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摄影人都爱叫她“苗姐”? |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Vol.13 王苗

2016-02-25 快拍快拍网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 Vol.13
王苗


三个女孩



王苗(1951—  )


王苗,中国影像革命之初重要摄影组织“四月影会”领袖之一。参与创办的《中国旅游》和《华夏人文地理》,为中国大陆有志从事人文地理探索和实践的摄影人提供了平台;而王苗为中国摄影做的更大贡献是三十年如一日地关注、提携全国各地的摄影者。大家都喜欢叫她“苗姐”。今天,请看“苗姐”和陈小波之间的谈话。


新疆塞里木湖


《早安中国》,杭州西湖,1988年。 清晨6点,一位穿着西装的老人在西湖边自在地阅报,不远处是白雾缥缈的湖景。这张照片深受外国读者喜爱,可说是外国人眼中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的写照,被许多外国媒体引用过。


小雏菊的剪影



伤痛内心隐藏


王:我的父亲是山西垣曲人。爷爷是当时的开明绅士,父亲很年轻就到太原读书、投身革命,18岁回家乡创建中共党组织,抗战打日本,性格刚毅。母亲江苏籍,外公是民国时期的高官。她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文学系,真诚、热情、脆弱而刚烈。“文革”前在北京的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因在解放前夕去过台湾半年,运动中被关起来一个月。母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们害我,我就死给你们看!她做出惊人之举,从六楼上跳下来。去世时年仅45岁。我们三个姐妹,苗、蕾、果,当时分别是17、15、11岁。我最大。


父亲被通知去收尸,他带着我去了八宝山。一屋子全是尸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我妈妈,想给她换衣服,人家不让,说自杀的人没资格换。我那时没哭,人在这时很镇定。出去时,父亲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大手帕,让我进去给母亲盖上脸。我去盖的时候,看到妈妈的脸很平静,但腿明显摔断了。


回到家,家已经被红卫兵抄了,所有的墙、地面、楼道都刷上了黑色的大标语,劫难在所难逃……


(我没有想到,王苗一上来就和我谈生命中这样一段尘封岁月,吃惊的程度使我一时间不能有任何问话,王苗却神情淡淡,甚至看上去没有伤恸。)


王:知天命之年,我终于可以坦然面对这些时,几十年已经过去了。现在我好象能很平静地谈论这些尘封的往事,这只是表面上,其实心里的伤害是无底深渊。我已经习惯了自己有多苦,从不示人。


我惹的第一个祸就是照相引起的。 妈妈去世后,17岁的我带着15岁的妹妹到山西临汾插队。原以为到了一个谁也不知道我们家事的地方。那时因备战备荒,一个部队的军部设在我们北王村。有一天下雪,我拿着城里叔叔的破相机,拉着妹妹去照雪景。还没照几张,就被军队的保卫处发现,我们竟被怀疑在“刺探军情”!把我的相机和胶卷没收了。因为这事,有人还到北京外调我们,终于了解到我爸爸是“叛徒”、我妈妈是自杀。外调的人回来,我们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痛苦,周围的人便都知道了。


《帕米尔高原一户人家》,新疆塔什库尔干,1987年。



故宫学艺


陈:你曾提到,金伯宏应该是影响你走上摄影道路的第一个人。

王:1971年病退回北京,我家在建工部大院。看到和我住一个楼的金伯宏背着摄影包出出进进——他在故宫当摄影师——给小姑娘拍照,说摄影的事儿,让我感觉摄影是这么好玩、这么神奇,羡慕得不得了。受金伯宏的影响,我迷上了摄影。当时我的父亲和我未来的公公凑钱给我买了一台360块钱的相机。我就天天在家里鼓捣,给我周围的女伴们拍,拍了自己冲洗,买的相纸全是那种论斤称的。


陈:那时信息匮乏,你们怎么学习摄影?

王:哪里学?我们那时能看到的就是“文革”前出版的《中国摄影》,自己还没有,全是借的,借来就翻拍。其实那时《中国摄影》也一张外国照片没有。我还有一个本子,专门贴着胶卷盒。我把自己用过的胶卷标志全剪下来,也成了我的学习资料,太珍贵了!


