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2015-12-01 邢春梅 李跃儿芭学园

爸爸妈妈手中的育儿宝典,分享李跃儿教育的超级秘笈。

点击上方关注李跃儿芭学园 获取优美儿歌 手指谣 讲座视频

与百万家庭分享2000篇原创育儿内容


文/邢春梅

芭学园王府园区教育督导


楠楠(化名)入园时是个两岁半的小姑娘,因为长相可爱,加上芭学园的孩子们非常习惯去照顾新来的弟弟妹妹 ,所以楠楠刚入园时经常会有一群孩子去帮助她换衣服、换鞋。甚至有时候老师都是插不上手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他孩子不管怎么帮助楠楠,她始终都无法注意到同伴对自己的照顾。


遇到困难时,也只找成人帮助。入园焦虑持续了一年多,几乎每天入园时都会哭,直到最后,哭已经变成了一种和妈妈告别的仪式。(点击这里获取:如何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渐渐地我们发现:其实,楠楠的基本生活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没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她完全可以照顾自己,比如:换衣服、穿鞋、吃饭等等。




可问题也就是在这里。


楠楠只有在成人地陪伴下才能去完成这些的事情。如果老师在忙其他的事情(为了锻炼她,老师一般都会借故离开一下),她就会停滞在上一个步骤里一直等待老师回来,不论中间有多少同伴去帮助她,她都是一动不动。直至老师回来才肯继续。


还有一种情况是:楠楠每做完一件事情后都会专程告诉老师:“今天楠楠自己擦的手。”“今天楠楠没有哭。”“楠楠已经喝完水了。”“楠楠是不是比......快?”


她每次向我们表达这些想法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她的情感在慢慢地向我们靠近。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过度地夸奖她,她的眼神总是流露着期盼。


在芭学园,除了孩子有非常突破性的成长以外,我们一般不通过成人的评价来帮助孩子成长起自我效能认知,降低孩子本身就有的对自己的认知,以免长此以往地让他们成为语言下的奴隶。


当孩子需要被成人认可时,我们经常会这样回应:“嗯,我看见了。”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今天吃饭没有掉一粒米。”我们是这样回答:“嗯,我发现今天地上一粒米都没有。”



或者,当孩子自己想办法克服了困难后,我们会说:“嗯,你是怎么做到的?可以分享给我你的办法吗?”


楠楠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想到了家里是不是经常给予她外在的评价,致使她只能通过外界成人的评价来认知自己。


于是我们和孩子父母沟通后了解到,原来:


楠楠做任何事情后都会被成人找到充足的理由表扬一番。“你最棒!”这样的语言更是数不胜数。


甚至在家中,为了让她吃饭第一名,家里老人可以一直等她吃完再吃,并表扬她吃饭很快。


......


长此以往的情况下,楠楠就会产生自己做什么都是最棒的心理。全然感受不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体会不到他人的真实感受。


初入群体的楠楠渐渐发现在群体中,并没有人专门等待她,渐渐发现她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每次在期待中听到老师的回应只是一句:“嗯,我看见了。”


外界群体与家庭环境的反差使她更加地焦虑自己所处的环境哪个才是真的,哪个才是安全的?


陷入这样的焦虑与模式的巨大变化里,最痛苦的是孩子。于是我们也开始了帮助楠楠尽快进入群体的行动。


第一:家庭中需要把评价性语言渐渐抽离出孩子的生活。在孩子不需要的情况下不使用夸赞式的语言。(点击这里获取:《表扬和批评更好方法|语言的力量》)


第二:老师帮助楠楠尽快在群体中找到好朋友,同伴间模仿与影响的力量要远比成人快好几倍。(点击这里获取:《怎么样帮助孩子融入群体》)


第三:让她在班级里尽量工作起来,帮助她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从而更有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变化。(点击这里获取:《如何引领孩子深入工作》)


第四:老师要对她的状态进行持续帮助与家园沟通的工作。


家庭的配合与园内的帮助让楠楠的行为渐渐好转起来,她寻找成人肯定的语句也越来越少。她把更多的关注点给了自己所处的群体,开始了自我效能认知重新建构的过程。


在人群中,有很多人都在被他人的眼神、语言、语气、神态所影响着。他们常常看上去脸色暗沉,仿佛有太多的事情压着自己无法直面冲突。生活中遇到的纠结与偏执总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在伤害他们。


其实,那只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建立起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良好和正确的认知,总是在乞求外界给予反馈和评价。在面临选择时就像是面临巨大的灾难。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从小没有形成在人群中专注做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成就强大的内心呢,成人需要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
给他提供一个相对复杂的人群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建构起抗噪的能力及良好的社会性能力。


2
划清权利的界限

家庭中每个人都是有权利做自己的事情,维护自己的权利。帮助孩子建构起了解他人心智的能力,学习理解他人。


3
有一定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

有一定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样他在群体中就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形成自己是弱者的心理。


4
不要对孩子进行语言控制

比如经常给孩子说:做了这件事才是好孩子、如果不乖乖听话表现就不好了。


这样的孩子只能依靠他人的力量存活,如果在家中给予他的全是夸赞,那么有一天没有了夸赞他该怎么办?


如果你给他的全部是否定,那么孩子长大后对别人的夸赞也会觉得是在嘲讽他。他的世界充满着不信任。


5
在孩子工作时尽量不去打扰

在孩子工作时尽量不去打扰,给予他充分实施自己想法的权利,6岁前的孩子是使用肢体学习的,只有在他取得有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后才能够进行总结归纳,进行再创造。(点击这里获取:《提供怎样的家庭环境,才能让孩子专心玩耍》)


6
父母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问题

父母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问题,给予孩子安全的精神环境及家庭氛围。孩子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才会充分使用他的感觉器官来认识、探索世界。(点击这里获取:《如果家长不改变,教育的力量特别微弱》)


儿童从出生时便承载着一个精神计划。吸收、敏感、阶段、固执的特质帮助他们认识世界。那么作为成人,我们也有责任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爱的、规律的生存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成为自己,帮助他们习得在人群中做自己,做自己的事!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父母的这6个性格问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爱粘人”“不上幼儿园”6大情绪问题解决对策



这样夸奖,让孩子发现自己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不同认知养育出不同孩子



“李跃儿说”时间到了~

家长
大李老师 ,您好。我家女儿2岁,现在很喜欢跟着小朋友们玩,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会拿着自己的玩具走上前去,要把玩具递给小朋友,可是当小朋友碰着这个玩具了就迅速把玩具收回,要是小朋友把这个玩具拿到手了就大喊大叫,这个事情每天上演,她是在确认自己的物权吗?我们应该如何反应?
这是孩子把自己的玩具作为媒介,去探索他人的心智,说明她想交朋友了。建议成人多带她参与群体活动,增长她与人交往的能力。当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如果你不想让别人拿你的玩具,你可以选择不给她,告诉她你不同意她玩。”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就会总结经验,这种情况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李跃儿


⊙ 内容为李跃儿芭学园原创,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其他媒体平台及公众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做 最 懂 孩 子 的 教 育

www.liyuee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