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逻辑思维培养的文章,我写过不少,也种草了相关的玩具、书单、课程等。
比如👉孩子的逻辑思维启蒙,你真做对了吗中,我分享过叮当4岁前,在逻辑思维,尤其是数理逻辑方面,我给他选的绘本、玩具等。去年我还专门给叮当报了一个线下逻辑思维课。虽然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也是在这方面做的一些努力。前段时间,和一个老读者聊天,她女儿现在6周岁,上幼儿园大班。谈到逻辑思维的培养,这几年她跟着公号也剁手了不少绘本、桌游、玩具等,加上她自己喜欢研究,所以在逻辑思维方面也蛮有心得的,我们在很多观念上也都比较一致,所以向她约稿,分享下这几年她是怎么带娃做思维启蒙的。她查阅了不少文献资料和书籍,还结合了生活中的例子,有理论也有实操,写得很认真。我非常赞同她的一点是,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效果会更好。
感谢丹妈邀请,其实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就是谈一些过来人的心得,有成功的,也有一些失败例子,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其实不管是我们读书,还是现在娃读书,也没有一门课是专门讲逻辑思维的,而我觉得它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关于逻辑思维的定义,我查了好多资料,下面这个是相对比较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
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进而进行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并采取科学的逻辑方法,进行准确而有条理的表达的能力。
如果放在学龄前孩子的身上,主要体现在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对比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比如女儿3岁多时,还不具备具体运算的能力,我让她做一些很抽象的数学题,比如图形切割和填补,在我看来很简单的题目,她就是做不出来。后面我参考了一位老师的做法,把相关图形画在卡纸上,剪下来,然后让她拼搭,她马上就懂正方形可以拆分成什么,梯形可以怎么拆分。其实也是我忽略了娃思维的发展。她之前做算术都是需要手指头,有时候还得借我的手指头做算术,但大班时突然开窍了,还经常在上学的路上出题目考考我。
所以,并不是孩子笨,而是思维还没发展到相应的阶段。如果我们了解了孩子每一个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就能更有目标,更能理性地育儿。再加些合适的工具,比如桌游、游戏等,效果就更好了。我从《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这本书中了解到,孩子出生到青春期,认知发展会经历4个比较关键的阶段,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因为我娃才6岁,对后面两个阶段我也没有发言权,就和大家聊聊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也就是0-3岁,3-7岁阶段,家长如何掌握逻辑思维的特点,培养相应能力。这个阶段很关键,因为儿童的大脑可塑性处于峰值,神经突触联结在成倍增加。两三岁以后,没有被强化的神经突触就会退化、衰减。从下图可以看出,两三岁的神经突触联结已经和成人差不多了。如果在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更多的外界刺激,创造丰富的环境,让孩子多认识和经历,他们的大脑神经突触就越能高度发达,也就“越聪明”,为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是语言启蒙的黄金期。我女儿启蒙也不早,6个月开始才看中文绘本,快2岁了才开始英语启蒙,感觉错过了好多。所以对新手爸妈,我会很建议在娃2-3个月时,就可以开始磨耳朵了。平时也可以和宝宝多语言交流,别以为他们听不懂,其实都在默默吸收和学习呢。还可以把宝贝放在膝盖上做一些小游戏,边做游戏边说话,给宝宝更多安全感。除了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加入适龄的绘本了。绘本选择那块我会再说。感官教育可以帮助孩子认识物体、发展直觉,也能帮助概念形成,建立逻辑思考能力的基础。比如触觉培养,就可以不花一分钱,拿家里不同材质的衣服等,给宝宝做一个触摸板。另外,家里的毛绒玩具、口水巾、大块木质积木、安全的橡皮泥等,都可以给宝宝触摸。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抓、咬和啃,用手、眼睛感受多了,大脑对应的区域神经就会活跃起来,形成有效的联结,刺激思维的发展。