陈:第一次的学艺生涯是在故宫,就是俄日故宫馆藏拍照留影。

王:1972年文物局的谢辰生叔叔介绍我到出国文物展览工作组义务帮忙。也没工资,就给买张月票。尽管这样,我干的很高兴。我遇到了几位国宝极的老师:吴伯寅、黄翔坤、罗哲文、王发塘……他们在故宫的武英殿给文物造册、给出去展览的文物留照片。我刚去就做最简单的活——上光、显影、把盘子。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我每天要把最珍贵的文物抱在怀里,穿过武英殿的院子到拍摄室。也就是在这些老师拍文物的时候,我学会了极其严谨的构图、曝光——看他们用不同的光线,竟把没有生命的文物拍得栩栩如生。

而最重要的是我从这几位前辈身上学会了一种做人做事认真的态度——哪怕是做一件小事、做不被人关注的事,都要一丝不苟。


陈:能在故宫工作,还在这样一拨国宝级人物身边,听上去这太令人羡慕了。

王:20世纪70年代初,一切还笼罩在“文革”阴影中。我记得当时有暗房两个老师傅对我很好,一个叫周洁清,一个是陈健秋。尽管她们把我当女儿般看待,但我仍不愿意把自己心底的任何东西暴露出来。在一起呆了两年,她们居然都不知道我没有妈妈。


当时又无端出了一件事:“黑画事件”。我姨妈的朋友柯犁叔叔手上有一张黄永玉画的一只眼睁、一只眼闭的“猫头鹰”,武英殿有师傅会裱画,他们就托我找人裱出来。在这么清净的故宫,也会有人告密,我被人“揭发”了。一个20出头的女孩子就整天在这样的担惊受怕中过日子,无时无刻不承受压力。无形的迫害老跟着你。在那样一个环境里,我变得沉默寡言、封闭孤僻,更不愿意把内心的任何东西表达出来。其实这两年我只干活,一分工资没拿,还是被人告发“走后门”。我只得离开。


1974年,文物局招工,那些同我一起工作了两年多的叔叔、阿姨们毕竟还惦念着我这个只知道努力干活、从不多言多语的小姑娘,我被正式招进位于沙滩红楼的文物出版社,成了正式职工。从此暗房一干就是7年。你知道我在暗房干什么?那时候要印线装毛主席诗词,不是一般印刷,每一个字要用宋版水印本。60岁的老师傅把这些字一个个照出来,我在暗房把字一个个洗出来,编辑后再贴出来制版。后来出版竹简的书,那些竹简也是我一条条洗出来的。



《插花节》,云南楚雄大姚,1989年。 插花节是彝族节庆,村民们带着录音机来歌墟,录些山歌回家闲时放来欣赏,作为娱乐消遣。当时流行军装打扮,身穿少数民族服饰、头戴军帽赶时尚的彝族人一派喜气洋洋。



拍摄了敦煌所有重要壁画


陈:接着的经历仍然让我羡慕,你有机会连续几年拍摄中国的石窟,敦煌所有石窟你都进去过。

王:干了几年暗房后,我有了一个机会------跟着老摄影师彭华士拍中国石窟,连续拍了龙门、云岗后,1978 年开始拍敦煌石窟。常书鸿恢复工作刚回到敦煌,他的儿子常嘉煌是我的师兄也正好在那里。研究所把一大串钥匙给了我,可以打开所有的门。所有的石窟我们都进去了。我和彭老师一个一个拍,先是我给他打光,后来爬上爬下我自己都包了。那次,所有重要的壁画我们都拍了。后来出的几本敦煌画册,很多就是我拍的。


记得我在那里碰到作家黄宗英,她在采风。她很奇怪:嗯?这么个瘦瘦小小的姑娘在这里干吗呢?我在那里还遇到我的忘年交:画家庞熏琴。庞老那时已经七十多岁,是留法大画家。刚被解放出来做了工艺美院院长。他恢复名誉后的第一件事就到了敦煌。


我拍照,庞老就借我的灯光临摹。他每天跟着我:“发现跟着你,洞里特别亮,看着完全不一样。”我还给他拍了工作照——满头白发的临摹敦煌壁画的老画家。晚上,我干完活没事,他就教我临摹飞天。庞老后来送我两幅画,一张是白描北魏菩萨,他在上面题字:“此乃菩萨非苗也。”还有一幅是敦煌的外景,几棵大杨树,他题词道:“昔日的苗苗长成今日的大树,高过莫高窟,气死如来佛。”


陈:你比同时代太多的人都要幸运!遇到故宫,遇到敦煌,遇到高尚的一群人。

王:在我的成长中,有幸认识了很多像庞老这样对人生、对艺术认真又品行高尚的老人。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我特别要提到的是黄祥坤,他《人民中国》的摄影组长,印尼归侨,翁乃强、沈延太的老师。他开朗乐观,热情执着,他一再告诫弟子:谁也不能摆!而那时大部分照片都是摆拍。1974年春天,在动物园,我跟着他进了猴笼,拍了那张《笼里笼外》。


陈:就是那张被批判为:“影射社会主义将人关在笼里没有自由”的照片?

