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也是个“演员”,已在社会中“就位”

郝汉 南都观察家 2019-12-27


作者:郝汉

全文4000余字,读完约需8分钟


如果说在大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像木偶戏里的木偶,任人摆布,只为演出社会期待中的循规蹈矩的“我”。那么,在小的日常生活里,局面有了些许改观。在这个微型剧场,我们自导自演、自娱自乐,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自我期待里的理想化的“我”。


继《演员的诞生》之后,另一部与演员相关的真人秀《演员请就位》开播了,从“新生代演员”到“老戏骨”,演员们的演技被拆开揉碎拿来比较。人们饶有兴致观看的同时,却往往察觉不到,无论是在大的社会生活里,还是小的日常生活中,你的“行为举止”、“只言片语”都有“剧本”的安排,你的个人形象也有“角色”的设定,为此,你需要不断苦练演技甚至钻研“人设”。



▌社会提供的“角色”和“剧本”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在《皆大欢喜》中写道: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互动时,发现社会舞台和戏剧舞台相似,并催生了“社会角色”概念——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社会也为一切剧中人提供“剧本”,即社会对这个角色的期待。


社会就像是一出大型戏剧,只要人人都入戏,这幕演出便成功了一大半。

▲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苏格兰将军麦克白暗杀国王邓肯,并以谎言继任国王角色,但很快在自责与幻想中堕落成一名暴君。另外在《一报还一报》中,莎士比亚以女性角色陈述了男性的印象——但是男人啊,骄傲的男人,穿着有丁点权威标记的服饰,对确认的东西却又最无知,(他的玻璃似的本质),像一个愤怒的猿人。 © Macbeth

性感火热的女郎、温柔淑德的主妇、慈祥和蔼的祖母,这三种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角色,大抵是“社会”这个男权思想深重的“总导演”对于其麾下千千万“女演员”的期待。而给“男演员”讲戏时,更为重要的则是诠释出“坚强”、“成就”、“欲望”等特质。这固然不公平,但这剧本在千百年来仍反复上演着。男女这种先天角色尚有严苛的“剧本”,更不要说后天的职业角色了,比如教师。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正在课堂讲课的教师范美忠先于学生逃生,成为著名的“范跑跑”事件。在“学校”主题下的剧目,社会这个“导演”心目中的教师角色应该是“有奉献精神的,以学生利益优先的”。范美忠在扮演“教师”时,却弃学生不顾,引得“导演”勃然大怒。但是“导演”自有办法施以惩罚,一是发动“人民战争”,引来铺天盖地的议论与谩骂,二是让他丢了工作,多家教育单位还宣称永不录用他。这便是社会控制的道德手段和经济手段。


这一切后果,给其他扮演“教师”的万千演员们释放了一个讯号:不要学习范美忠,否则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eter L. Berger)这样描述我们的社会:“大多数时候,在我们上场参与游戏之前很久,游戏规则就已经‘固化’了。我们所能够做的,无非就是投入或多或少的热情而已。教授上课时在学生面前移步,法官在法庭上宣判裁决——这一切行为都是预定的,范围很受限制。控制和惩罚的威严体系虎视眈眈地捍卫着这些边界。


可见,社会就像个控制欲极强的编剧兼导演,“剧本”创造能力超群,婚姻家庭、律政刑侦,类型多样,并在其中塑造了无数“角色”,还通过耍各种手段,控制演员,保证他们对“剧本”的诠释不得有半分差错。


对于社会这个大剧场而言,人人循着其角色的行为规范,认真演出才是其“正常运营”的原动力。



▌请在微信朋友圈开始你的“表演”


如果说在大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像木偶戏里的木偶,任人摆布,只为演出社会期待中的循规蹈矩的“我”。那么,在小的日常生活里,局面有了些许改观。在这个微型剧场,我们自导自演、自娱自乐,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自我期待里的理想化的“我”。


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社交媒体如微信朋友圈就是我们演出的舞台。


根据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的《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截至2018年9月,微信全球共计10.82亿日活跃用户,作为国民级的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已经毛细血管式的渗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六十余年前提出拟剧理论,指出,“日常生活就像剧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员,只要站到前台,就会带上面具,有意识地通过各种符号美化自己,进行合乎他人期待的表演。


