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缅边境乡村快递员,日行近600公里

2017-09-23 浦峰 拍者


△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普文镇大窝堂村,汽车过不了吊桥,快递员只能把包裹背过去。


这几年,全国开通了3万多个乡村物流点,覆盖600多个县,许多日常用品、农村生产性原材料都可以直接配送进村。


勐宋,一个距离中缅边境仅30公里,距离“金三角”90分钟左右车程的小村落,尚未开通物流配送之前,村民如果网购了商品,只能花费半天时间去勐龙镇上付费自取。自从2017年2月物流配送站点入驻后,村民不仅可以就近免费取包裹,还能在站点进行网购。

如今,包括勐宋在内,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已经有30个偏远村寨开通了这样的站点。詹衡创办的物流公司,就负责打通这配送“最后一公里”。


△ 30个偏远村寨,村口都有极具特色的建筑。除了大部分为傣族村寨,还有基诺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村寨。



边境快递员


詹衡,80后,云南昆明人,大学毕业后在昆明机场从事了8年的物流工作,待遇优厚。前年,他决定离职创业,筹集了几十万元投入种植秋葵事业,结果血本无归。

创业失败后,詹衡摸准了物流行业的上升势头,于2017年初来到景洪,回归老本行。他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承接景洪市境内周围30个偏远村寨的网购快递包裹配送服务。


△ 詹衡,个子不高,外表精瘦,因为属鸡,在脚踝上纹了一只公鸡。这又恰和景洪当地流行的斗鸡文化相似,有种不服输的性格。


△ 工作中的詹衡(图中男士)。



詹衡买了四辆运货卡车,一辆一辆从昆明开过来,作为物流配送用车。

因为当地绝大部分是傣族村寨,为了沟通方便,他在景洪招募了10名傣族员工。


△ 1993年出生的刀建平是公司里年纪最小的傣族员工,中专学的泰语,毕业后做过辅警、汽车销售员、舞蹈演员,还曾经自学文身,但因家人不支持,又不想在办公室坐班,最后找到詹衡,成了一名快递员,“挺喜欢这份工作的,比待在办公室里好,可以到处转转”。


△ 勐罕镇曼搭村,站点负责人(也称“村小二”)叫玉金开(图中女士),刚刚大学毕业。刀建平一直暗恋这个漂亮的姑娘,每次跑这条线都格外来神,总是会想尽各种办法多逗留一会儿。公司同事经常会打趣这个憨厚的小伙子,有人佯装要和他竞争,说他情商不高,刀建平总是害羞地捂着嘴长笑,然后冒出一句,“她是我的”。刀建平的奋斗目标,就是娶到她。


△ 图中在分拣包裹的是29岁的岩温囡。6年前,他家卖了土地,盖了一栋楼,每月靠出租就能收入近万元。


△ 9月10日晚上8点多,送完最远的勐宋站点后,岩温囡踏上返程,在没有路灯的狭窄山路上,他熟练地打着方向盘,不时躲避迎面而来开着大灯的车。勐宋村离景洪市区近一百公里,途中要经过很多山路。每次到这里送完包裹,天就黑了。


△ 公司员工岩温扁在搬运新到的一批食品。


△ 岩温扁在仓库里分拣包裹。仓库里没法装空调,天热的时候只能光膀子工作。


△ 傣族快递员们聚在一起喝酒。这是一个好喝的民族,他们一周有四五天都会在外面喝酒,然后第二天精神抖擞地继续上班。



公司刚开始运营的时候,詹衡花了几天时间,亲自跑遍了30个村寨,在尽量保证快递员在每天配送时不走回头路的基础上,把每一个村寨站点串联起来,制定、优化出了3条最合理的运送线路。四名快递员,每天行驶总里程近600公里。

景洪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七成。詹衡规划的3条线路各有特色:有翻山越岭穿过茶山的;有需要乘船横渡“湄公河”的,在香蕉成熟的季节,途中会偶遇下山觅食的野象;还有只能从一座吊桥才能进入的老村落。