王:其实我哪里想那么多,连表现什么都谈不上,就是觉得影象有意思。黄老离开大陆去香港时,在火车上给我写信,谈归侨的痛苦和失望,沉痛中仍流露爱国的拳拳之心。1981年,老人去世。他送我的印尼木雕现在我还珍存着。黄先生对我的摄影道路影响甚大。



《阅读经文》,云南西双版纳,1988年。 开车路过西双版纳时,以长镜头远拍认真读经的小和尚。墙面、光影与红袈裟协调、平和。



永远的四月


陈:“四月影会”和“星星”画展、《今天》诗刊一起被看作20世纪80年代重要文化事件。这三个组织是80年代开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民间团体和组织。由此生发而出的一系列文化事件与创作“不仅对此后文化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穿透了专业领域直接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关系。”在王志平那个著名的小屋里,“四月影会”发端。

王:二月,北京的天气还很冷,在东四三条王志平的小屋里,聚集着一群参加过"四·五"运动"人民的悼念"的热血青年摄影者——“四·五”纪实浪潮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纪实摄影文化的开始——除了金伯宏,几乎都是业余的。但我们的背景大抵相同:当过知青、工人、年龄差不多、有共同的理想……我们这伙人的中心人物是王志平和赵介轩,赵是清华附中才女。我们叫她 “小芹”,现居住在法国。


 “四月影会“这个名字是大伙起的,意喻大家相知相聚在四月,另外四月是早春,乍暖还寒,有希望同时也背对着未尽的寒风。《自然 ·社会·人》展览的发刊词是王志平写的: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有它本身特有的语言。是时候了,正像应该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一样,也应该用艺术语言来研究艺术。摄影艺术的美存在于自然的韵律之中,存在于社会的真实之中,存在于人的情趣之中。而往往并不一定存在于重大题材或长官意识里。“


大家都想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做个展览。我们这群人没有政治色彩,只是表达我们对艺术平实、普通的追求。虽然我们的照片有些幼稚,毕竟那是1979年。但在那个年代,摄影正在为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这是第一次向图解政治宣战,向僵硬的摄影现状宣战,所以才能在社会上造成影响。这是对粉饰、摆布与虚假的第一次自觉否定,使中国的纪实摄影逐渐向普通、真实的生活靠拢,向人性自身价值回归。



王志平为影展撰写的前言


陈:展出的500幅作品是谁决定的?

王:不瞒你说,没有评委,没有谁说了算,谁有照片就拿到小屋,围在一起,人七嘴八舌:这片子行,拿去自己做去吧!我自己的照片一下被选中20张。


陈:1979年4月1日,第一届《自然 ·社会·人》在中山公园的花房“兰室 ”举行。我在很多文字中描述拥挤的场面:“人山人海”一点不夸张,几乎挤得透不过气来。三分钱一张门票,好多人出来透口气再买票进去。有个人后来写文章,他自己一天进去了7次!

王:后来我先后在美国、香港、台湾搞过多次个人展览。但再没有超过第一届《自然 ·社会·人》带给我的激动。那种第一次被摄影同伴们接受、被每天成千上万人认可的感觉令人感到莫大满足。我们50多个人的近200幅照片,大部分表现的是北京都市生活,但风格各异。金伯宏、罗小韵、王志平、王立平、李英杰、李晓斌、池小宁、吴鹏、高强、呂小中、范生平、任曙林、李江树、任国恩、许涿……


陈:这些名字是中国摄影界不能忘掉的名字。

王:第二届在北海公园举行。参加人里有了王文澜、鲍昆。第三届进了中国美术馆,参加人中有了张艺谋。进了美术馆,四月影会也该寿终就寝了。


陈:“四月影会”为什么突然停止,这是一个谜。

王:我们笑称自己是“乌合之众”,只是想在那样压抑的时代抒发自己的艺术观念。“四月影会”没有会长、理事。所谓的“常务理事”就是积极分子——老来的那几个。也没有什么纲领、没有名分、没有利益,只有热情与真诚。王志平也从来就不是一个优秀的领袖级人物,他根本控制不了后面的局面与矛盾了。意兴阑珊,收摊算了。出现也自然,散的也自然。


陈:但是“四月影会”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谁也不能否定:“四月影会”参加者中很多成为中国摄影界的中坚。《自然 ·社会·人》展览成为中国摄影史最重要的展览之一。