这一切论断拿来描述我们今天的朋友圈,仍毫不过时。



▌选择“观众”


朋友圈的分组可见功能,被戏称为“第五大发明”。通过此功能,用户可以选择朋友圈内容的观看受众。如果把每条朋友圈的发布当作是一场自我呈现的演出,那么设置“谁可以看”便是一个挑选“观众”的过程。表演者依据自己想呈现的不同形象,选择在不同观众面前表演不同剧目。因此,在“家人可见”的朋友圈里,表演者可能倾向于表现得乖巧孝顺;在“上级可见”的分组中,他可能是一个拼命三郎。

▲ 另外在《关于微信朋友圈的印象管理策略的社会调查访谈记录》中,一位受访人说:“很不爽……过年了,个个(亲戚)都要我的微信。我现在通常不发纯文字了,因为没法分组(2016年时,“朋友圈分组”必须以图片形式为前提),他们也可以看到。只有发图片,我要给我的好友看,我会设置的,这样亲戚就可以没法看到。超级郁闷的。”

▌“人前人后”


在戈夫曼的时代,连电视都还没普及,所谓日常生活中的“前台”与“后台”还只是“人前”与“人后”的区别,那时,“前台”只局限于面对面的工作场合与日常社交活动。一切前台表演都在人前,无处藏匿。“后台”便是回到家中独处时的自然状态。微信朋友圈则模糊了“前台”与“后台”的界限,前台表演的一部分由朋友圈这个舞台来呈现了,由此,前台行为仿佛变得“后台化”。因为人们往往认为“后台”行为是自然流露而非表演,这一改变使日常表演更具迷惑性。


本来是精心编排、设计后发出的文字、图片、视频,却被刻意隐去了编辑时的“用心”,变为“自然流露似的后台效果”,进一步实现了营造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的目的。

▲ “BiKip SongAo”总结的一些“朋友圈生产技巧”。 © 分分钟涨姿势


▌“戏精”的演技


2017的“日本年度流行语大赏”中,排名第一的是“インスタ映え”意为“看起来光鲜的Instagram(一款以分享照片为主的社交软件)”,指代那些为了在社交媒体营造理想形象,拍几百张照片、修图一小时、再精心想半小时文案,最终才发出一张Instagram照片的做法。放在中国的语境中,可以理解为在朋友圈的理想形象营造。


虽有几分戏谑,却揭示了戏剧理论中“理想化表演”(idealisaiton)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作为表演者,个人会通过“印象管理”,掩盖或部分掩盖与他自己理想形象不一致的活动、事实和动机,以便集中展示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印象管理”技巧的熟练度可以等同于在这个“朋友圈剧场”中演技的高低。朋友圈中分组、文字、配图、定位等功能,结合日益精进的智能手机等硬件、修图等各类软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演技”,加强了人们呈现理想化自我形象的能力。

▲ “图”、“文”导致的冲突,有时候会造成“自我”形象塑造的失败。 © 熊太行


▌“出戏”时刻


在《演员请就位》中,刘雅瑟重演《滚蛋吧!肿瘤君》中熊顿在病房里为自己录制“告别视频”的剧情,在导演喊了“结束”之后,依然沉浸在悲伤的剧情中,瘫倒在地上痛哭。

表演结束后,郭敬明评价刘雅瑟在表演中的情绪很高很反复:“你不能真的凭本能演,凭本能演真的会失控。”陈凯歌认为刘雅瑟入戏太深:“你太想把它做好了。当你太想把它做好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种执念,这个执念你就把握不住了。”

俄罗斯的戏剧和表演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著作《演员自我修养》中则谈到了“真实感和信念”,强调演员应当以信念塑造真实感,通过本人对舞台上一切的信服达到对手以至观众对此的信服。但如何把握信念以避免“失控”,似乎非常挑战。


如果把这一概念引入到社会层面,会发现十分值得玩味,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角色的“信念”其实是社会赖以维系的根基,至于人们对自己精致修图过后的照片的“相信”,则是孜孜不倦继续经营朋友圈的前提。最终,在社会期待与自我期待的双重压力下,每个“演员”都可能会“失控”、“出戏”。特别是在现代社会。


