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彼此撒娇,温暖的怀抱已经不够用了

庄雅婷 庄雅婷 2021-01-11



人活一世,沉沉浮浮,忽软忽硬。(我说的是心肠)


一味天真温暖,总觉得未经搏杀,也没真的面对过一些真相,如海上沙楼,回味只余“空”字。而历经世事,难的又在于这个“软”,从不吃亏上当,永远不败之地,听起来也是一个“惨烈”概念,并未被生活善待和回馈。


所以,何时软、何时硬,如何倾侧,怎样摇摆,真真是天平座爱讲的永恒话题。而中庸之道也在于分寸之间,知过犹不及,懂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没有什么道理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试着写一下这个硬心肠系列,一起摇摆。不算吐槽,只是共勉。



我从前关注了一个公众号,是一个机器人助理,直接跟它语音,就能准时提醒你哪天几点有事儿,还能帮你买咖啡或者叫车。多出点儿钱还能享受真人助理服务,莫名就有一种成功人士日理万机的感觉。

 

然后突然有一天,它改版了……那些功能已经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早晚安】公众号。也就是说,你可以在那儿打卡,提醒你早起早睡,还会充满感情的对你问候早安和晚安。

 

我都惊了。就是这么浅显的服务也有人需要吗?后来想想,这种服务还不少呢!你没看见真的有人去预订其他机构的晚安服务吗。在你睡觉的时间里,给你念一段人生美文,充满温度的,能让躁动的心感到温暖的,带着余温睡去。

 

可见我们的要求多低啊,也说明了那些服务机构的运营者已经对这一届的年轻人失望了——都不要求你们多么进步了,能早起早睡、睡个好觉就是进步。

 

还有几个年轻人社群,我已经不太受得了了(是的,不是说中年人需要多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吗所以我潜伏进去了)。但事到如今,我对那种熟悉的气质已经过敏了:中心思想是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到底是有多么不容易。高兴的时候说追梦,不高兴的时候说逃离北上广;故乡永远是巨大的伤口和怀念,过年回家就要城乡撕裂却发现摆脱不了乡愁;谈恋爱吧,要么吐槽相亲,要么对着没有回复的微信愣怔;剩下的就是细碎的温暖,比如陌生人的善意、深夜7-11的温暖、突然明白了什么的瞬间……简直像如今的流浪猫,已经不会自己抓耗子了,就等着一把一把的猫粮喂大呢。

 

以前没有这么明显,可能是因为没有聚众效应——哦,如今这个词被重新诠释了,叫“众智时代”,只要大家凑在一起讲述这些“我也是”的时刻,就奇妙的得到了抚慰。可抚慰完了呢?苦恼和忧愁依然存在,需要积攒更多细节下一次得到抚慰吧。这简直是流浪猫吃完了还不肯走,还要等着撸一遍。



前几年有个词汇叫“雪花一代(Snowflake generation),指2010年成年的那代人,“看似年轻气盛实则有着雪花一般的玻璃心”。具体表现为敏感脆弱、适应能力更差、更没耐心、抗压能力不强之类的。虽然年轻人肯定不大承认这种说法,但你去问问他们的上司们,每个人恐怕都有一堆苦水要吐。

 

最典型的就是现在做领导的根本不敢批评小朋友,他们本来上班就勉为其难,一旦没有乐趣就立刻转身走掉,还轮得到批评发生嘛!我朋友甚至说:在未来我们不会有真正的“好的服务”了,因为你知道招一个服务员多难吗?

 

不过我觉得也不能这么讲,毕竟所谓敏感脆弱还是因为生活条件变好了。在经济上升期出生的一代人有更好的家境、更好的教育和眼界,也是没吃过太多苦。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这些网络原住民更加择群而居,也没有受过太多挫折。上一代的苦大仇深可能在物质层面,那么还不许这一代心灵蹉跎嘛!


青年反正本身就容易迷茫和愁苦,该努力的应该是怎么强悍一些、坚忍一些。就怕扛不住的时候想撒个娇,却发现其他人早就撒得花样百出,还要抱团撒娇。然而一个全身都是 bug 的人,怎么相信你能好好生活呢?按照年轻人社群勾勒出来的画像,那就是:这边厢还没有解决和原生家庭的情结,一直在谈理解和和解,那边厢也搞不定都市恋情,对方回一个“哦”就立刻熄火,还要嘲笑相亲多么势利变态。也搞不定职业规划,人家都去 GAP YEAR 或者上山盖房了,我还要跟 SB 老板过招……看多了大家抱头伤感的场面,其实是有点腻的。

 


可见扎堆撒娇,并不能让情况变得好转,反而有一种“我确实值得呵护”和“大家都这样我就放心了”的感觉,怪不得需要每天接收“晚安”鸡汤,我真的觉得,还能再弱一点吗?说句不好听的,心理能量弱的人,除了沉溺虚拟温暖,现实中怎么去突围呢?