王:国家这个时候也良性地发展,走向了改革开放。“四月影会”这样的展览能进入国家美术馆,已经说明当时的开放与宽容程度,这些本来一盘散沙似的人中,很多陆续成了职业的摄影师,麻烦事也多了起来。我和罗小韵进了中国新闻社、王志平到农业出版社、李小斌到《新观察》,王文澜转业到了《中国日报》……


陈:没几年,还是你们这些人为主力,成立了“现代摄影沙龙”。

王:1985年春天,这帮人在我家,成立了“现代摄影沙龙”。积极分子成了王文澜、李晓斌、鲍昆等人。当时还为这个名字“吵”了很久。有一个插曲。当时《中国日报》总编冯锡良从国外回来,思想解放,建议王文澜把一些能给报纸供稿的摄影者组织起来。冯老反对叫“沙龙”,建议叫“俱乐部”,我们坚决不听。我们觉得叫“沙龙”是对现有形式的一种反抗。我们在我家与冯老争论。那时我们家成了大家聚会的地方。一来十几个人,放幻灯,还管饭。


陈:这个时候的“领袖”是谁? 

王:是杨绍明。1985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代表团第一次出访香港,成员有吴印咸、吕厚民、徐肖冰、杨绍明、王文澜和我。二十多天的相处,我们和绍明熟了,他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普通记者,我们感觉他当时很沉稳、平实。我和文澜就建议他出来牵头,把青年摄影人再组织起来。他答应了。沉寂了几年之后,民间摄影力量再一次被组织了起来,这些正当年的摄影者手里又积攒了很多精彩的东西。1985、1986、1987年连着办了两届展览。有了“十年一瞬间”。之后,绍明把“现代摄影沙龙”变成了“当代摄影学会”。


陈:你说的这一段历史我听着精彩纷呈,起伏跌宕,实在是中国摄影界最活跃和最有意思的一段时期啊!

王:特别开放,空间很大。大家二十几岁年纪正当年,精力旺盛得不得了。也为艺术吵得一塌糊涂,但吵完了没事。那个时候我们聚会哪有什么饭局,就是骑车来了,看照片、讨论、争论,完了走人。 


陈:“四月影会”、“现代摄影沙龙”、“当代摄影学会”虽然在北京“折腾”,但影响却波及全国。

王:是。云南摄影界德高望重的老编辑肖敬志把我们“四月影会”第一、第二届的展览合起来在昆明翠湖公园展览,影响了云南一批摄影人。肖老也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老朋友,他是新华社培养的一个好人。一生充满激情,鞠躬尽瘁为摄影一辈子,是典型的忠诚事业的知识分子。


陈:我读过肖老写给王志平的信,给予“四月影会”极高的评价。

王:我记得还有湖北武汉的于志坚……巡展了10个城市,得到的赞扬也狂热,批评也激烈。现在成立“四月影会”和“现代摄影沙龙”的土壤和基础都没有了。现在是产生像吴家林这样个体的优秀师的时候了。


当年四月影会的摄影展作品选,如今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已经卖的很贵了(图片来源:摄影教育出版交流群)



东山魁夷奠定了我的视觉基础


陈: 1979年,中国新闻社复社,你当了复社后第一批摄影记者。中新社当时担负着对海外发稿的任务,报道题材广泛,不那么生硬。能在中新社当记者,想必是所有的摄影记者都羡慕的。

王:中新社一复社,我就去了。当时的副社长吴江,新加坡归侨,他思想开放,一进去就给了我们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他给我们一人一台相机后就把我们轰出去了——-没有任何框框,自己找关系、找题材,给海外杂志、报纸供稿,一开始就给反转片,走到哪儿拍到哪儿,什么都行,回来能发一堆稿。我那时胆子也大了,什么都不吝,什么场合都敢进,没什么规矩。这种环境也培养了我,很快就有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自然 ·社会·人》结束后,我在中新社找到了拍摄的感觉。也正是在中新社给我创造了起点更高、视野更加宽阔的环境。《野外拾回的小诗》就是在那种状态下开始拍的。


陈: 是在摄影艺术上思想解放最早的那批摄影者之一。《野外拾回的小诗》奠定了你在摄影界“先觉者”的地位。看你的“小诗”,就像看惯了风光摄影表现雄伟河山的照片,突然有了别样视角。

王:1980年,我看了一个展览,在北海公园举行的日本当代著名风景画家东山魁夷的画展。猛然觉醒:原来自然可以这样表现! 