△ 去往勐旺村的线路是最难走的,途中有来回六十公里的盘山路。虽然沿途风景秀丽,但快递员很难有心思停下来欣赏。


△ 每次去景哈乡送包裹时,快递员都要乘坐渡轮,“跨越”几十米宽的湄公河。


△ 9月10日,送货的路被洪水淹没,许多车辆无法通行,由于绕道要花很多时间,快递员盘桓一阵,最后还是选择涉险开过。那两日西双版纳连下大雨,沿途许多山坡塌方,大树连着土石滚落到路上,滚滚湄公河水都变成了土色的红。刀建平曾亲眼看着一辆卡车滑下了小道。


△ 最远的一条线路,是送往勐宋村的,那边紧邻缅甸,每次送完快递返程已是天黑。



詹衡说,2月份村寨站点刚刚开通时,曾经有一天他只收到过10个包裹。

随着各族寨子村民对网购的了解日益深入,购买量也大幅提高。如今,詹衡公司单月的包裹配送量能达到2、3万单。


△ 快递员在搬运新到的包裹。


△ 快递员在接收各个快递公司运来的包裹。


△ 快递员在仓库里分拣包裹。仓库里没法装空调,就算是天气最热的4月,也只能靠几台大风扇降降温。


△ 快递员需要在每天中午前完成分拣、装车,下午一点多,兵分三路,同时送往30个偏远村寨,从不间断。


△ 詹衡给每个村寨设定了编号,以便分拣时提高效率。过些日子,还要新开通20个村寨。


△ 墙上的编号。


△ 墙上挂着自制的框,用来放置送完快递的单子,以便核对。



在詹衡的仓库里,不仅能看到油盐酱醋衣物电器,还能看到几十袋的化肥、一米高的大轮胎、4、50寸的大彩电……

他们送过的最重的一单,是农村集包的4.2吨的洗衣液,还有3吨重的手纸,2.2吨的花生油,1.7吨的蚊香……


△ 村民购买的实木衣柜。


△ 村民购买的塑封机。


△ 村民购买的卡车轮胎。


△ 村民购买的茶具。


△ 村民购买的淋浴花洒。


△ 村民购买的非洲鼓。


△ 村民购买的铜火锅。



上至八九十岁的基诺族老奶奶,下至十来岁的傣族小和尚,都成为了詹衡的主顾。

他说,“农村网购给村民带来了实惠,一定会更加红火,快递行业也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转变”。


△ 奇珍,89岁,基诺乡巴朵村,基诺族,购买的收音机。


△ 岩朋马,15岁小和尚,勐龙镇曼庄尖村,购买的鞋。


△ 咪卖挖,51岁,勐罕镇曼搭村,购买的电子秤。


△ 玉金欢,10岁,勐罕镇曼搭村,购买的死飞自行车车胎。


△ 杨星海,缅甸人,勐龙镇勐宋村,购买的衣服。


△ 咪金奔,63岁,勐罕镇曼搭村,购买的手机。


△ 李志强,12岁,哈尼族,勐龙镇勐宋村,购买的新鞋。


△ 车吕,33岁,基诺族,基诺乡巴朵村,购买的电水壶。



- The End -

摄影报道:新京报记者浦峰

编辑:小麦


拍者日常投稿方式

(1)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拍者网”投稿;

(2)投稿至官方邮箱:ipaizhe2016@yeah.net。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天意闭市 | iPhone摄影这些年 | 燕郊养老记 | 王平村煤矿 | 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世界摄影日 | 易县奶奶庙 | 九寨沟地震核心区 | 传销往事 | 杂技童年 | 榆林暴雨 | 林肯公园 | 湖南洪灾 | 中国乒乓球1959-2017 | 香港 | IPPA 2017 | 茂县山体垮塌 | 麦客 | 毛坦厂中学 | 天津港大火 | 化疗童年 | 露假肢的女孩 | 再见,望坛 | 汶川地震九周年 |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 帝都沙尘图景 | 共享单车乱象 | 北京最老副食店 | 雄安新区 | 包头居民楼爆炸 | 睡觉的中国人 | 百年书店 | 2017荷赛 | 小站铁警 | 中国面孔 | 希特勒 | 朝鲜"淘女郎" | 金正恩"写真集" | 直播工厂 | 警局档案 | 台湾邮差 | 出租车司机 | 营口运钞车劫案 | Alex Webb | 小黑裙 | 视觉伦理 | 洪祸面孔 | 北京暴雨 | 母亲肖像 | 悬崖村 | 抑郁症 | 距离天津爆炸点15米处 | 王林的"摄影术" | 排队的中国人

本文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