 约翰·汤姆逊 1870
《广州天平街》 雅真照相馆 19世纪70年代
英国新摄影
展览呈现了安娜·福克斯(Anna Fox)和凯伦·诺尔(Karen Knorr)两位常居英国的纪实摄影领军人物的近百件作品。两位摄影师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洞察时事,用幽默辛辣的手法表达观点。展览包含多个系列的作品,这些系列如一篇篇摄影专题般探讨社会阶级、工作环境、自我意识等命题。
英国纪实摄影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活跃至今,以传统的纪实摄影为根基,对它作出进一步反馈和回应。二十世纪中叶的英国纪实运动源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如查尔斯·狄更斯和乔治·艾略特),后迅速蔓延至电影(代表人物为约翰·格里尔逊)和电视,而摄影在其中亦影响深远。八十年代崭露头角的“新纪实”的核心是质疑和重塑的精神,它与“旧”纪实的区别在于它借鉴了当代艺术的手法,怀疑并把玩“真实”这一概念。这种“玩”的行为在福克斯和诺尔的作品中表现为将密切观察的现实和精心策划的虚构相融合,“英国新摄影”就新在于此。
展期:2018/12/8—2019/1/6
地点: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安娜·福克斯作品
凯伦·诺尔作品
当我孤独盛开时世界还在沉睡
陈萧伊的作品常以自然为介质探讨人类的微妙感知。在瑞士蒙泰地区驻地期间,艺术家在森林漫步中偶然发现了这些“怪异的巨石”——冰川漂砾。这些巨大的甚至有房子大小的岩块,被冰川融化的河流携带至瑞士的山川与平原上,又因冰川的消逝被孤独的遗留于此。冰川漂砾所及之处,便是冰川曾经覆盖的土地。在陈萧伊的创作中,这些巨石是时间的容载,也是阿尔卑斯山冰川的“纪念碑”,它们目睹了冰川的退化,而这种现象现在仍在继续。这些奇形怪状的大石块被冰川转移到那些本不属于它们的地方,在不稳定的平衡里栖息,在山谷、平原、城市的边缘的光里隐秘显现。陈萧伊选择在晨暮未醒和夜晚降临的时刻拍摄它们——当光线不明朗的时候,我们对时间的知觉也趋向混沌和永恒。
展期:2018/12/8—2019/1/6
地点: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陈萧伊作品
Blocs of Monster 1, 2018
Le bloc studer, 2018
影像三角志——珠江三角洲的录像艺术
展览分为三个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珠三角影像艺术家的作品。第一回:城市爆发(2018年12月1日—2019年1月12日),第二回:自在探求(2019年1月18日—2月23日),第三回:私我政治(2019年3月1日—4月13日)。
中国珠江三角洲的影像艺术起源甚早,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香港录映太奇Videotage的建立,以及广州南方艺术沙龙活动的创建,已经开始成为一股创作力量,并在90年代以“大尾象工作组” 、“博尔赫斯书店”、“缘影会”,以及蒋志、曹斐等团体和个人的异军突起而发扬光大。与中国其他地方不同,中国珠三角的影像艺术从一开始就与国际影响和大众文化的蓬勃息息相关。在“省港澳”之间交流频繁的形势下,香港的电影电视及流行音乐的大众文化对视觉文化形成冲击和影响,加上对于国际上新媒体艺术的敏感和引用,使得整个珠三角的实验艺术界不断发展出自身的特点,以多元开放又轻松自然的方式形成了个性独立、自由自在、文化混血、幽默揶揄和实验前卫相融合的风范。同时她也直接投身于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以见证和干预的双重策略开拓出一些“另类”和批评性的,同时密切关注日常生活世界的“超政治”的,自下而上的社会性表达,从视觉文化的角度体现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和个人对于全球化发展的独特参与方式。最终,艺术家们透过运用影像的媒介,以各种看似平常的行为寻求自由,抵抗强权,构造着各式各样的“个人乌托邦”。而总体观之, 影像实践代表了珠三角实验艺术和文化的最先锋和有力的图景。在此过程中,珠三角也为国际艺术界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创作环境,成为了不少艺术家创作的语境和素材。
展期:2018/12/1—2019/4/13
地点:德国·时代艺术中心(柏林波茨坦大街87号)
托马斯·凯尔纳:黑与白
