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发展”还是要“环保”?重要又紧急的难题们。

南都观察 南都观察家 2019-07-27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好回答的环保问题,有个同学问我——为了呼吁环保,社团把很多一次性筷子做成了手工艺品,但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并不买账?


答案过分简单粗暴——不要拿一次性筷子做手工艺品,这样反而是在制造需求。最简单的方式,是倡导呼吁大家自带筷子,点外卖或者在便利店买东西的时候主动不要一次性筷子。


但天下哪里有这么多好解答的问题呢,就拿看起来最困难的雾霾问题来说吧。自2016年开始,受大气污染日益加重的影响,华北、华东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煤改气,散煤燃烧在上述地区一度被禁,包括居民取暖、做饭,中小企业工业锅炉,几乎全部被取缔。随后,部分地区出现天然气断供限供,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出现暴涨,造成包括居民取暖、酒店和医院在内的民生项目供气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保卫蓝天”与“能源供应”一时之间陷入难以调和的冲突。



面对化石能源危机,被冠以“清洁”的核能源因为“核污染”而屡屡碰壁,水电开发则在“建坝发电”和“反坝环保”的争论中走走停停,风能发电也因为建设时对环境的破坏而被批评……最后似乎只能得出“用爱发电”的嘲讽和自嘲。



众多人口需要养活,工业推进带来高效率和高产出,也带来了污染风险,农业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农药的使用收获了“告别饥饿”的口粮,也一并将食品安全问题推上了餐桌。


地区经济谋求发展,但一些特定的发展模式又潜藏着对地区环境的威胁。由此还导致了另一个看似无法阻挡的趋势——邻避运动(NIMBY,Not In My Backyard,意指“不要建在我家后院”)。一些发展、建设计划遭到当地或附近居民的反对,这时常发生在可能会对环境有所影响的项目上,比如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


▲ 脱口秀演员、社会批评家乔治·卡林(George Carlin)曾经狠狠嘲讽过那些“自私的邻避主义者”,他说,那些人为了自身所谓的安全,希望修建更多的监狱,但同时,他们又不希望把监狱建在自己的社区旁边。 © E. PABLO KOSMICKI / AP


在以上种种尽是冲突的对抗逻辑之下,“发展”和“环境”站在了对立面,人们有不同的优先选择和主张,在争议面前彼此嘲笑,难以说服彼此。


这一切就像一张恼人的试卷,几道简单的选择判断题之后,剩下的全都是复杂的论述题。各人站在各人的知识背景和利益选择之上,每答一句都是煎熬,都可能被对方辩手问得哑口无言,甚至还会掉进自己挖给自己的陷阱。参考答案无从得知,如果真有一个万能的神,也许祂也只能选择干脆“重新来过”,而不是回答眼前这无头无绪的难题。


但又怎么可能“重新来过”呢,就只能硬着头皮上吧,去回溯危机背后的历史原因,去挖掘矛盾之下的利益争执。只有这样,才能拼凑出一个更完整的认知,演算出一个更全面的解答。


2018年11月,泉州泉港发生“碳九泄露事件”,我们突然之间再次发现,在现代工业环境之下,工业技术和流程已是如此复杂,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又不得不去寻找控制事故风险和降低污染伤害的方法。


“社区知情权”或许是一个“得分点”,其用意是让居民了解环境中存在什么污染物质、浓度多少,当污染持续扩散与扩大影响,才能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切实揭露环境信息,并尽可能完整地传递给影响区域内的民众,告知风险提示,减少民众不知情之下受到伤害。毕竟在“发展”和“环境”的冲突并不那么强烈的时候,我们其实既想要发展,也想要平安和安心。《降低化工企业风险,从落实“社区知情权”开始》《我们想要发展,也想要平安和安心》


超越具体的矛盾本身,寻求更易被争议双方接受的新办法或许是另一个“得分点”。比如所有人都不愿意把垃圾焚烧厂、填埋场建在家门口,那就包装减量、垃圾分类、再回收……从单纯的本土主义式的维权,到全区域甚至全国范围的环保倡导,倡导更完善的政策和执行,倡导更透明的参与和监督,倡导每个人都做出一些改变。《不要把我不知道的危险放在我家门口》


还有一个“得分点”也许就此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选择什么样的消费观念。百年来,人类社会对化石能源的开采构筑起了一套基于廉价能源的生态策略,我们感受到的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却常常忽略这份富饶背后所必须的代价。乔瑜说:“虽然大部分人不会自诩富翁,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如今的生活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奢侈得多。这种奢侈生活所仰赖的基础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几近败家的消耗,而现在这一基础早已岌岌可危。一旦环境改变,任何调整都将变得十分艰难。”当我们疯狂购物的时候,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还是为了消费时的快乐?



“双11”从光棍节成为消费节,这是一个非常意义重大的转变,它意味着“购物光明正大地成为了情感的替代品或解决方案”:日子难过了,“买买买”就好了。尤其在经济下行时期,人们的收入和对未来的一些预期随之降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经济学上所称的“口红效应”。


但是否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我们之所以将大部分精力投掷在消费领域,是因为我们对公共领域毫无热情;无论外面如何兵荒马乱,我们都沉溺在一己的世界悠哉乐哉,在“买买买”中自欺欺人或忘乎所以。《我们为什么在“双11”疯狂购物?》


如果在“买买买”的狂热之后得到的却是虚无,那就再走出一步吧,去别处寻找意义。


我们佩服日本在垃圾分类上的细致全面,有人真的开始在各自的小区、村落推行垃圾分类;有人担忧餐桌上食物的安全,于是尝试用一种更可持续的方式去耕种、交易;有人厌倦了眼前的满地垃圾,于是弯身捡拾,呼吁更多的人一起清洁环境,也呼吁更多的人不乱丢垃圾……


▲ “零废弃村落”发给村民的用于垃圾分类两个桶,“厨余垃圾”桶还配有盖子,用于防臭、挡狗。 © 南都观察


似乎我们很少有公共生活的实践,难以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述自己的论据、倾听他人的质疑,以致于最终无法彼此妥协退让,无法安然相处。


可是公共空间无处不在,也许它是一间以公益为主题的咖啡馆,是一个吸纳年轻人参与的公益组织或者村落,是一个需要一些议事规则来开展讨论的课堂,甚至是一套合租的房子……我们当然可以避开它们,不闻不问不参与,把自己蜷缩成一个“原子化”的人。《我去了一场“青年派对”,年轻人们依然关心这个世界》《为什么我们很难在合租的房子里好好相处?》


但是如果我们从未学会沟通、协商、妥协、制定规则,不能迈出通向公共生活的行动,无法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共同体,不能在日常中总结出一套套解决办法并形成共识、规章,到真的遭遇“发展”和“环境”这类难题,到谈论改变、革新的时候,又怎么能奢求简单而直接的解答呢?


有些难题真的有些困难,但如果就此逃避放弃,或许它会越变越大,直到有一天突然爆发,造成更大的伤害,连消极躲避和“自我保护”也无法幸免其中。


过去这一年,这些是我们遭遇的难题之一。我们去过很多现场,采访了很多依然对公共生活充满期待的行动者,遗憾的是,他们也没有满分的答案,依然,他们一直在充实不同议题的历史背景和可能的解决办法。当然也常有质疑和反对,但是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些小小的共识,既主动努力争取,也彼此理解妥协,那个“不完全正确”但“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绝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一些观察、思索和行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