 

我在微信里搜索了“年轻人”三个字,出来了很多文章标题是这样的:

 

“年轻人的孤独,是从失去客厅开始的。”

“年轻人,你到底在丧什么?”

“年轻人我奉劝你远离这些东西。”

“年轻人生存守则:丧丧丧丧丧。”

“年轻人在养老,老年人在奋斗。”

“年轻人被废掉的两种迹象。”

“被花呗/饮料/脱发/抖音…毁掉的年轻人(可以用任意名词代替)”

 

感觉活着真的不容易,明明很难过了,还要被貌似温暖实则羞辱的文章打击。

 

但如果说年轻人的撒娇主要是讲“丧”,其实中年人也是一样的。你以为中年人就不撒娇了吗?只不过他们的关键词是:“累”和“不容易”。

 

我又搜索了一下“中年人”三个字,文章标题大概这样:

 

“中年人绝地求生指南。”

“中年人的崩溃从没钱开始。”

“击溃一个中年人到底有多容易?”

“中年人的焦虑,是来不及和没赶上。”

“中年人啊,谈爱已老,谈死太早。”

“中年人废掉的五种表现。”

……

 

妈呀感觉中年人的世界太可怕了,比年轻人可怕多了。

 

我也见过爱撒娇的中年人,大概就是以上文章每篇都转。嘤嘤着真的好累,真的不容易,我倒是有几分相信这种痛感来得比年轻人真实。如果说年轻人的痛苦是一座幻阵,那么中年人的痛苦就真的是硬闯十八铜人阵,那才叫拳拳到肉,最怕的是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

 


我最怕的是“觉得自己苦”。一旦接受这种设定,就感到前途一片黯淡。本来可能是需要一些安抚和鼓励,看多了这种文章之后,开始接受自己是个又累又苦、不敢辞职、用尽全力吼孩子作业、被年轻上司羞辱也要看得开的人,但其实呢,这是一生中最丰茂的阶段啊,是一切体力、心智、财富、关系最均衡统一的年龄呀。

 

撒娇呢这种事,是情趣,是艰难生活中难得的柔软。比较可怕的是只能对着虚空撒娇,对着“固定群族”,你要是天天对着闺蜜兄弟配偶子女撒娇,那也算本事。而大家抱团沉浸,实在是……我有时会想,撒娇的人太多了,所谓温暖的可靠的肩膀、怀抱、粗大腿都不够用了吧。关键是要不要一直沉湎于这种众人共同制造的幻象之中呢。

 

发展到极致就会有“表扬与自我表扬小组”、“夸夸群”、“彩虹屁小组”的出现。因为怀抱不够用了嘛!就不如共享撒娇,今儿我表扬你,明儿你来夸我,也算是看多了“年轻人到底有多丧”和“中年人到底有多难”的反弹。可看起来是彩虹,它归根结底还是个屁啊。

 


所以呢,还是要硬起心肠对自己客气一点儿,不向虚空找安慰,不向现实早投降。


年轻人呢,我是觉得要趁着这个年纪多多活动着,去线下谈恋爱,不要在微信上把潜台词研究那么透;趁着身体好能忍受青年旅社的时候多出去玩儿;忘记庞大都市里漂泊的尘埃自我;仔细研究一下你的 sb 老板,说不定他也有过人之处。

 

中年人呢,我是觉得健康第一,亲密关系第二,其他的多多少少都能断舍离掉,也别那么大的心思在这个年纪还要财富自由,根据你多年的人生经验砍掉不必要的枝枝杈杈,大家活成个乒乓球运动员就好,面无表情的把人间琐碎都抽回去就行。

 

我是真的不想再搜索“年轻人”和“中年人”了,那个感觉,好像掉进了一缸胶水里似的。



 更多【硬心肠系列】文章

过好这一生,咬牙切齿给谁看

永远错过,就永远错过了

“死了吗?”“还没有。”

若明白生之哀乐,你一定够软弱

没有边界感,就永远拎不清

且将薄情付旧日

一错到底,也是对的

放下玩具,举起双手,都没有微辞

而我决定不去人多的地方

 谁温情泛滥,谁就一塌糊涂

突然有一天,再说不出“可是”

那绵绵绵绵绵绵绵绵情意

“做完这一票就金盆洗手”

别闹了,做人那么有趣干嘛啊

“这位女士/先生,请问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谁还不是命运拨弄,起起落落分分合合

“你还没有忘记那些过去吗?”

你我线上常见面,线下别相逢

在“来都来了”的世界“算了算了”的活

我累了,我真的累了

被轻忽和暗算的中年人

每当你打算做个温柔的人……

这把年纪了,你不必去做的几件事

所有无法诉诸于口的痛,都变成了兴趣广泛

人生苦短,躺下说“算了”

人们不再相信复杂而丰富的人了

 你今天被吸了吗?

 你看不上他,却忘不了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