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的人文表达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文明带来的狂喜之后,物质极大丰富,但同时工具理性泛滥,整个社会陷入严峻的生态危机。在此背景下,人类开始对自身文明发展进行反思,并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美学是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而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作为真实记录生活的载体,其所传达的人文精神与这种理论形态镜像展示的要求相一致。
纪录片《荒野至上》海报
一直以来,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都以其先进的拍摄技术以及精致的画面制作著称,它们在对自然环境原生态面貌以及野生动植物进行展现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并以此获得了受众的高度认可。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生态美学的兴起,可以发现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在追求史诗性视听盛宴效果的同时,开始逐渐强调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关怀,例如《荒野至上》《蔚蓝之境》《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地球的夜晚》《我们的星球》等作品,其不再局限于通过画面给受众带来极致的视听享受,而是在从视听语言、创作理念到价值导向方面,进行着一种人文表达的尝试。
1
诗意化的视听语言
在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视听语言作为其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艺术生产观念与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其中在消费文化中兴起的媒体奇观对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视听语言的影响尤为突出。
在媒体奇观逻辑的影响下,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不再止步于还原自然万物原本的生存状态,而是不断尝试结合全新的拍摄技术与数字化后期制作,将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打造为由完美的虚实、光影、动静组合而成的精美画面。虽然奇观逻辑在一定程度上使一批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大获成功,也充分满足了受众对视觉刺激的追求,但是对视觉奇观的过度追求也使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逐渐失去其原有之义。
纪录片《荒野至上》片段
《荒野至上》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的一部系列纪录片,共6集,每集25分钟。该片由曾经担任《远方的家》《边疆行》等大型系列节目总导演的周朝永执导,于8月5日-8月10日每天19:23在CCTV-9播出。
《荒野至上》分为《迷恋》《闻声》《寻踪》《守护》《念想》《问道》六集,与许多自然题材纪录片直接落点“自然”不同,《荒野至上》着眼的是野生动物摄影师在荒野中追逐记录的过程,该纪录片不是把野性之美、自然之美以直给的方式交到观众手中,而是借助中国六位顶尖野生动物摄影师的镜头,将观众的视野和脚步引向大自然。
就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对影像诗意表达的追求而言,一方面,它们特别注重利用空镜头的连接组合来构建境生象外的影像之美;另一方面,它们也特别注重通过对声画元素的合理安排来营造情韵悠长的意境之美。
纪录片《荒野至上》片段
《荒野至上》拥有沉静的电影质感,例如第一集中有记录摄影师顾莹驾车穿越荒漠的镜头,这些孤独、守候、追逐,正是帧帧画面背后常人不可想象的日常。在无人区拍摄珍稀物种,很多时候趴冰卧雪十几天守候都颗粒无收。正如顾莹在纪录片中所言:“青藏高原的动物本身就很难拍,需要长期地坚守在这里,扎根在这里才能拍好。”在这样的一动一静、动静结合之中,该片为我们营造了荒漠中的独特意境,让人情不自禁感受到一种境生象外的和谐之美。
2
人文化的创作理念
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曾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
“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将人作为宇宙的中心,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从而形成了过分吹捧人类力量、将自然置于从属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美学思想。直到福柯在《词与物》中说:“在我们今天已被断言的,并不是上帝的不在场或死亡,而是人的终结。”这明确宣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终结。它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分”的思想,使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形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生态人文主义。
纪录片《蔚蓝之境》片段
伴随着全球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滥伐森林、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此背景下,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由过去的工业文明过渡到后工业文明即生态文明。与此同步,在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中以生态人文主义作为美学追求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受生态人文主义影响的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中,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所有的自然物拥有独立于人以外的内在价值。
纪录片《蔚蓝之境》海报
纪录片《蔚蓝之境》是中国的纪录片团队第一次以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的方式,全面、系统地拍摄海洋的故事,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为全面的海洋拍摄行动。以中国近海为舞台,带领观众纵览海面冰封的渤海湾,四季分明的黄海、东海,长夏无冬的南海,分别从季节、潮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生存挑战等几个角度,讲述海洋生物的故事,呈现一片神秘、壮阔、活力的蔚蓝之境。
在《蔚蓝之境》第4集《海湾的怀抱》中,为我们展示了生活在中国南海热带珊瑚群落中的鼓虾与虾虎鱼。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海湾中生存,鼓虾与虾虎鱼通常会达成一种合作。鼓虾视力不佳但能挖洞和清扫,虾虎鱼视力极佳,但十分敏感和脆弱。在鼓虾与虾虎鱼的共栖关系中,鼓虾可以凭借其挖掘的洞穴为虾虎鱼提供庇护,而虾虎鱼可以为鼓虾提供信息,甚至带来食物。通过这种分工合作,鼓虾与虾虎鱼得以更好地生存在这片海湾中。
纪录片《蔚蓝之境》第4集片段
在这段作品中,每一个存在物之于彼此或者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而言,都有着独特的功能,拥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这些内在价值并非依赖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事实上,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而言,人与其他生命物种都是这一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由此出发,纪录片创作消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不再把自然物视作满足人的需求的工具,人也不再被视作衡量其他事物价值的尺度。
3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现代社会要由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关键在于生态文化观念的转变。人类要摆脱对自然的征服心理,能够美好地与万物共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这并不是人类的一厢情愿,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的和谐美景。
在中国,老子把“道”看成宇宙间事物共有的一种属性。庄子崇尚“和”的概念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主张天、地、人是一个有机存在的整体。“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是“位育中和”,包含了我国古人对于“天地人”三者关系极富哲理的特定把握。在众多哲学家的思想影响下,人类逐渐意识到万物与我同在的归属感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普遍规律。而这种意识可以在自然类纪录片体现的生态美中探寻踪迹。
随着生态问题逐渐成为普遍的话题,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渗透到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必然趋势。就像著名纪录片制片人雅克·贝汉所做的,尊重与我们同在一个星球的动植物与整个生态系统,用最真实的记录还原生态的本真面貌,向观众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蔡骐,唐玉莲.解析自然纪录片的人文转向[J].中国电视,2021(06):23-27.
[2]王哲.生态美学视域下自然类纪录片的人文精神[J].青年记者,2018(08):76-77.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从伊文思到柯文思:中国故事为何需要他者讲述?
《我的时代和我2》:从人物纪录片看时代和个体的映照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郭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