又比如嗅觉训练,可以用嗅觉瓶,这个我之前是从蒙氏教具学来的,感觉操作还挺方便的。在瓶里面放入不同味道的食物,让孩子通过辨别食物感知世界,比如放入不同的调味料,放入不同的水果和蔬菜、花等,分辨不同气味。五感的训练其实是综合性的,带宝宝去户外,观赏大自然,闻闻花香,看看花朵的形状和颜色,摸摸花瓣和叶子,都是五感的训练。绘本我一路都是跟着丹妈买的,所以等下很多书单,你们估计都看过。这个阶段可以从最简单的黑白卡,前两天我看丹妈发微博说哆啦现在在用更了:逐渐过渡到颜色鲜艳,图形轮廓鲜明的布书,再到大色快、形象突出且语言简单重复的绘本。到了2岁左右,孩子的思维发展能理解越来越复杂的因果关系,绘本可以选择有故事情节的,内容有一定难度的,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数与量的概念:《首先有个苹果》《数一数,亲了几下》《10个10》《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数学启蒙》等
比较能力:《好饿的毛毛虫》《艾玛学反义词》《姆明小小认知书》比如这本广为人知的《好饿的毛毛虫》(适合1岁+),就有数量启蒙的功能。
毛毛虫每天吃的食物都是带一个孔的,小朋友的小手指头可以戳进去,慢慢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还有数数的概念。这本书女儿都快玩烂了,她在游戏中,直观感知到上、下、左、右等空间方位,真是寓教于乐的好书。还有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套装书,比如《公文式教育》,2-3岁的也可以玩起来了,里面有很多类型的题目,分类、匹配等。我女儿最喜欢的就是连线和走迷宫了。
符合宝宝身体发育的玩具,可以促进宝宝大脑神经元的发育。· 0-3个月的宝宝,可以选择一些训练视听的玩具,比如手摇铃、床铃、彩色气球等。
· 4-6个月的宝宝,可以多准备一些抓握玩具,比如手抓球、手抓布偶等。
丹妈之前推荐过的布积木就不错,可以做简单的拼图,还有认知动物和数字等功能。
· 7-9个月,腿部运动发育,孩子开始爬行,运动空间变大,可以准备一些大型的推拉玩具,比如脚踏钢琴、可以推拉的小车、串珠、大块的积木等。
我家买过hape的绕珠串珠和积木,很实用,玩了好久。
· 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学习走路,可以准备一些摇摆类的玩具,有助于前庭发育,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力。
· 1-2岁的宝宝,可以准备涂鸦套装,让孩子感受线条,锻炼手部的灵活性,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刺激视觉发育。
一路都是跟着丹妈剁手了好多艺术启蒙的材料,像手指画颜料、水彩笔、蜡笔等。
老母亲也一路记录了不少她的涂鸦作品。
另外还可以玩一些拼搭和机械玩具,锻炼宝宝的思维和空间感,增加手眼的协调能力。从初级难度数字认知到中级难度的计数,再到高级难度的加法公式,都包含了,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学习数字,加法,比刷题有意思多了。其他还有数字积木、数字拼图等,也可以训练娃的数感。分类和匹配:Frank的鱼铺、小松饼、playtoys计数杯、peg puzzle等。我家最爱的就是小松饼,不仅长得可爱,玩起来也很带感。图形和颜色:磁力片、木质积木等。丹妈推荐过麦格弗的,还有彩窗磁力片也很不错。空间方位:邦尼兔(Bunny Boo)、乐高积木、磁力片等这是一款对照卡片摆积木的游戏,设计非常巧妙,虽然只是四个部件,但是因为有60张关卡和特殊的部件设计,随心所欲玩出上百种花样来。
乐高的坑,一般也是在这个年龄段入的。从得宝大颗粒开始,我给女儿买一些主题,虽然单价都贵,但能玩上好多年,我们家现在都在玩,也回本了。
躲猫猫是孩子百玩不厌的游戏。除了游戏本身好玩,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因为这个阶段,婴儿了解客体永久性,能想象出看不到的物体可能在哪里。躲猫猫让孩子明白,看不见的某个物体依然存在,有助于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不管是玩具还是绘本,躲猫猫游戏等,这个阶段思维培养的核心就是创造丰富的环境,刺激大脑中神经突触的活动,产生更多的联结,为更高级的思维发展奠定基础。3-7岁,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开始对事物有认知能力,但是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这一阶段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主要是依赖感官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总结其普遍特点。