陈:东山魁夷的风景画疏简、静谧,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杰作。

王:那时侯,我们能看到来自外界的东西有限,没有资讯,脑子里一片空白。突然看到这样一个宁静的展览,一下打动了我、征服了我——它就是我内心想拍的东西!这个画展影响了我的摄影风格,奠定了我的视觉基础。


二十年过去,东山魁夷对我产生的影响还没有磨灭。我曾在深圳无意中看到他的一套书《东山魁夷的世界》,二十多本,我毫不犹豫,全部买下。那里面是他的诗、笔记和艺术随笔,二十多年了,我终于有机会读到他《与风景对话》,终于与他与自然心灵相交。



东山魁夷画作



陈:你的“小诗”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觉角度来看自然,通过无名草木感受自然的魅力和灵魂。有人称你是摄影界“赋予草木生命的第一人”。

王:从看了东山的画展开始,我就对拍摄宁静自然产生了兴趣,行走在任何地方,眼和心就会感受这样的“小诗”。突然看见山头上的一棵树、脚下的一棵草,我会大叫:“快停车!”急不可待地奔跑过去,可旁边的人会认为平淡无奇。我那时喜欢上了简洁单调、形式感强的构图,颜色也喜欢单纯色彩。


陈:当时是朦胧派诗歌代表人物顾城为你的作品配诗。

王:当我拍了上百幅这样的作品时,有一次韩子善先生拿我的片子好像去讲课用。归还时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顾城想为我的作品写诗。顾城后来为我的作品写了40多首小诗。我一看:傻了!他把我想表达的都写出来了。语言与视觉的感觉相通了。我用音乐做背景,叫我妹妹朗诵。1982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举行全国青年摄影座谈会,把这个东西在会上演示,炸了锅。后来去找过北岛,又写了一批诗。


陈:你们那个年代,文化精英碰撞是常事。

王:对!“星星”画展,我们和阿城成了朋友。记得我到鼓浪屿还找过舒婷。她刚刚结婚,他们夫妇住的那幢老房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这些表现大自然、表达内心情感的作品在摄影界还引起过“自我表现”的争论,有人认为表现自我是资产阶级思想,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但争论归争论,毕竟是政革开放的年代,政冶上的压力己没有那么大了。在今天看来,艺术作品如果不能感动自已,如何能去感动别人?


陈:80年代后期,你的照片在天地之间出现了壮阔的东西。

王:1985年,我从四川进西藏,深深感受到人的震撼,天地的震撼。我开始改变,从拍摄小品到拍拍摄壮阔大地。过去,我出去,满眼看到的都是小的东西。西藏没有小品了,看不到了,都是壮阔。我用了很多20的广角,同时敢用广角离人很近地拍摄了。1985年后,我才开始拍人,就有了《世间人》这本画册。



陈:我在西藏呆了近两个月,喜欢啊!如果只有一个地方可以重返,我愿意重返西藏。

王:我去的那么多地方,别人问我:什么地方是你最喜欢的地方,我一定会说:西藏。








我愿意做个搭桥人


王:1986年,我被派到香港《中国旅游》杂志工作。1986年至1992年,我没在家里过一个春节。1987年,做唐僧取经之路;1989年,做西南丝绸之路;1990年,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1991年,做马可·波罗之路,做一个个的故事。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做报道摄影。


陈:《中国旅游》刊登旅游和人文地理的大型图片专题,报道摄影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在中国却一直没有报道摄影的传统。你当时通过什么渠道学习报道摄影?

王:哪里有啊?就是自己摸索着干,拼命看国外画册。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为那里面的图片惊叹。还看法国和德国的地理杂志。可惜就是看不懂文字,真想知道人家怎么写的。看的多了,就知道了一组图片怎么拍,故事怎么讲。知道与人文地理有关的故事要有知识性趣味性,要生动丰富,要有内容和内涵。


陈:你不仅自己拍摄专题,还把更多的机会提供给国内的摄影家。

王:我这时结识了美联社的刘香成、台湾张照堂、阮义忠、《汉声》杂志的黄永松,香港的高志强、梁家泰等一批优秀摄影家,我们在香港开过中港台三地图片故事研讨会。不久台湾的《大地》杂志郑明华也来找中国题材。他们找我,我就把他们介绍给中国内地的摄影者。


陈:所以,国内摄影界“恩泽于王苗”的人很多。你到中国边远的地区去,常常是和当地摄影者一起,把你对报道摄影的独到理解及时告诉那些孤军奋战的摄影者。使很多不在主流里面的摄影者有了平台、有了出路。

