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凡未来》:看顶流科学家解密伟大的中国制造

杜颍莹 CDRC2011 2023-03-31

1995年5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由此,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一直是为国家发展的重阵,传媒工作者也一直深耕于基于公众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纪录片以其兼具解释性与说明性的优点,在科学传播、树立公众科学意识上深有建树,一部部科学纪录片为观众描摹了祖国科学领域的星辰大海。

 

国内自制科学纪录片大多伴随某一个“超级工程”的诞生而创作,例如纪录片《北斗》全景式介绍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纪录片《大工告成》完整记录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修建过程,展现了这一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成就,纪录片《飞向月球》讲述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历史脉络,记录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落月等历史时刻。


纪录片《超凡未来》海报


而近期,由解读中国工作室出品的系列纪录片《超凡未来:你不了解的中国科学故事》放弃常用的长叙事结构,每集选择三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用短小的篇幅勾勒了中国科学界的大蓝图。《超凡未来:你不了解的中国科学故事》于6月23日在优酷首播,共有5集,该片由拥有行星科学博士学位的英国科学读物作家兼纪录片导演克里斯托弗·莱利(Christopher Riley)执导,导演坦言陌生的中文环境为他创造了不少沟通和拍摄障碍,但双重的科学家身份也让导演为该片增色不少。《超凡未来》每集20多分钟,讲述了数十位中国一流科学家的创新成就,介绍了中国在航空航天、深空与深海探索、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和食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突出贡献,一个个顶尖的科学家有如夜空中发光的行星,由此一个浩瀚的宇宙星空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超凡未来》片中部分科学家


01

口述与动效结合

铺设科学理论的“下凡”之路


由于题材的规定性,在科学纪录片中最主要的叙事方式是解释性的叙事方式和说明性的叙事方式。科学纪录片要为观众说明科学道理,并解释科学是如何运作的,《超凡未来》削减了画外音补充说明的部分,而由顶级科学家亲身讲述,最权威的身份、最通俗易懂的事例,搭建了科技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讲述嫦娥一号的发射原理


具体鲜活的举例化解了科研领域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缩小了普通观众与科研行业的知识鸿沟,而顶级中国科学家的生动讲述在弱化科学纪录片的科技感时却不丢失专业性,由此为观众带来了一部“易食用”的科技片。


除此以外,《超凡未来》从深海到外太空,从浩瀚的宇宙星辰到细胞里的微观世界,涉及到不少现有拍摄技术无法记录的场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得见的场景也构成了纪录片受众心中所潜在的观影期待,《超凡未来》使用了大量的视觉特效来满足观众的期待感,辅助科学原理及科学现象的解释,但并没有割裂动画与实拍两部分,而是相辅相成,在实拍中穿插动画效果的小元素。


口述与视觉特效相辅相成


拍摄手法与特效画面相组合,成功打造了科学世界里的奇观时空营造。无论是宇宙星辰,还是细胞原子,通过多样化的特效渲染工作都清晰可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精良的画面为观众构建了一个真实的奇观化世界,彰显了来自科学世界本身的魅力。


特效手段构建的科学奇观世界


02

顶级科学家笑谈科研

为科学纪录片注入“人文情怀”


“科学纪录片是映照科技与人文关系的一面镜子”,科技因人诞生、为人服务,科学纪录片也更应“以人为本”。《超凡未来》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选取了中国十多位顶级一线的科学家,通过他们自述的口吻,讲述中国伟大科技工程背后的“困”与“解”。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在描述“嫦娥四号”火箭落地月球背面时,生动地描述说:“到了100米的高空时,我们请它自己选一个地方落下去,月球背面没有那么多海洋、平缓的地方,都是高山峻岭,我们悬在那儿,照相,立即判断不行,你再挪一个地方,它又再挪、再挪,最后它自己选了一张落下去。”


这样生动形象的讲述,好似赋予了“嫦娥四号”火箭鲜活的生命,立刻拉近了“冰冷机器”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它就像一个烙着中国印迹的使者,曾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期待出使月球,如今也收获了正观看《超凡未来》的观众的感激与共情。


网友弹幕评价


而欧阳自远先生作为亲历者,充满情感地对那些回忆碎片进行拼接,更是将观众拉回了那一个个里程碑式的年代,“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时,两位耄耋老人相拥而泣,“嫦娥四号”成功落地月球时,欧阳自远自述激动到跳脚……