除了训练观察力、语言启蒙、阅读、游戏等,我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工具,对女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玩中学,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对所处的每一个环境、要素做出敏捷主动的反应,用心去看,用心去听。亲子共读。如果在读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带孩子识图,看图的细节,拓展一些内容,他们就会变得比较敏锐。这个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绘本《包姆和凯罗》了,真的是每读一遍,就能发现好多细节,每次观察到的都不一样。天气好的周末,我们全家几乎每周都会去山里玩,春天踏春,夏天溯溪,秋天摘板栗,冬天赏雪景。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带孩子聆听音乐,在音乐中感受韵律的起伏变化,感受曲调的悲伤和欢乐,用心去观察和体验。长此以往,孩子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会越来越强,更能发现大人看不到的一些细节,也能从观察中找到乐趣。和女儿日常亲子沟通时,我会注意说话的逻辑,这是给她做好的示范;也会耐心地听她把话说完,引导她学会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表达的逻辑;也会常鼓励她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她提出的问题,除了给予清晰的回答,还可以适时反问。女儿越大,好奇心越强,她脑子里面有些很简单的因果关系,经常会问我们为什么,有些问题还超级无厘头。前几天她还问我:“妈妈,什么是书籍?为什么要发明书籍呢?”如果我们可以非常耐心地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能清晰又有条理地做回答,对于培养逻辑思维非常有帮助。我一时半会很难想到答案,就会告诉他,这个问题妈妈也不是很清楚,我需要查点资料。然后我们通过查找相关的绘本和书,或者我在网络上搜索把答案找出来。孩子四五岁之后,选择的书,本身就有内在的逻辑,多给孩子读书,能让孩子在故事中、在思考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如果选择一些和逻辑启蒙、数理化地理历史等学科相关的书,就更能让孩子积少成多,积累相关的知识点。孩子4岁以后,这类非虚构的绘本,我家现在比较多,相比虚构类的,它们更能培养孩子理性的思维。比如《妙想科学》,在和丹妈聊天中,我得知叮当也很喜欢这套科普书。它的优势在于,不是单纯的百科书,它还涉及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一些学科知识的启蒙,而且用了有趣的方式串联起来。
它可以带孩子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到遥远的过去,力求站在更远更高的角度去探索。让孩子学会思考:我是怎样的,世界是怎样的,我处在世界的哪个位置,和世界有怎样的联系。上面举例的这些书,除了传统阅读方式之外,我们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小的挑战,比如读完一个主题,给孩子提问题,听听他们的回答,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等。女儿比较喜欢的是逻辑狗、公文式和365天儿童思维训练。前面两个,疫情期间天天做,都已经刷完了。《365天儿童思维训练》非常推荐,真的是做的好详细啊。我们从初级开始刷的,我会先看下指导手册,然后再辅导孩子做,打算在一年级之前,过一遍吧,力荐!摩比爱数学我也买了,初级差不多做完了,但中级感觉难度有点大,打算过段时间再开始。
适合3岁以上的桌游,真的是有好多,这些年跟着丹妈买买买,也练就了火眼金睛。举例一些丹妈推荐过,我家也玩得挺不错的桌游吧,更多推荐,你们可以在公号里面自己找哈。《计数山》,这个在公号被种草的,带孩子玩了好久,现在加减法能做得比较好,也多亏了它。
Learning Resources 《几何积木》,也可以叫海洋球。
海洋球看似“简陋”的设计,却正是把几何图形拆解到了最基础的元素,让孩子通过动手去认知。
• foxmind的《建筑大师系列4款》(平衡、拼接、建筑、空间)举例我们前段时间一直玩的是《亚特兰蒂斯》,特别烧脑的走楼梯游戏,前面的关卡感觉还可以勉强通过,可能4-5岁也可以玩,但到了20关以后就很有挑战性了。
我自己就要想好久,感觉不好好预习一下,真的不敢和孩子一起玩,怕被鄙视,是提升逻辑和空间想象力的好工具。
• 还有smartgames的《小兔蹦蹦跳》等等。我们很喜欢的《塞车二人组》,经常杀一局。有时候也会叫上队友一起玩。
大家如果想要更多,我觉得可以多找找这类思维启蒙的桌游。与其1年级时,因为做数学和孩子闹僵,不如趁着幼儿园多玩几把桌游,到时候就省心多了。
和逻辑思维有关的课程,我给女儿选择的是小火花AI课。