王:我没有那么崇高,我做的事都是无意识的。我还算一个有激情的人,真诚的人。我也愿意做个能给别人一些帮助的人。 因为我有《中国旅游》这样一个阵地,很多题材不是自己去三五天就可以拍下来的,所以必须要有一支队伍,而且要和他们谈。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帮过很多人”也是我工作的需要。为了工作,我很快对大陆摄影者的资源从白纸一张到胸中有数。


陈:《中国旅游》和《华夏人文地理》在你和你的同事的努力下成为中国人文地理的权威。 你依靠国内雄厚的摄影师群体,让很多“身处一偶“的人感觉自己并不封闭。坚定自己走的摄影道路是一条正确不能轻易改变的路。恰恰又是你提供了平台,让他们拍摄的东西可以几十个页码地使用,使他们增加了自信:原来“土的掉渣”的东西是好东西。许多人感受过你超前的摄影观念,你提供机会使摄影者能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使很多人及时看到中国摄影甚至世界摄影的全貌。胡武功对我说过:“王苗使我们坚持。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帮助,其实不在于给他多少钱,而是你给了别人认识事物、认识自己的平台。”

王:我只是告诉那些摄影者我已经知道、他暂时还不知道的一些东西。我出于一种“给别人看一点就会改变一生”的概念,给国内的摄影者一点建议。


上海的尔冬强现在出了很多书,还办了私人博物馆。最早时他拍舟山群岛,往《中国旅游》投稿。他那时知道做一张地图,拍不同角度的照片。但他因为没有机会看到好的报道摄影,犯了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做作、摆布,把照片拍得很美却没有内容。我记得在他上海的一间小屋子里,我和他谈了许多次,一起看了很多东西,探讨真实、自然的摄影,组成故事需要的东西、不可缺的要素……后来还把很多关系介绍给他。


看到新疆赵承安的片子,他拍新疆风光拍的多好啊!但是制作有问题。我就迫不及待的把他约到我家里来,看国外画册。不厌其烦地灌输照片素质要好、站在更高的视野等观念。要不然你花了那么多辛苦,片子没有冲洗好,多可惜啊!还和他说:“你要是舍不得,就拿到香港来我帮你冲。”


当时台湾《大地》要陕西的稿子,我肯定先想起胡武功、侯登科、石宝琇——我的这些朋友。我相信他们的摄影能力和文化背景,但他们刚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做,我就会把我的一点点经验告诉他们,我也不是胸有成竹。后来就看到宝琇写给《大地》的一篇关于秦川大地的稿子,我很欣赏,以后有机会把他调到香港《中国旅遊》,一干十年,直今还是我们的骨干,其实帮了别人,不如说帮了自己。


我们那个时代看到一点好东西太难了,你比别人早看到一点,知道多一点。就有责任告诉他,想办法让他们看到,并提供平台。就这么简单,仅此而已。


陈:2003年因着你在摄影创作、社会贡献、出版展览、职业精神等方面有突出成绩,被评为年度摄影人物,评语写道:“一位有着丰富经验和广泛影响的大型摄影活动策划人”。 

王:这个荣誉很高。我只是比别人多了些机遇。


《做油纸伞的老人》,云南腾冲,2008年。



法会上



大家来真诚地干起来一件事情,多好


陈:这些年,《中国旅游》一直不间断地在做“一日“的活动。每次参加的人数来自两岸三地达上百人。你付出的热忱和精力有目共睹。

王:搞这个活动也是一种真诚的初衷,目的性也不强,我又有这么个条件及机遇,更何况能让老朋友们聚聚是件多开心的事。有的朋友也会主动打电话给我:“王苗啊!下次活动别忘了我啊!”我就会不好意思,下次一定考虑。人家愿意来,我为什么不要。刘阳具体操作,他也是个很好说话的人。


陈:难得的是你举重若轻,别人还看不出来你做了这么多事。

王:我是一个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的人,想把一些事情做得简单。“二十四小时“这件事就是简单。找一帮朋友拍,拍完了就散。摄影者的片子冲洗出来后,刘阳先把能用的照片挑出来,我们俩再用几天的时间编辑成书。没有繁复的过程,也不要谁去审稿。现在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很有经验了。哪张好就放大,所以,拿到照片,分类、选照片、文字、编辑成书已经做的很顺手了。刚开始我们做了“香港回归日”、“澳门回归日”,做完就想:干吗不做大陆呢?就有了“世纪之交”。既然开了头就一件件做好。后来有了“台湾一日”、“澳门一日”、“北京一日”、“贵卅一日“、“西藏一日”……