该展览的重点在于展现托马斯·凯尔纳1997年到2005年的以黑白为主色调的摄影作品。摄影植根于黑白艺术,而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摄影师,凯尔纳也将他的艺术主旨与黑白色调为主的摄影重新关联到了一起。对于那些熟悉凯尔纳作品的人来说,众所周知,他发表的作品大多数都以光和色的完美结合而闻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过去的作品大多使用宁静的黑白色调来描绘。
展期:2018/12/6-2019/1/6
地点:四川成都·高小华美术馆
部分参展作品
2018中国(台州)摄影双年展
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展
本届双年展主题为时光·家园,除了展出台州本土摄影人的作品,更是邀请一大批外地的摄影师来到台州传经送宝,带来优秀的摄影作品,带来许多新的思维和新的风格,让台州的摄影人在观赏的同时,也得以借鉴和探索。
展期:2018/12/8—12/18
地点:浙江·台州和合公园
部分入展作品
特殊观众 张西平 摄
家有高考生(组照之一) 王聪霞 摄
敬老院的窗口 林柔凯 摄
“看见·梦想”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暨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影像艺术展
166位摄影师与市民的300余幅摄影艺术作品,以影像与现代的展示手段全景式地记录、讲述浦东28年来开发开放历程与成就,并献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以纵贯全场的黑色钢结构与灯光装置为设计语言,构建起与巨大“圆筒”不破不立又互相呼应的空间体系,同时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这两组历史性的时间节点具象为“40·28”这组数字形状的空间载体,在旧的空间与新的影像的对比冲击之中去感悟浦东。展览还设置多个互动、活动区域,令影像成为观众互动与参与的载体,吸引广大公众认识浦东,激发情感共鸣,将自己的缤纷生活与城市的发展相联系。
展览亦特设摄影主题讲座与文化沙龙,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摄影家、文化艺术人士,与公众畅谈浦东开发开放为人们带来的“梦想”。同时,展览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文化中心携手,举办面向少年儿童的主题摄影征集等,丰富展览的参与度和内涵。
展期:2018/11/29—2019/1/6
地点:上海·民生艺术码头·八万吨筒仓
终将消逝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
国家艺术基金《终将消逝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项目自2016年10月启动,在两年多的项目实施期间,项目负责人张永宁教授邀请多位艺术家、摄影家、大学教授及研究生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去创作。项目的实施,是对滇越铁路这段百年历史的回顾与见证,唤起了我们对这条铁路的对话与思考。参与项目的艺术家们,在他们相机中定格的画面是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那些发生在铁路沿线点点滴滴的故事曾经是我们亲身的日常经历,是承载着几代云南人情感的滇越铁路记忆。这些艺术作品表达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思想的激发创作,也是对真实历史记录的一种语言形式,通过这些艺术的展现构筑起对滇越铁路历史的回顾与见证。
《点与线的交织》《面向大海》《静卧在风中的故事》《寻找与再现》一套四集系列画册同期出版。画册呈现参与项目的艺术家们在中越两国的崇山峻岭、乡村与城市中辛勤工作所记录积累的影像资料,这些展览及画册是滇越铁路历史上的一次以影像的呈现方式为主的集中展现。
展期:2018/11/28—12/15
地点:昆明·云南美术馆
本文图片文字源于网络
仅供交流使用
不以盈利为目的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 更多阅读◀
▶ 更多荐书◀
▶ 更多推广◀
▶ 更多周末看展◀
▶ 第12届中国摄影艺术节◀
▶ 更多本周值得◀
▶ 影像见证40年大展◀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