性价比挺高的,3年内都可以重复看的,比线下课划算多了;
其次动画片+真人老师,再加AI互动的形式,女儿很喜欢这种,可以在游戏中学习。
一些抽象的概念,经过老师一讲,动画一演示,孩子马上就可以get意思。
再配合着其他习题一起巩固,效果挺好的,女儿每天都惦记着上课。
平板拿去修了,只能手机先看着
我觉得课程和书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成体系的,可以比较完整地学完。
但不管怎么好的书和课程,其实都需要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打造比较完美的逻辑思维启蒙之路。所以最后一点就想说说,如何在生活中启蒙思维。
● 生活中启蒙
上面说了那么多方面,还有一部分不可忽视的,是生活才是最好的课堂,可以多多利用生活中的场景,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1)利用跷跷板游戏,感知物体的轻与重。
2)带女儿散步时,点数环境中的物体数量,比如大树有几棵,秋千有几个,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
她数数时,刚开始时无法做到一一对应,但我想着要给她实践,让她从用手点数,逐渐过渡到用眼睛默数。
3)抱抱不同的大树树干,感受物体的粗细
4)参观超市,在家里帮忙整理衣物,整理玩具等,感知集合和分类,哪些物品是颜色相同的?哪些是形状一样的?哪些物品的用途是一样的?
5)刷牙洗漱时,通过观察生活用品,学习几何图形,毛巾是巨型的,肥皂是椭圆形的,电动牙刷的刷柄是圆柱体的
6)去超市购物,让女儿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用纸币去买单。借此认识货币,渗透加减法的学习
7)收集各种形状的纸盒,组合拼装成机器人,比较获取大小、长短、粗细、形状的数学概念
8)建立时间概念,正确运用马上,过一会儿,在...之前,然后,等我10分钟,1小时后,等等,让女儿对时间有初步的感知
9)理解顺序的概念,把积木从大到小排列或者从小到大排列,把物品从软到硬排列,把几杯糖水,从甜度高到低排列等。
冬天了给家人分配手套,爸爸的是最大的,妈妈的是中等的,她是最小的。
10)掌握空间概念。
比如给女儿一些和空间有关的指令,把勺子放在碗里面,把玩具放在椅子上面,把刀叉分别放在盘子的左右,穿鞋子时,告诉孩子哪个是左脚,哪个是右脚等。
11)对应关系
让孩子给家人摆放碗筷,边摆边说“这是妈妈的,这是爸爸的,这是我的。”
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对应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孩子不再念叨也能摆放出正确数目,把动作内化成概念。最后想补充一点,因为文章中引用了不少皮亚杰的理论,但对他的理论其实学术界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的。比如尽管皮亚杰承认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过渡是渐进的,但批评者还是认为发展是以一种更加连续的方式向前推进。比如他认为从7岁开始孩子才有运算能力,但很多孩子其实从更早开始就会计算了。而且皮亚杰的研究背景主要是在西方文化下的儿童,对非西方文化下的儿童,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皮亚杰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婴儿期认知发展的主要框架的权威描述。我们可以在这些框架下,结合孩子自身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这些也都是从那本发展心理学的书里面看到的哈,分享给大家。正如文章中所说,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都在运用的,它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提高的。我也想分享几个叮当的例子。
前些天刘先生带叮当去西安旅行,他转达了叮当在车上和小伙伴的一段对话:
小助理:叮当,我考考你,101+101是多少?
叮当:202。因为100+100是200,1+1是2,所以是202。
我听完还是蛮惊喜的,相比去年,叮当的思维有了很大的进步。相比正确答案,我更开心的是,叮当展示了他的思考过程。先拆分,把复杂的拆分成简单的,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叮当可以从一本书的某个角色联想到另一本书里面的角色,从绘本中的一个知识点迁移到另一个知识点,这也算是逻辑思维中的比较重要的联想能力。
孩子的成长不可逆,抓住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顺势而为,可以事半功倍。与各位老母亲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