欧阳自远先生回忆“嫦娥”号发射时的情景


《超凡未来》由此回归了科学纪录片的初衷,它不在于展示的超级工程是否足够高精尖,而是要通过其背后科研工作者的孜孜不倦与刻苦钻研,构建社会大众对于科学技术的人文情感认同。通过这些顶级科研工作者权威身后背后的“笑”与“泪”,为科学纪录片添上一抹温度,加上一份人情。《超凡未来》逐步建构的不只是中国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蓝图,更是观众心中对于国家科研人才的共情与尊重,对于国家科研实力的认同与肯定。


03

中外合拍提升国际感

让世界观众看见中国制造


在对导演克里斯托弗·莱利(Christopher Riley)的采访中,问及他为什么想到拍摄中国的科技故事时,导演坦言:“尽管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拍摄了不少有关科学和科学家的纪录片,但是我并不了解正在努力开拓自己研究领域的、处于前沿的中国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名字。所以当斑马线公司的监制陈艳霞和我沟通,并提供了这样一个和解读中国工作室合作、去讲述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的机会时,我非常有兴趣了解他们都是谁,并帮助他们向中国以外的观众分享他们的科研成就。”让西方观众为中国科学家感到骄傲,是这位外国导演的本心。


导演克里斯托弗·莱利(Christopher Riley)


“国际传播”是近几年一个广受学界业界关注的重大议题,纪录片从业者也在通过多种形式推动纪录片与国际市场接轨。其中,“中外合拍”便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形式。外国导演的介入,可以让中国题材纪录片不只适合国内观众观看,更能积极转化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生存法则。《超凡未来》每集选择的三位科学家都会在开头以几句简短的英文介绍自己及自己的研究领域,简明扼要地个人陈述比起冗长旁观的旁白解释更能快速清楚地交代主人公的身份,并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强对话交流感。同时,《超凡未来》每期共有三个嘉宾,人均时常却不到十分钟,这样“简短”的方式呈现也是为了适应国内外社交媒体及新媒体平台的特点,以小切口见大主题,但不深奥不难解,加上双语字幕与英文解说,由此,对国内外观众都较为友好。


今年,从《敦煌:生而传奇》邀请艾美奖导演鲁安·麦根参与制作,到《走进大凉山》由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亲身记录,到《柴米油盐之上》由英国知名导演柯文思执导,再到克里斯托弗·莱利(Christopher Riley)导演的本部《超凡未来》等等,可以看出“中外合拍”的合作形式正逐渐渗透到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各个领域,从历史、社会人文、再到科技、医疗。


一些优秀的“中外合拍”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产业欢迎也需要他者视角的讲述,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也不能是单一的中国自身。正如克里斯托弗·莱利(Christopher Riley)导演在谈到这次拍摄的感受时说到“当科学家们能自由发表他们的所有成果和公开讨论他们的数据时,科学和社会都会很繁荣”一样,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乃至国家交往,都需要在一个平等沟通、真诚探讨的环境下互助成长。


04

结语


目前,《超凡未来》先后成功发行到美国探索频道、北美电视网、阿联酋电信网、斯洛文尼亚Pro Plus卫视等海外媒体,并于8月10日在国内视频平台上线了1小时特别版。《超凡未来》在科学纪录片的领域中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与探索,也让观众看到了科学纪录片中浓厚的人文情怀。


遵循时代底蕴、构建情感认同、推进科学传播,是科学纪录片义无反顾的责任,我们希冀在未来看到越来越多适合普通观众“食用”的科学纪录片出现,让科学理论、科技教育成功“下凡”,走入每一个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宗伟.试论科学纪录片的人文关怀[J].中国电视,2021(06):28-33.

[2]卢亚凤.从《飞向月球》看国产纪录片的科学化奇观世界[J].电影文学,2020(16):91-93.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从《丁真的自然笔记》洞见真实底色

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的人文表达

从电影到剧集:《棒!少年》的创作风格与改编尝试

从伊文思到柯文思:中国故事为何需要他者讲述?
《我的时代和我2》:从人物纪录片看时代和个体的映照

《军事纪实》:故事里的子弟兵

奥运时刻:看后奥运时期体育纪录片的发展变化

《白山黑水铸英魂》:纪传体文献纪录片的突破之道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杜颍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