陈:你做了这么多的大事,就是因为你周围总有这样的一帮人。

王:做一点事最重要的还是人。我是幸运的。从1986年到香港做普通的记者,做到总编、副社长,19年来,我周围总有一帮人。他们也不是帮我,而是大家一起做事。我幸运,很多朋友一直齐心协力地做事。刘阳、石宝琇、谢光辉、黄炎红、彭振戈、陈一年等都是一帮非常认真、努力做事的人。我们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做起事情来很轻松愉快。


我幸运有个好的帮手刘阳。他头脑清楚,宽厚塌实,实际操作能力很强,把很多事情处理地简单明了。现在“一日”的工作基本都是他具体操作。


陈: “一日”系列还会继续?

王:会!


陈:从一个个体的摄影家到成为一个摄影的推动者,你不会觉得浪费自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王:不会!我还会抓住每一个机遇,为大家尽可能创造机会。尽我所能,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朋友。


陈:什么样的人是你最欣赏的人?

王:我最怕虚伪的人,也怕浮躁的人。沉稳、平和、诚恳、遇事不惊、处世不慌、做人难能可贵的要大气、大度。一个人有了这么多阅历之后更应该宽厚、豁达,这是做人重要的品质和素质。我找朋友、合作者都会找这样的人。我已经不习惯和拐弯抹角的人打交道了。


陈:这么多朋友,他们对你意味着什么?

王:小时侯建工部大院的一堆朋友、插队时的朋友、“四月影会”的朋友、当代摄影学会的朋友、后来是香港的朋友,全国各地的朋友、那些在我生命中影响了我的老朋友,忘年之交,当然还有我先生的朋友……他们对我都很重要。比如文澜、延光、邓维这样坦诚以待的多年的朋友,一直给我鼓励和提醒,我很感激他们。


陈:你们这么些年一直没有发生过不愉快、分歧?

王:没有!就因为有共同的背景和经历,互相信任。有什么事也会问他们的意见。像延光,对政治一直保有激情,忧国忧民。我带着敬佩的心情去理解他!他这把年纪还这样拼命干活,怎能不出好照片?当然对他的敬佩不止在事业上,还在精神上。他与我先生更有话说,我先生是中美关系史的学者,他俩一见面就聊个没完。


我到哪里都有朋友。连我国外的朋友来了都会给我电话:“我要到四川了,我找你的哪位朋友?”我就说:“你找王建军吧!”到新疆,就找孙家斌、到云南就找冬瓜……反正到哪里都有朋友。这好象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陈:但是很多朋友会在你很亲切随和的外表下感到一种尊严,不能轻慢的尊严。

王:是吗?也许是太自立了、太要强了。


陈:那天谁说,叫了她半天“苗姐”,才发现我比她大。

王:哈哈!这苗姐是文谰叫出来,延光不叫。他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


陈:啊?这么巧!

王:朋友的关系就是给人方便,自己方便。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回娘家



芍药冢



南怀谨先生教我“放下“


王:80年代初,我和我的同事在福建沿海采访,到了眉洲岛,台办的人说:我们遇到难事了。原来老有台湾渔民偷偷上岛,到妈祖庙烧香。而这个祖庙旁边有一个连队,部队决定拆这个庙,拆了台湾人就不会来了。


我去找了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把这件事告诉他;我还写了内参,结果是部队迁走,妈祖庙留了下来。现在这个岛上香火旺盛,还成了著名的旅游地区。后来,我在采访中好多次化险为夷,莫非瑟吉欧妈祖在保佑我?


陈:到香港工作后,你认识了南怀瑾先生。南怀瑾先生常和你说的话是什么?

王:南怀瑾是又一位在我生命中十分重要的老人。他住在香港半山上,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都那样清明和宁静。我隔一段时间要去看他,已经成了习惯。


我有时办事太认真。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也会烦恼急噪。这时,南老师就会教我“放下”。遇到什么事情,老师总是微笑着说:“没事啦!放开点。”他教我遇到问题念“准提咒”。奇怪的是,念着念着,真的我就静下来了。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飞机起飞和降落,我就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念“准提咒”。


老师轻易不会给人提字,他不光给我题了《华夏人文地理》《世间人》,还给我写了一副字,录了王阳明的诗“险夷原不滞胸中,凡事浮云过太空。波静海涛三万里,日明飞锡下天然风。”我把它挂在办公室座位后面的墙上,时常看到它。人如果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还有什么事放不下呢。。我希望像老师那样永远平和平静。



