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纪要重提“Taper”意欲何为——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1年第2期(总第26期)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Certainly, some researchers are thinking more realistically about the market’s prospects and reaching better-informed positions on its future, but these are not the names that grab the headlines and thus influence public attitudes.—Robert Shiller
一、投资摘要
1. 去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重新提及“逐步减少”(Taper)资产购买规模,这是2013年1月以来首次。
2. 平均通胀目标制(AIT)旨在推动实际价格路径朝着年化2%的路径靠拢,而不是放松2%的既定通胀目标。
3. 美联储对于缩减资产购买的讨论,表明不会为了促进就业最大化,让通胀水平超调。
4. 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是美债避险需求减少、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预期叠加的结果。
5. 美联储后续缩减资产购买,长期美债利率反应或比较温和:一是全球央行扩表节奏趋同;二是美债海外需求从避险交易转到中长期组合配置。
二、风险提示
全球疫苗接种速度低于预期
报告正文
最新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时隔8年再次提到“逐渐减少”(Taper);并且这个词出现的位置和2013年1月会议纪要一样——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讨论当前货币环境和经济前景的部分。更巧合的是提及“逐渐缩减”(Taper)的人数也是“一些”(A Number of);通常来说这个词组在美联储会议纪要中代表4-5名委员或更多。按照2013年的经验,美联储内部开启缩减资产购买的讨论可能更早。
去年8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讲话,正式引入平均通胀目标制(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未来将允许个人消费物价指数(PCE Price Index)同比超过2%,以便补偿之前该指数同比低于2%的时期,从而实现一段时间内平均通胀水平为2%。
改变通胀目标策略的原因,美联储列出了三个方面:一是2012年以来个人消费物价指数(PCE)同比持续低于2%,抑制了企业产出和家庭消费向潜在水平靠拢;二是通胀不达标容易让通胀预期和实际通胀水平形成负反馈,这将限制未来经济下行期间,美联储降息刺激就业的能力;三是菲利普曲线平坦化背景下,中长期通胀水平2%的目标和最大程度的就业是可以同时实现的。换句话说美联储认为失业率下降不会引起通胀明显上升。
站在美联储的角度,平均通胀目标制(AIT)是应对美国通胀水平不达标(Undershoot)的政策,是一种反通缩的措施。即使失业率大幅下降也不意味着通胀水平会超调(Overshoot)。此前的报告中,我们也认为美联储为了刺激通胀预期,同时又避免进入“负利率”,最终才调整了通胀目标策略。“平均”(Average)这个词是推动实际价格路径朝着年化2%的路径靠拢,而不是放松2%的既定通胀目标。
2. 提及“逐渐减少”(Taper)传递出什么信号
平均通胀目标制推出前后,通胀预期明显走高:美国5年通胀均衡利率从1.5%升至1.7%,费城联储5年期个人消费通胀预期持平于1.7%。去年四季度前者升至2%,后者仅仅升至1.8%。在原油价格上涨、押注民主党大胜(Blue Sweep)的双重推动下,通胀预期走高逐渐从美联储货币宽松的正常反应,过渡到对于通胀水平超调的担忧。由此美国大选前后美债利率波动的明显放大,投资者显然走到了美联储政策意图的对立面。其中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美联储坚持平均通胀目标制的灵活形式,并不使用具体的量化公式定义“平均”(Average),2%通胀目标的硬性政策约束减弱;二是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美元走弱将会推升大宗商品价格。由于失业率还没回到经济衰退之前的水平,美联储容忍更高水平通胀的可能性增加。
12月会议纪要提及“Taper”显得很突兀,不像2013年先讨论“资产购买的代价和收益”,再过渡到提及“缩减资产购买”。简言之,2020年美联储提及缩减资产购买显得有些“急转弯”。向市场传递的信息也很直接:美联储不会为了促进就业最大化,让通胀水平超调。去年8月鲍威尔讲话中也有类似表述:我们对于适宜货币政策的决策会把诸多因素纳入考量,而非依靠数学公式。如果额外通胀压力累积或者通胀预期持续高于既定目标,美联储将毫不犹豫的采取行动。2013年的经验是,从会议纪要第一次出现“Taper”到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中间间隔一年时间。所以对于“QE Tapering”的讨论或将贯穿整个2021年,但不太能引起实质的政策变化。
3. 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会否再现
2013年5月22日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接受国会质询时,发出资产购买规模将很快缩减的信号,后续7个月里10年期美债利率从1.6%升至3.0%。在此之前,2012年7月26日欧洲央行主席德拉基(Mario Draghi)表示该行将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这成为整个欧债危机演化的拐点,围绕南欧国家债务违约的定价逐渐消退,风险偏好走高削弱了长期美债的避险需求。德拉基讲话以后的7个月里,希腊与德国的10年期国债利差从2680个基点回落至870个基点;10年期美债利率从1.4%升至2.0%。所谓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是美债避险需求减少、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预期叠加的结果。
未来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规模,长期美债利率是否还像2013年那样飙升? 我们认为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长期美债利率的反应很可能比较温和。一方面是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紧跟美联储同步扩表,跨境套利机制的存在意味着海外需求将压制长期美债利率的上行空间。另一方面是美债的海外需求不再基于金融系统风险暴露,短期的避险交易行为;而是因为美国和欧洲、日本的经济基本面差异,中长期的配置行为。
“Blue Sweep”交易的未来前景如何——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1年第1期(总第25期)
通胀预期兑现能否改变全球股市风格——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14期(总第24期)货币政策或重新主导通胀预期——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13期(总第23期)
做空美元&美债交易或将退潮——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12期(总第22期)
创纪录的美元&美债空头持仓意味着什么——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11期(总第21期)
哪些关键因素在推动美元反弹——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10期(总第20期)短期美股的三大“逆风”因素——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9期(总第19期)美联储新政策框架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8期(总第18期)
跨资产波动率反弹,美元或重拾升势——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7期(总第17期)
负利率 or 利率曲线控制: 哪些因素在推动黄金上涨——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6期(总第16期)
分母端抬升与股票上涨可以兼容吗?——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5期(总第15期)离岸美元市场碎片化: Libor-OIS利差的视角——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4期(总第14期)Let The Dice Fly High: “黑色星期一”之后跨资产风险将如何传导——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3期(总第13期)There's No Accounting For Taste: 全球股市风格为什么持续分化——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2期(总第12期)
The Past Was A Lie: 当前疫情如何影响大类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海外双周报2020年第1期(总第11期)
更多投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