从前,人们终其一生可能只有一两个角色,并且处在一个稳定的“剧团”集体中,信仰则多来自对鬼神等非理性力量,这一切都能帮助人们拥有对角色的“信念”,并且很少产生怀疑。


在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社会分工导致“角色”剧增,大城市让个人变得原子化,更是让“剧团”解散,而且还有科学技术的去魅(马克斯·韦伯对现代性的一种概括,认为现代化过程是去神秘化与去神圣化的过程),赶走了“上帝”。现代人成了一个个单打独斗的演员,在无数的角色间跳来跳出,人变得无家可归,人被人自己异化,存在主义也应运而生。


《局外人》的开头这样描写主角默尔索的内心活动——“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发来的电报:‘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和加缪的象征类似,人们开始感受到社会这场大戏的荒谬,开始意识到生命的虚无与无意义感,开始怀疑自己被指派的角色,开始出戏。

▲ 在《脱口秀大会》中,庞博拿“在车库停车后不愿上楼回家”调侃现代人的“出戏”,他说:“一天里可能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是你到家之后,把车停好、熄火,静静地坐在车里发呆的那几分钟。而且你不是一个人,你会发现,车库里,几乎每辆车上都坐着一个根本不愿意上楼回家的人”。 © 脱口秀大会

当一个人疲于朋友圈中的演戏,他可以关闭朋友圈功能。当一个演员对角色或剧本产生疑问,他可以选择不接这个戏,甚至大可转行。但是在社会表演中,拒绝登台演出实则困难重重。当一个“家庭主妇”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这个角色时,她无法简单“退出”,因为还有一个严苛的叫作“社会”的导演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并且随时准备动用各种手段惩罚她的“不端”行为。那么她只能“出戏”。


戈夫曼阐述过另一个“角色距离”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人在社会中的“出戏”。其意思是,不要太认真地扮演角色。一旦一个“家庭主妇”不再用内心的投入去扮演角色,她就进入了“游离”的境界,就忘记了那个“被指派的家庭主妇角色的剧本”,只将自己的角色当作一个身份的伪装。


当多数的人在角色表演时内心有所保留,迟早会出现危险的局面。试想,如果医生、老师、警察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角色,都不再认真的按照“剧本”演出,那么社会就会像由一块块松散的土砖搭建的一座摇摇晃晃的大厦,终将倒塌。


即便如此,在这个“上帝死了”、“人被异化”的时代,“出戏”时刻对于个人去找寻内心的自由仍十分重要。因为“角色距离”标志着一个转折点,意味着人在社会舞台上,从牵线木偶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于是在扮演角色时,你可以思考,你的意识完全清醒,社会安排的既定轨迹由此有了转变的可能。反倒是入戏太深的人会像社会的傀儡一般,了无生气。

▲ 一些入戏太深,甚至为自己角色加戏的行为。比如江南大学学生会曾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布“任命决定”,为主席同学配备了7名助理。 © 长安街知事

总而言之,人生就像一出大戏,一个个“演员”扮演着不由己的角色,完成着一出出悲喜剧,谁都难逃当“演员”的宿命


参考文献:
[1]彼得·伯格.与社会学同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4]左宁 胡鸿保.“表演”的跨学科比较 试析戈夫曼、特纳及鲍曼的表演观〔J〕.贵州大学学报,2010(03).
[5]黄华 林珣. 朋友圈里的“我”:基于戏剧论的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4(8).
[6]辛文娟 赖涵 陈晓丽.大学生社交网络中印象管理的动机和策略——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情报杂志,2016(03).
[7]刘砚议.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J〕.新媒体与社会,2015(03).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欢迎来到你的世界》(机械工业出版社)图书一本。




点击关键词,阅读推荐文章

 现代生活 照顾劳动 | 工作与生活 | 对话金观涛 | 偶像文化 | “流量圣战” | “无用的年轻人” | 消费自由 | 城市化 | 消费文化 | 无差别杀人 | 公益文化 | 扶贫

 社会性别 做家务的男人 | 留守妇女 | 耽美文化 | “娘炮” | 社交软件 | 性别教育 | 女性主义书单 | 职场着装 | 化学阉割 | 性别平等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