草原



做事情不能光凭自信和热情


陈:说说你的遗憾吧。

王:要说遗憾,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有经历系统的文化训练。虽然有自信,但常常会力不从心。我们这一代人,遇到的事情太多,真正遇到困难并难不倒我们,但是遇到知识上的问题,就力所不及了。


我先生的朋友说我:王苗想干的事情,一定能干成;她要不想干的事,逼她也没用。但我自己没意识:我是这样的吗?!我只是认定了就去干,不会受别人的推动,而是自己推动自己。是有自信和信念的人。我还是很随和的人,没有什么不可商量的事情。认定的事情就把它做好。但做事情也不是光凭自信和热情就可以的。


比如没有外语基础,我要是精通外语,能做更多的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看问题会更全面、立意更高;我要是受过严格的文字训练,会更得心应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遗憾。我对图片的编辑,故事的把握没有问题,可对文字把握不自信。这一点我特别佩服延光,他这么多年没有间断,不断地写。而我没有在文字上坚持,老不写就惧怕了。


陈:最近看你的《与马可·波罗同行》,你的影像还是那么细腻、博大。其实我最希望你找个很好的合作者,一本一本书的出、留下……

王:全身心地做一个题材、一个故事是我最向往的事,是最开心的事。虽然还在拍,但这个时候对自己的不满足,遗憾就出来了。


我近几年没有大块的时间去拍。既然把我放在那个位置上,我就应该尽心去为杂志工作。其实也没有人这样要求我,但我不能又搞创作,同时还管理出版社。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专心,一心不能二用。应该心无旁骛,应该放弃一些个人的东西。


我现在只要出门,一定还背着两个照相机,一定装着反转片,一个长头、一个广角,不会放掉每一个拍照的机会。去看一场芭蕾舞,没带相机,就像浪费一样,白来了!没带相机,我去干吗去了?相机就像离不开武器一样,不能割舍。



新疆和田



我最想做的事


(采访中,王苗的电话不断。恰逢周末,大都不是谈工作,而是约她聚会的电话)


陈:每次和你在一起,都感觉到你回北京有很多朋友等着和你聚会。

王:他们约我玩。我有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除了两个妹妹及她们的家人外,最令我牵挂的是83岁的老公公,我们叫他老太爷,他是我一生中最敬、最爱的人。,他待人宽厚、豁达,是世上难得的好人。在我这么多年离家在外疯跑的日子里,是爷爷、奶奶带大了我的儿子,并在我追求事业的路上给了我支持与关爱。他特别疼我,当亲生女儿一样。所以我每次有机会回北京,我都会住在家里多陪伴他,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


陈:除了摄影,还有什么兴趣呢?

王:我将来不会闷的,我有很多的兴趣。比如家居装饰。如果我不干摄影,我会是一个很好的家居设计师。


陈:我在香港工作时,到你家做客,那个家确实是令人惊奇,每个角落都整洁而富于想象。

王:我还喜欢京剧。小时侯我爸爸带我看过梅兰芳,但我睡着了。前几年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拍京剧,四天时间,近距离拍张学津、叶少兰等国宝级的演员,一下喜欢上了京剧,唱念做打,味道那么深;我陪先生打高尔夫球,渐渐也喜欢了; 我想为我们社长陈复礼先生做一个活动;还特别有冲动,想和建工部大院甲五楼的少年伙伴聚会,他们的名字我还记得:铁军、春江、猫咪……那时的友谊很单纯也很有趣,谁家都可以随便出入,有时进来什么也不说,遛一圈就走了;也想把插队时躺在一个炕上的伙伴们找齐……


我最想做的是我老的时候能自己弄辆吉普车开着,还像过去那样,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全身心地做一个题材是我最向往和最开心的事。


陈:苗姐梦想成真!


采访时间:2005年

采访地点:北京中国大饭店



以上内容访谈部分节选自陈小波《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一书,经陈小波授权发布,图片来源网络。如需转载请微信后台联系编辑。




  
















编辑:Ninth



一个有人情味的图片分享APP

分享生活和创意

分享旅行和世界

分享美女等等等

快拍快拍 生于杭州 长在中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以下关键词 直接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艺术摄影 …… 摄影干货 …… 构图 ……

王文澜 …… 中国摄影家 …… 玛丽·艾伦·马克

马丁·帕尔 …… 乔尔·迈耶罗维茨 …… 郎静山

吕厚民 …… 宝丽来 …… 好书推荐

寇德卡 …… 罗伯特·弗兰克 …… 优素福·卡什

胸部 …… 小姨子 …… 全家福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下载APP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